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829978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 案学习目标1.掌握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的史实,分析殖民者入侵带来的美洲人口结构和族群的变化。2.掌握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分析英国的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替代性变化。3.掌握华工到美洲的史实,认识华工对美洲开发做出的贡献。4.掌握华工到大洋洲的史实,认识华工对大洋洲开发做出的贡献。学习重难点重点:殖民扩张与美洲和大洋洲族群的变化的关系;华工对美洲大洋洲开发的影响。难点: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探学新知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1、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1)“新大陆”被发现后,欧洲国家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2)大约从1

2、6世纪开始,殖民者开始从非洲掳掠、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3)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来到美洲2、美洲族群变化的表现(1)印第安人数量的锐减,欧洲人和非洲黑人数量的激增,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2)来自不同地方的各个族群有着各具特色的文化,他们共同生活在美洲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3、美洲国家人口结构的构成(1)在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所谓的保留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2)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4)只有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

3、对较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的半数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的人口结构的改变1、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3)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2、英国在大洋洲殖民活动的表现(1)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被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2)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原因

4、(1)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2)19世纪中叶以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3)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2、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3、华工在美国的开发(1)在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2)19世纪70年代,加利福尼亚等地的华人已有十几万。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4、华工在大洋洲的开发(1)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

5、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2)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5、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1)主要包含契约华工和因生计所迫出国的两类华工。(2)始于鸦片战争后,延续时间长,自鸦片战争后兴起、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战后达到高湖,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仍有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3)华工流至的地成广。美洲、澳大利和东南亚等地都有华工的身影。6、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影响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海外移民对迁入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向世界传播

6、中国文化,为中国介绍外国文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了不同文明的发展。深化探究探究一:近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1、从旧大路迁移到新大陆2、从已经开发的国家和地区迁移到未开发的地区。3、群体性迁移。探究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国家主要殖民地特点结果西班牙美洲:中美洲、南美洲(巴西除外)亚洲:菲律宾贩卖黑奴、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建立种植园16世纪海上贸易强国葡萄牙非洲:好望角等非洲东西沿岸地区亚洲:印度沿岸、马六甲、中国澳门美洲:巴西暴力掠夺,敲诈勒索荷兰北美洲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新荷兰”;亚洲的马六甲、锡兰、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组织大型商业公司,以亚洲、北美洲为重点,

7、夺取葡萄牙殖民地17世纪成为海上霸主,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英国沿大西洋沿岸建立13块殖民地;在亚洲的印度西、东海岸建立殖民地海盗式掠夺(早期);组织商业公司,从事黑奴贸易,以印度和北美作为扩张重点18世纪中期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随堂训练1在澳大利亚,英国人到来之前原住民人口达75万人,1901年只剩下9万多人。在新西兰,18世纪原住民有25万,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多人。这一变化客观上导致大洋洲()A难民救助问题尤为突出B华工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C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D主流文化出现替代性变化2在欧洲定居者到来之前,美洲大平原上生活着约1000万3000万头野牛,印第安人狩

8、猎野牛的历史超过一万年。到1879年,美国南部的野牛群已完全消失。下列选项中与“野牛群消失”相关的有()横跨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制革技术进步对野牛皮需求的刺激印第安部族的资源和产业遭到破坏工业流水线改变了美国的产业结构ABCD31860年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这是清政府首次明确允许本国人民出洋务工。19世纪后期英国招募的华工,主要在澳大利亚、南非、东南亚等地采矿。美国也大量引进华工,修筑铁路或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劳动。以下关于华工问题的评论,正确的是()工业革命使西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补充奴隶贸易终止后劳动力的不足西方侵略势力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ABCD41

9、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A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C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5美国加州的第一任州长利兰斯坦福曾指出:没有华工,这条重要的国家交通干线(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西段,就不能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时限内完工。利兰斯坦福意在强调华工()A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B改变了北美大陆的人口结构C在美洲传播和发展了中华文化D得到了美国民众的普遍认可

10、6据统计,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1000万人,主体是劳工,商业、政治性移民次之,文化、亲属团聚等又次之。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大批前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C西方列强侵略扩张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7美国许多州名和地名源于印第安部落语言,印第安文化中一些反映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的词汇也进入了英语。除此之外,美式英语还吸收了许多来自非洲黑人的单词。这一状况说明了()A美国文化多元的特征B美式英语脱离了英国本土语言C美利坚民族国家形成D美式英语脱离了美洲本土语言8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口

11、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有大量外国劳工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91822年,英国接受来自澳大利亚的优质羊毛6.8万千克,1830年达到136万千克以上,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毛纺业最大的供应商。此现象直接导致()A澳大利亚发生了工业革命B白人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居民C英国加速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D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不断被剥夺10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南非的开普敦、德班和伊丽

12、莎白港等城镇,英国殖民政府对于亚洲人和非洲人居住区采取防疫措施,将其居住区视为传染病滋生地,并将亚洲人重新安置到远离欧洲人居住区的地方。殖民者的防疫措施()A增强了殖民地民众的民族和独立意识B改变了殖民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C促进了殖民地之间跨地域的人口迁移D强化了殖民城镇中的种族和文化差异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受英国殖民统治影响,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原住民锐减,白人成为主要居民,客观上导致大洋洲主流文化出现替代性变化,D项正确;难民救助问题尤为突出与原住民锐减等不符,排除A项;华工并非大洋洲的主要居民,排除B项;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与欧

13、洲白人成为大洋洲主要居民的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69年,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建成,野牛群被分割成南北两边,为了向筑路工人供应肉类,铁路公司开始雇佣猎手大规模猎杀野牛,正确;野牛的皮毛也进入了商业贸易之中,制革技术进步对野牛皮需求的刺激,正确;野牛对印第安人至关重要,被誉为印第安人的“奔驰的百货商店”,可见印第安部族的资源和产业遭到破坏 ,正确。正确,A项正确;工业流水线改变了美国的产业结构与“野牛群消失”无关,错误,排除B项;错误,排除C项;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

14、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正确,19世纪中叶之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正确,D项正确;工业革命使西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不是华工出国的原因,错误,排除AB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C解析:题干所给材料“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体现出杜库雷认为西方殖民扩张是传播文明的重要方式,联系所学知识,这混淆了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强调西方对东

15、方文明促进作用”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问题,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杜库雷试图掩盖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加州的第一任州长利兰斯坦福曾指出:没有华工,这条重要的国家交通干线(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西段,就不能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时限内完工。”可知,华工对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开发做出了贡献,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A项正确;华工移民美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人口结构,但不会改变北美大陆的人口结构,夸大了华工移民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在美洲的传播,排除C

16、项;材料未体现得到美国民众的普遍认可,“普遍”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6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1000万人,主体是劳工,商业、政治性移民次之”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人进行海外移民,输入劳动力到殖民地去进行了开发建设,这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有关,C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排除A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是列强殖民扩张的结果,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且世界的形成并非当时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美国许多州名和地名源于印第

17、安部落语言”,“美式英语还吸收了许多来自非洲黑人的单词”可以看出美国既有印第安文化的影响,又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其文化多元的特征,A项正确;美式英语并未脱离英国本土语言,排除B项;材料与美利坚民族国家的形成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美式英语受到美洲本土语言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为突出的国家,因此发展速度最快,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A项正确;当时德国是移民输入国,而不是输出国,排除B项;19世纪末,德国没有因为大规模战争而损失大量的人口,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就已经形成了代议制,虽然当

18、时的代议制还不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澳大利亚向英国大量出口羊毛,而养羊需要大量土地,这导致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不断被剥夺,D项正确;澳大利亚主要是农业殖民地,未发生工业革命,排除A项;白人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居民不是直接影响,排除B项;英国加速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与羊毛大量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殖民政府把亚洲人和非洲人的居住区视为传染病滋生地,将亚洲人安置到远离欧洲人居住区的地方,用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做法防疫,强化了殖民城镇中的种族和文化差异,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防疫措施对殖民地民众民族意识的影响,排除A项;仅此防疫措施不能说明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有所改变,排除B项;促进了殖民地之间跨地域的人口迁移与“将亚洲人重新安置到远离欧洲人居住区”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