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件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850217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课件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教学课件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课件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课件第二节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ppt(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与剩余价值资本与剩余价值生产生产生产生产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二、剩余价值的生产二、剩余价值的生产二、剩余价值的生产二、剩余价值的生产三、剩余价值的分配三、剩余价值的分配三、剩余价值的分配三、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资本是什么?资本是什么?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就是资本就是资本分析货币与资本的区别分析货币与资本

2、的区别 流通公式:商品流通形式:商品流通形式:WGW WGW 资本流通形式:资本流通形式:GWGGWG区别区别:W G WG W G 卖 买卖买2 2)流通内容不同)流通内容不同1 1)流通形式不同)流通形式不同3 3)流通目的不同)流通目的不同4 4)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 1 1、资本、资本总总公式公式 GWG 其中其中,G =G+G两者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两者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带来m。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矛盾的表现矛盾的表现既要等价交换,又要价值增殖既要等价交换,又要价值增殖。GWG 矛盾的解决矛盾的解决:首先首先,剩余价值能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剩余价值能不

3、能从流通中产生?等价交换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不等价交换不能不能GWG 贱买贵卖卖者卖者/买者买者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只改变了财富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增者之间的分配,而不会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其次其次,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剩余价值能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不能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也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最后最后,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GWG 1 1)会不会发生在)会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阶段的G上上 2 2)会不会发生在)

4、会不会发生在WG阶段上阶段上 3 3)必然是发生在)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阶段的W上上(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创造自身的价值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创造自身的价值时,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人的劳动能力1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 2决定决定=劳劳动动力力商商品品的的价价值值生

5、生产产和和再再生生产产劳劳动动力力所所需需要要的的社社会会必必要要劳劳动动时时间间劳劳动动者者自自自自己己己己及及及及其其其其家家属属所所需需要要的的生生活活资资料料的的价价值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二是维持工人家庭生存所需要的费用存所需要的费用一是维持工人的生一是维持工人的生存所需要的费用存所需要的费用三是培养工人劳三是培养工人劳动能力所需要的动能力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教育和训练费用 3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劳动力商品商品:一一般般商品商品苹果使用价值使用价值 ,价值也,价值也 ;布使用价值使用价值 ,价值,价值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

6、特殊性这就是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消失消失消失消失消失消失转移到衣服上转移到衣服上不不仅仅能能创创造造价价值值,而而且且能能创创造造出出比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是商品,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是商品,劳动不是商品在劳动力出卖前,劳动不存在在劳动力出卖前,劳动不存在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三)资本主义工资(三)资本主义工资v+mv1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工资是劳动的价值的假象:工资是

7、劳动的价值的假象:从工资的支付形式来看从工资的支付形式来看 从工人的立场来看从工人的立场来看 从资本家的立场来看从资本家的立场来看 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2、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计件工资:其它形式:奖金和红利其它形式:奖金和红利“血汗工资制度血汗工资制度”:比如泰罗制和福特:比如泰罗制和福特制制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名义工资: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实际工资:用货币工资实际能买到的生活资实际工资:用货币工资实际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料和服务的数量。名义工资名义工资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名义工资名义工资实际

8、工资实际工资二、剩余价值的生产二、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一般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劳动过程和价值过程和价值形成形成过程的统一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劳动过程和价值过程和价值增殖增殖过程的统一过程的统一 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工工人人劳劳动动进入生产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元元 6小时小时生产资料生产资料15元元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212元元,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6 6小时,创造新价值小时,

9、创造新价值3 3元元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12元元布布2米米 10元元辅料辅料1套套 2元元例题例题价值价值1515元元 工工人人劳劳动动进入生产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元元 12小时小时生产资料生产资料27元元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生产资料价值2424元元,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1212小时,创造新价值小时,创造新价值6 6元元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24元元布布4米米 20元元辅料辅料2套套 4元元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商品价值商品价值3030元元=2424+3+3+3+3例题例题价值3030元6小时工工 作作 日(日

10、(1212小时)小时)0612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自然属性: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自然属性: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社会属性: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属性: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资资本本不不是是物物,而而是是一一种种以以物物为为媒媒介介的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马克思1.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 2

11、.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可变资本不变资本购买购买购买购买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厂房厂房机器设备机器设备原材料原材料 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原有价值原有价值 ,价值量价值量f f k k 使使 原原 有有 价价 值值 ,能产生能产生f f k k转移转移没有变化没有变化 增殖增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劳动力劳动力 划分意义划分意义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m=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可变资本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的实质 ;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公式公式

12、:在剩余价值率确定时,在剩余价值率确定时,M怎么计算?怎么计算?不变资本不变资本c c 可变资本可变资本v v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m m 商品价值商品价值=新创造价值新创造价值 预付资本预付资本 c+v+mv+mc+v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小练习小练习(三)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工 作 日(8 8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 4小时

13、小时 =100%4 4小时小时工工 作作 日(日(8 8小时)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 4小时小时 =100%4 4小时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4 4 剩余劳动时间6 62 2410工作日(工作日(1010小时)小时)m=6 6小时小时 =150%4 4小时小时(M/v)2.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剩余价值。工 作 日(8 8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 4小时小时 =100%4 4小时小时

14、工 作 日(8 8小时)048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m=4 4小时小时 =100%4 4小时小时m=6 6小时小时 =300%2 2小时小时048必要劳必要劳动时间动时间2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6 62 2工作日(工作日(8 8小时)小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生产相对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缩短必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时间降低劳动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力的价值降低生活降低生活资料价值资料价值提高生活资料提高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生部门劳动生产率产率提高整个提高整个社会的劳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动生产率 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个别资本

15、家追逐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 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来实现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一般企业:一般企业:8 8小时小时/双双个别企业:个别企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个别价值4 4小时小时/双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暂时暂时的的追求剩余价值追求剩余价值激烈的竞争激烈的竞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超额剩余价值消失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相对剩余价值产生个别资本

16、家个别资本家整个社会资本家整个社会资本家 三、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利润和利润率(一)利润和利润率利润是什么?利润是什么?“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 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 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100%的利润,它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

17、300%的利润,它就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马克思引用评论家季刊马克思引用评论家季刊 商品价值商品价值 W=c+v+mW=c+v+m新新创创造造的的价价值值成本价格成本价格 kC转移来的转移来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价值的价值m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劳动力自劳动力自身价值身价值V=K+m利润利润 商品价值商品价值 W W=c+v+mc+v+m=K+mm转变为成本价格转变为成本价格K的产物的产物m转变为全部

18、预付转变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资本的产物实际耗费实际耗费利润利润PW=K+Pp 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值的真正来源。m 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关系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利润率:预付总资本预付总资本2.2.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利润率:预付总资本预

19、付总资本 区别:区别:1 1)内容不同)内容不同2 2)数量不同)数量不同mm:剥削率:剥削率pp:预付资本的增殖程: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度联系:联系:pp为为mm的转化形式的转化形式m pm p 第一,第一,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 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第二,资本有机构成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第三,资本周转速度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约第四,不变资本的节约正比例正比例正比例正比例正正方向方向反方向反方向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影响利润率的主要因素(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食品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纺织工业机械工业机械工业 分析利润平均化趋势分析利润平均化趋势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投入等量

20、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资本有机构成不同构成不同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不同速度不同 生产部门预付资本(100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利润率商品价值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食品食品工业工业7030100%纺织纺织工业工业8020100%机械机械工业工业9010100%13012011030201030%20%10%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利润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利润 食品工业食品工业(70:30)机械工业机械工业(90:10)C:V C:V 低低利润率高利润率高C:V C:V 高高利润率低利润率低资本流入资本流入生产增加生产增加供过于求供过于求利润率下降利润率下降生产减少生产减少

21、供不应求供不应求利润率提高利润率提高资本流入资本流入竞争竞争平平均均利利润润 结论: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 使利润趋于平均化使利润趋于平均化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量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平均利润=预付资本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生产部门预付资本(100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利润率商品价值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食品食品工业工业7030100%纺织纺织工业工业8020100%机械机械工业工业9010100%30201010%20%30%130120110平均平均平均平均利润利润利润利润率率率率20%20%20%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

22、利润总额总额30060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平均平均平均平均利润利润利润利润202020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利润量与资利润量与资本本量有关量有关利润量利润量 剩余价值量剩余价值量 商品价值商品价值 W W=c+v+mc+v+m=K+P生产价格生产价格=K+P=K+m(三)生产价格的形成(三)生产价格的形成生产部门预付资本(100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平均平均利润利润商品价值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食品食品工业工业7030100%纺织纺织工业工业8020100%机械机械工业工

23、业9010100%302010202020202020130120110生产生产生产生产价格价格价格价格130120120120总额总额300=K+P生产价格生产价格c+v平均利润总量平均利润总量=剩余价值总量剩余价值总量 6060生产部门预付资本(100万)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平均平均利润利润商品价值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食品食品工业工业7030100%纺织纺织工业工业8020100%机械机械工业工业9010100%302010130120110生产生产生产生产价格价格价格价格130120120120总额总额30060360商品价值总额商品价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生产价格总额20202020202

24、0 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生产价格与价值规律并不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作用并不否定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的表现形式 平均利润总量平均利润总量=剩余价值总量剩余价值总量 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商品价值总量=生产价格总量生产价格总量 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生产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剩余价值转化为剩余价值转化为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转化为利润转化为商品价值转化为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利润利润利润率利润率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平均利润资本家投入资本家投入100万

25、预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为万预付资本,其中不变资本为80万,可变资本为万,可变资本为20万。生产过程中工人创万。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造40万新价值,则:万新价值,则:A、剩余价值为、剩余价值为40万万B、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率为200%C、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率为100%D、利润率为、利润率为50%E、资本家获得利润、资本家获得利润20万万答案:CE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公式,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概括了各

26、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答案答案 CE 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便转化为生产价格 B.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全社会的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不相等相等C.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余价值D.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有些部门获得的利润低于本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余价值E.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生产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答案:答案:A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