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选择题(共3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834934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力学选择题(共3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工程力学选择题(共3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力学选择题(共3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力学选择题(共36页).doc(3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静力学部分第1章 工程静力学基础1、平面汇交力系如图所示,已知F1=,F2=1kN,F3=3kN,则该力系的合力R的大小应为( )A、R=(1+) kN B、R=C、R=(1+)kN D、R=02、重量为W的物块放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而处于临界平衡状态。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静滑动摩擦系数为f,此时物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 ) A、Fw B、fW sin C、fW cos D、fW tan3、在图示轮子受力图中,其中( )图轮子处于平衡状态。4、如图所示系统只受F作用而处于平衡。欲使A支座约束反力的作用线与AB成300角,则斜面的倾角应为( ) A、00 B、300 C、

2、450 D、 600 5、平面汇交四个力作出如下图所示力多边形,表示力系平衡的是( ). 6、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和,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A、; B、; C、。 7、重的均质圆柱放在V型槽里,考虑摩擦柱上作用一力偶,其矩为M时(如图),圆柱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按触点处的法向约束力NA与NB的关系为( )。A、NA = NB; B、NA NB; C、NA F1,FRF2 D、可能有FRF1,FRF210、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力的三要素的是:(B)A、力的大小 B、力的单位 C、力的方向 D、力的作用点11、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

3、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A )。 A、必汇交于一点 B、必互相平行C、必都为零 D、必位于同一平面内12、“二力平衡公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D )A、任何物体; B、固体; C、弹性体; D、刚体。13、在下述公理、法则、定律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是( )A、二力平衡公理 ; 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C、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 D、力的可传性。14、不为零的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零,则该力与轴的夹角应为( )A、00 B、900 C、1800 D、4501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这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凡是受到两个力作用的刚

4、体都是二力构件。 C、理论力学中主要研究力对物体的外效应。D、力是滑移矢量,力沿其作用线滑移不会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应。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B、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 C、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D、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第2章 力系的简化1、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 A、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B、只能使物体移动 C、只能使物体转动 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2、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汇交力系,其力矢关系

5、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该力系的合力FR=0 B、该力系的合力FR=F4 C、该力系的合力FR=2F4 D、该力系平衡3、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 ),力偶矩矢是( ),力系的主矢是( )。 A滑动矢量 B.固定矢量 C.自由矢量4、空间力偶矩是( )。 A、代数量; B、滑动矢量; C、定位矢量; D、自由矢量。5、力对点的矩是( ),力对轴的矩是( ),空间力偶矩是( ),作用在单个刚体上的力是( ),力系的主矢是( ),力在坐标轴的投影是( )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自由矢量 D、代数量6、约束反力中含有力偶的支座为( ) A、固定铰支座与滚动铰支座 B、固定支座与定向支座

6、C、固定铰支座与固定支座 D、定向支座与固定铰支座7、平面任意力系向简化中心简化时一般得到一力和一力偶,当( )力系简化为一合力。 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 主矢、主矩均不为零 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 主矢、主矩均为零 A、 B、 C、 D、I、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偶在任何坐标轴上的投形恒为零。B、力可以平移到刚体内的任意一点。C、力使物体绕某一点转动的效应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作用线到该点的垂直距离。D、力系的合力在某一轴上的投形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形的代数和。9、关于力对点之矩的说法,( )是错误的。A、力对点之矩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与矩心位置无关B、力对点之矩不会因为力矢沿其

7、作用线移动而改变C、力的数值为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均为零D、互相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10、关于平面力系的主矢和主矩,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主矢的大小、方向与简化中心无关B、主矩的大小、转向一定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C、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何一点简化结果为一合力D、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不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均不可能为一合力11、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 A、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B、只能使物体移动C、只能使物体转动 D、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12、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力

8、矩与力偶矩的量纲相同 B、力不能平衡力偶 C、一个力不能平衡一个力偶D、力偶对任一点之矩等于其力偶矩,力偶中两个力对任一轴的投影代数和等于零13、空间两力偶作用在刚体上,彼此等效的条件是( )A、二力偶矩矢量的大小相等 B、二力偶矩矢量的方向相同C、二力偶矩矢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二力偶矩矢量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14、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彼此等效的条件是( )A、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一样。 B、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作用面的方位一样。C、力偶的转向和力偶作用面的方位一样。15、下述不同力系分别作用于刚体,彼此等效的是( )(d表示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 A、(a)(b) B、(b)(c)

9、C、(c)(d) D、(d)(a)16、如图所示,在刚体上A、B、C三点分别作用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1、F2、F3,则 ( )A、刚体平衡B、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C、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偶D、刚体不平衡,其简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17、图中画出的五个力偶共面,试问在图(b)(c)(d)(e)中,哪个图所示的力偶与图(a)所示的力偶等效( )。A图(b) B. 图(c) C. 图 (d) D. 图 (e)18、在棱边边长为a的正方体侧面作用力,设a=1m,F1000N,则力对z轴之矩大小为( )A、1000Nm B、1414NmC、707Nm D、0Nm19

10、、若一个空间力与x轴相交,但不与y轴、z轴平行和相交,则它对三个坐标轴之矩应是( )。A、Mx(F)0、My(F)0、Mz(F)0B、Mx(F)=0、My(F)0、Mz(F)0C、Mx(F)=0、My(F)=0、Mz(F)0D、Mx(F)=0、My(F)0、Mz(F)=020、如图所示,力F作用在长方体的侧平面内。若以Fx,Fy,Fz分别表示力F在x,y,z轴上的投影,以Mx(F),My(F),Mz(F)表示力F对轴的矩,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Fx=0,Mx(F)0 B、Fy=0,My(F)0 C、Fz=0,Mz(F)0 D、Fy=0,My(F)=021、如图所示,棱长为a的正方体沿棱

11、作用力组成三个力偶。则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A(a)可能平衡,(b)不可能平衡 B(a)不可能平衡, (b) 可能平衡C(a),(b)都有可能平衡 D(a),(b) 都不可能平衡22、图示正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此力系向0点的简化结果是( )。A、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 B、主矢不等于零, 主矩也不等于零C、主矢不等于零, 主矩等于零 D、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D、力偶对任一点之矩等于其力偶矩,力偶中两个力对任一轴的投影代数和等于零23、正立方体的顶角上作用着六个大小相等的力,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 )。A、主矢等于零,主矩不等于零; B、主矢不等于零,主矩也不等于

12、零;C、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D、主矢等于零,主矩也等于零。24、已知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为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可知( ) A、力系可合成一个力偶; B、力系可合成一个力; 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D、力系合力为零,力系平衡。aa25、正方形的边长,各点分别作用有力,此力系的合成结果为( ) A、合力; B、力偶; C、平衡 D、无法确定第3章 工程构件的静力平衡问题1、图示体系中的楔形块A、B自重不计,接触平面 mm和nn 为光滑平面,受力如图示,则系统平衡情况是:( )A、A平衡、B不平衡 B、B平衡,A不平衡C、A、B均不平衡 D、A、B均平衡2

13、、在连接件上,剪切面和挤压面分别( )于外力方向。 A垂直、平行 B、平行、垂直 C、平行 D、垂直3、利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最多可求解几个未知量。(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4、平面汇交力系最多可列出的独立平衡方程数为( )A2个 B3个 C4个 D6个5、平面任意力系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6个6、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任何平面力系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式B、任何平面力系只能列出三个平衡方程式C、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式的基本形式中,两个投影轴必须相互垂直D、平面力系如果平衡,该力系在任意选取的投影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必为零7、

14、一重W的物体置于倾角为的斜面上,若摩擦因数为f,且tgN3 D、N1=N2,N223 B、231 C、312 D、2135、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1,则450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A、分别为/2和 B、均为 C、分别为和 /2 D、均为/26、材料的塑性指标有( )A、2和 B、S和 C、和 D、3和7、一等直杆在两端承受拉力作用,若其一半为钢,一半为铝,则两段的( )。A、内力相同,变形相同 B、内力相同,变形不同 C、内力不同,变形相同 D、内力不同,变形不同8、轴向拉伸细长杆件如图所示( )A、1-1、2-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B、1-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

15、均匀分布;C、1-1面上应力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D、1-1、2-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9、图示杆件受到大小相等的四个轴向力P的作用,其中( )段的变形为零。A、AB B、AC C、AD D、BC 10、情况如下图所示,设杆内最大轴力和最小轴力分别为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50KN,5KN; B、=55KN,40KN; C、=55KN,25KN; D、=20KN,KN;12、在下列说法,( )是正确的。A、内力随外力增大而增大 B、内力与外力无关C、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减小 D、内力沿杆轴是不变的13、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A、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

16、和;B、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D、内力必大于应力。14、等截面直杆在两个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压缩变形时,这时外力所具备的特点一定是等值( )。 A、反向、共线; B、反向、过截面形心; C、方向相对,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 D、方向相对,沿同一直线作用;15、若压杆在两个方向上的约束情况相同;且。那么该正压杆的合理截面应满足的条件有四种答案( )A、 B、 C、 D、。 16、两根拉杆的材料、横截面积和受力均相同,而一杆的长度为另一杆长度的两倍。试比较它们的轴力、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正应变和轴向变形。下面的答案哪个正确? ( ) A、两杆的轴力、正应力、正应变

17、和轴向变形都相同 B、两杆的轴力、正应力相同,而长杆的正应变和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 C、两杆的轴力、正应力和正应变都相同,而长杆的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 D、两杆的轴力相同,而长杆的正应力、正应变和轴向变形都较短杆的大17、不同材料的甲、乙两杆,几何尺寸相同,则在受到相同的轴向拉力时,两杆的应力和变形的关系为( ) A.应力和变形都相同 B.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C.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D.应力和变形都不同19、图示受拉直杆,其中AB段与BC段内的轴力及应力关系为( )。A、 B、 C、 20、图示简支梁中间截面上的内力( )A、M0 Q0 B、M0 Q0 C、M0 Q0 D、M0 Q0 22、对于应

18、力,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错的应是( )。 A、一点处的内力集度称为应力,记作P,P称为总应力 B、总应力P垂直于截面方向的分量称为正应力 C、总应力P与截面相切的分量称为剪应力 D、剪应力的作用效果使相邻的截面分离或接近21、下图所示诸单元体中标示正确的是( )A. B. C. D.23、产生剪应力的内力可能是( )。 A、剪力或轴力 B、弯矩或轴力 C、扭矩或剪力 D、弯矩或剪力24、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直杆横截面上的内力称为轴力,表示为:( ) A、 B、FS C、 D、27、截面上的内力大小,( ) A、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B、与截面的尺寸有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无关 C、与截面的尺寸无关

19、,但与截面的形状有关 D、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都有关18、图示受拉杆件横截面面积为A,则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为( )A、 B、C、 D、29、三根试件的尺寸相同,材料不同,其应力应变关系如图所示,则()强度高,()刚度大,()塑性好。30、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 A、强度 B、牢度 C、刚度 D、硬度31、构件在外力作用下,( )。 A、形状和尺寸都改变 B、形状改变而尺寸不变 C、形状不变而尺寸改变 D、形状和尺寸都不变32、关于图示AC杆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BC段有变形,没有位移;B、BC段没有变形,没有位移;C、BC段没有变形,有位移;D、BC 段有变形,有位移。33、在

20、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产生变形 B、若物体各点均无位移,则必定无变形 C、物体产生变形时,物体内总有一些点产生位移 D、位移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变形和约束状态34、由变形公式lPl/EA即EPl/Al可知,弹性模量( ) A 、与载荷、杆长、横截面面积无关 B、与载荷成正比 C、与杆长成正比 D、与横截面面积成正比35、图示结构,其中AD杆发生的变形为( )。A 、弯曲变形 B、压缩变形 C、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36、图示结构中,AB杆将发生的变形为( ) A、弯曲变形; B、拉压变形; C、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

21、形。37、图示十字架,AB杆为等直均质杆,o-o为圆轴。当该十字架绕o-o轴匀速旋转时,在自重和惯性力作用下杆AB和轴o-o分别发生( ) A、拉伸变形、压缩变形; B、拉弯组合变形、压弯组合变形; C、拉弯组合变形、压缩变形; D、拉伸变形、压弯组合变形。2、两根拉杆的材料、横截面积和受力均相同,而一杆的长度为另一杆长度的两倍。试比较它们的轴力、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正应变和轴向变形。下面的答案哪个正确? ( ) A、两杆的轴力、正应力、正应变和轴向变形都相同 B、两杆的轴力、正应力相同,而长杆的正应变和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 C、两杆的轴力、正应力和正应变都相同,而长杆的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 D、两

22、杆的轴力相同,而长杆的正应力、正应变和轴向变形都较短杆的大第6章 拉压杆件的应力变形分析与强度设计1、平面内一非平衡共点力系和一非平衡力偶系最后可能合成的情况是( )A、一力 B、一力偶 C、互相平衡 D、无法进一步合成2、如图不计杆的自重,则A支座约束反力的作用线( )A、过A点平行于力F B、过A点平行于BG连线C、沿AG直线 D、沿AH直线3、图示平面桁架,则杆1内力大小( ),杆2内力大小( ),杆3内力大小( )。A F B F/2 C D 07、圆轴扭转剪应力( )。 A.与扭矩和极惯性矩都成正比 B.与扭矩成反比与极惯性矩成正比 C.与扭矩成正比与极惯性矩成反比 D.与扭矩和极惯

23、性矩都成反比12、实心圆截面杆直径为D,受拉伸时的绝对变形为。仅当直径变为2D时,绝对变形为( )A1mm B1/2mm C2mm D1/4mm13、当杆件受到偏心拉伸时,荷载作用点位于截面核心内,则截面正应力分布规律为()A都为拉应力 B都为压应力 C有拉应力也有压应力 D无法判定16、研究一点应力状态的任务是( ) A、了解不同横截面上的应力变化情况;B、了解横截面上的应力随外力弯化的情况; C、找同同一截面上应力变化的规律D、找出一点在不同方向截面上的应力变化规律14、图示悬臂梁,给出1、2、3、4点的应力状态,其中图( )此示的应力状态是错误的。 15、关于图示矩形截面纯弯曲梁中A点的

24、应力状态,正确说法是( )等于M/I A、A点的应力 B、A点的正应力C、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D、横截面上的A点处的正应力第7章 梁的强度计算1、图示钢梁AB由长度和横截面面积相等的钢杆1和铝杆2支承,在载荷P作用下,欲使钢梁平行下移,则载荷P的作用点应( )A、靠近A端 B、靠近B端 C、在AB梁的中点 D、任意点 2、图示行架结构,各杆EA相同,左铅垂力P作用下,节点A( )A、向左下方位移 B、沿铅垂方向位移 C、 向右下方位移 D、不动4、面积不为零的平面图形对于形心轴的( )为零。A、静矩 B、惯性矩 C、惯性半径 D、惯性积5、在下列关于平面图形几何性质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图

25、形的对称轴必通过形心 B、图形两个对称轴的交点必为形心C、图形对对称轴的静矩为零 D、使静矩为零的轴一定是对称轴6、如图所示圆形截面图形的形心为C,直径为d,图形对y轴的惯性矩为( )A、Iy= B、Iy=C、Iy D、Iy8、一受力弯曲的简支梁产生纯弯曲变形的梁段是( ) A、 AB段 B、BC段 C、CD段 D、不存在9、右端固定的悬臂梁,其M图如图,则在x =2m处( ) A. 既有集中力,又有集中力偶 B.既无集中力,也无集中力偶 C.只有集中力 D.只有集中力偶10、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两根梁,一根为钢材,一根为铝材。若两根梁受力情况也相同,则它们的( ) A、弯曲应力相同,轴线曲率不

26、同 B、弯曲应力不同,轴线曲率相同 C、弯曲应力与轴线曲率均相同 D、弯曲应力与轴线曲率均不同11、悬臂梁受力如图,其中( ) A、AB是纯弯曲, BC是剪切弯曲 B、是剪切弯曲,BC是纯弯曲 C、全梁均是纯弯曲 D、全梁均为剪切弯曲12、等强度梁的截面尺寸( ) A、与载荷和许用应力均无关, B、与载荷无关,而与许用应力有关 C、与载荷和许用应力均有关 D、与载荷有关,而与许用应力无关13、图示简支梁AB上的集中力P可在梁上任意移动,设其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为,M/W,则其中( ) A、m=PL B|、m=1/2PL C、m=1/4PL D、m=1/8PL14、图示简支梁,( )对减小梁的弯曲

27、变形效果最明显 A、减小P B、减小L C、增大E D、增大I15、图示简支梁,当集中力偶在CB段上移动时,AC段任一截面上的( ) A、M改变,Q不变 B、M不变,Q改变 C、M、Q都改变 D、M、Q都不变16、纯弯曲变形的矩形截面梁,仅当梁高度由h增大到2h时,最大正应力是原最大正应力的( )A12 B14 C18 D11617、在画梁的弯曲内力图时,如下正确的是( )A、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发生突变,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不发生突变B、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发生突变,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发生突变C、集中力作用处剪力不发生突变,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不发生突变D、集中力作用处剪力不发生突变,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

28、发生突变18、梁在横向力作用下发生平面弯曲时,横截面上( )。A、max点的切应力一定为零,max点的正应力不一定为零。B、max点的切应力一定为零,max点的正应力也一定为零。C、max点的切应力不一定为零,max点的正应力一定为零。D、max点的切应力不一定为零,max点的正应力也不一定为零。19、梁在横向力作用下发生平面弯曲时,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点和最大剪应力点的应力情况是( )。 A、最大正应力点的剪应力一定为零,最大剪应力点的正应力不一定为零; B、最大正应力点的剪应力一定的为零,最大剪应力点的正应力也一定为零; C、最大剪应力点的正应力一定为零,最大正应力点的剪应力不一定为零; D

29、、最大正应力点的剪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点的正应力都不一定为零。 20、两梁的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相等的条件是( )。 A、与横截面积相等 B、与(抗弯截面系数)相等 C、与相等,且材料相等21、梁剪切弯曲时,其横截面上( ) A、只有正应力,无剪应力 B、只有剪应力,无正应力 C、既有正应力,又有剪应力 D、既无正应力,也无剪应力22、横力弯曲时,矩形截面梁的横截面上( ) A中性轴上剪应力最小、上下表面正应力最小。 B中性轴上剪应力最小、上下表面正应力最大。 C中性轴上剪应力最大、上下表面正应力最小。 D中性轴上剪应力最大、上下表面正应力最大。22、横截面上最大弯曲拉应力等于压应力的条件是()。

30、A、梁材料的拉、压强度相等 B、截面形状对称于中性轴 C、同时满足以上两条23、矩形截面梁剪切弯曲时,在横截面的中性轴处( ) A、正应力最大,剪应力为零B、正应力为零,剪应力最大 C、正应力和剪应力均最大,D、正应力和剪应力均匀为零。24、设计钢梁时,宜采用中性轴为( )的截面,设计铸铁梁时,宜采用中性轴为( )的截面。 A、对称轴; B、偏于受拉边的非对称轴; C、偏于受压边的非对称轴; D、对称或非对称轴。 25、中性轴是梁的( )的交线 A、纵向对称面与横截面 B、纵向对称面与中性层 C、横截面与中性层 D、横截面与顶面或底面26、为了减少梁受载后产生的弯曲变形,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哪

31、种措施效果是最不明显的?简述理由。( ) A、选用合理的梁截面形状或尺寸,从而增大截面惯性矩I; B、用高强度钢替换普通的构件材料Q235钢; C、合理安排载荷的作用位置,以尽量降低弯矩的作用; D、在条件许可时,减少梁的跨度或者增加支座。27、轴向拉压杆件危险截面是( )的横截面。 A、轴力最大 B、正应力最大 C、面积最小 (4)位移最大28、矩形截面梁受弯曲变形,如果梁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时,则梁内的最大正应力为原来的多少倍?( ) A、正应力为1/2倍 B、正应力为1/4倍 C、正应力为4倍 D、无法确定29、矩形截面梁当横截面的高度增加一倍、宽度减小一半时,从正应力强度考虑,该梁的承载能力的变化为( ) A.不变 B.增大一倍 C.减小一半 D.增大三倍30、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 A、分别是横截面、450斜截面 B、都是横截面 C、分别是450斜截面、横截面 D、都是450斜截面31、图示拉(压)杆11截面的轴力为( )A.N= 6P B.N=2P C.N=3PDN=P32、塑性较好的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当危险点的最大应力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时,( )。A、既不可能有明显塑性变形,也不可能发生断裂;B、虽可能有明显塑性变形,但不可能发生断裂;C、不仅可能有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