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诗两首》课件.ppt

上传人:hyn****60 文档编号:8837709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朝诗两首》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南朝诗两首》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朝诗两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朝诗两首》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导语(一)导语南朝文论家钟嵘说:南朝文论家钟嵘说:“谢诗如芙蓉出谢诗如芙蓉出水。水。”诗人鲍照也说:诗人鲍照也说:“谢公诗如初发谢公诗如初发芙蓉。芙蓉。”芙蓉花,天生丽质,初发而出芙蓉花,天生丽质,初发而出水,那必是自然清新、赏心悦目的。谢水,那必是自然清新、赏心悦目的。谢灵运诗的佳妙之处,正在于它不加雕饰,灵运诗的佳妙之处,正在于它不加雕饰,不用典故,自然形成。今天就让我们一不用典故,自然形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起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登池上楼登池上楼,领,领略他芙蓉般清新的风格。略他芙蓉般清新的风格。(二)点击诗人(二)点击诗人谢灵运,小名客儿,东晋人,后迁居南方。谢灵运,小

2、名客儿,东晋人,后迁居南方。很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喜欢学习,博览群书,很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喜欢学习,博览群书,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在江南小有名气。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在江南小有名气。(他是名他是名将车骑将军谢玄的孙子。)将车骑将军谢玄的孙子。)其主要成就是诗歌,特别是山水诗。是扭转其主要成就是诗歌,特别是山水诗。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三)通读课文,讲解诗意:(三)通读课文,讲解诗意:本篇写作者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所见所本篇写作者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所见所感,抒泻了仁宦不得志的感伤情怀。感,抒泻了仁宦不得志的感伤情怀。诗的前四句先从当前

3、景物落笔,托物兴词,诗的前四句先从当前景物落笔,托物兴词,感怀喻志。首句写俯视池中,不禁联想起虬龙感怀喻志。首句写俯视池中,不禁联想起虬龙的深潜而自媚。下一的深潜而自媚。下一“媚媚”字,把潜隐者悠然字,把潜隐者悠然自得的情态描绘得栩栩欲活。诗人借助想象的自得的情态描绘得栩栩欲活。诗人借助想象的彩翼,化虚为实,把本属传说的动物描绘得相彩翼,化虚为实,把本属传说的动物描绘得相当逼真。次句写仰视飞鸿,想象它振翮高骞而当逼真。次句写仰视飞鸿,想象它振翮高骞而扬音九霄,又描绘出进取者春风得意、奋发有扬音九霄,又描绘出进取者春风得意、奋发有为的情状。为的情状。(三)通读课文,讲解诗意:(三)通读课文,讲解

4、诗意:本篇写作者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本篇写作者贬官永嘉、久病初起登楼所见所感,抒泻了仁宦不得志的感伤情怀。所见所感,抒泻了仁宦不得志的感伤情怀。登登池池上上楼楼谢谢灵灵运运一一(1-8):):言坎坷人生言坎坷人生三(三(17-22):):绘登楼美景绘登楼美景二二(9-16):):抒怀旧之情抒怀旧之情动、静动、静声、色声、色明、暗明、暗冷、暖冷、暖【鉴赏鉴赏】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晋初,政局混乱,文人常借歌咏山水寄托超脱尘世的情志,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托超脱尘世的情志,这首诗即体现了这种创作倾向。创作倾向。诗的前六句:以三组对比来倾诉诗人矛诗的前六句:以三组对比来倾诉诗人矛盾的性情。

5、盾的性情。“潜虬潜虬”,“栖川栖川”,“退耕退耕”象征他归隐田园,怡然自乐的心愿象征他归隐田园,怡然自乐的心愿,“飞飞鸿鸿”,“薄霄薄霄”,“进德进德”则象征其人生则象征其人生的抱负。三组对比连用。由里及外,层层的抱负。三组对比连用。由里及外,层层推进推进,突出强调了诗人矛盾的心情。突出强调了诗人矛盾的心情。其中其中第一句用潜龙与飞鸿的意象,第一句用潜龙与飞鸿的意象,类比兴手法。类比兴手法。“徇禄及穷海徇禄及穷海”一句交待了此诗写作的背一句交待了此诗写作的背景,为后文抒情作铺垫。景,为后文抒情作铺垫。“衾枕昧节候衾枕昧节候”八句:描绘了诗人眼中八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春景。这八句对仗工整,视线由

6、里及外,的春景。这八句对仗工整,视线由里及外,由远及近,由高及低,揉和听看感官的感由远及近,由高及低,揉和听看感官的感受,写出了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冷受,写出了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冷与暖的各种对比,是一幅生动的早春的图与暖的各种对比,是一幅生动的早春的图景。传世名句景。传世名句“池塘生春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园柳变鸣禽”自然浑成,清新可爱。自然浑成,清新可爱。“生生”字似信手字似信手拈来,传神地写出了春天的特征,因而这拈来,传神地写出了春天的特征,因而这一句常用来引证谢诗的风格。一句常用来引证谢诗的风格。最后六句:最后六句:抒发了诗人欲遁世离尘又徘徊不决的抒发了诗人欲遁世离尘又徘徊

7、不决的苦闷,情调低沉哀伤。虽然结句勉励之志苦闷,情调低沉哀伤。虽然结句勉励之志尚在,然而这种遁世无闷的人生哲学不过尚在,然而这种遁世无闷的人生哲学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是自我安慰罢了。全诗层次分明,描写工细,旨在从外全诗层次分明,描写工细,旨在从外物远累的角落寻求自我解脱。物远累的角落寻求自我解脱。“生生”字似信手拈来,传神地写出了春天的特征。字似信手拈来,传神地写出了春天的特征。初登池上楼,初登池上楼,看到潋滟的池水边已吐出了嫩绿的青草,看到潋滟的池水边已吐出了嫩绿的青草,花园中的柳林间,春鸟乱飞,鸣声上下。花园中的柳林间,春鸟乱飞,鸣声上下。这种富有生意的新鲜感受与一时的愉悦心这种富有生意的

8、新鲜感受与一时的愉悦心情融为一体,情韵兼胜,臻于化境。情融为一体,情韵兼胜,臻于化境。【名句鉴赏名句鉴赏】传世名句传世名句“池塘生春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园柳变鸣禽”:自然浑成,清新可爱。自然浑成,清新可爱。层次紧密,由托物兴词、感怀喻志、层次紧密,由托物兴词、感怀喻志、借景遣怀到决意隐居,转换自然,浑然一借景遣怀到决意隐居,转换自然,浑然一体,沟通并融化了玄言和山水,寓理于情,体,沟通并融化了玄言和山水,寓理于情,寄情于景。尤其是对春色的描绘,诗人调寄情于景。尤其是对春色的描绘,诗人调动各种艺术手法准确地捕捉大自然的各种动各种艺术手法准确地捕捉大自然的各种形象,画面鲜丽清新,形象,画面鲜

9、丽清新,“池塘池塘”一联为一联为全诗增色,愈加神光四射,引人入胜,因全诗增色,愈加神光四射,引人入胜,因之可称佳句完篇俱在的上乘之作。之可称佳句完篇俱在的上乘之作。【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谢 朓朓(一)导语(一)导语谢朓,出身贵族,其经历、思想及创作谢朓,出身贵族,其经历、思想及创作方法都与谢灵运有类似之处,又与谢灵运同方法都与谢灵运有类似之处,又与谢灵运同族,故称族,故称“小谢小谢”。他是。他是山水诗的代表作家山水诗的代表作家之一,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之一,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诗歌对自然景。诗歌对自然景色色描写细致、生动,风格秀丽、清新描写细致、生动,风格秀丽、清

10、新。与诗。与诗人人沈约沈约开创的开创的“永明体永明体”对五言诗的格律化对五言诗的格律化影响很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代影响很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代表作表作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二)点击诗人(二)点击诗人谢眺谢眺(464499)南朝齐诗人。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高祖据为谢安之兄,父纬,官散骑侍郎。母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眺家世既贵,少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眺家世既贵,少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又好学,为南齐藩王所重。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不预其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不预其谋,反遭诬陷,下狱而死。谋,反遭诬陷,下

11、狱而死。晚晚登登三三山山还还望望京京邑邑谢谢脁脁一一(1-8):):写登山所见写登山所见二(二(9-14):):抒去国之情抒去国之情对比对比比喻比喻练字练字望望【名句鉴赏名句鉴赏】“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1)对比鲜明:色彩对比,绮红练白,鲜)对比鲜明:色彩对比,绮红练白,鲜明靓丽;动静对比,霞动江静,和谐统一。明靓丽;动静对比,霞动江静,和谐统一。(2)比喻得当: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比喻得当:把霞比作绮,把江比作练,具体生动。具体生动。(3)精于选词:因霞)精于选词:因霞“散散”,才显得,才显得“余余”;因江;因江“澄澄”,才现出,才现出“静静”,精当地揭,

12、精当地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示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余余”、“散散”、“澄澄”、“静静”四字四字把黄昏天空和春江上的秀色佳气生动地传写把黄昏天空和春江上的秀色佳气生动地传写出来。出来。诗人把眼光落到那花草繁茂的郊外,用诗人把眼光落到那花草繁茂的郊外,用“喧喧”“覆覆”和和“杂杂”和和“满满”从听觉、视从听觉、视觉,动态、静态写出了日落时飞鸟纷纷投林觉,动态、静态写出了日落时飞鸟纷纷投林的景色,群芳怒放的情形。的景色,群芳怒放的情形。在诗人笔下,白日、飞甍、晚霞、江水、在诗人笔下,白日、飞甍、晚霞、江水、喧鸟、杂英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喧鸟、杂英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诗人傍晚时分登上高山遥望长安,看诗人傍晚时分登上高山遥望长安,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观,形象的道出了晚霞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观,形象的道出了晚霞五彩缤纷的美妙景象和澄江的曲折及流水五彩缤纷的美妙景象和澄江的曲折及流水的清澈。如此美景诗人怎忍离去,由此引的清澈。如此美景诗人怎忍离去,由此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出诗人的思乡之情。【主旨主旨】【写特写特】(1)用典:开头借王粲、潘岳之典)用典:开头借王粲、潘岳之典抒发愁思,中间六句大写江天之美,抒发愁思,中间六句大写江天之美,然后层层抒情。然后层层抒情。(2)以乐景衬哀情,更见其哀。)以乐景衬哀情,更见其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