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3255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4讲PART 05基因的分离定律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14讲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试说明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基因的分离定律()。图中为_: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_干扰图中为_: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_: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出的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去雄外来花粉人工授粉再次套袋隔离图5141实验过程说明P(亲本)高茎矮茎F1(子一代)_F2(子二代)高茎矮茎比例_P具有_性状F1全部表现为_性状F2出现_现象且分离比为显性隐

2、性31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实验过程及结果高茎31相对显性性状分离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作出假说1理论解释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遗传图解图5142遗传因子成对生殖细胞随机的D(1)生物的性状是由_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存在的。(3)在形成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dDdDDDddd_实验,选用F1 和_作为亲本,目的是验证F1 的_。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及测交实验1验证的方法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演绎推理遗传图解图5143测交隐性纯合子基因型DdDddd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3测交

3、实验结果 高茎矮茎11。4结论 测交实验结果与演绎推理结果基本吻合,表明_。假说正确(1)测交法:让杂合子与_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约为_。(2)杂合子自交法:让杂合子自交(若为雌雄异体,采用相同基因型的杂合子相互交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约为_。(3)花粉鉴定法:取_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可直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四、分离定律的实质1分离定律的实质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图5143一对等位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隐性纯合子1131杂合子五、分离定律的应用1农业生产:指导杂交育种(1)优良性状为显性性状:分析杂合子选育显性纯合子时,可进

4、行连续自交,直到_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2)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_遗传,便可留种推广。(3)优良性状为杂合子:两个纯合的不同性状个体杂交的后代就是杂合子,但每年都要育种。基础知识巩固链接教材2医学实践: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率;为禁止_和进行_提供理论依据。不再发生性状分离稳定近亲结婚遗传咨询基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1正误辨析(1)性状分离是杂种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2)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发现了性状分离现象。()(3)一对杂合的黑色豚鼠,一胎产仔4只,一定为3黑1白。()(4)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5)遗传定律发生在

5、受精过程中。()(6)白化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遗传中,基因型为Aa的双亲生出一正常个体,其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2。()(7)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8)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aa)患者;丈夫的母亲是该病患者。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12;若他们的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8。()基础知识巩固答案(1)(2)(3)(4)(5)(6)(7)(8)解析(2)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性状分离现象。(3)本题的子代只有4只,不是大量统计的结果,所以子代的分离比不一定

6、为31。(4)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子代也均为纯合子,但是杂合子自交,子代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如Aa自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Aa、aa。(5)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6)基因型为Aa的双亲生出一正常个体,其基因型只有两种可能:AA或Aa,比例为12,其为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2/3。(7)一般来说,生物产生的雄配子数远多于雌配子数。(8)据题意可知,丈夫的基因型为Aa,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他们生一个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2/31/41/21/12;若他们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则妻子的基因型也为Aa,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41/21/8。基

7、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2深度思考(1)观察下列图示,请思考:图5145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图甲丁中哪一幅?_图示基因分离过程适用范围如何?_图丙可揭示分离定律的实质,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该现象只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基础知识巩固衔接课堂(2)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2呈现31性状分离比必须依赖哪些条件?_F2 性状分离比为31需满足以下5个条件,否则可能会出现比例失衡现象。F1 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显性。观察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其

8、相关概念考点互动探究1.遗传学核心概念及其联系(1)基本概念的联系图5146(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辨析图5147考点互动探究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如图5147中A和A就叫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5147中B和b、C和c、D和d就是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如图5147中A和D;还有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5147中A和B(b)。考点互动探究(3)遗传学研究中5种交配类型的比较交配类型含义应用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相互交配的过

9、程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将不同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显隐性的判断自交一般指植物的自花传粉,但有时也指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交连续自交并筛选可以不断提高种群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测交待测个体(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可用于测定待测个体(F1)的基因型、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正交和反交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对概念若正交为A(性状)B(性状),则反交为B(性状)A(性状)若正交为B(性状)A(性状),则反交为A(性状)B(性状)常用于判断某待测性状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考点互动探究2分离定律实质的解读(1)细胞学基础:图

10、5148表示一个基因型为Aa的性原细胞产生配子的过程。图5148由图可知,基因型为Aa的精(卵)原细胞可能产生A和a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2)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4)适用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考向1 遗传学核心概念及其联系1在下列实例中,分别属于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的是()狗的长毛与黑毛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11圆粒豌豆的自交后

11、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ABCD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解析狗的长毛与黑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错误;兔的长毛和猴的短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错误;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属于一对相对性状,正确;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这不属于性状分离,错误;高茎矮茎高茎矮茎11,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错误;圆粒圆粒圆粒皱粒3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正确。答案A2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豌豆为闭花传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进行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B孟德

12、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紫花()白花()和白花()紫花()D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考点互动探究答案D解析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进行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A项错误;孟德尔根据自交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B项错误;杂交实验过程运用了正反交实验,即紫花()白花()和白花()紫花(),C项错误;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项正确。典例追踪考向2 分离定律的实质与假说演绎法3水

13、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

14、入两个配子中。答案C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接近11C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接近11考点互动探究答案D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都是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假说过程,A、C项错误。通过测交实验证明测交后代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接近11,属于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B项错误。若

15、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接近11,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D项正确。典例追踪技法提炼假说演绎法(1)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除孟德尔外,摩尔根验证基因在染色体上,及确认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考点互动探究图5149考点二分离定律的基本解题方法考点互动探究1.相对性状中显隐

16、性的判断(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图51410考点互动探究(2)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51411中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系谱图中“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图51411考点互动探究2.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推断(3)假设推证法以上方法无法判断时,可以用假设法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对两种性状同时进行假设或对同一性状进行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

17、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进行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1)根据亲代推断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亲本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11全为显性AAaaAa全为显性AaAaAAAaaa121显性隐性31AaaaAaaa11显性隐性11aaaaaa全为隐性考点互动探究3.连续自交和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概率计算(2)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逆推型)(1)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情况如下表:考点互动探究亲本必须是杂合子,n是自交次数,而不是代数。由该曲线得到的启示:在育种过程中,选育符合人们要求的个体(显性),可进行连续自交

18、,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为止,即可留种推广使用。(3)杂合子Aa连续多代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次后,显性个体中,显性纯合子AA所占比例为(2n1)/(2n1),杂合子Aa所占比例为2/(2n1)。(2)根据上表比例,纯合子、杂合子所占比例坐标曲线图如图51412所示。图51412考向1 显、隐性判断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下列各项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式分别是()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B解析对于

19、动物而言,常采用测交方法鉴定个体的基因型,因此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应采用测交的方法。小麦自交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亲代若为杂合子,则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很容易鉴别;若测交,则需要人工操作,显然自交比测交方案更好。由于纯合子自交子代性状稳定,杂合子自交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利用连续自交的方式,可使杂合子比例逐渐降低,以提高水稻、小麦、豌豆等植物品种的纯合度。要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利用不同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即显性性状。2下列关于性状显隐性或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判断方法,错误的是()A甲乙只有甲甲为显性性状B甲甲甲乙乙为隐性性状C甲乙甲乙11甲为显性性状D花粉鉴定法:只有

20、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两种花粉杂合子考点互动探究答案C解析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A项正确。根据性状分离的概念可知,B项正确。测交不能确定显隐性,C项错误。花粉鉴定法:只有一种花粉纯合子;至少两种花粉杂合子,D项正确。典例追踪技法提炼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常用实验探究方法(1)测交法(2)自交法鉴定某生物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但要注意测交后代个体数不能太少;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自花受粉植物用自交法,操作最为简单,且纯合个体不会消失,如果植物用测交法,一旦基因型确定,则纯合子不再存在。考点互动探究考向2基因型和表现

21、型的推导及相关计算3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C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纯合的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型是杂合的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解析由于双亲皆为褐眼,在孩子中出现蓝眼,可推知双亲均为杂合子,若控制褐眼和蓝眼的基因分别用A和a表示,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则其亲生孩子可能是蓝眼(aa),也可能是褐眼(AA或Aa),所以无法确定甲、乙、丙三个孩子中哪一个是收养的;该夫妇生

22、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1/21/8;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型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答案D4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其各自的父母都正常,但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妹妹。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小孩,这个孩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A4/9B5/9C14/27D1/2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D解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其各自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他们都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妹妹,所以女方、男方的基因型均为AA或Aa,为Aa的概率是2/3。因此,这对夫妻生育一个小孩,这个小孩是AA的概率1/31/3+1/32/31/21/32/31/22/32/31/44/9;是Aa的概率是1/32/31/21/32

23、/31/22/32/32/44/9;是aa的概率是2/32/31/41/9。他们生了一个正常的小孩,则其基因型可能为AA或者Aa,其中Aa占1/2。技法提炼推断基因型的两种常用方法(1)基因填充法: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用A_表示);再根据子代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推知亲代未知基因;若亲代为隐性性状,基因型只能是aa。(2)隐性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则亲代基因型中必定含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进一步判断。考点互动探究考向3杂合子连续自交类5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由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如图51413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

24、,错误的说法是()图51413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考点互动探究解析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AA和aa所占比例相同,均为1/2(1/2)n1,所以图中a曲线表示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曲线表示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曲线表示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答案C6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

25、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A31B157C97D159考点互动探究典例追踪答案C解析根据杂合子自交n代,Fn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n,三年之后F3中杂合子的概率为1/231/8。则F3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1/87/8(其中显性纯合子占7/16,隐性纯合子占7/16)。所以三年之后,有色花植株白色花植株(1/87/16)7/1697。考点三基因分离定律特殊题型考点互动探究拓展题型一自由交配类(1)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基因型为AA、Aa的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以基因型为AA、Aa的动物群

26、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如下:(2)两种自由交配类型的区别在连续自由交配且不淘汰隐性个体的情况下,随着自由交配代数增加,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均不变。在连续自由交配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的情况下,随着自由交配代数增加,基因型及表现型比例都发生改变。1假如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发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1/16C.4/81D.1/8考点互动探究即学即练答案B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种群中感病植株(r

27、r)在开花前全部死亡,有繁殖能力的植株中,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1/2,R、r配子比例为31,故子一代中感病植株rr占1/41/41/16,B项正确。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A红色粉红色白色441B红色粉红色白色331C红色粉红色白色121D红色粉红色白色141考点互动探究答案A解析假设控制牵牛花花色的基因为A、a,F2 中的粉红色牵牛花(Aa)和红色牵牛花(

28、AA)的比例为21,这两种牵牛花混合种植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a基因的频率为1/3,后代中AA占4/9,Aa占4/9,aa占1/9。即学即练易错提醒自交的有关计算只能用列举法,不能用配子法;自由交配的有关计算中列举法和配子法都可用,但配子法简捷、快速,不易出错。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题型二复等位基因类在一个群体内,同源染色体的某个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超过2个以上,此时这些基因就称为“复等位基因”。不要认为复等位基因违背了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原则,事实上复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仍然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类的ABO血型是由“i、IA、IB”3个复等位基因决定的。当两个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两个

29、显性性状同时显现,如IAIB表现为AB型,此现象称为共显性。这种现象也会导致后代出现不同于31的正常分离比。3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为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51414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51414A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B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C背部的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考点互动探究即学即练考点互动

30、探究答案C解析 由图可知,基因A1、A2和A3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进而控制该动物的毛色,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性状,A项正确。纯合子有A1A1、A2A2、A3A33种,杂合子有A1A2、A1A3、A2A33种,B项正确。由图可知,只要无基因A1就会缺乏酶1,毛色就为白色,所以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3A3、A2A2和A2A3三种,而A2A3是杂合子,C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三种毛色,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为杂合子,其基因型只能是A2A3,D项正确。4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C

31、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考点互动探究即学即练交配亲代表现型子代表现型黑银乳白白化1黑黑220072黑白化109003乳白乳白0030114银乳白0231112考点互动探究答案A解析亲代黑黑子代出现黑和白化,说明黑(Cb)对白化(Cx)为显性;亲代乳白乳白子代出现乳白和白化,说明乳白(Cc)对白化(Cx)为显性;亲代银乳白子代出现银、乳白和白

32、化,说明银(Cs)对白化(Cx)为显性,故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A正确。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有10种,B错误。根据四组交配亲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确定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C错误。由于四种等位基因间存在显隐性关系,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D错误。考点互动探究题型三致死类(1)胚胎致死隐性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21。显性纯合致死:由于AA死亡,所以Aa自交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21。(2)配子致死: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挥

33、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时,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有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Aaaa11。5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考点互动探究即学即练解析 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说明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并且后代有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基因突变的频率低,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比例。黄鼠都为杂

34、合子,黑鼠都为隐性纯合子,二者交配,后代中黄鼠和黑鼠的比例约为11。答案D6 2016盐城二模科研人员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B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C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的概率为3/4D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考点互动探究即学即练考点互动探究答案C解析依题意“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

35、关系为A1对A2、A3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可知: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A项正确;因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故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项正确;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其基因型为A1_,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1/4A1A1(致死)、2/4A1_(黄色)、1/4(白色或黑色),所以子代中黄色老鼠的概率为2/3,C项错误;如果A1A3与A2A3杂交,则子代会出现黄色(A1A2、A1A3)、白色(A2A3)、黑色(A3A3)三种毛色,D项正确。技法提炼若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总出现特定的比例21,而非正常的31,则推断可能是显性纯合致死,并且

36、显性性状的个体(存活的)有且只有一种基因型(杂合子)。解决此类题只要依照题干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将致死个体去除即可。而对于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解题的技巧为先写出相应基因型与对应的表现型,便可很方便选择相应品种进行杂交实验。考点互动探究考点互动探究题型四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显性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色(Rr),F1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红色、粉红色、白色,性状分离比为121。7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

37、)A33%B50%C67%D100%考点互动探究即学即练解析 根据后代的性状和比例分析可知,昆虫翅色的遗传属于不完全显性遗传,中间性状灰色为杂合子,黑色为纯合子,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后代中黑翅的比例为50%。答案B8萝卜的花有红色、紫色、白色三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用紫花萝卜分别与红花、白花、紫花萝卜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的数量比例分别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51415A红花萝卜与红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红花萝卜B白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均为白花萝卜C红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后代既有红花萝卜,也有白花萝卜D可用紫花萝卜与白花萝卜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考点互动探究即学即

38、练考点互动探究答案C解析根据题图中的杂交结果可知,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为纯合子,紫花植株为杂合子。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只有紫花植株。考点互动探究题型五从性遗传类在涉及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有时会出现某一基因型个体在雌、雄(或男、女)个体中表现型不同的现象,即从性遗传现象,然而该类基因在传递时并不与性别相联系,这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有本质区别。从性遗传的本质为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性激素种类及含量差异)。9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中为

39、显性,TL在女性中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1/4B1/3C1/2D3/4考点互动探究即学即练解析 由于TS在男性中为显性,因此短食指男性的基因型应为TSTS或TSTL,而TL在女性中为显性,则短食指女性的基因型只能为TSTS。又因这对短食指的夫妇所生孩子中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故短食指男性的基因型只能为TSTL。由于TSTLTSTSTSTSTSTL11,且TSTL只有在女性中表现为长食指,故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1/21/21/4。答案A10秃顶在男性中表现较多,女性中表现极少,一般在30岁以后表现出来

40、。通过调查发现:秃顶的女子与正常的男子婚配所生的男孩全部是秃顶,女孩全部正常。纯合体的秃顶男子与正常的女子婚配,女儿有正常也有秃顶,儿子全秃顶。就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该秃顶性状表达与性别有关但不属于伴性遗传C若父母均正常,则不可能生出秃顶的儿子D女儿秃顶时父亲不一定秃顶,母亲一定秃顶考点互动探究即学即练解析由于子代中男孩和女孩的性状不完全相同,可推测该秃顶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有关,但由于秃顶男子的女儿不全是秃顶,表现正常的母亲的儿子全部表现为秃顶,所以该秃顶性状不属于伴性遗传,B正确。答案B考例考法直击1 2016海南卷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

41、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D若双亲均为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点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与性别无关,所以男女患病概率相等;患者一定含有显性致病基因,该基因来自亲本,所以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若双亲中一方或双方为纯合子,则子女一定患病,所以子代发病率最大为1,故D项符合题意。考例考法直击2 2014海南卷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

42、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答案B解析依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A项中若某一性状为显性杂合子而另一性状为隐性个体(或显性纯合子)则不能判断出显隐性,A项错误。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该组合中均为纯合子,其后代必为杂合子,且表现为亲本之一的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B项正确。C项中的可能性与A项相同,如感病株感病株均为纯合子,其后代表现型与亲本相同,C、D项错误。考例考法直击 3 2014新课标全国卷图51416为

43、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图51416A2和4必须是纯合子B1、1和4必须是纯合子C2、3、2和3必须是杂合子D4、5、1和2必须是杂合子考例考法直击答案B解析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无论2和4是否纯合,2、3、4、5的基因型均为Aa,A项错误。若1、1纯合,则2为1/2Aa,1为1/4Aa,3为2/3Aa;若4纯合,则2为2/31/21/3Aa;故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1/

44、31/41/48,与题意相符,B项正确。若2和3一定是杂合子,当1和4同时为AA时,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21/21/41/16;当1和4同时为Aa时,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2/32/31/41/9;当1和4一个是AA、另一个是Aa时,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2(1/22/31/4)1/6,后代患病概率都不是1/48,C项错误。第代的两个个体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与5的基因型无关;若第代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则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4,与题干不符,D项错误。考例考法直击4 2011海南卷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

45、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解析A项只能否定融合遗传方式,B项支持融合遗传方式,D项既不能支持孟德尔的遗传方式,也不能支持融合遗传方式。答案C教师备用习题1小麦和玉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作物。优良小麦品种可连续种植,但玉米需要年年买种。关于小麦和玉米的下

46、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玉米的红粒与小麦的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B农业生产中的优良小麦品种为纯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优良小麦品种的培育需要通过连续自交来完成D玉米的花为单性花,更适于进行杂交实验解析A相对性状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玉米的红粒与小麦的白粒属于不同物种的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项错误。农业生产中的优良小麦品种为纯合子,连续种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项正确。连续自交可提高纯合子比例,C项正确。玉米的花为单性花,进行杂交实验时去雄方便,D项正确。教师备用习题2小鼠体色的灰色与白色是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为),同时进行了

47、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小鼠的体色情况。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认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请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A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B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C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D让与杂交,与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杂交组合亲本子代雌雄灰白灰白56白灰46灰灰110白白09教师备用习题解析C 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若灰对白是显性,则为杂合子,为隐性纯合子,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均为隐性纯合子;而若白对灰是显性,则为杂合子,为隐性纯合子,均为隐性纯合子,中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

48、子。通过杂交、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即可对上述性状显隐性进行确定。如果与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与杂交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与杂交的后代全为灰鼠,与杂交的后代中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教师备用习题3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B和b控制,结合下表信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非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男孩可能为秃顶B秃顶的两人婚配,后代女孩可能为非秃顶C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婚配,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1/2D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婚配,生一个秃顶女孩的概率为0BBBbbb男非秃顶秃顶秃顶女非秃顶非秃顶秃顶教师备用习题解析D 非秃顶

49、男性的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婚配,后代男孩的基因型为BB或Bb,因此可能为秃顶,A项正确;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Bb或bb,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bb,二者婚配,后代女孩的基因型为Bb或bb,可能为非秃顶,B项正确;非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BB,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bb,二者婚配,后代的基因型为Bb,若为男孩,则表现为秃顶,若为女孩,则表现正常,因此生一个秃顶男孩的概率为1/2,C项正确;秃顶男性的基因型为Bb或bb,非秃顶女性的基因型为BB或Bb,二者婚配,所生女孩有可能为秃顶,D项错误。教师备用习题4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A11/18B5/9C4/9D3/5解析D正常夫妇生出正常男孩和患病女孩,那么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该病的相关基因为A、a,则该正常男孩的基因型为Aa(2/3)或AA(1/3)。母亲患病的女子的基因型一定是Aa。二者婚配,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1/22/31/2)/(12/31/4)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6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5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6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9讲 基因的表达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9讲 基因的表达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7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7单元 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2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7单元 遗传、变异与进化 第22讲 生物的进化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1讲 细胞的增殖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6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8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1单元 走近细胞与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1讲 走进细胞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1单元 走近细胞与细胞的分子组成 第1讲 走进细胞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2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第9讲 细胞呼吸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巩固考点互动探究考例考法直击教师备用习题)第3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第9讲 细胞呼吸课件-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课件.ppt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