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五中学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茅**** 文档编号:88323248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五中学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五中学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五中学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五中学中考化学猜题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

2、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 )AAgNO3溶液BNaOH溶液C稀醋酸DKNO3溶液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氯化钠做调味品B用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C用灼烧法鉴别棉线与羊毛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腐烂3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酒精勾兑成酒D农家肥腐熟4在科学研究中,常常通过实验的方法将不易观察的现象直观地反映出来。下列实验与这一思想方法不符合的是( )A用红墨水和水扩散研究分子的运动B以木块移动距离表示钢球动能的大小C用铁屑显示磁

3、体周围磁场分布D研究铁生锈5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我国金属资源储量丰富,可以任意开采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得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的“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6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他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开发绿色能源B开展植树绿化活动C关闭所有化工企业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7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烧碱和

4、熟石灰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溶于水观察溶解性B黄金和黄铜灼烧后观察颜色加入稀盐酸C氧气和氢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食盐水和稀盐酸闻气味滴加硝酸银溶液AABBCCDD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C 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D 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9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10以下 1mol 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少的是()A铜B水C氢气D二氧化碳1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

5、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能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C根据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出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温度又升高了12分析下列实验图像,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B某温度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则y轴可以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C分别向足量且等质量的盐酸中加入铁粉、锌粉,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D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

6、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则最终两溶液质量相等13苯(化学式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属于有机化合物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D苯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14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总结中,正确的是A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NaOH、Na2CO3都属于碱类物质,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H2、O2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DH2SO4、(NH4)2SO4都含有SO42-,都能跟Ba(NO3)2反应产生沉淀1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BCD二

7、、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关注的问题。(1)三大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特别时含硫煤燃烧后产生的污染性气体_(填化学式)在空气中容易导致酸雨,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多使用清洁能源。(2)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可减少尾气污染。下列有关乙醇汽油说法正确的是_ (填序号)。A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乙醇汽油可节约化石燃料,且乙醇是可再生能源C 乙醇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 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最小(3)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_ (填序号)。A 潮汐能B 地热能C 石油D 风能(4)氢能源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除产物无污染,还因为

8、_(只需答出一点即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主产品 Na2CO3的俗名为_ ,副产品氯化铵在农业上常可用作_ 。工业制法获得的 Na2CO3中常含有 NaCl 杂质,用下述方法可以测定固体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请分析实验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研磨”的目的是_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 _(填化学式)。“操作”主要有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冷却和称量,其中“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所用的试剂为 _溶液(填化学式)。计算 11 g 固体样品中 NaCl 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_。1

9、8(8分)化学用语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也是研究化学的工具。化学用语贯穿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我们应充分学好、用好它们。按要求从氮气、盐酸、氧化钙、硫酸、硫酸铵、氢氧化镁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填写其化学式一种非金属单质_一种金属氧化物_一种易挥发的酸_一种难溶于水的碱_一种可用作化肥的盐_杜冷丁化学名为哌替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味微苦,无臭;具有镇静、止痛作作用,是一种抗痉挛的止痛药,但是反复作用可成瘾:所以法律规定,杜冷丁是一种毒品,其化学式为:C15H21NO2.试回答下列问题:杜冷丁属于_(填“混合物”、“氧化物”、“有机物”之一)。杜冷丁是由_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哌替啶分子中含有_个原子

10、。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最简整数比)。“关爱生命,拥抱健康”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填序号)。A霉变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存在于花生、玉米和麦类中,食用致癌致畸形,切不可食用。B硝酸钡等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摄入过量的重金属离子就会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C香烟的烟雾中含有的尼古丁是一种兴奋剂,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为保持头脑清醒可吸烟。D杜冷丁等药物被非法使用,即会成为毒品,危害社会、家庭和个人。毒品万万试不得!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甲同学设计实验:向

11、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20mL4%盐酸,用温度计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得出中和反应放热。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方案:实验编号实验方案实验1向20mL4%盐酸中加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2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_,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3_(3)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探究二: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下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绘制分别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加入20mL13.

12、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曲线:水+盐酸的温度变化曲线;曲线: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盐酸的温度变化曲线26秒后,曲线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曲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比较曲线和曲线,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AgNO3溶液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B、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生成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能将废水调至中性C、稀醋酸显酸

13、性,加入稀醋酸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D、KNO3溶液显中性,加入KNO3溶液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综上所分析: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故选B2、D【解析】A、用氯化钠做调味品,正确;B、用氢氧化钙配制波尔多液,正确;C、用灼烧法可以鉴别棉线与羊毛,尝试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故选项说法正确;D、因为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使蛋白质分解,破坏蛋白质的结构,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棉线与羊毛的鉴别方法、氯化钠的用途、配制波尔多液、甲醛能和蛋白质反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C【解析】缓慢氧化是进行的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不会发光、不会燃烧,但会发

14、热。【详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呼吸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热量,不符题意;B、醋的酿造,首先原料要进行发酵,发酵期间要经常翻动,使原料都能与氧气接触,进行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C、酒精勾兑成酒,是把酒精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没有发生氧化反应,符合题意;D、农家肥腐熟,是农作物的桔杆等与氧气发生缓慢反应而变质腐烂成肥,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解析】A.分子的运动是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来证明,正确;B.动能的大小我们直接是看不到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向下滚动的小球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说明,正确;C.磁场的分布我们直接是看不到的,但我们可以通过铁屑的分布来

15、说明,正确;D.研究铁生锈的快慢是利用控制变量和比较的方法,错误。故选D。5、B【解析】A、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金属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尽管储量丰富,不能任意开采,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减少固体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的“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解析】A、合理开发绿色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错

16、误;B、开展植树绿化活动,能减少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错误;C、化工企业生产了大量的化工产品,全面关停化工企业,是不现实的,故该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正确;D、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和塑料,能减少环境污染、白色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错误。故选C。7、B【解析】A、烧碱和熟石灰与盐酸混合都没有气泡产生,不能鉴别;烧碱易溶于水且放热,熟石灰微溶于水,加水溶解的方法能鉴别;故错误; B、黄铜加热变黑,黄金加热不变色,可以鉴别;稀盐酸与黄铜混合有气泡产生,与黄

17、金混合没有现象,加盐酸能将鉴别,故正确; C、氧气和氢气都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不能鉴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不变的是氧气,有变化的是氢气,可以鉴别;故错误;D、食盐水和稀盐酸都没有气味,闻气味不能鉴别;滴加硝酸银溶液,食盐水和稀盐酸都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错误; 故选:B。【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8、D【解析】A由于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随着铁的加入直至过量,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将变成0,故A错误;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一氧化碳的通入,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氧化铁反应完全,固体的质量将保

18、持不变,故B错误;C质量相同的粉末状碳酸钙和块状碳酸钙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相同,故C错误;D向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粉和铁粉,刚开始金属不足,相同质量的锌和铁,铁生成的氢气质量较多;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故D正确。故选:D。9、B【解析】根据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总数,结合图示信息可知B选项中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2+8=1012,即B选项表示为阳离子,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圈内的数代表核电荷数,外面每一层数量之和代表核外电

19、子总数。10、A【解析】等物质的量的物质,求其所含原子个数时,应先考虑该物质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当该物质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越多,则1mol 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就越多,反之,则越少。【详解】A、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因此1mol铜有1mol铜原子;B、一个水分子中有三个原子,因此1mol水中有3mol的原子;C、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原子,因此1mol氢气中有2mol的原子;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有三个原子,因此1mol二氧化碳中有3mol的原子。1mol 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少的是最少的是铜。故选A。【点睛】虽然题干考查的是物质的量的内容,但实际还是考查分子、原子的内容,一个分子是由若干

20、个原子构成,抓住这个重点即可解题 。11、C【解析】A、根据白磷燃烧产物的状态来分析;B、根据白磷燃烧放热来分析;C、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实验温度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瓶内来分析。【详解】A、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A不正确;B、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由低到高,然后慢慢降低至室温,选项B不正确;C、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00%20%,选项C正确;D、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液体进入瓶内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气压显著增大,而不是由温度升高造成的,选项D不正确。故选C。【

21、点睛】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2、C【解析】试题分析: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A、双氧水溶液制氧气,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产生的氧气质量不变,故a表示使用催化剂,b表示未使用了催化剂,错误,B、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固体,由于氧化钙固体会与水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溶质质量分数减少,待温度下降,溶解度又升高,溶质质量分数又升高至原数值,错误,C

22、、根据化学方程式:Zn +2HCl=ZnCl2+H2中Zn与H2的质量关系为65:2,Fe + 2HCl=FeCl2+H2中Fe与H2的质量关系为56:2,表示相同质量的金属,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大,这样溶液中跑掉的质量更大,溶液质量增加更大,故则曲线b代表的是加入锌粉的情况,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两者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故溶质为a、b的两质量相等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T1,分别析出不含结晶水的a、b固体质量不相等,故最终两溶液质量不相等,错误,故选C考点:图像题的解答13、A【解析】A、苯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正确;B、一个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

23、氢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C、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不是质量比;故选项错误;D、苯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14、D【解析】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碳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错误;B、NaOH是氢氧化钠,属于碱。Na2CO3是碳酸钠,属于盐。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以做燃料。C错误;D、H2SO4、(NH4)2SO4都含有SO42-,都能和Ba(NO3)2反应生成BaSO4沉淀。反应方程式为:H2SO4+Ba(NO3)2=2H

24、NO3+BaSO4、(NH4)2SO4+ Ba(NO3)2=2NH4NO3+BaSO4。D正确。故选D。15、B【解析】A、向量筒内倾倒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正对手心,容器口相连,故选项A正确;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胶头滴管不能倒置,防止药液腐蚀橡胶胶帽,故选项B不正确;C、将粉末状固体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竖起试管,故选项C正确;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的三分之一处,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底部,试管与水平面成45度角,故选项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初中化学中的基本操作,理解

25、量筒、胶头滴管、把粉末状固体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给液体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 BD ABD 氢气无毒,极易燃烧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或由水制得,来源广泛 【解析】(1)三大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特别时含硫煤燃烧后产生的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化学式为,在空气中容易导致酸雨,所以我们要合理使用化石燃料,多使用清洁能源。(2)乙醇汽油作为燃料,可减少尾气污染。则有:A、乙醇汽油是由酒精与汽油等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是新型的化合物,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节约化石燃料,乙醇可以由淀粉发酵制取,淀

26、粉存在于粮食作物中,短期内可以大量生产,乙醇是可再生能源,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乙醇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乙醇的化学式为,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氢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最小,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BD。(3)A、潮汐能是新能源,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地热能是新能源,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C、石油是传统能源,不是新能源,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风能是新能源,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BD。(4)氢能源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除产物无污染,还因为氢气无毒,极易燃烧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或由水制得

27、,来源广泛。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纯碱化肥(或氮肥)增大接触面积,使溶解(或反应)更快更彻底BaCl2 和 NaCl AgNO3(或 Na2CO3)3.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流程图中的主要反应是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注意氯化钡溶液的质量。【详解】(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为纯碱,副产品氯化铵由于是含氮的化合物,在农业上常可用作化肥(或氮肥);(2)物质之间接触面积越大,溶解越快,反应也就越快越彻底。“研磨

28、”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使溶解或者反应更快更彻底;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混有氯化钠的碳酸钠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后过滤,“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剩余的 BaCl2和生成的NaCl和原化合物中的NaCl;“操作”主要有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冷却和称量,其中“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是看固体表面是否有附着的氯化钡或者氯化钠,只要检验是否有氯化钡或者氯化钠,氯化钡与AgNO3或者Na2CO3均能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钠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AgNO3或者Na2C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所以所用的试剂为AgNO3或者Na2CO3

29、溶液;设: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xNa2CO3+BaCl2BaCO3+2NaCl106 197x 19.7g x=10.6g固体样品中 NaCl 的质量分数=100%=3.6%。【点睛】认真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18、N2 CaO HCl Mg(OH)2 (NH4)2SO4 有机物 4 39 60:7 C 【解析】(1)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一种非金属单质是氮气(N2);一种金属氧化物是氧化钙(CaO);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一种易挥发的酸是盐酸(HCl)

30、;氢氧化镁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故一种难溶于水的碱是氢氧化镁(Mg(OH)2);一种可用作化肥的盐是硫酸铵((NH4)2SO4);(2)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杜冷丁属于有机物;根据杜冷丁的化学式(C15H21NO2)可知,杜冷丁是由4种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学式为:C15H21NO2可知,一个哌替啶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39个原子;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0:7;“关爱生命,拥抱健康”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霉变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存在于花生、玉米和麦类中,食用致癌致畸形,切不可食用,正确;B、硝酸钡等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摄入过

31、量的重金属离子就会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正确;C、香烟的烟雾中含有的尼古丁有毒,错误;D、杜冷丁等药物被非法使用,即会成为毒品,危害社会、家庭和个人。毒品万万试不得,正确。故选C。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也升高 倒入20mL水 把20mL4%盐酸和20mL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 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盐酸的浓度很稀,不再放热 NaHCO3+HCl=NaCl+H2O+CO2 放热 温度升高 【解析】(1)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也升高;故填:氢氧化

32、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也升高;(2)实验2: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3:把20mL4%盐酸和20mL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故填:倒入20mL水;把20mL4%盐酸和20mL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3)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时,温度升高;故填: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4)26.0秒后,曲线逐渐下降的原因是:盐酸的浓度很稀,不再放热;

33、故填:盐酸的浓度很稀,不再放热;(5)由题意可知曲线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盐酸的反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6)比较曲线和曲线,我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理由是:温度升高;故填:放热;温度升高。【点睛】本考点既考查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又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对实验进行了评价,综合性比较强。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