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96张PPT).pptx

上传人:晚风 文档编号:8851927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3.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96张PPT).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96张PPT).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96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共96张PPT).pptx(9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监察监察制度制度君权君权相权相权选官选官制度制度皇帝的烦恼地方地方制度制度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标要求: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三省六部制重点: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科举制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2、及其演变阅读教材第阅读教材第10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页梳理出汉、隋唐、宋、元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朝代朝代 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官制中枢权力体系或中央官制秦秦汉武帝汉武帝东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宋宋元元三公九卿三公九卿中外朝中外朝尚书台(代三公)尚书台(代三公)三省制萌芽三省制萌芽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二府三司中书一省制中书一省制皇帝皇帝御史御史大夫大夫丞丞相相太太尉尉奉奉常常郎郎中中令令卫卫尉尉廷廷尉尉典典客客宗宗正正治治粟粟内内史史少少府府太太仆仆1.1.秦朝:秦朝: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 丞相位高权

3、重,易威胁皇权丞相位高权重,易威胁皇权 建立中朝建立中朝皇皇 帝帝尚尚书书令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御史史大大夫夫太太 尉尉 九九 卿卿 中中 朝朝 外外 朝朝有事上报有事上报2.2.西汉武帝时:西汉武帝时: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决策机构决策机构虽置三公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事归台阁2023/4/26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起草诏令起草诏令负责负责 执行执行封驳审议封驳审议3.隋唐中枢权力机构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2023/4/26隋唐中央机构:隋唐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特点:特点:(1 1)三省的长官

4、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2 2)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三省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历史影响:历史影响: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加强了皇权。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加强了皇权。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2023/4/26 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贞观年间,某地发生严重旱灾,上奏朝廷。大臣甲大臣甲提提交书面处理方案:交书面处理方案:A.A.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举行大型祭天求雨仪式,B.B.削减灾区削减灾区赋税,赋税,C.C.修筑引水灌溉渠道。修筑引水灌溉渠

5、道。大臣乙大臣乙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认为甲的处理方案可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行,上呈至皇帝,皇帝赞许,吩咐大臣丙大臣丙负责执行。大臣负责执行。大臣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丙将任务依次分配到属下三个部门三个部门。历史重现历史重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2.2.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任务分配到哪三个部门?1.1.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大臣甲、乙、丙所在的机构分别是什么?礼部、户部、工部礼部、户部、工部2023/4/26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 枢枢

6、 密密 院(西府院(西府)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 中书门下(东府)中书门下(东府)军政军政行政行政财政财政4 4、宋代:、宋代:隋隋 唐唐 三三省省六六部部制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相权再被分割相权再被分割皇权继续加强皇权继续加强三三 司司1)1)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2 2)职权分散,效率低,)职权分散,效率低,“冗官冗官”2023/4/26皇皇 帝帝中书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枢密院枢密院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中书门下中书门下军政军政行政行政财财政政财财政政宋代:

7、二府三司制宋代:二府三司制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不参与政事归入归入归入归入5.5.元代:元代:一省制一省制三三 司司相权反弹相权反弹 威胁皇权威胁皇权2023/4/26 “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实行一省制的原因:实行一省制的原因:元疆域空前,政务繁多,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元疆域空前,政务繁多,为提高效率,巩固统治。弊端:弊端: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宰相权力过大,造成元中后期内乱频繁。5.5.元朝:一省制元朝:一省制2023/4/26汉代宰相坐议事汉代宰相坐议事 宋相站议事宋相站议事

8、 明臣跪奏笔录明臣跪奏笔录思考: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实质思考:从礼仪上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实质?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2023/4/26 读史料:读史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 1 1、中央:废、中央:废中书省和中书省和丞相、丞相、权分六部权分六部请问:为何请问:为何“我朝罢相我朝罢相”?明朝皇权的加强明朝皇权的加强 材

9、料一: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一:明太祖曰:明太祖曰:明太祖曰:明太祖曰:“元氏之有天下,固由元氏之有天下,固由元氏之有天下,固由元氏之有天下,固由 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 也。也。也。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 恣。恣。恣。恣。”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二:材料二: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

10、、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我朝我朝我朝罢相罢相罢相罢相 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实录废相原因?废相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宰相权力扩大,宰相权力扩大,宰相权力扩大,宰相权力扩大,“胡惟庸案胡惟庸案胡惟庸案胡惟庸案”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加强君主专制的

11、需要废相影响?废相影响?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皇 帝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亲自掌管 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始设明太祖始设位低权轻位低权轻明成祖始设明成祖始设位高权重位高权重 内 阁明初时期的明初时期的中枢权力体系中枢权力体系丞丞废除废除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了新高度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之职掌,终以贾祸。”神宗

12、实录神宗实录卷卷 结论:明朝内阁虽然有类似于宰相的结论:明朝内阁虽然有类似于宰相的职权,但不能统领百官、指挥诸司。它职权,但不能统领百官、指挥诸司。它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而是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时时 期期名名 称称职职 权权特特 点点明太祖明太祖明成祖明成祖明中期明中期以后以后明朝内阁设立和发展的过程:明朝内阁设立和发展的过程:殿阁大殿阁大学士学士仅备皇帝顾问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不参与决策内阁内阁开始参与机密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事务的决策地位逐渐上升,地位逐渐上升

13、,有专门的衙署有专门的衙署和属官和属官 可以可以“票拟票拟”对对奏章的处理意见奏章的处理意见 地位进一步提地位进一步提高,阁臣权力高,阁臣权力更大更大【易混易错易混易错】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构。【分析比较分析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宰相制与内阁制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宰相被赋予决策大策,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权,地位巩固。内阁只是皇帝

14、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信任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与支持。内阁只是皇权强化的产物。与支持。内阁只是皇权强化的产物。顺治顺治康熙康熙 雍正雍正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内阁 清朝皇权的加强清朝皇权的加强皇权受限皇权受限南书房南书房皇权得以加强皇权得以加强军机处军机处皇权高度发展皇权高度发展皇帝皇帝内阁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军机处处理日处理日常事务常事务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雍原负责处理军国大事

15、,雍正年间被军机处取代。乾正年间被军机处取代。乾隆隆5656年被撤年被撤初仅参与初仅参与 军务,军务,后发展为后发展为“军国大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计,罔不总揽”清朝雍正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清朝雍正时期的中枢权力机构 标志着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思考: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成为我国古代专制思考: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成为我国古代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军机处内景结论:军机处结论:军机处实质实质为皇帝的秘书班子为皇帝的秘书班子原因:原因:为了处理西北紧急军务为了处理西北紧急军务特点:特点:参与处理参与处理军务,品军务,品级不高,跪奏笔录级不高,跪奏笔录作用:

16、作用:简化手续,简化手续,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效率;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秦秦(三公九卿)(三公九卿)皇帝削相权,强化君权皇帝削相权,强化君权汉汉(中、外朝制)(中、外朝制)隋唐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北宋北宋(“二府三司二府三司”)元元(中书一省制)(中书一省制)明明(废丞相,设内阁)(废丞相,设内阁)清清(设军机处)(设军机处)C7 7、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表明、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表明()()A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 B丞相权力

17、得到加强丞相权力得到加强C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到缓和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到缓和D D皇权日益强化皇权日益强化D9.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了A、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毫无地位、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毫无地位B、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颁发圣旨,处理军国大事意颁发圣旨,处理军国大事C、丞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丞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

18、权,替皇帝处理政事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B右图为一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请右图为一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请问这位老师正在介绍哪一朝代中央问这位老师正在介绍哪一朝代中央政制的特色()政制的特色()A.A.汉代的三公制汉代的三公制B.B.唐代的三省制唐代的三省制C.C.宋代的三司制宋代的三司制D.D.明代的内阁制明代的内阁制【解解析析】选选D D。本本题题考考查查学学生生识识图图分分析析能能力力。由由图图片片中中“内内阁阁”及及吏吏、户户、礼礼、兵兵、刑刑、工工等等六六部可以判断是明朝的内阁制部可以判

19、断是明朝的内阁制。据据史史书书记记载载:18841884年年清清政政府府在在新新疆疆设设立立新新疆疆省省,实实行行与与中中国国本本部部1818省省一一样样的的行行政政制制度度,由由巡巡抚抚统统管管全全疆疆各各项项军军政事务。清朝实行的制度不包括()政事务。清朝实行的制度不包括()A.A.宰相制度宰相制度B.B.内阁制度内阁制度C.C.六部制度六部制度D.D.军机处制度军机处制度【解解析析】选选A A。本本题题考考查查分分析析理理解解能能力力。清清朝朝初初期期,仿仿照照明明朝朝制制度度,设设内内阁阁,置置六六部部。雍雍正正帝帝为为办办理理西西北北军军务务,又又在在宫宫内内设设置置军军机机处处。但

20、但是是宰宰相相制制度度在在明明朝朝时时期期已已经经废废除,所以,清朝不会实行这种制度。除,所以,清朝不会实行这种制度。据据史史书书记记载载:18841884年年清清政政府府在在新新疆疆设设立立新新疆疆省省,实实行行与与中中国国本本部部1818省省一一样样的的行行政政制制度度,由由巡巡抚抚统统管管全全疆疆各各项项军军政事务。清朝实行的制度不包括()政事务。清朝实行的制度不包括()A.A.宰相制度宰相制度B.B.内阁制度内阁制度C.C.六部制度六部制度D.D.军机处制度军机处制度【解解析析】选选A A。本本题题考考查查分分析析理理解解能能力力。清清朝朝初初期期,仿仿照照明明朝朝制制度度,设设内内阁

21、阁,置置六六部部。雍雍正正帝帝为为办办理理西西北北军军务务,又又在在宫宫内内设设置置军军机机处处。但但是是宰宰相相制制度度在在明明朝朝时时期期已已经经废废除,所以,清朝不会实行这种制度。除,所以,清朝不会实行这种制度。1 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大大风风歌歌大大风风起起兮兮云云飞飞扬扬,威威加加海海内内兮兮归归故故乡乡,安安得得猛猛士士兮兮守守四四方方!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 刘邦建汉后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对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又怎样?对地方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又怎样?汉初汉初,在地方上实在地方上

22、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行郡国并行的制度,大封同姓王,以为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依仗刘天下。天下。氏氏“天下一家天下一家”的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格局,就能巩固皇权权,稳定稳定结果造成诸侯权结果造成诸侯权重,重,他死后不过他死后不过1818年,诸侯王就发动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了叛乱。1.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1)王国问题王国问题的形成的形成郡国并行,诸侯王坐大 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面对诸侯国的尾大不掉,西汉的有识之士想出什么高招呢汉的有识之士想出什么高招呢?纷纷上书主张削减封国实力,强干弱枝。课堂设问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23、。削之,其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晁错晁错削藩策削藩策汉景帝刘启汉景帝刘启太尉周亚夫太尉周亚夫七国之乱与景帝平叛七国之乱与景帝平叛 景帝决心平叛,命景帝决心平叛,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婴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粮道,三军粮道,三个月后平定个月后平定叛乱。叛乱。1.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1)(1)王国问题的形成的形成郡国并行,诸侯王坐大(2)(2)七国之乱与景帝平叛与景帝平叛景帝平叛为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奠定基础课堂设问 汉武帝即位

24、后为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建立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3)汉武帝的汉武帝的集权措施皇皇 帝帝尚尚书书令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御史史大大夫夫太太 尉尉 九九 卿卿 中朝中朝外朝外朝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有事上报建立建立中朝设置设置刺史实行实行推恩令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中央特派,监察地方,中央特派,监察地方,位卑权重,位卑权重,推恩分化,削弱王国推恩分化,削弱王国(3)(3)汉武帝的汉武帝的集权措施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建议,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

25、长子继承王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小,力量削弱。主父偃主父偃建立建立中朝设置设置刺史实行实行推恩令酎金夺爵酎金夺爵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中央特派,监察地方,中央特派,监察地方,位卑权重位卑权重推恩分化,削弱王国推恩分化,削弱王国剥夺列侯爵位剥夺列侯爵位(3)(3)汉武帝的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中叶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后果唐朝中叶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后果问题:问题:1 1、导致唐朝中叶、导致唐朝中叶“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的的原因是什么?原

26、因是什么?2 2、之后的唐朝陷、之后的唐朝陷入什么局面?入什么局面?原因:原因:后果:后果:1 1)为守卫疆土,在边境设藩镇,)为守卫疆土,在边境设藩镇,派节度使派节度使2 2)唐玄宗晚年安于享乐,疏于朝政)唐玄宗晚年安于享乐,疏于朝政唐由盛转衰,统唐由盛转衰,统”一局面被破坏,一局面被破坏,形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平定后,平定后,藩镇星罗棋藩镇星罗棋布,各占一布,各占一方,唐朝的方,唐朝的统一局面破统一局面破坏了。坏了。五代:梁唐晋汉周,前面加个后。十国南平吴越吴,南唐闽和楚,还有南北汉,再加前后蜀。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是唐末藩镇割

27、据局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与扩大面的延续与扩大 “天下自唐季以来,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生民涂炭,其故何也?炭,其故何也?”“此非他故,方镇太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矣。”(1)(1)北宋的建立北宋的建立3.3.宋初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960960年年,赵匡胤赵匡胤,陈桥兵变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黄袍加身课堂设问 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

28、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收精兵收精兵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2)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收精兵收精兵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2)宋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和平削权和平削权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削实权削实权 中央:中央:三分宰相权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财政属三司,军政枢密院军政枢密院制钱谷制钱谷:财赋运京师财赋运京师(转运使转运使)(集中军权)(集中政权)(集中财权)地方:地方:州郡属中央州郡属中央,文臣任知州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督设通判监督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宰宰相相枢枢密密院院(三衙三衙)侍侍卫卫马马军军司司殿殿前前司司侍侍卫卫步步军军司司皇帝皇帝财政财政行

29、政行政军事军事(三司三司)宋宋太太祖祖加加强强中中央央集集权权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宋朝进一步分割、削弱宰相的权力三省三省二府二府三司三司皇帝皇帝枢密枢密院院中中书书省省门门下下省省书书省省尚尚中书中书门下门下财政财政度度支支盐盐铁铁户户部部军政军政工工部部六部六部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三衙三衙禁军禁军统统兵兵权权调调兵兵权权行政行政宰相宰相三省三省基本不参与政事基本不参与政事宋朝宋朝枢密使枢密使三司使三司使计相计相秦朝秦朝三公三公九卿九卿制制隋唐隋唐三省三省六部六部制制元朝元朝中书中书一省一省制制清朝内清朝内阁、议阁、议政王大政王大臣会议、臣会议、设军机设军机处处明

30、朝明朝废丞废丞相、相、设内设内阁阁宋朝宋朝“二二府府”三司三司制制汉汉朝朝中中外外朝朝制制二.皇权的不断加强课堂设问 宋太祖从宋太祖从“权权”“钱钱”“兵兵”三方面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利:基本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地方与中央争权的问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弊:形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造成国家积贫积弱(“三冗二积”)。学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学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利弊其利弊 ,能给你什么启示吗?,能给你什么启示吗?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过分集权也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地方的积极性,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导致国家积贫积弱.因此

31、中央集权应当适因此中央集权应当适中中,不能过小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大,使地方的积极使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无法发挥性主动性无法发挥.4 4)元:行省制)元:行省制元朝疆域元朝疆域 十大行省十大行省行省制度加强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的开端,影响深远。远。行省制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行省制的内容:(1)中央:

32、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2)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个行省(包括管理北方的岭北行省、管理东北的辽阳行省和西南的云南行省等)。(3)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4)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一是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二是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收集,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三是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也即可以说是实行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相结合的领导方式。四是行省权

33、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习。答案:A元朝时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今天的西藏主要归哪里管A.宣政院B.中书省C.甘肃行省D.云南行省关于我国行省制度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B.有利于国家统一C.在全国各地均设行省D.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B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A。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B.为我国明清以来的行政区域划奠定了初步基础C.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管辖下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D.拓展疆土,使疆域变得广大。(1)据材料一,与秦朝的郡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结合元朝行省图,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

34、(3分)(1)特点:数量少,管辖范围大。现实原因:元朝疆域空前辽阔。(3分)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

35、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2)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3分)5)明朝明朝改元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仍称省,分设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与监察、都指挥使司掌军事,合称三司。B以下关于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评价,正确的是A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制度的划时代的变革B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 加强中央权力C有利于加强明朝边境地区的军事力量D政府各部门相互牵制,减轻了农民负担秦朝秦朝汉末魏晋汉末魏晋唐朝唐朝宋朝宋朝元朝元朝郡郡道道路路行省行省州州州州县县县县县县州州郡郡县县路路州州县县明朝明朝清朝清

36、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府府县县省省道道府府县县府府趋势:趋势:不断削弱地方的不断削弱地方的权力,以加强中权力,以加强中央的权力。央的权力。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根据下面的古代中国某个历史时期的行政疆域图(局部),推断这一时期的地方行政建制是()A.郡、县 B.郡国并行制C.路、州、县 D.行省、路、府、州、县D元史元史:元朝的行省: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山川形便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

37、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是因为()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点击高考(2012广东文综卷13)“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

38、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二选官制度 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目的:目的:秦汉官僚制度确立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秦汉官僚制度确立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这个相应的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官僚队伍,保证这个队伍的素质和水平。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西周时期是如何选任官员的?标准是什么?这种制度是如何被破坏的?1.1.西周选官制度:西周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二、选官制度二、选官制度标准:血缘标准:血缘破坏: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崩溃而被破坏破坏:随着宗法制分

39、封制的崩溃而被破坏2023/4/26 统一后的秦朝还以军功选官是否适统一后的秦朝还以军功选官是否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应时代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什么影响?评价:评价:激励了许多将士为国效力,但激励了许多将士为国效力,但不在适用不在适用和平时期和平时期商鞅商鞅2.2.战国时期:军功爵制战国时期:军功爵制2023/4/26汉朝察举制汉朝察举制和征辟制和征辟制形成的背景、方法和标准是什形成的背景、方法和标准是什么?你怎样评价这种选官制度?么?你怎样评价这种选官制度?3.3.汉朝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汉朝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背景:背景:背景:背景: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

40、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察举制:察举制:从下而上从下而上从下而上从下而上 征辟制:征辟制:从上而下从上而下从上而下从上而下标准:标准:标准:标准:品行品行品行品行评价:评价:评价:评价:这种制度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2023/4/26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

41、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人,侯29人,大将军以人,大将军以下下13人,中二千石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高第良将怯如鸡。虽然察举制有机动

42、灵活、节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1、容易任人唯亲、容易任人唯亲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问题解析问题解析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标准标准:评价:评价:4、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2023/4/26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门第门第开始是一种好的,但是在后来就造成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开始是一种好的,但是在后来就造成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门阀选官扼杀了真正的人才,走向没落。门阀选官扼杀了真正的人才,走向没落。含

43、义:含义: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科,是考试科目;科,是考试科目;科,是考试科目;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举,是选拔人才;举,是选拔人才;举,是选拔人才;5.5.隋唐隋唐科举制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的创立和完善科举制开创的原因:科举制开创的原因:1 1 1 1)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2 2 2 2)统治者

44、需要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统治者需要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统治者需要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统治者需要新的选官制度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基础。基础。基础。2023/4/26阶段阶段 皇帝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对科举制的贡献创创立立 隋文帝隋文帝分科考试分科考试 隋炀帝隋炀帝设进士科设进士科完完 善善 唐太宗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武则天 开创开创殿试殿试、武举、武举唐玄宗唐玄宗用高官主持考试,把诗赋作为进士考试内容用高官主持考试,把诗赋作为进士考试内容宋宋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法,减少考试科严格考试程序,严密考试方

45、法,减少考试科目,增加录取名额目,增加录取名额僵化僵化明清明清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文体为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文体为八股文八股文2023/4/26特点:特点:1 1)不再以家世名望为选官标准,而是通)不再以家世名望为选官标准,而是通过过考试选拔考试选拔官员;官员;2 2)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士族地主手)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士族地主手中中收归中央收归中央;(加强皇权);(加强皇权)2023/4/26为寒门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为寒门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扩大了统治统治的的社会基础社会基础。提高了提高了官员的官员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促进了促进了官僚体制官僚体制的的进一步成熟。进一步成熟。

46、为历朝沿用,为历朝沿用,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利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严重严重禁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了人们的思想。阻碍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积极:积极:消极:消极:与前代相比,科举制有哪些进步意义?与前代相比,科举制有哪些进步意义?从之后的发展来看,它又有哪些弊端?从之后的发展来看,它又有哪些弊端?2023/4/26科举考场科举考场贡院内的号舍贡院内的号舍2023/4/26唐代文人学士登科之乐唐代文人学士登科之乐金榜题名金榜题名曲江宴饮曲江宴饮雁塔题名雁塔题名月灯阁打马球月灯阁打马球2023/4

47、/26选官制度小结选官制度小结八股文八股文 才学才学门第门第品行品行军功军功血缘血缘标准标准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明清明清科举制科举制隋唐隋唐九品中正九品中正东汉末、魏晋东汉末、魏晋南北朝南北朝察举征辟察举征辟汉武帝汉武帝军功爵制军功爵制战国、秦、战国、秦、西汉初西汉初世卿世禄世卿世禄西周西周制度制度朝代朝代世官制世官制察举制察举制科举制科举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选官的选官的依据依据:血缘和门第转变为能力:血缘和门第转变为能力选官的选官的方式方式:推选转变为考试(逐渐规范化和模式化):推选转变为考试(逐渐规范化和模式化)2023/4/26 监察监察:

48、针对官僚而言:针对官僚而言谏议谏议:针对皇帝而言:针对皇帝而言三、监察与谏议三、监察与谏议目的: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目的: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以及防止皇帝决策的失误率,以及防止皇帝决策的失误2023/4/26监察与监察与谏议谏议制度发展演变制度发展演变监察部门越来越多监察部门越来越多体现对官僚队伍的监督加强体现对官僚队伍的监督加强谏议部门越来越少,从有到无谏议部门越来越少,从有到无皇权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加强项目项目朝代朝代官职或部门官职或部门监察监察制度制度秦朝秦朝汉朝汉朝明清明清谏议谏议制度制度隋唐隋唐宋朝宋朝明清明清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御史府(中央)、刺史(地方)

49、御史府(中央)、刺史(地方)御史府(中央)、刺史(地方)御史府(中央)、刺史(地方)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中央)、按察使司(地方)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中央)、按察使司(地方)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中央)、按察使司(地方)都察院、六科给事中(中央)、按察使司(地方)门下省门下省门下省门下省谏院谏院谏院谏院谏议机构取消谏议机构取消谏议机构取消谏议机构取消从表格中,发展趋势是什么从表格中,发展趋势是什么2023/4/26 材料材料: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唐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明朝的魏忠贤、朝的李林甫、

50、宋朝的秦桧、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等,层出不穷。清朝的和珅等,层出不穷。你能根据上述材料对中国古代的监察你能根据上述材料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作一简要评价吗?和谏议制度作一简要评价吗?3.3.评价评价2023/4/26 消极:消极: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积极:积极: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监察与谏议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