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故障分析之油杆断脱分析.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8377623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40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井故障分析之油杆断脱分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油井故障分析之油杆断脱分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井故障分析之油杆断脱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井故障分析之油杆断脱分析.pptx(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实例分析1、一般井:神242井油杆断脱2007年4月18日发现该井不出液,停机时配重箱在下死点,并撞击枕木,功图显示泵不工作。第1页/共24页一、实例分析一般在断脱后液面随时间的推移略有增加,但该井由于处于刚刚调参后不久,故在液面上不能体现。第2页/共24页 一、实例分析第3页/共24页 一、实例分析第4页/共24页 一、实例分析第5页/共24页一、实例分析2、低产液井:2007年2月火8井不出液,前后功图对比,没有明显变化,从抽油机平衡无法判断,打压正常,排除管漏与泵漏失,碰泵声音较模糊,判定为杆断。检泵证实。第6页/共24页二、诊断方法1、抽油机悬点载荷:(1)、上冲程:抽油杆柱自重、

2、液柱重量及惯性载荷、振动载荷等动载荷、各种摩擦载荷。(2)、下冲程:抽油杆柱自重、及惯性载荷、振动载荷等动载荷、各种摩擦载荷。第7页/共24页二、诊断方法(1)井口不出液,气大或液面较高井可能出少许。(2)抽油机上行程速度加快,下行程速度减慢。(3)电流上行程减小,下行程增大。(4)电机运行有超负荷运行的声音。(5)伴随皮带磨损,有烧焦味。(6)停抽油机后严重不平衡。(7)功图测试加以验证。2、一般井:第8页/共24页二、诊断方法3、低产液井:(1)、井口完全不出液。(2)、抽油机系统运行平稳。(3)、电流、功图对比不明显。(4)、憋压显示泵、管均无漏失。(5)、打液后开抽不出液。第9页/共2

3、4页 抽油杆断脱的主要原因是偏磨,占近50%;其次是疲劳,占近1/3;其它因素和材质占近20%抽油杆断脱机理主要与锻造、机械损伤、杆体弯曲、预紧力不足、腐蚀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三、原因分析第10页/共24页1、锻造的影响三、原因分析(1)锻造缺陷主要缺陷是折叠、裂纹、皱折和缺肉 折叠和裂纹的存在,减少了有效载面,降低了承载能力,特别是折叠和裂纹末端的应力集中,大大缩短了疲劳裂纹的萌生期,从而大大降低了抽油杆的疲劳寿命(2)热影响区 在锻造过程中,由于沿纵向的非均匀加热使抽油杆产生热塑性变形,从而在热影响区段产生纵向的高残余拉应力和金相组织粗大。第11页/共24页2、机械损伤的影响在运输、储存过

4、程中可能受到人为的机械损伤:杆体表面被擦伤或碰伤而出现凹坑、刻痕 这些表面缺陷就会因局部应力集中而形成疲劳源,导致疲劳断裂 当处于腐蚀环境中,这些凹坑和刻痕还会加快腐蚀的速度引起疲劳断裂。另外,在施工中严重磨损的抽油杆吊卡有时损伤杆头的颈部,也会引起疲劳断裂。三、原因分析第12页/共24页3、抽油杆偏磨3.1井斜的影响在斜井中,管杆随套管井眼轨迹弯曲,斜度越大,管杆磨损越严重。通常,人们只注意油井的垂直斜,而实际上,在斜井中,特别是定向井中,方位斜与垂直斜同样严重影响管杆磨损,并且不易为人们所发现,这就是部分井斜并不大,但确是造成管杆磨损的重要原因。三、原因分析第13页/共24页3.2、井下座

5、封器的影响 当生产管柱有封隔器时,靠生产管柱的自重进行座封,使管柱产生弯曲,在生产过程中弯曲段油管与抽油杆产生磨损,从而降低了抽油杆的寿命。三原因分析第14页/共24页3.3高含水率的影响 产出液含水越高,偏磨越严重。原因是产出液含水率低时,管杆摩擦面处于良好的油润滑状态,动摩擦因数较小,磨损较轻;当产出液含水高时,管杆摩擦处于水润滑状态,动摩擦因数大大增加,加快了管杆磨损。三、原因分析第15页/共24页三、原因分析4、液击现象:供液能力差的油井产生的液击,大大加快了抽油杆的疲劳损坏。第16页/共24页5、预紧力不足的影响 当预紧力不足时,抽油杆外螺纹接头不仅受到较高的应力幅度的作用,而且由于

6、外螺纹接头在接箍中摇动还要受到弯曲应力,就可能发生早期断脱。三、原因分析第17页/共24页6、腐蚀与出砂的影响(神242、神220)抽油杆断脱的另一种原因是腐蚀疲劳。在腐蚀介质的作用下,腐蚀坑处产生应力集中,形成腐蚀疲劳裂纹源。出砂会加大抽油杆与油管之间的摩擦,严重时可造成泵卡从而拉断抽油杆。腐蚀与出砂相互作用,腐蚀坑为砂粒的存在提供空间,砂粒的摩擦加速抽油杆的腐蚀。三、原因分析第18页/共24页三、原因分析7、振动的影响:冲次增加,使抽油杆产生强烈振动,增加循环次数和动应力,事故与冲次的高(4)次方成正比。严重者高冲次引起剧烈振动乃至趋于共振。第19页/共24页四、预防措施1、严把油杆质量关。2、抽油杆运输过程中保证不擦伤、碰伤。3、合理安装。第20页/共24页四、预防措施4、斜井下专门的斜井泵或防偏磨措施。5、碰泵时间和幅度不能过长过大。6、高含水井在不能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低冲次。第21页/共24页四、预防措施7、对于有油杆腐蚀历史的井,尽量采用低冲次。8、对于出砂井采取大冲程低冲次。9、对于出液能力差的油井尽量降低冲次,降低液击现象对抽油杆的损坏。第22页/共24页四、预防措施10、抽油机的最大冲次不能和抽油杆自振频率的整数倍相重合,以免发生共振现象:L:下泵深度或抽油杆柱长度,m第23页/共2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4页/共2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