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第7章控制测量.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836376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X 页数:6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学第7章控制测量.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测量学第7章控制测量.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学第7章控制测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第7章控制测量.pptx(6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1 7.1 控制测量概述控制测量概述一一.控制测量的概念控制测量的概念二二.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三三.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第1页/共66页一、控制测量的概念1.1.目的与作用目的与作用为测图或工程建设的测区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控制误差的积累作为进行各种细部测量的基准2.2.控制测量分类控制测量分类 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 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GPS)第2页/共66页二.平面控制测量建立平面控制网,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建立平面控制网,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 标

2、标X X、Y Y。1.1.一般概念一般概念 等级关系:等级关系: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级作为以后各等的控制基准;小地区级作为以后各等的控制基准;小地区 内布置一级、二级、三级和图根控制。内布置一级、二级、三级和图根控制。布置形式:布置形式:三角锁、三角网三角锁、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导线网、交会定点、导线网、交会定点、GPSGPS测量等。测量等。布网原则:布网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 布网,逐级控制。布网,逐级控制。逐级控制。逐级控制。第3页/共66页2.2.常规常规平面控制平面控制测量测

3、量的等级关系的等级关系 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关系城市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关系三角(三边)网城市导线控制范围 二等三等三等 四等四等一级小三角一级导线二级小三角二级导线 三级导线城市基本控制小地区首级控制图根控制图根导线图根三角第4页/共66页 一等三角锁为全国平面控制网的基础3.各级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二等连续网充填一等三角锁,成为全国平面控制网 的骨干。一等三角锁 二等连续网第5页/共66页 三等、四等三角网和导线网,根据测区的需要,在二 等三角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基本图形如下:图7-3 三角网或三边网图7-4 导线网 第6页/共66页4.4.常规常规平面控制测量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城市三角测量的

4、主要技术要求表表7-27-2第7页/共66页城市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表7-37-3第8页/共66页城市导线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表7-47-4第9页/共66页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 测图 附合导 平均边 测距相对 测 角 测回数 导线全 方位角比例尺 线长度 长(m)(m)中误差 中误差 DJDJ6 6 长相对 闭合差 (km)(mm)(km)(mm)()闭合差 1:500 500 75 1:500 500 75 一般地区1:1000 1000 110 1:1000 1000 110 1/30001/3000 20 1 1/2000 20 1 1/2000 6060 n n1

5、:2000 2000 180 1:2000 2000 180 第10页/共66页三.高程控制测量建立高程控制网,测定各控制点的高程建立高程控制网,测定各控制点的高程H H。主要方法:主要方法: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另外方法:另外方法:三角高程测量、电子全站仪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电子全站仪高程测量。等级关系:等级关系: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作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前一等作 为以后各等的控制基准;地形测量时,为以后各等的控制基准;地形测量时,布设图根水准布设图根水准(也称等外水准也称等外水准)。布网原则:布网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 布网,

6、逐级控制。布网,逐级控制。第11页/共66页城市水准网主要技术要求城市水准网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每公里高 附合路 水准仪 测段往返测 附合路线或 差中误差 线长度 级别 高差不符值 环线闭合差 (mm)(km)(mm)(mm)二等 2 2 400 DS1 400 DS1 4 4 R R 4 4 L L三等 6 45 DS3 6 45 DS3 1212 R R 1212 L L四等 10 15 DS3 10 15 DS3 2020 R R 2020 L L等外 20 8 DS10 20 8 DS10 4040 L L 注:R R为测段的长度;L L为附合路线的长度,均以kmkm为单位。第12页/共

7、66页7.2 导线测量导线测量一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量概述二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导线测量的外业三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第13页/共66页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中最常 用的方法。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量概述导线的已知点和新建点组成的若 干条直线(即导线边)联结成一系 列折线或闭合多边形。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单结点导线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也称为单导 线,结点导线和两个环以上的导 线称为导线网。导线测量时,通常只需要前后两 点相互通视。第14页/共66页一一.单导线的布置形式单导线的布置形式1.1.闭合导线2.2.附合导线3.3.支导线第15页/共66页1.1.闭合导线已知数据:AB,XB,

8、YB观测数据:连接角 B B;导线转折角 0 0,1 1,,5 5;导线各边长S SB1B1,S S1212,S S5 5B。SB1S12S23S34S45S5BB012345(XB,YB)AB12345闭合导线图 A A、B B为已知点,1 1、2 2、3 3、4 4、5 5为新建导线点。第16页/共66页2.2.附合导线AB1234CD已知数据:AB,XB,YB;CD,XC,YC。AB、CD为已知边,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ABCD(XB,YB)观测数据:连接角B、C;导线转折角1,2,3,4;导线各边长SB1,S12,S4C。(XC,YC)BC1234附合导线图SB1S12S23S

9、34S4C第17页/共66页3.3.支导线AB12A、B为已知边,点1、2为新建支导线点。观测数据:转折角B,1 边长SB1,S12已知数据:AB,XB,YBAB(XB,YB)B1SB1S12第18页/共66页二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导线测量的外业1.1.踏勘选点(踏勘选点(选点选点)2.2.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测量(量边量边)3.3.导线角度测量(导线角度测量(测角测角)4.4.导线连接测量(导线连接测量(连测连测)内业第19页/共66页导线测量外业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收集资料:测区旧地形图、已知点(平面和高程控制 点)资料、测量规范;仪器工具:所用仪器(包括仪器的检验和校正)、工 具、记录手

10、簿、材料。1.1.踏勘踏勘选点选点及建立标志及建立标志(1).(1).踏勘测区 实地了解测区地形;了解已知点状况。(2).(2).图上(指原有旧图)设计布网方案 导线网形、等级;导线边长、总长、点位密度等符合规范要求。第20页/共66页(3).(3).实地选点(考虑以下因素):(4).(4).建立标志 永久性标志 通视良好,便于测角;地面平坦,便于量距(用测距仪不考虑);视野开阔,便于测图(重要);点位稳定,便于保存;边长适当,足够密度;便于安置仪器。第21页/共66页临时性标志木桩泥土地大铁钉沙石路、沥青、砖石缝凿刻水泥地、岩石红油漆标志油漆不易剥落处第22页/共66页(5).5).绘制点位

11、图 在现场丈量2 23 3个攀距,便于以后寻找或确定点位。用红油漆标出攀距出发点,并写点号与攀距尺寸。画出攀距关系的平面示意图,作为控制点资料。攀距交会角度要好。电杆房屋道路控制点 D512.36m D58.75m第23页/共66页导线点的点之记大庆路中 山 路12.36m8.75m食品店 中西 18-1D5北 点 号 D5 桩 别 大铁钉埋设日期 2009年5月20日 备 注第24页/共66页2.2.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测量 测定导线各边长(往返丈量)。精度要求:符合规范规定。例:图根导线 测距方法:钢尺量距 电磁波测距第25页/共66页3.3.导线角度测量导线角度测量 观测导线各转折角、连

12、接角。DJ6 DJ6一个测回(图根导线)。边长较短时,采用光学对点。全部测左角,或全部测右角;闭合导线测内角。4.4.导线连接测量导线连接测量 导线定向(包括连接角和连接边测量)AB12345第26页/共66页三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1.附合导线的计算2.2.闭合导线的计算导线计算目的: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要求:合理分配测量误差,评定导线测量的精度。第27页/共66页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思路:由水平角观测值,计算方位角;由方位角、边长D,计算坐标 增量X、Y;由坐标增量X、Y,计算X、Y。(计算前认真检查外业记录,满足规范 限差要求后,才能进行内业

13、计算)第28页/共66页1.1.坐标计算公式:坐标计算公式:(1 1)坐标正算(由坐标正算(由、D,求求 X X、Y Y)已知A(),求B点坐标 。OyxAB第29页/共66页注:计算出的注:计算出的 ABAB ,应根据,应根据X X、Y Y的正负,的正负,判断其所在的象限。判断其所在的象限。(2 2)坐标反算(由坐标反算(由X X、Y Y,求求、D,)OyxAB已知A()、B()求求 。第30页/共66页2、附合导线的计算 如图,如图,A A、B B、C C、D D是已知点,起始边的是已知点,起始边的方位角方位角 和终止边的方位角和终止边的方位角 为已知。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

14、为已知。外业观测资料为导线边距离和各转折角。例:例:C1D423BA125.36m98.76m114.63m116.44m156.25m前进方向前进方向第31页/共66页+)BD4231CA(1)计算角度闭合差:如图:以右转折角为例 计算一般公式:同理:以左角计算第32页/共66页即角度闭合差为:(各级导线的限差见规范)检核:(2)闭合差分配(计算角度改正数):式中:n 包括连接角在内的导线转折角数或者:角度为左角时:角度为右角时:第33页/共66页(3)计算改正后的角度改:计算检核条件:(4)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用改正后的改)计算出的计算出的 ,否则,需重算。否则,需重算。第34页/共6

15、6页(5)计算坐标增量X、Y:(6)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由于 的存在,使导线不能和CD连接,存在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第35页/共66页(7)分配闭合差检核条件:检核条件:检核条件:检核条件:(8)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检核条件:检核条件:检核条件:检核条件:第36页/共66页(9)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值: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依次计算各导线点坐标,最后推算出最后推算出的终点的终点C C的坐标,应和的坐标,应和C C点已知坐标相同。点已知坐标相同。第37页/共66页表7-8 附合导线计算表-36AB-4B第38页/共66页3.3.闭合导线的计算闭合导线的计算 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与

16、附合导线基本相同,闭合导线的计算步骤与附合导线基本相同,需要强调以下两点:需要强调以下两点:(1)(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角度闭合差的计算n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应为: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应为:第39页/共66页(2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根据闭合导线本身的特点:根据闭合导线本身的特点:理论上实际上北北214378.16m105.22m129.34m80.18m第40页/共66页表7-9 闭合导线计算表第41页/共66页 计算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换算功能计算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换算功能例:坐标正算例:坐标正算 D=67.580D=67.580,=341=3410

17、5055454,求,求 x x、y输入、操作输入、操作显显 示示=341.0983333341.0983333SHIFTSHIFT67.5867.5867.5867.58P RP R67.5867.583410554=x63.9358117663.93581176SHIFTSHIFTX XY Y-21.89219895-21.89219895=y(1).(1).CASIOCASIO计算器:计算器:D.D.x.x.y.y.第42页/共66页输入、操作输入、操作显显 示示例例:坐标反算 x=+63.936、y=-21.892,求D、:SHIFT”3410554.46(2).(2).CASIOCAS

18、IO计算器:x.x.y.y.D.D.-21.892SHIFT63.93663.936+R P63.93621.892=D67.58011364=SHIFTXY-18.90145539=+360341.0985446第43页/共66页例例:坐标正算 D=67.58,=3410554,求x、y输入、操作输入、操作显显 示示(3).(3).SHARPSHARP计算器:D.D.x.x.y.y.341.098333367.5867.58341.05540.DEG63.935811762ndF(xyx-21.89219895 y第44页/共66页例例:坐标反算 x=+63.936,y=-21.892,求D

19、、:输入、操作输入、操作显显 示示(4)(4)SHARPSHARP计算器 x.x.y y D.D.63.93663.9360.21.892-21.89267.580113642ndFD(-18.90145539+=360341.09854462ndFDEGD.MS341.055476第45页/共66页四、利用电子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四、利用电子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方法一方法一:首先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瞄准定向点并输入点和点的坐标和高程,瞄准号点的反光镜并测量其水平角、竖直角和水平距离,即可得到号点的、坐标值;若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还可得到号点的高程。逐点安置仪器并测量,得到各点坐标。D4231CA

20、B第46页/共66页四、利用电子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四、利用电子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方法二方法二:在起始测站点安置全站仪,瞄准定向点并输入点和点的坐标和高程,以及终点、的坐标和高程,逐点安置仪器并测量,全站仪可自动计算得到平差以后的各点坐标和高程,并能评定其精度。D4231CAB第47页/共66页 7.4 7.4 控制点加密控制点加密需要加密个别控制点时,可用交会定点的方法一一.前方交会前方交会二二.后方交会后方交会第48页/共66页一一.前方交会的计算前方交会的计算 ABP 已知点:A(X(XA A,Y,YA A)、B(X(XB B,Y,YB B)待定点:P 观测数据:、,(=180-)第49页

21、/共66页直接计算待定点坐标的公式:ABP余切公式正切公式第50页/共66页A、B、C、P处于共圆(也称危险圆)时,无法确定 P点坐标。二二.后方交会计算后方交会计算在待定点P观测三个已知点的水平方向值Ra、Rb、Rc(用以计算夹角、),以计算待定点P的坐 标。BCAP(XB,YB)(XC,YC)(XA,YA)BCAP第51页/共66页后方交会的图形编号(三种情况)ABCPABCPABCP、取负值第52页/共66页 7.5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用于建立小地区测图以及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用于建立小地区测图以及 一般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首级控制。一般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首级控制。一、

22、一、三三.四等水准测量及其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及其技术要求三、四等水准点的高程应从附近的一、二等水准三、四等水准点的高程应从附近的一、二等水准点引测;如在独立地区,可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点引测;如在独立地区,可采用闭合水准路线;三、四等水准点一般须长期保存,点位须建立三、四等水准点一般须长期保存,点位须建立 在稳固处。在稳固处。三、四等水准测量可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而本节主要介绍用S3S3水准仪进行三、四等水准测 量的方法;第53页/共66页表6-11 三、四等水准测量测站技术要求 等 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 距离差(m)前、后视距离累积差(m)红、黑面读 数 差(mm)红、黑面高差之差(

23、mm)三 等 75 3 5 2 3四 等 100 5 10 3 5表6-5 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每公里高 附合路 水准仪 测段往返测 附合路线或 差中误差 线长度 级别 高差不符值 环线闭合差 (mm)(km)(mm)(mm)三等 6 45 DS3 12R 12L四等 10 15 DS3 20R 20L注:R为测段的长度;L为附合路线的长度,均以km为单位。第54页/共66页二、二、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1.1.采用双面尺法作测站检核采用双面尺法作测站检核2.2.每站观测次序:每站观测次序:后视后视(黑面黑面)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上丝读数,下丝读数,

24、中丝读数 前视前视(黑面黑面)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前视(红面红面)中丝读数中丝读数 后视后视(红面红面)中丝读数中丝读数后视尺前视尺第55页/共66页三三、四四等等水水准准测测量量记记录录第56页/共66页测测站站编编号号点号点号后后尺尺前前尺尺下丝下丝上丝上丝下丝下丝上丝上丝后视距后视距前视距前视距视距差视距差d(m)d(m)方向方向及尺及尺号号水准尺读数水准尺读数 (m)黑面黑面红面红面K+黑黑-红红平均平均高差高差(m)备备注注K为尺为尺常数:常数:K5=4.787K6=4.687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

25、1)(4)(2)(5)(9)(10)(11)(12)后后前前后后-前前(3)(6)(8)(7)(15)(16)(14)(13)(17)(18)12BM.1-TP.1TP.1-TP.21.5360.94758.9+0.11.9541.37358.1-0.21.0300.44258.8+0.11.2760.69458.3-0.1后后5前前6后后-前前后后6前前5后后-前前1.2420.736+0.5066.0305.422+0.6081.6640.985+0.6796.3505.773+0.577-1+1-2+0.5070+1-1+2+0.6780第57页/共66页三、三四等水准测量成果整理三、三

26、四等水准测量成果整理单一水准线路的计算方法与等外水准路线相同。(如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结点水准路线、水准网的平差计算,要考虑“权”。第58页/共66页7.6 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间接测定两点之间高差的方法 要求观测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D(或斜距S)以及两点之间的垂直角。使用于山区或不便于进行水准测量的地区。一、三角高程测量原理一、三角高程测量原理二、较远距离的三角高程测量二、较远距离的三角高程测量三、三角高程测量的其他特点三、三角高程测量的其他特点第59页/共66页2005年珠穆朗玛峰交会测量示意图高程H=8844.43米第60页/共66页2005年珠穆朗玛峰交会测量三角高程测

27、量重力测量第61页/共66页一、三角高程测量原理A点高程已知,在测站A观测 AB水平距离D和 垂直角,则:B点的高程:第62页/共66页二、较远距离的三角高程测量距离较远时,考虑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对高差的影响,应对观测得到的高差加:“两差”改正球差改正:气差改正:两差改正:o第63页/共66页球差改正:气差改正:两差改正:三角高程测量中的“球气差”改正经研究,因大气折光引起的视线曲率半径约为地球曲率半径的7倍,取k=1/7上式中地球半径R=6371 km,水平距离D以km为单位第64页/共66页三角高程测量两点距离较远时,应考虑加两差改正;两点间对向观测高差取平均,能抵消两差影响;三角高程测量通常组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以检验测量精度;三角高程测量通常用于代替等外水准测量,而不用于代替等级水准测量;据有关资料称,用电子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能代替四等水准测量。三、三角高程测量的其他特点三、三角高程测量的其他特点第65页/共66页谢谢您的观看!第66页/共6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