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882118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5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ppt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一 生物的基本培养技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第(第2课时)第1章 发酵工程1.相关概念培养物:纯培养物:纯培养:获得 的过程。一.微生物的纯培养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 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 的群体。由 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纯培养物培养基特定种类微生物单一个体繁殖2.纯培养的步骤步骤:。配置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3.菌落概念: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获得单菌落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原理:微生物群繁殖单个菌落分散或稀释单个细胞2、方法:和和 。稀释涂布平板法P11(P11)03【探究 实

2、践】酵母菌的纯培养接种和分离酵母菌培养酵母菌灭菌倒平板配制培养基制备培养基P1203酵母菌的纯培养配制培养基灭菌之前先调灭菌之前先调PH1.制备培养基P1203灭菌培养基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锅高压蒸汽灭菌锅培养皿培养皿干热灭菌箱干热灭菌箱100kPa 121 1530分钟160170 2h1.制备培养基P121.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M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用于真菌的筛选随堂练习B B青霉素青霉素可可抑制细菌抑制细菌生长生长,筛选出真菌筛选出真菌B.制备培养细

3、菌的培养基时,应将pH调至酸性C.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可为微生物提供无机盐D.倒平板时,应将皿盖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培养霉菌的培养基时,应将pH调至酸性中性或弱碱性待培养基冷却到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温度过高易烫伤,过低培养基会凝固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1.制备培养基倒平板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P122.下列关于倒平板的叙述,错误的是()A.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倒平板B.倒平板整个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C.完全打开培养皿皿盖,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

4、培养皿,左手立 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D.为避免水滴滴入培养基,平板应倒过来放置CC随堂练习应是用拇指和食指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而不是完全打开皿盖,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灼烧接种环,直至接种环金属丝烧红在火焰附近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用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迅速划3-5条平行线,盖上皿盖。试管口通过火焰,并塞上棉塞 在火焰旁冷却接种环,拔出酵母菌培养液试管的棉塞 试管口通过火焰 在火焰附近用接种环蘸取一环菌液 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从第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作第二次划线。重复以上操作,作第三、四、五次划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次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灭菌灭菌无菌环境无菌环境防止高温使防止高温使菌种

5、死亡菌种死亡灭菌灭菌无菌环境无菌环境2.接种和分离酵母菌P1212345【平板划线法注意事项】1.1.接种环接种环只蘸一次菌液只蘸一次菌液,但要在培养基,但要在培养基不同位置连续划线多次不同位置连续划线多次;2.2.划线划线首尾不能相接首尾不能相接;3.3.每次每次划线前划线前灼烧灼烧接种环接种环进行灭菌;进行灭菌;4.4.划线操作划线操作结束后结束后,仍需,仍需灼烧灼烧接种环接种环。连续划线法分区划线法思考分析:思考分析:1.1.总共蘸取了几次菌液?总共蘸取了几次菌液?2.2.为什么要多次灼烧接种环?为什么要多次灼烧接种环?1 1次次灼烧时期灼烧时期目的目的取菌种前取菌种前每次划线前每次划线

6、前接种结束后接种结束后杀死杀死接种环上接种环上原有原有的微生物的微生物杀死上次划线时残留菌种,使下一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量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落。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3.3.如图所示,接种环共需灼烧几次?如图所示,接种环共需灼烧几次?6次思考分析:思考分析:3.3.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的原因?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的原因?4.4.在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在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末端开始划线?

7、5.5.为什么最后一次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不能相连?为什么最后一次划线与第一次的划线不能相连?6.6.你觉得要接种多少个平板才合适?你觉得要接种多少个平板才合适?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使下一次划线的菌种直接来源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量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落如果与第一次划线相连则增加了细胞的数目,达不到纯化的效果。3个平板(重复实验)完成平板划线后,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完成平板划线后,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将接种后的平板和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放入 28 28左右(培养温度因酵母菌种类的不同而左右(培养温度因酵母

8、菌种类的不同而稍有差异)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稍有差异)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 48h24 48h。空白对照空白对照:检验培养基: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是否被污染染或或灭菌是否彻底灭菌是否彻底思考:若在接种的培养基中观察到不同形态的菌落,原因可能是什么?菌液不纯,混入其他杂菌,或在菌液不纯,混入其他杂菌,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实验操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警警示示:在在实实验验室室中中,切切不不可可吃吃东东西西、喝喝水水,离离开开实实验验室室时时一一定定要要洗洗手手,以以防防止止被被微微生生物物感感染染。使使用用后后的的培培养养基基在在丢丢弃弃前前一一定定要要进进行行灭灭菌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处

9、理,以免污染环境2.培养酵母菌P133.分离、纯化大肠杆菌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位置B.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C.接种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接种环灼烧5次D.接种后将培养皿倒置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甲图中划线顺序为dcbaA接种前、每次划线间隔及最后一次划线结束均需要灼烧接种环随堂练习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评估论点的可信程度评估论点的可信程度有一段时间,水果“酵素”风靡各地。水果“酵素”制作的大致过程是:将洗净、切成块状的水果放入洁净的容器,再加入糖和水,密封,置于阴凉处发酵一至两周。有人说,吃水果“酵

10、素”可以美容、减肥、促进消化和提高免疫力。请评估这一论点是否可信。追问以下问题可以帮助你分析。1.“酵素”是什么?水果“酵素”的制作原理是什么?2.水果“酵素”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它是否含有人们无法从其他食品中获取但又是维护健康所必需的成分?水果“酵素”中的所有成分都有益于人体健康吗?3.如果要更加有力地支持或反驳水果“酵素”有益健康的论点,应该怎样获取证据?因此,因此,“吃水果酵素可以美容、减肥、促进消化和提高免疫力吃水果酵素可以美容、减肥、促进消化和提高免疫力”的论点的论点值得怀疑值得怀疑。P14所谓所谓“酵素酵素”,就是,就是“酶酶”的另一种说法。的另一种说法。“酵素酵素”制作就是利用制

11、作就是利用微生物微生物进行进行无氧无氧呼吸呼吸的原理,进行的原理,进行像制作泡菜像制作泡菜一样的发酵。一样的发酵。这样制作的这样制作的“酵素酵素”中可能有中可能有糖类糖类(包括包括-些简单的糖和膳食纤维等些简单的糖和膳食纤维等)、蛋白质蛋白质(包括多包括多种酶种酶)、有机酸有机酸等成分,等成分,不存在不存在它独有的、特殊的它独有的、特殊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其中甚至,其中甚至可能含有可能含有微生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物发酵产生的有毒物质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会,食用后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危害人体健康。一、概念检测1.微生物的纯培养既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又要防止杂菌污染。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培养基

12、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2)消毒和灭菌的杀菌程度存在差异。()(3)微生物的纯培养物就是不含有代谢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练习与应用2.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是如何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干制、腌制、低温储存等。干制可以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腌制可以通过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低温则是通过降低微生物的代谢速率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P14二、拓展应用1.某同学将5个手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然后用肥皂将该手洗干净,再将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同种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将这

13、两个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发现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皿中菌落较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_。培养皿和培养基(2)“将指尖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相当于微生物培养中的哪一步操作?接种(3)从实验结果来看,洗手后我们就能进行无菌操作了吗?操作时,我们可以采用 什么方法来避免手上微生物的污染?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到,洗手后手上还有一些微生物,不能直接进行无菌操作。可以通过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或戴消过毒的手套等方法来避免手上微生物的污染。P14练习与应用2.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从葡萄皮上成功分离来的野生酵母菌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放置在摇床上培养,摇床转速分别为 210 r/min,230 r/min和250 r/min。培养时间与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摇床转速不同,意味着培养条件有什么不同?二、拓展应用意味着培养液中02含量不同。(2)从图中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其原因是 什么?培养液中02含量越高,酵母菌种群密度越大。(3)为什么培养8h后,其中2个锥形瓶中酵母菌 的种群密度基本达到稳定?这时候已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P14练习与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