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8490617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X 页数:26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pptx(2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五传统节日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第1页/共25页传统节日传统节日1、除、除夕: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夕: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2、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节: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五。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4、立立春:春: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5、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6、清明节清明节:公历四月四六日。第2页/共25页传统节日

2、7 7、端午节端午节端午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8 8、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9 9、重阳节:阴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重阳节:阴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重阳节:阴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重阳节:阴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1010、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1111、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

3、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1212、冬、冬、冬、冬 至:农历十一月十七至:农历十一月十七至:农历十一月十七至:农历十一月十七。1313、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第3页/共25页传统节日知多少1、名称2、来历3、内容4、特色第4页/共25页第5页/共25页第6页/共25页第7页/共25页第8页/共25页第9页/共25页第10页/共25页第11页/共25页第12页/共25页第13页/共25页第14页/共25页第15页/共25页第16页/共25页第17页/共25页端午节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端午

4、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

5、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过端午节。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第18页/共25页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

6、作就做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子包完后,把它们

7、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以吃了!第19页/共25页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了吧!说到合我

8、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滴,不得不吃得很多。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日的气氛!第20页/共25页 我最喜欢的节日端午节 一年有许多节日,有清明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端午节一大特点就是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在街上买,还有赛龙舟,相传是纪念屈原而来,一到端午节人们就会在门上插上艾条,有的人还会在手和脚腕上缚五线绳,还有的人戴香包,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我还知道一个

9、关于粽子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在战场上被战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给屈原一些贡品,就是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糖棒都被被鱼吃了。人们很生气,这时,一个人叫道:“大伙们,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叶草去包糯米做的糖棒做成菱形的!以后,人们就把糯米糖棒做成菱形,鱼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们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粽子和端午节是亲密的朋友,因为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欢端午节。第21页/共25页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就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不少的传说。嘴著名的就是纪念中国历史伟大的诗人屈

10、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注:抢着向前,唯恐落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端午节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要去外婆家吃粽子。粽子的形状有三角形,四角维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粽子里面的陷也有很多种,有豆沙霉干菜肉芹菜肉还有红枣的,味道非常好。一株香时间粽子出锅了,外婆把粽子端了过来,我迫不及待注: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地拿了一个,先把外面的绳子解开,再把粽叶剥掉,啊!真香,我吃了一个还想吃第2个,可惜我的肚子已经装不下了。啊!端午节真好,

11、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节。第22页/共25页 端午节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知道赛龙舟、吃你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我说:“知道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知道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蟹吃

12、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我儿子懂得真多。子懂得真多。”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知道吗?端午你们知道吗?端午又称又称“重五重五”,许多习俗也与,许多习俗也与“五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花。”“这倒是蛮好玩的。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起说道。我和妈妈一起说道。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第23页/共25页第24页/共25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第25页/共2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