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840552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21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pptx(6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略)第1页/共60页 3、钻井 3.1井场的布置与防火间距 3.1.1确定井位前,设计部门应对距离井位探井井口5Km、生产井井口2Km以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坑道等地面和地下设施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在设计书中标明其位置。油、气井与周围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按GB50183的规定执行,参见附录A。第2页/共60页 3.1

2、.2油气井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他永久性设施不应少于75m;距民宅应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应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员密集性、高危性场所应不小于500m。第3页/共60页 3.1.3钻井现场设备、设施的布置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有关安全间距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钻井现场的生活区与井口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b)值班房、发电房、库房、化验室等井场工作房、油罐区距井口应不小于30m。c)发电房与油罐区相距不少于20m。d)锅炉房距井口不少于50m。e)在草原、苇塘、林区钻井时,井场周围应有防火隔离墙或隔离带,宽度应不小于20m。第4页/共60页3.1.4井控装置的远程控制

3、台应安装在井架大门侧前方、距井口不少于25m的专用活动房内,并在周围保持2m以上的行人通道;放喷管线出口距井口应不小于75m(含硫气井依据SY/T5087的规定)。第5页/共60页 3.1.5 3.1.2,3.1.3和3.1.4是应满足的一般性、通行性技术条件,如果遇到地形和井场条件不允许等特殊情况,应进行专项安全评价,并采取或增加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由设计部门调整技术条件。3.1.6 井场应设置危险区域图、逃生路线图、紧急集合点以及两个以上的逃生出口,并有明显标识。第6页/共60页 3.2钻井设备与设施 3.2.1 井场设备的布局应考虑风频、风向。井架大门宜朝向盛行季节风

4、的来向。3.2.2 应在井场及周围有光照和照明的地方设置风向标(风袋、风飘带、风旗或其它适用的装置),其中一个风向标应挂在施工现场以及在其它零时安全区的人员都能看到的地方。第7页/共60页 3.2.3 在油罐区、消防方剂井场明显处,应设置防火防爆安全标识。3.2.4 柴油机排气管应无破损、无积碳,并有冷却和火花消除装置,其出口不应指向循环罐,不宜指向油罐区。3.2.5 井场电力装置应按SY/T5957的规定配置和安装,并符合GB50058的要求。对井场电力装置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第8页/共60页 a)电气控制宜使用通用电气集中控制房或电机控制房,地面敷设电气线路应使用电缆槽集中

5、排放。b)钻台、机房、净化系统的电器设备、照明器具应分开控制。c)井架、钻台、机泵房、野营房的照明线路应各界一组专线。d)地质综合录井、测井等井场用电应设专线。e)探照灯的电源线路应在配电房内单独控制。第9页/共60页 f)井场距井口30m以内的电气系统的所有电器设备如电机、开关、照明灯具、仪器仪表、电气线路以及插接件、各种电动工具等应符合防爆要求,做到整体防爆。g)发电机应配备超载保护装置。h)电动机应配备短路、过载保护装置。第10页/共60页 3.2.6 对井控装置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a)井控装置的配套、安装、调试、维护和检修应按SY/T5964的规定。b)选择完井井口装置

6、的型号、压力等级和尺寸系列应按SY/T5127等规定执行。c)含硫油气井的井控装置的材质和安装应按SY/T5087的规定执行。第11页/共60页 d)司钻控制台和远程控制台气源应用专用管线分别连接。e)远程控制台电源应从发电房内或集中控制房内用专线引出,并单独设置控制开关。f)井场应配备自动点火装置,并备有手动点火器具。g)在钻井作业时防喷器安装剪切闸板应按SY/T5087的规定执行。第12页/共60页 3.2.7 宜在井口附近钻台上、下以及井内钻井液循环出口等处的固定地点设置和使用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并能及时发出声、光警报。含硫油气田钻井硫化氢检测仪和其它防护器具的配置与使用应按SY/T5

7、087的规定执行。第13页/共60页 3.2.8在探井、高压油气井的施工中,供水管线上应安装有消防管线接口,并备有消防水带和水枪。3.2.9 施工现场应有可靠的通讯联络,保持24h畅通。3.3钻井施工 3.3.1钻井队应严格执行钻井设计中有关防火防爆和井控的安全技术要求。钻井设计的变更应按规定的设计审批进行。第14页/共60页 3.3.2 钻台、底座及机、泵房应无油污。3.3.3 钻台上下及井口周围、机泵房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3.3.4 远程控制台及其周围10m内应无易燃易爆、易腐蚀物品。3.3.5井口附近的设备、钻台和地面等处应无油气聚集。3.3.6井场内禁止吸烟。第15页/共6

8、0页 3.3.7禁止在井场内擅自动用电焊、气焊(割)等明火。必须动用明火时,按SY/T5858规定的工业动火程序和SY/T5858规定的防火安全要求执行。3.3.8 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油、废液等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物或外溢物应迅速处理。第16页/共60页 3.3.9井控技术工作及其防火、防爆要求按SY/T6426的规定执行。井控操作和管理人员应按SY5742的规定规定经过专门培训,取得井控操作合格证,并按期复审。3.3.10 井场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规定。第17页/共60页 3.3.11 钻开油气层后,所有车辆应停放在距井口30m。因工作需要必须进入距离井口

9、30m以内位置的车辆,应采取安装阻火器等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欠平衡钻井过程的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要求按照SY/T6551的规定执行。第18页/共60页 3.4特殊情况的处理 3.4.1钻井过程的井控作业、溢流的处理和压井作业按SY/T6426的规定执行。溢流的报警按SY/T6309的规定执行,且溢流报警信号长鸣笛30s以上。对有硫化氢溢出情况的应急处理应按SY/T5087的规定执行。硫化氢含量超出30mg/m3时,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具。第19页/共60页 在有可燃气体溢出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作业和紧急处理时,工作人员应身着防静电工作服,并采取防止工具和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的措施。3.4.2防喷天然气

10、或中途测试打开测试阀有天然气喷出时,应立即点火燃烧。第20页/共60页 3.4.3井喷发生后,应指派专人不断地使用检测仪器对井场及附近的天然气等易燃易爆气体的含量进行测量,提供划分安全区的数据,划分安全作业范围。含硫油气井在下风口100m,500m处和1000m处各设一个检测点。进行测量的工作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有监护措施。第21页/共60页 3.4.4 处理井喷时,应有医务人员和救护车在井场值班,并为之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3.4.5钻井现场应考虑应急供电问题,设置应急电源和应急照明设施。3.4.6若井喷失控,应立即采取停柴油机和锅炉、关闭井场各处照明和电器设备、打开专用探照灯、灭绝

11、火种、组织警戒、疏散人员、注水防火、请示汇报和抢险处理等应急措施。含硫油气井的应急撤离措施见SY/T5087有关规定。第22页/共60页 3.4.7 在钻井过程中,遇有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溢出等紧急情况,已经严重危及到安全生产,需要弃井或点火时,决策人宜由生产经营单位代表或其授权的现场总负责人担任,并列入应急预案中。第23页/共60页 8 消防管理 8.1.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实施消防管理。8.1.2 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动火、动土、进入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时,应按照作业许可的规定,办理作业许可。第2

12、4页/共60页 8.1.3 应编制防火防爆应急预案(其编制格式参见附录D)并加强演练。8.2 工程建设 8.2.1油气田及油(气)长输管道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总体规划,应包括消防站布局、消防给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消防设施等内容。第25页/共60页 8.2.2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防火防爆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8.2.3 设计部门采取的防火防爆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合格证书。第26页/共60页 8.3 消防队伍建设 8.3.1专职消防队(站)人员、车辆、装备配套建设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8.3.2专职消防

13、队伍应执行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深入辖区开展宣传,进行防火检查,熟悉道路、水源、单位的分布、数量及分布,熟悉单位消防设施、消防组织及其灭火救援任务的分工情况,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定期演练。第27页/共60页 8.3.3 油气生产单位应建立义务消防队,协助本单位置定防火安全制度,经常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培训,定时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维护保养本单位和本岗位的消防设施器材。定期进行灭火训练,发生火灾时,积极参加扑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因调查。第28页/共60页 8.3.4 义务消防队应做到有组织领导、有灭火手段、有职责分工、有训练计划、有灭火预案;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具,会整改一般的火险隐患

14、,会扑救初起火灾;熟悉本单位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熟悉本单位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情况和灭火疏散预案及水源情况。8.4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与管理.第29页/共60页 8.4.1 油气站、场的消防监测、火灾报警、消防给水、泡沫灭火、消防站、消防泵房等设施和器材的配置按GB50183的规定执行。8.4.2 钻井现场消防器材配置执行SY5876规定。作业、试油现场至少配置35kg干粉灭火器2具,8kg干粉灭火器4具,消防锹3把,防火砂2m3。在野营房区按每40m2不少于1具4 kg干粉灭火器配备。第30页/共60页 8.4.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检查按GB50116的规定执行。8.4

15、.4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检查按GB50151和GB50281的规定执行。8.4.5消防水喷淋系统的应用参照SY/T6557的规定。第31页/共60页 8.4.6 灭火器的检查、维修与报废按GA95的规定执行。8.4.7消防泵房应设专岗,实行24h值班制度,定期对消防泵试运和保养。8.4.8 消防重点岗位应设置通讯设施。第32页/共60页 8.5 应急处理 8.5.1 火灾报警 8.5.1.1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立即报警。8.5.1.2 企业员工应熟知报警方法,掌握报警常识,进行报警训练。第33页/共60页 8.5.1.3 报警时,应直接拨打“119”火警电话或用有线、

16、无线电话向消防队报警,立即通知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并向周围人员发出火警信号。向周围群众报警可用呼喊、警铃、警笛、广播,也可用哨、锣就地取材的方法。第34页/共60页 8.5.2 火场逃生与救援 8.5.2.1 被烟火围困要冷静观察、判断火势,利用防护器具或用湿毛巾、手帕、衣服等做简单防护,选择安全可靠的最近路线,俯身穿过烟雾区,尽快离开危险区域。如危险区域有硫化氢气体,应佩戴好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沿逆风或侧风方向,选择远离低洼处的路线,直立身体向高处撤离。第35页/共60页 8.5.2.2 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或就地翻滚,或迅速跳入水中,把火压灭或侵灭,进行自救。8.5.2.3 无法自

17、行逃脱时,可用呼喊或用非金属物体敲击管线、设备、锣、盆或挥动衣物等方法向其他人员求救。第36页/共60页 8.5.2.4 被控人员神志清醒但在烟雾中辨不清方向或找不到逃生路线时,应指明通道,让其自行脱险。对于因惊吓、烟熏、火烧、中毒而昏迷的人员,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应用背、抱、抬等方法将人救出。8.5.2.5 对于受伤人员,除在现场进行紧急救护外,应及时送往医院抢救治疗。第37页/共60页 8.5.3 灭火 8.5.3.1 灭火时,应运用“救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和冷却、隔离、窒息、抑制的灭火方法。8.5.3.2 发现火灾后,在报警的同时,义务消防队应立

18、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扑灭初起火灾。无关人员撤离现场。专职消防队到达现场后,义务消防队应配合做好灭火救援工作。第38页/共60页 8.5.3.3 专职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应迅速出动。到现场后,按预案展开灭火救援工作,并根据火情侦察情况和火场指挥部要求,随时调整力量部署,实施灭火救援。火灾扑救后,应立即清点人数,恢复战备并监护恢复生产。第39页/共60页 8.5.4 安全警戒及疏散撤离 发生火灾、爆炸后,事故有继续叩打蔓延的态势时,火场指挥部应及时采取安全警戒措施,果断下达撤退命令,在确保人员、设备、物资安全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第40页/共60页 应急预案编制提纲 D.1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

19、简介包括 作业场所和其它地理位置、风向、自然状况、作业场所附近的医院和消防部门所在地、距作业场所距离、通讯交通情况。第41页/共60页 D.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运行管理机构、应急指挥机构和救援机构、现场指挥机构等,同时应明确各参与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应急组织机构、部门、相关人员及社区的联系方法。第42页/共60页 D.3应急响应 分级响应程序 应依据应急情况的类别、危害程度的级别和评估结果,可能发生的事故及现场情况分析结果,设定预案的分级响应条件。第43页/共60页 D.3.2报警、通信联络的选择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20、有效的报警装置;有效的内部、外部通信联络手段。D.3.3危险区的隔离 依据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级别,确定以下内容:第44页/共60页 危险区的设定;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方式、方法;事故现场隔离方法;D.3.4人员紧急疏散、撤离 依据对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场所、设施及周围情况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非事故现场(含周边社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第45页/共60页 D.3.5应急灭火方法选择 D.3.5.1油气井井喷着火,可采用密集水流、喷射干粉、大排量高速气流喷射、水泥喷砂切割、高效灭火剂综合灭火、空中爆炸以及打救援井等方法灭火。灭火抢险做法,

21、具体可参照SY/T6203规定的内容。当油气中含有硫化氢气体时,应根据浓度采取相应措施。第46页/共60页 D.3.5.2油罐起火,应冷却燃烧油罐和相邻油罐。可采用灭火器、喷射泡沫、喷射干粉等方法灭火。灭火做法可参照SY/T6203。如预计油罐有可能发生沸溢或喷溅,应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D.3.5.3油罐道泄漏或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或堵漏,采取防火或灭火措施,同时保护受火势威胁的生产装置、设备。第47页/共60页 D.3.5.4气管道泄漏或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或堵漏,同时保护受火势威胁的生产装置、设备。失控状态下的气管道火灾,不应灭火。D.3.5.5密闭性装置着火,灭火的同时,应采取冷却

22、、泄压、堵漏等措施,排除火势扩大和爆炸的危险,掩护、疏散有爆炸危险的物品。第48页/共60页 D.3.6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医院救治 依据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现场分析结果、附近地区医疗机构的设置情况的综合分析,确定一下内容:伤亡人员转移路线、方法;受伤人员现场处置措施;受伤人员进入医院前的抢救措施;选定的受伤人员救治医院;提供受伤人员的致伤信息。第49页/共60页 D.3.7应急结束 危险得到有效控制后,宣布应急状态解除,并通知周边社区及有关人员。D.4应急保障 D.4.1内部保障第50页/共60页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确定应急队伍;应急通讯系统;应急电源、照明;应急救援装备、物资

23、、药品等。第51页/共60页 D.4.2外部救援 依据外部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互助的方式;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应急救援信息咨询;专家信息。第52页/共60页 D.5应急培训计划 依据作业人员的能力评估和社区或周边人员素质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社区或周边人员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第53页/共60页 D.6应急演练计划 依据现有资源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演练准备;演练范围与频次;演练实施记录与评估。第54页/共60页 D.7社区警告及保护计划 应急预案还宜包括社区警告和保护计划。宜使用公认的扩散模拟技术以确定在井场四周各种硫化氢浓度的

24、扩散半径。任何居民或商业区如果座落在井场的150mg/m3(100PPM)硫化氢浓度半径范围以内,则宜考虑使用临时安全避难场所,以便为将公众从临时避难所中安全地撤出赢得更多时间。社区警告及保护计划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个方面:第55页/共60页 a)计划:一项在井场附近地区硫化氢的大气浓度达到75mg/m3(50PPM)、二氧化硫达到27 mg/m3(10PPM)时,井场附近地区居民及土地拥有者的通知及撤离计划。第56页/共60页 b)图及清单:象限图及电话清单,在其上表明所有居民、学校、商业区的标识号码、所在地点及电话号码(如有的话)和牲口棚、监狱、道路、动物的位置,以及撤离路线宜在地图上注明。任何一个人需要在撤离的时候得到帮助,比如病床、轮椅等,宜在表上注明,一边撤离时优先提供帮助。如果使用了就地躲避,就地躲避的区域可用一个围绕井场的圆圈来表示,圆圈的半径是150mg/m3(100PPM)或更大硫化氢浓度的暴露半径。第57页/共60页 c)建议:向政府及当地应急服务组织提出硫化氢或二氧化硫释放期间,保护井场以外的公众的初始响应的建议。d)作业条件:在此条件下,现场作业者代表将与地方当局接触,并采取所建议的社区保护措施。e)安全设备:为支持社区警告及保护计划,将由作业者和地方当局或服务公司提供安全设备描述及地点。第58页/共60页第59页/共6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0页/共6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