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资”如何锁进“保险箱”.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8065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7.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三资”如何锁进“保险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农村“三资”如何锁进“保险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三资”如何锁进“保险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三资”如何锁进“保险箱”.pdf(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预算价69万元,中标价61.8万元,节 支7.2万元。”这是石城县琴江镇关于琴口村通组公路公开招标的一组数据。“通过公开招标拍卖,不仅激发了农村 三资(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活力,有效避免农村.三资流失,而且促使农村 三资保值增值。”石城县琴江镇纪委书记白晓鸿说。农 村“三资”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成为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 农 村“三资”究竟应由谁来管理,怎样管理,如何升值呢?近日,笔者带着这3个疑问深入石城县农村一探究竟。谁来管理?知根知底当好“严管家”“农村集体经济如果管不严的话,就会像唐僧肉一样,人人都想咬一口。”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村支书王金河一语

2、道破天机。以往由于农村“三资”管理主体在村级,管理不严格,操作不透明,账簿不清晰,导致财务赤字、资产流失、资源被吞现象频发。“追根溯源,传统的监管模式主体不明确、信息滞后、人为因素多,是 造 成 农 村 三资监管难的症结所在。”石城县纪委廉政办负责人黄海灵说,“三资”管理的突破口在于摸清“家底”,建立台账,明确管理的责任主体。石城县自去年7月开始,抽调农经、财政、林业、国土、民政、“三送”办等部门人员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全县各 村(居)“三资”情况调查摸底,各 村(居)成立由报账员、民主理财小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集体经济的清产核资工作。为 确

3、 保 农 村“三 资”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石城县还专门抽调县纪检监察、县农粮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3个督查小组,定 期 下 乡 入 村 督 查 各 村(居)核资情况。清产核资,建起一套完善 的“三 资”台账。据 了 解,石城县通过清产核资,使村集体货币资金增加14.98万 元,村 集 体 资 产 增 加153.35万 元,村集体生产性资源增加0.55万 亩,村 集 体 债 权 增 加174.66万元,清 理 规 范 合 同6 0份。该县还在摸清家底的同时全面实行“村账乡代”制 度,在村级财务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 管 理 权 上 交 至 乡(镇)“三 资”委

4、托代理中心,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推 进“三资”管理朝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怎样管理?公 开 公 平 打 造“众 议 院”村办公楼要不要重新装修、通组公路由谁来承包、自来水工程怎样招标、水塘承包到期怎样续期 以往这些大事都是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人说了算,“一言 堂”的出现往往会滋生腐败。杜 绝“一言堂”,就要实行民主议事,打造公开公平的“众议院”。石城县对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要求必须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 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严格程序进行办理事务。同时财务支出票据由经手人、村理财小组、村监事会、村“两 委”领导联签会审

5、后,再 上 报“三 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财务手续。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农 村“三资”管理的关键是公开透明。石城县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内容、方式、程序、时 限“四个规范”。同时开通“三务”公开一话通免费热线,群众通过热线电话,可以查询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资产、资源、资金运行状况,公开接受公众的查询与监督。此外,网络查询农村“三资”的业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运营,到时可以通过廉政网随时随地查询农村“三资”动态情况。人人参与农村“三资”管理与监督,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由此带动的社会效应也日益明显。今年上半年,石城县基层对农村“三资”方面的信访同比下降了 60

6、%。如何增值?一一共赢共利理出“满意账”“22.68万元,成交!”今年年初,在石城县小松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对小松镇石田村老村部转让进行公开拍卖,最终以22.68万元成交,比预期评估价增收2.43万元。“今 年 1 至 7 月,小松镇共进行了 9 宗公开拍卖、招标活动,成效金额约238万元,节支增收21万余元。”石城县小松镇纪委书记兰云峰说。从小松镇公共交易拍卖中不难看出,公开拍卖招标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村资源、资产保值和增值。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同样需要避免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确保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石城县全面推行“三个统一”,即统一运作模式、统一交易范围、统一规范流程,着力打造阳光

7、交易平台。该县对未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全部进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实行集体询价、集体竞争性谈判采购,对未列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的工程建设,全部进入乡(镇)公共交易站公开招标。同时对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出让,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报 乡(镇)纪委审批,由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招标、拍卖。今年上半年,石城 县10个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交易3 8 宗,交易总额755万元,节支增收125万元。“标后监管同样重要。”石城县纪委干部陈骏说。该县对中标项目施工实施动态跟踪监管,防止围标串标哄抬工程预算价和投标报价,尤其是对中标价明

8、显偏低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监督,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防止低价中标、标后高价结算。“预算价6 9 万元,中标价6L 8万元,节支7.2万元。”这是石城县琴江镇关于琴口村通组公路公开招标的一组数据。“通过公开招标拍卖,不仅激发了农村 三资(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活力,有效避免农村.三资流失,而且促使农村 三资 保值增值。”石城县琴江镇纪委书记白晓鸿说。农村“三资”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成为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农村“三资”究竟应由谁来管理,怎样管理,如何升值呢?近日,笔者带着这3 个疑问深入石城县农村一探究竟。谁来管理?一一知根知底当好“严管家”“农村集体经济如果管

9、不严的话,就会像唐僧肉一样,人人都想咬一口。”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村支书王金河一语道破天机。以往由于农村“三资”管理主体在村级,管理不严格,操作不透明,账簿不清晰,导致财务赤字、资产流失、资源被吞现象频发。“追根溯源,传统的监管模式主体不明确、信息滞后、人为因素多,是 造 成 农 村 三资监管难的症结所在。”石城县纪委廉政办负责人黄海灵说,“三资”管理的突破口在于摸清“家底”,建立台账,明确管理的责任主体。石城县自去年7 月开始,抽调农经、财政、林业、国土、民政、“三送”办等部门人员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全 县 各 村(居)“三资”情况调查摸底,各 村(居)成立由报账员、民主理财小

10、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集体经济的清产核资工作。为确保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石城县还专门抽调县纪检监察、县农粮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3 个督查小组,定期下乡入村督查各村(居)核资情况。清产核资,建起一套完善的“三资”台账。据了解,石城县通过清产核资,使村集体货币资金增加14.98万元,村集体资产增加153.35万元,村集体生产性资源增加0.5 5 万亩,村集体债权增加174.66万元,清理规范合同6 0 份。该县还在摸清家底的同时全面实行“村账乡代”制度,在村级财务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管理权上交至乡(镇)“三资”

11、委托代理中心,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推 进“三资”管理朝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怎样管理?公开公平打造“众议院”村办公楼要不要重新装修、通组公路由谁来承包、自来水工程怎样招标、水塘承包到期怎样续期以往这些大事都是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人说了算,“一言堂”的出现往往会滋生腐败。杜 绝“一言堂”,就要实行民主议事,打造公开公平的“众议院”。石城县对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要求必须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严格程序进行办理事务。同时财务支出票据由经手人、村理财小组、村监事会、村“两委”领导联签会审后,再 上 报“三资

12、”代理服务中心办理财务手续。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农村“三资”管理的关键是公开透明。石城县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内容、方式、程序、时 限“四个规范”。同时开通“三务”公开一话通免费热线,群众通过热线电话,可以查询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资产、资源、资金运行状况,公开接受公众的查询与监督。此外,网络查询农村“三资”的业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运营,到时可以通过廉政网随时随地查询农村“三资”动态情况。人人参与农村“三资”管理与监督,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由此带动的社会效应也日益明显。今年上半年,石城县基层对农村“三资”方面的信访同比下降了 60%。如何增值?共赢共利理

13、出“满意账”“22.68万元,成交!”今年年初,在石城县小松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对小松镇石田村老村部转让进行公开拍卖,最终以22.68万元成交,比预期评估价增收2.43万元。“今 年1至7月,小松镇共进行了 9宗公开拍卖、招标活动,成效金额约238万元,节支增收21万余元。”石城县小松镇纪委书记兰云峰说。从小松镇公共交易拍卖中不难看出,公开拍卖招标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村资源、资产保值和增值。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同样需要避免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确保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石城县全面推行“三个统一”,即统一运作模式、统一交易范围、统一规范流程,着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该县对未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

14、全部进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实行集体询价、集体竞争性谈判采购,对未列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的工程建设,全部进入乡(镇)公共交易站公开招标。同时对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出让,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报 乡(镇)纪委审批,由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招标、拍卖。今年上半年,石城县10个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交易38宗,交易总额755万元,节支增收125万元。“标后监管同样重要。”石城县纪委干部陈骏说。该县对中标项目施工实施动态跟踪监管,防止围标串标哄抬工程预算价和投标报 价,尤其是对中标价明显偏低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监督,严格控制设计

15、变更,防止低价中标、标后高价结算。“预 算 价69万 元,中 标 价61.8万 元,节 支7.2万 元。”这是石城县琴江镇关于琴口村通组公路公开招标的一组数据。“通过公开招标拍卖,不 仅 激 发 了 农 村 三 资(农村资产、资 源、资 金)活 力,有 效 避 免 农 村 三资 流 失,而 且 促 使 农 村 三资 保 值 增 值。”石城县琴江镇纪委书记白晓鸿说。农村.“三资”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成为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农 村“三 资”究竟应由谁来管理,怎样管理,如何升值呢?近 日,笔 者 带 着 这3个疑问深入石城县农村一探究竟。谁来管理?知 根 知

16、 底 当 好“严 管 家”“农村集体经济如果管不严的话,就会像唐僧肉一样,人人都想 咬 一 口。”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村支书王金河一语道破天机。以 往 由 于 农 村“三 资”管理主体在村级,管理不严格,操作不透明,账簿不清晰,导致财务赤字、资产流失、资源被吞现象频发。“追根溯 源,传统的监管模式主体不明确、信息滞后、人为因素多,是 造 成 农 村 三 资 监管难的症结所在。”石城县纪委廉政办负责人黄海灵说,“三 资”管 理 的 突 破 口 在 于 摸 清“家 底”,建立台账,明确管理的责任主体。石 城 县 自 去 年7月开始,抽调农经、财政、林 业、国土、民政、“三 送”办 等 部 门 人 员

17、 组 成 农 村“三 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全 县 各 村(居)“三资”情况调查摸底,各 村(居)成立由报账员、民主理财小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集体经济的清产核资工作。为确保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石城县还专门抽调县纪检监察、县农粮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3 个督查小组,定期下乡入村督查各村(居)核资情况。清产核资,建起一套完善的“三资”台账。据了解,石城县通过清产核资,使村集体货币资金增加14.98万元,村集体资产增加153.35万元,村集体生产性资源增加0.5 5 万亩,村集体债权增加174.66万元,清理规范合同6 0 份。

18、该县还在摸清家底的同时全面实行“村账乡代”制度,在村级财务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管理权上交至乡(镇)“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推 进“三资”管理朝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怎样管理?公开公平打造“众议院”村办公楼要不要重新装修、通组公路由谁来承包、自来水工程怎样招标、水塘承包到期怎样续期以往这些大事都是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人说了算,“一言堂”的出现往往会滋生腐败。杜 绝“一言堂”,就要实行民主议事,打造公开公平的“众议院”。石城县对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要求必须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

19、表会议决议的严格程序进行办理事务。同时财务支出票据由经手人、村理财小组、村监事会、村“两 委”领导联签会审后,再 上 报“三 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财务手续。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农 村“三 资”管理的关键是公开透明。石城县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内容、方式、程 序、时 限“四个规范”。同 时 开 通“三 务”公开一话通免费热线,群众通过热线电话,可以查询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资产、资源、资金运行状况,公开接受公众的查询与监督。止匕外,网络查询农村“三 资”的业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运营,到时可以通过廉政网随时随地查询农村“三 资”动态情况。人人参与农村.“三

20、 资”管理与监督,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由此带动的社会效应也日益明显。今年上半年,石 城 县 基 层 对 农 村“三资”方面的信访同比下降了 60%。如何增值?共 赢 共 利 理 出“满 意 账”“22.68万 元,成 交!”今年年初,在石城县小松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对小松镇石田村老村部转让进行公开拍卖,最 终 以22.68万元成 交,比预期评估价增收2.43万元。“今 年1至7月,小松镇共进行了 9宗公开拍卖、招标活动,成 效 金 额 约238万 元,节 支 增 收21万余 元。”石城县小松镇纪委书记兰云峰说。从小松镇公共交易拍卖中不难看出,公开拍卖招标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村资源、资产保值和增

21、值。在 公 共 资 源 交 易 过 程 中,同样需要避免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确保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石城县全面推行“三个统一”,即统一运作模式、统一交易范围、统一规范流程,着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该县对未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全部进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实行集体询价、集体竞争性谈判采购,对未列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的工程建设,全部进入乡(镇)公共交易站公开招标。同时对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出让,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报 乡(镇)纪委审批,由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招标、拍卖。今年上半年,石城县10个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交易

22、38宗,交易总额755万元,节支增收125万元。“标后监管同样重要。”石城县纪委干部陈骏说。该县对中标项目施工实施动态跟踪监管,防止围标串标哄抬工程预算价和投标报价,尤其是对中标价明显偏低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监督,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防止低价中标、标后高价结算。“预算价69万元,中标价61.8万元,节支7.2万元。”这是石城县琴江镇关于琴口村通组公路公开招标的一组数据。“通过公开招标拍卖,不仅激发了农村 三资(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活力,有效避免农村 三资 流 失,而且促使农村 三资 保值增值。”石城县琴江镇纪委书记白晓鸿说。农村“三资”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成为农民普遍

23、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农 村“三资”究竟应由谁来管理,怎样管理,如何升值呢?近日,笔者带着这3个疑问深入石城县农村一探究竟。谁来管理?知根知底当好“严管家”“农村集体经济如果管不严的话,就会像唐僧肉一样,人人都想咬一口。”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村支书王金河一语道破天机。以往由于农村“三资”管理主体在村级,管理不严格,操作不透明,账簿不清晰,导致财务赤字、资产流失、资源被吞现象频发。“追根溯源,传统的监管模式主体不明确、信息滞后、人为因素多,是 造 成 农 村 三 资 监管难的症结所在。”石城县纪委廉政办负责人黄海灵说,“三资”管理的突破口在于摸清“家底”,建立台账,明确管理的责任主体。石城县自

24、去年7 月开始,抽调农经、财政、林业、国土、民政、“三送”办等部门人员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全 县 各 村(居)“三资”情况调查摸底,各 村(居)成立由报账员、民主理财小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集体经济的清产核资工作。为确保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石城县还专门抽调县纪检监察、县农粮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3 个督查小组,定期下乡入村督查各村(居)核资情况。清产核资,建起一套完善的“三资”台账。据了解,石城县通过清产核资,使村集体货币资金增加14.98万元,村集体资产增加153.35万元,村集体生产性资源增加0.5 5 万

25、亩,村集体债权增加174.66万元,清理规范合同6 0 份。该县还在摸清家底的同时全面实行“村账乡代”制度,在村级财务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管理权上交至乡(镇)“三 资”委托代理中心,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推 进“三 资”管理朝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怎样管理?一 一 公 开 公 平 打 造“众议院”村办公楼要不要重新装修、通组公路由谁来承包、自来水工程怎样招标、水塘承包到期怎样续期 以往这些大事都是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人说了算,“一言 堂”的出现往往会滋生腐败。杜 绝“一言堂”,就要实行民主议事,打 造 公 开 公 平 的“众议 院”。石城县对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

26、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要求必须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 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严格程序进行办理事务。同时财务支出票据由经手人、村理财小组、村监事会、村“两 委”领导联签会审后,再上 报“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财务手续。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农 村“三 资”管理的关键是公开透明O石城县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内容、方式、程 序、时 限“四个规范”。同 时 开 通“三 务”公开一话通免费热线,群众通过热线电话,可以查询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资产、资源、资金运行状况,公开接受公众的查询与监督。止匕外,网络查询农村“三 资”的业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27、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运营,到时可以通过廉政网随时随地查询农村“三 资”动态情况。人人参与农村.“三资”管理与监督,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由此带动的社会效应也日益明显。今年上半年,石城县基层对农村“三资”方面的信访同比下降了 60%o如何增值?共赢共利理出“满意账”“22.68万元,成交!”今年年初,在石城县小松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对小松镇石田村老村部转让进行公开拍卖,最终以22.68万元成交,比预期评估价增收2.43万元。“今 年1至7月,小松镇共进行了 9宗公开拍卖、招标活动,成效金额约238万元,节支增收21万余元。”石城县小松镇纪委书记兰云峰说。从小松镇公共交易拍卖中不难看出,公开拍卖招标盘活了

28、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村资源、资产保值和增值。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同样需要避免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确保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石城县全面推行“三个统一”,即统一运作模式、统一交易范围、统一规范流程,着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该县对未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全部进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实行集体询价、集体竞争性谈判采购,对未列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的工程建设,全部进入乡(镇)公共交易站公开招标。同时对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出让,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报 乡(镇)纪委审批,由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招标、拍卖。今年上半年,石城县10个 乡(

29、镇)公共资源交易站交易38宗,交易总额755万元,节支增收125万元。“标后监管同样重要。”石城县纪委干部陈骏说。该县对中标项目施工实施动态跟踪监管,防止围标串标哄抬工程预算价和投标报价,尤其是对中标价明显偏低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监督,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防止低价中标、标后高价结算。“预算价69万元,中标价6L8万元,节支7.2万元。”这是石城县琴江镇关于琴口村通组公路公开招标的一组数据。“通过公开招标拍卖,不仅激发了农村 三资(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活力,有效避免农村 三资 流 失,而且促使农村 三资 保值增值。”石城县琴江镇纪委书记白晓鸿说。农村“三资”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加强农村“三资

30、”监管成为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农 村“三资”究竟应由谁来管理,怎样管理,如何升值呢?近日,笔者带着这3个疑问深入石城县农村一探究竟。谁来管理?一一知根知底当好“严管家”“农村集体经济如果管不严的话,就会像唐僧肉一样,人人都想咬一口。”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村支书王金河一语道破天机。以往由于农村.“三资”管理主体在村级,管理不严格,操作不透明,账簿不清晰,导致财务赤字、资产流失、资源被吞现象频发。“追根溯源,传统的监管模式主体不明确、信息滞后、人为因素多,是造成农村 三 资 监管难的症结所在。”石城县纪委廉政办负责人黄海灵说,“三资”管理的突破口在于摸清“家底”,建立台账,明确管理的责

31、任主体。石城县自去年7 月开始,抽调农经、财政、林业、国土、民政、“三送”办等部门人员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全 县 各 村(居)“三资”情况调查摸底,各 村(居)成立由报账员、民主理财小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集体经济的清产核资工作。为确保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石城县还专门抽调县纪检监察、县农粮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3 个督查小组,定期下乡入村督查各村(居)核资情况。清产核资,建起一套完善的“三资”台账。据了解,石城县通过清产核资,使村集体货币资金增加14.98万元,村集体资产增加153.35万元,村集体生产性资源增

32、加0.5 5 万亩,村集体债权增加174.66万元,清理规范合同6 0 份。该县还在摸清家底的同时全面实行“村账乡代”制度,在村级财务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管理权上交至乡(镇)“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推 进“三资”管理朝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怎样管理?公开公平打造“众议院”村办公楼要不要重新装修、通组公路由谁来承包、自来水工程怎样招标、水塘承包到期怎样续期以往这些大事都是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人说了算,“一言堂”的出现往往会滋生腐败。杜 绝“一言堂”,就要实行民主议事,打造公开公平的“众议院”。石城县对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要求必

33、须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 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严格程序进行办理事务。同时财务支出票据由经手人、村理财小组、村监事会、村“两 委”领导联签会审后,再上 报“三 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财务手续。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农 村“三 资”管理的关键是公开透明。石城县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内容、方式、程 序、时 限“四个规范”。同 时 开 通“三 务”公开一话通免费热线,群众通过热线电话,可以查询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资产、资源、资金运行状况,公开接受公众的查询与监督。止匕外,网络查询农村“三 资”的业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运

34、营,到时可以通过廉政网随时随地查询农村“三 资”动态情况。人 人 参 与 农 村“三 资”管理与监督,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由此带动的社会效应也日益明显。今年上半年,石城县基层对 农 村“三资”方面的信访同比下降了 60%。如何增值?共 赢 共 利 理 出“满 意 账”“22.68万 元,成 交!”今年年初,在石城县小松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对小松镇石田村老村部转让进行公开拍卖,最 终 以22.68万元成 交,比预期评估价增收2.43万元。“今 年1至7月,小松镇共进行了 9宗公开拍卖、招标活动,成 效 金 额 约238万 元,节 支 增 收21万余 元。”石城县小松镇纪委书记兰云峰说。从小松镇公共交易

35、拍卖中不难看出,公开拍卖招标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村资源、资产保值和增值。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同样需要避免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确保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石城县全面推行“三个统一”,即统一运作模式、统一交易范围、统一规范流程,着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该县对未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全部进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实行集体询价、集体竞争性谈判采购,对未列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的工程建设,全部进入乡(镇)公共交易站公开招标。同时对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出让,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报 乡(镇)纪委审批,由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招标、拍

36、卖。今年上半年,石城县10个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交易38宗,交易总额755万元,节支增收125万元。“标后监管同样重要。”石城县纪委干部陈骏说。该县对中标项目施工实施动态跟踪监管,防止围标串标哄抬工程预算价和投标报价,尤其是对中标价明显偏低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监督,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防止低价中标、标后高价结算。“预算价69万元,中标价61.8万元,节支7.2万元。”这是石城县琴江镇关于琴口村通组公路公开招标的一组数据。“通过公开招标拍卖,不仅激发了农村 三资(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活力,有效避免农村.三资流失,而且促使农村 三资 保值增值。”石城县琴江镇纪委书记白晓鸿说。农村“三资”关系着农

37、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成为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农村“三资”究竟应由谁来管理,怎样管理,如何升值呢?近日,笔者带着这3个疑问深入石城县农村一探究竟。谁来管理?知根知底当好“严管家”“农村集体经济如果管不严的话,就会像唐僧肉一样,人人都想咬一口。”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村支书王金河一语道破天机。以往由于农村.“三资”管理主体在村级,管理不严格,操作不透明,账簿不清晰,导致财务赤字、资产流失、资源被吞现象频发。“追根溯源,传统的监管模式主体不明确、信息滞后、人为因素多,是 造 成 农 村 三资 监管难的症结所在。”石城县纪委廉政办负责人黄海灵说,“三资”管理的突破口在于摸

38、清“家底”,建立台账,明确管理的责任主体。石城县自去年7月开始,抽调农经、财政、林业、国土、民政、“三送”办等部门人员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全 县 各 村(居)“三资”情况调查摸底,各 村(居)成立由报账员、民主理财小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集体经济的清产核资工作。为确保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石城县还专门抽调县纪检监察、县农粮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3个督查小组,定期下乡入村督查各村(居)核资情况。清产核资,建起一套完善的“三资”台账。据了解,石城县通过清产核资,使村集体货币资金增加14.98万元,村集体资产增加153.

39、35万 元,村 集 体 生 产 性 资 源 增 加0.55万 亩,村集体债权增加174.66万元,清 理 规 范 合 同60份。该县还在摸清家底的同时全面实行“村账乡代”制度,在村级财务所有权、使 用 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管理权上交至乡(镇)“三 资”委托代理中心,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推 进“三 资”管理朝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怎样管理?公 开 公 平 打 造“众 议 院”村办公楼要不要重新装修、通组公路由谁来承包、自来水工程怎样招标、水塘承包到期怎样续期 以往这些大事都是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人说了算,“一 言 堂”的出现往往会滋生腐败。杜 绝“一言堂”,就要实行民主议事,打 造

40、公 开 公 平 的“众议 院”。石城县对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要求必须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 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严格程序进行办理事务。同时财务支出票据由经手人、村理财小组、村监事会、村“两 委”领导联签会审后,再 上 报“三 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财务手续。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农 村“三 资”管理的关键是公开透明。石城县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内容、方式、程 序、时 限“四个规范”。同 时 开 通“三 务”公开一话通免费热线,群众通过热线电话,可以查询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资产、资源、资金运行状况,公开接受公

41、众的查询与监督。止匕外,网络查询农村“三 资”的业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运营,到时可以通过廉政网随时随地查询农村“三资”动态情况。人人参与农村“三资”管理与监督,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由此带动的社会效应也日益明显。今年上半年,石城县基层对农村“三资”方面的信访同比下降了 60%。如何增值?共赢共利理出“满意账”“22.68万元,成交!”今年年初,在石城县小松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对小松镇石田村老村部转让进行公开拍卖,最终以22.68万元成交,比预期评估价增收2.43万元。“今 年1至7月,小松镇共进行了 9宗公开拍卖、招标活动,成效金额约238万元,节支增收21万余元。”石城县小松

42、镇纪委书记兰云峰说。从小松镇公共交易拍卖中不难看出,公开拍卖招标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村资源、资产保值和增值。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同样需要避免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确保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石城县全面推行“三个统一”,即统一运作模式、统一交易范围、统一规范流程,着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该县对未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全部进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实行集体询价、集体竞争性谈判采购,对未列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的工程建设,全部进入乡(镇)公共交易站公开招标。同时对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出让,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报 乡(镇)纪委审批,由 乡

43、(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招标、拍卖。今年上半年,石城县10个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交易38宗,交易总额755万元,节支增收125万元。“标后监管同样重要。”石城县纪委干部陈骏说。该县对中标项目施工实施动态跟踪监管,防止围标串标哄抬工程预算价和投标报价,尤其是对中标价明显偏低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监督,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防止低价中标、标后高价结算。“预算价69万元,中标价61.8万元,节支7.2万元。”这是石城县琴江镇关于琴口村通组公路公开招标的一组数据。“通过公开招标拍卖,不仅激发了农村 三资(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活力,有效避免农村 三资 流 失,而且促使农村 三资 保值增值。”石城县琴江

44、镇纪委书记白晓鸿说。农村“三资”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监管成为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当前农 村“三资”究竟应由谁来管理,怎样管理,如何升值呢?近日,笔者带着这3个疑问深入石城县农村一探究竟。谁来管理?知根知底当好“严管家”“农村集体经济如果管不严的话,就会像唐僧肉一样,人人都想咬一 口。”石城县珠坑乡塘台村村支书王金河一语道破天机。以往由于农村.“三资”管理主体在村级,管理不严格,操作不透明,账簿不清晰,导致财务赤字、资产流失、资源被吞现象频发。“追根溯源,传统的监管模式主体不明确、信息滞后、人为因素多,是 造 成 农 村 三 资 监管难的症结所在。”石城县纪委廉政

45、办负责人黄海灵说,“三资”管理的突破口在于摸清“家底”,建立台账,明确管理的责任主体。石城县自去年7 月开始,抽调农经、财政、林业、国土、民政、“三送”办等部门人员组成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对全 县 各 村(居)“三资”情况调查摸底,各 村(居)成立由报账员、民主理财小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成员的清产核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集体经济的清产核资工作。为确保农村“三资”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开展,石城县还专门抽调县纪检监察、县农粮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 3 个督查小组,定期下乡入村督查各村(居)核资情况。清产核资,建起一套完善的“三资”台账。据了解,石城县通过清产核资,使村集体

46、货币资金增加14.98万元,村集体资产增加153.35万元,村集体生产性资源增加0.5 5 万亩,村集体债权增加174.66万元,清理规范合同6 0 份。该县还在摸清家底的同时全面实行“村账乡代”制度,在村级财务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管理权上交至乡(镇)“三资”委托代理中心,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推 进“三资”管理朝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怎样管理?公开公平打造“众议院”村办公楼要不要重新装修、通组公路由谁来承包、自来水工程怎样招标、水塘承包到期怎样续期以往这些大事都是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人说了算,“一言堂”的出现往往会滋生腐败。杜 绝“一言堂”,就要实行民主议事,打造公开公

47、平的“众议院”。石城县对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要求必须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的严格程序进行办理事务。同时财务支出票据由经手人、村理财小组、村监事会、村“两委”领导联签会审后,再 上 报“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办理财务手续。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农村“三资”管理的关键是公开透明。石城县严格执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内容、方式、程序、时 限“四个规范”。同时开通“三务”公开一话通免费热线,群众通过热线电话,可以查询本村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资产、资源、资金运行状况,公开接受公众的查询与监督。此外,网络查询农村“

48、三资”的业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预计今年年底可以投入运营,到时可以通过廉政网随时随地查询农村“三资”动态情况。人人参与农村“三资”管理与监督,真正体现以民为本,由此带动的社会效应也日益明显。今年上半年,石城县基层对农村“三资”方面的信访同比下降了 60%。如何增值?共赢共利理出“满意账”“22.68万元,成交!”今年年初,在石城县小松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对小松镇石田村老村部转让进行公开拍卖,最终以22.68万元成交,比预期评估价增收2.43万元。“今 年1至7月,小松镇共进行了 9宗公开拍卖、招标活动,成效金额约238万元,节支增收21万余元。”石城县小松镇纪委书记兰云峰说。从小松镇公共交易拍卖

49、中不难看出,公开拍卖招标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村资源、资产保值和增值。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同样需要避免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确保交易的公平、公开、公正。石城县全面推行“三个统一”,即统一运作模式、统一交易范围、统一规范流程,着力打造阳光交易平台。该县对未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全部进入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实行集体询价、集体竞争性谈判采购,对未列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标的工程建设,全部进入乡(镇)公共交易站公开招标。同时对农村集体承包、租赁、出让,集体土地、山林、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和公益事业建设,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报 乡(镇)纪委审批,由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进行公开招标、拍卖。

50、今年上半年,石城县10个 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交易38宗,交易总额755万元,节支增收125万元。“标后监管同样重要。”石城县纪委干部陈骏说。该县对中标项目施工实施动态跟踪监管,防止围标串标哄抬工程预算价和投标报价,尤其是对中标价明显偏低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监督,严格控制设计变更,防止低价中标、标后高价结算。“预算价69万元,中标价61.8万元,节支7.2万元。”这是石城县琴江镇关于琴口村通组公路公开招标的一组数据。“通过公开招标拍卖,不仅激发了农村 三资(农村资产、资源、资金)活力,有效避免农村.三资流失,而且促使农村 三资 保值增值。”石城县琴江镇纪委书记白晓鸿说。农村“三资”关系着农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