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和力--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919850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4.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运动和力--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机械运动和力--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运动和力--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运动和力--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pdf(2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1机械运动和力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选 择 题(共 14小题)1.(莱西市一模)如图所示,八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可以判断这棵小树的高度约为()A.0.5m B.1.8m C.4m D.6m2.(崂山区二模)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的是()3.(崂山区模拟)如下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图象是()5.(崂山区一模)一辆卡车在平地加速后,关闭发动机冲上一个斜坡。卡车在坡面上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莱西市一模)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投出去的篮球受的力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受的力挂在竖直墙上的球受的力D.G 悬浮小球受到的力7.(市北区

2、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0 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 位 置(已知A O-O 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 0A.小球从A 运动到0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小球从0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C.小球运动到B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8.(青岛二模)自行车的构造和使用上有很多涉及到摩擦力的知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B.脚踏板上有花纹,是通过增

3、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C.轴承里加滚珠,是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D.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9.(崂山区校级二模)年 3 月 2 2 日,天宫课堂第二讲开课。投课过程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抛向叶光富,冰墩墩沿直线匀速运动。此实验的原理是()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B.牛顿第一定律C.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D.能量守恒定律10.(崂山区一模)1953年 8 月底,从青岛浮山大金顶上开采的准备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花岗岩石料开采完毕,三百余人的运石队采用最古老的方法一一滚木及拖拉机牵引滚移的古老办法将石料从浮山运至火车站。这里采用滚木进行运输是为了()A.减小接触面积,增

4、大压强B.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压强C.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D.增大对地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11.(青岛一模)下列现象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在轴承部位涂润滑油B.针尖做得很尖C.下雪天在马路上撒沙子D.鞋底有粗糙的花纹12.(莱西市一模)如图是用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错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B.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距离越远C.小车到达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非平衡力作用D.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13.(市北区一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 究“阻力对物体运

5、动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让小车分别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下滑、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D.小车到达水平面后,若不受阻力,则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4.(青岛一模)如图是用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关于此实验)A.每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B.由此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C.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是由于外力的作用迫使其

6、速度减小的D.小车到达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多 选 题(共 2 小题)(多选)15.(青岛一模)下列受力分析,错误的是()A.木箱沿斜面下滑沿斜面向上推木箱D.G 从斜面到达光滑水平面的小车 F(多选)16.(青岛二模)如图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木块随小车一起在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摩擦力与拉力F 是一对平衡力B.若取下木块,小车受地面的摩擦力将变大C.若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可能继续向前运动D.木块随小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三.填 空 题(共 1小题)17.(青岛二模)在“测量平均速度”实

7、验中,小明用频闪摄影技术每隔0.5S拍摄一次小车的照片,得到了小车的频闪图片如图甲所示,图中数字的单位是cm。根据照片记录小车的位置,小车做 _ _ _ _直线运动(选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图乙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填 A”或 B”);若实验过程中小车在路程中点的速度为 V I,在时间中点的速度为V 2,分析推理判定VI与 V2的大小关系是:VI V2。甲 乙四.作 图 题(共 4 小题)18.(青岛模拟)如图所示,用细绳系着的小球紧靠着光滑的竖直墙壁,绳竖直,球静止,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19.(莱西市模拟)如图,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但不知是“加速、匀速、减速”中的

8、哪种状态。车顶A 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 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C 始终相对车厢静止.画出木箱C 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受力示意图。20.(青岛一模)小车在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21.(青岛二模)如图所示,物体正在斜面向下滑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五.实 验 探 究 题(共 11小题)22.(市南区一模)长度的测量(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的硬币直径是 (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可以直接、更精确地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如图丙所示,世界上最早的游标卡尺,公元初年,王莽变法改制,制作的一种铜卡尺,它同现代的游标

9、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科学家制成的游标卡尺早1700多年。请从下面A、B 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A.简述长度测量工具的变化历史。B.请你从性能、用途等角度分析,找出图乙中游标卡尺的优势和劣势各一条,并对劣势提出改进建议。选择的问题字母编号,回答 甲 乙 丙23.(市南区校级一模)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小明用质量已知的钩码进行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的G-m 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a。由此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比。(2)他又正确测量了一个木块的质量和重力,并在同一坐标系中正确描点得到点A,如图所示。点 A 不在直线a上的主要原因是 o24.(市北区模拟)小军在学习重力知

10、识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以下探究活动:(1)探 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外。还需要的 测 量 器 材 是;测量结束后。你将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请说出一种方法:。(2)在判断重力方向时.,小军利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首先将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BC上,用细线将铁球悬挂在铁架台的0点,实验中缓慢增大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根据 的现象可以判断出重力的方向。实验中不断改变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是为了。2 5.(青岛模拟)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她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和玻璃板上运动,记录三种情

11、况下小车运动的路程。(1)实验中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 同 由静止开始滑下;(2)小车在 (棉布/木板/玻璃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说明小车受到阻力大小与接触面的 有关;(3)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路程越(大/小),速度减小得越(快/慢);(4)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说明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 6:2 6.(青岛二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木板表面 木板表面 毛巾表面 毛巾:甲 乙 丙 丁(1)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运动过程中若木块A的

12、速度突然变大,则木块A受 到 的 滑 动 摩 擦 力 大 小 将。(2)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该比较 两次实验。(3)如丁图所示,在物块A上叠放一块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 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B (选 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作用。2 7.(青岛二模)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放置时,小车静止。将小车转过一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会。这说明,作用在 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 上,两力平衡。此实验过程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F i F,Q 占2 8.(青岛二模)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因为

13、这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面运动的情况。(1)实验时让小车每次都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 始 运 动 时 获 得 相 同 的。(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 同 情 况 下 物 体 受 到 的 阻 力 越,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改 变 相 同 的 速 度 所 用 时 间 越。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

14、,它就不会停下来,即将做 运动。(3)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 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 9.(莱西市一模)如图所示的装置,木块放置在水平的长木板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 拉动小木块。(2)图中两次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3)请举出生活中应用以上探究结论的I 个实例。3 0.(青岛模拟)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它的受力有什么关系?小明猜想: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其速度减小得越慢。为了验证猜想,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进行探究。(1)请你写出能够支持小明

15、猜想的一个生活现象:(2)实验中,每次都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 运 动 时 具 有 相 同 的;要使长木板保持水平,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写出两个力的名称)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3)小明依次分别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毛巾、棉布及不铺物体,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到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据此可以得到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越 (选 填“大”或“小”)。小明进一步推理:若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状态将为即运动状态。31.(青岛一模)探

16、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小车从斜面 高度由静止分别下滑到铺有毛巾、棉布的水平木板表面及木板上。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得最。若小车在水平方向不受阻力,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32.(青岛一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1)他在水平面上分别铺上不同材料,让同一小车从相同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 相同。(2)实验发现: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表面上滑行时;在木板表面滑行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 的 速 度 减 小 得 就 越。由此推测: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一直做。(3)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

17、滑行过程中,在 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大。(4)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若要探究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可使小车从斜面的高度由静止滑下,比较小车在 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即可(均 填“相同”或“不同六.解 答 题(共 1小题)33.(市北区模拟)如图为收费站路边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其 中 圆 牌 的 含 义 是,根据交通标志牌的内容求出租车从此地到机场最快要用多长时间?专题1机械运动和力 年和 年山东青岛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汇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共14小题)1.(莱西市一模)如图所示,八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根据图片可以判断这棵小树的高度约为()A.0.5mB.1.8mC.4mD.

18、6m【解答】解: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由图知,小树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 180cm=l.8m 左右。故选:Bo2.(崂山区二模)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的是()【解答】解:A、表示位移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变,说明物体保持静止,故 A 不符合题意;B、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大,位移也在变大,位移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运动,故 B符合题意;C、图中随时间的变化,路程的变化不均匀,二者的比值不同,不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故 C 不符合题意;D、图中随时间的增大,路程减小,二者成反比,不符合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o3.(崂山区模拟)如下图中,用来

19、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图象是()【解答】解:图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所以图中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并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不变,所以图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图反映物体在做加速运动;所以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和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B,4.(青岛二模)下列图象错误的是()【解答】解:A、物体所受的重力 6=0 ,重力G 与质量m 成正比,图象应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图象正确;故 A 正确;B、海波是晶体,它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因此熔

20、化过程中图象应与横轴平行,图象错误,故 B 错误;C、由图象可知,横轴是时间,纵轴是速度。图象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正确,故 C 正确;D、蜡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因此蜡油在凝固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图象正确,故 D 正确。故选:B,5.(崂山区一模)一辆卡车在平地加速后,关闭发动机冲上一个斜坡。卡车在坡面上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解答】解:卡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惯性冲上斜坡,一定受到重力G作用,同时冲上粗糙斜面时会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共3个力的共同作用,根据选项可知,A正确。故选Ao6.(莱

21、西市一模)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投出去的篮球受的力B.*G 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受的力CG挂在竖直墙上的球受的力【解答】解:A、篮球出手后,手的作用力不再存在,篮球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且空气阻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故 A 错误;B、沿粗糙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f及斜面的支持力FN,故 B 正确;C、挂在竖直墙上的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没有运动趋势,所以球与墙壁间没有摩擦力,球还应该受到绳子斜向上的拉力,故 C 错误;D、悬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而图中两条线段长度不

22、相等,故 D 错误。故选:B,7.(市北区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0 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小球压缩弹簧到A 位 置(已知AO=OB),释放小球,研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 O BA.小球从A 运动到0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小球从O 运动到B 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C.小球运动到B 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保持不变【解答】解:A、小球从A 运动到0 的过程中,弹簧恢复原状,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

23、,故 A 错误;B、小球从0 运动到B 的过程中,弹簧被拉开,球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故 B 正确;C、小球运动到B 点时,由于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直到速度为零,因此会停止运动,但是由于弹簧恢复原状所以不会保持静止,故 C 错误;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弹力的方向先向右后向左,是变化的,故 D 错误.故选:B。8.(青岛二模)自行车的构造和使用上有很多涉及到摩擦力的知识,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减小摩擦B.脚踏板上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C.轴承里加滚珠,是通过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摩擦D.

24、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解答】解: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之间形成油膜,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力,故 A 错误;B、脚踏板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 B 正确;C、轴承里加滚珠,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故 C 正确;D、刹车时用力捏车闸,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故 D 正确。故选:Ao9.(崂山区校级二模)年 3 月 2 2 日,天宫课堂第二讲开课。投课过程中,王亚平将冰墩墩抛向叶光富,冰墩墩沿直线匀速运动。此实验的原理是()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B.牛顿第一定律C.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D.能量守恒定律【解

25、答】解:重力忽略不计,王亚平将冰墩墩用手抛向叶光富,不计空气阻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运动的冰墩墩不受力的作用将保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选:B10.(崂山区一模)1953年 8 月底,从青岛浮山大金顶上开采的准备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花岗岩石料开采完毕,三百余人的运石队采用最古老的方法一一滚木及拖拉机牵引滚移的古老办法将石料从浮山运至火车站。这里采用滚木进行运输是为了()A.减小接触面积,增大压强B.减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压强C.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力D.增大对地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解答】解:用滚木移动巨石,这里采用滚木是为了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故 C正确、ABD错误。故选:

26、Co11.(青岛一模)下列现象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在轴承部位涂润滑油 B.针尖做得很尖C.下雪天在马路上撒沙子 D.鞋底有粗糙的花纹【解答】解:A、在轴承部位涂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减小摩擦,故 A 符合题意;B、针尖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与摩擦力无关,故B 不合题意;C、下雪天在马路上撒沙子,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C 不合题意;D、鞋底有粗糙的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 D不合题意。故选:Ao12.(莱西市一模)如图是用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错)倚 小 g

27、科木板表面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B.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距离越远C.小车到达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非平衡力作用D.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解答】解:A、每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故 A 正确;B、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距离越远,故 B 正确;C、小车到达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小,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 C 正确;D、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外力)的作用,阻

28、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 D 错误。故选:D。13.(市北区一模)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 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让小车分别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下滑,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D.小车到达水平面后,若不受阻力,则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A、让小车分别从斜面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故 A 正确;B、小车到达斜面底端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因为惯

29、性不是力,故 B 错误:C、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逐渐变小,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阻碍小车的相对运动,故 C 正确;D、由实验现象推理可知,小车到达水平面后,若不受阻力,则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正确。故选:B。14.(青岛一模)如图是用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关于此实验下 列 说 法 错 误 的 是()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A.每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B.由此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C.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是由于外力的

30、作用迫使其速度减小的D.小车到达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解答】解:A、每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故 A 正确;B、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的,不是用实验直接得出的,故 B错误;C、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外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故 c 正确;D、小车到达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且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则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D 正确。故选:B。二.多 选 题(共 2 小题)(多选)15.(青岛一模)下列受力分析,错误的是()【解答】

31、解:A、木箱沿斜面下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 A 正确;B、沿斜面向上推木箱,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的推力,重力方向错误,故 B 错误;C、空中下落的铅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故 C 错误;D、从斜面到达光滑水平面的小车,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没有向前的力,故 D 错误。故选:BCD=(多选)16.(青岛二模)如图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木块随小车一起在水平地面向右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摩擦力与拉力F是一对平衡

32、力B.若取下木块,小车受地面的摩擦力将变大C.若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可能继续向前运动D.木块随小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解答】解:A、小车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摩擦力与拉力F是一对平衡力,故 A正确;B、若取下木块,小车对接触面的压力变小,小车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变小,故 B错误;C、木 块 A 随平板车以同样的速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木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正确;D、若木块与小车的接触面粗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与小车保持相对

33、静止,没有受到摩擦力和拉力的作用,故 D正确。故选:A C D。三.填 空 题(共 1小题)1 7.(青岛二模)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小明用频闪摄影技术每隔0.5 S拍摄一次小车的照片,得到了小车的频闪图片如图甲所示,图中数字的单位是c m。根据照片记录小车的位置,小车做 加速 直线运动(选 填“加速”、“匀速”或“减速”),图乙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B (填 A”或 B”):若实验过程中小车在路程中点的速度为V I,在时间中点的速度为V 2,分析推理判定V I 与 V 2的大小关系是:V I V 2o甲乙【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小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可知小车

34、做加速直线运动;(2)图乙A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不符合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图乙B表示随着时间增加,速度在增大,符合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故选:B;(3)小车从斜面上静止滑下时速度在增大,是做加速运动,则时间中点未到达路程中点,所以路程中点的速度大于时间中点的速度,即 V I V 2。故答案为:加速;B;四.作 图 题(共 4 小题)18.(青岛模拟)如图所示,用细绳系着的小球紧靠着光滑的竖直墙壁,绳竖直,球静止,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解答】解:由于绳竖直、球静止,球与墙接触、不挤压,球不受墙的支持力,球只受重力、绳子的拉力,小球受到的重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绳对小

35、球的拉力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沿绳斜向上,符号为F 技;如图:19.(莱西市模拟)如图,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但不知是“加速、匀速、减速”中的哪种状态。车顶A 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 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C 始终相对车厢静止。画出木箱C 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受力示意图。由题和图示可知,车顶A 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B 处,相对于A 的位置,B 的位置更靠前,根据惯性知识可知汽车做的是减速运动;物 体 C 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弹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汽车做减速运动,木箱C 由于惯性有向前运动的趋势,故车厢对C 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V20.(青岛一模

36、)小车在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解答】解:小车在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受到拉力F 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同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过小车的重心,按照各力的方向画出各个力,如下图所示:21.(青岛二模)如图所示,物体正在斜面向下滑动,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解答】解:过物体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垂直于斜面向上以及沿斜面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分别用G、F 和 f 表示;如图所示:五.实 验 探 究 题(共 U 小题)2 2.(市南区一模)长度的测量(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的硬币直径是 2.5 4 c

37、m (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如图乙所示,游标卡尺可以直接、更精确地测量出圆柱体的直径。如图丙所示,世界上最早的游标卡尺,公元初年,王莽变法改制,制作的一种铜卡尺,它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比西方科学家制成的游标卡尺早1 7 0 0 多年。请从下面A、B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A.简述长度测量工具的变化历史。B.请你从性能、用途等角度分析,找出图乙中游标卡尺的优势和劣势各一条,并对劣势提出改进建议。选择的问题字母编号 B ,回答图乙中游标卡尺使用时由两侧卡钳将被测物体卡住后进行读数,方便测量不规则物体或立体空间的长度,是种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精度【解答】解:(1)由图丙知,在 1

38、c m 之间有1 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 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 为 1 m m,左侧与2.0 0 c m 对齐,右侧在4.5 c m 到 4.6 c m 之间,可估读为4.5 4 c m,则硬币的直径 D=4.5 4 c m -2.0 0 c m=2.5 4 c m。(2)A、最早在机械制造中使用的是一些机械式测量工具,例如角尺、卡钳等。1 6 世纪,在火炮制造中已开始使用光滑量规。1 7 7 2 年 和 1 8 0 5 年,英国的J.瓦特和H莫兹利等先后制造出利用螺纹原理测长度的瓦特千分尺和校准用测长机。1 9 世纪中叶以后,先后出现了类似于现代机械式外径千分尺和游标卡尺的测量

39、工具。1 9 世纪末期,出现了成套量块。继机械测量工具出现的是一批光学测量工具。1 9 世纪末,出现立式测长仪,2 0 世纪初,出现测长机。到 2 0 年代,已经在机械制造中应用投影仪、工具显微镜、光学测微仪等进行测量。1 9 2 8 年出现气动量仪,它是一种适合在大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测量工具。电学测量工具是3 0 年代出现的。最初出现的是利用电感式长度传感器制成的界限量规和轮廓仪。5 0 年代后期出现了以数字显示测量结果的坐标测量机。6 0 年代中期,在机械制造中已应用带有电子计算机辅助测量的坐标测量机。至 7 0 年代初,又出现计算机数字控制的齿轮量仪,至此,测量工具进入应用电子计算机的阶段

40、。B、图乙中游标卡尺使用时由两侧卡钳将被测物体卡住后进行读数,方便测量不规则物体或立体空间的长度,是种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精度可达到0.0 2 mm,但使用过程较为复杂,读数也较刻度尺复杂,日常使用后需进行维护保养,读数可改为数码显示较为方便使用。故答案为:(1)2.5 4 c m;(2)B;图乙中游标卡尺使用时由两侧卡钳将被测物体卡住后进行读数,方便测量不规则物体或立体空间的长度,是种比较精密的测量仪器,精度可达到 0.0 2 mm,但使用过程较为复杂,读数也较刻度尺复杂,日常使用后需进行维护保养,读数可改为数码显示较为方便使用。2 3.(市南区校级一模)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1)小明用质

41、量已知的钩码进行实验,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的G -m 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a。由此得出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正比。(2)他又正确测量了一个木块的质量和重力,并在同一坐标系中正确描点得到点A,如图所示。点 A不在直线a上的主要原因是 在测量质量和重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 误 差。【解答】解:(1)由图象知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2)在测量质量和重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使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同,所以点A不在直线a 上。故答案为:(1)正;(2)在测量质量和重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误差。2 4.(市北区模拟)小军在学习重力知识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

42、以下探究活动:(1)探 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5 0 g 的钩码外。还需要的 测 量 器 材 是 弹 簧 测 力 计;测量结束后。你将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请说出一种方法:计算出物体所受重力G与质量m 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2)在判断重力方向时,小军利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首先将铁架台放在水平桌面BC上,用细线将铁球悬挂在铁架台的O点,实验中缓慢增大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根 据 0 A 始终与水平面BC垂直 的现象可以判断出重力的方向。实验中不断改变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是 为 了 多 次 实

43、 验 获 得 普 遍 规 律0【解答】解:(1)实验中除了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外,还需要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钩码的重力;若G-m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重力和质量成正比;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定值,则说明重力和质量成正比;(2)实验中缓慢增大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B C间的倾角,0 A始终与水平面B C垂直,据此可以判断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实验中不断改变铁架台底面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是为了多次实验获得普遍规律。故答案为:(1)弹簧测力计;计算出物体所受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2)0 A始终与水平面B C垂直;多次实验获得普遍规律。2 5.(青岛模拟)小华

44、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她先后让小车在棉布、木板和玻璃板上运动,记录三种情况下小车运动的路程。(1)实验中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同 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2)小车在 玻璃板(棉布/木板/玻璃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说明小车受到阻力大小 与 接 触 面 的 粗 糙 程 度 有关;(3)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大(大/小),速度减小得越 慢(快/慢);(4)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说 明 力 是 工变_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 6:【解答】解:(1)实验中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相

45、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是控制变量法的要求;(2)由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玻璃板上受到的阻力最小,说明小车受到阻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路程越大,速度减小得越慢;(4)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由此可知,阻力改变了小车的物体运动状态,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故答案为:(1)高度;(2)玻璃板;粗糙程度;(3)大;慢;(4)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改变。26.(青岛二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木板表面 木板表面 毛巾表面 毛巾:甲 乙 丙 丁(1)如图中所示,在水

46、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A 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大小 等于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运动过程中若木块A 的速度突然变大,则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将不 变。(2)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该比较 甲、丙两次实验。(3)如丁图所示,在物块A 上叠放一块物块B,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使物块B随 A 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B 不 受(选 填“受到”或“不受”)摩擦力作用。【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当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滑动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

47、相等,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这个两个因素不变,故木块A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不变;(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控制压力不变,选择实验甲和丙;(3)B 物块随A 一起匀速直线运动,B 物块相对A 物块来讲,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故 B 不受摩擦力作用,故物块B 受到的摩擦力为ON。故答案为:(1)等于;不变;(2)甲、丙;(3)不受。27.(青岛二模)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放置时,小车静止。将小车转过一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会 旋 转。这说明,作用在 同

48、一 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 上,两 力 平 衡。此实验过程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控 制 变 量 法。【解答】解:小车转过一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会旋转,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在同一直线上,此处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旋转;同一;同一直线;控制变量。28.(青岛二模)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给出这样一个结论:物体的运动要靠力来维持。因为这个结论在地球上不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直到一千多年后,才有伽利略等人对他的结论表示怀疑,并用实验来间接说明。这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的平

49、面运动的情况。(1)实验时让小车每次都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开 始 运 动 时 获 得 相 同 的 速 度。(2)一般人的思维都局限在直接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科学家们却能发现:物体运动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况下物体受到的阻力越 小,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改变相同的速度所用时间越 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就不会停下来,即将做 匀 速 直 线 运动。(3)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 变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答】解:(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

50、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其目的是让小车达到斜面底端的时候获得相同的速度。(2)(3)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就越慢,因此物体运动的距离就越长,改变相同的速度所用时间越长;并由此推想出进一步的结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见,力不是使物体持续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答案为:(1)速度;(2)小;长;匀速直线;(3)改变。29.(莱西市一模)如图所示的装置,木块放置在水平的长木板上,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为了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匀 速 直 线 拉动小木块。(2)图中两次实验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 力 大 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