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理.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8870428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地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安徽地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地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地理.ppt(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安徽地理安徽地理自然特征自然特征一、位置、范围一、位置、范围二、行政区划二、行政区划三、地形三、地形四、气候四、气候五、河流、湖泊五、河流、湖泊一、位置、范围一、位置、范围n n安徽省位于中国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内陆省份,安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以长江、安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了淮河为界,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北靠山东。n n(一)、(一)、地理位置安徽省简称地理位置安徽省简称“皖皖”

2、,地处中国,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部,位于东经东经114114 54-119 54-1193737、北纬北纬29294 1-344 1-3438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全省南北长约全省南北长约570570公里,东西宽约公里,东西宽约450450公里,公里,总面积总面积13.9413.94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1.4%,居全国第,居全国第2222位。位。山东省山东省安徽省邻省安徽省邻省二、行政区划二、行政区划 安徽省划分安徽省划分16个地级市,共

3、个地级市,共105个县级行政单位。个县级行政单位。通常称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为通常称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为皖北皖北,淮河与长江,淮河与长江之间地区为之间地区为皖中皖中,长江以南地区为,长江以南地区为皖南皖南。皖北皖北皖中皖中皖南皖南(三、地形:三、地形: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五五大地形区域。大地形区域。1.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淮河以北,地势

4、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为华北平原的一 部分部分2.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山区,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山区,东部为丘陵地形东部为丘陵地形3.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中下游平原;4.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四、气候四、气候 安徽地处安徽地处安徽地处安徽地处暖温带暖温带暖温带暖温带与与与与亚热亚热亚热亚热带过渡地区,带过渡地区,带过渡地区,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

5、候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明。全省年平均气温在全省年平均气温在全省年平均气温在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4141417171717之间,平均日照之间,平均日照之间,平均日照之间,平均日照18001800180018002500250025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小时,平均无霜期小时,平均无霜期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00200200250250250250天,平均天,平均天,平均天,平均降水量降水量降水量降水量 8008008008001800180018001800毫米。毫米。毫米。毫米。有梅雨和伏

6、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五、五、河流和湖泊河流和湖泊 长江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公里,淮河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公里,新安江为新安江为钱塘江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公里。里。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湖、瓦埠湖、武昌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瓦

7、埠湖、武昌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巢湖面积800平方千米,为中国五大淡水平方千米,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目前安徽境内有大型水库湖之一。目前安徽境内有大型水库13座,座,如梅山、响洪甸、佛子岭。如梅山、响洪甸、佛子岭。四、植被、土壤四、植被、土壤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南北自然更替。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南北自然更替。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五、自然资源五、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土

8、地资源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全省耕地面积。全省耕地面积。全省耕地面积433433433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各种农作物生长。各种农作物生长。各种农作物生长。()()()()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全省水资源总量约。全省水资源总量约。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680680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 工程工程工程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

9、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全省林业用地。全省林业用地。全省林业用地4.184.184.184.18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约占全省约占全省约占全省总面积的总面积的总面积的总面积的30%,30%,30%,30%,草地草地草地草地1.6 61.6 61.6 61.6 6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占占占占12%12%12%12%,全省植物种类,全省植物种类,全省植物种类,全省植物种类丰富丰富丰富丰富,共有木本植物共有木本植物共有木本植物共有木本植物13001300

10、13001300余种余种余种余种,草本植物约草本植物约草本植物约草本植物约2100210021002100余种,余种,余种,余种,动物动物动物动物约约约约500500500500余种余种余种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545454种种种种,以扬子鳄、白鳍豚以扬子鳄、白鳍豚以扬子鳄、白鳍豚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最为珍贵。最为珍贵。最为珍贵。()()()()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

11、较全,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 有用矿种有用矿种有用矿种有用矿种130130130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余种,已探明储量的余种,已探明储量的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有有有67676767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 。主要有主要有主要有主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

12、山)。n n两淮大型煤碳基地包括淮南、淮北两个矿区,是两淮大型煤碳基地包括淮南、淮北两个矿区,是两淮大型煤碳基地包括淮南、淮北两个矿区,是两淮大型煤碳基地包括淮南、淮北两个矿区,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国家规划建设的国家规划建设的国家规划建设的1313个大型煤碳基地之一。个大型煤碳基地之一。个大型煤碳基地之一。个大型煤碳基地之一。n n资源开采条件评价:两淮基地煤碳资源丰富,煤资源开采条件评价:两淮基地煤碳资源丰富,煤资源开采条件评价:两淮基地煤碳资源丰富,煤资源开采条件评价:两淮基地煤碳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质优良,开采条件较好;地表水资源丰富

13、,居中靠东、承东启西,紧邻华东地表水资源丰富,居中靠东、承东启西,紧邻华东地表水资源丰富,居中靠东、承东启西,紧邻华东地表水资源丰富,居中靠东、承东启西,紧邻华东市场,地理位置适中(优越),市场广阔;市场,地理位置适中(优越),市场广阔;市场,地理位置适中(优越),市场广阔;市场,地理位置适中(优越),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适宜建设大型、特大型在矿井和特水陆交通便利,适宜建设大型、特大型在矿井和特水陆交通便利,适宜建设大型、特大型在矿井和特水陆交通便利,适宜建设大型、特大型在矿井和特大型坑口电站。大型坑口电站。大型坑口电站。大型坑口电站。意义:该基地的建成投产还对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发意义:该基

14、地的建成投产还对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发意义:该基地的建成投产还对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发意义:该基地的建成投产还对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缓解展,缓解展,缓解展,缓解“长三角长三角长三角长三角”地区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地区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地区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地区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华东地区能源安全,加快安徽在保障华东地区能源安全,加快安徽在保障华东地区能源安全,加快安徽在保障华东地区能源安全,加快安徽在“泛长三角泛长三角泛长三角泛长三角”分工协作及经济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工协作及经济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工协作及经济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工协作及经济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意义六、自然灾害六、自然灾害n n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年际间气候变化大,加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年际间气候变化大,加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年际间气候变化大,加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年际间气候变化大,加上长江、淮河流域地势低洼、生态恶化,造成自上长江、淮河流域地势低洼、生态恶化,造成自上长江、淮河流域地势低洼、生态恶化,造成自上长江、淮河流域地势低洼、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地域广、危害大。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地域广、危害大。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地域广、危害大。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地域广、危害大。“三年一三年一三年一三年一旱,旱,旱,旱,四年一涝,旱多于涝,涝重于旱四年一涝,旱多于涝,涝

16、重于旱四年一涝,旱多于涝,涝重于旱四年一涝,旱多于涝,涝重于旱”,是安徽,是安徽,是安徽,是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旱涝灾害的真实写照。省大部分地区旱涝灾害的真实写照。省大部分地区旱涝灾害的真实写照。省大部分地区旱涝灾害的真实写照。安徽省自然安徽省自然安徽省自然安徽省自然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洪涝、干旱、干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洪涝、干旱、干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洪涝、干旱、干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洪涝、干旱、干 热风、高温热热风、高温热热风、高温热热风、高温热害、低温冷害、低温冷害、低温冷害、低温冷(冻冻冻冻)害、冰雹、龙卷风、动植物暴发害、冰雹、龙卷风、动植物暴发害、冰雹、龙卷风、动植物暴发害、冰雹、龙卷风、动植物暴发性

17、病虫害等性病虫害等性病虫害等性病虫害等。灾害严重时,连续几年或同一年内。灾害严重时,连续几年或同一年内。灾害严重时,连续几年或同一年内。灾害严重时,连续几年或同一年内几种自然灾害同时或交替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几种自然灾害同时或交替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几种自然灾害同时或交替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几种自然灾害同时或交替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破坏性极大。破坏性极大。破坏性极大。破坏性极大。社会经济特征社会经济特征n n一、人口与城市一、人口与城市n n二、农业二、农业n n三、工业三、工业n n四、交通四、交通n n五、旅游五、旅游一、人口与城市一、人口与城市 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

18、大省,2010年常住总年常住总人口达人口达5950万人,居全国第万人,居全国第八八位,约占全国总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人口的4.34%,全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全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6人,远高于全国平均人口水平。人,远高于全国平均人口水平。社会经济特征:社会经济特征:(一)、人口(一)、人口 5950595059505950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

19、区人口密度较小。口密度较小。口密度较小。口密度较小。1 1)安徽省目前人口增长已进入)安徽省目前人口增长已进入)安徽省目前人口增长已进入)安徽省目前人口增长已进入 .原始低增长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原始低增长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 .负增长阶段负增长阶段负增长阶段负增长阶段 .低速增长阶段低速增长阶段低速增长阶段低速增长阶段2 2)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人口问安徽省的人口问安徽省的人口问安徽省的人口问题不包括题不包括题不包括题不包括 .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出

20、生率低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出生率低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过快 .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就业压力增大 .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压力增大二、农业二、农业 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安徽省是中国农业大省 1 1 1 1、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粮食作物的构成兼备中国南方和北方粮食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水稻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水稻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水稻

21、作物的特点,既有旱地作物,又有水田作物。水稻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和小麦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小麦主要分布在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皖北平原,轮种的杂粮为薯类、大豆、玉米、高粱等。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等。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等。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等。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和巢湖流域,以双季稻以双季稻以双季稻以双季稻为主(也有一季中稻)为主(

22、也有一季中稻)为主(也有一季中稻)为主(也有一季中稻),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油菜和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油菜和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油菜和与稻谷换茬的主要为油菜和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绿肥。皖中丘陵则为水旱作物分布的过渡地区,北部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部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部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部以旱地作物为主,南部水田作物比重较大。2 2、经济作物以棉花、经济作物以棉花、经济作物以棉花、经济作物以棉花、麻类、茶叶、麻类、茶叶、麻类、茶叶、麻类

23、、茶叶、油菜、花生、芝麻、烟油菜、花生、芝麻、烟油菜、花生、芝麻、烟油菜、花生、芝麻、烟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草等为主,皖北平原为全省棉田面积最广、年产量最多地区。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较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较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较油菜种植遍及淮河以南各地,尤以巢湖周围和沿江、江南较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畅销国内外市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

24、区。畅销国内外市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畅销国内外市集中。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畅销国内外市场的场的场的场的“祁红祁红祁红祁红”、“屯绿屯绿屯绿屯绿”、“黄山毛峰黄山毛峰黄山毛峰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太平猴魁太平猴魁太平猴魁”等,等,等,等,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均为皖南山区名茶,而“舒绿舒绿舒绿舒绿”、“六安瓜片六安瓜片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等则为皖西等则为皖西等则为皖西等则为皖西山区名茶。山区名茶。山区名茶。山区名茶。茶园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皖西山区,茶叶生产的有利条件:温暖湿润多雨多云雾的气候;排水良好的坡地;酸性的土壤;悠久

25、的茶叶栽培历史;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茶叶种类多,在全国知名度高。三、工业三、工业 安徽省能源工业中心和冶金工业中心的分布安徽省能源工业中心和冶金工业中心的分布与矿产资源分布基本一致。与矿产资源分布基本一致。两淮能源基地位于安徽省北部,以著名的淮两淮能源基地位于安徽省北部,以著名的淮南和淮北煤矿为中心。两淮能源基地位置优越,南和淮北煤矿为中心。两淮能源基地位置优越,临近我国经济发达、能源短缺的苏、浙、沪地区,临近我国经济发达、能源短缺的苏、浙、沪地区,历来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基地。马鞍山历来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基地。马鞍山和铜陵是安徽省重要的钢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和铜陵是安徽省重要的钢

26、铁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中心。中心。三、工业三、工业1.家用电器工业(合肥、滁州、芜湖)家用电器工业(合肥、滁州、芜湖)2.汽车工业(芜湖、合肥、马鞍山、滁州、汽车工业(芜湖、合肥、马鞍山、滁州、亳州)亳州)3.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4个国家级高兴技术开发区、个国家级高兴技术开发区、12个省级高兴技术开发区)个省级高兴技术开发区)四、交通四、交通 铁路铁路铁路铁路陇海线陇海线陇海线陇海线和和和和长江长江长江长江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通道,分别横贯安徽北部和南部;铁路部和南部;铁路部和南部;铁路部和南部;铁路京沪、京九京沪、京九京沪、京九京沪、京九两条干线

27、南北纵贯两条干线南北纵贯两条干线南北纵贯两条干线南北纵贯全省。以省城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基本上连全省。以省城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基本上连全省。以省城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基本上连全省。以省城合肥为中心的高速公路基本上连接了省内的较大城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接了省内的较大城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接了省内的较大城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接了省内的较大城市,并且与周边的大都市如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强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强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强上海、南京、武汉、杭州等实现了对接,加强了省域间的联系。了省域间的联系。了省域间的联系。了省域间的联系。

28、京沪线、京九线、淮南线、合九铁路、京沪线、京九线、淮南线、合九铁路、陇海线、宁西线等陇海线、宁西线等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网五、旅游五、旅游安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南向北分为三安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自南向北分为三大旅游区:大皖南国际旅游区、泛巢湖大旅游区:大皖南国际旅游区、泛巢湖国家旅游区和新皖北区域旅游区国家旅游区和新皖北区域旅游区五、旅游五、旅游黄山黄山黄山黄山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1990199019901990年年年年12121212月被联合国教月被联合国教月被联合国教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科文组织列入科文组织列入科文组织

29、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是中,是中,是中,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九华山九华山九华山九华山现为国家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现为国家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现为国家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现为国家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皖南西递宏村

30、皖南西递宏村皖南西递宏村皖南西递宏村是是是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等。注意:旅游等等。注意:旅游等等。注意:旅游等等。注意:旅游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业本身,了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业本身,了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业本身,了资源是区域发展的条件,不是考查旅游业本身,了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解本省旅游资源丰富就可以了。安徽省旅游交通图安徽省旅游交通图*重要知识点重要知识点重要知识点重要知识点1)1)我省的行政中心是合肥,简称为皖。我省的行政中心是合肥,简称为皖。我省的

31、行政中心是合肥,简称为皖。我省的行政中心是合肥,简称为皖。2)2)流经我省的三大水系,自北向南分别是淮河、长江、新安流经我省的三大水系,自北向南分别是淮河、长江、新安流经我省的三大水系,自北向南分别是淮河、长江、新安流经我省的三大水系,自北向南分别是淮河、长江、新安江。江。江。江。3)3)淮河将我省分为南方与北方。淮河将我省分为南方与北方。淮河将我省分为南方与北方。淮河将我省分为南方与北方。4)4)我省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地我省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地我省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地我省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以南为亚热带湿润

32、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区,季风气候明显。区,季风气候明显。区,季风气候明显。5)5)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熟制为一年两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熟制为一年两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熟制为一年两我省淮河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熟制为一年两熟。以北为小麦,熟制也为一年两熟。熟。以北为小麦,熟制也为一年两熟。熟。以北为小麦,熟制也为一年两熟。熟。以北为小麦,熟制也为一年两熟。6)6)我省两大粮食作物南方是水稻、北方是小麦,油料作物是我省两大粮食作物南方是水稻、北方是小麦,油料作物是我省两大粮食作物南方是水稻、北方是小麦,油料作物是我省两大粮食作物南方是水

33、稻、北方是小麦,油料作物是油菜,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经济作物是棉花。7)7)位于我省淡水湖泊是巢湖。位于我省淡水湖泊是巢湖。位于我省淡水湖泊是巢湖。位于我省淡水湖泊是巢湖。8)8)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中位于我省的是黄山。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中位于我省的是黄山。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中位于我省的是黄山。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中位于我省的是黄山。9)9)我省最高峰是黄山莲花峰我省最高峰是黄山莲花峰我省最高峰是黄山莲花峰我省最高峰是黄山莲花峰18731873米。米。米。米。10)10)按方位,我省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华东地区。按方位,我省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华东地区。按方位

34、,我省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华东地区。按方位,我省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华东地区。11)11)江南地区出现的伏旱在江南地区出现的伏旱在江南地区出现的伏旱在江南地区出现的伏旱在7 7月中旬到月中旬到月中旬到月中旬到8 8月下旬,梅雨出现在春末夏初,月下旬,梅雨出现在春末夏初,月下旬,梅雨出现在春末夏初,月下旬,梅雨出现在春末夏初,洪涝在夏秋季节。洪涝在夏秋季节。洪涝在夏秋季节。洪涝在夏秋季节。12)12)我省的最大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宣城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的季我省的最大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宣城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的季我省的最大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宣城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的季我省的最大气象灾害是旱涝灾害。

35、宣城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的季节是夏季,梅雨是重要的降水过程。节是夏季,梅雨是重要的降水过程。节是夏季,梅雨是重要的降水过程。节是夏季,梅雨是重要的降水过程。13)13)我省主要地形自北向南为淮北平原、江淮低山丘陵、长江沿岸平我省主要地形自北向南为淮北平原、江淮低山丘陵、长江沿岸平我省主要地形自北向南为淮北平原、江淮低山丘陵、长江沿岸平我省主要地形自北向南为淮北平原、江淮低山丘陵、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另外还有一个巢湖盆地夹在其中,巢湖地区有我原和皖南山区,另外还有一个巢湖盆地夹在其中,巢湖地区有我原和皖南山区,另外还有一个巢湖盆地夹在其中,巢湖地区有我原和皖南山区,另外还有一个巢湖盆地夹在其中

36、,巢湖地区有我省的省的省的省的“鱼米之乡鱼米之乡鱼米之乡鱼米之乡”之美称。宣城地形以丘陵为主。之美称。宣城地形以丘陵为主。之美称。宣城地形以丘陵为主。之美称。宣城地形以丘陵为主。14)14)我省人口我省人口我省人口我省人口59505950多万人,面积为多万人,面积为多万人,面积为多万人,面积为13.9413.94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15)15)我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我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我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我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壮族、满族。16)16)安徽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黄山、西递村和宏村。安徽省被列为世

37、界文化遗产的有黄山、西递村和宏村。安徽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黄山、西递村和宏村。安徽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黄山、西递村和宏村。17)17)位于马鞍山的是铁矿,位于铜陵是铜有色金属矿,位于淮南、淮位于马鞍山的是铁矿,位于铜陵是铜有色金属矿,位于淮南、淮位于马鞍山的是铁矿,位于铜陵是铜有色金属矿,位于淮南、淮位于马鞍山的是铁矿,位于铜陵是铜有色金属矿,位于淮南、淮北的是煤矿。家电工业、汽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北的是煤矿。家电工业、汽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北的是煤矿。家电工业、汽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北的是煤矿。家电工业、汽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18)18)我省有我国主要的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中京九和京沪

38、线,东西向的我省有我国主要的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中京九和京沪线,东西向的我省有我国主要的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中京九和京沪线,东西向的我省有我国主要的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中京九和京沪线,东西向的陇海线。长江水运、高速公路陇海线。长江水运、高速公路陇海线。长江水运、高速公路陇海线。长江水运、高速公路 19)19)安徽省靠近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沪宁杭工业基地。安徽省靠近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沪宁杭工业基地。安徽省靠近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沪宁杭工业基地。安徽省靠近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沪宁杭工业基地。20)20)与安徽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共有与安徽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共有与安徽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共有与安徽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共有6 6个。个。个。个。21)21)一轴双核两翼一轴双核两翼一轴双核两翼一轴双核两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