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阁》教案3.docx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8872620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快阁》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登快阁》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快阁》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快阁》教案3.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快阁教案3登快阁教学设计详案教材解读从总体上来说, 登快阁巧用典故、巧化名句, 看似平白如话, 实则暗含深意. 以且叙且写的自然笔调开篇, 描绘了诗人公事之余登高远望所见广袤旷远、澄澈清明之景, 以及此番美景下因知音难觅、世事扰人而产生的归隐、不争之情. 但这种归隐之情与陶潜饮酒•其五或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所呈现的归隐超脱的意境不同. 陶潜和王维的隐逸之情不仅存在于笔端, 也存在于二人的实际行为中, 他们有归隐之意且有归隐之举, 而黄庭坚虽与白鸥相盟, 但结合其生平经历, 我们发现他始终没有实现这一盟约. 这就启发我们重新思考这首登快阁:诗人在吟诵此诗时除了表层的“快意”, 他的心境

2、应该有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因公事扰人之“不快”而登阁“寻快”, 在晚晴江月图中“赏快”时却因自己政坛难觅知音的处境而“失快”, 而后无奈“移快”美酒, 又“悟快”于归隐之乐, 最后仍走下快阁回归官场, 在日常“了却公家事”的现实中寻找因济世安民而得到的内心满足欣慰之“快”. 教学目标1、通过意境鉴赏, 明白“快”的不同对象及其变化过程, 感受诗人的情感起伏. 2、感悟诗人渴望归隐却又羁留官场、不与人争但求济世安民的士大夫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围绕“快”字感受诗人的情绪起伏;挖掘“痴”与“快”的内在联系. 难点:体会作者渴望归隐却羁留官场的初衷. 教学过程一、预习作业1、试找出诗中所用典故并说

3、明其用意. 2、文本变奏:用诗意的语言描绘诗人登阁所见之景. 二、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三首登临诗词:李白登凤凰台吊古伤今, 柳永登高临远、归思难收, 辛弃疾登赏心亭把栏杆拍遍、难诉愁情. 可见, 登高临远总能引起文人墨客感慨万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最后一首登临诗:黄庭坚的登快阁(板书课题), 看看这首诗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总揽全诗, 体会情感变化1、请同学们齐读全诗, 并思考: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或诗歌主旨的是哪个字? 明确:“快”、“痴”、“归”都有可能出现在同学们的回答中. (板书)到底哪个字更适合? 这几个字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全诗, 相信这个问题定会迎刃而解. 2、这首诗告诉我们黄庭坚登快阁的直接原因和直接目的是什么? 明确:全诗的第一联“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就交代了黄庭坚登快阁的小背景:我这个痴儿完成了一天的公事, 现在登上这快阁来, 东靠靠西望望, 倚在栏杆上欣赏傍晚雨后初晴的明净之景. 可以推测出, 诗人因为工作一整天, 身心俱疲, 于是忙里偷闲, 独自来此放松一番. 结合诗题, 我们可以说, 他登阁的原因是公事扰人, 心中略有“不快”,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