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集中供热建设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8879341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区集中供热建设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城区集中供热建设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区集中供热建设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区集中供热建设新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源县阳关热源实业有限公司城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OO八年 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概述11.2研究工作概况31.3研究结论81.4建议9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12.1利源县城区供热现状112.2 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的区别及优势132.3建设内容及规模142.4锅炉设计理念及锅炉容量确定152.5实施污染治理的必要性16第三章 热负荷183.1供热范围183.2热指标183.3供热负荷19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14.1选址地理位置214.2厂址自然条件214.3社会环境状况234.4燃料、动力供利源244.5环境保护要求24第五章 供热管网及换

2、热站255.1供热介质参数的确定255.2供热管网的布置原则255.3管网布置及敷设方式265.4供热管网水力计算275.5换热站布置275.6换热站规模的确定275.7换热站工艺设计285.8换热站总平面布置295.9换热站运行调节295.10供热调节295.11供热管网监控系统305.12本地监控站LCM33第六章 供热站工程技术方案356.1设计原则356.2项目组成356.3供热站建设方案366.4脱硫除尘工艺流程416.5总平面布置426.6运输436.7热工控制456.8辅助设备466.9土建工程47第七章 公用工程517.1给水排水517.2电气52第八章 环境保护558.1设计

3、依据及执行标准558.2环境质量现状558.3环境治理措施568.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588.5机构设置63第九章 节约能源649.1概述649.2设计依据649.3能耗分析649.4节能措施659.5节水措施65第十章 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6610.1 设计依据6610.2本项目危害职业安全卫生因素的分析6610.3 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及予期效果6810.4 预期效果及评价7010.5 消防设计70第十一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工作组织7211.1施工进度计划7211.2工作制度及项目定员72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412.1估算依据及说明7412.2投资估算7512.3资金筹措7612.

4、4投资指标76第十三章 项目评价8013.1财务评价基本参数8013.2产品成本分析8113.3建设期生产计划建议8213.4利润8213.5财务现金流量分析8213.6资产负债能力分析8213.7不确定性分析8313.8经济评价结论83 附图: 1.供热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2.供热管网布置及换热站位置图 3.区域位置图第一章 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城区集中供热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企业性质、建设性质项目承办单位:利源县阳关热源实业有限公司企业性质: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地点:浙江利源县 院内1.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1.1.5编制原则1、设计必须

5、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法规;2、设计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以最佳的产出效益投资比作为设计要求;3、设计要突出“(热)用户第一,绿色环保,管理一流”的目标,合理布置总图,设计好一个功能齐全、建筑造型好、考虑以人为本的花园式供热站;4、本项目必须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思想,整体设计体现稳妥可靠、安全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5、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消防和抗震等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6、集中供热对象考虑商业用户、公用和民用采暖负荷;7、坚持以人为本,创造方便、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1.1.6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

6、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水管道水质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工业锅炉水质标准;浙江环

7、境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导则;浙江产业投资指导目录(2006年本);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项目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建设基础资料、市场调研有关资料;现场踏勘资料。1.2研究工作概况1.2.1建设规模本项目为新建工程,项目实施后总供热能力达到70蒸吨,供热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1.2.2 主要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利源本项目主要原材料为软化水所用盐,项目年用盐量为1.0吨,用量不是很大,本地市场可以满足供利源。燃料:本项目年需耗煤量为22176吨,所需燃煤由左云县和浑源县煤矿供利源,供利源有保证。供水:项

8、目建成后新鲜水用量为65m3/d,供水水源为利源县供水公司,本项目新建一座水泵房,安装全自动变频供水器及消防水泵,建设一座800m3蓄水池,以供生产及消防用水需求。供电:城区供电管网供利源,电力充沛。1.2.3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1.2.3.1项目提出的背景利源县城区的供热方式为分散供热,现有热源布局混乱,规模均较小,居民大量采用煤炉采暖,热效率低,耗煤量大,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小型锅炉房除尘脱硫效果差,也加剧了市区的环境污染。随着利源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办公楼、住宅楼迅猛增加,治理和改善环境状况,解决利源县城区供热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据利源县环境保护局对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

9、显示,城区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是烟尘,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其次是二氧化硫的污染,它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对农作物和人的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第三是机动车辆尾气的污染,机动车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物等污染物逐年增加。利源县供热现状是几十座共几十多台各类型号、容量不等的燃煤锅炉房,繁星般地散布在城区范围内。这些锅炉房大部分装机容量很小,单台出力一般都在1.4MW以下。锅炉选配的除尘设备简陋,都为干式除尘,不能脱硫,除尘效率很低,烟尘排放浓度严重超标。每到冬季采暖时,城区上空烟尘覆盖,烟尘中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逆温层作用下难以扩散,严重地影响着

10、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的整体形象。1.2.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的需要集中供热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集中供热普及率是代表现代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标志着一座现代城市的市民生活质量,大气环境质量,交通运输,城市垃圾处理的文明程度。建设现代化城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大气环境质量等。集中供热是美化城市市容,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决定”(国发200540号),该项目符合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

11、第十九项“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的第八条“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因而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扶持发展的行业。2、保护文物古迹的需要利源县县城的利源县木塔(佛官寺释迦塔),建于辽代。现今已有950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规模宏丽,建筑奇巧,全世界亦属孤例,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国内外旅游人数的成倍增加,清洁、舒适的大气环境更加重要,然而由于利源县冬季采暖需要,大量的燃煤小锅炉,没有任何脱硫除尘设施,加之排烟高度低,大量的烟尘、SO2低空排放,对木塔的损害已十分严重,从保护文物古迹角度出发也必需采取集中供热。3、提高城镇品位,为

12、招商引资树造良好的形象利源县是一个农业县,工业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招商引资工作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实现县城集中供热、强行拆除集中供热区内的所有采暖锅炉可有效减轻县城大气污染负荷,进一步提高了县城品位和对外形象,对全县旅游业和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4、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集中供热是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积极的措施。这是由于集中供热采用大容量的锅炉和完善的环保措施及较严格的科学的管理,使锅炉的热效率和除尘器的除尘脱硫效率得到提高,进而减少了燃煤量,减少灰渣及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了城市市区内汽车运量,降低了城市道路交通负荷,改善了城市的大气环境。所以,采取集中供热不仅改善城市大气环

13、境污染的现状,也改变了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定会给城市今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利源县实施集中供热工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达到推进能源、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污染物综合治理的目的,项目建设势在必行。1.2.3 供热范围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以解决利源县城区冬季采暖用热为目的。供热范围为西至利源山路两侧,东至西环路、南至三环路两侧,北至二中路两侧等区域。供热范围详见附图供热管网布置图。1.2.4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参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包括利源县阳关热源

14、实业有限公司建设该项目的背景与发展概况、项目技术的先进性、项目建设的意义;产生的污染物在治理过程中回收可利用资源能源的建设条件、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建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等,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进行科学评价。1.2.5项目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技术原则本着“认真负责、科学规范、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规定的排放标准及有关技术进行设计。本项目从供热站污染物产生来源以及治理方式出发,实现资源和能源循环利用,在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的同时降低各项污染物排放量;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效益。1.2.6研究工

15、作概况受利源县阳关热源实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收集了相关资料。同时与建设单位有关人员进行了座谈,就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沟通。研究工作的重点是供热行业清洁生产理念,对本项目的污染物治理方案、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1.2.7环境保护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是锅炉废水和生活废水,生产废水全部回用于湿法脱硫除尘工艺中,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锅炉安装麻石水膜除尘器或旋流板式麻石水膜除器进行处理,烟气经处理后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时段二类区标准的要求。锅炉房产生的炉渣,可作当地砖厂生产耐火砖

16、的掺合料,也可作建筑材料用于建筑工程;污泥、生活垃圾运送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处理消纳。生产过程中产生噪声经采取防治措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类标准要求。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经采取相利源环保措施后,均达标排放,属清洁型生产,符合环保要求,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2.8定员及劳动力来源供热站建设运营后,劳动定员52人,其中:管理人员8人,工程技术人员5人,工人39人。1.2.9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5188.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133.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4.6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解决4728.4万元;申请煤炭可持续发展资金460万元。1.2.10效益分

17、析项目实施后,年销售收入1851.3万元;利润259万元;税金485万元,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1.3研究结论本项目通过对城区集中供热站的建设,淘汰原有城区分散燃烧供热小锅炉,逐步实现城区集中供热。本项目的建设,共淘汰设备老化、热效率低、运行成本高且多数无除尘设施的分散燃煤采暖小锅炉38台,实现集中供热,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空气产生正效利源,改善区域大气环境现状。由于工程采用了新型节能锅炉,自动化程度高,热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加之先进完善的脱硫除尘设备,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治理了环境污染,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供热工程还可以为社会提供52名就业岗位。因此,集中供热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18、。本项目采用先进的锅炉,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达到了国内较先进水平。同时配备了高效率的环保设施,降低了能耗、物耗,从源头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从环保投资的经济损益分析,项目实施后每年环保产生净效益1041万元。可见,本项目经济效益是比较好的。采用先进的锅炉除尘设备和环保设施,实现城区集中供热,可节约燃料,降低排污费,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本项目通过发展集中供热,实施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使各项污染物均能达到达标排放,使排放总量降至最低,改善整个城区环境,减轻原有项目和淘汰原有分散锅炉对环境的影响,对改善利源县环境现状、节约能源和提升城市品位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产

19、生一定的环境效益。该项目基本上做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有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本项目是完全可行的。1.4建议本项目属于污染物综合治理的清洁生产项目,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大力支持协作,使项目尽快实施,投产见效。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供热站1.1建设规模1.1.1锅炉台349MW1.1.2供热面积m27500002总投资万元5188.4 2.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5133.8 其中:基本预备费万元67.2 涨价预备费万元0.0 建设期借款利息万元0.0 2.2流动资金万

20、元54.6 3投资指标3.1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总投资元/百元280.26 3.2百元销售收入占用固定资产元/百元277.31 3.3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金元/百元9.83 4全场定员人524.1工人人394.2技术人员人5 4.3管理人员人8 5全年生产天数d1656原材料、燃料及动力需用量6.1原材料6.1.1盐t/a0.9246.2燃料和动力6.2.1水m3/a118006.2.2电kWh/a25872006.2.3煤t/a221767运输量t/a27721其中:运入量t/a22177运出量t/a55448年总成本(100%负荷)万元1479.9 9年营业收入万元1851.3 10年利税万

21、元485 11年利润万元259 12借款偿还期a0.00 13投资回收期a10.60 含建设期1a14投资利税率%8.9 15投资利润率%4.8 16财务内部收益率%6.7 9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利源县城区供热现状利源县现有热源布局混乱,规模均较小,居民大量采用煤炉采暖,热效率低,耗煤量大,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浪费。小型锅炉房除尘脱硫效果差,也加剧了市区的环境污染。随着利源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办公楼、住宅楼迅猛增加,治理和改善环境状况,解决利源县城区供热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据利源县环境保护局对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显示,城区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是烟尘,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其次

22、是二氧化硫的污染,它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对农作物和人的身体健康影响最大。第三是机动车辆尾气的污染,机动车的急剧增加,导致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物等污染物逐年增加。利源县供热现状是几十座共几十多台各类型号、容量不等的燃煤锅炉房,繁星般地散布在城区范围内。这些锅炉房大部分装机容量很小,单台出力一般都在1.4MW以下。锅炉选配的除尘设备简陋,都为干式除尘,不能脱硫,除尘效率很低,烟尘排放浓度严重超标。每到冬季采暖时,城区上空烟尘覆盖,烟尘中还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逆温层作用下难以扩散,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城市的整体形象。本项目范围内目前分布的供热锅炉共3

23、8台共计69.5吨,主要分布情况见表2-1。表2-1 供热站取代分散燃煤锅炉情况序号单位名称型号锅炉吨位数量原有供热面积(m2)年燃煤量(t)原有环保设施1农业开发办CWNS热水锅炉11台20001502武装部CWNS0.711台25001003计生局CLSG热水锅炉1.51台30001504环保局CWNS-A21台100003005检察院LZSGL1.4-98-7021台60002506法院CLSG-A2.51台70003007煤运公司CLNS0.350.51台20002008教育局CLSS0.35-95/70-A0.51台20001509国土资源WWGS0.7-95/70-A11台3500

24、20010信誉宾馆CWNS-A21台600025011邮政局CDZL2841台150050012建设银行CLSG0.7-85/60-A11台300015013人民银行卧式锅炉21台500030014地税局CWNS-A11台400015015国税局常压CLSG0.7-95/70-A11台500015016机关后勤服务中心CDZL-A41台2200050017供电支公司DZL2.8-1.0/95/70A41台2000060018发展银行CDZL1.421台1200035019网通CDZL1.4-95/7021台1100035020农牧局常压热水锅炉31台1800050021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CLX

25、G热水锅炉21台600020022二中常压热水锅炉21台1000040023公安局卧式锅炉21台1100035024梨花酿酒有限公司RSL1.4-0.60/95/70-A21台800030025移动通信营业部立式锅炉0.51台200010026中行CLSG1.75-95/70-A2.51台1000040027旧汽车站商品楼CLSG180F31台1800060028中医院CLSG2.1-85/60-A31台900040029文化活动中心CLSB-85/60-A21台800025030农业银行WNGS-7/95/60-A11台600020031工商局CWNS-80/60-A21台800030032

26、供销商场(联营)WWG0.7-0.7/95/70-A11台600020033工行CWNS-A21台1100040034协作办CWNS0.35-85/60-A0.51台300010035棉织厂家属楼立式锅炉1.51台500015036交通局卧式锅炉21台1000030037生产资料家属楼立式锅炉21台1200040038水务局立式锅炉0.51台3000200合计69.538台305000108502.2 集中供热与分散供热的区别及优势分散供热主要指的是各单位利用自备的燃煤小工业锅炉自给自足的一种供热方式。据统计,我国工业锅炉约有50万台、120万蒸吨/时,平均单台容量仅为2.4蒸吨/时,平均运行

27、热效率仅50%。这些小锅炉在当地集中供热不发达的时期,确有其方便处,也是必需的,但其效率低、污染严重、供热质量差等缺点也极为突出。相比分散供热,集中供热有明显的优势。1、集中供热以一个或几个热源点为依托,通过热力管网向用户输送热能。集中供热的锅炉容量较大、热效率较高、经济性较好,相利源的供热成本较低、供热质量较好,而且集中供热锅炉的污染物排放处理设施一般也较为完备,对环保有利,所以国家倡导集中供热。2、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供热机组的热电联产综合热效率可达85%,而大型汽轮机组的发电热效率一般不超过40%;区域锅炉房的大型供热锅炉的热效率可达80%90%,而分散的小型锅炉热效率只有50%6

28、0%。3、有条件安装高烟囱和烟气净化装置,便于消除烟尘,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卫生,还可以实现低质燃料和垃圾的利用。4、可以腾出大批分散的小锅炉房及燃料、灰渣堆放的占地,用于绿化,改善市容。5、减少司炉人员及燃料、灰渣的运输量和散落量,降低运行费用,改善环境卫生。6、易于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供热质量。实现集中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2.3建设内容及规模 2.3.1建设方案确定的原则 1、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有关方针、政策。 2、以利源县县城人居环境最优为目标。 3、坚持贯彻“合理规划、节省投资、整体推进、分

29、步实施、完善功能、全面提高”的原则。 4、改造工程利源采取先易后难、典型引路的办法进行推进。 5、坚持“市场运作、谁开发谁受益”的指导原则,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路子。 2.3.2方案的选择针对利源县县城地理位置及县城布局的特点,县城供热主要目标为居住小区、学校、商业区、办公区及企事业单位,并取代原分散的采暖锅炉。结合热源厂的具体位置,县城地势高差相差不大的实际情况,故确定主管线沿路敷设,并选择合理的位置建换热站,再由换热站通过二次管网向用户供热的方案,这样可以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改造彻底,从根本上根治污染源的产生,达到彻底改善环境的目的。2.3.3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新建

30、75万平方米的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占地16.83亩,设2台SHF14.0-1.25/130/70-P型热水锅炉和 1台SHF21.0-1.25/130/70-P锅炉,总热量达到49MW/h。新建18974米供热管网。主要供热范围:西至利源山路两侧,东至新建南路、南至三环路两侧,北至二中路两侧等区域。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1座供热站及其配套的换热站、热网敷设。供热站主要包括锅炉主厂房、原煤堆场、渣场,办公楼、输煤廊道,配套建设6个热交换站及热网敷设等设施。本项目是利源县县城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站占地面积16.83亩,三个换热站占地面积1.5亩。建筑物总建筑面积8868m2。供热能力75万平方米,总供热

31、能力达到70蒸吨。2.4锅炉设计理念及锅炉容量确定2.4.1设计理念锅炉的热效率和污染物的排放量,不仅和煤炭的品质及燃烧方式有关,而且同锅炉的容量有关。通常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锅炉容量越大,热效率越高,污染物排放量越小。这是由于锅炉容量大,热负荷高,炉膛空间相对较大,烟气停留时间长,煤炭燃尽系数高,烟尘排放量少。热效率高,节省了煤炭,也就是减少了烟尘和SO2的排放量。容量愈小的锅炉,燃烧方式也愈落后,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也愈多。20t/h锅炉的热效率比1t/h锅炉高10%左右,当然后者污染物排放量也要多。为此,淘汰小容量的锅炉,是提高热效率、节约煤炭、减少SO2及烟尘排放量的最简

32、便、最经济的方法。本项目将清洁生产理念贯穿在整个建设当中,引进先进的节能设备和采取可靠的环保措施,代替原有老设备,使资源和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增产减污,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2.4.2供热站锅炉容量的确定锅炉容量选型考虑节省工程投资、节约用地和调节灵活;同时尽量配置热效率高且节能效果好的炉型,经综合考虑,供热站设2台14MW锅炉和1台21MW锅炉。在设计热负荷时,锅炉负荷率为90.7%,为锅炉经济运行负荷区。2.5实施污染治理的必要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大约 78%的电力、60%的民用商品能源以及70% 的化工原料均靠煤。煤的直接燃烧是我国最重要的

33、人为空气污染源。我国大气主要污染源有: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卫生防护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由于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工艺过程、原料和产品种类等不同,其对大气污染的程度也不同。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在居住区里,随着人口的集中,大量的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也需要耗用大量的煤炭,特别在冬季采暖时间,往往使受污染地区烟雾弥漫,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源。交通运输:近几十年来,由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城市行驶的汽车日益增多,火车、轮船、飞机等客货运输频繁,这些又给城市增加了新的大气污染源。我省是全国环境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主要城市空

34、气质量全部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全国污染最严重的30个城市中,我省占了13个;全省26条河流104个监测断面中有73%的断面水质超过国家地面水五类水质标准,失去了使用功能,由于水污染造成的跨界污染纠纷日益增多,地下水的污染也在加剧;生态环境破坏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土地退化严重,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地质灾害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地下采空区达1300平方公里,塌陷区520平方公里。我省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污染严重,已成为切肤之痛,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政府部门准备通过人大立法,政府组织实施,对全省所有的电厂、炼焦厂、水泥厂、化肥厂等污染严重的企业,强制在三年内安装环保设施,消除二氧化

35、硫和粉尘等污染。针对利源县空气污染严重的现状,致力实施综合整治大气污染环境的“蓝天工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减少居民生活燃料导致的污染,逐步将燃煤改变为燃气,或者改进煤炉,较少甚至消除烟气排放;二是逐步调整城区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提高污染型企业的空气治理力度,减少工业导致的空气污染;三是通过增加绿化等增强自净能力。利源县城区现还都采用分散供热小锅炉,这些锅炉设备大都老化、容量小、运行成本高且无除尘设施,在运行时产生的烟尘、SO2、粉尘和有机废气等污染了当地的环境。本项目新建一座集中供热站,逐步实现整个城区全部集中供热,以打造绿色城市为理念。充分利用资源能源,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36、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不足、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紧迫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项目单位推进能源、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污染综合治理,投资建设城区集中供热站项目势在必行。 第三章 热负荷3.1供热范围本项目的供热范围为利源县市区。主要供热区西至利源山路两侧,东至新建南路、南至三环路两侧,北至二中路两侧等区域。供热范围详见利源县集中供热管网布置图。总供热能力为75万平方米。3.2热指标根据的气候资料、建筑特点以及

37、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本次可行性研究采用综合热指标作为计算供热负荷的依据。综合热指标主要根据利源县提供的“供热面积及类型统计表”及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并参照浙江一些相近地区情况确定。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中各类建筑热指标推荐值见表3-1。表3-1 各类建筑热指标推荐值建筑物性质住宅居住区综合学校办公医院幼托旅馆商店食堂影剧院大礼堂大礼堂体育馆采暖节能措施前的热指标(W/m2)58646067608065806070658011514095115115165采暖节能措施后的热指标(W/m2)40454555507055705060557010013080105100150注:上述热指标已包含5%管

38、网热损失。本项目的热负荷为采暖热负荷,采用单位面积热指标计算。综合上述参数,本项目选取在采暖节能措施实施前居住建筑热指标为63W/m2,公建热指标为70W/m2。选取在采暖节能措施实施后居住建筑热指标为49W/m2,公建热指标为63W/m2。热指标计算:3.3供热负荷根据供热面积及各项热指标,计算出本项目的总热负荷为658.4兆瓦。全年热负荷计算见下表3-2,全年热负荷曲线图见图3-1。表3-2 全年采暖热负荷表序号室外温度室外温度持续时间h采暖热负荷(MW)采暖总热量kJ1521420.5 15773940000 2421922.1 17384220000 3322823.6 1939140

39、0000 4223225.2 21047040000 5123426.8 22555260000 6023428.4 23882040000 7-123429.9 25208820000 8-223431.5 26535600000 9-324433.1 29053080000 10-422934.7 28565460000 11-521736.2 28298970000 12-621237.8 28848960000 13-720339.4 28775250000 14-819641.0 28894320000 15-919242.5 29393280000 16-1019044.1 301

40、64400000 17-1117645.7 28939680000 18-1214447.3 24494400000 19-1312048.8 21092400000 合计3952478298520000 采暖期165天平均热负荷 34.7MW设计热负荷48.8MW,全年采暖总热量478298520000kJ。采暖负荷曲线是根据室内采暖温度18,室外采暖计算温度-13,起始采暖温度5,采暖天数165天绘制。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4.1选址地理位置利源县位于浙江北部,地处雁门关之北,大同市之南,东邻北岳恒山,西接朔州山阴。全县位于东经1125811328,北纬39203942,南北长47.5

41、公里,东西宽46.5公里,总面积1708.3平方公里。县城位于全县平川区中心,略偏西北,地理坐标在北纬3923,东经10311,海拔1003米。厂址位于利源县新建西路原水泥预制厂院内。4.2厂址自然条件4.2.1地形地貌利源县位于大同盆地南缘。整个县城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境内相对高差1350米。全县可分为三大地貌单元。即:南部剥蚀、侵蚀土石山区,中部洪积,冲积平原与东北、西北黄土区丘陵区。厂址位于中部冲洪积平原区。4.2.2气候特征本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冬季较长,春、夏、秋均等,全年平均气温9.6,极端最高气温36.4,最低气温-30。全年日照时间为2844小时,

42、平川无霜期l3014l天,全县年均降水量360.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916.8毫米,年均相对湿度53%。本区全年主导风向为SW,频率为12.75%,静风次之,频率为12.54%,其次为SE、S,频率分别为8.27%和8.20%。年均风速为2.2米/秒。利源县地处塞外高原,气候严寒,风大沙多,灾害性气象出现较频繁,主要是干旱、洪涝、冰雪、霜冻等。4.2.3地震烈度利源县地震烈度为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建筑工程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设防。厂址位置地形平坦,不受洪水威胁,未有其他自然灾害影响。4.2.4地表水境内河流为桑干河水系,桑干河源于宁武县管涔山,经朔州、山阴,自辛义村入利源县,从北张寨出境。由西向东北流,境内全长39.2公里。河底为土质,河岸弯曲率1.14,正常年清水量约35立方米/秒,上游东榆林水库蓄水时清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