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测绘项目技术总结-嵊州.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890205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7.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嵊州市测绘项目技术总结-嵊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嵊州市测绘项目技术总结-嵊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嵊州市测绘项目技术总结-嵊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嵊州市测绘项目技术总结-嵊州.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嵊州市集体土地范围内农房登记(鹿山街道)测绘项目地籍图测绘技术总结 浙江中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嵊州市集体土地范围内农房登记(鹿山街道)测绘项目地籍图技术总结编写单位(盖章): 编 写 人: 年 月 日 审核意见:审 核 人: 年 月 日目 录1 概况11.1 目的与任务11.2 测区概况12 施工组织与工作量统计22.1 人员组织配备情况22.2 仪器设备投入情况22.3 工程进度完成情况32.4 完成的工作量33 作业依据及基本技术指标43.1 作业依据43.2 基本技术指标43.3 作业软件64 技术方案执行情况64.1 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64.2工作流程64.3

2、 首级控制测量74.4 数字地形图测绘114.5 权属核(调)查184.6地籍测量284.7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314.8 房产测绘365 质量检查和成果质量评定545.1 质量检查的内容545.2 质量检查的方法545.3 质量检查情况545.4 成果质量评定566 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567 成果提交571 概况1.1 目的与任务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473号)、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的通知(浙土资办201493号)、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加快拊进绍兴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绍市土资发2014

3、39号)、中共嵊州市委办公室、嵊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嵊州市农村集体土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嵊市委办2014130号)文件和嵊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嵊州市农村集体土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同时为满足嵊州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城乡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对嵊州市18个村“无违建”创建村的测绘工作11月底前完成。2014年12月,通过公开发包,浙江中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包了嵊州市集体土地范围内农房登记(鹿山街道)测绘项目。为确保该工作更为规范、高效、优质地实施,经实地踏勘、收集资料,特编制本技术设计书。1.2 测区概况嵊州,位于浙江省东部,是绍兴都市圈的南部副中

4、心和工业旅游新城,随着绍台高铁等交通设施完善,嵊州将迎来大发展。其地理位置为北纬2935,东经12049。东邻宁波市奉化市、宁波市余姚市,南毗新昌县、东阳市,西连诸暨市,北接上虞区、柯桥区。其境域东西长64.1千米,南北宽55.4千米,总面积1784.43平方公里。其行政区域为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三江街道、鹿山街道、剡湖街道、浦口街道;甘霖镇、仙岩镇、长乐镇、崇仁镇、石璜镇、三界镇、下王镇、黄泽镇、北漳镇、金庭镇、鹿山街道;雅璜乡、通源乡、王院乡、竹溪乡、贵门乡、里南乡、友谊乡。共有463个行政村、16个社区。市人民政府驻北直街37号。鹿山街道位于嵊州市区西侧,37省道嵊义线贯穿其中,

5、共辖5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街道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54055人,其中农村人口33348人,居民人口20707 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4。年平均降水量1446.8毫米,日照1988小时,无霜期235天。嵊州市集体土地范围内农房登记测绘项目由浙江中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范为鹿山街道。测绘面积3.13km。鹿山街道包含新市村、马家庄村、西求村、新华村、柿树湾村、五圣堂村、石岩村、丁新村、王家村、上燕窠村、周家村、金鸡山村、西赵村、下张安村、中央宅、李家村、江东村、演头村等18个村。 2 施工组织与工作量统计2.1 人员组织配

6、备情况浙江中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本项目成立了项目部。人员配备情况如表1: 人员配备情况 表1序号工 作 内 容作业人员备 注1踏勘、收集资料、设计4人2地形、地籍图测绘15人3地籍数据内业核对整理10人4权属核查、房产测量8人5各项质量检查5人6数据检查与入库4人7地籍图5人8整理成果资料(含电子成果)5人9项目预检3人合计59人(投入人次总数)2.2 仪器设备投入情况2.2.1 生产软件投入南方CASS7.0软件、CAD软件。2.2.2 生产设备投入1)GPS接收机1台2)全站仪2台(套);3)手持测距仪10台4)台式电脑10台、笔记本电脑5台;5)打印机3台;6)工程用车2辆。2

7、.3 工程进度完成情况 工程进度完成情况统计表 表2工序工作内容完成时间情况对比1现场踏勘、技术设计书编写计划2015年01月10日-2015年01月25日按期完成实际2015年01月10日-2015年01月25日2首级控制测量计划2015年01月26日-2015年02月09日按期完成实际2015年01月26日-2015年02月09日31:500地形、地籍测量计划2015年03月01日-2015年08月20日按期完成实际2015年03月01日-2015年08月20日4房产测量计划2015年04月01日-2015年08月20日按期完成实际2015年04月01日-2015年08月20日5权属调查计

8、划2015年04月01日-2015年09月20日按期完成实际2015年04月01日-2015年09月20日6地籍数据内业核对整理计划2015年05月01日-2015年09月20日按期完成实际2015年05月01日-2015年09月20日8质量检查计划2015年03月30日-2015年10月30日按期完成实际2015年03月01日-2015年10月30日9整理成果资料(含电子成果)计划2015年05月01日-2015年11月10日按期完成实际2015年05月01日-2015年11月10日2.4 完成的工作量鹿山街道总完成新市村、马家庄村、西求村、新华村、柿树湾村、五圣堂村、石岩村、丁新村、王家村

9、、上燕窠村、周家村、金鸡山村、西赵村、下张安村、中央宅、李家村、江东村、演头村等18个村,实测面积约为3.13平方公里,房产测量约为2900户。 3 作业依据及基本技术指标3.1 作业依据(1)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2) 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以下简称图式;(4) 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552-2014;(5) 房产测量规范(GB/

10、T17986-2000);(6) 浙江省房屋建筑面积测算实施细则(试行)。(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8) 地籍调查规程(TD/T1001-2012);(9) 浙江省数字地籍调查技术规范(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8);(10) 浙江省地籍调查数据库规范(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9);(11)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CB/T 24356-2009);(12)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13)关于贯彻执行房产测量规范的若干规定(浙建房2001130号);(14)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 (15)嵊州市国土局提供的材

11、料汇编;(16)本项目技术设计书。3.2 基本技术指标3.2.1 平面及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嵊州市城市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3.2.2 成图比例尺与图形分幅1)成图比例尺为1:500;2)图幅规格为50cm50cm,基本等高距为0.5米;除成片丘陵、山地测绘等高线外,其余平坦地区以高程注记表示,不测绘等高线;3.2.3 精度指标1)控制点精度指标 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 表3等级与精度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一级GNSS RTK点5 cm一级图根点5 cm测区内一级GNSS RTK点高程全部采用绍兴市大地水准面模型,通过精化大地高取得; 2)界址点精度

12、 根据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11月发布的浙江省数字地籍调查技术规范,界址点精度要求如表4: 界址点精度要求及适用范围 表4 (单位:cm) 界址点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误差界址点间距误差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适用范围中误差最大误差中误差最大误差中误差最大误差一类界址点5.010.05.010.05.010.0点位明显且实地能准确测定的界址点二类界址点7.515.07.515.07.515.0点位隐蔽或实地不能直接准确测定的界址点3) 地物点精度除界址点以外的地形、地物点精度按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552-2014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要

13、求执行。 地物、地貌点平面点位中误差 表5 (单位:cm) 地物点类型地物(貌)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同类地物(貌)点间的间距误差中误差最大误差中误差最大误差一类地物点5.010.05.010.0二类地物点7.515.07.515.0三类地物(貌)点25.050.020.040.0注:一类地物点指主要道路、地籍区、巷道两侧明显建筑物拐点;二类地物点指设站施测困难的明显建筑物拐点及农村居民地明显建筑物拐点;三类地物点指除上述两类地物点的其他地物点。测图比例尺为1:500。4) 地形图高程精度地形图高程精度应符合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552-20141:500 1:1000 1:200

14、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的有关规定,城市建筑区和平坦地区,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15cm。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满足表6要求。 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 表6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采用等高距0.5m0.5m1.0m1.0m一般地区高程中误差(等高距)1/31/22/31森林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区高程中误差0.25m0.37m1.0m1.5m3.3 作业软件本次地形及地籍测绘软件采用南方CASS7.0、CAD。4 技术方案执行情况4.1 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1) 平面控制资料:嵊州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C级点C08、C10、C11、C17、C20、C21,D级点D52、

15、D53,成果为嵊州市城市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和CGCS2000坐标,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期)。经实地踏勘控制点实地保存良好,点位密度和成果精度上都可满足本项目所求参数的需要,作为本次坐标转换的已知数据。 (2) 嵊州市国土资源局已有测区范围内的土地登记发证资料作为土地核查资料,经整理后可作为外业权属核查资料使用。4.2工作流程收集资料、编写技术设计书控制测量全要素数字地形测量调查工作底图农村宅基地发证房产测绘权属调查核查地类调查编辑数字地籍图、房产图属性数据录入构建地籍数据库图件编辑输出地籍资料、房产资料原始数据成果资料自检电子数据成果资料整理、审核预检验收最终验收 4.3

16、 首级控制测量根据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和l:500 l:1000 l: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5522014)要求及技术设计书并与甲方商定,本次一级GNSS RTK点采用RTK在ZJCORS下布设。共布设一级GNSS RTK点 个。 4.3.1控制点的布设及编号(1) 一级GNSS点布设主要围绕村庄测量展开,实地布设时按照村庄大小而定,一级GNSS RTK点在大面积建成区每平方公里不少于16点;在非建成区一般每平方公里至少布设10个;在村庄面积较小且道路曲折难以保证一级GNSS RTK点边长的区域不布设。

17、(2) 在已有C级GNSS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一级GNSS RTK控制点。为保证所选点位尽可能避免破坏,在选点时均布设在一些比较固定的地带,并能保证GNSS信号无障碍接收,一级GNSS RTK点至少有相邻的一个同级或高级点为通视方向。(3) 点位选定后现场绘制了点之记。(4) 一级点的标志埋设:一般土质的地面按图2尺寸埋设标石;沥青路和水泥路面则在点位上凿洞灌注混凝土,埋设不锈钢标志,如图3,所有点均需在实地用红漆标注方位,并在标石面上书写点号。 图1 预制标石 图2 铺装路面上的标识(5) 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一般不大于15。(6) 一级GNSS RTK点的编号以乡镇为单位进行划分,采用“I”

18、/“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两位英文字母取各乡镇名的首字母大写,后用阿拉伯流水数字,从1到999流水编号,如江东村村为“JD01、JD02”,其他乡镇依次进行。 4.3.2一级GNSS RTK点测量(1)一级GNSS RTK点测量满足的要求一级GNSS RTK点的坐标采用RTK方法进行测定,在测量时,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的要求。一级点采用ZJCORS网络系统进行RTK测量,保证四次独立观测,分两个时段进行,并通过已知点建立转换模型进行平面坐标转换。为保证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一级GNSS RTK点测量按表7、表8技术要求进行

19、。 RTK测量卫星状态的基本要求 表7观测窗口状态截止高度角15以上的卫星个数PDOP值良 好64可 用56不可用6经、纬度记录精确至0.00001,平面坐标和高程记录精确至0.001m。天线高量取精确至0.001m。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表8等级相邻点间距离(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与参考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一级50051/2000054平面D级以上、高程四等以上注:采用CORS系统测量各级平面控制点可不受流动站到参考站距离的限制,但应在网络有效服务范围内;相邻点间距离不宜小于该等级平均边长的1/2。(2)一级GNSS RTK点观测一级GNSS RTK

20、点采用ZJCORS进行测量,外业采用中GPS接收机进行观测,流动站设置三脚架, 严格对中整平,数据采集间隔设置2秒,保证历元数不少于20个。施测时,分两组进行观测,每组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当两次坐标较差小于4cm时,取中数做为本组成果使用;当两组成果平面坐标较差小于4cm,成果取两组平均数使用。保证两组独立观测,两组独立观测分上下午进行。一级GNSS RTK点平面坐标根据收集到的嵊州市C级控制点计算转换参数求得,如表9一级GNSS RTK点高程采用绍兴似大地水准面模型,通过精化大地高取得。 一级GNSS RTK点平面转换参数(鹿山街道) 表9参考点地心坐标与地方坐标转换残差序号参考点名(号)平面

21、残差/cm1C080.182C100.393C110.28参考点地心坐标与地方坐标转换残差X平移(M):134.168113084676Y平移(M):145.526462430659Z 平移(M):133.02543389203X旋转(秒):2.2862326331145Y旋转(秒):1.86857949642945X旋转(秒):-3.89211319278478尺度:-2.66267138344939(3)精度统计及结论每天及时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从观测手簿中导入计算机,并进行数据备份。同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当各项检查符合限差要求后,取两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鹿山街道平面精度为0.0039m,

22、高程精度为0.002m本次一级GNSS RTK控制点测量精度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及设计书的要求。(4)精度检查统计及结论用RTK技术施测的平面控制点成果进行了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平面控制点外业检测采用全站仪测量边长的方法进行,高程控制点外业检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检测点均匀分布测区。检测结果应满足表10、表11要求。RTK平面控制点检测精度要求 表10等级边长校核角度校核坐标校核测距中误差(mm)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测角中误差( )角度较差限差( )坐标较差中误差(cm)一级151/140005145RTK高

23、程控制点检测精度要求 表11高差较差(mm)注:L为检测线路长度,以km为单位,不足1km时按1km计算。4.4 数字地形图测绘4.4.1 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控制点的布设本次图根控制点全部采用GNSS-RTK方法施测。2)图根控制点的密度鹿山街道共布设图根点196个,在城镇、农村建筑区及地形复杂、隐蔽地区,为了满足测图的需要,适当增加了图根点密度。3)图根控制点的标志设置及编号(1)图根点密度以满足测图需求为原则,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少于100个,埋设图根点时,铺装路面以铆钉、刻石为主。每幅图至少设置2个互相通视的埋石图根点(包括高级控制点)。其他点采用临时标志,以水泥钉、木桩为主。(2) 图根

24、控制点编号原则上以各街道、乡镇为单位,采用字母“T”+乡镇代码(与一级点一致)+“数字”表示,图根点点号有缺号或跳号现象,但没有重复点号。例如:TGL01、TGL02、。4)图根控制点测量测区内图根控制点全部用ZJCORS应用RTK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2。RTK图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表12等 级点位中误差(图上mm)高程中误差与基准站的距离(km)观测次数起算点等级图根点0.11/10等高距72平面三级、高程五等以上注:1.点位中误差指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误差。2.采用网络RTK测量可不受流动站到参考站间距离的限制,但宜在网络覆盖的有效服务范围内。 (1)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

25、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不少于于20个。(2)RTK图根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图上0.07mm。RTK图根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应不大于1/12等高距。图根控制点平面转换参数采用与一级GNSS RTK点相同的转换参数,高程同样采用绍兴似大地水准面模型,通过精化大地高取得。(3)RTK图根点测量平面测量两次测量点位较差应图上0.1mm,高程测量两次测量高程较差应1/10等高距,两次结果取中数作为最后成果。图根点两次观测互差。 经统计,鹿山街道图根点的两组平面坐标较差最大为3.7cm,高程较差最大为4.3cm。5)图根控制点的检查用RTK方法施测的图根控制点成果进行了100%的内业检查和

26、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外业检测采用RTK应用ZJCORS重复观测的方法进行,通过计算平面坐标较差和高程较差的方法统计精度,检测点均匀分布测区。检测结果满足表13、表14要求。RTK图根点平面检测精度要求 表13等级边长校核角度校核坐标校核测距中误差(mm)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测角中误差( )角度较差限差( )图上平面坐标较差(mm)图根201/300020600.15 RTK图根点高差检测精度要求 表14等级高差较差图根17基本等高距4.4.2 1:500 数字地形测量1)测绘方法及基本要求细部点测量采用内外业一体化测量,坐标采用2秒或5秒全站仪进行全解析法测量,观测困难时采用量距法、交

27、会法或免棱镜测量,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棱镜全部使用小棱镜。设站时,仪器均对中整平,仪器高、棱镜高量至毫米,观测前准确定向,并以另一已知点作检查,相邻测站间,均有1-3个重合点作检查,当平面、高程较差均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数据采集。本站采集完成后,均对已知点进行检查,确保所采集数据的正确,如出现超限时,整站均进行重测。数据采集首先在图根点上设站观测,然后在其他控制点上设站观测,测绘范围内的所有控制点上均设站观测。观测时均先检查与其他控制点的位置关系,测定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差,当发现问题时查明原因,没有盲目采集。采集的坐标数据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全站仪的内存中,当天观测完成后,及时将采集数据传输到电脑

28、中,进行编辑。并及时进行原始数据的备份,谨防数据丢失。每个小组每天原始坐标数据以日期为文件名保存,没有对原始坐标数据进行编辑和删除。1)数字测图注意事项(1) 地形数据的编辑软件统一采用南方CASS 7.0。(2) 在作业时,均为各要素赋予正确的层、分类码。(3) 测图时对地籍要素(界址点、房屋、围墙、栅栏等)进行侧重测绘。(4) 对能封闭的面状要素(房屋、花坛、池塘等)严格封闭。在测量时,只要求构筑物(主要为房屋)生成面对象。面状水系、道路、绿地等在数据处理时,按地类块构面,即这些地物只采集线状地物要素,再由线状地物要素建立拓扑多边形的方法生成面状要素。(5) 实际测图时以各行政村或以道路分

29、隔包围区域为测图文件而非以标准分幅为文件,待内业编辑入库时再拼成整个测区文件,从中可切割出以街坊或标准图幅为单位的图幅。这样可避免标准图幅接边时房屋的节点数增加及其他面状地物的被分割。(6) 点状符号的定位点采集以图示中的中心点为准。(7) 单线河流、水沟等从上游向下游方向采集;(8) 面状地物在测量时,只对构筑物(主要为房屋)生成面。2) 地形图内容及取舍全要素地形图表示内容包括: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及设施、工矿建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设施、管线设施、水系设施、境界、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名称注记等。 (1) 居民地的房屋是城镇、乡村的重要地物,一般不取舍。房屋测绘以勒脚以上墙外角连线为

30、准;房屋按建材类别与结构分砼、混、砖、木、简、土、棚七类加注,一层房屋只注结构,不注层次。一般居民地房屋结构按浙江省数字地籍调查技术规范(浙江省国土资源厅,2009)的要求进行说明注记: 砼指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混指混凝土结构房屋; 砖指砖(石)木结构房屋; 木指建筑物以木柱为承重结构的房屋;当此建筑物外墙用砖或混凝土构建时也应注“木”; 简指用简易砖墙、石棉瓦或玻璃钢瓦为屋顶的正规房屋; 土指用粘土夯实后垒墙建造的老式土房; 棚指有棚顶,四周无墙或仅有简陋墙壁的建筑物。(2) 房屋层数及注记。房屋层数指房屋的自然层数,图上注记的房屋层数是自然层数。假层、附层、插层、阁楼(暗楼)

31、,装饰性塔楼以及突出层面的楼梯间,水箱间不计层数;复式房屋,跃层建筑按实际占有自然层数计算;居民住宅、商品房等建筑物的底层车库(储藏室)不计层次,后面带括号注“车”,高层建筑形式多样,测绘分层线有困难时,没有绘分层线,只注最高层数。(3) 对于已有一层以上的平顶房上加盖的简易房,其简易房不计层次。(4) 城镇旧街区,房屋毗连,要根据房屋不同形状,并尽量按产权归属综合考虑测设界址点。(5) 廊房与悬空挑出建筑的表示。 悬空建筑物与挑廊,宽度大于图上1mm进行了表示;檐廊在图上宽度大于2mm时进行了表示。 廊房不论一层或多层,以底层为准,支柱按实际柱位表示。建筑物内,难以进入的廊房,仅测出外围线。

32、 农村老式木房的廊柱与地脚线不一致,廊柱在里,均用虚线绘出屋檐滴水线,并把廊柱表示在相应位置上。 架空房屋和廊房、悬空挑出楼面按图式4.3.5、4.3.6的相应符号在图上以外虚内实表示,但符号的代码、属性均进行了区分。 门廊:有支柱的表示并实测支柱位置,用虚线表示门廊外沿;无柱门廊没有表示。 厂矿单位大门的门顶均表示。居民住宅院落围墙上的门顶没有表示,门墩实测表示。 阳台:未封闭的阳台和全封闭阳台均表示为外虚、内实。 (6) 建筑物下的通道与道路相通的进行了表示,房屋内部的通道没有不表示。(7) 台阶:图上少于三级,未经加固、不正规的台阶没有表示。(8) 农村的厕所、牲圈面积在2以上,有固定墙

33、体及棚顶结构的,进行了表示。厕所、牲圈注记“简”。 (9) 围墙高度1.0m以上,长度在5m以上或做建筑物间的隔墙的均如实表示;围墙宽度大于图上0.6mm时,依比例表示。单位门口用于放置自动门或装贴厂名的较厚的装饰墙,实测范围,以依比例尺门墩符号表示,加注“厂牌”字样。垒石墙长度小于5m或临时性墙体均已舍去。(10) 栏杆式的围墙,当底坐的围墙体高出地面1.0米时按围墙表示;低于1.0米时,按栏杆表示。栏杆测定柱体外边线。(11) 围墙内外高差超过0.5m时,砖墙一侧有石砌基础的均在相应位置配以加固坎符号。(12) 农村居民地内院落前后的的水泥地没有表示,但大型的、固定的晒谷场地面用点线符号表

34、示,加注“谷”。其他不规则及破旧的水泥地没有表示。(13) 栅栏、栏杆、竹木篱笆、活树篱笆、铁丝网图上长度大于20mm均表示。(14) 已建的屋基实测出屋基位置加注“基”字,正在新建的房屋或暂停施工的加注“建”字。(15)无线通信(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地面站的信号发射塔,用图式中的4.3.54符号表示,并加注“通信”字样。(16)测图时对廊房、柱廊、门顶、雨罩、阳台、檐廊、挑廊均进行了仔细区分,并赋予正确的代码。(17) 交通及附属设施的表示 有坚固的路基、路面铺设水泥、沥青、砾石等材料,常年可通行汽车的道路要均注记铺面材料和道路名称。在实地每间隔1520m的道路中心测注高程注记点,主要道

35、路交叉口和转折处也注记了高程注记点。 道路通过城区或乡村居民地没有中断,均实测出与街道或居民地道路的连接。公路按技术等级分别用高速公路(0级)、等级公路(14级)、等外公路(9级)表示,并在图上每隔1520cm注出公路技术等级代码,并加括号注记公路行政等级代码与国道、省道公路编号。高速公路的配套设施如隔离带、栏栅、排水沟、绿化带、铁丝网等均以相应符号表示。 主要街道均表示主街与人行道,并表示绿化带。主要街道、一般街道、桥梁、小区及工厂内的路灯均表示,小区及公园内的地灯没有表示。 农村道路宽1米以下的道路用小路表示。 各种桥梁均如实测出。桥顶注记高程,并加注建筑结构,有名称时注记了桥名。 路堤、

36、路、陡坎、斜坡、陡岸和梯田坎等,在图上长度大于10mm,比高大于0.5m时均进行了表示。 农田中的小路进行了适当取舍,山地小路均进行了表示,没有任意取舍。(18) 管线及附属设施的表示 公路两旁、田野、工矿区以及居民地道路两旁的非临时性的高、低压线、通信线均进行了表示。高压线路铁塔均按铁塔与水泥基座的交点表示,不测水泥座的外缘。电力线、通讯线精确测定了接边方向。 低压线、通信线均不连线,只在其杆位上用符号绘出连线方向。35KV及以上高压线均连线表示,并注记电压的伏特数。 地面及架空管道均进行表示,并加注输送物质;地下管道没有表示,过河或过桥管道直径大于200mm的进行了表示。地下检修井只表示了

37、主要街道上的检修井,检修井密集时进行了取舍,检修井不区分形状按实际位置表示,并按检修井相应符号表示。 目前城市内电线、电缆线下埋,其变压器等安置在路面上,均实测其变压器房的大小,并加注符号,当变压器房太小在图上难以表示时,则测其中心位置,并根据在实地的方位按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测区内的消防栓均准确表示。(20) 水系及其附属设施的表示 单、双线沟渠均绘出流向,地下水渠的出水、入水口均进行了表示。冲沟图上宽度大于5mm时注记了沟底高程,大于10mm时,加绘了等高线。 土坎大于0.5m时均进行了表示,并测注了坎顶高程,并在图上每隔10厘米左右注记高程一处。 河道加固坎、陡坎、斜坡均进行了表示,并

38、加注了高程。 水井有文物和方位意义的均测出井位,农村水井按照其使用情况进行了取舍,井位的注记按图式要求执行。(21) 地貌和土质的表示 山地已形成梯田的,均测出梯田坎。一般荒山、退耕还林的山地,坎高差大于1.0m时,均实测并配合等高线表示。 等高线遇到房屋、双线道路、双线沟渠、水库、湖、塘、冲沟、陡崖、路堑等符号时均绘至符号边线。 居民地内一般以高程注记点表示地形起伏变化,一般选择街道中心线、街道交叉中心、桥面、河岸、广场、较大的庭院或空地、地面起伏变换等处。(22) 植被与农田的表示 图内的植被以实测时间,现状为主,没有采用图外附注。 同一地段混种多种植物时,植被符号配合表示。 地类界与道路

39、、陡坎等线状地物重合或与此类地物接近平行且间隔小于图上1mm时,没有进行地类界的表示。每一块稻田只注记了一个高程,田埂交叉处适当测注了高程。 旱地、菜地、苗圃等有田埂的均测出田埂,无田埂的用地类界圈出其范围,并选测有代表性的高程加以注记。农村种菜的塑料大棚用图式4.3.35符号表示,临时性的塑料大棚没有进行表示。 果园未成林时套种粮食、蔬菜等作物的,仍按果园符号表示。 高大的、有明显方位意义的或有纪念意义的独立树,应按阔叶、针叶、果树、棕榈分别用相应符号实测表示,并加注树种,如“樟”、“银杏”等。 机关、工厂内部绿化带、花坛均进行了表示。郊区房前屋后的小面积树木、竹林等按其面积大小表示,有一定

40、规模的,是经济林的均注明树种名称;当有几种树木杂生无法区分时,只注记主要树种的名称。农村院落内的花坛没有表示。 山地植被按实际情况表示,用地类界划分不同植被,并加注植被名称。(23) 注记 地名注记一律以嵊州市地名录为准,地名录以外的地名均认真调查核实加注。 注记均采用正式颁布的简化汉字。注记文字没有出现错别字或未经正式颁布的习惯性文字。 同等级名称、字体大小均已统一,同一名称字隔均按等距注记,其间隔最大没有超过五个字隔,街道、河流的注记间隔进行了适当放宽,所有注记文字均是整体。 大居民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注总名和分名,并用不同等级注于图上。 因建库需要,水稻田中的高程点均标出注记点点位。(24)

41、 对变电所、变压器房等比较危险的场所,还有看守所、人武部、军事用地、油库等特殊场所,以及其他比较敏感的部门,可只绘出外围,并注明单位名称。4.5 权属核(调)查4.5.1目的任务权属调查是指依据有关法律程序对农村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宗地进行实地调查,查实宗地的权属、位置、界址及土地利用状况。权属调查是城镇数字地籍调查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土地登记的重要环节。4.5.2 主要内容 (1) 对已经登记的宗地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利用状况等进行实地核查和记录;权属、界址等利用状况发生变化的国有和集体土地,依法进行变更登记。(2) 对现申请登记的宗地,进行实地调查和界址确认,填写调查表。(3) 对尚未

42、申请土地登记的宗地进行土地利用状况调查。4.5.3 基本要求(1) 权属调查以宗地为基本单元,以地籍子区为工作区单元推进。(2) 查清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址、用途、面积以及利用状况等。(3) 以宗地为单位填写权属调(核)查表、界址确认(调查)表、宗地草图。4.5.4 权属调(核)查准备工作1)制定工作计划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权属调查技术路线和具体工作计划,明确调查小组人员及其作业区域、时间要求,建立调查工作制度。2)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分地籍区、地籍子区范围与编号由嵊州市国土资源局统一提供。地籍区划分原则上以镇(街道)行政区划界线为准。地籍子区的划分以行政村的村界范围划分,地籍子区编号按照自左至右、由上到下的“弓”字型编号。3)地籍编号规则(1) 一般地籍编号规则宗地统一编号,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按县(市、区)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号五级19位层次码编码。地籍号编码规则如下:XXXXXX XXX XXX XX XXXXX行政区划代码(嵊州市:33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