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必修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大气环境.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8371380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必修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大气环境.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必修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大气环境.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必修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大气环境.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地理选考总复习必修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大气环境.pptx(6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考试试标标准准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核要求学考点睛学考点睛必考必考加试加试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图示c分析气候分析气候的特点及的特点及成因成因1.明确两个规律:明确两个规律:气压带、风带分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和移动规布规律和移动规律律2.掌握两种气候掌握两种气候的成因:季风气的成因: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候和地中海气候3.分析影响气候分析影响气候的两因素:太阳的两因素: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辐射和大气环流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

2、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bbbb第1页/共68页知识梳理知识梳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c加试加试)考点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考点一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必考必考加试加试)第2页/共68页1.分布分布(1)气压带:A_;B_;C_;D_。(2)风带:E_;F_;G_。(3)三圈环流:_环流;_环流;_环流。2.移动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_移动

3、而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移,冬季_移,南半球恰好相反。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低纬中纬高纬南北北南第3页/共68页1.假设地球不自转(并且假设地表均一,太阳直射点位置不移动),全球会形成单圈环流,试分析形成过程(在下图中画出)。2.读半球三圈环流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第4页/共68页(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为_、_、_、_。(2)A处的降水类型常年以_雨为主;B是_风带。(3)C气压带被大陆相反的气压中心切断时,时间是_(1或7)月。(4)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_风。(5)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

4、其风向呈_时针方向运动。答案答案1.2.(1)ACEG(2)对流东北信(3)7(4)西北(5)顺第5页/共68页考点突破考点突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把握该知识点应注意“三突破”。第6页/共68页1.突破成因从气压带的形成来看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符合“热低压、冷高压”的规律,说明其是因热力作用形成的;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不符合上述规律,这是因为它们是动力作用形成的。六个风带的风向均符合风的受力规律,即由高气压带指向

5、低气压带,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图所示:第7页/共68页2.突破分布和性质(1)分布位置和性质气压带气压带分布分布成因成因气流运动气流运动对气候对气候的影响的影响赤道低赤道低气压带气压带赤道赤道(0附近附近)热力因素热力因素上升上升高温多雨高温多雨副热带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南北纬南北纬30附近附近动力因素动力因素下沉下沉炎热干燥炎热干燥副极地副极地低气压带低气压带南北纬南北纬60附近附近动力因素动力因素上升上升温和多雨温和多雨极地高极地高气压带气压带南北极地地区南北极地地区热力因素热力因素下沉下沉寒冷干燥寒冷干燥第8页/共68页风带风带分布分布风向风向对气候对气

6、候的影响的影响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低纬低纬信风带信风带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带高气压带之间东北东北东南东南干燥少雨干燥少雨中纬中纬西风带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极地低气压带之间西南西南西北西北温暖湿润温暖湿润极地极地东风带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副极地低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地高气压带之间东北东北东南东南寒冷干燥寒冷干燥第9页/共68页(2)分布的变式图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图形表现形式,如图中三种类型:第10页/共68页3.突破移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图所示:第11页/共6

7、8页图示法掌握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图示法掌握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不不同同气气压压带带、风风带带控控制制区区形形成成的的气气候候类类型型各各不不相相同同,有有的的气气候候为为单单一一气气压压带带、风风带带控控制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第12页/共68页思思考考从气候类型的成因看,常年受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的气候有哪些?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的气候有哪些?提提示示常年受单一气压带和风带控制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极地气候等。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8、影响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第13页/共68页下图为“用户登录微信时所见的地球影像图”。从图中赤道附近云系的分布位置及M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推测,该影像图拍摄时间及M地所处的风带最有可能是()第14页/共68页A.6月份东南信风带B.6月份盛行西风带C.12月份东南信风带D.12月份盛行西风带解解析析根根据据图图中中信信息息推推断断:赤赤道道以以南南云云层层厚厚,所所以以气气压压带带风风带带南南移移,为为12月月份份;M地地在在南南回回归归线线以以南南20多多个个纬纬度度(可可以以参参考考赤赤道道和和南南回回归归线线的的间间距距),即即南南纬纬50左左右右,所所以以M地

9、地受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控制。受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控制。答案答案D第15页/共68页题组训练题组训练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盛行西北风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主要盛行上升气流D.3040盛行西南风第16页/共68页2.甲、乙两图反映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7月份、北半球夏季B.乙表示7月份、北半球夏季C.甲表示9月份、北半球秋季D.乙表示1月份、北半球冬季解解析析第第1题题,气气压压带带、风风带带移移动动规规律律,与与太太阳阳直直射射点点移移动动方方向向相相

10、同同,在在北北半半球球,夏夏季季北北移移,冬冬季季南南移移。甲甲图图气气压压带带为为副副热热带带高高气气压压带带,从从图图中中可可知知,该该气气压压带带南南移移,为为北北半半球球冬冬季季,所所以以北北半半球球3040位位于于盛盛行行西西风风的的控控制制之之下下,其其风风向向为为西西南南风风,故故D项项正正确确;010为为赤赤道道低低气气压压带带,盛盛行行上上升升气气流流,A错错;1020为为东东北北信信风风带带,盛盛行行东东北北信信风风,B错错;2030受受副副热热带带高高气气压压带带控控制制,盛盛行行下下沉沉气气流流,C错错。第第2题题,根根据据上上题题分分析析可可知知,甲甲图图表表示示1月

11、月份份,北北半半球球为为冬冬季季。乙乙图图副副热热带带高高气气压压带带北北移移,为北半球夏季,即为北半球夏季,即7月份,月份,B正确。正确。答案答案1.D2.B第17页/共68页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下图中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字母C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4.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A.B.C.D.第18页/共68页解解析析根根据据地地球球呈呈顺顺时时针针的的自自转转方方向向,可可知知该该图图所所示示为为南南半半球球部部分分区区域域。C气气压压带带位位于于南纬南纬60附近,为

12、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处风带为南半球的西北风。处风带为南半球的西北风。答案答案3.C4.B第19页/共68页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的左侧添加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B_,C_,D_。(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加箭头表示近地面各风带的风向。(4)极锋是_风带和_风带气流交汇而形成的。(5)此图表示北半球_(季节)。第20页/共68页解解析析三三圈圈环环流流即即低低纬纬、中中纬纬、高高纬纬三三圈圈环环流流,结结合合各各气气压压带带、风风带带的的形形成成原原因因及及分分布布可可判判断断A、B、C、D的的名名称称、风风带带名名

13、称称及及风风向向、三三圈圈环环流流的的方方向向,而而极极锋锋约约位位于于60纬纬线线处处,是是由由盛盛行行西西风风带带与与极极地地东东风风带带气气流流交交汇汇而而成成;由由图图可可知知气气压压带带、风风带带南南移移,故故可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答案答案(1)略(见下图)(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3)(4)盛行西极地东(5)冬季第21页/共68页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b加试加试)(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呈块

14、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北半球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考点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考点二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必考加试必考加试)第22页/共68页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北半球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亚洲(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3页/共68页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b加试加试)(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及海陆分布与季风环流东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南亚季风1月月A_季风季风B_季风季风7月月C_季风季

15、风D_季风季风成因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西北东北东南西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第24页/共68页(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对地中海气候的影响地中海气候分布: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最典型的是地中海沿岸。成因和气候特点:夏季因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控制该区域,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因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西风带向南移控制该区域,西风带来丰富降水,气候温和湿润。第25页/共68页1.在下图中画出大气活动中心,并结合图完成表格。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太平洋被切断的气压带被切断的气压带冬季冬季

16、(1月月)夏季夏季(7月月)第26页/共68页2.对比分析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差异。地区地区中国华中国华北地区北地区印度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北部北部盛行风向盛行风向1月月7月月第27页/共68页答案答案1.亚欧大陆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北太平洋被切断的气压带被切断的气压带冬季冬季(1月月)高气压高气压(亚洲高压亚洲高压)低气压低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夏季(7月月)低气压低气压(印度低压印度低压)高气压高气压(夏威夷高压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地区地区中国华北地区中国华北地区印度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北部澳大利亚北部盛行盛行风向风向1月月西北风西北风东北风东北风

17、西北风西北风7月月东南风东南风西南风西南风东南风东南风第28页/共68页考点突破考点突破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压。(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图)第29页/共68页1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大,控制范围最广,这就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保留在海洋上。亚洲高压东侧(东亚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形成西北季风。亚洲高压南侧(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水

18、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形成东北季风。(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图)第30页/共68页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着高压区域。亚洲低压东侧(东亚地区),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形成东南季风。而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因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第31页/共68页项目项目东亚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季节冬季冬季夏季夏季冬季冬季夏季夏季风向风向

19、西北风西北风东南风东南风东北风东北风西南风西南风源地源地蒙古、蒙古、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太平洋太平洋蒙古、西伯蒙古、西伯利亚利亚(亚欧大亚欧大陆内部陆内部)印度洋印度洋成因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气压带、风带的季风带的季节移动节移动第32页/共68页性质性质寒冷寒冷(或或温暖温暖)干燥干燥高温高温(或温或温暖暖)湿润湿润高温高温(或温或温暖暖)干燥干燥高温多雨高温多雨比较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分布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本等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等我国西南等气候气候类型类型亚热带

20、季风气候、温带季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产的影响有利影响有利影响雨热同期雨热同期不利影响不利影响低温、旱涝低温、旱涝旱涝灾害旱涝灾害第33页/共68页3.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对于气温来说,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具体如下表所示:热量带热量带气温特点气温特点典型气候类型典型气候类型太太阳阳辐辐射射制制约约寒带寒带终年严寒终年严寒极地极地(苔原、冰原苔原、冰原)气候气候亚寒带亚寒带冬寒夏凉冬寒夏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温带冬

21、冷夏热冬冷夏热(最冷月气温在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以下)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气温在最冷月气温在015)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亚热带 冬暖夏热冬暖夏热(最冷月气温在最冷月气温在015)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热带全年高温全年高温(最冷月气温在最冷月气温在5以上以上)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第34页/共68页4.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对于降水来说,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

22、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具体如下表所示:降水特点降水特点大气环流控制大气环流控制典型气候类型典型气候类型年雨型年雨型全年多雨,季节全年多雨,季节均匀均匀常年盛行湿润西风多雨常年盛行湿润西风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低气压带控制,盛常年受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行上升气流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夏雨型夏雨型夏季夏季(湿季或雨湿季或雨季季)多雨多雨冬季冬季(干季或旱干季或旱季季)少雨少雨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雨,冬季受信风带影响多雨,冬季受信风带影响干燥少雨干燥少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季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致夏季来自海洋的夏季风致雨,冬季来自内陆的冬季

23、雨,冬季来自内陆的冬季风少雨风少雨三类季风气候三类季风气候第35页/共68页冬雨型冬雨型冬雨夏干冬雨夏干冬季湿润西风移来致冬季湿润西风移来致雨,夏季副热带高气雨,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燥压带控制干燥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少雨型少雨型全年少雨全年少雨常年受高气压带控制,常年受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盛行下沉气流少雨热带沙漠气候极地热带沙漠气候极地气候气候地处内陆少雨地处内陆少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第36页/共68页思思考考亚洲东临太平洋,北美洲东临大西洋,为什么东亚是世界上重要的季风区,而北美洲的季风现象不如亚洲明显?提提示示亚欧大陆为世界上最大的大

24、陆,太平洋为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对比显著;北美洲和大西洋面积相对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对比不如东亚明显,因此季风不明显。第37页/共68页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第38页/共68页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解解析析第第1题题,M处处为为北北半半球球低低压压中中心心,则则甲甲处处气气压压梯梯度度力力指指向向偏偏西西,再再加加上上右右偏偏的的地地转转偏偏向

25、向力力,此此时时风风向向是是东东南南风风。第第2题题,图图示示时时期期,亚亚欧欧大大陆陆为为低低压压,同同纬纬度度的的东东部海洋上为高压,即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部海洋上为高压,即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答案答案1.A2.C第39页/共68页题组训练题组训练(2019浙浙江江省省1月月学学考考)将将两两个个烧烧杯杯分分别别装装入入300毫毫升升水水和和干干沙沙,并并排排放放在在一一起起,把把两两支支温度计液泡插入水和干沙中,用温度计液泡插入水和干沙中,用100瓦的白炽灯照射瓦的白炽灯照射(如图如图)。据此完成12题。1.打开白炽灯,10分钟后()A.沙的温度没

26、变化B.水的温度没变化C.水的温度比沙高D.沙的温度比水高第40页/共68页2.该模拟实验验证的是()A.温室效应B.水循环过程C.城市热岛效应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解解析析第第1题题,打打开开白白炽炽灯灯10分分钟钟后后,由由于于白白炽炽灯灯释释放放热热量量,使使两两只只温温度度计计温温度度都都升升高高了了,但但升升高高的的幅幅度度不不同同。沙沙子子的的比比热热容容小小,升升温温需需要要的的热热量量小小,升升温温快快;水水的的比比热热容容大大,升升温温需需要要的的热热量量多多,升升温温慢慢;故故沙沙中中的的温温度度计计升升温温速速度度更更快快,且且最最后后达达到到的的温温度度更更高高,而而水水

27、中中的的温温度度计计温温度度升升高高速速度度慢慢,且且最最终终达达到到的的温温度度较较低低。第第2题题,白白炽炽灯灯模模拟拟的的是是太太阳阳,沙沙子子代代表表的的是是陆陆地地,比比热热容容小小,水水代代表表的的是是海海水水,比比热热容容大大,沙沙子子升温比水快,验证了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故该模拟实验验证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升温比水快,验证了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故该模拟实验验证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答案1.D2.D第41页/共68页下图为某月下图为某月90E附近海平面气压示意图附近海平面气压示意图(单位:单位:hPa)。读图,回答35题。第42页/共68页3.据气压值推断,该月最有可能是()A.1

28、月B.4月C.7月D.10月4.甲地在该月盛行()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5.甲地该月的气候特征是()A.寒冷干燥B.酷寒烈风C.温和湿润D.高温少雨解解析析结结合合图图文文及及经经纬纬度度可可知知,此此时时亚亚欧欧大大陆陆内内部部形形成成高高气气压压,由由此此可可推推导导出出此此时时为为冬冬季季。根根据据经经纬纬度度可可判判断断出出甲甲地地位位于于恒恒河河三三角角洲洲,为为热热带带季季风风气气候候,冬冬季季盛盛行行东东北风,气候特征表现为高温少雨。北风,气候特征表现为高温少雨。答案答案3.A4.C5.D第43页/共68页6.(加试题加试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

29、的是_月季风图。E的风向为_风,F的风向为_风。(2)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4)在成因上,F季风与E季风的最大区别是_。第44页/共68页解解析析本本题题主主要要考考查查季季风风气气候候的的特特点点、气气压压带带和和风风带带的的季季节节性性移移动动对对气气候候的的影影响响。南南亚亚此此时时盛盛行行西西南南风风,说说明明此此图图为为7月月季季风风图图;南南亚亚夏夏季季风风主主要要是是由由气气压压带带和和风风带带的的季季节节性性移动形成的。移动形成的。答案答案(1)7东南西南(2)B(3)高温多雨(4)F季风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

30、动影响,E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第45页/共68页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图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图示(b加试加试)考点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考点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必考加试必考加试)第46页/共68页2.气候的形成因素气候的形成因素(b加试加试)(1)_: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2)大气环流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气候。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3)_因素: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4)人类活动。太阳辐射下垫面第47页/共68页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比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比较(b加试加试)热量带热量带气候类型气候类

31、型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典型地区典型地区气候成因气候成因气候特点气候特点热带热带热带热带_气候气候南北纬南北纬10之间之间亚马孙河流域、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度尼西亚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压带控制,盛行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气流全年全年_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南北纬10南北回南北回归线归线非洲中部、南美非洲中部、南美巴西高原、澳大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南部赤道低气赤道低气压带和信压带和信风带交替风带交替控制控制全年高温,全年高温,干、湿季干、湿季明显交替明显交替雨林高温多雨第48页/共68页热热带带热带热带_气候气候北纬北纬10北北回归线大陆

32、回归线大陆东岸东岸亚洲中南半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印度半岛岛海陆热力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季节移动全年气温全年气温高,旱、高,旱、雨两季分雨两季分明,雨季明,雨季集中集中热带沙漠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南北纬南北纬30的大陆内部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和西岸撒哈拉地区、撒哈拉地区、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澳大利亚中西部西部副热带高气副热带高气压带与信风压带与信风带控制带控制终年炎热终年炎热干燥干燥季风第49页/共68页亚亚热热带带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季风性湿季风性湿润润)气候气候南北纬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的大陆东岸岸我国秦我国秦岭淮岭淮

33、河以南河以南地区地区海陆热力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性质差异冬季温和少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_气候气候南北纬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的大陆西岸岸地中海地中海沿岸沿岸副热带高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气压带和西风带交西风带交替控制替控制冬季冬季_,夏季夏季_地中海温和多雨炎热干燥第50页/共68页温温带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北纬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的大陆东岸我国华北、我国华北、东北,日本东北,日本和朝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北部海陆热力性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温带大陆性气候候南北纬南北纬4060的大陆内的大陆内部部亚欧大陆和亚欧大

34、陆和北美大陆的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内陆地区深居内陆、远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终年离海洋,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受大陆气团控制制冬冷夏热,干冬冷夏热,干旱少雨旱少雨温带温带_气气候候南北纬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的大陆西岸岸西欧西欧全年受西风带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控制全年全年_海洋性温和多雨第51页/共68页寒带寒带苔原气候苔原气候北半球极北半球极地附近的地附近的沿海沿海亚欧大陆和北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洋沿岸纬度高,纬度高,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很弱很弱全年严寒,降全年严寒,降水少水少冰原气候冰原气候南北半球南北半球极地附近极地附近内陆内陆南极大陆、格南极大陆、格陵兰岛陵兰岛纬度最高,纬度最高,

35、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很弱很弱全年酷寒,降全年酷寒,降水少水少高原和高山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高大的山高大的山地、高原地、高原青藏高原、南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美安第斯山脉地势高,地势高,地形起伏地形起伏大大气候垂直变化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明显,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高度增加而降低低第52页/共68页气温和降水是两个重要的气候要素,通过两者数值的大小和变化可以判断气候类型。根据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其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_、B_、C_、D_。答案答案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第53页/共68页考点突破考点突破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根据气

36、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半球半球气温最高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气温曲线形状北半球北半球7月月8月月1月月2月月峰形峰形(凸形凸形)南半球南半球1月月2月月7月月8月月谷形谷形(凹形凹形)(1)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以形定位”: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配不均,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月和最低月以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以确定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第54页/共68页(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温度带(即气候带)“以温定带”:热量带热量带热带热带亚热带亚热带温带温

37、带亚寒带亚寒带寒带寒带最冷月最冷月均温值均温值150150251815105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热带季风气候候亚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性湿润气候和地中海气和地中海气候候温带季风气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林气候苔原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冰原气候第55页/共68页(3)根据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中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主要是雨季)来确定气候类型。思考思考(1

38、)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哪一个?(2)40N60N亚欧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东部却为季风气候,为什么?(3)如何区分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第56页/共68页提示提示(1)地中海气候。(2)40N60N亚欧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是受西风带影响的结果。东部为季风气候主要是受海陆热力性质显著差异的影响而形成的。(3)热带:最冷月气温15,最热月气温25;亚热带:最冷月气温0,最热月气温18。第57页/共68页(2019浙浙江江省省9月月学学考考测测试试卷卷)下下图图为为北北半半球球亚亚热热带带地地区区大大陆陆东东西西两两侧侧、两两地地降降水水量量逐月累积折线图。逐月累积折线图

39、。读图完成12题。1.地降水量与地相比()A.春季较多B.夏季较多C.秋季较多D.冬季较多第58页/共68页2.夏季影响地的大气环流是()A.夏季风B.副极地低压带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解解析析第第1题题,从从图图中中可可以以看看出出,曲曲线线13月月降降水水量量多多于于曲曲线线,即即地地北北半半球球冬冬季季降降水水多多。第第2题题,北北半半球球亚亚热热带带地地区区,大大陆陆东东侧侧为为亚亚热热带带季季风风气气候候,西西侧侧为为地地中中海海气气候候。是是夏夏雨雨型型,符符合合季季风风气气候候特特点点,夏夏季季高高温温多多雨雨。是是冬冬雨雨型型,符符合合地地中中海海气候的特点,冬季温和多雨。

40、气候的特点,冬季温和多雨。答案答案1.D2.A第59页/共68页题组训练题组训练下下图图为为欧欧洲洲南南部部沿沿42N纬纬线线部部分分地地区区剖剖面面示示意意图图和和、两两地地降降水水量量统统计计图图。读图回答12题。第60页/共68页1.图示地气候()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2.造成、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大气环流C.地形D.纬度位置第61页/共68页解解析析第第1题题,材材料料显显示示该该地地位位于于北北半半球球,则则夏夏季季为为68月月。图图中中显显示示地地夏夏季季降降水水少少、冬冬

41、季季降降水水多多,则则该该地地气气候候为为地地中中海海气气候候,故故A选选项项正正确确。第第2题题,图图中中显显示示地地年年降降水水量量明明显显小小于于地地,结结合合纬纬度度位位置置、海海陆陆位位置置以以及及图图示示地地形形,可可知知地地位位于于背背风风坡坡、地地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位于迎风坡,故地形是导致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答案1.A2.C第62页/共68页3.(2019浙江省浙江省4月选考月选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A.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B.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C.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D.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

42、因也相同第63页/共68页解解析析本本题题考考查查区区域域气气候候类类型型的的判判断断及及成成因因分分析析。两两地地气气候候类类型型不不同同成成因因也也不不同同;两两地地气气候候类类型型不不同同且且成成因因也也不不同同;两两地地气气候候类类型型相相同同但但成成因因不不同同;两两地地气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答案答案B第64页/共68页4.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序号表示_气候,其成因是全年受_控制。第65页/共68页(2)图1中甲表示_气压带,由其位置可判断北半球正值_季;受其控制,此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图2的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地区气候特征吻合的是_图。图图2第66页/共68页解解析析此此题题考考查查了了世世界界气气候候的的分分布布、成成因因、特特点点,气气压压带带、风风带带及及其其季季节节移移动动以以及及气气候候类类型型的的判判读读。位位于于北北纬纬4060的的大大陆陆西西岸岸,是是温温带带海海洋洋性性气气候候,全全年年受受西西风风控控制制;甲甲位位于于北北纬纬3040,应应是是副副热热带带高高气气压压带带,此此位位置置偏偏北北,应应为为夏夏季季,此此时时炎炎热热干干燥燥,对应图对应图2中的中的A图。图。答案答案(1)温带海洋性西风(带)(2)副热带高夏炎热干燥A第67页/共68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8页/共6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