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临床检验.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841997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3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脏疾病临床检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肝脏疾病临床检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脏疾病临床检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疾病临床检验.ppt(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肝脏疾病生化检验肝脏疾病生化检验 检检验验科科田田英英酶类检测酶类检测-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ST)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0-40U/Lo增高:增高:l肝胆疾病: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胆疾病: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肝硬化,胆囊,胆道炎症肝硬化,胆囊,胆道炎症l心血管疾病:心梗,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心梗,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l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营养不良等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营养不良等l药物中毒药物中毒酶类检测酶类检测-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ST)oAST/ALT比值可判断肝

2、损伤的程度比值可判断肝损伤的程度-AST升高反应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升高反应肝细胞损害的程度,ALT升高反升高反应肝脏病变活动度。应肝脏病变活动度。当当AST持续显著增高时,持续显著增高时,AST/ALT比值比值1,则,则提示肝细胞出现坏死,提示肝细胞出现坏死,AST/ALT比值在比值在1.202.26者往往发展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者往往发展为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酶类检测酶类检测-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ST)oAST/ALT比值有助于鉴别肝炎的种类比值有助于鉴别肝炎的种类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轻型肝炎患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轻型肝炎患者AST/ALT的比值的比

3、值1,甚至,甚至2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严重的破坏,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线粒体严重的破坏,AST升高明显升高明显。酒精性肝病的患者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AST/ALT1酶类检测酶类检测-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ALP)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45-150U/Lo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增高:l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继发性肝癌化,原发性、继发性肝癌l骨骼系统疾病:肿瘤,佝偻病,骨折恢复期骨骼系统疾病:肿瘤,佝偻病,骨折恢复期l妊娠及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期妊娠及少年儿童生长发育

4、期酶类检测酶类检测-r-谷氨酰转肽酶谷氨酰转肽酶(GGT)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8-58U/Lo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增高: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胰腺癌、乏特氏壶腹癌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胰腺癌、乏特氏壶腹癌肝内外胆管阻塞:阻塞性黄疸性肝炎、胆道感染、胆石症、急肝内外胆管阻塞:阻塞性黄疸性肝炎、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酶类检测酶类检测-L-岩藻糖苷酶(岩藻糖苷酶(AFU)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540U/Lo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对原发性肝癌对原发性肝癌(PHC)诊断的阳性率为诊断的阳性率为64%-84

5、%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AFU增加,阳性率分别为增加,阳性率分别为3.8%和和5.6%l显著增高显著增高:见于原发性肝癌:见于原发性肝癌(PHC)、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癌,恶、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癌,恶性间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肝硬化等也可增高性间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肝硬化等也可增高l 显著降低显著降低见于恶性卵巢瘤见于恶性卵巢瘤 酶类检测酶类检测-乳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LDH)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114-240U/Lo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增高: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

6、血液病:巨幼细胞贫血、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血液病:巨幼细胞贫血、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骨骼肌损伤、横纹肌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肺梗死骨骼肌损伤、横纹肌损伤、进行性肌萎缩、肺梗死恶性肿瘤所致胸腹水恶性肿瘤所致胸腹水妊娠、新生儿、肾病等妊娠、新生儿、肾病等酶类检测酶类检测-羟丁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HBDH)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72-182U/Lo测定测定-羟丁酸脱氢酶,其实际反映的是羟丁酸脱氢酶,其实际反映的是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和和LDH2的活性,对诊断心肌疾病和肝病有一定意义的活性,对诊断心肌疾病和肝病有一定意义o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增高:急性心梗急性心梗诊断的重要指标,

7、在急性心梗时此酶在诊断的重要指标,在急性心梗时此酶在血液中维持高值血液中维持高值,可,可达达2周左右周左右肝脏与心脏疾病的鉴别指标肝脏与心脏疾病的鉴别指标酶类检测酶类检测-HBDH/LDHoHBDH/LDH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对照组为0.7790.039o心脏损伤患者心脏损伤患者HBDH/LDH明显升高明显升高(0.9190.050)o肝脏损伤患者肝脏损伤患者HBDH/LDH显著降低显著降低(0.5970.087)肝脏代谢肝脏代谢-总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o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原发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增高:原发胆汁性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期

8、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期肝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新生儿黄疸,胆石症等疸,胆石症等肝脏合成代谢肝脏合成代谢-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IL)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o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不增高:溶血性黄疸不增高:溶血性黄疸肝脏代谢肝脏代谢-总胆汁酸(总胆汁酸(TBA)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10umol/Lo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药物引起增高: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药物引起肝损害时肝损害时肝脏合成与代谢肝脏合成与代谢-蛋白质测定蛋白

9、质测定o白蛋白降低白蛋白降低l肝细胞病变肝细胞病变l蛋白质丢失过多蛋白质丢失过多l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不足l慢性消耗性疾慢性消耗性疾o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增高l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脏疾病l胶原性疾病胶原性疾病l慢性感染性疾病慢性感染性疾病l恶性疾病恶性疾病o总蛋白降低:与白蛋白意义相同总蛋白降低:与白蛋白意义相同肝脏合成与代谢肝脏合成与代谢-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o 血清总铁结合力:是指能与血清总铁结合力:是指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白结合的最大铁量量。正常人血循环中的转铁蛋白约。正常人血循环中的转铁蛋白约30%被饱和。通常被饱和。通常用测定

10、总铁结合力的方法来间接测用测定总铁结合力的方法来间接测定转铁蛋白的水平定转铁蛋白的水平。测得的。测得的TIBC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反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转铁蛋白的含量。映转铁蛋白的含量。TIBC与血清铁同时检测,其临床与血清铁同时检测,其临床意义更大意义更大血清总铁结合力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45-75umol/Ll增高见于:增高见于: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缺铁性贫血贫血等。等。转铁蛋白从单核转铁蛋白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释放增加巨噬细胞系统释放增加(肝细胞坏死肝细胞坏死)。铁吸收过量,如反复输血。铁吸收过量,如反复输血。l降低见于:降低见于:转铁蛋

11、白合成减少,如转铁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肝硬化,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遗传性转铁蛋白缺乏症。转铁蛋白丢失增加,如慢性肾病、尿毒症等。转铁蛋白丢失增加,如慢性肾病、尿毒症等。急慢性感染,急慢性感染,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肿瘤等。,肿瘤等。肝脏功能-凝血功能检测 o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场所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场所o肝脏能合成和灭活纤维蛋白的溶解物与抗纤溶物质肝脏能合成和灭活纤维蛋白的溶解物与抗纤溶物质o在凝血抗凝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中起调节作用在凝血抗凝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中起调节作用o肝功能受损时可表现为多种凝血功能缺陷。肝功能受损时可表现为多种凝血功能缺陷。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凝

12、血酶原时间(PT)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11S-14So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实验指标: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实验指标: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的含量的含量o循环抗凝物质存在循环抗凝物质存在o反映肝脏合成、储备病变反映肝脏合成、储备病变-肝细胞受损程度的一个指标肝细胞受损程度的一个指标lPT随着肝脏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延长,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随着肝脏病情的加重而逐渐延长,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PT延长最为明延长最为明显,表示肝细胞受损严重。显,表示肝细胞受损严重。l同时同时PT与血小板计数常用于评价进行肝穿活检与外科手术患者出血倾向与血小板计数常用于评价进行肝穿活检与外科手术患者出血倾向凝血功能

13、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反映肝脏凝血功能与凝血因子储备功能好坏的一个反映肝脏凝血功能与凝血因子储备功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重要指标。PTA在正常范围,一般不会引起因凝血功在正常范围,一般不会引起因凝血功能不良而导致的出血。能不良而导致的出血。PTA低于正常水平要引起重视,低于正常水平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可使用一些凝血因子,止血药物,以调整肝脏凝必要时可使用一些凝血因子,止血药物,以调整肝脏凝血功能血功能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23-35SoAPTT是内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是内源性凝

14、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oAPTT延长主要见于血友病、延长主要见于血友病、DIC、肝病、大量输入库存血等、肝病、大量输入库存血等oAPTT缩短主要见于缩短主要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oAPTT可作为肝素治疗的监护指标可作为肝素治疗的监护指标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TT)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13-25SoTT延长见于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延长见于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o血中血中FDP增高(增高(DIC)o血中有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存在血中有肝素和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中、如肝素治疗中、SLE、肝脏疾病

15、等、肝脏疾病等凝血功能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FIB)o是一种多功能血浆球蛋白,在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是一种多功能血浆球蛋白,在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o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凝血因子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凝血因子I直接参与体内凝血过程直接参与体内凝血过程o正常参考值血浆浓度为正常参考值血浆浓度为24g/Lo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能发生障碍,则血浆中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能发生障碍,则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抗凝血酶抗凝血酶-3(AT-)oAT是一种球蛋白,是一种球蛋白,

16、肝内合成。肝内合成。l肝硬化或进展性活动性肝炎病人,肝硬化或进展性活动性肝炎病人,AT浓度和活性浓度和活性减少减少l肝癌转移患者肝癌转移患者AT合成下降合成下降o肿瘤患者肿瘤患者AT的凝血活性由于消耗而减少的凝血活性由于消耗而减少D-二聚体二聚体在肝脏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应用肝脏疾病及恶性肿瘤的应用 o正常参考值:正常参考值:0-0.55ug/Lo在肝脏疾病中,在肝脏疾病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且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正相关o肝硬化和肝脏肿瘤患者明显高于急、慢性肝炎病人肝硬化和肝脏肿瘤患者明显高于急、慢性肝炎病人o肝脏疾病患者中,肝脏疾病患者中,D-二聚体增高提示患者体内纤溶增高,可能伴二聚体增高提示患者体内纤溶增高,可能伴有一种隐匿性有一种隐匿性DIC过程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