DB11_T197-2003渔用配合饲料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fd****s 文档编号:896686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_T197-2003渔用配合饲料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1_T197-2003渔用配合饲料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1_T197-2003渔用配合饲料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_T197-2003渔用配合饲料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BICS 65.150B 52备案号:13880-2003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972003渔用配合饲料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Rules of standardization manufacture for the fish forage2003-07-08 发布2003-08-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1972003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13.1 粉化率13.2 耐水性13.3 后熟化24 组织管理24.1 技术管理人员24.2 技术操作人员24.3 建立培训与考核制度25 原料控制25.1 原料采购标准25.2 检验25.3 使用原

2、辅料原则25.4 原辅料的目测检查26 生产过程控制26.1 饲料生产流程26.2 确定生产计划26.3 准备工作26.4 岗位责任制26.5 关键工序要求26.6 其他工序36.7 生产车间环境要求47 设备管理47.1 设备保养47.2 设备维修48 质量管理58.1 管理58.2 试验方法58.3 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78.4 生产过程检验控制程序78.5 最终检验和试验78.6 检验记录78.7 检验档案管理79 标志、搬运、贮存、包装79.1 标志79.2 搬运、贮存、包装7前言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友谊通元水产技术开发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敏、吴秀峰

3、、田吉顺IIDB11/T 1972003渔用配合饲料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渔用配合饲料厂的组织管理、原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渔用配合饲料的企业,生产渔用配合硬颗粒饲料和挤压膨化饲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748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GB/T 5917 配合饲料粉碎细度测定法

4、GB/T 5918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测定法GB/T 6003.1 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6433饲料中粗脂肪测定方法GB/T6434饲料中粗纤维测定方法GB/T6435饲料中水分测定方法GB/T6436饲料中钙测定方法GB/T6437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方法光度法GB/T6438饲料中粗灰分测定方法GB/T6439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测定方法GB 10648 饲料标签GB/T 14699.1 饲料采样方法SC 2002 中国对虾配合饲料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国家技术监督局第48号令(199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3 术语和定义

5、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3.1粉化率指一定量的饲料在经过制粒、提升、冷却、过筛分级等正常生产过程,在装包前所产生的不成型颗粒及粉末的百分含量。3.2 3.2耐水性指在容器中加入200ml水,投入10g形状完好的颗粒饲料,并开始计时,在室温下,样品浸水浸泡、吸水膨润。在规定的时间内,样品膨润但不崩解、溶散者为合格,否则,不合格。73.3 3.3后熟化在生产对虾或其他特种水产饲料时,为了提高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将制粒后的颗粒饲料通入蒸汽直接加热或通过套筒间接加热,让温热的颗粒闷一段时间,消除颗粒的内应力,使颗粒表面的淀粉得到充分糊化。4 组织管理4.1 技术管理人员每个饲料厂至少有

6、一名主管技术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工作三年以上,具备水产养殖等相关知识。负责建立并组织实施本厂的质量控制体系。4.2 技术操作人员中专以上学历,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方能上岗,其中化验员、造粒机操作员、中控室操作员、机修工、锅炉工应按国家规定持证上岗。能较熟练地完成本职工作。4.3 建立培训与考核制度饲料厂应制定培训考核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对本厂技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定期考核上岗。5 原料控制5.1 原料采购标准应采购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原料。当无上述标准时,应制定本企业的原料采购标准。5.2 检验各种原辅料到厂后,均要按企业原料采购标准严格地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5.3

7、 使用原辅料原则使用原辅料时,要依照“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防止某些原辅料贮存期过长霉变。5.4 原、辅料的目测检查每批原、辅料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目测检查,发现结块、发热、霉变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厂质检部门,并捡出弃用。6 生产过程控制6.1 饲料生产流程包括投料、清理、粉碎包括(一次粉碎、二次粉碎或微粉碎)、原料进仓、按配方计量配料、混合(同时加入预混料)、调质、制粒、挤压膨化(用于生产挤压膨化饲料)、后熟化(限对虾、蟹饲料)、冷却、碎粒、颗粒分级、包装、入库。6.2 确定生产计划应根据市场需求和饲料厂实际情况,确定年度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及日生产计划,按规定组织生产。6.3 准备工作

8、新饲料配方应提前三天,下发到生产部门,以便做好前期准备工作。6.4 岗位责任制各岗位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操作工必须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执行各岗位责任制。6.5 关键工序要求粉碎、配料、制粒、挤压膨化、后熟化(限于对虾、蟹饲料)为渔用饲料生产的关键工序。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机器维修部门需对关键工序设备的运转状态进行检查,作好班前、班后的维护,保证设备完好,并作好检查记录。6.5.1 粉碎采用适宜的粉碎机,必要时采取二次粉碎或微粉碎,以保证饲料的原料粒度达到要求。淡水鱼用饲料的原料粒度要求100%通过0.84mm孔试验筛,80%通过0.425mm孔试验筛;对虾

9、、蟹用饲料和挤压膨化海水鱼饲料要求100%通过0.425mm孔试验筛,80%通过0.250mm孔试验筛。6.5.2 配料严格按配方要求准确计量配料。6.5.3 制粒6.5.3.1 颗粒长度及粒径根据下达的生产任务检查或更换环模,以颗粒长度是其粒径的1.52.0倍为标准,调整切刀与环模的最适距离。6.5.3.2 设备蒸汽管道上应配有疏水器、汽水分离器、减压阀和压力表。保证进入调质器的蒸汽是饱和蒸汽。6.5.3.3 制粒操作根据制粒机性能,控制调质温度、蒸汽压力和时间。保证饲料达到粉化率1%;淡水鱼硬颗粒饲料耐水性1min。6.5.4 后熟化(限于对虾、蟹饲料)对虾、蟹饲料制粒后,通过蒸汽直接加热

10、或通过套筒间接加热,让温热的颗粒闷一段时间,消除颗粒的内应力,并使颗粒表面的淀粉得到充分糊化,满足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散失率)10%。6.5.5 挤压膨化6.5.5.1 使用前检查使用前检查水、电、蒸汽、机油的供应,按生产要求检查模板及螺杆配置,切刀刃口必须紧贴模板面转动。6.5.5.2 工艺参数在实际生产中,要通过试验来优选温度、湿度等工艺参数,以便达到最理想的加工费用。挤压膨化机运行时的工艺参数包括原料的物理性能、喂料速度、调质时加水、加蒸汽量、调质后的温度、螺套里的压力、温度、切刀转速等。6.5.5.3 工艺要求挤压膨化过程中压力和温度并不固定,应根据设备性能、原料粒度、原料水分含量、原料

11、中各种成分含量等具体情况设定。做到即时监测饲料的飘浮性,保证浮性饲料的飘浮率95%,沉性饲料飘浮率5%;满足挤压膨化饲料的淀粉糊化度80%,挤压膨化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散失率)1%。6.5.5.4 干燥干燥过程中根据设备性能,设计合理的干燥程序,避免饲料产生美拉德反应(非酶褐变反应)。6.6 其他工序6.6.1 混合渔用颗粒配合饲料的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10%。6.6.2 冷却干燥工序饲料应冷却至室温,水分不得超过12.5%。6.6.3 碎粒将先压制的大颗粒用碎粒机破碎成小颗粒,控制成品中细粉不超过5%10%。6.6.4 预混料投放工序根据中心控制室下达的预混料投放单进行投料。同时,做好预

12、混料投放记录。每日下班前,与中心控制室核对,做到准确无误,防止漏投、错投。6.6.5 中心控制室中心控制室值班人员根据日生产计划单,根据饲料配方,计算每一种原料的日用量,填写原料领用单,向物资部门领取。6.6.6 打包工序6.6.6.1 准备工作操作人员应先检查和清洁打包设备。6.6.6.2 检查认真清理包装袋,做到包装袋、所装饲料、饲料标签三者相符。6.6.6.3 抽验计量设备工作期间要抽验计量设备,保证产品包重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第48号令(1995)的相关要求。6.6.6.4 打包机保养做好打包机的维护和保养。6.6.6.5 自检产品质量在打包过程中要自检产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向生产部门、

13、质控部门反映,严把质量关。6.7 生产车间环境要求6.7.1 防火必须保证车间内无明火,禁止在车间内吸烟。6.7.2 卫生地面干净、物品码放整齐,严格控制磁性金属杂质。6.7.3 粉尘严格控制车间内的粉尘,粉尘量10g/m3。6.7.4 消灭有害生物采取措施积极消灭车间内鼠、虫、蝇等有害生物。6.7.5 废旧饲料废旧饲料应及时处理。7 设备管理生产部对所有与生产有关的设备进行管理、控制、监督,并负责水、电、汽等正常供给。7.1 设备保养7.1.1 检查操作工班前对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当班期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1.2 巡视设备检修人员生产期间应进行巡视,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14、7.2 设备维修7.2.1 小修7.2.1.1 制度在生产旺季,经主管生产的领导同意,方可进行。7.2.1.2 维修计划机修部门制定维修计划,提前三天报生产部。7.2.1.3 抢修需要进行抢修的,各部门要协同工作,力争尽快修复。7.2.1.4 验收修复完毕由生产部及有关人员验收。7.2.2 大修每一生产季后,由生产部组织下属机修、电工、锅炉房、中心控制室、设备等五个部门对所有设备进行规定年检,确定大修计划。7.2.3 设备更新由于磨损、老化等原因需要更新,由生产部提出更新申请,主管领导审批后进行。7.2.4 设备报废需要报废的设备,由各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经生产部审核后,报主管领导批准

15、,必要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复查认定后予以报废。7.2.5 设备技术改造由提出部门填写可行性报告,经主管领导及相关部门论证批准后,生产部落实改造项目,并做好记录。8 质量管理8.1 管理制定企业的原料采购标准及产品标准等质量方面的文件并贯彻和执行。产品标准应到所属技术监督局备案。从事质检和化验人员要经培训,持证上岗,具有检验资格和能力;检验方法、检验设备和试剂要按国家检验规定的标准进行。8.2 试验方法8.2.1 对虾、蟹饲料稳定性的测定对虾、蟹饲料的水中稳定性的测定:按SC 2002中5.4执行。8.2.2 挤压膨化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的测定将试验用水改为按照被测饲料的使用水域(淡水或海水),其他

16、方面按照SC 2002中5.4的要求执行。8.2.3 硬颗粒饲料耐水性的测定淡水鱼硬颗粒饲料耐水性的测定,在容器中加入200ml水,水温2025,投入10g形状完好的颗粒饲料,在室温下,样品浸水浸泡、吸水膨润,浸泡到1min时,检查被测样品。判定条件是样品膨润但不崩解、溶散者为合格,若有一粒崩解、溶散则不合格。8.2.4 粉尘的测定按GB 5748执行。8.2.5 飘浮率的测定随机取20粒40粒经挤压成型的湿料,放入装有200ml水的容器中,水温2025,检查饲料的飘浮情况。飘浮率=G1100% G()式中:G1飘浮在水面上的饲料数;单位为 个G投入的全部饲料数;单位为 个8.2.6 淀粉糊化

17、度的测定8.2.6.1 设备和试剂a) 天平,灵敏度0.001g;b) 恒温水浴;c) 分光光度计;d) 缓冲液:将3.7ml冰醋酸和4.1g无水乙酸钠溶于100ml水中,定容至1000ml,必要时可滴加乙酸或乙酸钠调整PH值至4.50.05;e )酶溶液:将750mg脱支酶(amyloglucosidase,Sigma,No.A-7255,浓度12100单位/g)溶于50ml 水。此溶液含粗酶15mg。测试当天配制;f) 蛋白沉淀剂:10%7水硫酸锌溶液和0.5N氢氧化钠溶液;g) 铜试剂:将40g无水碳酸钠溶于400ml水中,加入7.5g酒石酸,溶解后加4.5g无水硫酸铜,混合并稀释至10

18、00ml。h) 磷钼酸试剂:取70g钼酸和10g钨酸钠,加入400ml浓度为10%氢氧化钠和400ml水。煮沸20min 40min以驱赶NH3。冷却,加水至700ml,加250ml浓正磷酸(85%H3PO4)稀释至1000ml;i)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8.2.6.2 操作步骤a) 将风干样品粉碎全部通过1mm试验筛。根据样品含淀粉程度不同,准确称取两份样品各100mg(纯淀粉)、或各150mg(样品淀粉含量60%以上)、或各200mg(样品淀粉含量30%60)、或各300mg(样品淀粉含量15%30%)、或各400mg(样品淀粉含量15%以下),分别置于25ml刻度试管内。其中一份供制备“全

19、糊化样品”,另一份“测定样品”b) “全糊化样品的制备:在样品中加入15ml缓冲液,混匀后将试管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h(其间摇动2次3次),即为“全糊化样品”。用自来水冷却试管,滴加适量蒸馏水使液面恢复到加热前的位置,与“测定样品”一起进行以下步骤。c) 向“测定样品”中加入15ml缓冲液。分别向“全糊化样品”和“测定样品”中加入1ml酶溶液。另取一空试管加入15 ml缓冲液和1ml酶溶液,作为“空白”。在40水浴中保温1h,起初摇动一次, 以后每隔15min摇动一次。d) 保温1h时,加2ml 10%ZnSO47H2O,混匀,再加1 ml 0.5NaOH。用水稀释至25ml,混匀,过滤。e)

20、准确吸取0.1ml滤液和2ml铜试剂,置于25ml刻度试管中。f) 将该试管置于沸水浴中6min,保持沸腾,加2ml磷钼酸试剂,继续加热2min。用自来水冷却试管, 加蒸馏水稀释至25ml,并混匀。g) 在波长420nm,用分光光度计读取吸收值。h) 测定样品淀粉糊化度的计算:糊化度(%)=A1BA2B100%(2)式中:A1测定样品光吸收A2全糊化样品光吸收B空白光吸收每个试样允许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算术平均值为结果。允许相对偏差为 1%。8.2.7 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的测定按 GB/T 5918 执行。8.2.8 原料粒度的测定按 GB/T 5917 执行。8.2.9 水分的测定按

21、GB/T 6435 执行。8.2.10 粗蛋白的没定按 GB/T 6432 执行。8.2.11 粗灰分的测定按 GB/T 6438 执行。8.2.12 粗脂肪的测定按 GB/T 6433 执行。8.2.13 粗纤维的测定按 GB/T 6434 执行。8.2.14 钙的测定按 GB/T 6436 执行。8.2.15 总磷的测定按 GB/T 6437 执行。8.2.16 盐分的测定按GB/T 6439执行。8.3 进货检验和试验程序8.3.1 进货检验凡进厂的原辅料、包装物,均应由质检部门进行检验。8.3.2 试验程序质检员根据原料采购标准,先对其进行感官检验,按GB/T14699.1要求进行抽样

22、、制样,送化验人员进行指定营养成分的分析化验。化验结束后由化验员将检测结果上报质检员。化验员只有对规定成分进行检测和化验的职责,无判定权限;判定权限只限于质检员。8.3.3 结果处理根据检测结果,按合格和不合格进行标识,合格的放行,不合格的退货。8.4 生产过程检验控制程序8.4.1 自检生产车间各工序依据相应质量标准进行自检,合格品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停用,并进行标识。抽检质检部门按班次不定时抽检,根据产品标准进行监督,并做好检查记录。8.5 最终检验和试验质检部门对成品检验按产品标准进行检验,主要检测指标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粗灰分、钙、磷、盐分。其中粗蛋白、水分为出厂检验项目,其他指标

23、可作为型式检验项目。成品管理人员根据质检人员的检测结果,对合格的成品做好合格标识;对未接到检验报告单的成品,应分批次做待检标识。8.6 检验记录应由专人即经授权的独立行使权利的检验人员签字。8.7 检验档案管理8.7.1 样品保存对已使用的原辅料和已售出的产品样品应保存3个月以上,每份样品重量不少于500g。8.7.2 质量记录各种质量记录要设专人管理,及时存档,保存期1年以上。9 标志、搬运、贮存、包装9.1 标志产品标志按GB 10648有关规定执行,应标明保质期。9.2 搬运、贮存、包装9.2.1 搬运原辅料、成品在装卸过程中防止标识损坏,破包搬运因物而宜,采用相应的搬运方法和搬运工具, 严禁野蛮装卸,确保人身安全和产品质量。9.2.2 搬运过程搬运过程中,应做好标识的移植,以防混杂,搬运工具应做好维护、保养,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9.2.3 保管保管人员负责将原辅料及成品,按不同批次分类存放并及时做好标识,注明品种、产地、数量、入库时间、检验情况。9.2.4 成品贮存出库成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按规定的成品贮存期保存。9.2.5 码放原辅料、成品料做到码放整齐、科学架设,防鼠、防虫、防火。9.2.6 包装包装应随带产品说明书,以说明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地方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