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书上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8915876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书上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书上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书上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书上复习资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4、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1、尼罗河定期泛滥,为古代埃及的农耕供应了肥沃的土壤。2、尼罗河便于航行,为古代埃及的统一供应了有利的自然条件。3古代埃及人视察尼罗河泛滥,发觉其规律,开展起天文学,如制定了太阳历。P6、第一条:它虽然有原始的“同态报仇”痕迹,但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表达在身份和社会地位一样人之间。第二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里,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第三条:反映了当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纳的刑罚特别残酷。第四条:反映了当时奴隶主的特权受到法律的爱护。这些规定通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同等”的精神是不同的,及现代法律相比,

2、它所表达的法律公允特别有限,主要为奴隶主阶级效劳的。P7、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过哪些古老的文字?它们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开展有什么奉献?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了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字母文字等。文字的出现有力的推动了文化的开展。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出现,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根底。P8、课文中婆罗门宣扬造物主创建等级说的目的在于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清楚、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随着社会的开展,种姓制度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社会冲突。P12、周朝时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由其统治阶级血缘关系的远近确定的。及现代社会的根本差异在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

3、于个人的学识、实力和才能等;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同等的根本权利。P14、1、从地理位置看,齐国处于中原东面,较少遭到各诸侯国的包围封锁;接近大海,物产丰富。2、从个人因素看,齐恒公不计前嫌,擅长用人;虚怀若谷,擅于吸纳别人的正确意见。3、从实力、谋略来看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内政,开展经济,使齐国强大起来;打出“尊王攘夷”旗号,树立威信。P15、“城门立木,取信于民”的作用?使商鞅得以取信于民,增加了改革的信度,有利于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城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意义?从“以史为鉴”的角度看,改革会遇到各种阻力,人们难免有观望、等待和躲避的心态,只有通过“取信于民”才能显示改革者的决心,解

4、除人们的观望心情,推动改革的顺当施行。从公民教化的角度看,商鞅的做法对于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也有启示:做诚恳的人,不说假话、谎话,说到做到。P16、老子的这番话的意思是,松软的事物得以许久保存,而刚烈的事物很简单夭折,这反映了老子以柔克刚的思想以及对立双方互相转化的思想。反映这种思维方式的成语有:积少成多、转危为安、无中生有、苦尽甘来、否极泰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等。P17、孟子的核心观点是主见“仁政”“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准则。庄子的核心观点是主见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墨子的核心观点是“非攻”,“兼爱”,反对斗争,主见爱一切人、互助友爱。韩非子的核心观点是主

5、见变法,重视法律,主见加强君主的威权。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国君权利;同时,为了应付斗争,统治者向百姓征收沉重的赋税,要求百姓服沉重的兵役、徭役,导致阶级冲突激化,法家主见严刑峻法、中央集权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须要,所以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重视。P18、雅典的民主制度并不像伯利克里那样的美妙,他的话仅说对了一部分。因为,雅典民主制的事实上具有两重性:从主动的方面看,使公民主动主动地参政议政,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从消极的方面看,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根底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P21、亚历山大帝国幅员大致

6、包括今日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埃及、约旦、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大部分和印度的小部分。希腊文化传播到这些国家或地区,促进了这些国家文化的开展亚历山大帝国虽然短暂,但它是希腊城邦制度的终结,又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者,也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促进者。亚历山大帝国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浸透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P23、武力折服,古代罗马人尚有尚武精神,骁勇善战,战术超群。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埃及、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P25、古罗马的建筑

7、主要有哪些种类?一、宗教建筑,如神庙、祭坛等;二、公共建筑,如广场、剧场、斗兽场、浴场等;三、纪念性建筑,如记功柱、凯旋门等;四、道路工程建筑,如桥梁、道路、高架水道;五、宫殿等。罗马建筑的主要特点: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庄重厚重、喜用柱子和拱券构造、建筑及艺术严密结合、马路四通八达。P27、P28、(1)处于温带,气候条件相宜早期人类生存。(2)接近大河流域,有足够的水源。(3)除位于岛屿上的克里特文明外,其他几个文明区域都位于河谷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的生长。(4)克里特岛自然环境优越,农业以谷物、橄榄、葡萄种植为主,同时也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开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

8、的旺盛。P28、概括出三项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记?国家、文字、国家机构及制度P29、(1)古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希腊外乡、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三大部分,三面环海,交通便利。古希腊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航海条件,向海外输出橄榄油、酒、布匹等产品,输入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商品贸易和城市经济旺盛。(2) 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制度的根底上的,广阔奴隶为希腊的旺盛作出了很大奉献。(3) 古希腊占大多数人口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可以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4) 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在肯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贸易和沟通,为商业经济的旺盛供应了制度保障。P30、自我测

9、评1、 古代埃及的太阳历;古代西亚七天一星期制度;古代西亚的字母文字;古代印度的佛教和0到9的十个数字符号。2、 (1)孔子重视礼,重视不同社会等级、社会身份的人之间的关系和秩序,而西周时期完善的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2)从主动的方面说,礼乐制度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从消极方面来说,礼乐制度表达了人及人之间不同等的一面,压抑了人的特性和创建力。5、古希腊:政治制度:雅典的民主制度,成为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哲学:现代西方人所运用的“哲学”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原意是“酷爱才智”。科学:阿基米德 的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文学:荷马史诗是世界著名的长篇文学作品。戏剧: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

10、家乡,诞生了“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体育: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可上溯到古代希腊,马拉松赛跑也起源于那里。美术:掷铁饼者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之一。古罗马法律: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根底。 语言、文字:拉丁语广泛传播,拉丁字母是目 前世界上流传最广泛和最通用的字母,如今的很多语种都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建筑:现代很多建筑沿袭了古希腊、古罗马的石制柱廊和拱券式等构造。P32、查理这位几乎统治整个西欧的国王,为什么要跪教皇面前承受加冕?教皇为查理加冕,这一事务意味着什么?查理为了稳固统治,主动争取基督教的支持;基督教会

11、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须要借助查理的权力,此事务标记着教权及王权之间互相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为基督教在西欧的广泛传播供应了条件。欧洲的封建制度是怎样形成的?连年的征战迫使农夫深受其苦,很多破产的农夫被迫投靠大封建主,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同时,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形成了封建主之间的封主及封臣关系,西欧封建制度随之形成。P3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及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成认自己干脆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

12、困难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P33、法兰克国王及教会之间为什么会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教会宣扬的“君权神授”观念可以论证国王地位的合法性,维护教会的权威;而国王可以通过物质、军事等力气来维护教会的权威。它们之间互相利用,借助对方的力气稳固自己的统治。P35、画面上的巴黎街道两侧都有哪些行业?上面的情景说明了什么?有裁缝店、理发店、皮货店和杂货店等,这说明了当时巴黎商业、手工业和效劳业的旺盛及兴盛。P37、伊斯兰教的产生及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伊斯兰教用一神教取代阿拉伯人原始的多神宗教,适应统一的须要。古兰经对国家建立后的伊斯兰社

13、会的政治、法律、道德标准等产生重要影响。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P39、阿拉伯在东西方沟通中起了什么作用?古代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把中华文明传到西方,又把西方文化传到中国。这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确定的。公元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帝国东北和唐朝的边疆相连,当时唐朝时世界上强国;帝国的最西边疆和欧洲的法国相连。这样,阿拉伯人把唐朝的文化传到欧洲,又把欧洲的文化传到中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什么突出的特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交融精神。一方面,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促进了伊斯兰文

14、化的传播,推动了帝国范围内不同地区文化的交融。另一方面,它是在汲取、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根底上形成的,既有显明的特点,又很很强的包涵性。阿拉伯半岛地处亚、非、欧三洲之间,这种优越的地利位置,使其既有条件汲取三大洲优秀的文化成果,促进阿拉伯文化的开展,又能成为三洲沟通和沟通的桥梁。中古阿拉伯学者获得了哪些成就?文化创新方面的奉献:1、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克尔白神庙是前来朝觐的穆斯林必需拜谒之地。2、数学,改造印度人独创的从0到9的计数法;现代“代数学”一词来自阿拉伯文;“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3、阿拉伯医学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

15、地位,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伊本西那的医典被译成拉丁文,长期被西方人视为医学指南。4、文学一千零一夜。5、天文学、化学获得很高成就。传播文化方面的奉献:1、 传播阿拉伯数字。2、把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传播奠定了根底。3、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独创传播到欧洲。2、 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沟通中起了什么作用?阿拉伯文化起到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作用。P40、天皇好像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日本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闻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倒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毕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

16、旧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P42、日本民族有剧烈危机意识,具有擅长学习、坚忍听从等特点。宫城都坐北朝南,都有东西两市、棋盘式街道,朱雀大街名称及走向一样,等等。平城京的唐招提寺是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主持兴建的。P46、自我测评2、 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最大特征表现于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5、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6、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亚洲地区1世纪耶稣欧洲、北美7世纪默罕默德亚非地区7、 基督教的圣诞节、佛教的腊八节、伊斯兰教的开斋节8、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夫耕种,向他们收

17、取赋税;原来被贵族限制的农夫转为国家公民。改革后,日本农夫的消费主动性进步,农业旺盛,手工业开展,商业活泼。701年,日本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根底。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P51、指统一法律、计量单位、车轮距、文字,这是发生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的历史事务,对稳固统一国家统一、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沟通有着重要意义。P53、秦法律名目繁多,刑罚残忍,百姓苦不堪言,从而导致冲突激化,人民起来抗拒。P54、破釜沉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八面受敌P57、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会产生哪些主动和消极影响?一方面

18、,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开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做法,对学术开展特别不利。P61、中国、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P64、纸的独创和运用对人类文明的开展有什么意义?1、 造价低廉,简单推广,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2、 P69、由于丝绸之路不仅有干线,还有很多支路,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化,各条路途在不同时期的重要作用不同,并且不断有新的道路开拓。因此,

19、让学生结合今日的世界政治地图比照课文中的丝绸之路示意图,说出大致的国家或者地区即可,如中国、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意大利等,不追求全面。外交上,西汉政府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派张骞出访西域。军事上,西汉政府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公元前121年,汉朝击败匈奴,占据河西走廊。行政上,西汉在击败匈奴后,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长城对于汉朝向西开拓推动和保障丝绸之路通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西汉所实行的爱护丝绸之路的措施发挥了作用。丝绸之路的通畅推动了沿线区域的经贸开展以及民族的交融,同时也稳定了长城沿线地区的社会秩序。P70、从邮

20、政的内容方面来说,驿使图反映了当时邮政的根本要素:如邮递人员(驿使)、邮递物品(尺牍文书)、邮递工具(驿马)等,它是我国古代邮政制度的活生生的物证。从邮政的意义来说,邮政保证和促进不同区域间的物品和信息沟通,而驿使图等画像砖正是出土于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和文化沟通最具代表性的通道之一丝绸之路。P72、自我测评1、 秦始皇实行的措施有:政治上,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统一采纳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为了进步中央政令和军事行动的效率,还修筑了驰道。汉武帝实行的措施有:公布推恩令,减弱诸侯的权力,建立刺史制度,以加强监察制度

21、;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上设立官学,以培育后备官员。3、 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让步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还击。这种政策变更,自然和汉武帝的雄才大概有关,但归根究竟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增加。4、 4、这幅壁画说明,汉代北方游牧地区受中原农耕文明的影响,已经有了农耕生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民族交融的状况。5、 这两则史料说明,汉朝时,中国的丝织品、陶器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到达了西方。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是东西贸易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史上发挥了宏大的作用。6、 史记由本纪、世家、表、书、列传组成。“本纪”按照

22、时间依次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世家”记载诸侯;“表”用来简列时事;“书”则记述制度;“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P75、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愿听人建议;曹操精于谋略,从善如流,而且以诚待人,能宽容人。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拥有袁绍所没有的政治优势。P76、从统一及分裂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一种倒退。这是因为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开展、文化旺盛,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冲突,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但从大规模分裂及部分统一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又是一种历史进步。这是因为,东汉末年,十几个豪强权力的割据使东汉事实上已是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中的魏国事实上是在歼灭了北方的割据权力、实现北

23、方地方统一的根底上建立的,吴国和蜀国也是如此。这样的部分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复原和开展,所以是一种历史的进步。P77、简要分析苻坚不能统一江南的缘由。从前秦方面看,前秦军队的民族成分困难,当时民族交融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建立前秦的氐族的统治,盼望秦军失败,以摆脱氐族贵族的限制,秦军中的汉人更是盼望东晋的汉族军队可以打胜仗。此外,前秦军队指挥不当,呈现过长也是失败的缘由。从东晋方面看,广阔将士在保卫江南、复原中原思想的鼓励下,士气昂扬;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也是可以取胜的重要条件。P79、司马迁描绘的汉代江南,人烟稀有,耕作方式落后,商品交换很不兴旺,物质生活程度比拟低,但贫富分化的程度也低

24、;而宋书所描绘的南朝时期的江南,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丰收年头,一年的收获的粮食能满意几个郡人口的须要。发生这种变更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江南已渐渐得到开发。从自然条件来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在魏晋时期快速恶化,而江南地区有开展经济的优越条件;从人口方面来说,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开展供应了劳动力;从技术条件来说,北方人口的南迁,为江南的开展供应了先进的技术。此外,从社会状况来说,江南地区的战乱比拟少,社会秩序比拟安定。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江南地区的进步及变更。P80、今日人们普遍看到的蒸馍、烙饼、馅饼、面条和油炸饼等食物,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物,后来,中原的汉族也普遍食

25、用,又渐渐传到南方,成为很受欢送的饮食。P81、(1)胡服、汉服有什么区分?(汉服宽袍大袖,胡服窄衣小袖)(2)在生活中,胡服、汉服哪一种服装比拟便利?(胡服)(3)既然胡服比拟便利,孝文帝为什么要改穿汉服?(当时统治者憧憬汉族的生活方式)(4)为什么说这一改革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民族组成的四个要素: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养。孝文帝迁都洛阳,使大批鲜卑人入居中原,民族地域进一步打破。语言、服饰、风俗、籍贯等方面的变更,有利用于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的交融。通婚更是造成民族在血统上的混合。这些都大大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交融,为隋、唐重新实现统一打算了条件。P8

26、2、汉服宽袍大袖,胡服窄衣小袖。鲜卑族服装和姓氏的变更说明了他们在生活风俗上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孝文帝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他以后的北魏皇帝均以“孝”为谥号,说明了北魏皇室已承受了儒家思想。P88、评价大运输河:利:大运输河的开通,解决了南北的水路交通问题,有力的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沟通及开展,对于稳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直到今日,大运输河的某些河段依旧担当着水路运输的作用。弊:隋炀帝为开凿大运输河的目的是加强对南方的限制,搜刮更多江南的财宝,满意自己乘龙舟巡游江南的愿望。征发了大量民工,消耗了宏大的财力、物力,给当时的人民带来了宏大的灾难。P89、以

27、铜作为镜子,可以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可以总结历代兴衰的阅历教训;以人作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我常常通过这三面镜子,来防止自己犯错误。魏征死了,我也失去了一面镜子。唐太宗把魏征比作镜子,通过魏征来理解自己的得失。反映了唐太宗擅长以史为鉴,擅长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正的治国风范。P94、图4-30描绘的是唐僧取经的故事。P9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从礼仪的角度讲应当用“敲”,从意境的角度看,用“敲”字更能衬托出静中有动的意境。这个故事说明了唐朝诗人对诗歌的酷爱以及做事情应当反复推敲。P99、君臣礼仪的变更,说明了什么问题?君臣礼仪的变更,反映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你如何对待“万般皆

28、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点?从历史上看,这种观念反映了宋初的崇文抑武政策,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化的开展。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P101、澶渊之盟的订立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另一方面,也说明宋辽实力的平衡,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场面,双方的经济、文化都得到开展。P101、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乳酪本领游牧民族的主要食品,随着契丹南下,乳酪传入中原。契丹的服饰传入中原后,仿效者甚多,宋朝皇帝曾下诏制止效仿,但阻挡不了契丹服装在中原的流行。幽燕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常常通婚,不少汉人为儿孙起契丹名字。P102、重视儒学,开设科举,仿照

29、中原的政治制度,仿照汉字创建本民族的文字。P105、资料1、反映了女真服饰(羊裘狼帽)对汴京服饰文化的影响。资料2、反映了女真的乐器深受中原汉人的欢送。资料3、反映了女真睡火坑的风俗影响了北方汉人的生活。至今,北方仍旧有睡火坑的风俗。资料4反映了女真的饮食风俗,这种礼仪在当今仍旧有影响。P108依据上述资料,归纳总结“苏湖熟,天下足”的缘由。从资料1可以看出,苏湖一带重视水利,为农业消费创建了良好的浇灌条件。从资料2可以看出,当时所实行的精耕细作消费方式,进步了粮食产量。从资料3和资料4可以看出,新稻种在这一地区的推广,促进了粮食产量的进步。从资料3中可以看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也推动了苏湖一带

30、的农业开展。上述几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苏湖熟,天下足”的场面。P110、从我们现代生活的须要来看,纸币、商标、广告的出现各有什么意义?纸币比以往的金属货币更便利携带和交换;商标可以让消费者简单辨别商品的来源,消费者有效爱护自己的权益;广告可以引导消费者的选购,同时也有利于商家的经营活动。总之,纸币、商标和广告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品经济的旺盛。P111、你能说出这首诗反映了哪些北宋过年的风俗吗?(1)燃放爆竹(2)家人一块儿喝屠苏酒辟邪(3)大门上更换新桃符。(桃符是刻画有门神形象的桃木板,用来驱鬼避邪,后世张贴门神和春联都是由此演化来的。P114、经济,省时省力,排版错误简单修改,简单保存。P

31、115、从图4-99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木制棉纺车可以同时纺出三根线,这说明,黄道婆改良的棉纺技术先进,领先了欧洲大约四百年。P117、(1)春天说。因为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风俗,画中的轿顶就插有很多柳条。(2) 夏天说。因为清明上河图中有十屡次出现了扇子,而且在郊外赶路人群中还有一个赤膊奔跑追逐马匹的大汉,这好像也说明当时正值夏日。(3) 秋天说。因为虹桥边的“十千脚店”门前的酒旗上写的“新酒”,及当时人们在中秋节饮新酒的风俗相吻合。另外,画卷前段的原野和院落中的石碾也及秋天刚打完庄稼的景象一样。(5) 图名中的“清明”指的是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东京清明坊。(5)图片的“清明”表示当时的政治清明

32、。P118、(1)黄河水患频繁,河流泥沙含量大、淤塞严峻。(2)黄河河道改道频繁。(3)黄河水量不稳定,汛期水量大、旱季简单出现断流,不利于行船。(1) 现代城市的很多过街天桥和地下人行通道两侧也同样有很多小摊贩。(2)乡村集镇时常也有很多是在桥上或者主要道路两侧,这也及画卷中的桥头商业活动很类似。P119、我国的西北地区以及中亚、西亚的一些国家都有骆驼。画卷中出现了骆驼,说明虽然当时的北宋王朝及辽、西夏处于对峙状态,但及辽、西夏乃至中亚、西亚国家仍旧有着亲密的经济贸易往来。租赁活动的出现说明了当时商品经济旺盛,出现了很多特地化的效劳行业为市民供应各种相关的效劳。唐代长安的居民区被分为大小不等

33、的114个“坊”,居民白天通过四周的坊门出入,夜间则关闭坊门。长安城里的商业活动集中在“东市”和“西市”,由高大的“市墙”将其及周边的生活区分隔开。市墙四周设门,由专人掌管锁钥进展管理,交易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宋代汴梁的城市布局顺应了商业的开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相较于唐代有了很大的规定。第一,打破了唐朝的坊市格局,商业区及居住区混合在一起。第二,商业区的交易时间更合适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须要,不但白天正常营业,还出现了早市和夜市。P120、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验了一个南移的过程。它起于何时,成于何时?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过程?(1)魏晋 以来北方人民的南迁,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根底

34、,唐朝后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场渐渐向南转移,到了南宋,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北方数遭战乱,经济和环境破坏严峻,而南方相对和平,有利于经济的开发;北方民众的南迁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消费技术;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为经济开展供应了良好的环境;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也促进了这一进程。2、缘由:元帝国的统治区域空前广阔,扫除了诸多割据政权,交通的兴旺和畅通为中外沟通供应了保障,创建了便利;朝廷容许和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对各种宗教实行兼容并蓄政策。全部这些都使元代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极盛时代。表现:元代的空前开放和沟通表达在以下方面:1、海外贸易空前旺盛,中国的瓷器和茶叶等大量出口,远销亚非欧诸大洲;2、中外科技沟通到达顶峰,指南针、火药等科技独创在这个时期传播出去,阿拉伯的医学、天文等科学学问也传入中国;3、中外人员往来和民族交融又迎来了一个高潮,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4、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各种宗教传入中国,并传播开来。4、由于北方和中原在气候、地里条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开展程度上都有差异,因此,当北方民族政权的权力扩展到中原后,必需对原有的政策进展调整,即所谓“必行汉法”,以适应新的形势,只有这样,政权“乃可许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