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六册(人美版).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8814982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课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六册(人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课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六册(人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课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六册(人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课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六册(人美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课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吴学敏教材阅读一、教材分析(一)编辑指导思想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婉蜒;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们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那份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的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

2、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二)教材版面分析教材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六幅中国山水画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成就,与相隔数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是艺术史上罕见的艺术珍宝。中国现代山水画,面对时代的发展,中西融合,表现出崭新的动人意境。教材所选学生的作品,以诗入画,表达了对山水画意境的感受。教材通过“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敢于质疑,不拘技法,自主进行学习。总之,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创作手法和意境的表现。画家作品介绍溪山行旅图范宽(宋)溪山行

3、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的巨峰巍然耸矗,山头灌木结成密林,树林中有楼观。山脚下,小丘与岩石间一群驮队正匆匆赶路。山涧中一道细细的飞瀑直泻而下,溪声在山谷间回荡,为画面增添了响亮的水声。全幅画,山石以密如雨点的墨痕和豆瓣皴点,刻画出北方山石浑厚苍劲之感,显示出一种逼人的磅薄气势。画幅右角树阴有“范宽”二字款。范宽,中国北宋画家。名中正,字中立,因性情温厚,人称“范宽”,陕西耀县人。开始时他学李成和荆浩,后来他深入老山密林中体验自然,早晚观察云烟惨淡、风月阴霁的景色。他下笔雄劲浑厚,用墨厚实而滋润。山多正面巍立,石纹用豆瓣、雨点状皴笔,山势折落有势,顶植密林,枝如丁香,水际作突兀大石,屋宇笼

4、染墨色,称为“铁屋”,画出秦陇间峤峦浑厚、严峻逼人气概。他与关仝、李成为北方山水画派的主流,称“三家山水”。宋人论他的作品,说他不但写山水之貌,而且“善与山水传神”。传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辑入故宫名画三百种;雪景寒林图,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雪册萧寺图等。万山红遍李可染用全景构图描绘了自然景色,两山之间,一股清泉顺流而下,在近处的缓坡中曲折流淌。山中小村充满宁静祥和的气氛。李可染用浓重的积墨法画出山的浑厚,用朱砂色层层点满画面,使全画呈现出深秋迷人的景色,借毛主席诗词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歌颂了欣欣向荣的时代。李可染(1907-1989),中国现代画家。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

5、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他在40年代的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简淡,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深厚,深邃茂密。他从范宽、李唐、龚贤、黄宾虹等古今大师那里汲取了沉雄风格的营养,又迥然不同于他们。他遍游名山大川,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实践,形成自己的艺术风貌。渔庄秋霁图倪瓒(元)这幅画是他55岁时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他成熟时期的典型画风。画卷描绘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以其独特的“三段式”平远构图法显露个人特色。上段为远景,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中

6、景是一片浩瀚而平静的水面,不着一笔,以虚为实;下段为近景,坡丘上几棵稀疏的枯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旷孤寂之境。画的中右方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使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倪瓒作品平实简约的构图、剔透松灵的笔墨、幽淡荒寒的意境对明以后的文人画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倪瓒(13011374),中国元代画家,元四家之一。原名,后改瓒,字元镇,号元林等,江苏无锡人,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合称“元四家”。原家富足,后家道中落,遂变卖家资,浪迹太湖一带。隐居江湖,洁身自好,过着飘逸淡泊的生活。画山水、枯木、竹石,多以水墨为之,偶尔着色。师法

7、董源、赵孟,以侧笔干墨多画太湖两岸景色,创为“折带皴”。好作疏林坡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天真幽淡为趣,给人一种林泉生活的闲情野趣,一种平淡天真、高洁空疏的思想意境。他的画面冷落荒凉的情调,也表现了当时处在外族统治下的一部分汉族知识分子的内心苦闷。秋鹜林风眠他在方形的构图中,创造着令人神往的意境。清淡的笔墨,表现了风吹芦苇和逆风中仓惶飞离苇塘的秋鹜,画面给人以广阔的遐想天地。林风眠(19001991)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先后在里昂美术学院、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攻读雕塑、油画专业。他以特立独行的美术天赋、勇猛精进的求索精神,深入体悟西方美术的新奇表现与审美精髓,西为中

8、用,以开拓革新的精神,开创了迥异于古人、他人,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画风,成为融会中西、凸现民族精神的杰出美术家。林风眠使用毛笔宣纸,但他不求书法力透纸背的效果,也不题诗于画,其运线的果断、疾速、遒劲,显出一种独立的个性。他常常融浓丽的彩色于水墨,突出人对大自然视觉感受的新鲜感、质量感,破除了传统水墨画略施淡色的程式,把自然和心灵视为创造艺术生命的源泉。他看重观察对象,但从不拘泥于表面的真实。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1959年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这是根据毛主席的沁园春雪的词意创作的。一轮红日从浩瀚的海上冉冉升起,霞光普照大地。画面上方是千里冰封,下面则是山

9、峦起伏,连绵不断,浩浩瀚瀚,郁郁葱葱。古老的长城、奔腾的黄河、蜿蜒的长江及珠穆朗玛峰都跃然纸上。近景是片片青绿的丛山,点画了华茂的树木,显示了祖国江山的雄伟辽阔,使观者心旷神怡。画家将西洋画的焦点透视与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融和在一起,通过概括、取舍、提炼和精密的构思、巧妙的布局以及轻重、粗细、虚实的用墨,表现了气势磅礴、雄伟壮美的祖国山河。这一作品完成后,毛主席看了非常满意,亲笔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画名,使画面显得更加光彩夺人。山村吴冠中用传统的笔墨,描绘了山下的小村,通过线的流动、墨与白的穿插、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吴冠中,中国现代画家。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

10、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状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韵律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 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1)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2)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的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应会:(1)尝试选用(或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

11、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2)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的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2. 隐性内容与目标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五)学习材料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二、教学设计参考(一)教学

12、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欣赏讨论与实践课业类型:欣赏+绘画课时:2节教学设计第1节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激发兴趣,敢于质疑。(1)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去过哪些地方?(2)哪些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观舟桥、历史名胜,给你留下深刻印象?(3)用一段文字或一首诗谈一谈你对景的感受或对人生的感悟。(4)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给画家创作的灵感可以用哪些形式表现出来?(速写、中国画、素描、水彩、水粉、油画、摄影等。)教师抓住时机展示西方的风景画、中国山水画,并提出问题。(5)比较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西方风景画成熟阶段,以英国的康斯太勃尔为杰出代表。

13、1821年创作的干草车是他成熟的作品。画面呈现的是单纯而普通的乡村场景:运送干草的马车在涉水渡河,远处草地上沐浴着闪烁的阳光,广阔的天空中飘动着云彩,一切都那么简洁、质朴、自然。康斯太勃尔的艺术宗旨就是忠实于自然。分析中国画作品渔庄秋霁图。同样都是山水风景画的杰作,却各具不同的风貌。一个是散点透视,远看、近看均可,一个是固定一点的焦点透视;一个崇尚气韵生动,一个追求光色变化;一个讲究笔墨情趣,一个遵循自然真实;一个投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一个物我两分,忠实再现。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差异即在于对“气”和“光”的偏重不同。2. 讨论法: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是如何表现意境的。学生按几个小组分析

14、讨论课本第8-9页的山水画作品,并在班上交流。讨论题:(1)画家生活的背景与时代。(2)画家的风格及著名作品有哪些?(3)你在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景物?(4)作品中用了哪些技法表现?(5)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6)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提倡多提一些其他问题。)3. 教师小结:通过教学课件再欣赏一些画家的代表作品,认识意境是画面的灵魂,追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山水画重要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1)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等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2)多变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与意境;认识“笔墨当随时代”的意义;笔墨技法是为意境而设计的,画家可以通过笔墨淋漓尽致地表现无限的精

15、神空间,如李可染的“浓郁醇厚”的积墨和倪瓒的“淡雅清逸,崇尚疏简”画法等。(3)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主观感受;观者的修养文化、经历与情绪等,决定了对山水画的审美感受不同。(4)教师如能当场示范山水画的作画步骤则更好。(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学会观察,积极参与讨论与实践。(三)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通过中西作品的对比、分析、比较来解决。2. 是否了解中国的山水画?对于山水画的意境是否理解?通过讨论、交流、实践解决。第2节:画一幅表现山水意境的中国画。课后举办山水画作业展览。三、教学评价(一)教学评价方法学生自评

16、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二)教学评价点1. 能否搜集有关风景照片与山水画进行对照取舍。2. 能否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对作品加以简单评论。3. 能否通过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你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4. 能否用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四、相关资料(一)资料库意境: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可查阅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第二卷)中国山水画的技法处理:空间的处理:中国山水画要求“以小观大”,“折高折远”,游动视点,把高远、平远、深远巧妙地加以灵活运用。中国画讲究人在画中游,在一

17、幅画中同时表现可行、可居、可游、可望的多种时间和空间。这与西方的“焦点透视”不同。构图:比之人物、花鸟画,更重视“势”的表现与“开合起伏”。所谓“势”也就是具体形象之间的联系,并巧妙地利用空白。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较一般的人物、花鸟画丰富多变,笔法主要表现为多种皴法和点苔法。墨法则湿者有“染”干者有“擦”,趁湿相化有“破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彼此互相渗透,极尽千变万化之能事。名家论述:一气韵生动,二古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古画品录谢赫(南齐)真山水如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林泉

18、高致郭熙(宋)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林泉高致郭熙(宋)山水画家对于山水创作,必然有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四:一是“登山临水”,二是“坐望苦不足”,三是“山水我所有”,四是“三思而后行”。此四者,缺一不可。“登山临水”,是画家的第一步,接触自然,作全面观察体验。“坐望苦不足”,则是深入细致的看,即与山川交朋友,又拜山川为师,要在心里自自然然,与山川有着不忍分离的感悟。“山水我所有”,这不只是拜天地为师,还要画家心合天地,得其环中,做到能得山川的精神。“三思而后行”,是作画之前有所思,此即是构思。此三思,也包含着“中得心源”的意思。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画者,笔为骨,墨与彩色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韵为意志。能见次,活矣。山水画家潘天寿(二)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美的历程李泽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