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全面教程教育心理学PPT课件.pps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88325782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S 页数:333 大小:15.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全面教程教育心理学PPT课件.pps_第1页
第1页 / 共333页
教育心理学全面教程教育心理学PPT课件.pps_第2页
第2页 / 共3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全面教程教育心理学PPT课件.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全面教程教育心理学PPT课件.pps(3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教 育育 心心 理理 学学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l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l教育心理学的创立者:桑代克(Thorndike,1874-1949)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l心理学的创立者:冯特(Wundt,1832-1920)23专题一:学习理论4什么是学习?l有机体的学习: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l人类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l学生的学习: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

2、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过程。5一、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 学习理论是探讨有机体如何在后天获得经验的过程。主要派别:联结派的学习观和认知派的学习观。1 1、学习的结果:、学习的结果:学习使有机体形成什么。学习使有机体形成什么。2 2、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为了实现学习结果,有机体要为了实现学习结果,有机体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活动。进行什么样的加工活动。3 3、学习的条件、学习的条件:顺利进行学习的条件。顺利进行学习的条件。6二、联结派的学习理论l主要观点l主要学说l发展过程7(一)联结派学习理论主要观点 1、关于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关于学

3、习过程:通过不同方式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3、关于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8(二)联结派学习理论主要学说l桑代克的试误联结说l巴甫洛夫、华生的替代联结说(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l格思里的邻近联结说 l斯金纳的强化联结说(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l班杜拉的观察联结说9101112131415三、认知派的学习理论l主要观点l主要学说l发展过程16(一)认知派学习理论主要观点1、关于学习结果:学习是形成反映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2、关于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进行复杂的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3、学习规律与条件: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主动性、内部动机、过去经验、智力等。17(二)认知派学习

4、理论的主要学说格式塔的认知完形说托尔曼的认知符号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 建构主义的认知建构说18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l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学习的过程:积极主动进行类目化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积极主动进行类目化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如何促进学习:类目化过程应该是自下而上,从具体到一般,如何促进学习:类目化过程应该是自下而上,从具体到一般,应该向学生提供较低层次的类目或事物,让他们去应该向学生提供较低层次的类目或事物,让他们去“发现发现”新的类新的类目或类目关系。目或类目关系

5、。l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强调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教材。强调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作为教材。强调发现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发现学习,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1920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说l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的认知结构。学习的结果:形成学科的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同化过程。学习的过程: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同化过程。如何促进学习:同化过程应该自上而下进行,学生原有认知结如何促进学习:同化过程应该自上而下进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构的清晰性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

6、影响。l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强调教材要从一般到具体。强调教材要从一般到具体。强调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强调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21建构主义的认知建构说l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学习的结果:围绕关键概念形成网络化的认知结构。学习的结果:围绕关键概念形成网络化的认知结构。学习的过程:学习者从不同背景和角度出发,所进行的独特的、学习的过程:学习者从不同背景和角度出发,所进行的独特的、非一致性的信息加工活动。非一致性的信息加工活动。如何促进学习:强调自我探索、协作学习。如何促进学习:强调自我探索、协作学习。l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7、进行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注重协作学习。注重协作学习。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注重提供充分的资源,让学生自我探索。2223专题二:学习动机24一、学习动机概述l含义: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l类型: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l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25耶基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1908)效高容易率水平一般程度困难低低动机水平高26二、学习动机的理论27(一)强化理论l基本观点:一种行

8、为发生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数。l强化: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出现可能性的力量。l强化物:能起强化作用的所有刺激物。l正强化与负强化l连续强化与断续强化28断续强化的分类固定间隔固定间隔不固定间隔不固定间隔时间时间固定时间间隔强化(每学习一个小时奖励看电视10分钟)不固定时间间隔强化(不定期抽查学生的作业)频率频率固定频率间隔强化(每做完20个题目奖励看电视10分钟)不固定频率间隔强化29(二)成就动机理论lTa=Ts Taf Ts:追求成功的倾向 Taf:害怕失败的倾向lTS=MSPSIS MS:稳定的追求成功的需要 PS: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IS:成功的诱因值lTaf=Maf

9、PafIaf 30FOS-fearofsuccess(M.S.Horner,1968)女性:Ta=Ts-Taf-Tfos Ts:追求成功的倾向 Taf:害怕失败的倾向 Tfos:害怕成功的倾向31(三)归因理论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B.Weiner,1982)三维度内部的外部的稳定的不稳的稳定的不稳的不可控的可控的不可控的不可控的四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好坏32数学考试成败的原因分析数学考试成败的原因分析成就状态原因例子能力我擅长数学成功努力我复习得很充分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容易了运气这次考得好,太运气了能力我不擅长数学失败努力我准备得不充分任务难度这次考试太难了运气这次我很不

10、走运33积极的归因模式l成功能力和努力自尊、自豪,增强成功期望趋向成就任务l失败缺少努力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就期望增强坚持性,趋向成就任务34消极的归因模式l成功运气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趋向成就任务的倾向l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少坚持性,回避成就任务35(四)自我效能理论(Bandura)l自我效能: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l自我效能的作用:决定对活动的选择;影响人们对困难的态度;影响活动时的情绪。36习得性无力感的产生learnedhelplessness(Seligman,1975):当有机体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和失败,便会产生无能为力、放

11、弃努力的心态。l获得体验:努力却没有结果导致失败与挫折感。l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l形成期待:“将来结果也不可控。”l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降低学习动机、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37(五)认知失调理论(Festinger)38v1美元组:1、这项工作很无聊,我不喜欢。2、我对别人说这项工作很有趣。3、我获得了1美元的奖赏。v20美元组:1、这项工作很无聊,我不喜欢。2、我对别人说这项工作很有趣。3、我获得了20美元的奖赏。39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消除认知失调的途径l改变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l改变认知因素的重要性。l增加一个新的认知因素。40三、内

12、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l创设问题情境l提供成功机会l训练积极归因l促进动机迁移l实现角色转换l订立学习合约41归因训练说明说明讨论讨论示范示范强化矫正强化矫正42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43三角几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几何几何?44独立研究合约独立研究合约(学生)辛西娅(学生)辛西娅(教师)弗赖伯格(教师)弗赖伯格问题:问题:如果非洲很热,而且没有足够的食物,人们如何如果非洲很热,而且没有足够的食物,人们如何才能生存?才能生存?独立研究时间:独立研究时间:每星期二。每星期二。研究项目持续时间:研究项目持续时间:2323周。周。师生碰头时间:师生碰头时间:每星期二,如有必要,另再加。每

13、星期二,如有必要,另再加。活动:活动:辛西娅要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以下列形式表辛西娅要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以下列形式表 达她的研究结果:达她的研究结果:1 1、天气、天气下雨量地图;下雨量地图;2 2、向全班同学发表这个问题的研究结果;、向全班同学发表这个问题的研究结果;评价:评价:如果做了上述工作,辛西娅得如果做了上述工作,辛西娅得A A。可以得到的资源:可以得到的资源:地图册、图书馆有关书籍地图册、图书馆有关书籍 签名:签名:45四、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l及时进行反馈l合理运用外部奖赏l正确进行表扬与批评l营造适度的竞争气氛46奖惩的原则l奖惩应明确、具体、公正、适度奖惩应明确、具

14、体、公正、适度l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l以精神奖惩为主,物质奖惩为辅以精神奖惩为主,物质奖惩为辅l合理运用物质奖励合理运用物质奖励l奖惩方式灵活多样奖惩方式灵活多样l奖励宜当众进行,惩罚最好私下进行奖励宜当众进行,惩罚最好私下进行l切忌将学习任务作为惩罚手段切忌将学习任务作为惩罚手段l奖惩因人而异奖惩因人而异47l对开朗直率的学生对开朗直率的学生直来直去的公开式批评直来直去的公开式批评l对倔强刚毅的学生对倔强刚毅的学生甜言蜜语的柔软式批评甜言蜜语的柔软式批评l对自尊心强的学生对自尊心强的学生点到为止的点化式批评点到为止的点化式批评l对温和顺从的学生对温和顺从的学生和风细雨的温

15、和式批评和风细雨的温和式批评l对毛手毛脚的学生对毛手毛脚的学生警钟长鸣的提醒式批评警钟长鸣的提醒式批评l对粗暴急躁的学生对粗暴急躁的学生避开锋芒的疏导式批评避开锋芒的疏导式批评l对沉默寡言的学生对沉默寡言的学生避开指责的说理式批评避开指责的说理式批评l对傲慢自负的学生对傲慢自负的学生示败揭短的严肃式批评示败揭短的严肃式批评48lIhavegonehome.Ihavewenthome.l老师,我已经抄完了作业,I have went home。49请分析下面的话是否妥当?请分析下面的话是否妥当?l“今天我们将学习火山爆发的原因,以便在明天的考试中得高分。”l“你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的。”l“今天

16、发愤读书,明日光宗耀祖。”l“你前一段在学习中表现不错,今后继续努力。”l“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50案例:案例:l一次,一个语文老师上公开课,讲一词多义,一共讲了五、六个例句,学生有点不专心了。老师故意停下来,用目光扫射教室四周,学生感到莫名其妙,老师问“你们知道我在看什么吗?教师里有黑板报、名言,你们谁能从中找出一个字或词,说出它的两个意思?”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都踊跃发言。“我找了一个,服装的装,有衣服的意思,还有装东西的装。”“我也知道怎么说了,黑有天黑的意思,还有黑心,指心很狠毒。”就连平时语文成绩差的学生也都有了兴趣。结果这节课取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51专题三:知识

17、的学习与教学52一、知识及其分类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知识(广义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智力技能 动作技能53l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l程序性知识是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54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比较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什么怎么做相对静态动态的操作提取速度较慢速度较快,自动执行55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56(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l命题表征:知识以命题的方式表征,命题是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具体由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王红个子矮”l命题网络表征:

18、若干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高个子的王红打了矮个子的李香”57l知识的表征:知识在人脑中的存储和组织形式或者说知识在人脑中的呈现方式。58(二)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贮存l指新命题形成并与已有命题网络中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进行贮存的过程。也是奥苏贝尔所说的新概念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相互作用,将新观念纳入到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l下位学习l上位学习l并列结合学习596061(三)陈述性知识的巩固1、记忆的种类与特征、记忆的种类与特征注意复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消失消失遗忘622、遗忘及其原因l遗忘规律:先快后慢(Ebbinghaus)l遗忘原因:衰退说 干扰说 检索困难说 同化说 压抑说63l积

19、极的遗忘是指当新的知识或上位的命题习得后,一些下位的命题和具体的事例或细节的遗忘不会导致知识的实质性损伤,反而减轻了记忆的负担。l 消极的遗忘:消极的遗忘是指新的知识或上位命题发生了遗忘,或与同化它们的原有观念发生了混淆,从而使知识产生了实质性的损伤。l 陈述性知识的巩固过程实际上就是同消极遗忘做斗争的过程。643、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l精细加工(深加工)l多重编码l尝试回忆l超额学习:超额50%l合理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方式多样65精加工策略举例口诀法谐音法首写字母连接法表象法意义法关键词法LOOKAvariceaarice66Bigredfatthinwethot大热天,红红的

20、太阳,胖子瘦子都出汗。Gas-该死煤气中毒,该死。Persuade-purse劝他买一个钱包。67(四)陈述性知识的提取l知识提取过程并不是把输入头脑中的信息原封不动地简单再现出来,而是对命题网络或图式进行搜索并做出决策地过程,同时也是对知识进行建构的过程。l联想追忆法l推理促进法l再认助忆法l注意转移法68(五)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奥苏贝尔的观点:l逐级分化策略l整合协调策略l先行组织者策略69逐级分化策略l先呈现该学科最抽象、概括、包摄程度较高的观念,然后逐渐分化,呈现其细节和特例,环环相扣。l学生从已知的包攝性较广的整体知识中掌握分化的部分,比从已知的分化部分中掌握整体知识难度要

21、低些。即下位学习比上位学习更容易些。70整合协调策略l当学生所学知识越来越多,认知结构不断分化时,当分化到一定程度,可能产生重叠和冲突,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的要素进行梳理、重组,从而使知识最简约、紧凑。71l教材编写要整合协调,既要符合教材逻辑,自成体系,更要符合学生认知逻辑。不协调的不良后果:用不同术语表达本质上相同的概念,增加了不必要的认知紧张、认知混乱;在各相关课题间制造人为的障碍,使学生不能了解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由于没有明确交代貌似相同的概念之间的不同之处,因此,这些概念往往被作为相同的概念而被学生习得和保持。72先行组织者策略l所谓先行组织者就是在教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学生呈现一

22、种引导性材料,以促进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使新知识易于被同化,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l说明性组织者:提供适当的类属者,它们与新的学习内容产生一种上位关系。l比较性组织者:提供新旧知识的比较性材料,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73l奥苏贝尔的实验:155名大学生学习2500字的关于佛教的知识材料。在第3天和第10天分别进行测验。第一组:先学习500字关于佛教与基督教教义的异同;第二组:先学习500字关于佛教基本教义的内容;第三组:先学习500字关于佛教历史的材料。结果:在三组成绩中,第一组在3天后测验成绩最好;第二组在第10天后测验成绩最好。74 新

23、知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旧知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先行组织者: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程序相同。75(六)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过程1、引起与维持注意;告知教学目标(注意与预期)2、提示学生回忆与巩固原有知识(激活原有知识)3、呈现经过组织的新信息(选择性知觉)4、阐明新旧知识的各种关系,促进新知识的理解(新旧知识相互作用)5、指导学生复习与记忆策略(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6、测量与评价认知结构的特征(根据需要检索信息,提取与建构)76生物学的“减数分裂”教学过程举例1、预期与注意:(1)设计问题、引发注意(2)告知教学目标 能讲出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变化,并讲出精子与

24、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 能讲出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至少5个)能根据细胞分裂图形,判断细胞分裂时期与方式(10个图至少对7个)能绘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随时期变化的曲线图772、激活原有知识:提问有丝分裂的知识 3、选择性知觉:讲述有关概念(同源染色体、精原细胞等)通过多媒体呈现减数分裂的动态变化过程,提醒学生注意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4、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网络:比较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 比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异同785、知识的巩固与转化 小结减数分裂,使减数分裂的知识得到巩固 设计变式练习(图形变式为主)训练学生,使学生形成判别细胞分裂方式与时期的技能 反馈 6、知识的迁

25、移与应用:编制细胞分裂测试题(选择、填空、识图、绘图等)对测验结果作评价79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80(一)程序性知识的表征l产生式:IFTHENIF 是条件项,THEN是反应项。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IFIFTHENTHEN语句。它指明当具备一定条语句。它指明当具备一定条件时,个体将作出一个什么样的反应。技能与社会技能件时,个体将作出一个什么样的反应。技能与社会技能都属于程序性的知识。都属于程序性的知识。l产生式系统:前一产生式的反应为后一产生式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时,互相联系的产生式构成产生式系统。81(二)程序性知识的种类l智力技能: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如观

26、察、记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l动作技能: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按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82(三)智力技能的形成标志l智力技能的对象脱离了支持物l智力技能的进程压缩l智力技能应用的高效率83(四)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志l动作自动化l能利用细微的线索l动觉反馈作用增强l形成运动程序的记忆图式l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84(五)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l展开性策略l变式策略l比较策略l练习和反馈策略85SQ3RSQ3R法:法:l概览 Surveyl问题 Question l阅读 Readl背诵 Recitel复习 Review86(六)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过程(1)引起与

27、维持注意;告知教学目标(注意与预期)(2)提示学生回忆与巩固原有知识(激活原有知识(3)呈现经过组织的新信息(选择性知觉)(4)阐明新旧知识的各种关系,促进新知识的理解(新旧知识相互作用)。(5)指引学生反应,提供反馈与纠正(经变式练习,命题转化为产生式系统)(6)提供技能运用情境,促进迁移(一旦条件满足,行动能自动执行)87专题四: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专题四: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88一一 问题及问题解决问题及问题解决v问题: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感到疑难的情境。v问题解决: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1、问题情境性 2、目的指向性 3、

28、操作序列性 4、认知操作性 89二二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l知觉情境l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l问题表征l原型启发l酝酿效应l知识经验l情绪动机90 知觉情境知觉情境知觉情境就是被直接感知到的问题的空间组织形式。一般而言,知觉情境越简单、越显著,解决问题就越容易。复杂、隐匿或容易引起误解的知觉情境都将妨碍问题解决。91请用连续四条线段把九个黑点连起来:请用连续四条线段把九个黑点连起来:929394 定势作用与功能固着定势作用与功能固着定势,是由先前的活动或经验而造成的一种预先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95定势实验定势实验(LuchinsLuchins,19421942)问题问题ABCD

29、解法解法1211273100D=B-A-2C2141632599318431054942621520594316234932071539318D=A+C82876325D=A-C91848422D=A+C10143686D=A-C96定势对大中学生问题解决影响的结果比较(定势对大中学生问题解决影响的结果比较(任亮等,任亮等,20012001)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总体定势率62.275.878.572.1男生6475.476.972.5定势率女生60.476.780.571.4定势率97功能固着实验:功能固着实验:安装蜡烛问题安装蜡烛问题(DunckerDuncker ,19451945)98 问

30、题表征问题表征问题表征就是对问题信息的搜索、提取和理解、内化的过程,是对觉察到的问题的各种条件和规则的解释。知觉情境、定势作用都会影响到问题表征。99残缺棋盘问题残缺棋盘问题100不适当的表征不适当的表征一个长方块可盖住两个方格想象把长方块放在棋盘中的各个位置正确的表征正确的表征一个长方块可盖住一个黑方格和一个白方格计算切除后剩余的黑白方格数目101德国哥尼斯堡有一条布勒尔河,该河有两条支流,在城中心汇合成一条大河,河中间是岛区。河上有7座桥。哥尼斯堡的一个大学生傍晚散步时,总想一次走过7座桥,而每座桥只准走一次,可是试来试去总是办不到,于是写信给数学家欧拉,请他解决这个问题。欧拉对这个问题进

31、行了仔细分析,把4处地点缩小为4点,并把7座桥简化为7条线。经过如此这般的抽象,欧拉就把一个有着形象因素干扰的难题转化为“1笔画问题”:能否一笔画出该图而只一次通过每个点。简而言之就是,能否不重复地一笔画出该图。102103错误或不完整的问题表征来自于:l信息遗漏l信息误解l隐喻干扰l暗示效应104三三 创造力的实质创造力的实质l创造力与智力l创造力与人格l创造力与年龄l创造力的构成105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高创造力低低智力高106高创造者的特征(斯特恩,1974)l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l寻求次序的人。l高度好奇的人。l武断、自满、略带攻击性的人。l不循常规、不拘礼节、玩世不

32、恭的人。l对工作持之以恒且能自律的人。l具有独立性的人。l具有批判精神,不满足于现状的人。l兴趣广泛的人。l情感丰富的人。l重视审美体验的人。l对社会关系不感兴趣,但具有高度社会敏感性的人。l具有直觉的人。l能影响别人的人。107大学生创造者16PF结果比较(谢光辉,张庆林,1995)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大学生创造者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低乐群性高敏感性高独立性高自律性108109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年龄(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年龄(Lehman)l化学:26-36l数学:30-34l物理:30-34l实用发明:30-34l医学:30-39l植物学:30-34l心理学:30-39l生理学:36-3

33、9l声乐:30-34l歌剧:35-39l诗歌:25-29l小说:30-34l哲学:35-39l绘画:32-36l雕刻:35-39110创造力的构成l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l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l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l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111下列下列8幅图形可令人分别想象到形形色色的事情。猛地一见到这些图形,幅图形可令人分别想象到形形色色的事情。猛地一见到这些图形,你能马上联想到什么词汇呢?请从你能马上联想到什么词汇呢?请从A、B、C、D之中择出最近你所联之中择出最近你所联想的词汇。想的词汇。A心脏 B爱情故事扑克牌别针太阳光线 夕阳 日本国旗 希望112A睡眠梦休息 疲劳罗马字

34、母 早稻 战争 厕所113楼梯 人脸 蛇 进步发展鸟 和平 黄昏 天空114柑桔 钻石 怪兽利齿 降落伞花瓶 地图 接吻 臀部115116l测验满分24分,计算你的总得分。14分以上:富于创造力,头脑中能涌现有独创性的思想,能思考一般人考虑不到的事情。13分以下:头脑比较冷静,对事物的判断比较现实,然而缺乏想象能力,创造性思想不足。117创造力测验创造力测验l以发散思维为指标的创造力测验l以创造个性为指标的创造力测验l以创造成果为指标的创造力测验118119四四 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一)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二)发展直觉思维(三)训练发散思维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四)发展想

35、象力(五)培养创造个性(六)创造技法的训练 头脑风暴法 戈登技术 类比思考法 对立思考法 转换思考法 分合思考法 缺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 联想训练 图形想象训练 展开性思维训练 120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脑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l严禁批评l随心所欲l追求数量l鼓励改进121严密思维严密思维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个学生的智商怎样,就问他:某日,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个学生的智商怎样,就问他:“树上树上有有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十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学生反问:学生反问:“是无声手枪吗?是无声手枪吗?”“不是。不是。”“枪声有多大?枪声有多大

36、?”“80-100分贝。分贝。”“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那就是说会震得耳朵疼?”“是。是。”“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在这个城市里打鸟犯不犯法?”“不犯。不犯。”“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吗?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了吗?”“确定。确定。”老师已经不耐烦了,老师已经不耐烦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OK,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树上的鸟里有没有聋子?”“没有。没有。”“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没有。没有。”“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树上还有没有其他的鸟?”“没有。没有。”“有没有残疾的或

37、饿得飞不动的鸟?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没有。没有。”122 “算不算怀在肚子里的小鸟?算不算怀在肚子里的小鸟?”“不算。不算。”“打鸟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打鸟人眼有没有花?保证是十只?”“没有花,就十只。没有花,就十只。”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且下课铃响了,但学生还在问:老师已经满头是汗,且下课铃响了,但学生还在问:“有没有傻到有没有傻到不怕死的?不怕死的?”“都怕死。都怕死。”“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会不会一枪打死两只?”“不会。不会。”“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所有的鸟都可以自由活动吗?”“完全可以。完全可以。”“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学生满怀信心地说

38、,学生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在树上没掉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老师当即晕倒老师当即晕倒123五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学方法l潜科学教学法l内容不完全教学法l紧急情况分析法l发现教学法l学生提问法124专题五:学习策略专题五:学习策略125一、学习策略及其分类l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和调控方式。126学习策略的分类复述策略:如重复、抄写等认知策略 精加工策略:如联想、口诀、作笔记等 组织策略:如选择要点、列提纲等 计划策略:设置目标、浏览、设疑等元认知策

39、略 监视策略:自我测查、集中注意等 调节策略:如调整阅读速度、复查等 时间管理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管理 其他人的支持127二、认知策略l复述策略:重复、抄写l精加工策略:联想、划线、作笔记等l组织策略聚类组织法(归纳法)概括组织法纲要法网络法128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归纳(123456)1、一条运河;2、沟通南北两方;3、运河段有三个重要城市:如郡、洛阳、余杭;4、运河分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连接海河、淮河、长江、黄河、钱塘江五大江河;6、流经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省。129l如孟姜女:新婚离别思念丈夫缝制寒衣亲送寒衣哭倒长城见丈夫撞死山石130三、元认知策略l元

40、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及对这些方面的计划、监视和调节。“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知识:认知个体、认知任务、认知策略的知识。元认知体验: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视与调节。131元认知调查问卷的部分项目l什么原因使有些人很会解题?l有一天我和一个很会解题的人交谈。我问他是否很会阅读,你认为他会怎样回答?为什么?l一组学生正在计算机上解题,其中一个人自己家中就有一台计算机。对于一个家中没有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解这个题会更难还是更容易?为什么?l大人比小孩更会解题?为什么?l132状态元认知问卷的部分内容l在刚才的解题过

41、程中,我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l我边做题目边检查自己的题做得对不对。l我能意识到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l我自己检查错误。l我在解答问题时,注意选择和组织有关的信息。l133训练元认知的一般方法训练元认知的一般方法l自我提问法l相互提问法l知识传授法l计算机程序教学法l出声思维法(口语报告法)134解代数应用题自我调控单一、准确理解题意阶段1、我把握住基本数量关系没有?2、我将关系句准确得转化成代数式没有?3、我将复杂句成功分解没有?4、题中隐含条件我充分挖掘了没有?二、列方程阶段5、我可以利用题中哪些等量关系列出方程?6、我检验了方程两边的单位是否一致,其含义是否相同?三、解方程及检验、

42、总结阶段7、有没有简便的解法?8、解题后我检验答案了吗?9、解完题后,我总结过解题的思路吗?135小学生作文自我提问单小学生作文自我提问单题目的要求是什么?有关的材料有哪些?还有哪些更新奇的材料?我想表达什么情感或想说明什么道理?有新意吗?哪些材料可以用来表现我的思想和情感?哪些作为主要材料?哪些作为次要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按什么顺序来安排这些材料最能表现主题?能不能列出一个提纲?写完之后,怎样修改作文?136文章阅读理解自我监控问题单l概览概览 这篇文章值不值得我细读这篇文章值不值得我细读?(从大小标题看)(从大小标题看)l初读初读 我扫清阅读障碍了吗我扫清阅读障碍了吗?(背景知识、生

43、字、生词)(背景知识、生字、生词)l细读细读 我能够把整个文章连贯起来理解吗我能够把整个文章连贯起来理解吗?(句子、段落)(句子、段落)l提要提要 我很好地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吗我很好地把握住文章的主题和结构吗?(用纲要法)(用纲要法)l检测检测 我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了吗我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了吗?(句子、段落、结构、记牢、熟练应用)(句子、段落、结构、记牢、熟练应用)137自我监控策略辅导的直接指导模式l教师明确讲解自我监控的含义、内容与价值。l教师通过出声思维呈现自我监控过程。l让学生运用出声思维方式来练习自我监控过程并获得有关体验。l对基本的认知策略、学习技能作规程化训练,使之达到自

44、动化程度。l给学生提供大量练习机会并给予积极反馈。138139140如何用出声思维来矫治差生?l当差生解决一个问题时,先让他们大声报告出他们的思维过程,然后把优秀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程序告诉他们,并要求他们把优秀生用过而他们没有用过的策略记录下来,训练者与之讨论原因,然后再为差生提供一个类似的问题,让其模仿使用,这样经过多次训练后,能有效提高差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41142143144145146147148四、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选择适宜于学习的环境其他人的支持:如寻求教师、同伴帮助149五、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余欣欣等(2001)通过用自行编制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对初一至高三40

45、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初中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还处于他控状态,且尚未内化,策略运用水平不稳定,高中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运用达自控水平;(2)初、高中阶段,优生学习策略总体水平显著高于中等生、差生,而中等生和差生间差异不显著;(3)初中男、女生间学习策略总体水平无显著差异,高中女生学习策略总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余欣欣.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的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37卷第1期。150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关系(胡桂英,许百华.浙江大学学报,2003.3)不同性别和年级的方差分析表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性别0.0923.064年级1.73011.

46、170*性别年级0.1550.253151初中生的路径模型初中生的路径模型学业成就0.3850.3780.625学习策略学习自我效能感152高中生的路径模型高中生的路径模型学业成就0.2510.540学习策略学习自我效能感153六、学习策略的教学六、学习策略的教学l通用学习策略教学模式l学科学习策略教学模式l交叉式学习策略教学模式154学习策略教学的注意事项学习策略教学的注意事项l策略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l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相结合l学习策略教学与动机、自我效能的培养相结合l提供足够的练习与反馈155学科思维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l通过对“专家”与“新手”出声思维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分析问题、解决问

47、题、思路总结三个阶段上的七条思维策略。l编写体现“专家”成功思维策略的训练教程。l通过训练将“专家”的成功思维策略传授给“新手”。156三阶段七策略三阶段七策略解题时,不要匆忙解答,先要准确理解题意;从整体上把握题意,必要的时候画图分析;在理解题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判断解题的思路方向;充分利用已知条件(顺向推理);要善于运用双向推理(顺向推理和逆向推理相结合);克服思维定势,进行扩散性思维;解题后要总结思路,举一反三。157力学问题思维策略的元认知训练(张庆林)力学问题思维策略的元认知训练(张庆林)l实验范型组别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易中难习题组做相应习题做相应习题好差差策略组思维策略训练做相应习题好

48、好差元认知组思维策略训练元认知训练好好好158实验结果实验结果l后测一结果表明,两个思维训练班的成绩平均为后测一结果表明,两个思维训练班的成绩平均为25.84分,分,控制班为控制班为21.20分,差异显著,分,差异显著,p0.01。两班之间,只两班之间,只有中等生有中等生(占(占64%)差异显著;基础题与技巧题相比,)差异显著;基础题与技巧题相比,只有技巧题才有显著差异。只有技巧题才有显著差异。l后测二表明,元认知训练组与思维策略训练组在中等难后测二表明,元认知训练组与思维策略训练组在中等难度题目上的差异不显著,而在高难度的题目上,元认知度题目上的差异不显著,而在高难度的题目上,元认知的训练起

49、到了促进作用。的训练起到了促进作用。159专题六:态度与品德的形成160一、概述161(一)态度的含义及构成l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Freedman)态度是心理倾向。态度有一定的对象。态度有认知、感情和行为倾向成分。态度具有稳定性。162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认知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行为倾向事实评价意向外信念情感倾向显观点情绪偏好行理解为163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因素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注意下列因素:l态度方面的因素态度方面的因素态度各成分是否一致态度各成分是否一致态度的特殊性态度的特殊性态度来自直接经验还

50、是间接经验态度来自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态度的强度与明晰性态度的强度与明晰性164l行为方面的因素行为方面的因素单一行为与多重行为单一行为与多重行为即时行为与长久行为即时行为与长久行为情境压力情境压力l主体方面的因素主体方面的因素态度对象与个人关联的程度态度对象与个人关联的程度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165(二)品德的含义及构成l 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l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166品德的心理结构l道德认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能力l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理性的道德感l道德行为1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