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盆地介绍.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852695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积盆地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沉积盆地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积盆地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积盆地介绍.ppt(5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沉积盆地概述沉积盆地概述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盆地类型及特征主要盆地类型及特征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的沉积盆地中国的沉积盆地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一、一、沉积盆地的概念沉积盆地的概念 盆地是指地壳表面三度空间上的凹地,沉积盆地是指地壳表面三度空间上的凹地,沉积盆地是指地球历史上长期处于沉降状态并被厚层盆地是指地球历史上长期处于沉降状态并被厚层沉积物充填的盆地。沉积物充填的盆地。沉积盆地含义:首先被厚层沉积物充填的盆沉积盆地含义:首先被厚层沉积物充填的盆地才能称为沉积盆地;其次,沉积盆地是地球历地才能称为沉积盆地;其次,沉积盆地是地球历史上长期处于沉降状态的地区,或者说未经

2、过造史上长期处于沉降状态的地区,或者说未经过造山隆起的沉降地区。山隆起的沉降地区。二二、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沉积盆地的成因机制 归结为归结为重力重力、热力热力和和应力应力趋动三种模式:趋动三种模式:重力模式:重力模式:指沉积载荷作用引起岩石圈弯曲而出指沉积载荷作用引起岩石圈弯曲而出现坳陷现坳陷.热力模式:热力模式:指热膨胀引起岩石圈最初隆起并遭受指热膨胀引起岩石圈最初隆起并遭受剥蚀,随后的冷却又引起岩石圈下沉而出现坳陷。剥蚀,随后的冷却又引起岩石圈下沉而出现坳陷。应力模式:应力模式:张力作用下,正断层产生的地壳张力作用下,正断层产生的地壳楔沉降;楔沉降;挤压力作用下,隆起前缘的均衡下挤压力作用

3、下,隆起前缘的均衡下降;降;地壳扩张时,下部地壳拉伸减薄引起上地壳扩张时,下部地壳拉伸减薄引起上部脆性地壳的破裂下沉;部脆性地壳的破裂下沉;由平移或转换断层引由平移或转换断层引起地壳的局部沉陷。起地壳的局部沉陷。三、盆地的分类三、盆地的分类 盆地概念由地槽学说发展而来,最初是以与地槽、地台的关系来分类,如:克拉通内盆地克拉通内盆地,是指分布在克拉通之上的盆地;前陆盆地前陆盆地,指造山晚期在地台边缘地带形成的盆地,以磨拉石沉积为代表;山前盆地山前盆地,指造山作用之后在中间地块边缘形成的低地;上叠盆地上叠盆地,指叠加在造山带褶皱地层之上的盆地;山间盆地山间盆地,指造山带中在基底固结硬化较早的块体上

4、发育的盆地;地洼地洼,专指中新生代以来因构造活化而形成的盆地。由于盆地内的沉积及构造样式演化受地球动力学构造环境所制约,因此,按板块构造的观点,首先可将盆地划分为伸展盆地、挤压盆地、走滑盆地和克拉通盆地四大类型,然后可根据盆地所处的地壳结构和大地构造位置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类型。尽管这个分类方案还不是很完善,但它基本上可以高度概括盆地的所有类型 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盆地类型及特征主要盆地类型及特征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的沉积盆地中国的沉积盆地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一、伸展盆地(裂陷构造环境)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是岩石圈在拉张构造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是岩石圈在拉张构造应力作用下发

5、生分裂、断陷所产生的盆地。应力作用下发生分裂、断陷所产生的盆地。大陆板块的分裂扩张是经过大陆内大陆板块的分裂扩张是经过大陆内主动裂主动裂谷盆地、大陆间裂谷盆地,最后演化为被动大谷盆地、大陆间裂谷盆地,最后演化为被动大陆边缘盆地。陆边缘盆地。1 1、陆内裂谷盆地、陆内裂谷盆地 陆内裂谷盆地的形成与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地陆内裂谷盆地的形成与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地壳拉伸与减薄有密切的关系。壳拉伸与减薄有密切的关系。地幔上隆导致裂陷盆地形成模式图地幔上隆导致裂陷盆地形成模式图 2 2、陆间裂谷盆地、陆间裂谷盆地 由陆内裂谷进一步演化分离漂移而成。由陆内裂谷进一步演化分离漂移而成。盆地基底盆地基底具具过渡性

6、质,由减薄的陆壳和部分新生过渡性质,由减薄的陆壳和部分新生洋壳组成。陆间裂谷的地温梯度较高,这是与陆内裂洋壳组成。陆间裂谷的地温梯度较高,这是与陆内裂谷的不同之处。谷的不同之处。盆地内的沉积物盆地内的沉积物来源于两侧隆起的陆块。早期为来源于两侧隆起的陆块。早期为陆相河流携带的粗碎屑物质,中期为湖泊相的泥岩、陆相河流携带的粗碎屑物质,中期为湖泊相的泥岩、碎屑岩和蒸发岩组合,晚期有海陆交互相、海相泥质碎屑岩和蒸发岩组合,晚期有海陆交互相、海相泥质岩、碎屑岩、蒸发岩、火山碎屑岩,并夹带玄武岩、岩、碎屑岩、蒸发岩、火山碎屑岩,并夹带玄武岩、辉绿岩和辉长岩组成的新生洋壳成分。辉绿岩和辉长岩组成的新生洋壳

7、成分。陆陆内内裂裂谷谷陆陆间间裂裂谷谷3 3、被动陆缘盆地、被动陆缘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产生于海底扩张后期,由大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产生于海底扩张后期,由大陆边缘或陆间裂谷继续扩张、逐渐张开加宽而形成。陆边缘或陆间裂谷继续扩张、逐渐张开加宽而形成。大陆在分离后随时间的延续发生失热沉降,同时由于大陆在分离后随时间的延续发生失热沉降,同时由于沉积物负荷作用进一步发生区域性挠曲沉降,形成具沉积物负荷作用进一步发生区域性挠曲沉降,形成具有有宽广的大陆架、平缓的大陆坡和大陆隆的被动大陆宽广的大陆架、平缓的大陆坡和大陆隆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边缘盆地。一般来讲,在构造特征上,从一般来讲,在构造特征上,从陆壳边

8、缘向陆壳边缘向海洋方向发生阶梯状断陷,形成边缘裂陷槽海洋方向发生阶梯状断陷,形成边缘裂陷槽。裂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裂谷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裂前的拱起破裂阶段裂前的拱起破裂阶段陆内裂谷阶段陆内裂谷阶段陆间裂谷阶段陆间裂谷阶段大洋裂谷阶段大洋裂谷阶段以河湖相碎屑岩或火山碎屑岩沉积为主 主要以蒸发岩沉积为特征 碎屑物可搬运至深海盆,在深水区形成浊积与半远洋沉积互层 主要在陆基上形成厚层浊积和以细层理为特征的平积层 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的四个阶段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的四个阶段 5 5、坳拉谷盆地、坳拉谷盆地坳拉谷盆地指以正断层为边界、发育于克拉通内的地坳拉谷盆地指以正断层为边界、发育于克拉通内的

9、地槽,有以下特征:槽,有以下特征:出现在大陆边缘的凹入部位,与陆缘近于垂交;出现在大陆边缘的凹入部位,与陆缘近于垂交;近陆缘处活动性大,越向大陆内部下陷幅度越小,直至最近陆缘处活动性大,越向大陆内部下陷幅度越小,直至最后消失;后消失;其生成时期与大陆破裂同时,初期为一狭窄的地堑,后期其生成时期与大陆破裂同时,初期为一狭窄的地堑,后期转化为宽阔的拗陷,结束时无明显的构造变形;转化为宽阔的拗陷,结束时无明显的构造变形;如有岩浆活动,以碱性火山活动占优势;如有岩浆活动,以碱性火山活动占优势;具有地壳增厚和正的布格异常的特殊组合。具有地壳增厚和正的布格异常的特殊组合。坳拉谷盆地是大陆裂谷向大坳拉谷盆地

10、是大陆裂谷向大洋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三叉裂谷洋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三叉裂谷中的一支,这一支因后来停止中的一支,这一支因后来停止活动成为夭折谷,另两支继续活动成为夭折谷,另两支继续扩张而成为大洋。扩张而成为大洋。坳拉谷内的沉积物在其坳拉谷内的沉积物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差异,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差异,在在早期和晚期以陆相碎屑早期和晚期以陆相碎屑岩为主岩为主,在,在中期以海相、中期以海相、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和碳酸海陆过渡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盐岩为主。在早、中期,。在早、中期,坳拉谷内的沉积物来源于坳拉谷内的沉积物来源于周边的大陆隆起区(流向周边的大陆隆起区(流向海洋的方向);晚期,由海洋的方向);晚期,由于

11、海洋的收缩封闭,形成于海洋的收缩封闭,形成碰撞造山带,产生隆起剥碰撞造山带,产生隆起剥蚀区,沉积物自造山带向蚀区,沉积物自造山带向大陆内部方向搬运。大陆内部方向搬运。拗拉谷盆地沉积特征拗拉谷盆地沉积特征6 6、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大陆边缘裂谷盆地 大陆边缘裂谷盆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形成与板块俯冲,地的形成与板块俯冲,造成大陆边缘的张性造成大陆边缘的张性变形有密切的关系。变形有密切的关系。这种裂谷盆地常被称这种裂谷盆地常被称为为被动裂谷盆地被动裂谷盆地,一,一般规模较大,沉积巨般规模较大,沉积巨厚。厚。大洋板块俯冲与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演化关系图大洋板块俯冲与大陆边缘裂谷盆地演化关系图二、聚敛构造环境的

12、盆地 在在俯冲阶段,发生俯冲阶段,发生B型俯冲型俯冲,大洋板块俯冲进入地,大洋板块俯冲进入地幔,大陆板块仰冲其上,两者在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幔,大陆板块仰冲其上,两者在压应力作用下形成深海深海沟。在海沟之后,常常是由火山喷发岩和同源深成岩体沟。在海沟之后,常常是由火山喷发岩和同源深成岩体构成火山岛弧。在岛弧的后面常形成构成火山岛弧。在岛弧的后面常形成弧后盆地弧后盆地。在在碰撞阶段,发生碰撞阶段,发生A型俯冲型俯冲带及有关的带及有关的周缘前陆盆周缘前陆盆地地。此外,在碰撞造山带形成过程中,常有。此外,在碰撞造山带形成过程中,常有残留大洋盆残留大洋盆地形成。在挤压带周缘形成地形成。在挤压带周缘形成山前

13、挠曲盆地山前挠曲盆地。在挤压带内,。在挤压带内,常形成挤压后期拉张断陷型的常形成挤压后期拉张断陷型的山间盆地山间盆地。海海沟沟、弧弧前前盆盆地地、斜斜坡坡盆盆地地与与消消减减带带杂杂岩岩体体发发育育的的关关系系 1 1、海沟盆地、海沟盆地 海沟盆地发育在岛弧前缘,由大洋板块俯冲而形海沟盆地发育在岛弧前缘,由大洋板块俯冲而形成的两侧不对称的凹槽,靠岛弧的一侧坡度较陡;向成的两侧不对称的凹槽,靠岛弧的一侧坡度较陡;向海延伸的一侧坡度较缓。海延伸的一侧坡度较缓。由于洋壳俯冲作用,海沟盆由于洋壳俯冲作用,海沟盆地的沉积物潜入地幔而消耗,因而海沟中的沉积物时地的沉积物潜入地幔而消耗,因而海沟中的沉积物时

14、代较新,厚度不大。其沉积物的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代较新,厚度不大。其沉积物的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半深海、深海相浊积岩沉积,一部分是俯冲一部分是半深海、深海相浊积岩沉积,一部分是俯冲板块带来的深海沉积物。此外,由于俯冲作用,大洋板块带来的深海沉积物。此外,由于俯冲作用,大洋板块上的沉积物或仰冲板块上产生的破碎岩块,混合板块上的沉积物或仰冲板块上产生的破碎岩块,混合起来形成性质不同、时代不同的混杂岩体。起来形成性质不同、时代不同的混杂岩体。2 2、弧前盆地、弧前盆地 位于岛弧与海沟之间位于岛弧与海沟之间。由于板块俯冲作用,使沟。由于板块俯冲作用,使沟弧之间下部岩石圈挠曲下沉,形成一个大的拗陷,

15、即弧弧之间下部岩石圈挠曲下沉,形成一个大的拗陷,即弧前盆地。沉积物主要是来自岩浆弧的碎屑沉积。一般情前盆地。沉积物主要是来自岩浆弧的碎屑沉积。一般情况下,由于构造不稳定,沉积成熟度较低,盆地时代新。况下,由于构造不稳定,沉积成熟度较低,盆地时代新。3 3、弧间盆地、弧间盆地 弧间盆地分布在残留弧与火山弧之间弧间盆地分布在残留弧与火山弧之间,在地貌上,在地貌上类似于深海平原,盆地两侧常为正断层所限,基底地类似于深海平原,盆地两侧常为正断层所限,基底地壳类型为大洋型。壳类型为大洋型。弧间盆地构造演化示意图弧间盆地构造演化示意图 4 4、弧后盆地、弧后盆地 位于岛弧后面向着大陆的一侧,发育于B型俯冲

16、的仰冲板块上。若俯冲速度加快,可使软流圈加热增温,从而在弧后地区诱发小型热对流,使部分上地幔物质底辟上升流动,上部岩石圈产生拉张效应,形成弧后盆地。弧后盆地的发育起因于火山弧后的拉张分裂,持续的拉张作用逐步形成分裂轴位置有洋壳的弧后盆地。弧后盆地沉积的最大特点是火山碎屑沉积占优势,弧后盆地沉积的最大特点是火山碎屑沉积占优势,因火山弧是它主要的物源区,因火山弧是它主要的物源区,5 5、残留洋盆地、残留洋盆地 当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缝合带时,先发生碰撞的点段褶皱隆起,并发育前陆盆地;还未发生碰撞的点段仍为洋盆,称为残留洋盆地。残留洋盆地中形成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再向海洋中心发育着海底扇浊积岩,并

17、覆于洋底远洋沉积之上。随着俯冲作用加剧,残留洋盆逐渐缩小,甚至封闭消失;同时前陆盆地不断扩大,磨拉石沉积组合覆盖于复理石沉积组合之上。A-碰撞早期;碰撞早期;B-碰撞晚期碰撞晚期 残残留留盆盆地地逐逐渐渐封封闭闭示示意意图图6 6、弧背前陆盆、弧背前陆盆地地 弧背前陆盆地位于大陆基底之上,与大陆边缘弧之后的前陆褶皱冲断带毗邻,是与大陆岩石圈的部分俯冲有关的一种前陆盆地。弧背前陆盆地的板块位置离蛇绿岩套较远、距岩浆弧带较近。弧背前陆盆地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弧背前陆盆地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位于大陆地壳上,其活动翼是前陆褶皱带而不是岛弧,位于大陆地壳上,其活动翼是前陆褶皱带而不是岛弧,多数前陆盆地的发展与

18、薄皮冲断带有关,少数发育在厚皮多数前陆盆地的发展与薄皮冲断带有关,少数发育在厚皮基底隆起带;基底隆起带;具有规模大、演化时间长的特征(几百具有规模大、演化时间长的特征(几百kmkm宽、几千宽、几千kmkm长、长、上千上千kmkm厚的地层充填和厚的地层充填和1010100Ma100Ma的演化时间);的演化时间);冲断带在横剖面上是楔形的,毗邻造山系核部,向大陆冲断带在横剖面上是楔形的,毗邻造山系核部,向大陆内部变薄;盆地沉积在横剖面上也是楔形的,紧靠冲断带内部变薄;盆地沉积在横剖面上也是楔形的,紧靠冲断带边缘处最厚;边缘处最厚;底部是造山期后的磨拉石,有明显的不整合;底部是造山期后的磨拉石,有明

19、显的不整合;相对其他弧后盆地而言,弧背前陆盆地是压性盆地。相对其他弧后盆地而言,弧背前陆盆地是压性盆地。7 7、周缘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 周缘前陆盆地位于陆周缘前陆盆地位于陆陆碰撞造山带的褶皱陆碰撞造山带的褶皱冲断冲断带与板块之间,是在缝合带的带与板块之间,是在缝合带的俯冲板块上俯冲板块上发展起来的,发展起来的,位置离蛇绿岩套较近、距岩浆弧带较远。位置离蛇绿岩套较近、距岩浆弧带较远。周缘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具有下列基本特点:周缘前陆盆地具有下列基本特点:在横剖面上不对称,靠近造山带一侧沉积较厚、构造变在横剖面上不对称,靠近造山带一侧沉积较厚、构造变形强烈,

20、靠近大陆一侧沉积较薄、构造变形微弱;形强烈,靠近大陆一侧沉积较薄、构造变形微弱;以异常高的堆积速率为特征,以碎屑沉积为主,物源主以异常高的堆积速率为特征,以碎屑沉积为主,物源主要是造山带,也可来自翼部克拉通;要是造山带,也可来自翼部克拉通;盆地下部可能为海相、海陆交互相及三角洲相沉积,向盆地下部可能为海相、海陆交互相及三角洲相沉积,向上则主要是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沼相沉积及山麓相堆积。上则主要是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沼相沉积及山麓相堆积。盆地沉积物下部是同造山期或造山前形成的复理石沉积,盆地沉积物下部是同造山期或造山前形成的复理石沉积,之上是造山后或同造山期形成的磨拉石沉积。之上是造山后或同造山

21、期形成的磨拉石沉积。8 8、山前凹陷盆地、山前凹陷盆地 前陆盆地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冲断载荷,而中亚地区中生代的盆地,与前陆盆地的概念不同,既没有同造山期的逆冲作用,又没有后造山期的扩展作用,故提出后续前陆盆地、继承性前陆盆地、类似前陆盆地和中国式盆地等概念。最初密度大而冷的克拉通边缘地壳在重力作用下破碎而下沉到密度小而热的造山带之下,从而引起上地壳的挠曲变形。盆地早期沉陷受重力控制,晚期与冲断负荷效应有关 RAB-弧背前陆盆地,弧背前陆盆地,PFB-周缘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ICB-山前凹陷盆地山前凹陷盆地 板板块块联联合合过过程程中中形形成成的的三三类类盆盆地地特 征山前凹陷盆地前陆盆地区域

22、构造位置位于造山带或活动隆起带与微陆块之间位于俯冲造山带或碰撞造山带与克拉通之间发育阶段造山带形成之后数亿年俯冲造山阶段或碰撞造山阶段动力学背景与陆内的C型俯冲有关与洋、陆俯冲形成的B型俯冲或陆、陆碰撞形成的A型俯冲有关区域应力起始于伸展环境,后期被挤压环境改造一直处于挤压环境下盆地发育特征一般在造山带前仅发育一个在造山带前缘成群、成带分布沉积特征以巨厚陆相沉积为主,陆相磨拉石发育以海相或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陆相磨拉石发育盆地沉降机制沉积负载为主,构造负载为次构造负载为主,沉积负载为次构造样式平面上为箕形凹陷,剖面上为反转构造平面上为箕形凹陷,剖面上为冲断构造山前凹陷盆地与前陆盆地特征对比表山

23、前凹陷盆地与前陆盆地特征对比表 9 9、山间盆地、山间盆地 多分布于古生代褶皱断裂带之间,是多分布于古生代褶皱断裂带之间,是大陆板块在碰大陆板块在碰撞作用后期,由于应力松驰拉张效应,在构造负荷作用撞作用后期,由于应力松驰拉张效应,在构造负荷作用下发生断陷沉降下发生断陷沉降所形成的一类盆地。所形成的一类盆地。多为中小型盆地,边界为断层所限,早期以高角多为中小型盆地,边界为断层所限,早期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晚期常转化为高角度逆断层。沉积物来度正断层为主,晚期常转化为高角度逆断层。沉积物来自周边褶皱山系,自边缘至中心常形成冲积相、河流相、自周边褶皱山系,自边缘至中心常形成冲积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滨

24、浅湖相、深湖相沉积体系。盆地内的沉积三角洲相、滨浅湖相、深湖相沉积体系。盆地内的沉积物具有多旋回性,基本上是同造山期或造山后期形成的物具有多旋回性,基本上是同造山期或造山后期形成的磨拉石和粗碎屑岩,含煤和蒸发岩类。磨拉石和粗碎屑岩,含煤和蒸发岩类。三、走滑断裂构造环境的盆地三、走滑断裂构造环境的盆地 在大陆内部的走滑断裂,在两侧块体作水平剪切运动时,一般在块体运动的前方形成挤压区,在后方形成拉张区。这些挤压或拉张变形是对走滑断层水平位移的有效调节和补偿。当走滑断层有弯曲或断面偏离直立时,则可能产 生局部离散带和聚敛带,导致地壳拉伸下沉和挤压上升。当断面急剧弯曲或呈锯齿状形态时,根据局部应力的分

25、布状况,有的地方形成褶曲和冲断层,有的地方形成拉分盆地。当走滑断层由平直向弯曲、分支发展过程中,形成复杂的网状断层系,其中产生了成对的隆起断块和下沉断块盆地。走滑型盆地即是与大型走滑活动有关的盆地,有走滑型盆地即是与大型走滑活动有关的盆地,有走走滑拉分盆地滑拉分盆地和和滑脱型滑脱型盆地两个主要类型。盆地两个主要类型。四、克拉通构造环境的盆地四、克拉通构造环境的盆地 克拉通盆地是指在地质历史的很长时期内下沉的区域性的坳地,是地壳上已经稳定的和很少遭受变形的部分。具有区域变质或花岗岩化的坚硬基底,由于岩石圈变冷,比重增大,因重力作用而缓慢下沉,或因地幔隆起或因相邻板块的挤压作用,使古老地台逐渐下降

26、。克拉通盆地面积很大,沉降缓慢,沉积物厚度不大,沉积类型包括浅海相砂泥页岩、碳酸盐岩、蒸发岩,缺乏深海沉积物和浊积岩,也没有火山活动,构造变动微弱,褶皱极其平缓。裂陷构造环境裂陷构造环境聚敛构造环境聚敛构造环境走滑断走滑断裂构造裂构造环境环境克拉通克拉通构造环境构造环境俯冲俯冲构造环境构造环境碰撞碰撞构造环境构造环境陆内陆内裂谷盆地裂谷盆地海沟盆地海沟盆地残留洋盆地残留洋盆地走滑走滑盆地盆地克拉通内克拉通内部坳陷盆地部坳陷盆地陆间陆间裂谷盆地裂谷盆地弧前盆地弧前盆地周缘周缘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克拉通内克拉通内部断陷盆地部断陷盆地坳拉谷盆地坳拉谷盆地弧间盆地弧间盆地弧背弧背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克拉通边克

27、拉通边缘坳陷盆地缘坳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盆地弧后盆地弧后盆地山前山前凹陷盆地凹陷盆地克拉通边克拉通边缘断陷盆地缘断陷盆地大陆边缘大陆边缘裂谷盆地裂谷盆地山间盆地山间盆地 沉积盆地分类沉积盆地分类 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盆地类型及特征主要盆地类型及特征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的沉积盆地中国的沉积盆地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 一一、主要沉积盆地类型、主要沉积盆地类型 对于具有多期次构造演化的中国大陆来说,沉积对于具有多期次构造演化的中国大陆来说,沉积盆地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可划分为四大类型:盆地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可划分为四大类型: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裂陷构造环境的盆

28、地 聚敛构造环境的盆地聚敛构造环境的盆地 走滑断裂构造环境的盆地走滑断裂构造环境的盆地 克拉通构造环境的盆地克拉通构造环境的盆地中国沉积盆地与油中国沉积盆地与油气田分布图气田分布图1 1、裂陷构造环境、裂陷构造环境盆地类型代表性盆地地质时代陆间裂谷盆地右江盆地晚古生代陆内裂谷盆地渤海湾盆地古近新近纪被动陆缘盆地华南盆地早古生代坳拉谷盆地燕山、贺兰山中、新元古代2 2、聚、聚敛敛构造构造环环境境盆地盆地类类型型代表性盆地代表性盆地地地质时质时代代弧前盆地弧前盆地日喀日喀则则盆地盆地晚白垩世晚白垩世古近古近纪纪弧弧间间盆地盆地义义敦盆地敦盆地晚二叠世晚二叠世三叠三叠纪纪弧后盆地弧后盆地南海盆地南海

29、盆地古近古近纪纪新近新近纪纪 B型俯冲构造环境型俯冲构造环境盆地盆地类类型型代表性盆地代表性盆地地地质时质时代代周周缘缘前前陆陆盆地盆地喜喜马马拉雅南拉雅南侧侧盆地盆地古近古近新近新近纪纪 A型俯冲构造环境型俯冲构造环境盆地盆地类类型型代表性盆地代表性盆地地地质时质时代代山山间间盆地盆地吐吐鲁鲁番番哈密盆地哈密盆地中、新生代中、新生代山前凹陷盆地山前凹陷盆地库车库车盆地、准噶盆地、准噶尔尔盆地盆地喀什喀什和田盆地、河西走和田盆地、河西走廊盆地廊盆地中、新生代中、新生代 C 型俯冲构造环境型俯冲构造环境盆地盆地类类型型代表性盆地代表性盆地地地质时质时代代克拉通盆地克拉通盆地华华北盆地北盆地扬扬子

30、盆地子盆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古生代3 走滑断裂构造环境走滑断裂构造环境盆地盆地类类型型代表性盆地代表性盆地地地质时质时代代走滑盆地走滑盆地滇西滇西藏藏东东川西盆地川西盆地阿阿尔尔金盆地金盆地古近古近新近新近纪纪4 克拉通构造环境克拉通构造环境二、沉积盆地的主要特征二、沉积盆地的主要特征由于中国大陆构造形成和演化的特殊性,不同类由于中国大陆构造形成和演化的特殊性,不同类型的盆地具有不同的发育程度及独特的特征。型的盆地具有不同的发育程度及独特的特征。聚敛构造环境的盆地在中国最为发育,特别是聚敛构造环境的盆地在中国最为发育,特别是A A型型俯冲构造环境的周缘前陆盆地和俯冲构造环境的周缘前陆盆

31、地和C C型俯冲构造环境型俯冲构造环境的山前凹陷盆地最为常见的山前凹陷盆地最为常见裂陷构造环境的坳拉谷盆地、大陆内裂谷盆地在裂陷构造环境的坳拉谷盆地、大陆内裂谷盆地在中国也较为为常见,但其发育的时间相对较短、中国也较为为常见,但其发育的时间相对较短、幅度也有限,而且反转构造发育幅度也有限,而且反转构造发育。克拉通构造环境的克拉通盆地也比较发育,但活动性比克拉通构造环境的克拉通盆地也比较发育,但活动性比较强。如较强。如华北克拉通盆地华北克拉通盆地、扬子克拉通盆地扬子克拉通盆地由于中国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多旋回的特征,沉由于中国大陆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多旋回的特征,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多

32、旋回的特征,常形成复合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多旋回的特征,常形成复合盆地盆地没有时间概念的(或时间概念比较粗略的)沉积盆地分没有时间概念的(或时间概念比较粗略的)沉积盆地分布图,对于具有多期次构造演化的中国大陆来说是不适布图,对于具有多期次构造演化的中国大陆来说是不适合的。合的。总的演化趋势是按照威尔逊旋回的发展,早总的演化趋势是按照威尔逊旋回的发展,早期多发育与裂陷构造背景有关的沉积盆地,晚期多发育与裂陷构造背景有关的沉积盆地,晚期多发育与聚敛构造背景有关的沉积盆地。根期多发育与聚敛构造背景有关的沉积盆地。根据中国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的实际情况,沉积据中国大陆构造形成与演化的实际情况,沉积盆

33、地的形成可以概括为盆地的形成可以概括为中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新元古代早期、南华纪南华纪-三叠纪三叠纪和和侏罗纪侏罗纪-第四纪第四纪三个沉积盆地三个沉积盆地形成阶段。形成阶段。三、三、中国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大陆构造的演化中国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大陆构造的演化 中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新元古代早期,主要发育陆内裂陷,主要发育陆内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构造环境的盆地;南华纪南华纪-三叠纪三叠纪,早期主要发育被动大陆边缘,早期主要发育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的盆地和陆内克拉通盆地,晚期主要发构造环境的盆地和陆内克拉通盆地,晚期主要发育聚敛构造背景有关的沉积盆地;育聚敛构造背景有关的沉积盆地;侏罗纪侏

34、罗纪-第四纪第四纪,中国东部主要发育陆内裂陷,中国东部主要发育陆内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西部主要发育大型聚敛构造背构造环境的盆地、西部主要发育大型聚敛构造背景有关的沉积盆地。景有关的沉积盆地。中国中国J-Q时期沉积盆地类型图时期沉积盆地类型图(田在艺田在艺)1-裂谷型盆地;2-弧后被动边缘盆地;3-克拉通盆地;4-山前凹陷盆地;5-山间断陷盆地;6-走滑断陷盆地例:例:塔里木盆地的形成塔里木盆地的形成 塔里木古板块介于天山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之塔里木古板块介于天山造山带和昆仑造山带之间,南天山构成板块北部被动边缘,西昆仑与阿间,南天山构成板块北部被动边缘,西昆仑与阿尔金分别构成板块南部和东南部活动

35、边缘。塔里尔金分别构成板块南部和东南部活动边缘。塔里木古板块是在晋宁构造阶段形成的西域始板块的木古板块是在晋宁构造阶段形成的西域始板块的基础上,经兴凯构造阶段裂解形成的一个古板块。基础上,经兴凯构造阶段裂解形成的一个古板块。塔里木古板块上沉积盆地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六个塔里木古板块上沉积盆地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阶段:塔里木盆地塔里木及其邻区构造格架简图塔里木及其邻区构造格架简图 一一 南华纪南华纪早奥陶世早奥陶世陆内坳陷和被动陆缘盆地阶段陆内坳陷和被动陆缘盆地阶段 二二 中奥陶世中奥陶世中泥盆世中泥盆世陆内压陷和前陆盆地阶段陆内压陷和前陆盆地阶段 三三 晚泥盆世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早石炭世陆内坳陷和被动陆缘盆地阶段陆内坳陷和被动陆缘盆地阶段 四四 中石炭世中石炭世三叠纪三叠纪前陆盆地发育阶段前陆盆地发育阶段 五五 侏罗纪侏罗纪古近纪古近纪分割山前凹陷盆地发育阶段分割山前凹陷盆地发育阶段 六六 新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第四纪统一山前凹陷盆地发育阶段统一山前凹陷盆地发育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