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83万吨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8281538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83万吨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年产83万吨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83万吨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83万吨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论7一、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建设规模7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8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8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9五、研究的主要过程11六、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12七、项目总投资估算12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12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13十、研究结论13十一、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7一、项目建设背景17二、项目提出的理由22三、项目建设必要性23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25一、水产品加工市场现状投资分析25二、水产品加工市场供求市场研究26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8一、厂址的选择原则28二、厂址选择方案28三、选址用地权

2、属性质类别及场址现状29四、项目用地利用指标30五、建设条件31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3第五章 生产纲领与产品水平34一、生产纲领34二、产品水平34六、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38一、建设内容38二、建设规模39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40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40二、基本生产条件41第一章 总 论3一、项目摘要3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3四、问题与建议3第二章 项目背景3一、项目提出的背景3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第三章 建设条件3一、项目概况3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3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3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一、建设单位概况

3、3二、研发能力3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3一、市场分析3二、产品生产方案3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3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3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3一、项目建设任务与规模3二、建设规划与布局3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3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3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一、投资估算范围3二、投资估算的依据3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3四、资金使用和管理3第八章 财务评价3一、经济评价原则3二、基础数据3三、总成本费用分析3四、产品销售收入及损益3五、财务盈利能力分析3六、项目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3七、财务评价结论3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一、环境影响3二、环境保护

4、与治理措施3三、环保部门意见3第十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62一、环境保护62二、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64三、消防66第十一章 节能68一、节能背景及目标68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68三、项目能耗种类和数量分析71四、项目节能措施84五、资源综合利用92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93一、建设期管理93二、运营期管理93第十三章 项目建设进度95一、项目实施进度95二、 进度建议表95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6一、投资估算的范围和依据96二、建设投资估算97三、总投资估算99四、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99第十五章 财务评价102一、财务评价的依据102二、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1

5、02三、财务分析103四、不确定性分析104五、财务分析结论105第十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106 甘肃省瓜州XX矿业有限公司XX铁矿年产83万t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省XX矿山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10年12月甘肃省瓜州XX矿业有限公司XX铁矿年产83万t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院 长:总 工 程 师:项目负责人:参与编制人员:安徽省XX矿山设计研究有限公司2010年12月目 录1 总 论11.1 项目背景11.2 项目位置及交通概况11.3 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1.4 项目概况21.5 设计简介41.6 投资估算51.7 技术经济52 市场预测82.1 矿产品需

6、求现状和市场分析82.2 产品价格分析83 地 质113.1 矿区地质特征113.2 矿体特征123.3 资源储量情况154 采 矿174.1 设计基础条件174.2 矿山工作制度及生产规模194.3 矿山服务年限194.4 露天开拓运输方案204.5 采剥方法224.6 采剥工艺224.7 露天采场边坡参数确定264.8 露天境界圈定274.9 年度采剥进度计划294.10 采场防、排水295 矿山排土场315.1 排土场位置选择及排土量315.2 排土场构成参数315.3 排土场容积计算315.4 排土工艺315.5 排土场安全防范措施325.7 排土场关闭和复垦326 选 矿336.1

7、概述336.2 原矿336.3 选矿试验356.4 设计工艺流程及指标376.5 生产能力和工作制度396.6 厂房布置和设备配置406.7 技术检查站及试化验室406.8 辅助设施416.9 卫生防护及安全技术426.10 节能426.11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437 尾矿设施448 矿山机械458.1 概述458.2 主要设备458.3 供排水设施478.4 矿山主要设备表479 总图运输489.1 矿区概况489.2 企业总体布置489.3 总平面布置499.4 内、外部运输4910 供配电及通信5010.1 概述5010.2 电气主要设备材料表5210.3 安全用电5210.4 通讯设

8、施5311 环境保护5411.1 区域环境质量简述5411.2 编制依据5411.3 露天开采矿区的环境保护5411.4 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5712 节 能5912.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5912.2 项目能耗指标分析5912.3 主要节能措施6013 矿山安全与职业卫生6113.1 矿山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6113.2 矿山主要安全防范技术措施6113.3 安全机构设置与应急预案6714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814.1 投资估算6814.2 资金筹措6914.3 投资估算附表6914.4 投资成本费用估算7215 技术经济与结论7415.1 项目概况7415.2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751

9、5.3 成本与费用7515.4 财务分析7615.4 不确定性分析8215.5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8315.6 研究结论与建议84附 件:1、项目委托书; 2、关于甘肃省瓜州县XX铁矿Fe1矿体详查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储备字200820号);3、甘肃省瓜州县XX铁矿Fe1矿体详查地质报告评审意见书(储评字20080402号)。附 图:1、西矿区地形地质图;2、东矿区地形地质图;3、西矿区总平面布置及基建终了平面图;4、西矿区开采终了平面图;5、东矿区总平面布置及基建终了平面图;6、东矿区开采终了平面图;7、开采终了4线、47线剖面图;8、开采终了49线剖面图;9、开采终了43线剖面

10、图;10、采矿方法示意图;11、选矿厂、尾矿库总平面布置图;12、工艺设备形象联系图;13、干预选及选矿工艺流程图;14、主厂房平面配置图。III甘肃省瓜州XX矿业有限公司XX铁矿年产83万t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甘肃省瓜州XX矿业有限公司XX铁矿年产83万t铁矿石采选工程。1.1.2 承办单位瓜州XX矿业有限公司。1.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瓜州XX矿业有限公司XX铁矿年产83万t铁矿石采选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2)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府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3)冶金矿山采选工程设计有关规程规范;(4)中国冶金地质

11、总局西部地勘院甘肃分院甘肃省瓜州县XX铁矿Fe1矿体详查地质报告、酒钢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的矿样试验结果;(5)XX铁矿有关资料。1.1.4 建设规模与目标矿山年采出原矿石83万t,经破碎预选送入选厂的矿石44万t/a,品位19%。矿石破碎加工成粒度30mm、8mm,进行干式预选。供给选厂矿石精矿品位19%,粒度为30mm和8mm两种,经选矿厂选别处理后,年产铁精矿10万t,精矿品位TFe63。1.2 项目位置及交通概况矿区位于瓜洲县城南西直距约50公里,至东北方向锁阳镇直距约35公里,行政隶属瓜洲县锁阳镇东巴兔村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东经952900954015;北纬400300400600。兰

12、新铁路和公路312国道均经过瓜州,从矿区至瓜州约为80,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本区地处祁连山北的低山丘陵区,由一系列近平行的山脉和盆地组成,总体走向北东东南西西向。山脉海拔高度在+1390+1440m之间,高差一般都在10-20m,山势较平缓,沟谷纵横。榆林河在矿区XX自南向北流过,总体干旱缺水。本区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沙较大, 6-8月间常有阵雨和暴雨,往往引起山洪。每年11月至翌年4月为冰冻期。年最高气温36,最低气温可达-34。区内平原及沟谷等地表径流较发育,有数处泉井,可以饮用和农田灌溉。行政区划为瓜州县锁阳镇东巴兔村,区内居民以农牧业为主。生产和生活物资供应

13、主要依赖瓜州等地。1.3 报告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为准则,科学管理、灵活高效、优化配置、持续发展。体现现代矿业“绿色、循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基本原则是依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安全上可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尽量缩短建设周期,达到设计规模的露采矿山;2、采用国内成熟的技术、工艺及设备,建设一个高效率、高效益的矿山;3、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1.4 项目概况1.4.1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为新建矿山,矿区位于瓜州县锁阳镇东巴兔村境内。1.4.2 产品方案及建

14、设规模产品方案为:最终产品为TFe品位63%的铁精矿,年产铁精矿10万t。1.4.3 主要建设条件1、地质资源条件根据瓜州XX矿业有限公司2009年11月提交的甘肃省瓜州县XX铁矿Fe1矿体详查地质报告:(1)资源估算储量(332+333+334类)铁矿石量661.53万t,铁平均品位19.32%,其中:Fe1矿体群332资源量243.28万t,333资源量115.5万t,334资源量2.58万t。Fe4矿体群332资源量7.09万t,333资源量6.86万t。其它5条铁矿体(Fe2-Fe7)估算334资源量286.22万t。Fe1低品位矿体(TFe10%,mFe5%)333资源量约1329万

15、t共计:1990.53万t本次设计利用的是Fe1、Fe4已查明的332+333类铁矿石量372.73万t,铁平均品位19.23%;Fe1低品位矿体(TFe10%,mFe5%)333资源量约1329万t;共计:1701.73万t。其他5条矿体为估算的334类资源量(286.22万t),故暂不利用。2、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处干旱地区,地表水、地下水贫乏,矿床岩石富水性质弱,地下水易于疏干。矿体大部分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由于矿床涌水规模小,对矿坑排水影响较小,以上特征反映出:XX铁矿床是以基岩裂隙含水为主的裂隙含水矿床(第二类),矿床顶底板直接充水,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为简单(第一型)3、工程地质

16、条件矿区处祁连山山前冲积平原中下部基岩的隆起地带,地貌特征为构造剥蚀作用所形成,矿区构造不发育,矿区主要工程岩体以块状岩类(第二类)为主,岩体厚度大,产状陡倾,空间展布形态稳定;结构体特征为块体,岩石强度大,属较坚硬岩,综合判定岩体质量级别属级。矿区内发育的级结构面节理,同样对围岩的整体稳定性不产生影响。经初步判定:未来井下开采围岩稳定性较好,井下开采不会引发其它不良工程地质问题的发生,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4、环境地质条件矿区气候条件差,严寒和大风影响矿区的生产;矿区地下水属咸水,不能作为生活用水;矿区及附近未发现有活动性断裂存在,历史记载该地未发生7级的地震。矿区其它环境质量

17、良好,矿山开采不会引发其他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的发生;矿区岩矿石中SiO2含量极高,开采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SiO2粉尘,对从业人员的身体产生危害。以此确定矿区地质环境类型为第二类,矿区地质环境质量中等。总之,矿山水、工、环地质条件较好,归类为-1。5、外部建设条件交通:矿区位于瓜洲县锁阳镇东巴兔村境内,兰新铁路和公路312国道均经过瓜州,从矿区至瓜州约为80,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供水;矿区地处水资源贫乏的山区,矿区生活用水只能靠矿区的外部水源来解决,如东巴兔村。矿区工业用水可取自矿坑涌水。供电:35kV榆安线路115#116#之间的“T”的接点后,组立供电线路1#杆,而后线路一直向南走线至

18、XX矿业选矿厂,电力可满足矿山生产、生活需要。矿区附近劳动力充足,矿山建设条件较好,同时地方政府对此项目积极支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协助矿山落实有关征地、租地、用地等具体问题,并提供优惠条件予以支持。因此矿山建设的外部条件较好。1.5 设计简介1.5.1 设计规模及产品方案设计采矿场规模:本矿露天采场采矿规模按选厂能力确定,根据选矿专业确定的选厂年最大处理能力为44万t矿石(经干式预选后,品位19%)。因设计利用储量中,只有372.73万t的矿石品位达到19%以上,其余1329万t为低品位矿石(TFe10%,mFe5%),而这两种矿石界线不明显,难以分采分出。根据采选比,每年需开采原矿石量

19、83万t(采出原矿石品位置11.97%)方能满足选厂需求。选厂规模:依据委托要求,选厂需利用拆除来的旧设备重新组建安装(设备清单见委托书内容),根据选矿专业提供,现有设备组建成选厂后,日处理能力可达1833t,按年生产240天计算,年处理矿石44万t。产品方案为63%的铁精矿。1.5.2 采矿1、开采方式本次可研设计开采的矿体为已经探明的Fe1和Fe4矿体,分为两个矿区:东矿区的Fe4矿体位于+1560m水平以上,开采方式为山坡露天开采;西矿区为Fe1矿体位于+1210m水平以上,开采方式为凹陷式露天开采。2、矿床开拓采用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式,采场内采用移动后退式坑线开拓。设计运输公路宽8m,

20、隔100200m 设错车道,公路坡度10%。台阶布置:台阶沿地形等高线,并沿矿体走向逐渐向下延伸,开拓顺序自上而下,本次设计开拓台阶:东矿区(Fe4矿体):自+1560m+1620m,共计5个,台阶高15m,台阶坡面角65,基建期内完成+1620m 、+1605m两个平台开拓,余下开拓台阶,在确保二级矿量平衡前提下,随着采矿进度逐步向下开拓;西矿区(Fe1矿体):自+1210m+1420m,共计13个,台阶高15m,台阶坡面角65,基建期内完成+1410m 、+1395m两个平台开拓,余下开拓台阶,在确保二级矿量平衡前提下,随着采矿进度逐步向下开拓;3、基建工程量矿山基建剥离量为:东矿区为27

21、.8万t;西矿区为553.5万t。基建副产矿石量:东矿区为0.77万t;西矿区为42.5万t,按矿山正常进度进行施工,基建时间为12个月。4、采剥方法由于该矿为露天开采,采剥方法:水平分台阶开采,台阶高度15m;采剥顺序总体自上而下。矿体沿地形呈带状分布,长宽比较大,采剥工作线沿矿体走向布置,以矿体中心线向顶底板方向横向推进,实施陡帮开采,相邻平台上下台阶轮流作业。1.6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共分三大部分,分别为选矿场投资估算、尾矿坝投资估算、供电部分投资估算(采矿投资估算不含在本次投资估算范围内)。项目总投资33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171.55万元(不含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1

22、28.45万元,投资构成详见投资构成表。 投资构成表 表1-1序号项目名称金额(万元)1固定资产投资3171.552流动资金128.45其中铺底流动资金48.453项目总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3300.004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铺底流动资金)3220.001.7 技术经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2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2序号指标名称指标数值备注1矿产资源储量东矿区资源储量13.95万t西矿区资源储量1687.78万t合计资源量1701.73万t1.1设计利用资源储量东矿区设计利用量13.67万t西矿区设计利用量1615.31合计利用量1628.981.2设计资源利用率95.7%

23、2采矿2.1矿石生产能力83万t/年采出矿石品位置11.97%2.2建设期12个月2.3矿山生产服务年限21年不含建设期2.4开拓方式公路开拓、汽车运输2.5采矿方法水平分台阶开采2.6开采回采率98%2.7废石混入率5%2.8矿山工作制度240d/8h/13选矿日处理量1833t选矿工作制度240d/12h/2年产精矿量10万tTFe63%选矿成本39.94元/t4投资与资金来源4.1总投资33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71.55万元建设期利息04.2铺底流动资金48.45万元4.3单位矿石投资39.75元/t其中:采矿0元/t未计选矿及尾矿处理39.75元/t4.4资金来源自筹4.4

24、.1自有资金3300.00万元4.4.2借入资金0其中:采矿0元/t5收入、税金及利润5.1产品获利额6500.00万元5.2销售税金及附加690.00万元含资源税和补偿费5.3利润总额208.44万元5.4所得税52.11万元5.5税后利润156.33万元6盈利能力6.1全投资内部收益率6.32%税前6.2投资回收期5.34年税后6.3投资利润率6.32%6.4投资利税率28.80%2 市场预测2.1 矿产品需求现状和市场分析 全球铁矿石生产主要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南非等国。世界铁矿石产量从1992年开始增长,1995年达到10.25亿t,首次突破10亿t,2001年达到10.

25、47亿t。我国1997年生产铁矿石约2.68亿t,2000年生产铁矿石约2.22亿t,2004年生产铁矿石约3.6亿t,成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国。国际铁矿石市场方面,日本、欧共体、中国是三个最主要的铁矿石进口国家与地区,1999年进口额占世界总进口额的69.8%,其中日本占27.4%;西欧占29.8%;中国占12.6%。我国从2003全年进口铁矿石高达1.48亿t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家。2004年进口铁矿石2.7亿t,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4。从长远看,由于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炼钢,包括短流程工艺得到了很大发展,在西方国家的钢产量中,电炉钢产量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从1995年的3

26、7%上升到2005年的45%,预计2010年后将达到60%以上,从而使西方工业化国家铁矿石消费量趋于下降,但是这种下降将被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地区的消费量增加所弥补。目前,我国铁矿石自给率不足75%,重点钢铁企业铁矿石自给率为55%。根据我国铁矿资源现状、矿山建设进度及消费能力等诸多因素判断,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我国早期建成的一批铁矿或因资源枯竭闭坑停产,或因采掘难度的增大,铁矿石产量将在现有水平上略有下降。特别是我国铁矿资源贫矿多、 富矿少,97.2%为贫矿,富铁矿石仅占2.8%,全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个百分点。与此相反,由于钢铁生产能力持续增长,铁矿石

27、需求在不断上升,使供需矛盾越来越加大,对进口铁矿石依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瓜州XX矿业有限公司决定新建瓜州县XX铁矿生产能力为 83万t/年矿石开采项目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2.2 产品价格分析 国内铁矿石市场11月显现小幅波动。铁矿石市场经过了近一年的运行,始终处于压制状态,无论是钢材市场的压制,还是国产矿及进口矿两市场的牵制,这些因素均对整个铁矿石市场形成“多空”作用。临近年底,钢材期货市场形成一波明显的反弹走势,而现货市场也同样有意跟涨,在此情形下,钢厂虽对原料采购依然处于谨慎状态,但随着市场较多利好因素的回归,应对铁矿石市场形成一定推涨动力,在11月份有所表现。具体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第

28、一,国际铁矿石谈判“绝对上涨”的预期,对整体市场形成支撑作用。再加上中国钢铁产量将持续增加,对铁矿石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已高达60%,由此在进口矿一路“喊涨”的境况下,可以预见铁矿石市场的阶段性底部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将会有一波回升行情出现。第二,进口铁矿石港存量的消化,对市场形成回升信号。从10月份下旬开始,进口矿港存量便出现减少。截止10月30日,国内19个港口的铁矿石库存量减至6,762万t,较9月同期减少485万t,这是港存量经过两个月的高位徘徊,再次回落至7,000万t以下。此番进口矿港存量的减少,主要由于前期钢厂并未大量采购铁矿石资源,只是维持常规库存,而部分

29、钢厂库存水平更低,由此在钢材市场出现明显回升的情况下,钢厂开始到市场大量采购资源,在现货资源不充裕的情况下,只得转为采购原有库存资源或对期货资源的采购,由此对整体市场形成拉升。如果进口矿库存量可以持续减少的状况下,铁矿石市场的实质性回升阶段将指日可待。第三,内、外矿市场夹击国内钢铁企业,需求稳定仍是市场运行动力来源。虽然铁矿石市场整体运行不温不火,而钢厂需求的稳定对市场形成支撑,有矿选企业表示,“钢厂都缺铁精粉,铁精粉并不愁卖”。因此,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钢铁需求和价格大幅下滑的境况下,铁矿石价格惨遭腰斩,但铁精粉的需求似乎仍然是个“无底洞”。由此铁矿石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的情况下,卖方的优势地

30、位逐渐显现,存货不出或减产保价均对市场形成推动作用。综上所述,在钢材市场逐渐走出低谷的同时,钢材产量的继续增加,将对铁矿石市场的需求形成有力支撑,随着利好因素的相继出现,铁矿石市场也将掀起年末的最后波澜,有望波动上行。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产品价格,由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带动钢材需求大幅增加,从而使铁矿石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供应严重不足,铁矿石价格也一涨再涨。我国的大型矿山大多是钢铁联合企业,铁矿石产品一般按企业内部价向公司提供铁精矿或球团矿;其他独立矿山或民采矿山按地区市场价出售铁精矿。据有关资料报告,2009年品位为6268的铁精矿在国内市场的出厂价为600元/t左右。总之,铁精矿的市场空间

31、、需求量将会继续扩大或相对稳定地维持一段时间。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与世界钢铁工业经营状况有关,世界钢铁企业大幅增产,铁矿石需求增大,铁矿石原料出现紧缺,价格上涨,反之价格下降。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当前还不能满足我国的巨大需求。为此,他们纷纷制订发展计划,扩大生产。专家对海运铁矿石需求进行了分析与预测:2010年全球铁矿石需求将达8亿t ,其中日本需求量1.3亿t ,欧洲联盟体需求量1.3亿t ,中国需求量将达到5亿t 。鉴于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产能的扩大,近几年铁矿石价格上升幅度可能在20%左右,2010年以后铁矿石价格趋于回落,而我国铁矿石产量近几年一直维持在2.5亿t左右。从长远来看,我国铁矿石可采

32、资源不足,今后我国钢铁企业的发展将更多地依赖国外资源。价格基本维持现在的水平,即保持在550700元/,2010年以后将会回落到合理的价位,即在500700元/间波动。国内铁矿石价格与国际铁矿石价格相关联,但主要因素还是市场需求。钢材消费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增长速度基本相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实施加大基础设施(交通、能源、水电等)建设力度财政政策的结果。按照这一规律预测,未来510年我国铁矿石需求量可以稳定在45.0亿t,年需进口铁矿石2.42.9亿t ,钢材需求量为2.853.0亿t,铁矿石价格基本维持现在的水平,即保持在550700元/t。3 地 质3.1 矿区地质特征XX铁矿区位

33、于塔里木地块敦煌地轴南缘,地层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稳定的敦煌地轴到志留系末,受到强烈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使区内新太古-古元古界地层再度受到区域变质作用和断裂活动。在华力西期继续受到强烈的断裂活动,并伴随有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侵入及后期的热液活动,为该区矿床成因提供了容矿空间和物质来源。3.1.1 地 层矿区处于敦煌地轴新太古-古元古界深变质岩区,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大理岩等,岩性复杂、混乱,地层时代有层无序,本次详查对地层时代进行了重新划分。矿区主要出露为新太古-古元古界敦煌岩群中岩组第二岩段(Ar3Pt1Db-2)、第三岩段(Ar3Pt1Db-3)和第四系(Q):1、新太古-古元古界中岩组第二岩段

34、(Ar3Pt1Db-2):主要为黑云钾长斜长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白云质大理岩等。XX铁矿产于该地层中。2、新太古-古元古界中岩组第三岩段(Ar3Pt1Db-3):主要为白云质大理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3、第四系(Q):则分布于矿区南北的冲积盆地和沟谷中,为洪积砾石、碎石、细砂和粘土等。3.1.2 构 造矿区构造总体为一单斜。轴向北西西,南部地层倾角较缓,北部较陡,主要由黑云钾长斜长片麻岩组成,夹有大理岩,矿体即产于接触带矽卡岩带中。断裂主要有近东西向张性断裂,沿此构造破碎带岩脉发育,并对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和产状起了控制作用。另有近南北向断裂切割地层,对矿体未造成大的破

35、坏。3.1.3 侵入岩区内主要是一些小面积出露的海西期花岗岩()。与成矿有密切的关系。区内岩脉发育,种类较多。主要有辉绿岩脉、花岗岩脉、细晶岩脉、石英脉等。3.1.4 变质作用及质变液蚀变矿区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在断裂带附近局部发育有动力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含矿建造的原岩在温度、压力等挥发组分的影响下发生重结晶、重组合,改变了原岩的矿物成份和结构构造,使矿石的组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出现片麻状构造,部分矿石或脉石矿物重结晶粒度加大,使矿石成为不均粒变晶结构,再加之变质热液、后期岩浆热液的活动,促使岩石中各组分再次进行重新分配、组合、迁移,使已存含铁片麻岩或贫铁矿品位变富

36、形成铁矿体和富矿脉。3.2 矿体特征3.2.1 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矿体产出于新太古-古元古界敦煌岩群中岩组第二岩段(Ar3Pt1Db-2)含铁片麻岩、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中。成矿带断续出露长约10km,在20km2范围内共发现铁矿(化)体数十条,圈定具有工业价值铁矿体7条,走向近东西,倾向北。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少量褐铁矿、赤铁矿等。TFe品位一般为1525%。区内含铁片麻岩构成的含铁矿层,断续长约10千米,含铁片麻岩最长者800米,一般300-400米,厚20-40米,最厚可达150米(Fe1矿体群赋存其中)。矿区内稍具规模矿(化)体大多产出于含铁片麻岩当中,少数除外。

37、成矿带总体走向近东西向,矿体地表倾向北北北东。矿体形态比较复杂,以透镜状、鸡窝状产出,主要7条铁矿体分述如下:Fe1矿体群:位于西矿区,物探异常编号M1,含铁片麻岩(TFe品位10%以上)呈一走向长约600m、宽约150m的不规则纺锤状,Fe1矿体赋存其中,呈矿体群形式出现,倾向北,倾角地表较陡,深部变缓。通过深部钻探控制,49、51及53线地表未见铁矿体,深部见矿,认为主矿体呈透镜状或柱状体向西侧伏,侧伏角约15,深部控制长度500m(45线-53线),厚度变化系数较大,不稳定。Fe1矿体群由7条近于平行的铁矿体组成,矿体间隔10-30米,地表产状北倾,地表较陡,深部变缓。地表倾向0-20,

38、倾角54-76之间。由南向北,由西向东分别为:Fe1-1、Fe1-2、Fe1-3、Fe1-4 、Fe1-5、Fe1-6、Fe1-7。分述如下:Fe1-1矿体:产出标高+1416(地表)+1370m ,走向约长40m,地表有3条探槽(间距约50m)和深部1个钻孔(ZK45-1)控制,呈椭圆形透镜状矿体;地表倾向北,倾角67,地表真厚度:14.83米。向深部延伸不大。Fe1-2矿体:为矿区内最主要矿体之一,产出标高+1414(地表)+1210m ,地表走向长约150m,地表有5条探槽(间距约50m)和深部10个钻孔控制,呈不规则透镜状产出,通过深部钻探控制,49、51线地表未见铁矿体,深部见矿,认

39、为矿体呈不规则透镜体向西侧伏,侧伏角约15,深部控制长度约400m(45线-51线)。矿体地表及深部具分枝复合现象。地表倾向北,倾角55-76。平均真厚度:8.66米。厚度变化系数:40.66%,不稳定。Fe1-3矿体:为矿区内最主要矿体之一,产出标高+1418(地表)+1270m ,地表走向长130m,地表有5条探槽(间距约50m)和深部10个钻孔控制,呈纺锤状透镜体产出;地表倾向北,产状2064,通过深部钻探控制,49、51、53线地表未见铁矿体,深部见矿,认为矿体呈不规则透镜体或柱状体向西侧伏,侧伏角约15,深部控制长度约500m(45线-53线)。平均真厚度:9.43米。厚度变化系数:

40、28.97%,较稳定。Fe1-4矿体:产出标高+1420(地表)+1310m ,走向长50m,地表有3条探槽和深部1个钻孔控制,呈透镜状;倾向北,倾角55。平均真厚度:6.45米。Fe1-5矿体:产出标高地表+1416m ,走向长50m,地表有3条探槽和深部没有钻孔控制,呈透镜状;倾向北,倾角64。地表真厚度:13.60米。Fe1-6矿体:产出标高+1408(地表)+1376m ,走向长50m,地表有3条探槽和深部1个钻孔控制,呈透镜状;倾向北,倾角40。平均真厚度:3.71米。Fe1-7矿体:产出标高+1418(地表)+1375m ,走向长50m,地表有3条探槽和深部1个钻孔控制,呈透镜状;

41、地表倾向北,倾角65。平均真厚度:11.96米。Fe4矿体:Fe4矿体位于东矿区,地表由4条(深部为3条)平行的小矿体组成,矿体间隔2-5米;呈薄层状、透镜状,产状0-2058,地表走向长180m,矿体地表水平厚度一般1.05.1m,厚度变化较大。矿体地表厚度具膨大缩小的特点,自东向西,具有逐渐变窄歼灭。由南向北分别为:Fe4-1、Fe4-2、Fe4-3。分述如下:Fe4-1矿体:产出标高+1611(地表)+1522m ,走向约长180m,地表有2条探槽(间距约110m)和深部1个钻孔(ZK4-1)控制,呈薄层状、透镜状矿体;倾向北,倾角58,平均真厚度:2.80米。厚度变化系数:52.5%,

42、不稳定。Fe4-2矿体:产出标高+1613(地表)+1550m ,地表走向长约80m,地表有2条探槽(间距约110m)和深部1个钻孔控制,呈透镜体产出,倾向北,倾角58。平均真厚度:4.21米。厚度变化系数:22.99%,较稳定。Fe4-3矿体:产出标高+1616(地表)+1565m ,地表走向长150m,地表有2条探槽(间距约110m)和深部1个钻孔控制,倾向北,产状2057,通过深部钻探了解,矿体向深部具尖灭趋势。平均真厚度:2.19米。厚度变化系数:38.11%,较稳定。Fe2矿体:位于西矿区北西方向,地表走向长600m,地表有3条探槽(间距250-280m),走向北西,倾向北东,产状3

43、0-4057-75。平均真厚度:6.44米。厚度变化系数:24.15%,较稳定。为下一步工作重点矿体之一。Fe3矿体:位于Fe2矿体北20-80米,地表走向长370m,地表有2条探槽(间距约250m),走向北西,倾向北东,产状20-4055-70。平均真厚度:9.26米。为下一步工作重点矿体之一。Fe5矿体:位于东矿区Fe4矿体北东约200米处,地表走向长180m,地表有3条探槽(间距50-70m),走向北东东,产状10-2080-85。与物探异常套合较好。平均真厚度:2.62米。具有进一步工作潜力。Fe6矿体:位于东矿区XX,地表走向长180m,地表有2条探槽(间距约90m),走向北西,产状

44、20-3065-72。向下具尖灭趋势。平均真厚度:4.02米。Fe7矿体:位于东矿区Fe6矿体北约50米处,地表走向长50m,为单工程控制,走向北东,产状34072。矿体真厚度:2.94米。3.2.2 矿石物质成份通过野外观察和岩矿鉴定结果分析,矿石矿物较简单,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少量褐铁矿和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石榴子石、;角闪石等矿物组分。磁铁矿:为铁矿石中的主要矿石矿物,半自型-它形中细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多呈浸染状、条带(纹)状等不规则集合体出现。褐铁矿:隐晶胶状,多呈脉状、树枝状不规则集合体,呈岛屿状、不规则状非均匀分布。石英:微晶状-细粒状,多呈不规则集合体。一般粒度0.010.5mm,与磁铁矿、褐铁矿、长石伴生,沿间隙、孔隙、裂隙作非均匀分布。3.2.3 矿石类型1、工业类型根据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有关要求,结合矿体基本分析样的结果和物相结果表明,mFe分布率为64.2%,属弱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