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滨湖新区规划.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8837820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滨湖新区规划.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合肥滨湖新区规划.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滨湖新区规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滨湖新区规划.ppt(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滨湖新区规划 合肥市滨湖新区是合肥“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主城区,四个副中心,一个滨湖新区”),是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北靠南二环路,西接沪蓉高速公路,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6平方公里,是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的水上门户。滨湖新区的规划范围为合安高速公路以东、南淝河以西、二环路以南、派河及巢湖以北区域,含包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乡镇(烟墩乡、义城镇、骆岗镇、义兴镇、大圩乡),区内人口约10万人。总用地面积约196平方公里,其中312国道以北规划面积约27平方公里,312国道以南至十五里河约80

2、平方公里、十五里河至巢湖岸边约32平方公里。沿巢湖岸线约15公里。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塘西河等众多水系分布其间。滨湖新区规划意义 合肥的滨湖通江之梦期盼已久,所以在历次城市规划修编时均保留合肥东南引风口这一格局,不仅保证合肥城市中心区“绿肺”功能,也为合肥未来临湖发展预留空间。合肥向巢湖方向发展,将真正实现“引湖入城,打造滨湖城市”的目标,有助于加强合肥与省内沿江城市的合作,更快地融入长三角,提升合肥中心城市地位的影响力。树立旅游中心城市形象 合肥目前的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观光、会议、商合肥目前的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观光、会议、商务等几个方面,产品结构不合理,需要补充度假务等几个方面,产品结构

3、不合理,需要补充度假旅游产品类型。合肥市应该充分利用靠近巢湖的旅游产品类型。合肥市应该充分利用靠近巢湖的滨水优势发展滨湖度假旅游。巢湖旅游开发将增滨水优势发展滨湖度假旅游。巢湖旅游开发将增强合肥旅游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扭转合肥旅游产强合肥旅游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扭转合肥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不足的局面,促进合肥向旅游目的品核心吸引力不足的局面,促进合肥向旅游目的地城市与旅游集散中心城市转变,树立特色鲜明地城市与旅游集散中心城市转变,树立特色鲜明的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形象,促进安徽旅游的全的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形象,促进安徽旅游的全面提升。面提升。构建生态合肥滨湖发展战略要与环巢湖发展联系起来,这种新的城市

4、空间系统应是更好地利用和发展现有自然条件的城市化空间系统。水是城市的灵魂,有水城市才有灵气,营造滨水、滨湖城市,构建生态合肥。合肥目前的旅游产品主合肥目前的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观光、会议、商务要集中在观光、会议、商务等几个方面,产品结构不合等几个方面,产品结构不合理,需要补充度假旅游产品理,需要补充度假旅游产品类型。合肥市应该充分利用类型。合肥市应该充分利用靠近巢湖的滨水优势发展滨靠近巢湖的滨水优势发展滨湖度假旅游。巢湖旅游开发湖度假旅游。巢湖旅游开发将增强合肥旅游的吸引力和将增强合肥旅游的吸引力和辐射力,扭转合肥旅游产品辐射力,扭转合肥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不足的局面,促核心吸引力不足的局面,促进

5、合肥向旅游目的地城市与进合肥向旅游目的地城市与旅游集散中心城市转变,树旅游集散中心城市转变,树立特色鲜明的安徽省旅游中立特色鲜明的安徽省旅游中心城市形象,促进安徽旅游心城市形象,促进安徽旅游的全面提升。的全面提升。新区的建设目标是构建六新区的建设目标是构建六大环境,打造六大中心,大环境,打造六大中心,承接现代服务业的转移,承接现代服务业的转移,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换巢湖区域的一个发展,进换巢湖区域的一个发展,同时突出生态环保,建设同时突出生态环保,建设绿色新区,实现碧水环绕绿色新区,实现碧水环绕的,城市建设的目标。同的,城市建设的目标。同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走可持

6、续发展的道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区。区。滨湖新区规划内容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加快构筑一个主城、四个副中心、一个滨湖新区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实现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组团式转变;由环城时代向滨湖、临江城市的方向演变,打造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滨湖新区在新区规划中共分为启动区、核心区、滨湖新区在新区规划中共分为启动区、核心区、拓展区。按照建设计划,启动区的率先启动建设拓展区。按照建设计划,启动区的率先启动建设肩负着奏响整个滨湖新区建设号角以及引领、带肩负着奏响整个滨湖新区建设号角以及引领、带动其它区域建设的重要使命。滨湖新区启动区规动其它区域建设的重要使命。

7、滨湖新区启动区规划以城市快速为交通主轴线,以城市生活性干道划以城市快速为交通主轴线,以城市生活性干道为连接纽带,形成为连接纽带,形成“一心一街一廊三社区一心一街一廊三社区”加加“中学片区中学片区”的规划结构。空间规划上采取规模化的规划结构。空间规划上采取规模化成片建设、高层底密度的模式,确保高速发展的成片建设、高层底密度的模式,确保高速发展的同时形成优美的人居环境。同时形成优美的人居环境。目标建设 滨湖新区的规划目标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好、开发好、建设好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新区。创造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楔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具人气的城市环境面貌。将滨湖新区建成“人居环境特色最优,最具

8、创新潜力的城市发展区”。规划目标力争5年内核心区初具规模、展示形象,成为繁荣兴旺、城湖辉映的城市新亮点。定位建设在合肥市滨湖新区概念性规划中确定了滨湖新区的功能定位:核心功能是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主要功能有居住综合新区等。形象定位:滨湖新区是合肥未来通过巢湖、走入长江、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是合肥未来新形象的集中展示区。因此,新区形象应充分体现城市礼仪界面的属性,反映地域风情和大城市风貌。开发建设为让配套设施不拖滨湖新城建设的后腿,合肥市为让配套设施不拖滨湖新城建设的后腿,合肥市已经明确要求,新城开发配套设施不许已经明确要求,新城开发配套设施不许“欠账欠账”,

9、学校、医院、道路、水、电、气等居民生产生,学校、医院、道路、水、电、气等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必须同步进行。按照这一要求,目活的基础设施必须同步进行。按照这一要求,目前新城内即将分别动工建设可容纳前新城内即将分别动工建设可容纳30003000人的小学、人的小学、30003000人的初中、人的初中、60006000人的高中,同时还将开工建人的高中,同时还将开工建设医院和商业网点等,重点是加快实施新区内路设医院和商业网点等,重点是加快实施新区内路网建设工程,合理布置工业区和产业区,避免重网建设工程,合理布置工业区和产业区,避免重蹈老城区外迁污染工业的覆辙。蹈老城区外迁污染工业的覆辙。建设现代化滨湖

10、大城市是合肥城市发展史上的大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是合肥城市发展史上的大跨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取得跨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成果,并在实践中丰富了城市科学发展的内涵。的成果,并在实践中丰富了城市科学发展的内涵。解放思想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前提。转变城市解放思想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前提。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是城市建设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必须突发展方式是城市建设领域的革命性变革,必须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观念的束缚,树立科学发破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观念的束缚,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合肥市委、市政府抓住解放思想这个展新理念。合肥市委、市政府抓住解放思想这个关键,开展解放思想大讨

11、论,着重克服阻碍现代关键,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着重克服阻碍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思想障碍。解放思想与建设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思想障碍。解放思想与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结伴同行、相互促进,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结伴同行、相互促进,“立大立大志、谋大略、吃大苦、成大业志、谋大略、吃大苦、成大业”成为合肥市民崇成为合肥市民崇尚的尚的“滨湖精神滨湖精神”。以人为本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核心。转变城市以人为本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核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需要城市建设理念和领导干部政绩观发展方式,需要城市建设理念和领导干部政绩观实现根本转变,走出实现根本转变,走出“见物不见人见物不见人”和搞和搞“形象形象工程工程”的误

12、区,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误区,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全过程。一是坚持共建、共有、共享,把滨湖新全过程。一是坚持共建、共有、共享,把滨湖新区建设成为适合各阶层居民居住生活的和谐家园。区建设成为适合各阶层居民居住生活的和谐家园。二是宜居、宜商、宜学、宜游。新区建设把方便二是宜居、宜商、宜学、宜游。新区建设把方便群众和群众满意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落群众和群众满意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居民上学、就医、购物、休闲需脚点,充分考虑居民上学、就医、购物、休闲需要,着力营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出行便捷、要,着力营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出行便捷、生活方便的生活环境。生活方便的生活环境。改革创新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关键。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是城市建设领域的全新探索,必须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合肥市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效能革命。统筹兼顾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必然涉及各方面利益关系。合肥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中的复杂关系。通江达海都市梦通江达海都市梦 今与今与巢湖一起飞巢湖一起飞我们的滨湖新区我们的滨湖新区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