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手法选编.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832714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36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推拿手法选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小儿推拿手法选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手法选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推拿手法选编.pptx(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小儿推拿手法选编小儿推拿手法选编一、小儿推拿手法的特点一、小儿推拿手法的特点n n1 1、有些手法虽然在名称、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和成、有些手法虽然在名称、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和成人相似,但在运用时,其手法刺激强度,节律,频律,操作步人相似,但在运用时,其手法刺激强度,节律,频律,操作步骤和要求却完全不同,如推法。骤和要求却完全不同,如推法。n n2 2、有些手法只用于小儿,不用于成人,如运法、捣法、复、有些手法只用于小儿,不用于成人,如运法、捣法、复式操作法等。式操作法等。n n3 3、小儿推拿手法和成人推拿手法的最大区别,还在于复式、小儿推拿手法和成人推拿手法的最大区别,还

2、在于复式操作法。操作法。n n4 4、在临床应用中,小儿推拿手法经常是和具体穴位结合在、在临床应用中,小儿推拿手法经常是和具体穴位结合在一一起的。如推上七节骨,摩腹,揉脐,捣小天心等。起的。如推上七节骨,摩腹,揉脐,捣小天心等。n n5 5、手法在操作时,都要选用介质。如姜汁、薄荷水、滑、手法在操作时,都要选用介质。如姜汁、薄荷水、滑石粉、按摩膏等,以保护润滑皮肤,增强手法作用,提高效果。石粉、按摩膏等,以保护润滑皮肤,增强手法作用,提高效果。第1页/共55页二、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二、小儿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n n小儿推拿手法的要求是均匀、柔和、平稳从而达到深透作用。小儿推拿手法与成人推拿手

3、法要求的异同?第2页/共55页第二节第二节 小儿推拿补泻方法小儿推拿补泻方法 一、手法的强弱 二、手法操作的方向 三、手法操作的频率和次数 第3页/共55页n n适当的推拿次数和频率,能使疾病很快痊愈;相反,次数少,时间短,达不到治疗量就达不到治疗作用;而次数过多,频率过快则无益身体,反而有害。对年龄大,体质强,病属实证的患儿,手法操作次数则多,频率较快;年龄小,体质弱,病属虚证的患儿则相对次数少,频率较慢。第4页/共55页第三节第三节 小儿推拿常用手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法 第5页/共55页(一)推法(一)推法直推法直推法 n n定义:定义:定义:定义:n n以拇指桡侧面或螺纹以拇指桡侧面或螺纹面

4、,或食中指末节指面,或食中指末节指腹,在患儿体表或一腹,在患儿体表或一定穴位上做单方向或定穴位上做单方向或来回直线推动。来回直线推动。第6页/共55页第7页/共55页直推法动作要领直推法动作要领n n轻快柔和,连续均匀,轻快柔和,连续均匀,直线推动,不得斜曲。直线推动,不得斜曲。单手或双手交替。单手或双手交替。n n频率一般为频率一般为250-300250-300次次/分。分。n n用力大小应做到轻而用力大小应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以不浮,重而不滞,以皮肤不红为宜。皮肤不红为宜。第8页/共55页直推法临床应用直推法临床应用n n常用于手、臂、前额及胸背部的线状穴位。n n一般认为,小儿手部穴

5、位向心方向直推为补,离心方向直推为泄,往返推动为平补平泻。第9页/共55页旋推法旋推法n n用拇指或中指指面在用拇指或中指指面在小儿一定部位或穴位小儿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或逆时针方向上作顺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推摸运动。的旋转推摸运动。第10页/共55页第11页/共55页旋推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旋推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n n轻柔和缓,连续均匀,呈圆形推摸。n n拇指旋推,前臂及腕关节不动,仅靠拇指小幅度运动;中指旋推,中指及腕部各关节不动,靠前臂小幅运动带动中指。频率 150-200次/分。n n临床多用于手足及胸腹部穴位:旋推五经穴、劳宫穴、涌泉穴、膻中穴。第12页/共55页分推法分推法n n用

6、两手拇指指面或桡侧,或食中指指面,自穴位向两旁做分向推动,或作“八”行运动。分为直线分推法和弧线分推法。第13页/共55页分推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分推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n n动作宜轻快,不宜滞重。频率 250-300次/分。n n本法轻快柔和,能分利气血,适用于坎宫,腹部等。第14页/共55页合推法合推法n n用双手拇指螺纹面从穴位两旁向中间推动合拢,又称合法。第15页/共55页合推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合推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n n动作幅度较小,勿挤拢皮肤;仅有横向合推,无弧形合推。n n临床应用较少,一般只用于合推大横纹。第16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选择适应病情需要的介质,边

7、蘸边推,注意干湿多少适宜,不要推破皮肤。n n2根据病情、穴位和部位的需要,注意手法在穴位上的操作方向、用力大小和频律快慢。n n3推法从摩法演变而来,但力度比摩法、运法为重,较指揉法为轻,旋推犹如单指摩法,操作时,注意揣摩,加以区别。第17页/共55页(二)按法(二)按法n n用指或掌根按压一定部位或穴位,由轻而重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分为拇指按法,三指按法,屈指按法,掌根按法等。第18页/共55页第19页/共55页按法临床应用按法临床应用n n拇指按法按触面较小,刺激强度容易控制,全身都可应用;屈指按法适用于关节骨缝处;掌根按法接触面大,刺激缓和,用于腰背部及腹部;鱼际按法柔和,常

8、用于头面及胸腹部位;全掌按多用于腹部。第20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按法属于强刺激手法,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使用时切忌暴力。n n2临床上很少单独应用,多与揉法结合使用。第21页/共55页(三)揉法(三)揉法n n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掌根或手指罗纹面着力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紧贴皮肤,使之带动皮下组织,一起做轻柔和缓的环旋揉动。第22页/共55页揉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揉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n n操作时,压力要均匀着实,动作宜轻柔而有节律性。频率120-200次/分。n n指揉法常用于“点”状穴,操作时可配合使用润滑剂作为介质,既可保护患儿皮肤,又可加强疗效,根据病情需要,可

9、以二指揉或三指柔。鱼际揉和掌揉法用于“面”状穴。本法可消肿止痛、祛风散热、调和气血、理气消积。第23页/共55页第24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操作时,手吸定皮肤不离开,不要在皮肤上摩擦。n n2揉动力量和幅度要适中,不宜过大。第25页/共55页(四)摩法(四)摩法n n医者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掌面放在穴位上,以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为动力,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旋抚摩动作。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第26页/共55页摩法动作要领摩法动作要领n n肩臂放松,肘关节微屈,指掌着力部位随腕关节主动屈伸、旋转;n n指掌在体表作环旋抚摩时,不要带动皮下组织,本法与揉法严格区别,轻

10、而不浮,不吸定体表穴位;n n用力柔和自然,速度均匀协调,压力要大小适当。频率120-160次/分。第27页/共55页摩法临床应用摩法临床应用n n常用于胸腹部及头部“面”状穴,一般指摩适用于头面等部位,掌摩适用于胸腹胁肋等部位。本法对肠胃疾患最为有效,对急性扭挫伤,可用摩法消肿。第28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摩法作用温和,用力不宜过重,也不要过轻。n n2根据病情选择手法摩动的方向和使用的介质。第29页/共55页(五)运法(五)运法n n医者用拇指或食中指指端在穴位上作由此及彼的弧形或环形运动。第30页/共55页运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运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n n指面一定要紧贴施术

11、部位,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指端在体表穴位上作旋转摩擦移动,不带动皮下组织。频率 80-120次/分。n n运法是小儿推拿手法中最轻的一种,常用于面状穴或线状穴,手法操作较推法和摩法轻而缓慢。第31页/共55页(六)掐法(六)掐法n n医者拇指垂直用力,或用指甲重刺患儿某处或穴位。第32页/共55页第33页/共55页掐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掐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n n手握空拳,伸直拇指,指腹紧贴于食指桡侧;用拇指逐渐用力,垂直掐压穴位,切忌爆发用力。n n掐法属强刺激手法,以指代针,常用于点状穴,是急救常用手法;应用时可重刺激穴位,但次数少,可不用润滑剂,但勿伤皮肤。掐后在穴位上继用指揉法,以

12、缓解不适之感。第34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掐时要逐渐用力,达深透为止,不要掐破皮肤。n n2.掐35次,或醒后即止。n n3.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第35页/共55页(七)捏法(七)捏法n n医者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两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第36页/共55页n n捏法也是小儿常用手法之一。多用于脊背部,称为捏脊。该法具有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增强各脏腑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捏脊不仅是治疗疳积、消化不良、腹泻、佝偻病等有效手法,也是小儿保健推拿手法之一。捏法

13、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捏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第37页/共55页第38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和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捏得太紧不容易向前捻动推进,捏少了皮肤容易滑脱,亦不可拧转皮肤,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疼痛。n n2操作时应直线前进,不可歪斜。n n3常用滑石粉为介质。n n4要修剪好指甲,防止划伤皮肤。第39页/共55页(八)捣法(八)捣法n n用中指指端,或食中指屈曲的指间关节着力,作有节奏的叩击穴位的方法。第40页/共55页捣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捣法动作要领及临床应用n n操作时指间关节要自然放松,以腕关节屈伸为动力;位置要准确,用力要有弹性。n n本法相当于“指击法”

14、,或轻点的手法,常用于“小天心”以安神定志。第41页/共55页第42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捣击时不要用暴力。n n2.修剪好指甲,避免捣击时损伤皮肤。第43页/共55页(九)拿法(九)拿法n n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或拇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或拇指和其余二、三、四指指指和其余二、三、四指指腹,相对用力,在患儿一腹,相对用力,在患儿一定部位或者穴位上进行有定部位或者穴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揉动提捏动作,谓节律的揉动提捏动作,谓之拿法。之拿法。分五指拿法、分五指拿法、四指拿法、三指拿法、二四指拿法、三指拿法、二指拿法。指拿法。第44页/共55页拿法动作要领拿法动作要领n n肩臂放松,腕关节自然蓄

15、力,用拇指面着力。动作要连绵不断,着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n n操作时腕部放松,手指着力,用巧劲提拿施术部位的深层筋肌。n n此法为复合手法,含捏、提、揉三种动作形态。操作时以捏法为基础,提、揉为辅助。第45页/共55页拿法临床应用拿法临床应用n n主要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穴位。n n应用时,拿后常继以揉法以缓和刺激。三指拿适用于面积较小的部位,如拿风池及颈项两侧可发散解表,外感头痛常用;拿肩井能通调周身气血,常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手法;拿合谷能治牙痛;拿承山治疗小腿转筋。n n拿肩部、颈项是很好的放松手法颈椎病、肩周炎第46页/共55页第47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动作要协调

16、,切忌死板僵硬,操作时不要突然用力,或力量过大,更不能拿捏太久。n n2.要修剪好指甲,防止指端内扣伤及皮肤。n n3.拿法刺激性较强,常配合捏法同时使用,组成拿捏法。n n4单纯拿法通常放在治疗最后操作。拿法后继以揉法,缓解不适。第48页/共55页(十)摇法 操作 术者用一手握住或扶住关节近端的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作缓和环形旋转运动。做颈项部被动的环转运动称颈项部摇法,依此有肩关节摇法,腕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等摇法。第49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用力由轻到重,由小到大,不得强行使用暴力。n n2.关节摇转时宜缓宜慢。第50页/共55页(十一)捏挤法 用两手拇指、食指

17、捏住选定部位的皮肤,两手相对用力挤捏,称为捏挤法。n n动作要领n n1两手腕放松、端平,两手指尖相对,相距约1厘米。n n2捏起皮肤时动作要轻,相对用力挤捏时速度要快。n n3每个穴位或部位捏挤13次。第51页/共55页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 n1操作时动作要熟练灵活。n n2捏挤范围不宜过大。n n3捏挤不要超过规定次数。第52页/共55页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第53页/共55页第54页/共5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