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管资料】-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pptx

上传人:德鲁****堂 文档编号:8833471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管资料】-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企管资料】-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管资料】-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管资料】-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pptx(9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4/161第三章第三章平版印刷机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与印刷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第三章第三章 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平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w第一节第一节 平版印刷原理与制版平版印刷原理与制版w第二节第二节 平版印刷机的组成、特点与分类平版印刷机的组成、特点与分类w第三节第三节 平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平版印刷机的印刷装置w第四节第四节 平版印刷机离合压机构和压力调平版印刷机离合压机构和压力调节机构节机构w第五节第五节 平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平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w第六节第六节 平版印刷机的润湿装置及润湿液平版印刷机的润湿装置及润湿液w第七节第七节 无水胶印无水胶印印

2、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3 3本章重点本章重点n1.1.胶印的水墨平衡胶印的水墨平衡 n2.2.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 n3.3.无水胶印无水胶印 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4 4第一节第一节 平版印刷原理与制版平版印刷原理与制版uu一、油水不相溶的原理一、油水不相溶的原理uu二、选择性吸附的原理二、选择性吸附的原理uu三、间接印刷三、间接印刷uu四、平版制版四、平版制版uu五、胶印的水墨平衡五、胶印的水墨平衡 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5 5一、油水不相溶的原理一、

3、油水不相溶的原理n n1.1.水的化学结构与表面张力水的化学结构与表面张力n n水分子结构不对称,电荷分布不均衡,水分子结构不对称,电荷分布不均衡,极性很强。极性很强。-水是极性分子,表面张水是极性分子,表面张力(力(20C)7.210 2 N/m。O-H+H+-夹角夹角10441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6 6特点n n(1 1)极性分子表面张力大,)极性分子表面张力大,大大 n n分子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分子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n n(2 2)极性分子之间有强的亲合力)极性分子之间有强的亲合力n n分子间引力大分子间引力大n n相似相溶

4、(相似互溶)相似相溶(相似互溶)n n极性物质叫极性物质叫亲水物质亲水物质。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7 7 分子间引力n n(1 1)取向力:)取向力:极性分子靠近时,同极性分子靠近时,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按极性取向产生性相斥,异性相吸,按极性取向产生的引力。的引力。n n(2 2)诱导力:)诱导力: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非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靠近,诱导出极性,产生的引力。子靠近,诱导出极性,产生的引力。n n(3 3)色散力:)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之间,电非极性分子之间,电子和原子核运动,产生瞬时偶极,产子和原子核运动,产生瞬时偶极,产生的引力。生的引力。印刷

5、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8 82.2.油的化学结构与表面张力油的化学结构与表面张力n n油:油:有机液体的统称。有机液体的统称。n n表面张力表面张力(20C)(1.973.9)10 2N/mn n油分子对称分布,是非极性分子油分子对称分布,是非极性分子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9 9特点n n(1 1)表面张力较小)表面张力较小n n分子间只有色散力分子间只有色散力n n(2 2)分子之间有强的亲合力)分子之间有强的亲合力n n相似互溶相似互溶n n存在吸引力存在吸引力n n非极性物质叫非极性物质叫疏水物质疏水物质印刷

6、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10103.3.油水几乎不相溶油水几乎不相溶n n(1 1)极性不同:)极性不同:水极性分子;水极性分子;油非极性分子。油非极性分子。n n(2 2)结构不同:)结构不同:水分子非对称水分子非对称结构;油分子对称结构。结构;油分子对称结构。n n(3 3)乳化:)乳化:在挤压或搅拌条件在挤压或搅拌条件下,可以少量互溶。下,可以少量互溶。2023/4/162023/4/161111二、选择性吸附的原理n n水墨通过对各自相亲合的金属表面具水墨通过对各自相亲合的金属表面具有选择性吸附有选择性吸附n n1.1.吸附的基本原理吸附的基本原理n

7、 n(1 1)物理吸附:分子间引力)物理吸附:分子间引力n n(2 2)化学吸附:化学键)化学吸附:化学键n n印版的表面有一定的表面过剩自由能,印版的表面有一定的表面过剩自由能,可以吸附低表面张力的液体可以吸附低表面张力的液体n n表表3-13-1为金属亲油、亲水性顺序表为金属亲油、亲水性顺序表 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12122.2.选择性吸附的印刷工艺措施选择性吸附的印刷工艺措施n n(1 1 1 1)对版基进行处理)对版基进行处理)对版基进行处理)对版基进行处理 改变铝版(或锌版)的表改变铝版(或锌版)的表改变铝版(或锌版)的表改变铝版(或锌版)

8、的表面结构使表面形成砂眼。面结构使表面形成砂眼。面结构使表面形成砂眼。面结构使表面形成砂眼。n n 砂眼的形成砂眼的形成砂眼的形成砂眼的形成 机械球磨法、电解法、喷砂法、机械球磨法、电解法、喷砂法、机械球磨法、电解法、喷砂法、机械球磨法、电解法、喷砂法、刷子磨版法等。刷子磨版法等。刷子磨版法等。刷子磨版法等。n n 砂眼的作用砂眼的作用砂眼的作用砂眼的作用n na.a.a.a.扩大比表面积,增加润湿和吸附扩大比表面积,增加润湿和吸附扩大比表面积,增加润湿和吸附扩大比表面积,增加润湿和吸附n nb.b.b.b.产生毛细作用,易于接受和储存液体产生毛细作用,易于接受和储存液体产生毛细作用,易于接受

9、和储存液体产生毛细作用,易于接受和储存液体n nc.c.c.c.增加了无数的吸附中心增加了无数的吸附中心增加了无数的吸附中心增加了无数的吸附中心n nd.d.d.d.增强了表面的自由能增强了表面的自由能增强了表面的自由能增强了表面的自由能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1313(2 2)对版面进行处理)对版面进行处理n n图文部分的化学处理首先用酸性腐蚀液进图文部分的化学处理首先用酸性腐蚀液进行前腐蚀。其目的是为涂布感光树脂创造行前腐蚀。其目的是为涂布感光树脂创造牢固的吸附基础。牢固的吸附基础。n n版表面与空气接触,生成一层氧化膜,结版表面与空气接触,生成一层

10、氧化膜,结构疏松,不耐酸和碱。感光树脂涂布在具构疏松,不耐酸和碱。感光树脂涂布在具有这种氧化膜的金属表面上,由于金属版有这种氧化膜的金属表面上,由于金属版表面的自由能减弱,势必会要影响感光树表面的自由能减弱,势必会要影响感光树脂吸附的稳定性。在显影、腐蚀等处理过脂吸附的稳定性。在显影、腐蚀等处理过程过程中,就会造成感光液膜层的脱落程过程中,就会造成感光液膜层的脱落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1414三、间接印刷三、间接印刷n n间接印刷是指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间接印刷是指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经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印中间载体的传递,转移到承

11、印物表面的印刷方式。平版印刷属于间接印刷刷方式。平版印刷属于间接印刷n n中间载体的橡皮滚筒。表面包裹橡皮布。中间载体的橡皮滚筒。表面包裹橡皮布。n n橡皮布亲油性较好,获得清晰的层次和完橡皮布亲油性较好,获得清晰的层次和完整的网点。整的网点。n n橡皮布具有高弹性,在印刷过程中承受一橡皮布具有高弹性,在印刷过程中承受一定的压力,利用本身的弹性,使图文传递定的压力,利用本身的弹性,使图文传递达到完整的转移。达到完整的转移。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1515四、平版制版四、平版制版n n1.PS版版n n(1)PS版的结构版的结构n nPS版是预涂感光树脂版

12、的简称,版基版是预涂感光树脂版的简称,版基是是0.5mm、0.3mm或或0.15mm厚度的铝厚度的铝版,铝版经电解粗化、阳极氧化、封版,铝版经电解粗化、阳极氧化、封孔等处理,版面上形成一层氧化膜。孔等处理,版面上形成一层氧化膜。然后涂布重氮感光胶,制成预涂版,然后涂布重氮感光胶,制成预涂版,制版时可直接晒版。制版时可直接晒版。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16PSPS版版PSPS版(版(预涂预涂感光树脂版感光树脂版,presen-sitized plate)版基版基0.150.300.50mm图文部分图文部分(亲油亲油)(亲水亲水)空白部分空白部分油墨油墨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

13、及工艺2023/4/1617(2)PS版的制版(a a)PSPS版版感感光光树树脂脂层层铝版基氧化铝层氧化铝层阳图片阳图片(b)密密合合阳图片阳图片图图 文文 部部分分(d)显影显影非非 图图 文文部分部分(c)曝光曝光见见光光部部分分解分分解图图3-2 制版过程制版过程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18晒版晒版晒版晒版版基(铝或锌)版基(铝或锌)印版印版软片软片感光层感光层1.52m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图文图文空白空白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选择题:选择题:PSPS版制版的二版制版的二次曝光作用是(次曝光作用是()。)。A补充一次曝光强补充一次曝光强度度 B晒制细小网点晒制细

14、小网点 C增加实地密度增加实地密度 D去除表去除表面脏点面脏点2023/4/162023/4/1619192.CTP印版印版n n(1)CTP制版形式制版形式 n n 从计算机直接到印版(从计算机直接到印版(Computer To Plate),即脱机直接制版。),即脱机直接制版。n n 从计算机直接到印刷机(从计算机直接到印刷机(Computer To Press),即在机直接制版。),即在机直接制版。n n 从计算机直接到纸张(从计算机直接到纸张(Computer To Paper),相当于喷墨印刷。),相当于喷墨印刷。n n 从计算机直接到样张(从计算机直接到样张(Computer To

15、 Proof),即数字打样。),即数字打样。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2020(2 2)制版机与印版)制版机与印版n n制版机主要有内鼓式、外鼓式、平台式,制版机主要有内鼓式、外鼓式、平台式,使用最多的是内鼓式和外鼓式直接制版机。使用最多的是内鼓式和外鼓式直接制版机。n n版材种类按版基划分为金属版材和聚酯版版材种类按版基划分为金属版材和聚酯版材,金属版材主要为铝版,耐印力高,适材,金属版材主要为铝版,耐印力高,适合于长版印刷,而聚脂版材则更适合于短合于长版印刷,而聚脂版材则更适合于短版印刷的需求。版印刷的需求。n n按涂层划分可以分为光敏树脂版和热敏树按

16、涂层划分可以分为光敏树脂版和热敏树脂版,脂版,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2121(3)CTP制版技术制版技术n n紫激光紫激光CTPCTP制版技术采用制版技术采用400nm400nm波长的激光,波长的激光,有更高的成像速度有更高的成像速度n nCTPCTP制版仍是热敏与紫激光技术并存,但紫制版仍是热敏与紫激光技术并存,但紫激光激光CTPCTP发展较快发展较快n n相对于热敏相对于热敏CTPCTP系统(制版机、板材),紫系统(制版机、板材),紫激光激光CTPCTP系统价格低廉。在大幅面印刷领域,系统价格低廉。在大幅面印刷领域,热敏热敏CTPCTP技术仍占有主

17、导地位。技术仍占有主导地位。n n用于紫激光用于紫激光CTPCTP的板材主要有光聚合和银盐的板材主要有光聚合和银盐两大类。两大类。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22223.普通普通PS版直接制版直接制版技术版技术 n n普通普通PS版直接制版技术(版直接制版技术(CTcP)采用)采用PS版版n n紫外线(紫外线(UV)照射到)照射到DMD(数码微镜元件数码微镜元件)上,上,DMD上面大约有上面大约有100多万个微镜,每一个微镜多万个微镜,每一个微镜由数码方式进行控制,根据图文信息,由数码方式进行控制,根据图文信息,UV光光穿过微镜,或微镜偏转穿过微镜,或微镜偏

18、转UV光不能穿过,在印光不能穿过,在印版上形成加网的图像。版上形成加网的图像。n n一次曝光完成部分成像,连续几次曝光完成全一次曝光完成部分成像,连续几次曝光完成全部成像部成像n nCTcP系统精度系统精度0.002mm,曝光速度,曝光速度10次次/秒秒n n网点尺寸网点尺寸0.010.28mm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2323五、胶印的水墨平衡五、胶印的水墨平衡n n1.1.油墨乳化油墨乳化n n(1 1)乳乳状状液液 两两种种不不相相混混溶溶的的液液体体放放在在一一起起搅搅拌拌或或者者振振荡荡,其其中中一一种种液液体体变变成成微微小小的的液液滴滴分分散

19、散于于另另一一种种液液体体中中,混混合合液液体体称称为乳状液或乳化液。为乳状液或乳化液。n n液体变为乳状液的过程称为乳化。液体变为乳状液的过程称为乳化。n n乳状液中,把分散成液滴的相称为分散相。乳状液中,把分散成液滴的相称为分散相。另一相称为连续相另一相称为连续相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2424(2 2)乳化类型)乳化类型n n分分散散相相是是油油相相,连连续续相相是是水水相相,称称为为水水包包油型乳状液,记作油型乳状液,记作O/W。n n分分散散相相是是水水相相,连连续续相相是是油油相相,称称为为油油包包水型乳状液,记作水型乳状液,记作W/O。n

20、n润湿液以微细的液珠形式分散的油墨中,润湿液以微细的液珠形式分散的油墨中,形成形成W/O型乳化油墨。型乳化油墨。n nO/W型对胶印质量及生产危害极大,使印型对胶印质量及生产危害极大,使印刷品发生水冲,墨辊脱墨,无法传递。刷品发生水冲,墨辊脱墨,无法传递。n n轻微轻微W/O型乳化油墨是胶印油墨黏度略有型乳化油墨是胶印油墨黏度略有下降,改善流动性,有利于油墨转移下降,改善流动性,有利于油墨转移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2525四次乳化2023/4/162023/4/162626(3 3)胶印油墨乳化)胶印油墨乳化n n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接触,两者之间既有

21、润湿液,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接触,两者之间既有润湿液,也有油墨,油墨的第一次乳化也有油墨,油墨的第一次乳化n n着墨辊与印版空白部分接触,润湿液与油墨两相并存,着墨辊与印版空白部分接触,润湿液与油墨两相并存,油墨的第二次乳化。油墨的第二次乳化。n n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接触,印版图文部分的墨膜上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接触,印版图文部分的墨膜上有润湿液微滴,也有前两次被乳化的油墨。油墨的第有润湿液微滴,也有前两次被乳化的油墨。油墨的第三次乳化。三次乳化。n n着墨辊与其他墨辊接触,墨辊表面墨膜上有润湿液微着墨辊与其他墨辊接触,墨辊表面墨膜上有润湿液微滴,也有前面被乳化的油墨。油墨的第四次乳化。滴,

22、也有前面被乳化的油墨。油墨的第四次乳化。n n容易与水混合的油墨,含水量过高,不适合胶印;难容易与水混合的油墨,含水量过高,不适合胶印;难于与水混合的油墨,很难乳化,也不能用于胶印;与于与水混合的油墨,很难乳化,也不能用于胶印;与水混合难易程度适中的油墨,适宜胶印。水混合难易程度适中的油墨,适宜胶印。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2727(4 4)油墨乳化的特点)油墨乳化的特点n n 油墨乳化不可避免油墨乳化不可避免n n在有水胶印中,润湿液和油墨同时存在,在有水胶印中,润湿液和油墨同时存在,且不相混溶且不相混溶n n印刷过程中,油墨和润湿液总是互相接触印刷过

23、程中,油墨和润湿液总是互相接触n n油墨和润湿液存在四种滚压或挤压:着水油墨和润湿液存在四种滚压或挤压:着水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着墨辊印版空白部分、辊与印版图文部分、着墨辊印版空白部分、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墨辊与墨辊之间着墨辊与印版图文部分、墨辊与墨辊之间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2828 油墨乳化不可缺少油墨乳化不可缺少n n胶印中,乳化后的油墨黏度略有下降,流动性改善,有胶印中,乳化后的油墨黏度略有下降,流动性改善,有胶印中,乳化后的油墨黏度略有下降,流动性改善,有胶印中,乳化后的油墨黏度略有下降,流动性改善,有利于油墨转移。利于油墨转移。利于油墨转移

24、。利于油墨转移。n n胶印有水存在,除去一部分在空气中挥发,一部分进入胶印有水存在,除去一部分在空气中挥发,一部分进入胶印有水存在,除去一部分在空气中挥发,一部分进入胶印有水存在,除去一部分在空气中挥发,一部分进入纸张外,另外的水也要有去处纸张外,另外的水也要有去处纸张外,另外的水也要有去处纸张外,另外的水也要有去处n n如果没有乳化,多余的水会形成水滴附在印版油墨表面,如果没有乳化,多余的水会形成水滴附在印版油墨表面,如果没有乳化,多余的水会形成水滴附在印版油墨表面,如果没有乳化,多余的水会形成水滴附在印版油墨表面,造成局部不沾墨,使图文缺笔断划,或出现白斑;部分造成局部不沾墨,使图文缺笔断

25、划,或出现白斑;部分造成局部不沾墨,使图文缺笔断划,或出现白斑;部分造成局部不沾墨,使图文缺笔断划,或出现白斑;部分水滴逆墨辊而上,水越聚越多,在墨辊表面生成亲水层,水滴逆墨辊而上,水越聚越多,在墨辊表面生成亲水层,水滴逆墨辊而上,水越聚越多,在墨辊表面生成亲水层,水滴逆墨辊而上,水越聚越多,在墨辊表面生成亲水层,造成墨辊脱墨。如果没有乳化,微小的墨滴也会存在于造成墨辊脱墨。如果没有乳化,微小的墨滴也会存在于造成墨辊脱墨。如果没有乳化,微小的墨滴也会存在于造成墨辊脱墨。如果没有乳化,微小的墨滴也会存在于水辊上,越聚越多,墨滴逆水辊而上,使传水性能下降,水辊上,越聚越多,墨滴逆水辊而上,使传水性

26、能下降,水辊上,越聚越多,墨滴逆水辊而上,使传水性能下降,水辊上,越聚越多,墨滴逆水辊而上,使传水性能下降,并污染润湿液。如果没有乳化,传墨性能变差,影响印并污染润湿液。如果没有乳化,传墨性能变差,影响印并污染润湿液。如果没有乳化,传墨性能变差,影响印并污染润湿液。如果没有乳化,传墨性能变差,影响印刷质量。刷质量。刷质量。刷质量。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29292.2.水墨平衡水墨平衡n n(1 1)相体积的水墨平衡)相体积的水墨平衡n n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

27、体积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的W/O型乳化油墨,以最少的供液量与印版上型乳化油墨,以最少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的油墨量相抗衡。n n含义含义:(1)用液量最少)用液量最少不脏版(核心)不脏版(核心);(2)调节供液量)调节供液量一定印速印压;一定印速印压;(3)油墨乳化)油墨乳化W/O型,型,W含量含量15%26%。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判断题:判断题:相体积水相体积水墨平衡的实质是润墨平衡的实质是润湿液和油墨按一定湿液和油墨按一定的比例控制。的比例控制。A正确正确 B不正确不正确2023

28、/4/162023/4/163030(2 2)能量的水墨平衡)能量的水墨平衡 n n采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湿液,采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湿液,便有可能用较少的水量实现平便有可能用较少的水量实现平版印刷的版印刷的水墨平衡。水墨平衡。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3131w w0 0n n润湿液将向润湿液将向油墨一方浸油墨一方浸润,润,小网点、小网点、细线条消失。细线条消失。图图3-33-3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3232w0n n在扩散压的作在扩散压的作用下,油墨将用下,油墨将向润湿液一方向润湿液一方浸润,使印刷浸润,使印刷品的

29、网点扩大,品的网点扩大,空白部分起脏。空白部分起脏。图图3-33-3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3333w=0n n界面扩散压界面扩散压为零,润湿为零,润湿液和油墨在液和油墨在界面上保持界面上保持相对平衡,相对平衡,互不浸润互不浸润,较为理想。较为理想。图图3-33-3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3434n n在实际印刷中,胶印的水墨平衡是在实际印刷中,胶印的水墨平衡是在动态下实现的。润湿液的黏性低,在动态下实现的。润湿液的黏性低,流动性好,对油墨的侵入性强,动流动性好,对油墨的侵入性强,动态下对外力响应迅速。态下对外力响

30、应迅速。n n油墨的黏性和黏度高,内聚力大,油墨的黏性和黏度高,内聚力大,流动性差,不容易侵入润湿液。流动性差,不容易侵入润湿液。n n润湿液的表面张力要略大于油墨的润湿液的表面张力要略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一般表面张力。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一般为(为(4.05.0)10-2N/m。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判断题:判断题:两相不相溶两相不相溶的液体接触时,表面的液体接触时,表面张力大的液体会向表张力大的液体会向表面张力小的液体侵入。面张力小的液体侵入。A正确正确 B不正确不正确2023/4/162023/4/163535(3 3)场理论的水墨平衡)场理论的水墨平衡 n n将水放入

31、静电场中,电场将驱使水将水放入静电场中,电场将驱使水内的自由电子移动,正负电荷重新内的自由电子移动,正负电荷重新分布,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分布,一端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水分子按其正负有序的排列电荷,水分子按其正负有序的排列起来,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起来,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场场”。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36强化处理过强化处理过的水传到非图文部分的水传到非图文部分时,在非图文部分时,在非图文部分形成一个场形成一个场,水分子相互之间的水分子相互之间的牵引力牵引力(拉力拉力)增大增大。非图文部分的水很难进入。非图文部分的水很难进入油墨中,油墨也很难浸入水中,油墨中,油

32、墨也很难浸入水中,水膜墨膜之间,形成水膜墨膜之间,形成分界线分界线,达,达到油水互不浸润的到油水互不浸润的水墨平衡水墨平衡。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3737第五节第五节平版印刷机的输墨装置n一、输墨装置的作用、一、输墨装置的作用、组成组成n1输墨装置的作用n把油墨均匀地、适量地传给印版表面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38382.输墨装置的组成输墨装置的组成uu供供:贮存和供墨,墨:贮存和供墨,墨斗辊、墨斗和传墨辊斗辊、墨斗和传墨辊uu匀:匀:打匀传递贮存,打匀传递贮存,匀匀墨辊墨辊 重重辊辊 串串墨辊墨辊uu着:着:图

33、文涂墨。着图文涂墨。着墨墨辊辊 (靠版辊)靠版辊)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39二、输墨装置性能指标二、输墨装置性能指标1.1.匀墨系数匀墨系数 匀墨部分墨辊面积之和匀墨部分墨辊面积之和 与印版面积之比与印版面积之比2.2.着墨系数着墨系数 着墨辊面积之和着墨辊面积之和 与印版面积之比与印版面积之比 =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403.3.积墨系数积墨系数所有匀墨辊和着所有匀墨辊和着墨辊面积之和与墨辊面积之和与印版面积之比印版面积之比大,积墨量大,墨色好,达到新态需大,积墨量大,墨色好,达到新态需时长。自控墨反应快,不宜过大。时长。自控墨反应快,不宜过大

34、。=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选择题:选择题:达到同样的积达到同样的积墨系数,(墨系数,()对墨)对墨层均匀性更好。层均匀性更好。A墨辊多,直径小墨辊多,直径小 B墨辊少,直径大墨辊少,直径大2023/4/1641三、墨辊的排列三、墨辊的排列(见图见图3-4052)1 1软硬间隔排列墨辊软硬间隔排列墨辊 2 2油墨流动方向一致油墨流动方向一致3 3墨辊种类要少墨辊种类要少 4 4着墨辊多为四根着墨辊多为四根 5 5墨辊的直径不相同墨辊的直径不相同 6 6最后一根着墨辊的直径大最后一根着墨辊的直径大 7 7不对称排列匀墨辊不对称排列匀墨辊 8 8墨路短、墨辊少墨路短、墨辊少 9 9墨辊直径应小

35、墨辊直径应小 1010中间着墨辊直径小中间着墨辊直径小 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421.墨层厚度计算墨层厚度计算abcd cd图图3-533-53一对墨辊上的墨量分配一对墨辊上的墨量分配四、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四、油墨在墨辊间的分配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43设转移墨量设转移墨量,剩余墨层厚,剩余墨层厚度为度为0,各辊墨层厚度为,各辊墨层厚度为17,列方程组,列方程组7+5=266+4=25 5+2=24 4+0+=23 3+1=22 2+0=21 1+3=2(0+)图图3-543-54输墨系统的墨量分配输墨系统的墨量分配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

36、023/4/1644解方程组:解方程组:1=0+0.52=0+3=0+1.54=0+25=0+36=0+47=0+5 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45辊数相同,图辊数相同,图a不对称不对称布置,图布置,图b对称布置,对称布置,墨层厚度计算结果墨层厚度计算结果:1=0+(3/12)2=0+(6/12)3=0+(9/12)4=0+5=0+(5/12)6=0+(10/12)7=0+(11/12)8=0+图图3-553-55墨辊排列形式墨辊排列形式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46结论结论各墨辊间墨层厚度以一定的比例出各墨辊间墨层厚度以一定的比例出现。现。墨辊排列不同

37、,墨层厚度分配不同墨辊排列不同,墨层厚度分配不同知道纸张上墨层厚度和知道纸张上墨层厚度和f f,就可以算出,就可以算出其它辊的墨层厚度,反之亦然,为控其它辊的墨层厚度,反之亦然,为控制墨层厚度打下基础制墨层厚度打下基础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判断题:判断题:停止印刷时,停止印刷时,印刷机仍在转动,印刷机仍在转动,各各墨辊间墨层厚度以一墨辊间墨层厚度以一定的比例出现。定的比例出现。A正正确确 B不正确不正确2023/4/16472.着墨率着墨率着墨率:着墨率:各着墨辊单独供给印版的墨各着墨辊单独供给印版的墨量与印版总着墨量的百分比称为该着墨量与印版总着墨量的百分比称为该着墨辊的着墨率辊的着墨

38、率,用用a ai i表示:表示:前两根(靠近水辊)主要起前两根(靠近水辊)主要起着墨作着墨作用,用,着墨率大;后两根主要起着墨率大;后两根主要起匀墨匀墨和收墨作用和收墨作用,着墨率小。,着墨率小。A Ai i为第为第i i根着墨辊根着墨辊向印版提供的墨量向印版提供的墨量 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48印版上总墨量印版上总墨量0+剩余墨量剩余墨量0,总着墨量,总着墨量Ai=。第一根辊着墨量为第一根辊着墨量为A1=1-0,依次类推,依次类推A2=2-1A3=3-2A4=4-3A5=5-0A6=5-5A7=7-6A8=8-7图图3-553-55墨辊排列形式墨辊排列形式印刷原理及工

39、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49 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503.3.墨辊上墨量的分配规律墨辊上墨量的分配规律(1 1)各墨辊间墨层厚度以一定的比例出现。)各墨辊间墨层厚度以一定的比例出现。(2 2)依照墨辊顺序出现的墨层厚度增减,只)依照墨辊顺序出现的墨层厚度增减,只有在油墨传递时出现,不印刷时,各辊墨层有在油墨传递时出现,不印刷时,各辊墨层厚度相等。厚度相等。(3 3)墨辊排列不同,墨层厚度分配不同。)墨辊排列不同,墨层厚度分配不同。(4 4)印刷中途改变印版的供墨量或开始印刷)印刷中途改变印版的供墨量或开始印刷调整供墨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调整供墨量,

40、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新的平衡。新的平衡。(5 5)墨辊数量少,改变印版供墨量的印刷过)墨辊数量少,改变印版供墨量的印刷过渡过程将缩短。渡过程将缩短。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5151 墨量调节墨量调节(视频)(视频)n n墨路不连续墨路不连续n n整体:整体:n na.a.转角或转速转角或转速n nb.b.墨斗辊与传墨斗辊与传墨辊接触时间墨辊接触时间压力压力n nc.c.刀辊间隙刀辊间隙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2023/4/165252墨量调节墨量调节n n局部局部:若干:若干墨区,调节墨区,调节螺钉,刀辊螺钉,刀辊间隙间隙选择

41、题:选择题:局部调节墨量局部调节墨量是为了适应印刷品(是为了适应印刷品()的需要)的需要 。A不同墨不同墨区墨量区墨量 B实地区域实地区域 C深深浅色浅色 D网点区域网点区域2023/4/1653第六节第六节 平版印刷机的润湿平版印刷机的润湿装置及润湿液装置及润湿液一、润湿装置的作用一、润湿装置的作用 二、润湿装置的类型和原理二、润湿装置的类型和原理三、水辊传动与起落装置三、水辊传动与起落装置四、润湿装置调节四、润湿装置调节五、润湿液五、润湿液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54五、润湿液五、润湿液1.1.润湿液的作用润湿液的作用(1 1)润湿作用。印版空形成水膜,)润湿作用。印

42、版空形成水膜,抵制油墨浸润,防止脏版。抵制油墨浸润,防止脏版。(2 2)增补作用。与印版摩擦,磨损,)增补作用。与印版摩擦,磨损,粉毛加剧,亲水层破坏。电解质与铝粉毛加剧,亲水层破坏。电解质与铝或锌反应,生成新亲水层。或锌反应,生成新亲水层。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55(3 3)降温作用。)降温作用。控制控制版面油墨的版面油墨的温度温度,油墨粘度随温度微小变化,油墨粘度随温度微小变化,急骤变化。急骤变化。(4 4)清洗作用)清洗作用 。空白部分墨点、空白部分墨点、脏污脏污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562.2.普通润湿液普通润湿液组成及作用组成及作用(1

43、 1)磷酸)磷酸(H3PO4):与铝(锌)反应,生与铝(锌)反应,生成磷酸铝(锌),保持印版润湿性能(增成磷酸铝(锌),保持印版润湿性能(增补作用)。补作用)。(2 2)硝酸铵)硝酸铵(NH4NO3):防止氢气产生:防止氢气产生和纸张泛黄(其它反应)和纸张泛黄(其它反应)(3 3)磷酸二氢铵)磷酸二氢铵 (NH4H2PO4):控制润:控制润湿液酸度。湿液酸度。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57(4 4)重铬酸铵)重铬酸铵 (NH4)2Cr2O7:保:保护印版,提高耐磨能力。护印版,提高耐磨能力。(5 5)阿拉伯胶:保护印版,防止)阿拉伯胶:保护印版,防止脏污和氧化。脏污和氧化。

44、(6 6)柠檬酸:提高印版去污效果)柠檬酸:提高印版去污效果润湿液中,水占润湿液中,水占90%左右。左右。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58普通润湿液的特点普通润湿液的特点(1 1)用液量大,水膜厚;)用液量大,水膜厚;(2 2)易使纸张变形;)易使纸张变形;(3 3)易使油墨乳化;)易使油墨乳化;(4 4)易脏版;)易脏版;(5 5)成本低)成本低。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593.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液(1)降低表面张力原理与方法)降低表面张力原理与方法 水水7.27510-2N/m(20)。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某些水溶液浓度很

45、低,表面张力比纯水低某些水溶液浓度很低,表面张力比纯水低这种水溶液能使其与固体的润湿性能改善这种水溶液能使其与固体的润湿性能改善胶体化学中,把能使溶剂表面张力下降的胶体化学中,把能使溶剂表面张力下降的性质称表面活性,把能降低溶剂表面张力性质称表面活性,把能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称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称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选择题:选择题:润湿液表面润湿液表面张力大,印刷时用液张力大,印刷时用液量(量()。)。A大大 B小小2023/4/1660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亲表面活性剂分子一端亲水(极水(极),一端亲油,一端亲油(憎水非极)(憎水非极)憎水端被排

46、斥到水面浓憎水端被排斥到水面浓集起来集起来对水表面产生引力,削对水表面产生引力,削弱表层分子所受向内拉弱表层分子所受向内拉力,降低表面张力。力,降低表面张力。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61 表面活性剂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浓度较低时浓度较低时,分子分子横向排列,横向排列,表面张力降低表面张力降低少少浓度逐渐升高浓度逐渐升高,分子分子斜立交叉,斜立交叉,表表面张力逐渐面张力逐渐降低降低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62浓度较高时,浓度较高时,分子竖立排列,分子竖立排列,表面张力降低表面张力降低多多浓度继续增加,浓度继续增加,容不下多余分容不下多余分子,张力不再子,

47、张力不再降降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63常用表面活性剂常用表面活性剂20802080: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65016501:烷基(二乙)醇酰胺烷基(二乙)醇酰胺TX-10TX-10: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辛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10乙醇、异丙醇乙醇、异丙醇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64 表面活性剂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C=0,=7.27510-2 N/mC=0.1%,=4.210-2 N/mC=0.3%,=3.610-2C0.3%,不再下降不再下降2080-C2080-C曲线曲线C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65(2)表面

48、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与HLB值值(1 1)表面活性剂分类)表面活性剂分类阳离子阳离子:水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正电:水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正电 阴离子阴离子:水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负电:水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负电 两性离子两性离子:酸性液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酸性液中电离,表面活性基团带正电;碱性液中带负电;中性液不电离带正电;碱性液中带负电;中性液不电离不带电不带电 非离子非离子:水中不电离,这种润湿液最合适:水中不电离,这种润湿液最合适 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66(2)HLB值值HLBHLB值:亲憎平衡值,衡量表面活值:亲憎平衡值,衡量表面活性剂亲水性基团和亲

49、油基团之间性剂亲水性基团和亲油基团之间关系的标准关系的标准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剂的HLBHLB值在值在1 11818之间。之间。HLBHLB值愈小,亲油性愈强,亲水性值愈小,亲油性愈强,亲水性愈弱。愈弱。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67润湿液中润湿液中HLBHLB值在值在7 79 9之间之间HLBHLB值过小,值过小,亲油,与图文结合,亲油,与图文结合,油墨严重乳化油墨严重乳化HLBHLB值过大值过大,亲水,不能在水面,亲水,不能在水面形成表膜形成表膜印刷原理及工艺印刷原理及工艺2023/4/16683.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使用低表面张力润湿液。使用时,

50、把粉末状的润低表面张力润湿液。使用时,把粉末状的润湿剂,用一定量的水溶解,加入水斗中湿剂,用一定量的水溶解,加入水斗中 成本低,无毒性,不挥发,不需配置专用润成本低,无毒性,不挥发,不需配置专用润湿系统,摆动式传水辊润湿装置、达格仑润湿系统,摆动式传水辊润湿装置、达格仑润湿装置等均可使用湿装置等均可使用润湿液表面张力降低了,油墨和润湿液之间润湿液表面张力降低了,油墨和润湿液之间的界面张力也要下降,油墨的乳化加剧。要的界面张力也要下降,油墨的乳化加剧。要严格的控制润湿液浓度和供水量。在不脏版严格的控制润湿液浓度和供水量。在不脏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润湿液的供给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润湿液的供给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