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8)(无答案) 试题.doc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2536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8)(无答案) 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8)(无答案) 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8)(无答案) 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8)(无答案) 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省江都市樊川中学12-1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周测试题(8)(无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分)(2)_,清风半夜鸣蝉。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2分)(3)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1分)(4)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_,_。(2分)(5)默写杜牧的赤壁(4分)_,_。_,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盼弟善为抉择,wi y chu mu()。(2)对那些斑驳的大门、陈旧的院落、满是chun y()的砖墙,你表现了多大

2、的兴趣啊。(3)你看,姑娘一过门,吃的是zhn xi()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这不是造化吗?(4)陈市长一片赤诚,枉驾来访,如此l xin xi sh(),已使我深为感动。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删去“之一”)B刘翔虽然在跨栏上有天分,在审美方面也有过人之处。(将“虽然”改为“不但”)C在上海汽车展上,国产汽车不断层出不穷。(删去“不断”)D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在句尾加上“任务”)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且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某景点的话。(80字以内)(4分)备选词语:

3、凌乱眼花缭乱不可名状龙盘虎踞金碧辉煌颓垣断壁 _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

4、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_(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2分)_二、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一)(10分)被妖魔化的沙尘暴李栓科 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

5、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

6、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 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

7、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有删改)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

8、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入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7第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3分)_8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4分)_(二)(15分)圆明园情结临青在那个著名的园子里遇到它的时候,我正走过那荒废的湖,那曾经映着宫灯也映着战火、荡着

9、笙竹也荡着枪炮的波浪已经萎缩,空遗那一片凹凸和陷落。草已经很绿,还有稻,而且茂盛,遮掩着湖心湖岸的废墟。那些木桥、亭桥、九孔桥在很久以前的战火中毁掉,只一座残桥还拱着它石砌的背,毁了半边,还有半边,撑到今天,接通着另一座园子的波浪,阴云沉沉,好像是宽阔的长袍下摆,正缓缓拂过这个以悲哀著称于世的园子,而那个穿长袍的巨人无法望见它的面容。我就是在寻找那个巨人的一瞬间看到了它,看到荒芜的湖边有一个情结。那其实是一棵树。曾经是树,现在只有根了。那园子里的树曾经都是很风流的,连同那些石兽、华表和珊瑚等等,身价也精彩,惹得那些劫夺者动了军舰大炮,举着火把来取它们。能取走的都取走了,然后出现在富丽堂皇的博物

10、馆里,成为人们惊叹的对象。这里只有根。它有许多根须,那根须足够粗壮,百年风雨陪伴它们从泥土里冒出来又往泥土里扎进去,翻来覆去缠缠绕绕。它像是死了,又仍然活着。有一条根须发出新枝来,很嫩,又很直,翘在那里,翘起一枝很绿的俊梢。它们死死活活缠在一起,缠成一个结。那是一个解不开的结。除非用火或者用斧,焚了它或者劈了它。看着它的时候我想,一个人经历了风流和劫难之后还会留下什么?只有陷落吗?或者只有荒废和悲哀?这里曾经陷落,长满野草和稻;经历沧海桑田,却留下一个解不开的结,白鹭在空中飞,又在结上落下,叼它。白鹭年年来,年年叼,它叼得开吗?白鹭终于飞走了,它来它去,每一轮回的飞翔都把太阳和星星留在结上。隔

11、着那片陷落,我不能触摸那结。也许当年有人要取它的绿荫,而它不给。也不走,就那么缠着、守着那一方泥土,不肯离去不忍离去不愿离去,就那么缠着,缠着它的风流还有劫难决不超脱决不化解,给这世界的淡漠与善于遗忘大写出一个死活不息的执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们都这么说,可是谁也不能肯定外面的世界有还是没有那一块可以托付终身的泥土。现在只有根了。土地骄傲,土地孕育了这么执拗的一个情结;只认可它只依恋它只陪伴它只为它存在。就是那种特别的女人,把心种在什么地方就不再离去,那地方辉煌也罢荒废也罢,它只为了自己那份情怀,只为它曾经付出正在付出还要付出,主要为自己的付出标定一个绝对长度,纳一双蹬倒山的大头鞋,走它只要

12、活着就走、能走多久就走多久的旅程。它在阴云下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中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我想那一定是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9第段中作者描写了圆明园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_10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4分)_11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4分)_12文章中多次提到“结”,请你联系全文内容简要谈谈文中的“结”是指什么?(3分)_三、写作(50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路上,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走过了风和雨,走在阳光路上,鸽子用哨音告诉我,幸福在前方。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阳光路上无限风光,阳光路上幸福成长,阳光路上前程宽广。请以“阳光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5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初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