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94141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pdf(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1 1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有关骈文的文学常识,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层次地描写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富春江的绚丽多姿,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己的情怀。二、重点与难点: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作者及有关“书”的文学常识,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难点:品味富春江的绚丽多姿,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己的情怀。三、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四、教学准备四、教学准备一案一单、课件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目标导入

2、】1、导入语:优美的风景能开阔人的视野、陶冶人的性情,跋山涉水不再是一种苦痛,今天我们就随着吴均的脚步去游览一下美丽的富春江,看看他与朱元思书中的胜景到底是如何的迷人。2、关于作者、_体裁,你了解多少?作者简介:吴均出生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_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后官至奉朝请。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体裁: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

3、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21世纪教育网】课题解析:“书”:指书信,_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一部分。3、这节课的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骈文的文学常识,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2)学习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层次地描写的方法。(3)品味富春江的绚丽多姿,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己的情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飘荡(dng)急湍(tun)轩(xun)邈泠泠(lng)经纶(ln)横柯(k)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学生朗读或范读课文。(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4、2)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4)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5、研读赏析】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或请老师回答。4、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风停了,烟雾都消散尽净了。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东西漂泊。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特的山异丽的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问题:找出写景,叙事,抒情的句子: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叙事:从流飘荡,任意

6、东西。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概_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pi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n)甚箭,猛浪若奔。富春江水青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动着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马。问题:这一段主要写了异水的清澈和湍急,找出相关句子。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夹(ji)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n)邈(mi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ng)成韵。蝉则

7、千转(zhu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1_cnjy_com鸢(yun)飞戾(l)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n)世务者,窥(ku)谷忘反。横柯(k)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泉水冲激着山石,泠泠地发出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叫,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停。21世纪_教育网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

8、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出处:21 教育名师】问题:1、这一段主要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奇山,找出相关句子。视觉:夹(ji)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xun)邈(mi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版权所有:21 教育】听觉:泉水激石,泠泠(l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ng)成韵。蝉则千转(zhu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1 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3、_的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关系

9、是什么?第 1 段:概括从富阳至桐庐的奇山异水。总写第 2 段:描写异水。分写第 3 段:描写奇山。分写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完成同步。2、写一写生活中你感受到的富春江山水,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300 字左右。七、板书设计写景:风烟俱净,天山一色。叙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抒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反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明快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且仅用一百四十四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绮丽风光,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吟诵此文,但觉景美、情美、词美、章美,如此短的篇幅,却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令人叹为观止。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是怎样抓住山

10、光水色的特点模山范水的。对此文的反复诵读是非常重要的。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文言知识,准确掌握_的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子。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3、学习抓住特点有层次的写景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2、反复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赏析_,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景方法进行探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的优美景色,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2、

1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背诵课文。2、品味_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写景方法进行探求。【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面对祖国的名山大川,无数文人墨客写下许多优美的诗文,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写山水的诗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山水的美文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二、简介作家作品吴均,字叔庠,

12、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 _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_是作者写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三、吟诵课文,赏优美风光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你不认识的字或者不容易记住的字写在黑板上。明确:文中注音的字及邈(miao)、窥(kui)2、教师吟诵课文,学生听读,画出节奏、领悟感情,再读课文。明确:喜爱、赞美、陶醉3、三读课文,读懂内容(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句,合作交流,让学生板书你认为重点的词语和句子,点拨释疑。教师释:奔、轩、邈、东西、好鸟(2)、各段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方面来写水之“异”的?从哪

13、些角度来写山之“奇”的?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4、融情背诵课文四、品读课文,析美文美点_是一篇模山范水的美文,请前后一桌的同学合作探究,品味赏析_,用“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句式,说说对课文美点的发现。提示:从描写角度、修辞方法、词语运用、表现手法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示例: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语言,你看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与朱元思书真美,美在结构,你看“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领全文,第二段分写水之美,第三段分写山之美,先总后分,脉络清晰,严谨完整。五、现学活用,小

14、试牛刀仿吴均体,写一段文字记录幻灯图片所述的场景或者自己经历的趣事。教师点评学生作品六、归纳小结,结束新课七、作业设计1、背诵并默写课文。2、仿吴均体,写一段文字记录自己所见的景色或者经历的趣事。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言基本知识,积累文言词语,夯实文言基础。2、充分利用朗读与想象,培养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二、方法与过程目标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善于通过辨析、归纳等方法掌握文言字词;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三、情感

15、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感受情韵,理解自由洒脱的诗人之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文言字词,品味妙语佳句,提高审美情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诵读法、归纳法、讨论质疑赏析法【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在情境中,朗读再现1.导入古人说“人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雅士的共同追求。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名闻天下的富春江,景色雄奇秀丽。早在1500 多年前,就深深打动了吴均,他在寥寥百余字的书信中,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16、今天,我们也来读读这封书信,跟随作者的笔触,饱览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2、朗读,体会音韵美,节奏美(多媒体朗读)以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齐读、范读、听读等)来培养语感,初步感知内容。朗读中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知识的疏通。可先由学生发现、质疑、讨论、总结,然后教师帮助归纳疏通。朗读提示:(1)读准字音展示:缥(pio)碧急湍(tun)轩(xun)邈(mio)泠泠(lng)鸢(yun)飞戾(l)天经纶(ln)横柯(k)(2)读出节奏这篇课文大部分是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但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还有“蝉则千转不穷,猿

17、则百叫无绝”。(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应重读“箭”和“奔”。(4)注意语速写景散文,应放慢语速,在舒缓的语调中,展开想象,体会意境。二、师生互相质疑,疏通文句,质疑赏析1、点拨赏析第一自然段:清秋风物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读美文。)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俱:都。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1、赏文句之美:教师示范第一段:“共色”二字写得美,不仅写出了天与山的颜色,而且还有一种形象感,青青的山霭渐渐溶入蓝蓝的天空,境界阔大;“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8、一句写得美,读着它我仿佛感受到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轻松惬意;这一段在文中起总说作用,与下文构成总分式结构。2、点拨赏析第二自然段第一层:异水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读美文。)缥碧:青白色;缥。急湍:急流的水。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赏文句之美:(学生讨论归纳、回答)读第二段第一层,我们感受到了秀美:“缥碧”强调水的青绿、澄清;“千丈见底”夸张写出江水清澈透明;静静的细石与娓娓的游鱼,相映成趣,这一切清澈明净。读这一层第我们也感受到了壮美:急流快如飞箭,猛浪势若奔马,既现波浪翻滚的气势,又描摹振耳欲聋的声响,突出江水飞动雄奇。读这一层我们还感受

19、到了动静美:这一段从两个层次,表现江水时而平缓无波,时而怒涛拍岸的状态,传神展示富春江水的千姿百态。3、点拨赏析第二自然段第二层:奇山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读美文。)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相鸣:互相和鸣。戾天:到天上;戾,至。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经伦:筹划、治理。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名词作状语。赏析第二段第二层:(学生讨论归纳、回

20、答)这一层句句精美。第一句不仅画出峰峦迭起,层出不穷的磅礴气势,把无生命的群山写得生机勃勃,充满动态美。再看,写山奇却写树生寒、竞长、繁多,以树奇来衬托山奇;写山的幽静,却写泉响、鸟鸣、蝉转、猿啼各种音响,以声衬静,表现出映衬美。第四句抒写感受,流露出一个失意文人对庸俗官场和动乱社会的厌恶之情,传达出高洁的情趣美;也侧面表现奇山的美好及其诱人的魅力,实写人,虚写山,呈现虚实美。结尾看似多余,却使全文充满浓郁的诗意,给人遐思无穷、余韵不尽的味道,可见作者的运思美。三、再次品读,质疑赏析阅读中有所思考、善于发现才能学有所得,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一环节注重品读,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去质疑、

21、探究,品味写景的妙语佳句,探讨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欣赏水平。赏析写景之妙:(1)巧用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表现景物特征,语言美。如“共色”、“缥碧”、“寒树”、“轩邈”、“泠泠”、“嘤嘤”、“疏条交映”等等,都很具有画面感,能激发想象,让人如见其景。(2)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如:形、声、色等。(3)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对偶、比喻、拟人等。(4)情景交融,溶情于景。(5)整体布局巧妙,结构安排得当。采用“总分”的形式结构全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板书明确:与朱元思书总写:奇山异水分写:异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22、)静态之美“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之美奇山:“看”(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听”(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感”(望峰息心,窥谷望返)(感觉)四、作业布置1、积累写景名句。2、背诵课文3、导游篇:写“美丽的富春江”导游词。4、预习:探究文中的借景抒情,含蓄地表现作者高雅的志趣,文中深谙的生活哲理。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4 4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景,或书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

23、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物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作者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讲读课文,以写景为主,借写景来抒发作者的人生情趣,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起着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学习的重要作用。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八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所以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读,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但对于写景的技法_的内涵,学生不会自主分析

24、学习鉴赏,这是学生的难点;还有朗读,学生能齐读、自由读,但不会有感情的朗读,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音韵美,所以要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体会_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逐步提高鉴赏水平。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重视朗读训练,进一步培养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注释和资料,读准字音,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并理解_基本内容。2、通过教师点拨。讨论及学生自读,试读,有感情读等方式,体会_多角度,多层次描绘景物的特点。(

25、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_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文言词汇;体会_多角度多层次描绘景物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_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5 5(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 1)知识与技能:1、学生了解“骈文”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2、注意_中对偶句的现象,学会将全文翻译成白话文,培养阅读文言文语感的能力。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有层次、动静相生、拟人、比喻、夸张等相结合的写作方法。(2 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言文,侧重阅读

26、,要反复读,熟读成诵;在内容探究上,要学生分析作者写景的目的,从而领悟作者要抒发的情感;在写作训练中,要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描写角度和多种修辞方法进行写作,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协作讨论,教师启发点拨等方法完成该文的学习任务。(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富春江优美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他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二)重点(二)重点:文言词汇,抓住富春江水的绮丽多姿这个特点有层次的写景方法。(三)难点(三)难点: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他对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和思想。(四)教学突破(四)教学突破:通过自读课文、自学讨论、合作交流,理解作者的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把握主旨。通过

27、写作练习,使学生明白以多种角度、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景物描写具体生动,增添_文采,突出_主题思想的好处。(五)教学步骤(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3、精读课文,把握_感情。4、回味迁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入1、多媒体展示:在浙江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山水的景色特别优美,南朝时有一位文人吴均见到这种美景后,迫不及待的给他的友人朱元思写了一封信,信中除了描绘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外,他还表达了欣赏这种优美景色后与众不同的情感。那么究竟他描写了怎样一幅优美的景色呢?又表达了怎样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感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吧。(激发学生探求知识

28、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2、简介文体和作者文体文体:我们学过的文言文的体裁有说、铭,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言体裁“骈文”。(回忆学过的文言体裁:(回忆学过的文言体裁:说、说、铭,铭,简单了解文言体裁简单了解文言体裁“骈文”“骈文”。)骈文,文体名。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又称“四六文”。作者: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其文风格清拔而有古气,称为“吴均体”,大家都仿效他。(了解作者吴均)(了解作者吴均)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疏通文意1、指导学生一读,读准音,通文意。(教师对于疑难问题及

29、时解答,如“东西”“夹岸”“泠泠”等的解释。学生结合课文下注释,通过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疏通文意。)2、通过诵读,读出语言的神韵。通过联想,领悟语言的美。(运用多媒体听配乐朗诵,(运用多媒体听配乐朗诵,在音乐和图片的帮助下,在音乐和图片的帮助下,认真体认真体会作者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会作者的语言,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三、精读细品,分析内容,把握主旨1、指导学生默读_,思考:你能在_中找到作者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特点进行概括性描写的句子吗?2、既然“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一句,作者那么又是如何具体详细为我们描绘富春江水“奇”“异”的景色特点呢?3、在描写了异水之后,作者又是如何爪住

30、山“奇”来描写的呢?4、要求学生再读本段,思考:我在开始就讲过,_是一篇写景抒情的_,那么大家能否说一说作者通过写景究竟要抒发怎样的情感呢?_中是否有相应的句子表现出来?四、指导学生再读,细细品味_写作特点(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合作探究,相互交流体会讨论:1、_采用了许多不同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等。2、在景色的描写过程中,有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感受来表现的。3、语言非常生动形象,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有诗歌的味道。(二)指导学生背诵,比较阅读,回味迁移比较阅读_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等_。再次把握_的语言特色和_主旨。练习:运用不同描写方法及通过不同描写角度,表现一处景色。如:家乡的太湖。五、_总结:_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短文,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