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882092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一、 单选题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道西风瘦马”中“西风”,即“秋风”“瘦马”写出了路途的辛劳奔波,也写出了生活的艰辛。B.“断肠人在天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之上直接抒情,抒发了常年在外漂泊的游子深切思乡之情。C.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歌表达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为好友李白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慨,寄以慰藉的一首诗。2.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一首乐府诗。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观海望天,气势

2、恢宏,表达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宽广胸怀和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C.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然通篇写景,但是怀乡之情却贯串始终。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和作者急欲归家的欢快的心情。3. 下列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骆

3、驼祥子茶馆等。C.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风格慷慨悲壮,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马致远,元代散曲家、戏曲作家,他被誉为“秋思之祖”。4.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前一句是动态描写,后一句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互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季节,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李白借助想象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4、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二、 古诗词鉴赏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观沧海曹 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从动静的角度赏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观沧海曹 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

5、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_”。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妙处。 (2)选出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对象。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6、。C.“水河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D.全诗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展现了一幅雄伟壮阔的海景图。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淮上与友人别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淮上与友人别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_,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_,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2)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

7、的感染力。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 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可谓“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请从词语运用角度分析诗人的“悲痛之意”。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借景抒情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

8、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客路”即旅人前行的路。它在“青山”之外,暗含旅途奔波之意。B.颔联中的“潮平”和“风正”分别点示出江面开阔、风顺且猛的宏大气势。C.颈联中的“生”和“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昼夜更替与新年旧年交接的景象。D.这首诗抒写诗人王湾停宿北固山下的所见所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2)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

9、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点题。“客路”“行舟”流露出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诗的颈联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C.颔联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静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也表现出来了。D.在唐朝的诗人中,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妙,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古道西风瘦马

10、”中的“瘦”字。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对作品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B.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C.“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D.“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2)下列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11、B.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感人。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D3.【答案】D4.【答案】C5.【答案】(1)“澹澹”是指水波荡漾的样子,是动态;“竦峙”是指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2)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

12、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抱负。)6.【答案】(1)观(2)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和雄心壮志。7.【答案】(1) 运用夸张和互文的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抱负。(2) B8.【答案】(1)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2) B9.【答案】(1)示例一:“闻道”写出诗人听闻友人王昌龄被贬的消息时的惊愕痛惜之情,暗含“悲痛之意”。示例二:“五溪”(或“过五溪”)写出友人贬谪之地的荒远,暗含诗人为友人的不幸而悲痛。(2)示例一:这两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月”抒发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10.【答案】(1)B(2)设问,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11.【答案】(1)D(2)“生”和“入”都采用了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述自然的时序更替中,景中含情,景中寓理,给人积极、乐观向上的力量。12.【答案】(1)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消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2)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感情。13.【答案】CB试卷第9页,总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