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本科论文.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828954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本科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本科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本科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本科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题名称 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 11模具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系 2014524提交时间: 年 月 日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诚 信 声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文本和成果,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本毕业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过的作品和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者签名: 2014 年 5 月 10 日目 录毕业设计任务书4摘要6第一章 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71.1 塑件的分析 71.2 ABS的性能分析(材料性能分析) 71.3 AB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8第二章 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2、 82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82.2 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823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与校核 9第三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模具的设计 10 3. 1 主流道的设计11 3. 2 分流道的设计11 3. 3 浇口的设计 123. 4 冷料穴的设计12第四章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12 4. 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12 4. 2 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134. 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4 4.4 模具强度的校核 15第五章 模架的选用 16第六章 排气系统的设计 17第七章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187. 1 推出方式的确定 187. 2 脱模力的计算 197. 3 校核推出机构零件的尺寸 19第

3、八章 冷却系统的设计 208. 1 冷却介质 208. 2 冷却系统的计算 20第九章 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20第十章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 21参考文献 21附 录 21致 谢 23答辩成绩登记表 24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学 号201113001610专业模具班级11模具毕业设计主题塑料圆形罩模具制造主题类型1塑料模主题来源2全国高等职院抽考试题毕业设计时间 2013 年 11 月5 日至2014 年 5月 24 日1毕业设计内容要求 立题背景及意义、目标、内容、成果;字数500字立题背景及意义: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为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对此研究查阅的大量的资

4、料,首先明白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就是用切削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质成为具有所需要的一定精度、粗糙度等的零件。毕业设计目标:为了能具体确切的说明过程,使工件能按照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加工出来,就得制定复杂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来作为生产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学习研究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意义与作用就是本课题研究目标。本设计拟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设计过程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工件的安装和夹紧.安装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件加工精度,安装是否方便和迅速,又会影响辅助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生产率,夹具是加工工件时,为完成某道工序,用来正确迅速安装工件的装置.它对保证加工精度、提高生产率和减轻工人劳动量有很大

5、作用。这是整个设计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设计的主要内容:我在实习中接触的大多数模具是塑料模具,所以我就选择了在实习时我们公司接到的一模具的设计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的设计我结合公司的设计图纸设计了这套模具的分型面、主流道、浇口、分流道、推杆、导柱、推板等部分。毕业设计成果:通过本次设计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设计,它系统的介绍了塑料圆形罩模具中的各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整套模具的装配和使用。本设计在保证加工质量,做到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1 主题类型:与专业课程相关2 主题来源:工作任务题,实践实训题,模拟或仿真题,学生自选题。2 主要参考资源(参考文献、图书文献、相关网站)3 1 陆

6、志刚主编.塑料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 2 冯炳尧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阎亚林主编.塑料模具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刘航 主编. 模具制造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5 钱可强编著机械制图(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范建蓓编著 压铸模与其他模具 机械工业出版社 3毕业设计进度安排:起 止 时 间阶 段 内 容2013年11月25日至2013年12月6日任务下达,材料准备,课题选择2013年12月7日至2013年12月25日毕业设计2013年12月26日至2014年5月15日设计反馈,修改2014年5月16日至2014年5月

7、23日答辩4.指导老师审核意见: 指导老师(签字):年 月 日 主要参考资源3 :参考文献:作者,论文篇名,刊物名,出版年,卷(期),论文在刊物中的页码。图书文献: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引用内容所在页。 本任务书经指导教师审阅通过后,必须上传至世界大学城“职教新干线”学生个人空间“毕业设计”栏目内。 塑料圆形罩模具制造摘 要我在实习中接触的大多数模具是塑料模具,所以我就选择了在实习时我们公司接到的一模具的设计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的设计。我结合公司的设计图纸设计了这套模具的分型面、主流道、浇口、分流道、推杆、导柱、推板等部分。由于在公司没有相应的设计手册、许多计算的部分我都是借鉴的

8、公司的设计图纸。本套模具是一套一腔四模的注射模,比之单型腔模具而言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本设计为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设计,它系统的介绍了塑料圆形罩模具中的各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整套模具的装配和使用。其中,涉及到注射机各种参数的选取、零部件的加工方法、注射模的结构及相关的计算问题及特种加工工艺。在该模具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了零件图和装配图,以及制定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本设计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在提高生产率的同时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关键字 圆形罩,分型面,参数化,模具设计,浇注系统第一章.塑件成型工艺性分析1.1 塑件的分析(1)外形尺寸该塑件壁厚为2.4 mm

9、塑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太长,适合于注射成型,如图1-1所示。 图1-1(2)精度等级 塑件的尺寸精度为MT5,属于低精度,根据精度等级和尺寸大小查表,得到各尺寸的实际公差并按此公差进行计算。(3)脱模斜度 ABS属无定型塑料,成型收缩率较小,参考相关资料选择该塑件上型芯和凹模的统一模斜度为1。1.2 ABS的性能分析(材料性能分析) (1)使用性能 综合性能好,冲击强度、力学强度较高,尺寸稳定,耐化学稳定性,电气性能良好;易于成型和机械加工,其表面可镀铬,适合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摩零件、传动零件和结构零件。 (2)成型性能 无定型塑料。其品种很多,各品种的机电性能及成型特性也各有差异

10、,应按品种来确定成型方法及成型条件。 吸湿性强。水的质量分数应小于0.3%,必须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泽的塑件应要求长时间预热干燥。 流动性中等。溢边料0. 04 mm左右。 模具设计时要注意浇注系统,选择好进料口的位置、进料形式。当推出力过大或机械加工时塑件表面易呈现白色痕迹。 (3) ABS的主要性能指标 其性能指标见下表 ABS的性能指标1.3 ABS的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1) 注射成型过程 成型前的准备。对ABS的色泽、粒度和均匀度等进行检验,由于ABS吸水性较大,成型前应进行充分的干燥。 注射过程。塑件在注射机料筒内经过加热、塑化达到流动状态后,由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成型。

11、其过程可分为充模、压实、保压、倒流和冷却5个阶段。 塑件的后处理。处理的介质为空气和水,处理温度为6075,处理时间为1620 s. (2) 注射工艺参数 注射机:螺杆式,螺杆转数为 30 r/min. 料筒温度():后段15170;中段165180;前段180200. 喷嘴温度():170180。 模具温度():5080。 注射压力(MPa):60100。成型时间(s) : 30(注射时间取1. 6,冷却时间20. 4,辅助时间8).第二章.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2.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通过对塑件结构形式的分析,分型面应选在端盖截面积最大且利于开模取出塑件的底平面上,其位置如图2-1所示。 图

12、2-12.2 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的确定 (1) 型腔数量的确定 该塑件的精度要求一般在23级之间,且为大批量生产,可采取一模多腔的结构形式。同时,考虑到塑件尺寸、模具结构尺寸的大小关系,以及制造费用和各种成本费等因素,初步定为一模两腔结构形式。 (2) 型腔排列形式的确定多型腔模具尽可能采用平衡式排列布置,且力求紧凑,并与浇口开设的部位对称。由于该设计选择的是一模两腔,故采用直线对称排列,如图2-2所示。 图2-2 (3)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本模具设计为一模两腔,呈直线对称排列,根据塑件结构形状,推出机构拟采用脱模板推出的推出形式。浇注系统设计时,流道采用对称平衡式,浇口采

13、用侧浇口,且开设在分型面上。因此,定模部分不需要单独开设分型面取出凝料,动模部分需要添加型芯固定板、支撑板和脱模板。由以上综合分析可确定选用带脱模板的单分型面注射模。2.3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与校核 (1)注射量的计算通过三维软件建模设计分析计算得塑件体积:塑件质量: 式中,为塑料密度,查阅有关资料可取1. 02 g/cm3 。(2)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 浇注系统的凝料在设计之前不能确定准确的数值,但是可以根据经验按照塑件体积的0. 2 1倍来估算。由于本次采用的流道简单并且较短,因此浇注系统的凝料按塑件体积。的0. 2倍来估算,故一次注入模具型腔塑料熔体的总体积(即浇注系统的凝料和两个塑

14、件体积之和)为 (3) 选择注射机根据第二步计算得出一次注入模具型腔的塑料总体积V总=6.5186 cm3,依公式(V公=V总/0. 8)则有:V总/0. 8=6.5186/0. 8 cm3=8.148 cm3。根据以上的计算,初步选定公称注射量为9 cm3,注射机型号为XS-Z-30卧式注射机,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理论注射容量/cm3 30移动形程/mm 160螺杆柱塞直径/mm 28 最大模具厚度/ mm 180注射压力/MPa 119 最小模具厚度/mm 60锁模力/kN 2.5X105锁模形式液压-机械拉杆内间距/mm235 (4) 注射机的相关参数的校核 注射压力校核。根据ABS

15、的成型工艺要求可知,ABS所需注射压力为80 110 MPa,这里取p0=90MPa,该注射机的公称注射压力p公=119 MPa,注射压力安全系数k1=1. 251. 4,这里取k1=1.3,则所以,注射机注射压力合格。 锁模力校核。a.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塑,,则b.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浇,即流道凝料(包括浇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可以按照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来确定。A浇 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A塑的0. 2 0. 5倍。由于本例流道设计简单,分流道相对较短,因此流道凝料投影面积可以适当取小一些。这里取A浇=0. 2A塑。c.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总的投影面积A总,

16、则d.模具型腔内的胀型力F胀,则 式中,p模是型腔的平均计算压力值,通常取注射压力的20% 40%,大致范围为2 5 40 MPa。对于勃度较大且精度较高的塑料制品应取较大值。ABS属中等勃度塑料及有精度要求的塑件,故p模取35 Mpa。 查上表可得该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F锁=25000 kN,锁模力安全系数为k2=l.l1.2,这里取k2=1. 2,则 所以,注射机锁模力合格。 对于其他安装尺寸的校核要等到模架选定,结构尺寸确定后方可行。第三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模具的设计3.1 主流道的设计 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体的入口处,它将注射机喷嘴注射出的熔体导入分流道或型腔中。主流道的形状为圆锥

17、形,以便熔体的流动和开模时主流道凝料的顺利拔出。主流道的尺寸直接影响到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另外,由于其与高温塑料熔体及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因此设计中常设计成可拆卸更换的浇口套。(1)主流道尺寸 主流道的长度:小型模具L主应尽量小于57mm,本次设计中初取50nn进行设计。 主流道小端直径:d=注射机喷嘴尺寸+(0.51)mm=(4+ 0.5)mm=4.5mm 主流道大端直径:d=d+2L主tan7.22,式中=2 主流道球面半径:SR0=注射机喷嘴球头半径+(12)mm=(16+2)mm=18mm球面的配合高度:h = 5mm(2)主流道浇口套形式 主流道衬套为标准件可选购。主流道小端入

18、口处与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易磨损。对材料的要求较严格,因而尽管小型注射模可以将主流道浇口套与定位圈设计成一个整体,但考虑上述因素通常仍然将其分开来设计,以便于拆卸更换。同时也便于选用优质钢材进行单独加工和热处理。设计中常采用碳素工具钢(T8A或T10A),热处理淬火表面硬度为5055 HRC,如图3-1所示。 图3-13.2 分流道的设计 (1)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在设计时应考虑尽量减少在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并尽可能避免熔体温度降低,同时还要考虑减小分流道的容积和压力平衡,因此采用平衡式分流道。 (2)分流道的长度由于流道设计简单,根据两个型腔的结构设计,分流道较短,故设计时可适当选小一些。单边分流

19、道长度L分取15 mm. (3) 分流道截面形状、尺寸 常用的分流道截面形状有圆形、梯形、U形、六角形等,为了便于加工和凝料的脱模,分流道大多设计在分型面上。本设计采用圆形截面,其加工工艺性好,且塑料熔体的热量散失、流动阻力均不大。3. 3 浇口的设计该塑件要求不允许有裂纹和变形缺陷,表面质量要求较高,采用一模两腔注射,为便于调整充模时的剪切速率和封闭时间,因此采用侧浇口。其截面形状简单,易于加工,便于试模后修正,且开设在分型面上,从型腔的边缘进料。侧浇口的截面形状:3. 4 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 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对面的动模板上,其作用主要是收集熔体前锋的冷料,防止冷料进入模具型腔而影响制品的

20、表面质量。本设计仅有主流道冷料穴。由于该塑件表面要求没有印痕,采用脱模板推出塑件,故采用与球头形拉料杆匹配的冷料穴。开模时,利用凝料对球头的包紧力使凝料从主流道衬套中脱出。第四章.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及计算4. 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1)凹模的结构设计 凹模是成型制品外表面的成型零件。按凹模结构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整体式、整体嵌入式、组合式和镶拼式4种。根据对塑件的结构分析,本设计中采用整体式凹模,如图4-1所示。 图4-1(2)凸模的结构设计(型芯)凸模是成型塑件内表面的成型零件,通常可以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类型。通过对塑件的结构分析可知,该塑件的型芯有三个:第一个是成型零件的内表面的大型芯,

21、第二个是成型零件的内表面的圆形孔型芯,第三个是成型的内表面“十字形”型芯。因塑件包紧力较大,所以成型零件的内表面的大型芯设在定模部分;另一个是成型零件的成型的内表面“十字形”型芯,还有一个是成型零件底面的圆形孔设在动模,如图所示,设计时将其放在定模部分,同时有利于分散脱模力并简化了模具结构。将这几个部分装配起来,如图4-2所示。 图4-24. 2 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根据对成型塑件的综合分析,该塑件的成型零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耐磨性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同时要考虑它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能。又因为该塑件为大批量生产,所以构成型腔的嵌入式凹模钢材选用P20(美国牌号)。对于成型塑件外圆筒的大型

22、芯来说,由于脱模时与塑件的磨损严重,因此钢材选用高合金工具钢Cr12MoV。而对于成型内部圆筒的型芯而言,型芯较小,但塑件中心轮毅包住型芯,型芯需散发的热量比较多,磨损也比较严重,因此也采Cr12MoV。4. 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采用平均尺寸法计算成型零件尺寸,塑件尺寸公差按照查表查出的零件公差计算。(1)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塑件外部径向的转换:相应的塑件制造公差1=1.14 mm;相应的塑件制造公差1=1.34 mm.(2)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塑件高度方向尺寸的转换:塑件高度的最大尺寸相应的 塑件轮毅外凸台高度的最大尺寸相应的 (3)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动模型芯径向尺寸的计算。塑件内部径

23、向尺寸的转换动模型芯内孔尺寸:定模型芯尺寸的计算。塑件内孔径向尺寸的转换:(4)型芯高度的计算型芯塑件内腔大型芯高度的计算塑件尺寸转换:成型塑件中心圆筒的型芯高度,塑件中心圆筒高度尺寸转换:(5)成型孔间距的计算第五章.模架及标准件的选用 (1) 注射模架的结构模架也称模体,是注射模的骨架和基体,模具的每一部分都寄生其中,通过它将模具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标准模架一般由定模座板(或叫定模底板T)、定模固定板(或叫定模板A)、动模固定板(或叫型芯固定板B)、动模垫板U、垫块(或叫垫脚、模脚C)、动模座板(或叫动模底板L)、推板(或叫推出底板F)、推杆固定板E、推件板D、导柱、导套、复位杆等

24、组成。 (2) 标准模架的确定 模具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塑件的大小和结构。对于模具而言,在保证足够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结构越紧凑越好,可以以塑件布置在推杆推出的范围之内及复位杆与型腔保持一定距离为原则来确定模架大小,可以大致按下列经验公式来计算。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宽度W须满足:W=W2-10mm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长度L须满足: L=lt-d-30mm 式中 w2推板宽度(mm) ; lt复位杆在长度方向的间距(mm) ; d复位杆直径(mm); 10推杆与垫块之间的双边距离; 30复位杆与型腔之间的双边距离。 根据上式可求得W2和lt这两个参数,再对照中小型标准模架尺寸系列中相应的参数就可以

25、确定模架大小和型号。本设计中: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宽度W 100 mm,因此,推板的宽度w2 W 10 mm 即w2 110 mm对照中小型标准模架尺寸系列中相应的参数就可确定:复位杆直径d为 8 mm,A板宽度为 100 mm。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长度L 230 mm,因此,复位杆在长度方向的间距lt L d 30 mm 即lt 128 mm对照中小型标准模架尺寸系列中相应的参数就可确定: A板长度为315 mm。模架相关零件的尺寸如下表:第六章 排气系统的设计 该塑件由于采用侧浇口进料,熔体经塑件下方的台阶及中间的肋板充满型腔,顶部有一个12 mm小型芯,其配合间隙可作为气体排出的方式,不

26、会在顶部产生憋气的现象。同时,底面的气体会沿着推杆的配合间隙、分型面和型芯与脱模板之间的间隙向外排出。第七章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7. 1 推出方式的确定 本塑件采用圆周为脱模板、中心为推杆的综合推出方式。脱模板推出时为了减小脱模板与型芯的摩擦,设计中在脱模板与型芯之间留出0. 2 mm的间隙,并采用锥面配合,可以防脱模板因偏心而产生溢料,同时避免了脱模板与型芯产生摩擦。7. 2 脱模力的计算F脱= pA(fcossin)其中: f摩擦系数(0.150.3) 取f=0.2P因塑件收缩对型芯产生的单位包紧力(1220MPa) 取p=20MPA塑件包紧型芯的侧面积(mm2) 型芯的脱模斜度 F脱=2

27、0x5.263x(0.2x0.99-0.017)=19.0527. 3 校核推出机构零件的尺寸 (1) 推件板D厚度尺寸的校核 式中 L推件板长度上两推杆的最大距离(mm); B推件板宽度(mm)E 钢材的弹性模量(2.1x105 MPa)F脱模力(N); 推件板中心所允许的最大变形量(mm),一般取制品在被推出方向上的尺寸公差的1/51/10。取制品在被推出方向上的尺寸公差的平均值为3/20. (2) 推杆直径的校核 推杆直径的确定=27.3d 式中 d推杆的最小直径(mm); k安全系数,一般取1.5;L推杆的长度(mm); n推杆的数目。E 钢材的弹性模量(2.1x105 MPa)F脱模

28、力(N); 推杆的强度校核 =140.4 160 式中 推杆所受的应力(MPa); 推杆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其他符号与前相同n推杆的数目。F脱模力(N);d推杆的最小直径(mm);第八章.冷却系统的设计8. 1 冷却介质 ABS属中等勃度材料,其成型温度及模具温度分别为200和5080 。所以,模具平均温度初步选定为60,用常温水对模具进行冷却。即进口温度取20,出口温度取278. 2 冷却系统的计算 (1) 冷却水体积流量的计算 186.65式中 冷却介质的体积流量(m3/min) ; W 单位时间(每分钟)内注入模具中的塑料质量(kg/min);根据生产量确定。 Q1 单位质量的制

29、品在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kJ/kg),可从表常用塑料熔体的单位热流量中选取。 冷却介质的密度(kg/m3)。水的密度为10kg/m3; 1 冷却介质的比热容。水的比热容为4.187kJ/kg. 1冷却介质的出口温度(); 2冷却介质进口温度()。(2)确定管道直径 由于水在湍流状态下的热传递比水在层流状态下的热传递高很多,为了使冷却水处于湍流状态,根据流量与直径的关系确定冷却水管道直径。 (3) 计算冷却水在管道内的流速 =142.05 (4) 计算冷却管道总传热面积 计算冷却管道孔壁与冷却介质之间的传热膜系数h =3.05式中 f 与冷却介质平均温度有关的物理系数,可由有关资料查取; V 冷

30、却介质在管道中的流速(m/s) ; 冷却介质在一定温度下的密度(kg/m3) ; d冷却管道的直径(m)。 计算冷却管道总传热面积 =203.06 模具与冷却介质温度之间的平均温差(=模具的平均温度冷却介质的平均温度)h 冷却管道孔壁与冷却介质之间的传热膜系数 (5) 计算模具应开得冷却管道的孔数 =6 式中 L冷却管道开设方向上模具长度或宽度(m) 第九章.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注射模的导向机构用于动、定模之间的开合模导向和脱模机构的运动导向。按作用分为模外定位和模内定位。模外定位是通过定位圈使模具的浇口套能与注射机喷嘴精确定位;而模内定位机构则通过导柱导套进行合模定位。本模具所成型的塑件比较

31、简单,模具定位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可采用模架本身所带的定位结构。第十章.总装图和零件图的绘制经过上述一系列计算和绘图,将设计结果用总装图来表示模具的结构,用零件图表示内部结构。参考文献1 陆志刚主编.塑料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 冯炳尧主编.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3 阎亚林主编.塑料模具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4 刘航 主编.模具制造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 钱可强编著.机械制图(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范建蓓编著.压铸模与其他模具 机械工业出版社附录表一 冷却水的稳定湍流速度与流量表二 常用塑料熔体的单位热流量表三 不同水温下的

32、f 致谢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道一声:老师,谢谢您!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渐进,毕业论文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审阅与答辩成绩登记表学生姓名文凯班级(专业)11模具系 部机械工程答辩时间2014年5月19日毕业设计题目塑料圆形罩模具制作指导教师评语(建议:从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量、设计的创建性、学术性、实用性、书面表达能力、书写装订规范性、查阅文献资料与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等方面给出评价)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答辩小组意见及成绩定等 答辩老师签名: 、 、 年 月 日毕业设计办公室审核意见 主任(签名): 年 月 日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