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学5.ppt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8852321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经济学5.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应用经济学5.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经济学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经济学5.ppt(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9.1 9.1 9.1 9.1 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9.2 9.2 9.2 9.2 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 9.3 9.3 9.3 9.3 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综合信息产业力度法第九章第九章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广义的信息经济广义的信息经济(InformationEconomy)是以现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伴随着信

2、息技术应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商用的深入,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信息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息业品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信息市场规模的扩大,信息业的产值和从业人数也逐渐增大,逐步演变为一种新型的产值和从业人数也逐渐增大,逐步演变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结构,即信息经济。的经济结构,即信息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标志:信息经济时代的标志:信息部门产值占信息部门产值占GNP比比重超过重超过50%;信息劳动者占总就业比重超过;信息劳动者占总就业比重超过50%。狭义的信息经济狭义的信息经济是指信息部门的经济。是指信息部门的

3、经济。第九章第九章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9.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 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 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RITERITE IUPIUP(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 厄斯的经济厄斯的经济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9.1.19.1.19.1.19.1.1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1 1、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产生、马克

4、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产生2 2、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体系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体系 3 3、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方法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9.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1 1 1 1、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产生、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产生、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产生、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产生 马克卢普研究知识产业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马克卢普的研究包括了有关专利制度、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国家的各级教育、与教育制度相关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各类社会活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知识生产与信息资源配置活动,形成了“知识产业”研究的体系。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理

5、论和方法是最早的宏观信息经济的测度理论和方法。他1962年出版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是一部奠基性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宏观信息经济学著作。9.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2 2 2 2、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体系、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体系、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体系、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体系 马克卢普的信息经济测度体系:知识产业及其在“教育产业、研究与开发产业、通信媒介产业、信息设备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等五个层次上的组成是马克卢普信息经济理论的核心。教育产业方面 研究与开发方面 在通信媒介产业方面 信息设备产业方面 信息服务产业方面9.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6、 3 3、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方法、马克卢普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其计算方法:(1)生产法(增值法)。由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加上提供服务的部门的增加值。(2)支出法(最终需求法)。消费者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净出口额相加。(3)收入法(成本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工资、折旧、利息、利润的总和。9.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马克卢普采用最终需求法(即支出法)分项计算教育、研究与开发、通信媒介、信息设备、信息服务的生产总值。式中:C消费量,消费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或消费量G政府采购,政府对最终

7、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或消费量I投资量,厂商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或消费量X出口额,本国产品或服务在国外的销售额M进口额,从外国购进的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X-M)出口净额,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与进口的差额9.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1958195819581958年美国知识产业分支测度表年美国知识产业分支测度表年美国知识产业分支测度表年美国知识产业分支测度表知识产业知识产业分分 支支价值价值(百万美元)(百万美元)构成比例构成比例(%)占占GNPGNP比例比例(%)教育教育6019444.112.6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109908.12.3通信媒介通信媒介3836928.18.0信息设备

8、信息设备89226.51.9信息服务信息服务1796113.23.8知识生产总量知识生产总量136436100.028.5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年度年度 100 80 60 40 20 019001970年美国劳动力中知识生产活动的增长年美国劳动力中知识生产活动的增长信息职业劳动力信息职业劳动力占占31.6%非知识生产职业非知识生产职业的劳动力比例的劳动力比例知识生产职业知识生产职业的劳动力比例的劳动力比例劳劳动动力力比比例例7.1.2 7.1.2 7.1.2 7.1.2 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

9、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与方法 波拉特于1977年以政府出版物的形式出版了其博士论文九卷本的研究报告信息经济。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在理论上,波拉特将信息产业列入“第四产业”。测度方法的核心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一识别出来,其识别的标准是根据各种经济活动与信息形态转换的相关度。按照这一标准,信息产业被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一级信息部门是直接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计算机制造、电信、印刷、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宣传、教育等;二级信息部门主要指为内部消费而创造信息服务的政府公共部门和非信息企业的管理部门,如研究与开

10、发、数据处理、打字、会计等。1 1 1 1、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信息经济 信息活动 信息资本 信息劳动者 信息职业信息经济信息经济:关于信息和信息活动的经济:关于信息和信息活动的经济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1 1 1 1、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信息经济 信息活动 信息资本 信息劳动者 信息职业信息活动信息活动:是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在生产、:是信息产品和

11、信息服务在生产、处理、流通、分配过程中所消耗掉的一切资源。处理、流通、分配过程中所消耗掉的一切资源。或者说,信息活动是指与消耗在生产、或者说,信息活动是指与消耗在生产、处理和分配信息商品及信息服务过程中处理和分配信息商品及信息服务过程中所有资源相关的经济活动。所有资源相关的经济活动。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1 1 1 1、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信息经济 信息活动 信息资本 信息劳动者 信息职业信息资本信息资本:指的是对于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等:指的是对于信息生产和信息

12、服务等 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设施和设备的投资。信息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设施和设备的投资。计算机、复印机、终端设备、电话、卫星通信装置。计算机、复印机、终端设备、电话、卫星通信装置。办公室、教学楼。办公室、教学楼。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1 1 1 1、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 信息经济 信息活动 信息资本 信息劳动者 信息职业信息劳动者信息劳动者:指的是为满足个人、企业、:指的是为满足个人、企业、团体或政府对信息的需求,社会上所出现的团体或政府对信息的需求,社会上所出现

13、的以提供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为中心的以提供信息服务或生产信息产品为中心的职业劳动者。职业劳动者。5 5大类信息劳动者大类信息劳动者:知识生产与发明者知识生产与发明者;知识分配者知识分配者;市场调查与管理人员市场调查与管理人员;信息处理工作者信息处理工作者;信息机械操作者。信息机械操作者。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信息经济 信息活动 信息资本 信息劳动者 信息职业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信息职业:从产业角度将社会职业分为信息职业和非信息职业信息职业:从产业角度将社会职业分为信息职业和非信息职业 两大类,信息职业是与信息的生产、流通、处理有两大类,信息职业是与信息的

14、生产、流通、处理有 实质性关联的职业,可细分约实质性关联的职业,可细分约3030个小类。另将约个小类。另将约2828 种混合性质的职业按百分比划分。种混合性质的职业按百分比划分。5大类信息职业:知识生产与发明者所从事的信息职业;知识分配者所从事的信息职业;市场调查与管理人员所从事的信息职业;信息处理工作者所从事的信息职业;信息机械操作者所从事的信息职业。1 1 1 1、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理论的基本概念2 2 2 2、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

15、体系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与方法第第一一信信息息部部门门:向向市市场场提提供供信信息息商商品品和和信信息息服服务务的的企企业业和部门,即参与市场交换的企业和部门。和部门,即参与市场交换的企业和部门。第二信息部门:政府公共部门和民间管理部门。第二信息部门:政府公共部门和民间管理部门。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在确定第一信息部门中,计算机、电信等产业可直在确定第一信息部门中,计算机、电信等产业可直接划分出来,但有些产业需分清信息生产与服务的份额。接划分出来,但有些产业需分清信息生产与服务的份额。如银行业的产出是利息和服务费用,其中约如银行业的产出是利息和服务费用,其中约81%

16、81%属于信息属于信息服务的产出,服务的产出,19%19%相当于资本成本的产出。相当于资本成本的产出。对第一信息部门的测度,波拉特确定了对第一信息部门的测度,波拉特确定了8 8大类部门作大类部门作为为信息经济的测度体系。信息经济的测度体系。第一信息部门的门类第一信息部门的门类第一信息部门的门类第一信息部门的门类信息部门信息部门信息行业信息行业(1)知识生产与发明产业知识生产与发明产业研究与开发产业、发明性产业、民间信息服务研究与开发产业、发明性产业、民间信息服务(2)信息分配和通信产业信息分配和通信产业教育、公共信息服务、正式与非正式通讯媒介教育、公共信息服务、正式与非正式通讯媒介(3)风险经

17、营风险经营各类保险业、各类金融业、投机经纪业各类保险业、各类金融业、投机经纪业(4)调研与调控产业调研与调控产业调研与非投机经纪业、广告业、非市场调控机构调研与非投机经纪业、广告业、非市场调控机构(5)信息处理与传递服务业信息处理与传递服务业非电子处理业、电子处理业、电信业基础设施非电子处理业、电子处理业、电信业基础设施(6)信息产品产业信息产品产业非电子性消费或中间产品、非电子性投资产品、非电子性消费或中间产品、非电子性投资产品、电子性消费或中间产品、电子性投资产品电子性消费或中间产品、电子性投资产品(7)某些政府活动某些政府活动联邦政府中的一级信息部门、邮政服务、州和地联邦政府中的一级信息

18、部门、邮政服务、州和地方教育方教育(8)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信息建筑物及租金信息建筑物及租金关于第二信息部门中这种不向市场出售的信息服务的关于第二信息部门中这种不向市场出售的信息服务的价值,波拉特认为,价值,波拉特认为,是由所消耗的劳动力和资本资源所是由所消耗的劳动力和资本资源所构成的。所以第二信息部门的增加值由两个量组成:构成的。所以第二信息部门的增加值由两个量组成:(1)第二信息部门就业的信息劳动者的收入,这个第二信息部门就业的信息劳动者的收入,这个量可以反映信息劳动者从事信息劳动所做出的消耗。量可以反映信息劳动者从事信息劳动所做出的消耗。(2)第二信息部门购买的信息资本折旧,这个量可)第二信

19、息部门购买的信息资本折旧,这个量可以反映所消耗的信息资本。以反映所消耗的信息资本。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第一信息部门增加值第一信息部门增加值 =劳动者收入(职工工资劳动者收入(职工工资+职工福利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利润利润+税金税金 +净利息支出净利息支出+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其他其他 =净产值净产值+折旧折旧 2 2、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与方法2 2 2 2、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与方法、波拉特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与方法7.1信息经济测度方

20、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 =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入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入+第二信息部门第二信息部门 的固定资产折旧值的固定资产折旧值 =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人数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人数 (人均工资(人均工资+人均固定资产折旧)人均固定资产折旧)波拉特波拉特运用最终需求法运用最终需求法测算出,测算出,1967年美国第一信年美国第一信息部门的产值占美国息部门的产值占美国GNP的的21%,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成本占生产和信息消费的成本占GNP的的3.4%。他。他运用增值法运用增值法测出测出1967年美国第一信息部门

21、的产值占美国年美国第一信息部门的产值占美国GNP的的25.1%,第二信息部门占,第二信息部门占GNP的的21.1%。就是说。就是说1967年美国年美国GNP的的46.2%是由信息部门通过市场和非是由信息部门通过市场和非市场创造的。市场创造的。他还测算出他还测算出1967年美国信息劳动者人数占总就业人年美国信息劳动者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口的45%,信息劳动者总收入占就业者总收入的,信息劳动者总收入占就业者总收入的53.52%,信息部门就业人员的收入比非信息部门就业,信息部门就业人员的收入比非信息部门就业人员的收入平均高人员的收入平均高38%。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运用波拉特方法测

22、度西安市信息经济发展程度运用波拉特方法测度西安市信息经济发展程度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表表1、2、3是按照四次产业划分的行业、职业标准,在是按照四次产业划分的行业、职业标准,在确定了某些混合作业、职业的相关比例系数之后计算的。确定了某些混合作业、职业的相关比例系数之后计算的。从表从表1、表、表2可以看出,西安市的第一信息经济部门所创可以看出,西安市的第一信息经济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增加很快。运用趋势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增加很快。运用趋势外推法预测,外推法预测,2

23、002年和年和2005年这一比例将分别达到年这一比例将分别达到27%和和30%。如果考虑到届时西安市第二信息经济部门的发展。如果考虑到届时西安市第二信息经济部门的发展情况,到情况,到2002年和年和2005年,这一比重将有可能分别上升到年,这一比重将有可能分别上升到5l%和和55%。从表从表3可以看出,近年来西安市信息产业的加速增长主要可以看出,近年来西安市信息产业的加速增长主要是由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邮电通讯业两项信息产业部门是由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邮电通讯业两项信息产业部门的高速增长所引起的。的高速增长所引起的。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西安市与全国和某些省、市信息经济发

24、展状况比较分析。西安市与全国和某些省、市信息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1982年和年和1987年西安市的信息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年西安市的信息经济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发展程度所占的比重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发展程度15.00和和25.38个百分个百分点。信息职业从业人数占全部劳动人口比例的发展状况,西安点。信息职业从业人数占全部劳动人口比例的发展状况,西安市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市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安市的信息经济发展水平无论在第一信息经济部门,还西安市的信息经济发展水平无论在第一信息经济部门,还是在第二信息经济部门,或是在信息职业人数等方面都比陕西是在第二信息经济部门

25、,或是在信息职业人数等方面都比陕西省高出了很多,这也足以显示出陕西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省高出了很多,这也足以显示出陕西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城乡差别十分巨大。城乡差别十分巨大。从从1990年的数据来看,在信息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上,年的数据来看,在信息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上,比北京低,比天津高。比北京低,比天津高。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西安市与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西安市与发达国家信息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用用GNP或或GDP所汁算的信息经济规模,可以把世界上的所汁算的信息经济规模,可以把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所占比重为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所占

26、比重为4565%的发达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具有了信息经济社会雏型;第二类是所占比重国家和地区,具有了信息经济社会雏型;第二类是所占比重为为3045%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三类是所占比重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三类是所占比重为30%以下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下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西安市目前信息经济发展的水平大约只相当于美国在西安市目前信息经济发展的水平大约只相当于美国在20世纪世纪60年代中期的发展水平。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落年代中期的发展水平。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大约落后了后了1520年左右。在信息职业占全部劳动力比重方面,西年左右。在信息职业占全部劳动力比重方面,西安市与发达国家相

27、比则差距更大。安市与发达国家相比则差距更大。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清介于日本经济学家小松崎清介于1965年提出信息化指数法。年提出信息化指数法。信息化指数模型由信息化指数模型由4个二级指标和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构成:个三级指标构成:信息量(间接表示信息装备水平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信息量(间接表示信息装备水平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信息装备率信息装备率 通信主体水平(人才结构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通信主体水平(人才结构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信息系数(消费者基本生活费用之外的投入)信息系数(消费者基本生活费用之外的投入)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7.

28、1.3 7.1.3 7.1.3 7.1.3 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社会信息活动水平测定社会信息活动水平测定社会信息活动水平测定社会信息活动水平测定 信息化指数信息化指数信息装备率(信息装备率(E)Q1人人均均年年使使用用函函件件数数日本信息化指数的模型结构日本信息化指数的模型结构信息系数(信息系数(U)通信主体水平通信主体水平(P)信息量(信息量(Q)Q2年年人人均均通通话话次次数数Q3每每百百人人每每天天报报纸纸发发行行数数Q4每每万万人人书书籍籍销销售售点点数数Q5每每平平方方公公里里人人口口密密度度E1人人均均年年使使用用函函件件数数E2

29、人人均均年年使使用用函函件件数数E3人人均均年年使使用用函函件件数数P1人人均均年年使使用用函函件件数数P2人人均均年年使使用用函函件件数数个个人人消消费费中中除除衣衣食食住住外外杂杂费费的的比比率率 日本信息化指数的计算方法日本信息化指数的计算方法:方法方法1 1:将基年各项指标的值指数定为将基年各项指标的值指数定为100100;然后;然后分别将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求得分别将测算年度的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指标值,求得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值指数测算年度的各项指标值的指数;再将各项指标值指数相加,并除以项数,就可得到最终的信息化指数。相加,并除以项数,就可得到最

30、终的信息化指数。方法方法2 2:分别计算出:分别计算出Q Q、E E、P P、U U这四个组的指数平这四个组的指数平均值,即对每一组的变量指数值求平均值,再对分组均值,即对每一组的变量指数值求平均值,再对分组的指数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得出最终的信息化指数。的指数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得出最终的信息化指数。7.1.4 7.1.4 7.1.4 7.1.4 IUPIUPIUPIUP(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信息利用潜力指数)模型 IUPIUP是由联合国都科文组织委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情报研究院H.Borko教授和该组织顾问、法国学者M.J.Menou主持提出的一种

31、测度方法。1982年11月发表最终报告。IUPIUP模型是多变量、多层次的信息环境评估模型,包括反映一个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和信息。利用潜在能力的各种变量共达230个。其中,27%反映国家的基本条件,20%反映信息的需求和使用,53%反映信息资源和活动。这230个变量按结构和功能两大方面进行分组,产生出21个结构组和17个功能组,分别属于3个结构子集和6个功能子集。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7.1.5 7.1.5 7.1.5 7.1.5 厄斯的经济厄斯的经济厄斯的经济厄斯的经济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 厄斯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厄斯的

32、方法主要是通过4949个变量作相关分析,个变量作相关分析,衡量每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信息活衡量每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信息活动水平的相关性,然后确定以三个主要因子动水平的相关性,然后确定以三个主要因子来衡量每个国家的信息活动水平。来衡量每个国家的信息活动水平。这三个因子是文字传播总量(这三个因子是文字传播总量(Written com-Written com-municationmunication)、)、技术(技术(technologytechnology)、)、图书图书馆(馆(librarieslibraries)。)。每个因子下面又分多个参数,这样就构成三每个因子下面又分多个参数

33、,这样就构成三因子多参数模型。因子多参数模型。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2001 2001年年7 7月月2929日,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日,信息产业部、国家信息化推进工作办公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主持召开了国家信息化指标工作会公室、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主持召开了国家信息化指标工作会议,信息产业部正式公布了议,信息产业部正式公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并成立了并成立了“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用以计算国家信息化指数,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用以计算国家信息化指数,被专家形象地称为信息时代的被专家形象地称为信息时代的“

34、国家智商国家智商”,它是继,它是继GDP之后反映信息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后反映信息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国家信息化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指标构成方案共有共有5个一级要素: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个一级要素: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包含了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包含了20个二级指标。个二级指标。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7.1.7.1.7.1.7.1.6 6 6 6 国家信息化测度指标(书中第国家信息化测度指标(书中第301301页)页)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及说明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及说明序号序

35、号指标名称指标名称指标解释指标解释指标单位指标单位资料来源资料来源1每千人广播电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视播出时间目前,传统声、视信息资源仍占较大比重,用此指标目前,传统声、视信息资源仍占较大比重,用此指标测度传统声、视频信息资源测度传统声、视频信息资源小时千人小时千人(总人口总人口)根据广电总局资料统根据广电总局资料统计计2人均带宽拥有人均带宽拥有量量带宽是光缆长度基础上通信基础设施实际通信能力的带宽是光缆长度基础上通信基础设施实际通信能力的体现,用此指标测度实际通信能力体现,用此指标测度实际通信能力千比特人千比特人(总人口总人口)根据信息产业部资料根据信息产业部资料统计统计3人均电话通话人均

36、电话通话话音业务是信息服务的一部分,通过这个指标测度电话音业务是信息服务的一部分,通过这个指标测度电话主线使用率,反映信息应用程度话主线使用率,反映信息应用程度通话总次数人通话总次数人(总总人口人口)根据信息产业部、统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局资料统计计局资料统计4长途光缆长度长途光缆长度用来测度带宽,是通信基础设施规模最通常使用的指用来测度带宽,是通信基础设施规模最通常使用的指标标芯长公里芯长公里根据信息产业部、统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局资料统计计局资料统计5微波占有信道微波占有信道数数目前微波通信已经呈明显下降趋势,用这个指标反映目前微波通信已经呈明显下降趋势,用这个指标反映传统带宽资源传统带宽

37、资源波道公里波道公里根据信息产业部、统根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局资料统计计局资料统计6卫星站点数卫星站点数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卫星通信占有一定地位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卫星通信占有一定地位卫星站点卫星站点根据广电总局、信息根据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统计局资料产业部、统计局资料统计统计7每百人拥有电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话主线数固定通信网络规模决定了话音业务规模,用这个指标固定通信网络规模决定了话音业务规模,用这个指标反映主线普及率反映主线普及率(含移动电话数含移动电话数)主线总数百人主线总数百人(总总人口人口)根据信息产业部资料根据信息产业部资料统计统计8每千人有线电每千人有线电视视有线电视网络可以用作综

38、合信息传输,用这个指标测有线电视网络可以用作综合信息传输,用这个指标测度有线电视的普及率度有线电视的普及率有线电视台数千有线电视台数千台数人台数人(总人口总人口)根据广电总局、统计根据广电总局、统计局资料统计局资料统计9每百万人互联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网用户数用来测度互联网的使用人数,反映出互联网的发展状用来测度互联网的使用人数,反映出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况互联网用户人数互联网用户人数百万人百万人(总人口总人口)根据根据CNNIC、统计局、统计局资料统计资料统计10每千人拥有计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算机数反映计算机普及程度,计算机指全社会拥有的全部计反映计算机普及程度,计算机指全社会拥有的全部计算机,

39、包括单位和个人拥有的大型机、中型机、小型算机,包括单位和个人拥有的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机、PC机机计算机拥有数千计算机拥有数千人人(总人口总人口)根据统计局住户抽样根据统计局住户抽样数据资料统计数据资料统计11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包括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反映传统信息设施包括彩色电视机和黑白电视机,反映传统信息设施电视机数百户电视机数百户(总家庭数总家庭数)根据统计局住户抽样根据统计局住户抽样资料统计资料统计12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各地区网络数据库总量及总记录数、各类内容各地区网络数据库总量及总记录数、各类内容(学科学科)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及总记录数

40、构成,反映信息资源状况及总记录数构成,反映信息资源状况吉吉(G)在线填报在线填报13电子商务交易额电子商务交易额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所有交易活动指通过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所有交易活动(包括企业对企业,企包括企业对企业,企业对个人,企业对政府等交易业对个人,企业对政府等交易)的总成交额,反应信息技术应用的总成交额,反应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水平亿元亿元抽样调查抽样调查14企业信息技术类固定投资企业信息技术类固定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重企业信息技术类投资指企业软件,硬件,网络建设、维护与升级企业信息技术类投资指企业软件,硬件,网络建设、维护与升级及其他相关投资,反映信息技术

41、应用水平及其他相关投资,反映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百分比百分比抽样调查抽样调查15信息产业增加值占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比重重信息产业增加值主要指电子、邮电、广电、信息服务业等产业的信息产业增加值主要指电子、邮电、广电、信息服务业等产业的增加值,反映信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增加值,反映信息产业的地位和作用百分比百分比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16信息产业对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增长的直接贡献率接贡献率该指标的计算为:信息产业增加值中当年新增部分与该指标的计算为:信息产业增加值中当年新增部分与GDP中当中当年新增部分之比,反映信息产业对国家整体经济的贡献年新增部分之比,反映信息产业对国家整体

42、经济的贡献百分比百分比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17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支出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该指标主要反映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政策,从国家对信息产业该指标主要反映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政策,从国家对信息产业研发经费的支持程度反映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力度研发经费的支持程度反映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力度百分比百分比根据科技部、统计局根据科技部、统计局资料统计资料统计18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资比重全国基础设施投资指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等

43、国家基础设施的全国基础设施投资指能源、交通、邮电、水利等国家基础设施的全部投资,从国家对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支持程度反映全部投资,从国家对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支持程度反映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力度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政策力度百分比百分比根据信息产业部、广根据信息产业部、广电总局、统计局资料电总局、统计局资料统计统计19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反映信息主体水平反映信息主体水平拥有大专毕业文凭拥有大专毕业文凭数千人数千人(总人口总人口)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20信息指数信息指数指个人消费中除去衣食住外杂费的比率,反映信息消费能力指个人消费中除去衣食住外杂

44、费的比率,反映信息消费能力百分比百分比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根据统计局资料统计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及说明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及说明国家信息化指数的指标体系国家信息化指数的指标体系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国家信息指标体系国家信息指标体系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 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人均宽带拥有量人均年电话通话次数长途光缆长度微波占有道数卫星站点数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每千人拥有有线电视台数 信息网络信息网络 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 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 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 电子商务交易额 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技术和产业 企业信息技术类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

45、投资总额的比重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信息产业对GDP 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开发与经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 信息人才信息人才 每千人中大学生比重 信息指数 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进行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测算和比较。公式为:测算和比较。公式为:n m II=(Pij Wij)Wi i=1 j=1式中:式中:II为国家或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为国家或地区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n为信息化水平构成的一级要素个数;为信息化水平构成的一级要素个数;m为信息化水平第为信息化水平第i个一级要素

46、的二级指标个数;个一级要素的二级指标个数;Pij 为第为第i个一级要素的第个一级要素的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Wij 为第为第i个一级要素的第个一级要素的第j个指标在其中的权重;个指标在其中的权重;Wi 为第为第i个一级要素的权重。个一级要素的权重。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2000年,中国的国家信息化指数年,中国的国家信息化指数(NIQ)为为38.46。1998年到年到2000年,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提高了年,中国信息化水平总指数提高了48.6%,平均,平均每年提高每年提高21.9%,大大快于国民经济,大大快于国民经济7%至至8%的增速。的增速。在总指数各要

47、素中,中国的信息化人才资源指数为在总指数各要素中,中国的信息化人才资源指数为13.43,信息化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化人才不足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应用指数最高,为信息技术应用指数最高,为65.89,表明信息网络技术已成,表明信息网络技术已成为拉动中国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为拉动中国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在各城市中信息化总指数最高的是北京市,高达在各城市中信息化总指数最高的是北京市,高达157.2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5倍。倍。7.1信息经济测度方法信息经济测度方法 7.2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 优点优

48、点优点优点: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思想,在马克卢普的知识产业思想,在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被美年代,被美 国学者广泛地应用。对波拉特的信息经济、彼国学者广泛地应用。对波拉特的信息经济、彼 得得德鲁克的间断的时代、丹尼尔德鲁克的间断的时代、丹尼尔贝尔的后工贝尔的后工 业化社会的来临、约翰业化社会的来临、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奈斯比特的大趋势等 著名著作中的某些重要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著名著作中的某些重要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缺点缺点缺点缺点:一是关于一是关于“教育教育”划归信息产业的问题。划归信息产业的问题。二是关于二是关于“知识知识”、“知识产业知识产业”概念的范畴问题。概念的范畴问题。三是

49、关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问题。三是关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问题。7.2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 优点优点优点优点:选取了经济学的角度和经济统计的语言。选取了经济学的角度和经济统计的语言。首次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识别出信息行业,并开拓首次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识别出信息行业,并开拓 性地以定量方式反映出信息行业或信息劳动力在整性地以定量方式反映出信息行业或信息劳动力在整 个经济部门中的比重及其变化。个经济部门中的比重及其变化。对二级信息部门的明确划分和测度更具创造性。对二级信息部门的明确划分和测度更具创造性。缺点缺点缺点缺点:它对于信息活动、信息行业、信息职业等的划分它对于信息活动、信

50、息行业、信息职业等的划分 尚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尚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测算中所采用的某些方法和某些数据欠合理,因测算中所采用的某些方法和某些数据欠合理,因 而使测算结果的可比性受到影响。而使测算结果的可比性受到影响。运算非常繁琐,对统计资料的要求比较高。运算非常繁琐,对统计资料的要求比较高。7.2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信息经济宏观测度方法比较 优点优点优点优点:该方法所用的统计资料易获得,参数少,计算简单,该方法所用的统计资料易获得,参数少,计算简单,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缺点缺点缺点缺点:理论上,该模型过于简单,不够全面。理论上,该模型过于简单,不够全面。该模型采用算术平均得出综合的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