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应用.doc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8877492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应用.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15页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应用摘 要2008年是中国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是中国网民成为全球具有最充分的客户资源和最大的市场空间的一年,实现2008年奥运会在信息化建设以及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的承诺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是中国电子商务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和投资热潮集中爆发,规模和数量将双创历史新高的一年更是众多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发展、全面展示中国电子商务巨大潜能和明显商业价值的一年。本文正是分析了电子商务对电子商务发展应用前景分析,其中涉及到了中国和国际上目前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在未来的巨大前景及其对管理的影响,其中涉及物流业各方面、物流各作业环节和各功能环

2、节,并对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电子商务未来前景给予大胆的预测。关键词: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展望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in China and it applicationAbstract2008 is the Chinese people fully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plan for the 17 the first year, China is the worlds Internet users with the most adequate resources and the l

3、argest customer market space, 2001, and 2008 Olympic Games in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in e-commerce Application of the commitments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in the year, Chinas investment in e-commerce continues to grow and focus on investment in the outbreak, and the number will double size of a

4、 record year for more of the many well-known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nterprises, comprehensive display of Chinas electronics Business enormous potential and obvious commercial value of the year. This paper is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business e-commerce application analysis, whi

5、ch involves Chin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focuses on e-commerce and logistics in the next great prospect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which involves the logistics industry , The logistics operations of the various functional areas and sectors, logistics an

6、d e-commerc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ir own views on the future of e-commerce to the bold prediction.Key Word:Electronic commerc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utlook,目 录1绪论42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42.1开展EDI的电子商务应用阶段42.2组织开展“三金工程”阶段42.3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52.4电子商务进入了务实发展阶段63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63.1 电子虚拟市场发展63.2 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63.3 电

7、子商务环境发展74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74.1电子虚拟市场培育74.2电子商务应用84.3电子商务环境完善95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展望105.1纵深化趋势105.2个性化趋势105.3专业化趋势105.4国际化趋势105.5区域化趋势105.6融合化趋势11结论12致 谢13参考文献14 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应用1绪论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Internet在全球爆炸性增长并迅速普及。在这一前提下,电子商务应运而生了。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电子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为依托的全新的商务模式,它可以使商家与供应商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8、,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也可以让商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佳供应商,在全球市场上销售产品。自1998年“电子商务年”以来,电子商务在全球发展迅猛,大约每九个月其交易额就翻一番,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网上贸易额、销售额等)达到数千亿美元,电子商务收入剧增262%。2.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2.1开展EDI的电子商务应用阶段我国九十年代开始开展EDI的电子商务应用,自1990年开始,国家计委、科委将EDI列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如外经贸部国家外贸许可证EDI系统、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中国外运海运/空运管理EDI系统、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中化财务、石油、橡胶贸易EDI系统”及山东抽纱公司EDI在

9、出口贸易中的应用等。1991年9月由国务院电子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办公室牵头会同国家计委、科委、外经贸部、国内贸易部、交通部、邮电部、电子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商检局、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中国银行、人民银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税务局、贸促会等八个部委局发起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小组”,同年10月成立“中国EDIFACT委员会”并参加亚洲EDIFACT理事会,目前已有18个国家部门成员和10个地方委员会。EDI在国内外贸易、交通、银行等部门应用。2.2开展“三金工程”阶段,为电子商务发展打基础。1993年成立国务院付总理为主席的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相继组织了金关、金卡、金税等“三

10、金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 1994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电子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委员会(GIIC)共同组织“北京电子商务际论坛”,来自美、英、法、德、日本、澳大利亚,埃及加拿大等国700人参加。1994年10月“亚太地区电子商务研讨会在京召开”,使电子商务概念开始在我国传播。1995年,中国互联网开始商业化。互联网公司(、公司)开始兴起。1996年1月成立国务院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总理任组长,20多个部委参加,统一领导组织我国信息化建设。1996年,全桥网与因特网正式开通。1997年,信息办组织有关部门起草编制我国信息化规划,1997年4月在深圳召开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各省市地区相继成

11、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省开始制订本省包含电子商务在内的信息化建设规划。1997年,广告主开始使用网络广告。1997年4月以来,中国商品订货系统(CGOS)开始运行。2.3进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阶段。1998年3月,我国第一笔互联网网上交易成功。 1998年7月,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正式宣告成立,被称为“永不闭幕的广交会”。 中国商品现货交易市场,是我国第一家现货电子交易市场,1999年现货电子市场电子交易额当年达到2000亿人民币。中国银行与电信数据信局合作在湖南进行中国银行电子商务试点,推出我国第一套基于SET的电子商务系统。 1998年10月,国家经贸委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宣布启动以电子贸易

12、为主要内容的“金贸工程”,它是一项推广网络化应用、开发电子商务在经贸流通领域的大型应用试点工程。1998年首都、上海等城市启动电子商务工程,开展电子商场、电子商厦及电子商城的试点,开展网上购物与网上交易,建立金融与非金融论证中心,和有关标准、法规,为今后开展电子商务打下基础。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尚处起步阶段或初始阶段。医药电子商务网于98年投入运营,医疗卫生行业1万个企事业单位联网,能提供上千种中西药品信息。全国库存商品调节网络、全国建筑在线、房地产网上促销,都已正式开通。1999年3月8848等B2C网站正式开通,网上购物进入实际应用阶段。1999年兴起政府上网、企业上网,电子政务(政府上网工

13、程)、网上纳税、网上教育(湖南大学、浙江大学网上大学),远程诊断(北京、上海的大医院)等广义电子商务开始启动,并已有试点,并进入实际试用阶段。2.4电子商务进入了务实发展阶段。电子商务逐渐以从传统产业B2B为主体。电子商务服务商(dotcom公司)正在从虚幻、风险资本市场转向现实市场需求的变化,与有商务传统企业结合,同时开始出现一些较为成功、开始赢利的电子商务应用。由于基础设施等外部环境的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应用方式的进一步完善,现实市场对电子商务的需求正在成熟,电子商务软件和解决方案的“本土化”趋势加快,国内企业开发或着眼于国内应用的电子商务软件和解决方案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主导。我国电子商务全

14、面启动并已初见成效。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的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出来。3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3.1 电子虚拟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空间是电子虚拟市场(Electronic Marketplace),电子虚拟市场是由Internet上企业、政府组织和网民组成的网上市场,网上市场的扩张速度和发展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和前景。自从1994年Internet的商业化以来,在短短5年时间内90%以上的世界500强公司建设有网站,30%的企业商务网站开始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或直接进行网上商务活动;目前全球网民从1994年的100万增加到1998年的1.3亿。虽然中国Internet起步较晚,但自从199

15、4年接入Internet后我国的网上市场也得到快速增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网上市场规模。根据我国网络管理机构CNNIC最近一次统计表明,我国的网民已从1998年底的210万增加到1999年6月底的400万.因此从市场营销角度看这些网民属于消费领导型而且具有很高的购买潜力和消费能力,它是一个巨大的网上商机等待开发。作为电子商务的主导力量,我国企业也纷纷设立网站,目前约有3万多个在.Com下注册的商用域名,在半年之内竟增长了一倍,我国一些大企业也纷纷设立商务站点开拓网上商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是我国政府的上网年,目前政府机构上网踊跃,在.Gov下注册的域名在一年之内翻了三倍达到1600多个。3.

16、2 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源于70年代的EDI应用,我国海关是最早引入EDI进行报关,经过几年的完善发展目前企业可以在企业通过上网申请报关。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始于Internet的商用发展,目前电子商务活动发展较快的是网上销售、网上促销、网上服务。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1)1998年的网上广告收入1800万仅占全年320亿元的广告收入中很少比例,而在美国网上广告收入达到19.6亿美元已经超过户外广告收入;(2)在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下,一些面向国际的商务综合网站纷纷开通为我国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推波助澜,如有对外贸易与合作部的主办的被称为“日不落”的中国商品市场自开通以来

17、,就成为国内企业走向国外和国外企业了解中国产品的桥梁。3.3 电子商务环境发展在传统实物市场进行商务活动是依赖于商务环境的(如:银行提供支付服务、媒体提供宣传服务、法律配套服务等),电子商务在电子虚拟市场进行商务活动同样离不开这些商务环境,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基本的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包括企业的电子商务站点、电子支付系统、实物配送系统三部分组成。为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在中国人民银行牵头下我国商业银行联合成立了联合认证(Certified Access)委员会为网上交易提供认证服务,以保证交易的合法性和可识别性。我国的一些商业商业银行也纷纷开通网上支付服务,如招商银行的“一网通”,中国银行的电子

18、钱包,和最近建设银行开设的网上银行服务为推动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积极引进一些国际标准作为国家标准,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与国际接轨。但须认识到是,我国电子商务环境还是滞后于发展需要的,因此加强法律完善和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势在必行,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下面将重点分析面临的问题并讨论相应的对策。4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4.1电子虚拟市场培育根据国外研究,当网民上网规模达到1000万时就可以形成规模市场,它也是Internet的服务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和信息服务商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

19、der )的盈亏点,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的ISP/ICP还处在亏损状态,需要不断融资来求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使我国Internet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必须大力培育发展上网规模,只有ISP/ICP的健康发展才能为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提供市场基础和技术保障。根据CNNIC的调查显示,制约我国网络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49.3%的调查对象认为是速度太慢,36.8%认为收费太贵。我国从1994年开始接入Internet,虽然与国外接口带宽达到241M,但与我国的Internet发展速度是不相称的。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电信的垄断地位,使得Internet的接入服务价格昂贵竟是美国的20倍,通讯资费成为制约发展瓶劲。

20、因此,培育电子虚拟市场必须有合理的、可靠的、足够的带宽,但靠中国电信难以提高服务质量,必须改造我国电信业并引入竞争机制,扶持现有的有线电视网和联通电信网发展,形成业界“竞争机制”推动Internet发展。制约上网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绝大多数家庭还缺少上网的信息终端,我国家庭拥有计算机的不及美国的1/10,目前上网计算机仅有146万台是美国的1/20。目前我国电视机的家庭普及率高达到80%,有线电视网在城镇的普及率也达到90%左右,如果发挥有线电视网的网络功能是一可行之路,为此国内外许多厂商纷纷研制出机电视机顶盒支持上网。为吸引更多的想上网苦于无计算机的用户,许多ISP与PC厂商合作纷纷推出“

21、免费PC”计划,消费者只需交纳一定的上网服务费后,ISP为其提供一免费的可以上网PC机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免费不限时上网。我国的互联网络技术公司也推出相应计划,但收效甚微,这与消费者的网络知识匮乏和ISP缺乏品牌形象有很大关系。我国的Internet发展还任重道远,对消费者培养教育和ISP的壮大发展是电子虚拟市场发展的基础所在。4.2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的应用是一系统性的问题,涉及到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机构等多方面因素。目前电子商务的应用存在的一些障碍。从消费者方面看,首先,不很了解电子商务的特点和优点,缺乏必要的网络知识;其次,在发货及货运系统方面缺乏选择性;第三,缺乏个人信用卡及第三方支付系

22、统,对网上产品的质量不信任,也不知道购物的结果如何;最后,中国一直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两千多年农业经济以及四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一直形成了节省、存钱、不借钱的消费观念,现金仍是人们购物支付的的主要方式,这也制约网上直接支付方式的发展和应用。从企业来说,上网资费太贵和速度太慢仍然是阻碍电子商务的最主要因素,在美国建设一有完善功能的电子商务站点需花费100万美元,这对企业来说是一沉重负担,中小型企业根本负担不起,另外企业缺乏网络技术人才和电子商务知识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政府方面,政府机构的高级官员不了解电子商务,无法快速适应电子商务环境,因此,不能投入足够的资源来发展人性化的电子商务环境。

23、因此,推动电子商务的应用,首先必须解决企业上网问题,对于大型企业应积极扶持上网拓展网上业务参与全球竞争,特别是一些IT行业的企业要先行起到表率,我国一些著名的IT企业如联想、方正正不失时机开通电子商务站点,实践证明他们决策是正确的,如联想今后80%的订单将直接从网上获取;对于中小企业,需要提供技术支持及人才培训服务,并为中小企业提供集中开拓电子商务业务的架构模式,避免单独建造网站的昂贵费用。其次,促进电子商务在个人消费市场的发展,积极发展网上零售服务,根据CNNIC调查85%的网民有意愿上网购物,我国珠穆郎玛网站和北京图书大厦网站在今年初的顺利开通就是典范。最后,政府机构必须了解电子商务发展趋

24、势,调整政策引导电子商务发展,如美国的政府采购80%都在网上竟标完成以吸引企业上网开拓业务;通过扶持或主持建设网上市场型网站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如对外贸易与合作部开通的中国商品市场网站,就是为我国中小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提供“日不落”的虚拟市场。4.3电子商务环境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电子商务环境的配套和完善,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首先,推动商业银行的网络化发展,建立完善的电子支付体系,在电子交易支付及结算手段上,政府有必要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法规。目前,我国的银行业提供网上支付的只有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三家,真正能开展网上银行业务还只有最近推出网上银行服务的建设银行

25、,我国最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却落在后面,因此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受到很大制约。其次,引导和扶持全国性的物流配送公司迅速成长,虽然电子商务交易中大部分环节通过网络的信息交换完成,对于实体物资商品还需借助物流系统完成,如果不建立与电子商务配套的配送系统,势必因货物不能及时交换妨碍电子交易的最终完成。目前,我国全国性的配送系统还是依赖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邮政系统,它的效率和昂贵费用已经制约我国货物全国流通,因此发展象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的中国货物流通服务公司迫在眉睫。第三,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保证电子交易的合法性,保护个人隐私和防范网上犯罪,建立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法律机制。电子交易由于信息的数字化和标准化

26、,使其丧失了个性化特征,因此确保交易中信息的身份特征和安全保密性是电子交易关键所在,目前我国还没有立法明确说明数字签名的有效性,以及立法保护网上个人信息隐私。最后,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宽松的经济政策环境,遵循网上交易自由原则和不额外征税原则。5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展望 21世纪将进入电子商务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将别无选择地生活在电子商务时代。如何面对电子商务方式、如何适应数字化生存并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竞争,是涉及到每个人、每个企业、部门及国家发展与生存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管理部门现在应该规划、并促进其发展的战略问题。今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5.1纵深化趋势。电

27、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臻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5.2个性化趋势。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经济社会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将把个人的偏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对所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活动来说,提供多样化的比传统商业企业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是决定今后成败的关键因素.5.3专业化趋势。一是面向个人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主,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较高,消费个性化要求比较强烈。所以,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

28、及某一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BtoB电子商务模式,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5.4国际化趋势。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企业可以由此同发达国家真正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变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有利时机。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5.5区域化趋势。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梯性、收入结构的层次性十分明显。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

29、济发达地区为主,BtoC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以这种模式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规划、配送体系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现实,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战略,才能最有效地扩大网上营销的规模和效益。5.6融合化趋势。电子商务将由最初的全面开花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兼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趋同,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二是不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国内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诸方面的优势是相对的,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必然会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

30、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的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相互协作也势在必然。结 论 我国电子商务虽起步较晚,但发展态势很好。如果能运用好“跟踪、迎头赶”战略,如果有一套既先进又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发展政策,如果能迅速启动作为电子商务主力军的企业,加大企业上网交易的宣传力度,变革传统的商务观念,我们就能够逐渐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为此,必须制定可行措施与有力对策:提高全民族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电子商务是未来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商业领域的深层次变革。对此,全民族都要有紧迫感,要吸引更多企业上网,通过上网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发挥示范效应,鼓励更多行业参

31、与。首先应在一些适合于电子商务发展的领域和部门积极推行,如外贸、银行、证券、民航、铁路售票、饭店订房、出版发行等行业可先开展电子商务,对于示范单位应在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并促其良性循环。创造发展环境,建立保障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应的技术标准与网络接入标准,相应的银行金融支持系统等等。要保证电子商务的规范化操作,就必须使这些标准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强人才培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的梯形队伍。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界都应重视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一方面要重视引进一批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电子商务人才的外流。吸收另国经验,走我国发展之路。积极参与

32、国际对话与讨论,在电子商务国际框架中及时吸收另国的经验教训,以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致 谢时光飞逝,三年的学习生活转眼就己将结束。就要告别母校,告别我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借此机会向他们表达深深的谢意。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王老师。本文从开题,写作直至最终定稿,王老师给予了我诸多建设性的建议,并在百忙之中多次阅其稿。恩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的治学方法,渊博的学识,诲人不倦和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令我景仰和敬慕,并将使我受用终生。感谢母校内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和使我受教的老师们,他们无私的传道,受业,解惑,让我能辨事理,明是非,让我在人生的长路上向前迈进一大步。还要感谢长期以来给我诸多帮助的同学们,

33、你们的友情将是我一生最值得珍惜的财富和最值得怀念的情感。参考文献1方美琪,电子商务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马秋枫,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法律问题,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3李琪,中国电子商务,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黄京华,电子商务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王健,电子商务,上海,海天出版,20036屈云波,网络营销,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1. 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2.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 3. 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

34、 4.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 5. 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 6.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7. 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8. 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 9. 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 10. 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11. 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 12.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 13. 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 14.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 15. 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

35、系统开发 16. 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 17. 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 18.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 19.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 20.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 21. 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 22. 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 23.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 24. 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 25. 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 26. 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 27. 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设

36、计与研究 28. 基于单片机的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检测仪的研制 29. 基于微型光谱仪的单片机系统 30. 单片机系统软件构件开发的技术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液体点滴速度自动检测仪的研制32.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多功能温度测量仪的研制 33. 基于PIC单片机的电能采集终端的设计和应用 34.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光栅解调仪的研制 35. 气压式线性摩擦焊机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研制 3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磁通门传感器 37. 基于单片机的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的研究 38. 基于单片机的光纤Bragg光栅解调系统的研究 39. 单片机控制的便携式多功能乳腺治疗仪的研制 40. 基于C8051F020单

37、片机的多生理信号检测仪 41. 基于单片机的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42. Pico专用单片机核的可测性设计研究 43.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热量计 44. 基于双单片机的智能遥测微型气象站 45. MCS-51单片机构建机器人的实践研究 46. 基于单片机的轮轨力检测 47.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仪的研究与实现 48. 基于单片机的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49. 用于单片机系统的MMC卡文件系统研制 50. 基于单片机的时控和计数系统性能优化的研究 51. 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粗光栅位移测量系统研究 52. 单片机控制的后备式方波UPS 53. 提升高职学生单片机应用能力的探究 54. 基于

38、单片机控制的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研究 5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水下焊接电源的研究 56. 基于单片机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57. 基于uPSD3234单片机的氚表面污染测量仪的研制 58.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 59. 96系列单片机仿真器研究与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的单晶金刚石刀具刃磨设备的数控改造 61.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2.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梯门机控制器的研制 63. 基于单片机的气体测漏仪的研究 64. 基于三菱M16C/6N系列单片机的CAN/USB协议转换器 65. 基于单片机和DSP的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66. 基于单片机的膛

39、壁温度报警系统设计 67. 基于AVR单片机的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设计 68. 基于单片机船舶电力推进电机监测系统 69. 基于单片机网络的振动信号的采集系统 70. 基于单片机的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的应用研究 71. 基于单片机的叠图机研究与教学方法实践 72. 基于单片机嵌入式Web服务器技术的研究及实现 73. 基于AT89S52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74. 基于单片机的多道脉冲幅度分析仪研究 75. 机器人旋转电弧传感角焊缝跟踪单片机控制系统 76.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在PLC虚拟教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77. 基于单片机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与应用 78. 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

40、莫尔斯码自动译码系统设计与研究79. 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在工业电阻炉上的应用研究 80. 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81. 基于Cygnal单片机的C/OS-的研究82. 基于单片机的一体化智能差示扫描量热仪系统研究 83. 基于TCP/IP协议的单片机与Internet互联的研究与实现 84. 变频调速液压电梯单片机控制器的研究 85. 基于单片机-免疫计数器自动换样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86. 基于单片机的倒立摆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87. 单片机嵌入式以太网防盗报警系统 88. 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Interne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9. 单片机监测系统在挤压机上的应用 90

41、. MSP430单片机在智能水表系统上的研究与应用 91. 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中TCP/IP协议栈的实现与应用92. 单片机在高楼恒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 93.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流量控制器的开发 94.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及智能网络水表的设计95. 基于MSP430单片机具有数据存储与回放功能的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的设计 96. 基于单片机的氨分解率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97. 锅炉的单片机控制系统 98.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磁振动式播种控制系统的设计 99.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WDR-01型聚氨酯导热系数测试仪的研制 100. 一种RISC结构8位单片机的设计与实现

42、 101. 基于单片机的公寓用电智能管理系统设计 102.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在温室大棚中的设计与实现10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数字化超声电源的研制 104. 基于ADC841单片机的防爆软起动综合控制器的研究10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井下低爆综合保护系统的设计 106.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器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 107. 单片机实现的寻呼机编码器 108. 单片机实现的鲁棒MRACS及其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09. 自适应控制的单片机实现方法及基上隅角瓦斯积聚处理中的应用研究110. 基于单片机的锅炉智能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111. 超精密机床床身隔振的单片机主动控制 11

43、2. PIC单片机在空调中的应用 113. 单片机控制力矩加载控制系统的研究 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项目论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推广,项目研究报告,项目设计,项目建议书,项目可研报告,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选择我们,选择成功!单片机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单片机设计,硕士论文,研究生论文,单片机研究论文,单片机设计论文,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过关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论文,单片机论文,基于单片机论文,毕业论文终稿,毕业论文初稿,本文档支持完整下载,支持任意编辑!本文档全网独一无二,放心使用,下载这篇文档,定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