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938499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9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教学设计.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创造宣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 握“崇拜、伤痕、中伤”等字词的音形义。2.通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1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重点)2 .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2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3 .领会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

2、程】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许多同学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 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吧!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陶 行 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 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 为“行知”。陶 行 知 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

3、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2.知识链接八大山人朱 有(1626-约1697),清初画家。南 昌(今属江西)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一度为僧,又当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道院。有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等别号。擅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凝练,形象夸张;亦写山水,意境冷寂。所画鱼鸟每作“白眼向人”的情态,署款八大山人。他的绘画技法,对后来的写意画影响很大。工书法,行楷学王羲之,纯朴圆润,自成一格。安 魂 曲 安 魂 曲 作 于1791年,是 莫 扎 特 最 后 的 作 品。直 到 去 世,

4、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道主义 色 彩 的 作 品,最 终 由 他 的 学 生 苏 斯 迈 尔 根 据 他 留 下 的 手 稿 续 完。莫扎特一生直到穷极潦倒之时,在 他 的 音 乐 中 也 一 直 没 有 痛 苦,而 只 有 纯 净 的 欢 乐。这 部 临 终 前 的 作 品 仍 是 如 此,只有那种天国的光 芒 照 耀 着 他 的 感 觉。曾参曾 参(前505年 前463年),字 于 舆,生 于 鲁 国 南 武 城(今 山 东 嘉 祥 人)。曾 参16岁拜孔子为师。由 于 他 刻 苦 好 学,造 诣 很 深,成 为 孔 子 的 得 意 门 生。他 著 有 大 学 ,孝 经 两 书,被后世

5、视为 儒 家 经 典,尊 其 为“宗圣”,“述 圣 曾 参 传 业 于 子 思,子 思 传 业 于 孟 子,形 成 著 名 的“思孟学派 O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崇 拜(ch6ng)伤 痕(hen)中 伤(zhong)孥 像(su)遁 词(dCin)睢 口 无 言(ya)鲁 钝(dun)自 暴 自 弃(qi)走 投 无 路(tou)玄 装(zang)幡 夫(nub)屋 檐(yan)横 夫(qiao)攀 养(huan)陡 然(dou)烟 囱(cong)繁 殖(zhi)灌 溉(guan)中 伤(zhGng)恶 语 伤 人(6)调 查(diao)中 间(zhOng)I恶 心 向 I调 整(tia

6、o)(2)词语释义中 伤:诬 陷 或 恶 意 造 谣,旨 在 毁 坏人的名誉。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遁 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鲁 钝:愚笨,不敏锐。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哑 口:像哑巴一样。道 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暴:糟蹋、损 害;弃:鄙弃。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叛:背 叛;离:离开。懦 夫:软弱无所作为的人。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本文批

7、驳的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点是什么?答案示例: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创造美好未来。2.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答案示例:第 一 部 分(13 段):由艺术家造石像谈起,引出教育家的创造不同于前两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第 二 部 分(4 10段):作者罗列出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一连串的不可争辩的实例,一一予以反驳,从 中 确 立 起“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第 三 部 分(11-15段):以东山樵夫

8、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第 四 部 分(16段):作者以排比的手法,鲜 明 地 指 出“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你是一个“活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这样的结尾富有感召力。(二)研读分析1.突破重难(1)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作者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答案示例: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作者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2)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答案示例:八大山人朱春

9、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 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环境平凡不能创造,生活单调不能创造,年纪大小不能创造,太无能了不能创造,陷入绝境不能创造。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这种论证方法是驳论文章的写法。(3)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明显表明了作者的感情?答案示例:作者渴望创造,热 切 呼 唤“创造之神,你 回来 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

10、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4)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这个人物还让你想到谁?这个故事说明什么?答案示例:他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创造精神的愚公。(5)文 章 题 为 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答案示例: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2.写法探究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答案示例:文章

11、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四、课堂小结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也听到了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就来源于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努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厚实的基础。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六、板书设计创造宣言的行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