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926544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75 大小:10.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7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对称、平移与旋转教学内容:pl-3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1、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经历确定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儿条对称轴的过程。2、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知道简单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感受生活中对称图形的美,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愉快的学习体验。教学重难点:1、能确定轴对称图形及其有几条对称轴。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剪下附页中的图形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欣赏图案1、看书欣赏对称图案,说一说这些图案中的对称现象和对称的感受。2、让学生在图案中画出对称轴,全班进行交流。二

2、、判断图形1、学生观察书中的简单图形,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2、提 出“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要求,拿出事先剪下的附页中的图实际折一折。3、交流折纸的方法和判断的结果。使学生知道: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三、巩固实践 做一做1、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操作,展示并观察展开后的长方形,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知道:在对折的正方形彩纸上的任意位置打孔,彩纸上的孔都是两两对称的。2、提 出(2)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提示学生考虑小孔的位置,交流画的结果。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试画

3、,交流画的结果和方法,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画法的机会。练一练1、先让学生自己书写汉字,然后交流。重点指出所选汉字的对称轴的位置。2、生先试作,然后交流镜子的摆放方法。使学生了解:把镜子放在对称轴的位置,镜子里就会出现图形的另一半。3、鼓励学生先进行直观判断,最后画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4、指导学生弄清剪的要求,再动手操作。教后反思:教学内容:p4-5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2、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按要求平移。3、在探索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1、能在

4、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了解生活中的平移现象。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平移现象1、让学生观察图片一,说一说这些事物重有哪些平移。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学生交流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二、判断平移1、(1)题学生先观察数红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2、(2)题安排两个环节。1)先让学生弄清题的要求,然后在书中独立完成。2)交流展示涂色后的图形,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三、平移图形1、让学生在书中岸(1)题的要求画出图形,重点交流画的方法。2、鼓励学生自主完成(2)题,集体交流。练一练1、

5、给学生充分的作图时间,师巡视辅导后进。2、有余力学生独立完成教后反思:教 学 内 容:p6-8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活动中,经历认识简单图形旋转的过I 口t e o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 0。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了解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 0。课前修改:教学过程:-、旋转方向1、观察喷洒的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旋转现象,是怎样旋转的。教师结合钟表上表针的转动介绍顺时针、逆时针转动。2、拿一把转椅,按不同方向实际转一转

6、,让学生描述旋转方向。二、旋转901、教师简笔画分步演示喷头顺时针旋转9 0 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并描述旋转了多少度。2、再次旋转转椅,分别从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90,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转椅是沿怎样的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说一说1、观察书中的两组图形,了解书中有什么。教师提出“说一说”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判断的时间。2、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三、图形旋转1、提出画图的要求,并提示画图时要先确定旋转方向,再考虑旋转9 0 后的位置。2、展示画出的图形,交流画的方法。教师介绍先确定两条直角边旋转后的位置,最后连另一条边的方法。3、让学生看书中画的三角形旋

7、转9 0 后的图形。练一练1、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判断。2、学生在书中独立完成,教师辅导后进。3、先引导学生了解图的特点,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图案。教后反思:教 学 内 容:P9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1、经历欣赏图案,综合运用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的过程。2、能灵活运用图形的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认识到许多图案都可以借助图形变换来设计,感受图形变换的美,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课前修改:教学过程:-、欣赏图案观察书中的两个图案,说一说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教师可以再收集一些图案让学生欣赏。二、设计图案教师动态的演示书中第一个图案的设计过程,边演示边讨论,使学

8、生明白巧妙的利用平移、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就可以了。三、自制图案剪下附页中的方格纸,鼓励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展示学生作品,全班欣赏。教后反思:探索乐园教 学 内 容:pio-ll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莫比乌斯圈神奇特征的过程。2、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圈,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3、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莫比乌斯圈让学生读书中的文字,认识莫比乌斯圈。二、探索活动I1、一齐动手制作莫比乌斯圈,教师边口述要求边示范,学生跟操作。2、展示制作好的莫比乌斯圈。3、(2)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观察并

9、交流自己的发现,初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三、探索活动n让 学 生 按(1)的要求做莫比乌斯圈。提出:用剪子沿中线把它剪开,结果会怎样?鼓励学生想象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动手操作。交流剪开后的结果。使学生发现并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提 出 书 中(2)的操作要求,学生先想象剪开后的结果,在实际操作,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教后反思:第二单元小数乘法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变化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 0、1 0 0

10、、1 0 0 0 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3、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教 学 难 点:1、掌握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进行计算。2、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教学准备:可抽拉卡片教学过程:一、热身练习:(填空)0.4米=()分米 0.6 3平方米=()平方分米1 5 8 0克=()千 克()克(回忆和巩固以前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为课后练一练第三题做准备)二、激趣导入师:同学们都看到每两个人都有一张卡片,上边是一个小数,请同学们玩一玩,在玩中把你的

11、发现及时地汇报给老师和同学们。(可抽拉卡片上写有7.8 2 6)学生反馈:(1)小数点会动(让学生继续玩)(2)我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数变小了,向右移动数变大了。(让学生再玩)(3)小数点放在8的后面原来的数就变成了 7 8.6 2;小数点放在6的后面原来的数就变成了 7 8 6.2;小数点放在2的后面原来的数就变成了 7 8 6 2。师:都是这几个数字,数字的顺序也没有改变,小数点的位置向右或向左移动,得到的数大小却不一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数点位置变化决定着小数的大小。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一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教师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1、教学例1(1)指名读题,学生独立解答。学生

12、汇报:5 X I 0=5 0分5分=0.0 5元 0.0 5 X 1 0=0.5元(引导学生汇报完整的思路)(教师给与表扬和鼓励:“这个同学留意了我们今天要研究小数方面的知识,所以用小数来解决这个问题,真是个有心的孩子。)师:其实生活中一些商品标价都是用小数做标记的,下面我们就利用小数来解决下面两道题。(2)师描述:一枚纽扣0.0 5元,1 0枚0.5元,1 0 0枚、1 0 0 0枚多少元呢?学生独立解答。(3)学生汇报做法,教师随机板书:0.0 5 X 1 0=0.5 元0.0 5 X 1 0 0=5 元0.0 5 X 1 0 0 0=5 0 7C(教师用红笔点出小数点)(用教师的肢体语言

13、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避免无必要的干扰因素)(4)指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规律。(小组合作)师:观察每一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通过观察每个算式发现的规律。)在学生反馈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扩大1 0倍”,还可以说:“原数扩大1 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第一个算式加强巩固,下边的算式学生说起来会很轻松。)师:通过这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用手势引导学生观察一组算式,总结完整的规律)2、巩固练习:练一练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思路)3、教学例2学生打开书,读题。独立完成“3.87X 1000=。针对最后一道题提问:3.87是儿位小数?扩 大1000倍小

14、数点需要向右移动几位?这时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位数不够)怎么办呢?(在积的末尾补一个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在积的末尾用零不足,差几位就补几个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师:我们可以用画弧线的方法在原数的下面画出小数要移动的位数,每条弧线上拖着一位,数位不够的在弧线上补0,这样就能避免移动的位数不准确。教师随机演示。)四、运用新知师: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不仅应用于这样的计算中,还可以应用在单位换算中。1、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填表。(简单交流,只需说出单位换算的方法和结果)2、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重点汇报“1.58千克=()千 克()克=()克”的思路。此处为教学的又一个难点,比较抽象,需要

15、具体的方法指导。教师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允许多种想法,随后师生共同汇总几种思路)3、强化练习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练一练第三题。(继续强化,学生汇报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的方法)五、归纳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收获是从我们共同研究和探讨中得来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的是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规律。下节课你们猜猜我们该研究什么了?(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板书设计: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钱?5分=0.05元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数扩大0.05X10=0.5 元一 位10倍0.05X100=5 元=5.0 元两位100倍0.05 X 1000=50 元=50.0 元三

16、位1000 倍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小数乘法16 19页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笔算小数乘法。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信心,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教学准备:不同的笔及简单的生活用品教学过程:(-)超市购物1、呈现各种物品,让学生了解其中的事物和价格的信息。2、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说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讲竖式及算理。(二)探究计算方法1、观察竖式,学生讨论比较与整数乘法的计算的异同。2、

17、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儿位,点上小数点。(三)尝试运用1、客厅沙发长1.8米,宽0.85米,占地多少平方米?(学生自己是作后全班交流)2茶几的长0.9米,宽0.45米,茶几的面大约多少平方米?(学生先判断积有儿位小数,再试着用竖式计算。重点交流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四)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后反思:求积的近似值教材简析本节课教学求积的近似值。教材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列出乘法算式,并要求计算后把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因为解决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以及用“四舍五入”

18、的方法取小数的近似值,都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所以教材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要求直接填出得数,以锻炼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在独立计算的基础上,分别要求把乘积保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巩固例题学习的方法。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求近似值的方法,经历求积的近似值的过程,学会求积的近似值,并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写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值。(5.1 7 2.8 9 4 0.9 5 4-)先 让 学 生 说 说“精确到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学生交流并说说方法。师 强 调 1.9

19、 7 3 6 精确到十分位时,不能去掉小数末尾的0。2、引入新课。谈话:我们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常会遇到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例如小数乘法中,有时积不需要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积的近似值)这节课,我们就用“四舍五入法”来求积的近似值。设计意图:复习前面知识,目的是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的学习作知识上、方法上的铺垫。二、教学新知。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弄清题意。该怎样列式?教师板书:0.0 8 X 0.6(2)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些什么?(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教师有意指一指“得数保留两位小

20、数”)(3)学生独立计算。一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4)明晰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先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在学生表述的同时教师穿插提问:乘积保留两位小数,你是怎么想的?(明确求积的近似值,看保留小数的后一位“四舍五入”)横式上为什么用约等于号?(明确得数是写积的近似值)(5)追问:谁能来说说怎样来求积的近似值?学生交流。(6)教师结合板书小结: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相乘的积,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在写横式得数时,注意要用约等于。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在以上环节中,先让学生经历了独立

21、思考、尝试解决的过程,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明晰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归纳整理的能力。2、实际应用。谈话:生活中有哪些情况要求积的近似值呢?学生交流,可能会说到付钱时要保留两位小数,让他说说理由。教师说明:因为人民币最小是分,所以付现款时,通常要保留到“分”,就要通过“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保留两位小数。设计意图:安排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求积的近似值在生活实践中的用途,从而体验数学的实际价值。三、巩固练习。1、练一练。求出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7.2 X 0.0 9 0.8 6 X 3.2(2)

2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2 8 X 0.7 5.8 9 X 3.6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交流,说说怎样求积的近似值?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组织交流,说说想法。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四、全课总结。今天,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一起学会了求积的近似值,谁来说说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五、课堂作业。练习一第3题。教后反思: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教材2 2-2 3页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通过类比、比较掌握小数乘法的简算方法。2、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自我尝试、自我探究的精神。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

23、乡的情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难点:小数乘法简便运算应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复习准备1、出示以下三组算式7 X 1 2=1 2 X Q(7 X 2 5)X 4=7 X (2 5 X 0)2 4 X 5 +0X5=(口+3 6)X 5(1)、快速口答,并说出你是怎样想的?(2)、归纳三个定律2、出示以下三组算式比较大小0.7 X 1.2 0 1.2 X 0.7(0.7 X 2.5)X0.4 0 0.7 X (2.5 X 0.4)2.4 X 0.5+3.6 X 5 0 C2.4+3.6)X 0.5(1)、你怎么判断的?(2)、说明整数乘法的定律同样适应

24、于小数。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填数、比较大小,让学生较轻松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中,并对乘法的运算定律做一个复习巩固,为后面的新授做一个铺垫准备。()探究新知1、创设情景:超市购物问题:(1)、你们平时都到什么地方购物啊?(2)、出示购物电脑小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有什么用?(3)、有儿份电脑小票上的总价不清楚了,希望你们帮我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单的方法算出来。(设计两种电脑小票)序 号 物 品 名 称 单价数量总价1 苹果 1 2.5 元/千克3.2 千克1 2.5 x 3.21 2.5 x 3.2=1 2.5 x(8 x 0.4)=1 2.5 x(0.8 x 4)=1 2.5 x 8 x 0.4=

25、1 2.5 x 0.8 x 4=1 0 0 x 0.4=1 0 x 4=4 0=4 0拆数:序 号 物品名称 单价 数量1 花生 4.6 元/千克 8.71 千克2 瓜子 5.4 元/千克 8.71 千克4.6 x 8.71+5.4 x 8.71=(4.6+5.4)X 8.71=1 0 x 8.71总价=8 7.12、请你利用最快速、最简单的的方法帮老师把电脑小票中的总价填写完整。(要求:列式并把计算过程写清楚)3、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指名板演。4、反馈、置疑5、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较愉悦主动地开始学习新知。并通过这样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是与

26、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三)巩固练习1、应用定律填空7.5 X 1.6=1.60 口1.25 X0.7X0.8=(口。口)XD2.5X 0.7+03X2.5=(口0口)XQ50 x(2-0.2)=n x n o n x n2、判断改错(2.5+0.25)x0.4=2.5X0.4+0.25=1+0.25=1.253、拓展题(三星题)0.25 x4.78x 47.6X 5.3+7.6 X3.7(四星题)(50 x12.5)x0.8=50X0.8+12.5X0.8=40+10=500.25x 0.32x 0.12578.6X 99+78.6(五星题)1.4x0.9921 X4.3+57 X 2.1设

27、计意图:由浅入深设计习题,力求全面反馈练习,同时也使练习具有层次性,针对性,能适应全体学生教后反思:三 统计与可能性 可能性大小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9-31页教学目标: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3、积极参加摸棋子活动,在用可能性描述事件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生谈话,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引出把6 个黑棋子,4 个白棋子放在盒子中和 说一说 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

28、图:由围棋子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入学习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摸棋子活动的准备。)二、摸棋子实验A1、教师提出摸棋子的活动和用“正”字记录黑白棋子的出现次数的要求,全班同学轮流摸棋子。(设计意图:学生猜并摸出棋子,亲身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2、交流学生统计的情况,把结果记录在表(一)合计栏。(设计意图: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的过程,为下面的交流作铺垫。)3、提出:观察全班摸棋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从全班统计结果的描述中,感受统计的意义,为体验可能性的大小积累直观经验和素材。)三、摸棋子实验B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9 个黑的,1 个白的,会

29、出现什么结果?学生发表意见后,全班进行摸棋子实验。然后整理统计记录。(设计意图:改变事物的条件,让学生猜测,再摸,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理推理能力,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2、让学生观察描述统计结果。然后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黑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在观察描述摸棋子结果的过程中,感受摸棋子实验的意义,初步体验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的次数和盒子中放的这种颜色的棋子个数有关系。)四、摸棋子实验C1、提出:如果把盒子中的棋子换成1 个黑的,9 个白的,让学生猜一猜摸中哪种颜色棋子的次数多,再摸。然后整理统计结果,填 在 表(三)合计栏中,并和大家猜的结果进行比较。

30、(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活动经验的背景下,进行猜测、实验,发展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2、提出: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次摸出白色棋子多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 计 意 图:在两次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中,再次体验到,摸中哪种颜色的棋子的可能性和放入盒子里这种颜色棋子的个数有关系。)五、可能性大小1、提 出“议一议”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摸中哪种颜色的棋子的次数跟盒子中棋子个数有关系吗?得出盒子中哪种颜色的棋子多,摸中的次数就多,反之就少。(设计意图:在亲身实验的基础上,认识盒子中放棋子的情况和摸棋子结果的关系。)2、教师介绍可能性大小的含义。鼓励学生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实验的

31、结果。(设计意图:理解可能性大小的部分意义,学会用可能性大小描述实验结果。)六、课堂练习与问题讨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反思:课题:等可能性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2-33页教学目标: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课前修改:教学过程:教 学 环 节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一、问题情境1、由篮球比赛怎样

32、确定场地的谈话引出教材中的问题,让学生读书。(设计意图:篮球比赛如何确定场地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事情,直接进入主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2、交流从图中观察到的信息。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用自己的话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为下一步问题的讨论做好准备。)3、讨论:这种方式公平吗?为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明白这种方式是公平的。(设计意图:对确定场地方式的判断,培养学生公平意识,又为认识等可能性作铺垫。)4、教师参与讨论并介绍等可能性的意义。(设计意图:教师以平等的角色参与讨论,既有利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等可能性的实际意义。)二、体验

33、等可能性1、教师谈话并提出抛硬币的要求。2、交流抛硬币的实验结果。(设计意图:满足学生交流实验结果的愿望,教师也初步了解实验结果,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3、用举手的方式把全班学生抛掷的结果进行分段整理,填写好统计表。(设计意图:统计全班学生抛硬币正面朝上的结果,进一步感受等可能性。)4、讨论全班统计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教师进行对话和引导。(设计意图:数学推测是科学的,但实验的结果是现实的,让学生在讨论中体验或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三、摸球游戏1、教师谈话,引出红红亮亮摸球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了解游戏的内容和规则。(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摸球游戏规则,为讨论兔博士的问题做准备。)2、

34、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学生猜游戏的结果,说明理由的过程,是学生把可能性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公平的意识。)3、验证猜测的结果,同桌两人按照这种游戏规则亲自做一做。(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亲身体会游戏规则的不公平性和游戏规则制定的重要性。)四、做一做1、了解做游戏制定游戏规则的具体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了解游戏内容,为讨论方案作准备。)2、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以及公平意识。)3、鼓励学生合作制定游戏规则。(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一个与人合

35、作、制定游戏规则的空间,考查学生能否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4、交流学生制定的游戏规则。(设计意图:展示学生制定的不同游戏规则,让大家互相学习,获得积极情感体验。)五、问题讨论让学生读书,了解题中的信息,再自主判断,交流时,重点说说为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合理推测能力。)教学反思: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4-3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过程。2、能判断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并会用分数表示。3、在判断、讨论可能性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

36、以借助数学来表述和交流。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生谈话提出:袋子里有一白一黑两个棋子,任意摸出一个,有儿种可能?让全班讨论交流。(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话题引入,让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中。)二、求可能性1、教师用激励性启发性的谈话,提 出“摸到白子和黑子各占所有可能性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给学生一点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回答,最后教师进行概述。(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初步懂得事件发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感受有些实际问题可借助数学表述。)2、提 出 问 题(2),让学生讨论有几种可能,都是什么。列举出来。(设计意图:讨论有儿种可能,为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作准备。)3、教

37、师启发性提出“每一种可能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得出:每种可能都可以用1/3表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用数学语言表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尝试练习1、教师谈话并拿出骰子,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观察骰子特征,为后面用分数表示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作铺垫。)2、提 出“议一议”中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知道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用1/6表示。(设计意图:结合掷骰子事情,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有条理思考、表达问题的机会。形成用分数表示事件的等可能性的思维过程。)四、设计

38、游戏1、教师提出用扑克牌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游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独立思考并试做。(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动手试做的空间,考查学生能否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去。)2、交流学生设计的方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不同方案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五、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反思: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冀教版)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除法383 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主问题和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9、,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数学学习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准备:各种型号电池及投影。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导入。1、认识各种型号电池。2、针 对5号电池。弓I:现在老师手中这节电池的价钱是2 5 0,缺什么?应该是250什么?如果用角做单位呢?元做单位呢?(板:2.5元)2节5号电池多少元?说完列式后(板:5元)5节电池多少元?说 完列式后(板:12.5元)二、探知。出示教材中情景图一。1、让学生根据情景图提问题,独立列式。(口答得出“每 节 5 号 电 池 2.5元”)2、尝试竖式计算(找不同计算方法板演)。3、小组交流算法.4、根据元角分知识

40、引导算法。针对除得余数为1后弓I:个位商2 后,余 数 1不够商了怎么办?得数中的“5”是怎样来的?如果余数不是1 而 是 10该多好呀!商 2 后还剩下几元,1 元也就是多少角?5、再次思考后全班内交流算法。(巡视中把各种竖式让学生板演黑板上)提问:为什么要加小数点?6、同桌互说算法。7、初步感知算理。弓 I:此题之所以余1 后仍然可以计算是因为什么?如果抛开元角分,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我们知道数的本身也有计数单位,每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你可以做了吗?来试一试。出示情景图二1、估算每节大约多少元。2、尝试竖式计算。(注意出错地方)3、找学生说算法。(有用计数单位回答的表扬)4、重点

41、用计数单位分析算理。5、小组内讨论交流。6、让学生说注意问题。三、巩固。1、数 学 诊 室(改错题若干)。2、把没做完的题补充完整(教材中的做-做)。3、选择题。(练习中的题若干)四、小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学反思: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0-41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I 口t e o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3、在把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42、。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进行小米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设计意图:关于现实小米价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2、教师介绍教材上买小米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设计意图:口述问题的出处和由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二、解决问题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 现“被除数和除数特征”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作好铺垫。)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

43、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设计意图:利用计算器计算既能满足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为计算作铺垫。)3、启发学生把21.6 和 1.8 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出竖式。(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为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作准备。)三、竖式计算1、教师板书出21.6+1.8的竖式,提出: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促进知识的

44、迁移。)2、提出:“竖式计算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在竖式直接画去小数点后,按整数除法计算。最后,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讨论形成计算的方法,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联系。)四、尝试运用1、提 出“按每千克2.5元计算,21.6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要求。请一名学生板演。(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2、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关注商8以后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在自主尝试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丰富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3、提 出“每千克小米2.5元,30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问题,师生列出

45、算式,先讨论:把2.5扩 大10倍后,30怎么办?再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除数是一位小数的计算知识。让学生经历计算方式发展的过程。)五、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反思: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2-4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自主探索除数是两位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2、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3、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学生介绍自己家冰箱的容量和功率,教师记录下几组

46、典型数据。(设计意图:介绍自己家冰箱的容量和功率,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轻松愉快话题,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学习。)2、让学生观察记录的数据,讨论:冰箱容量和功率有什么关系?得出:一般情况下,电冰箱的容量越大,功率就越大;反之,电冰箱的容量越小,功率就越小。(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数感,丰富生活经验,并自然引出节能冰箱。)3、教师谈话并介绍节能冰箱与普通冰箱每天的耗电量,让学生计算两种冰箱每月的耗电量。然后交流。(设计意图:冰箱耗电量学生不太熟悉,教师给出每天的耗电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课程资嫄。)二、解决问题1、提出第一个问题,学生自己列式并用计算器计算。(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计

47、算,满足学生急于知道答案的好奇心,也为下面用竖式计算提供活动经验。)2、交流列出的算式和计算结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结果。(设计意图:交流列式的想法,用语言描述计算的结果,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除法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三、竖式计算1、教师谈话,提出用竖式计算的问题,并板书竖式,提出:0.3 4有两位小数,要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怎么办?为什么?使学生明白:要把除数0.3 4转化成整数34进行计算,要 扩 大100倍,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25.5也要扩大100倍。(设计意图:试算前的讨论,既是已有知识经验的回顾与迁移,也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思想方法的培养,

48、及自主建构知识的重要过程。)2、学生自主计算,并与计算器计算的结果对比,然后,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设计意图:在整理思路的基础上,自主计算并检验,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计算的方法。)3、提 出“节能冰箱每个月的耗电量够普通冰箱用多少天”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列式并用竖式计算。然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补充相关问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掌握计算方法,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4、提出“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两位小数的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设计意图:讨论、了解除数是一位、两位小数计算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

49、程是对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的整合和理解的过程。)5、提 出“用自己的话说说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的要求,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总结。(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怎样计算,就是计算方法总结、归纳的过程。)6、提出第二个倍数关系的问题,鼓励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要求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设计意图: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给学生提供开放的、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列式解决问题的空间,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激发学生探求结果的愿望。)四、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学反思: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

50、学五年级上册第44-4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2、会计算两步小数混合运算式题,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感受数学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课前修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谈话,先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什么糖及它们的价钱。接着讨论:什么是什锦糖?什锦糖的价钱是怎样确定的?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设计意图:糖是学生非常喜欢吃、也很熟悉的东西,进行知道什么糖及各种糖价钱的对话,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为解决问题做准备。)2、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口头介绍有关信息。(设计意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解决问题1、提 出“1千克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