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共2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936201 上传时间:2022-03-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共2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共2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共22页).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课程性质:实训授课对象:机制专业工种等级:高级参考资料: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机械工业出版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执教者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 (早、中、正常)授课地点授课课题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1)能根据工件材料选择刀具材料;2)掌握用三爪卡盘、四爪卡盘、一夹一顶、两顶尖等方法正确安装工件;3)合理选择切削用量;4)熟练掌握车削少量台阶的轴类零件;5)熟练掌握正确使用车槽刀进行切断和车削外沟槽的方法;6)熟练掌握车削多台阶的轴类零件;7)掌握使用中心架、跟刀架车削细长轴的方法;8)掌握解决细

2、长轴在加工中热变形伸长问题。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2)车削台阶轴的工艺过程3)加工细长轴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演示、讲解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录像教时安排60学时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板书)一、教学导入轴类零件是车削中最典型的零件,车削台阶轴是车削轴类零件的基本技能,熟练车削台阶轴是我们应该掌握的车工基本技能,对于车工技能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二、教学内容1.粗车、精车(板书)粗车:快速的去除多余的材料为精车留取合适的精车余量。 精车: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形状 、位置精度和表面粗超度。注:讲授粗精车时,在明确定义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它们的目的是关键,而且要

3、能在实际中粗精车分开,粗车强调的是效率,精车强调质量。2.切削三要素(板书)(1)定义:(教P27) 注:分析定义通过图形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定义,对于切削速度要明确切削速度公式中字母的含义以及之间的关系。(2)切削速度的合理选择根据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不同的影响程度,在保证刀具经济耐用度的前提下,要取得最高的生产效率。通常选择切削用量的顺序为。即应首先考虑选取尽可能大的切削深度;其次选用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在保证刀具经济耐用度的条件下选取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3)常用切削速度参考数值车削50外圆45#钢粗精车参考切削三要素:粗车 精车V=60-80m/min V=180-200m/

4、minn=500rad/min n=1200rad/minf=0.35mm/rad f=0.09mm/radap =3-4mm ap =0.15-0.2mm3.控制外径尺寸的方法(板书)外圆尺寸控制方法经常使用的有两种:试切法和两刀法。(1)试切法适用于长度较长或有试切工艺台的工件,外圆精度容易保证,但因为试切表面和其他表面切削余量不同可能会引起前后尺寸不同,所以试切量和每次进给总余量不能相差太大一般背吃刀量不超过0.25mm,而且会引起同一外圆表面粗超度不同。另外因试切表面长度较短(一般为5mm)测量时需特别注意,不要因测量不准确造成尺寸精度达不到要求。(2)两刀法就是粗车时留合适的精车余量

5、,把精车余量分为两次进行车削。两刀法易于保证尺寸精度和良好的粗糙度,尤其能保证良好的粗超度,检查精车刀的切削效果。车削时效率较高,但需要掌握机床的精度特性,不适合车长度较长的工件。4.长度尺寸控制方法(板书) 车阶台轴时,长度方向尺寸精度影响套件的装配尺寸。粗车时,用大拖板控制,留的精车余量;精车时,用深度尺测量,借助小拖板刻度分两刀车至尺寸。注:用大拖板控制长度的关键是长度对“零”方法如下:外圆粗车刀靠近工件端面,大拖板近似对零,返回并把大滑板摇至零位,进小滑板刻度,使车刀刀尖接触工件端面。中拖板控制尺寸的关键是中拖板不退刀,在原来的基础上控制最后的剩余量。5.车削台阶轴工艺顺序(板书) 工

6、艺安排注重强调粗精车分开,以及受加工热量的影响,先粗车那个台阶就先精车那个,另外长度和外径尺寸精车的顺序如何选择要讲明白。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提出问题要学生考虑,再对学生的答案作进一步的分析指出优缺点让学生做选择。三、总结 以上讲授的内容贯穿于车削台阶轴的整个过程之中,每个问题就是在加个中遇到的惑是说需要考虑的。通过以上的讲解以及操作演示要在实际应用中多体会,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2510201010作业布置自学与讨论加工细长轴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后记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执教者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 (早、中、正常)授课地点授课课题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1)了解钻孔的方法;2)

7、掌握钻孔的步骤;3)熟练掌握对23个台阶的套类工件进行加工;4)熟练掌握正确使用内车槽刀进行车削内沟槽的方法;5)能对有色金属套类工件进行加工达到要求;6)掌握用通用夹具,配合相应的措施去装夹工件,以减少变形,保证精度;7)掌握用自制的锥体心轴、螺纹心轴、花键心轴等专用夹具装夹工件车削薄壁工件;8)能分析及解决加工中产生的变形、振动等问题;9)能选用深孔钻、群钻、浮动镗刀、浮动铰刀等先进孔用刀具进行深孔加工;10)熟练解决深孔加工中的排屑、冷却、润滑等问题;11)能用百分表测量工件孔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掌握车孔的关键技术,解决车孔刚性不足的问题2)车削台阶孔的工艺过程3)加工薄壁套的方法

8、,解决加工中的变形与振动问题4)内径百分表测量孔径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演示、讲解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录像教时安排60学时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板书)一、教学导入套类零件也是车削中最典型的零件之一,在车削台阶轴的基础上应能熟练车削台阶孔,车削套类零件可和车削轴类零件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更重要的是明白车孔的难点,掌握车孔的关键技术,目的是把车孔变的和车外圆一样容易,事情就解决了。2二、教学内容1.车孔的关键技术(板书)(1)增强内孔车刀刚性的措施1)尽量增加刀杆的截面积 刃磨内孔车刀时尽量使刀尖位于刀杆中心的水平面上(平底孔例外),刀杆的截面积达到最大程度,使

9、刀杆增粗,其刚性也就随之增强。2)尽量缩短刀杆伸出长度 镗刀刀杆伸出过长,则刚性减弱,车削时容易引起振动和让刀,孔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难以保证。因此刀杆伸出的长度略大于孔深即为适度。(2)解决排屑问题的措施 主要是控制切屑流向。精车通孔,要求刀具采用正刃倾角,使切屑能稳定地流向待加工表面,不致划伤已加工表面,也就是通常所指的前排屑。精车盲孔或阶台孔,刀具则应采用零度的刃倾角,卷屑槽深度前后要一致,使切屑易卷曲而不易折断,通畅地从孔口排出,可避免切屑堵塞在孔内,损坏刀具和拉毛已加工表面。此外深孔加工应采用高压冷却法,即使用高压喷射切削液进行冷却,同时还能将碎断的切屑冲离切削区域,排出孔外。注:讲

10、授车孔的关键技术如何引入较重要,要能使学生特别注重这个问题,在操作中能应用并解决关键技术,可向学生提问:外圆和内孔相比哪个更难?有哪些难点?如何去解决?2.钻孔(板书)(1)钻孔时要合理选择钻头的大小,一般比使要求的孔小2mm,打孔时需注意根据 钻头越小转速越高,注意在打小孔时应先用中心钻定位。(2)孔深控制:在钻孔时孔深要合适,可用钻头划线法控制,也可用尾座摇动量控制,用尾座计时要由钻尖进入工件里面开始计起。3.车削台阶孔的工艺顺序(板书)(1)车直径较小的阶台孔时,由于观察困难尺寸精度不易掌握,所以通常先粗、精车小孔,再粗、精车打孔的方法。(2)车削大的阶台孔时,在视线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

11、选择粗车小孔、大孔,再精车小孔,精车大孔的方法。(3)车削孔径相差较大的阶台孔时,应先用钻头扩后再粗、精车。注:讲授以上内容时可一方面让学生回想车台阶轴的过程,一方面步步引入车台阶孔,进行比较。4.孔径测量方法(板书)1)用游标卡尺精度不高2)用内径千分尺3)用内径百分表常用 4)用塞规注:讲授以上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注重讲授内径百分表的使用方法,在让学生明白原理的基础上,可一边讲一边为学生演示。三、总结 车削内孔是学生较难掌握的课题,尤其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大多数没有接触过,有畏惧心理。实际关键就在车削内孔的刀具上,刀具解决好了,可真正的达到和车外圆一样容易。本课题可让学生练习较长的

12、时间,一方面理解车削台阶轴,一方面把孔车好。把基础打扎实。20810205作业布置自学与讨论车削薄壁套的方法与技巧教学后记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执教者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 (早、中、正常)授课地点授课课题圆锥面及成形面加工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1)熟悉按图样计算所需角度;2)掌握迅速确定小滑板的旋转方向和角度;3)掌握用转动小滑板法车削标准圆锥内外圆锥面;4)掌握用百分表调整小滑板的角度;5)掌握采用一次性角度车削内外圆锥面;6)掌握用涂色法检验圆锥时,接触面积65%;7)熟悉用双手控制法车削成形曲面;8)熟悉用锉刀、砂布对成形面进行修整、抛光;9)掌握用曲线样本或半径规等测量圆弧曲面。

13、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用转动小滑板车削圆锥的方法2)小滑板角度调整的方法3)一次性扳角度车削内外圆锥达到接触面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演示、讲解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录像教时安排60学时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圆锥面及成型面加工(板书)一、教学导入加工外圆就是加工圆柱,如何能把圆柱的每个截面加工成不同直径?也就是加工圆锥。加工圆柱刀具沿着圆柱母线移动,同样加工圆锥也是刀具沿着圆锥的母线移动,只有实现这一功能圆锥就可以加工了。(可以把圆锥配合的特点及应用放在此处讲解以引起学生对车削圆锥的重视)5二、教学内容1.圆锥各部分名称及计算(板书)内容公式见教材P206注:讲授圆锥各部分名称及计算是要让学生

14、掌握圆锥直径、圆锥角、圆锥长度、圆锥锥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做简单的计算,尤其是锥度的含义必须明确。2.车削圆锥的方法(板书)(1)偏移尾座法(2)靠模法(3)宽刃刀法(4)转动小滑板法注:讲授方法是让学生明确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于那种场合,如何选用。3.转动小滑板车圆锥的方法(板书)定义:将小滑板按零件要求转一定的角度,使车刀的运动轨迹和圆锥母线平行,然后手动进给,车削圆锥体。注意事项:车削圆锥体时,小滑板转过的角度等于工件的圆锥半角。当车削正锥体时(工件大端靠主轴,小端靠向尾座),小滑板应逆时针转,反之顺时针转。4.小滑板角度调整方法(板书) 用转动小拖板法车锥度,找出圆锥母线和车床轴线的夹

15、角,夹角的大小就是圆锥半角。由锥度1:10,D-d=X1+X2的和X1= X2所以,如果X1= X2=0.5也就是说在圆锥上调整锥度时百分表从1点走到2点距离长10mm表转动0.5mm车削出圆锥的锥度为1:10,为方便计 算可以行程20表移动1mm进行计算,此时小拖板移动的是斜线但误差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注:调整小滑板角度需要利用锥度的公式,需要仔细分析使学生明白,调整角度为学生演示调整时可遵守差1格变10格的方式。5.尺寸控制方法(板书)(1)计算法当外圆锥的尺寸较大或内圆锥的尺寸较小,表现在长度上还相差一个a的距离切削深度ap可用下列公式计算Ap=a tg (mm)或ap=a (mm)(2)

16、移动床鞍法: 使用圆锥量规检验工件尺寸,如果界限刻线或阶台面中心, 和工件端面间还相差一个长度a,可取下圆锥量规,调整车刀刀尖轻轻触及于小端端面与圆锥交界处,中拖板刻度不变,向后移动小拖板,在进大拖板刻度将车刀重新与工件端面轻触。虽然并未移动中滑板,但由于小滑板已沿圆锥素线方向移动了一定距离,故车刀相对于轴线也有了相应的位移。注:控制尺寸的方法车外圆锥的方法可总结为进中拖板刻度和进大拖板刻度,用大拖板刻度控制有可演绎出划线法,例如用进中拖板刻度控制尺寸,大拖板不能动,摇动小拖板车削。车削内圆锥能用外圆锥去试并且要保证间隙这时适合用计算法。在内外圆锥配合时一定注意表面清洁孔口和尖角无毛刺。控制内

17、外锥配间隙及接触面积较难掌握需多练多总结,应先把外圆锥车熟练后再配作。6.圆锥的检测圆锥检测主要测量圆锥的角度和圆锥的直径。方法很多,但这里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1)万能角度尺测量(2)涂色法检查(3)基面直径偏差的检查三、总结 外圆锥车削较容易,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调整好角度,二是控制好尺寸。内外圆锥配合较难掌握,需控制间隙尺寸和接触面积,车削内圆锥对车刀的要求较高,车刀应锋利,在最后保证尺寸的时候可选择微量切削。判断间隙大小时一定要认真准确。205103030作业布置自学与讨论成形面加工教学后记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执教者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 (早、中、正常)授课地点授课课题车削安全操作

18、规程刀具刃磨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1)学习车床安全操作规程及实习注意事项;2)熟悉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要求;3)掌握车刀的几何角度;4)掌握车刀的刃磨方法与要领;5)掌握标准麻花钻头的几何角度;6)掌握标准麻花钻头的刃磨方法与要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车刀刃磨过程与技巧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演示、讲解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录像教时安排4学时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刀具刃磨(板书)一、教学导入车削有句俗语“三分手艺,七分刀具”,车刀刃磨质量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刀具刃磨是学习车工的前提也是基础,车刀刃磨的好车刀刃磨水平就会有较快的增长。试想你在车削中每天都因为刀具不好用而忙碌,车削技能就无从谈起了。

19、二、教学内容1.车刀选择的基本要求(板书)(1)切削效率高 (3)刀具使用寿命长(2)加工质量好 (4)断、排屑效果好552.车刀的面和角(板书)(1)车刀的六个独立角度:前角、后角、副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2)外圆车刀的三个面和六个角的关系,即刃磨一个面要保证两个角度。 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前角刃倾角主后角主偏角副后角副偏角3.车刀的刃磨要求(板书)(1)粗车刀的刃磨要求(见讲义P1)(2)精车刀的刃磨要求(见讲义P2)4.砂轮(板书) (1)砂轮材料的种类(2)砂轮的规格(3)砂轮的选用5.车刀的刃磨顺序(板书)1)粗磨: 用氧化铝砂轮粗磨车刀的三个面,使其和硬质合金面平齐2)

20、开槽: 把车刀的前刀面用碳化硅砂轮刃磨刀光,修砂轮刃角开断屑槽3)精磨: 精磨三个面,保证刀具要求的角度4)研磨: 根据不同的要求用油石研磨刀尖处的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三、总结车刀刃磨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掌握好磨一个面保证两个角度,实际上是把角度摆好后的一个重复过程,刃磨时要勤于观察,用力不要太大。2020510作业布置每位学生刃磨一把外圆粗车刀,一把外圆精车刀增加内容1. 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2. 规范操作机床以及规范工量具的摆放3. 熟能生巧是实训教学的学习特点4. 勤于总结5. 端正学习态度,以提高自身能力为目标6. 消除恐惧感,确定自身位置,勤问苦练教学后记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执教者

21、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 (早、中、正常)授课地点授课课题螺纹及蜗杆的车削加工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1)掌握螺纹车刀的刃磨;2)掌握根据螺纹的标注值调整机床;3)能用丝锥、板牙攻、套螺纹;4)熟练使用螺纹环规及塞规对螺纹进行综合测量;5)熟练采用低速或高速车削普通螺纹达到要求;6)熟练使用螺纹千分尺测量螺纹中径;7)根据螺纹升角熟练地刃磨出螺纹车刀的前角和后角;8)掌握车削单线梯形螺纹达到要求;9)熟练掌握用三针和单针测量螺纹中径;10)了解刃磨和装夹矩形螺纹车刀的方法;11)了解车削矩形螺纹达到要求;12)了解车削55牙形角的英制螺纹;13)了解车削一般密封的管螺纹;14)了解车削美制统一

22、螺纹;15)了解刃磨和装夹锯齿形螺纹车刀及车削锯齿形螺纹需达到的要求;16)掌握刃磨和装夹蜗杆车刀;17)掌握车削单线轴向齿廓和法向齿廓蜗杆达到要求;18)掌握用齿厚卡尺测量法向齿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刃磨螺纹车刀2)车削梯形螺纹的方法3)测量梯形螺纹的方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演示、讲解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录像教时安排90学时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螺纹的车削加工(板书)一、教学导入在各种机械产品中,带有螺纹的零件较多,他们用于联接、紧固、调节、传递动力或改变运动形式。车削螺纹需要较快的反应能力和熟练地动作,车削螺纹是一个重复动作的工作,在加工中要勤于观察能根据具体情况控制车削量。车削螺纹

23、刀具较关键,所以刃磨车刀技能要加强训练。5二、教学内容1.螺纹车刀(板书)(1)车刀两侧后角的变化 车刀两侧的工作后角一般取35。当不存在螺纹升角时(如横向进给车槽)。车刀两侧的工作后角与刃磨后角相同。如图1,车右螺纹时,左侧的刃磨后角()应等于工作后角加上螺纹升角();为了保证刀头有足够的强度,车刀右侧的刃磨后角()应等于工作后角减去螺纹升角。即:图1 螺纹升角对车刀两侧后角的影响 图2 螺纹升角对车刀两侧前角的影响(2)车刀两侧前角的变化 由于基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车刀两侧的工作前角与刃磨前角()不相等。从图2中可以看出,如果车刀两侧的刃磨前角均为0,在车右旋螺纹时,右侧刃的工作前角()为

24、负值,切削不顺利,排屑也很困难。为了改善上述状况,可用图2所示的方法,将车刀两侧切削刃组成的平面垂直螺旋线装夹,使左侧刃的工作前角()和右侧刃的工作前角均为0;或在前刀面上沿两侧切削刃磨出较大前角的卷屑槽,使切削顺利并有利于排屑。(3)螺纹车刀刀尖角()的大小,决定于螺纹的牙型角()。刀尖角应等于牙型角。为了使切削顺利和减小螺纹的表面粗糙度,高速钢螺纹车刀纵向前角一般取515。硬质合金螺纹车刀的一般取0。螺纹车刀的纵向前角不等于0时,两侧切削刃不通过工件轴线,车出的螺纹牙侧不是直线而是曲线,这种误差对要求不高的螺纹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当纵向前角较大时,对牙型角的影响较大。图3所示,是螺纹车刀

25、的前刀面,其纵向前角,此时,两侧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将小于所要求的刀尖角。如果等于螺纹牙型角,车出的螺纹牙型角将大于规定要求。当车刀纵向前角在515时,车刀两侧切削刃之间的夹角应比牙型角小左右。必须指出,纵向前角过大时,除了牙型变形较大之外,车削是还容易产生扎刀现象。图3 螺纹车刀纵向前角2.梯形外螺纹车刀的刃磨与安装(板书)(1)两侧刀刃应锋利、平直,直线度好,表面粗糙度值小。(2)车刀两侧刃后角必须根据走刀方向相应增减一个螺纹升角。(3)注意车刀径向前角对螺纹牙型角的影响。磨有径向前角的螺纹车刀,其刀尖角必须通过计算或查表 加以修正,并在安装车刀时严格对准工件中心,保证螺纹获得正确牙型。(

26、4)保证刀尖角不歪斜。若刀尖角对分线与工件轴线不垂直,将直接影响牙型半角,故在装刀时应使用对刀样板或万能角度尺进行校正。(5)梯形螺纹精车刀研磨时,由于砂轮的粒度、表面平整和跳动等因素对刃磨质量的影响,车刀刃磨后须进行仔细研磨,以使两侧刀刃平直、锋利、表面粗糙度值小。1)前刀面的研磨:研磨前将油石的边棱按卷屑槽的形状在砂轮上先行修磨,使之略小于卷屑槽半径,然后用该油石在车刀卷屑槽上平稳地作往复运动,直到研磨出理想的表面粗糙度为止。2)后刀面的研磨:为了减少研磨时间,减少研磨面积,保证油石相对于车刀的运动平稳,可在后刀面距刃口35mm处,用砂轮的角棱磨出几条深为0.5mm的沟槽(见图4)图4 后

27、刀面的研磨a)油石水平研磨 b)油石垂直研磨 c)在研磨平板上研磨对后刀面采用水平研磨方式较好(见图4,操作时油石作直线往复运动,力求用力均匀,运动平稳,不可操之过急,尽量使油石与车刀研磨面全部贴合,并注意经常保持油石研磨的平整。为了提高螺纹车刀的研磨质量还可在研磨平板上进行精磨(见图4)。3.梯形螺纹标注的含义(板书)Tr4012(P6)7h 4.梯形螺纹基本尺寸的计算(板书) 见教P2825.梯形螺纹的车削方法(板书)(1)低速车削法 低速车削较小螺距(mm)的梯形螺纹,可用一把螺纹车刀,采用少量的左、右进给车削至规定要求。粗车P=48mm之间的梯形螺纹时,为了防止三个刀刃同时参加切削因切

28、削负荷过大而产生“扎刀”现象,则可采用左、右切削法(见图5),牙型两侧留出精车余量,螺纹小径按要求车至尺寸,精车需换用螺纹精车刀,对螺纹牙型两侧进行左、右切削,直至达规定要求。车削的梯形螺纹,可先用类似矩形螺旋槽或阶梯螺旋槽(见图5),然后再用螺纹精车刀车削牙型两侧至规定要求。图5 低速切削法车削梯形螺纹a)左右切削法 b)直进法(P12) c)直进法(P12)6.梯形螺纹的检测方法(1)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 三针测量单一中径是一种间接测量法,其原理如图6所示。测量时,三针放在同一条螺旋线的沟槽中,使其与牙侧的切点位于螺旋槽宽等于基本螺距一半的地方(即通过中径线),再用公法线千分尺测得M 值,即

29、能计算出单一中径 ,其值按下式计算:式中 单一中径,mm; 三针测量值,mm; 三针直径,最佳直径为,mm; 牙型角,(); 螺距,mm。对于的梯形螺纹:,其中=0.518P(2)单针法测量螺纹中径 如图7所示是用单针法测量螺纹中径,它只需使用一根测量针,测量方法比较简便,其计算公式为:式中 -单针测量时千分尺上测量得的尺寸(mm),-螺纹大径的实际尺寸(mm); 三针测量值,mm。 用单针测量时,其偏差数值应是中径偏差的一半。图6 用三针法测量螺纹中径 图7 用单针法测量螺纹中径(3)螺距测量仪测量螺纹螺距 螺距测量仪是将比较仪装在特殊的附件上组成,如图8 所示。附件的两个球形测量头放于螺纹

30、螺旋槽内,其中活动测量头用杠杆机构与比较仪的测量杆相接触,活动测量头稍微摆动,比较仪的指针将随之摆动。测量时,先用标准螺距将比较仪的指针调到零位,再对零件进行测量,读得指针的偏摆量就是被测螺距的误差。图8 用螺距测量仪测螺距三、总结 梯形螺纹车削重点在车刀刃磨,车刀刃磨需要满足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并且要锋利。车削螺纹一般掌握的较好,合格率相对较高,就是在速度上有部分学生较慢,其原因还是对车削过程掌握的不是很牢固。303010作业布置自学与讨论车削普通三角螺纹车削其他螺纹教学后记车工技能训练课程教案执教者 授课时间 月 日第 周 (早、中、正常)授课地点授课课题组合件的车削加工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与教学

31、要求1)掌握组合件车削加工工艺方案编制要点;2)培养与锻炼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为解决操作技术难题打好基础。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组合件加工工艺的安排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启发、演示、讲解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录像教时安排60学时教 学 过 程时间分配组合件的车削加工(板书)一、教学导入组合件是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的组件。就单个零件而言可以说极为一般,但要不经修配,一次组装即保证组合后的技术要求就比较困难了。它不仅需要具有加工合格的零件,还要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全面考虑加工中的问题,否则很难达到技术要求。二、教学内容在制订组合件的加工工艺方案和进行组合件加工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仔细消化和分析组合件的装配

32、关系,确定基准零件,也就是直接影响组合件装配后零件间相互位置精度的主要零件。 2组合件加工时,应先车削基准零件,然后根据装配关系的顺序,依次车削组合件中的其余零件。 3车削基准零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影响零件间配合精度的诸尺寸(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应尽量加工至两极限尺寸的中间值,且加工误差应控制在图样允许误差的12;各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和表面间的相对位置误差应尽可能小。 (2)有锥体配合时,锥体的圆锥角误差要小,车削时车刀刀尖应与锥体轴线等高,避免加工中产生圆锥素线的直线度误差。 (3)有偏心配合时,偏心部分的偏心量应一致,加工误差应控制在图样允许误差的12,且偏心部分的轴线应平行于零

33、件轴线。 (4)有螺纹配合时,螺纹应车制成形,一般不允许使用板牙、丝锥加工,以保证同轴度要求。螺纹中径尺寸,对于外螺纹应控制在最小极限尺寸范围,对于内螺纹则应控制在最大极限尺寸范围,以使配合间隙尽量大一些。 (5)零件的各加工表面间的锐边应倒钝,毛刺应清理干净。 4组合件中其余零件的车削,一方面应按基准零件车削时的要求进行,另一方面更应按已加工的基准零件及其他零件的实测结果相应调整,充分使用配车、配研、组合加工等手段以保证组合件的装配精度要求。 5根据各零件的技术要求和结构特点,以及组合件装配的技术要求,分别拟订各零件的加工方法,各主要表面(各类基准表面)的加工次数(粗、半精、精加工的选择)和加工顺序。通常应先加工基准表面,后加工零件上的其他表面。530作业布置教学后记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