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控制医院感染.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848039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控制医院感染.pptx(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宿州事件回放2005年12月11日,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受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9白内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的恶性医疗损害事件。经调查,该起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是由于宿州市市立医院管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范,造成手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该事件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极坏。第1页/共68页血淋淋医院感染事件 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沙 门氏菌暴发流行,55人发病,23名死亡;1992年9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暴发,26人感染,10名死亡;1993年3月,某市医院1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0名死亡;1993年,

2、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第2页/共68页 1998年,某市妇儿医院发生166名产妇手术切口的结核分支杆菌感染。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2004年,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2005年,某医院发生10例白内障术后眼球的绿脓杆菌感染,9人眼球摘除。2013年,广东省某市99名患者接受静脉曲张治疗后,感染丙肝。血淋淋医院感染事件第3页/共68页第一节 医院感染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与分类熟悉医院内感染的形成熟悉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学习目标第4页/共68页第一节 医院感染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与分类 (一)医院内感

3、染(nosocomial infection)又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HAI)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第5页/共68页第一节 医院感染(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源于病人体外的病原体,通过直接或间接途 径传播给病人的感染。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病原体是人体内的定寄生的正常菌群,在病人抵抗力下降时,或可由于位移等原因导致感染。3、母婴感染 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或胎盘所引起的感染第6页/共68页第一节 医院感染感染链易感宿主易感宿主感染源感染源

4、传播传播途径途径特点:同时存在,相互联系时才发生感染。二、医院感染的形成第7页/共68页第一节 医院感染(一)传染源1、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2、病人自身感染3、医务人员4、医院环境5、其他:病人家属及探视者 未彻底消毒的器械 不合格血液制品、药物 动物感染源第8页/共68页第一节 医院感染(二)传染途径1、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无媒介 间接接触传播:有媒介,如医疗器械、手2、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菌尘传播3、消化道传播:饮食饮水4、注射、输液、输血传播5、生物媒介传播第9页/共68页第一节 医院感染(三)易感宿主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包括:有严重影响或损伤严重慢

5、性消耗性疾病者免疫功 能疾病的病人接受侵入性治疗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长期大量用抗生素者老年人、小儿、产妇、营养不良者第10页/共68页形成原因调控措施1.危害性认识不足 2.侵入性诊治 3.免疫抑制剂的使用4.滥用抗生素 5.环境污染 6.管理制度不健全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2.健全医院各项感染管理制度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4.加强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检测5.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第一节 医院感染第11页/共68页第一节 医院感染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小组护理部副主任科室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监控体系第12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

6、键措施是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和严格有效的感染监控机制。第13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概念 清 洁:用物理的方法去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处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消 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除细菌芽孢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过程。灭 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的过程。.第14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二、消毒灭菌法u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光照消毒法、微波消毒法、电离辐射灭菌法、生物净化法。u化学消毒灭菌法:凡是不适于物理消毒灭菌而耐潮湿的物品,均可选用化学消毒灭菌法。.第15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

7、消毒、灭菌u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热力消毒灭菌法原理: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 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细菌死亡。分类:干热由空气传导、辐射加热,传热较慢。湿热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第16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热力消毒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燃烧、干烤2.湿热消毒灭菌法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第17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1.干热灭菌法1)燃烧法 特点:简单、迅速、彻底 分类:焚烧法、火焰烧灼法、酒精燃烧法适用于: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焚烧接种环:火焰烧灼急用的金属和搪瓷类物品:金属:火焰烧灼搪瓷:酒精燃烧(95%)第18页/共68页第二节

8、 清洁、消毒、灭菌使用燃烧法时注意事项:a.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乙醚、汽油、氧气等。b.酒精燃烧时,中途不得添加酒精。C.贵重器械和锐利刀剪禁用燃烧法。第19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其热力传播与穿透主要靠空气对流与介质传导,灭菌效果可靠。适用对象:耐高温物品油剂、粉剂、玻璃、搪瓷、金属材料器械等 灭菌时间:160 2小时 170 1小时 180 半小时第20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2.湿热消毒灭菌法1)煮沸消毒法 简便经济,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方法:洗刷干净加热煮沸 计时:水沸后开始计时,若加入新物品,则从第二次水沸时重新

9、计时。煮沸时间:细菌繁殖体:510min 芽孢:15min3h 加入1-2NaHCO3:提高沸点、去污防锈第21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使用煮沸法的注意事项:1、煮沸消毒前,物品必须刷洗干净;管腔注水。物品不易放置过多,一般不超过消毒容器容量的3/4。2、玻璃器皿用纱布包好,冷水或温水放入,水沸后计时10-15min3、橡胶制品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消毒时间5min,消毒后及时取出以免老化。4、有轴节的器械和有盖的容器应先打开。大小形状相同容器不重叠。第22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5、水沸后开始计时,中途加入物品从第二次水沸后开始计时。6、高山地区,延长消毒时间,海拔每

10、增高300M,应延长煮沸时间两分钟。煮沸消毒锅第23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2)压力蒸汽灭菌法效果最好,医院首选的方法。适用: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工作参数:下排气式:温度:121126 压力:103 137kpa 时间:2030min 预真空式:温度:132 压力:205kpa 时间:45min第24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下排式下排式第25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次预真空一次预真空三次脉动真空三次脉动真空第26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注意事项:物品灭菌前必须洗净、擦干灭菌包体积不能太大灭菌包放置合理:包之间保持适当间隔 布类放于金属

11、类物品上贮槽或盒的通气孔打开,消毒后关闭物品干燥后方可取出备用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定期检查灭菌效果第27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工艺监测法 化学监测法 生物监测法第28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将将150150或或200 200 留点温度计留点温度计 放放入包裹内入包裹内 灭灭菌后检视其读数菌后检视其读数否则否则达到灭菌温度达到灭菌温度灭菌效果不可靠灭菌效果不可靠灭菌效果可靠灭菌效果可靠 工艺监测工艺监测方法方法第29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化学监测化学监测第30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生物检测生物检测原理:利用对热耐受力较强的非致病

12、性嗜热脂肪杆菌芽孢作为检测菌株,制成菌纸片及芽孢指示管。56 温箱中7d,全部菌片无菌生长合格特点:为最可靠的监测法第31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u物理消毒灭菌法(二)光照消毒法原理:又称辐射消毒,利用紫外线、臭氧及高能射线,使菌体蛋白质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酸、酶遭到破坏而致细菌死亡。1.日光曝晒法 2.紫外线消毒法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第32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1.日照暴晒法利用日光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曝晒6h翻动1次/2h第33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2.紫外线消毒法消毒波段:250270nm(254nm)缺点:穿透力弱适用于:室内空气、物品表面

13、、液体消毒常 用:紫外线灯管 紫外线消毒器第34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 室内空气:用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紫外线灯。有效照射距离为2m,时间不少于30-60min。物品表面:紫外线灯管;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有效照射距离为2560cm,时间20-30min。液体消毒:水内或水外照射,水层厚度2m。第35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注意事项每周1次用无水酒精擦拭灯管刺激眼睛及皮肤,使用时人离开房间或戴防护镜、被单遮盖穿透力弱,应翻动、挂起适宜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40%60%。灯亮57min后开始计时,关灯后需间歇34min再开定期检测:3-6月一次,定期空气培养:一个月一次灯

14、管照射强度7OuW/cm2;灯管使用时间1000h第36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适用于:空气、污水、诊疗用水及物品表面消毒使用注意:对人有毒,空气消毒时人离开,消毒结束30分钟后再进入 氧化性强,损坏物品第37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u物理消毒灭菌法(三)微波消毒法适用:食品及餐具的处理,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器械的消毒灭菌注意事项:对人有伤害 不能穿透金属面 湿环境可提高效果第38页/共68页u物理消毒灭菌法(四)电离辐射灭菌法 穿透力强,效果可靠在常温下进行,又称“冷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有氧环境、高湿度环境可增强效果对人有伤害,用机械传物医疗

15、用品、生物医学制品等生产厂家多用,医院较少采用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第39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u物理消毒灭菌法(五)生物净化法 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选用合理的气流方式,除去0.5-5um的尘埃,不能杀死病原微生物,可减少其数量及引起感染机会。如:手术室、烧伤病房、器官移植病房等的层流装置。第40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u化学消毒灭菌法(一)原理1)与菌体蛋白氨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酶活性消失如甲醛、碘酊2)与菌体蛋白巯基、氨基结合,形成无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戊二醛3)通过菌体蛋白质分子的烷基化作用,干扰酶的正常代谢而且是杀灭微生物,如环氧乙烷第41页/共68页第二节

16、 清洁、消毒、灭菌(一)原理4)抑制细菌酶活性,破坏细胞代谢导致菌体死亡,如 含氯消毒剂5)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如乙醇6)破坏细胞膜的酶活性,使胞浆膜破裂,如氯己定u化学消毒灭菌法第42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二)化学消毒剂的分类1)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甲醛、戊二醛、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等2)高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并对芽胞有显著杀灭作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等3)中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芽胞的外的繁殖体、病毒、真菌及其他微生物。碘酊、乙醇、碘伏等4)低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污染的物品及体表清洁卫生处理。氯己定、苯扎溴按等u

17、化学消毒灭菌法第43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三)使用原则根据物品性能及病原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和使用方法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定期检测,调整浓度消毒物品要洗净擦干,浸没在消毒液内,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消毒剂中不能放纱布、棉花等,可吸附消毒剂,效力消毒后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避免刺激人体组织u化学消毒灭菌法第44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u化学消毒灭菌法(四)使用方法 (1)浸泡法用于锐利器械、用于锐利器械、刀片、剪刀等刀片、剪刀等第45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u化学消毒灭菌法(2)擦拭法 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擦拭被

18、污染物品的表面或皮肤、黏膜的方法。选用易溶于水、穿透力强、无显著刺激性的消毒剂。第46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u化学消毒灭菌法(3)喷雾法 用喷雾器将化学消毒剂均匀喷洒,使消毒剂呈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在标准浓度内达到消毒作用。用于空气和物品表面的消毒。第47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4)熏蒸法 将消毒剂加热,使消毒剂呈气体状,在标准的浓度及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目的。用于空气及不耐湿热物品的消毒,如精密贵重仪器、血压计、纸质物品等u化学消毒灭菌法第48页/共68页药名效力使用范围注意事项37-40%甲醛灭物体表面及对湿热敏感、不耐高温、高压医疗器械消毒:100g/L,灭菌

19、500g/L,3h,箱温52-56,湿度70-80%1.可用自然挥发法2、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3、穿透性差:悬挂、抖散4、消毒后用抽气通风或氨水中和法5.致癌,不用空气消毒戊二醛灭2%碱性戊二醛用于不耐热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消毒:20-45min,灭菌:10h1.加0.5%亚硝酸钠防锈2.加盖,放通风处、检测浓度3.有刺激性,应戴手套、防入眼及吸入体内。(五)常用化学消毒灭菌剂第49页/共68页药名效力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环氧乙烷灭用于电子仪器、精密仪器、医疗器械、棉制品、化纤织物、塑料制品、书报、皮革类等。1、环氧乙烷的沸点为10,穿透性强,易燃易爆,有毒2、存于阴凉通风、无火源、无明火,40以下环

20、境中3、灭菌后物品需放入解析器内除残药4、遇水形成有毒乙二醇,不用于食品灭菌过氧乙酸PAA+灭0.02%:粘膜冲洗0.2%:皮肤消毒0.2-0.4%:环境喷洒0.2-1%:浸泡30-60min1.易氧化,高温易爆炸2.现配,忌与碱和有机物混合3.有漂白、腐蚀作用4.有刺激性,溅入用清水洗5.被血及浓液污染物应延长消毒时间.第50页/共68页过氧化氢高3%浸泡擦拭物品,时间30 min1.氧化性,稀释液不稳定现配现用3、有腐蚀金属及漂白作用4、有刺激性5.被血及浓液污染物应延长消毒时间.含氯消毒剂:漂白粉氯胺T高1、浸泡擦拭:繁殖体:0.02%10 min肝炎病毒、结核杆菌、芽胞:0.2%30

21、min以上2、喷洒法:一般物:0.05%30 min肝炎病毒、结核杆菌:0.1%60 min3、干粉消毒法:粪便:消毒液1:5搅拌放置2-6h1.置阴凉、干燥、通风处密闭,减少有效氯丧失2.不稳定,现配现用3.有腐蚀及漂白作用,不易用于金属、衣物及油漆家具4.消毒餐具及时清水冲洗5.消毒物上有大量有机物时应延长消毒时间.第51页/共68页乙醇中70%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加盖5-10 min1.易挥发 2.刺激性 3.易燃性 4、80%消毒效力碘酊中2%:皮肤1 min,70%酒精脱碘 1.过敏禁用 2.禁用粘膜3.腐蚀金属 4.加盖保存碘伏中1、浸泡:0.05%30min2、冲

22、洗法:0.05%冲洗粘膜、创面 3-5min3、擦拭:0.5-2%皮肤二次,2-3min1.避光阴凉处保存2.不稳定:现配3.对二价金属有腐蚀性3.消毒物上有大量有机物时应延长消毒时间.氯已定(洗必泰)低1、4%:手术及注射部位二次,作用2min2、0.05-0.1%:粘膜冲洗1、忌与肥皂及洗衣粉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混合或前后使用2、消毒皮肤必须清洁,带污垢物不能用此消毒剂第52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三、医院内常见的清洁、消毒、灭菌工作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法的原则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法的原则医院日常清洁、消毒、灭菌方法医院日常清洁、消毒、灭菌方法第53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

23、灭菌(一)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法的原则1、首选物理方法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空气:过滤除菌;紫外线耐湿、耐热物:湿热消毒灭菌法;非致病性微生物轻度污染物及环境处理:湿式清扫、擦拭、清洗、自然通风净化等2、根据需消毒物品,采取适当消毒方法 高度危险器材:灭菌法 中度危险器材:高、中效消毒法 低度危险器材:中、低效消毒或清洁第54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法的原则3、根据微生物,采取适当消毒灭菌方法致病性芽孢:灭菌法,如炭疽杆菌真菌孢子、抵抗力强的细菌、病毒:高效、中效消毒法,如结核、乙肝病毒一般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中效或低效消毒,如肠道 致病微生物第55页/

24、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一)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法的原则4、根据物品性质,采取消毒方法耐高温、耐湿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法怕热、忌湿和贵重物:甲醛、环氧乙烷熏蒸金属器械:浸泡、腐蚀性小灭菌剂物体表面:光滑面-紫外线、液体消毒液,多孔面-喷雾法5、严格遵守消毒程序接触过感染性疾病病人的物品,应遵循“消毒清洗再消毒灭菌”顺序第56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二)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1、医院环境:类环境:层流洁净手术室、病房,空气净化,细菌菌落总数不超过10cfu/m2 。层流通风。类环境: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

25、细菌菌落总数不超过200cfu/m2。循环风紫外线或静电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类环境:儿科、妇产科检查室、注射、换药、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普通病房和诊室,细菌菌落总数不超过500cfu/m2。循环风紫外线或静电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熏蒸或喷雾第57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二)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 1、医院环境:类环境:包括传染病病房,采用类和类环境中的空气消毒方法。地面:湿式清扫,如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则用消毒液喷洒或擦洗。墙面: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如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则用消毒液喷洒或擦洗。桌、椅、床头柜等室内用品:清水或消毒液擦拭,如被污染,则用紫外线灯或消毒液喷洒

26、、擦洗。第58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二)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 2、被服类消毒:一般可用日光曝晒法、高温消毒特殊感染时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感染患者的被服与普通患者分开工作人员的与患者的要分开第59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二)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 3、器械物品消毒高度危险的器材:严格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中度危险的器材:最好用热力消毒或选用性能良好的化学消毒剂。低度危险器材:只需清洗干净或选用低效消毒剂浸泡,不需灭菌处理。第60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二)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 4、皮肤黏膜消毒皮肤:2碘酊,75酒精;快速洗手消毒液粘膜:

27、0.5碘伏二次泌尿系:导尿,严格无菌操作。消化系:灌肠,清洁。第61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二)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 5、预防性和疫源性消毒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疑受感染的场所、人体和物品进行消毒。疫原性消毒:是指对确实受感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分为:随时消毒;终末消毒第62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二)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 6、医院污物、污水的处理 严格管理,建立污水集中处理系统,遵循规定,按污染种类分开排放。第63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三)监测与效果评价灭菌后的物品器械不得检出活微生物。消毒液的检测:100个菌落/ml。接触血液、粘液、分泌物的医疗用品,消毒后不得查出HBsAg。接触粘膜、皮肤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第64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练习题练习题第65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第66页/共68页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第67页/共6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8页/共6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