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小型车间的除尘系统.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8814975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小型车间的除尘系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小型车间的除尘系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小型车间的除尘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小型车间的除尘系统.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学生学院 城建学院 专业班级 环境0902班 学 号 090230 学生姓名 刘海龙 指导教师 王丽涛 目 录一 设计目的.3二 设计任务.3三 设计资料.3四 除尘系统组成.4五 设计内容.51 集气罩设计.52 袋式除尘器设计.73 烟囱的设计.84 管道的初步设计.95 压损平衡计算.116 总压计算.137 风机与电机的选择.138 有关说明.14六 心得体会与总结.14 参考文献. 14题目:小型车间的除尘系统一设计目的通过对大气污染净化系统的工艺设计,初步掌握大气污染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利用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绘图能

2、力、以及正确使用设计手册的能力。二 设计任务本设计为一个小型车间的除尘系统。学生须在限定时间内,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具体内容包括:1. 设计计算书一份;2. 管道平、剖面图一张(1:50);3. 系统图及明细表一张(1:50)。三 设计资料1、 设计题:车间除尘系统设计;2、 已知条件;(1) 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图1)。此图仅给出方柱及污染源相对位置,门、窗位置及墙厚由设计定;(2) 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污染源:立方体 长宽高=12006001000操作条件:20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3) 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两个

3、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离污染源上平面H=600mm时才操作正常。(4) 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排气筒口离地面高度12m(5) 所用除尘器 LD14型布袋除尘器, 该除尘器阻力为980Pa; 所用除尘草图见附图。 (也可另选其它除尘器)(6) 有关尺寸 墙厚 240mm 方块柱 300300 车间大门 可取 20102010 30103010 25502410 40104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 民 房 900700mm 工业用房 1.02.0 m 仓 库 1.52.0 m四 除尘系统组成除尘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所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集气罩;2、风管;3、除尘器;4、风机;5、烟囱 1

4、、集气罩:集气罩是烟气净化系统污染源的收集装置,可将粉尘及气体污染源导入净化系统,同时防止其向生产车间及大气扩散,造成污染。其性能对净化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的影响。由于污染源设备结构和生产操作工艺的不同、集气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风管:风管就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风管可按截面形状和材质分类。按截面形状,风管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风管等多种,其中圆形风管阻力最小的高度尺寸最大,制作复杂。所以应用以矩形风管为主。按材质,风管可分为金属风管,复合风管,索斯风管等。 3、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或除尘设备。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

5、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同时,除尘器的价格、运行和维护费用、使用寿命长短和操作管理的难易也是考虑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4、通风机:通风机时系统中气体流动的动力设备。为了防止通风机的磨损和腐蚀,通常把风机设在净化设备后面。 5、烟囱:烟囱是除尘系统中的排气装置。由于净化后烟气仍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悬浮或沉降到地面。为了保证污染物的地面浓度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烟囱必须具有一定高度。 五 设计内容1、 集气罩的设计;(1) 控制点控制速度VX的确定1、 集气罩的选择选用两个外部集气罩,伞形2、 控制点控制速度VX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

6、中,控制速度VX85m/s。(2) 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另外此设计中,集气罩设置于污染源的上方,为避免横向气流的干;扰,要求H,罩口的长L为2000mm;上部集气罩的吸气流易受横向气流的影响,所以靠墙布置,在罩口四周加设活动挡板。由于墙厚240mm,污染源中心距离墙中心630mm,因此污染源距墙边S=630-240/2=510mm,设集气罩宽B=1000mm=1m此设计中为立方体的污染源,长宽高=1200.罩口至污染源的距离为600mm.1、排风量的计算 x (m3/s) 式中:P罩口敞开面周长,m; H罩口至污染源距离,m; VX控制速度,m/s; K考虑沿高度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安全系数

7、,通常取K=1.4. x=m3/s 2、尺寸的设计 1) 集气罩采用伞形;2) 角的选取考虑到综合结构、速度分布、阻力三方面的因素,一般去30 60,这里取60;3) 集气罩连接风管中的速度v,根据设计手册可知,对于轻矿物粉尘的要求,这里v取16m/s,查“计算表”得d1=560mm,RmoPa/m.2/4,即实际2=42)=16m/s。即集气罩连接风管的直径d为560mm;集气罩的具体形状、尺寸如下图:集气罩的剖面图2、 袋式除尘器的设计;(1) 袋式除尘器的简介袋式除尘器除尘器是一种高效率除尘器。是依靠纤维滤料做成的滤袋,更主要的是通过滤袋表面上形成的粉尘层来净化气体的。其除尘效率高,特别

8、是对微细粉尘也有较高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9%以上。如果所用滤料性能好,设计、制造和运行均得当,则其除尘效率可达到99.9%。袋式除尘器的构造简单,适应性强,可以捕集不同性质的粉尘。通常袋式除尘器的滤袋多做成圆柱形,直径120300mm,长度可达10m。为了结构紧凑,也有做成扁袋的,其厚度及间距可以只有2550mm。袋式除尘器的处理风量可以从每小时几百立方米到百万立方米。由于所采用的滤袋形式、组合方式以及清灰方式等不同,滤袋除尘器的种类很多。(2) 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含尘气流从下部进入圆筒形滤袋,在通过滤料的空隙时,粉尘被捕集于滤料上,透过滤料的清洁气体由排出口排出。沉积在滤料上的粉尘,可

9、在机械振动下从滤料表面脱落,落入灰斗中。(3) 袋式除尘器的选择本设计中选择LD14-98型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其性能参数如下表 型号形式分室数滤袋数过滤面积/m2处理气量/(m3/h)压力损失/Pa排出管数质量/kg尺寸/mmALLD14-98单列79819629400980111332225052533、 烟囱的设计;烟囱一般高出周围建筑物3m。烟囱的高度及排气速度和温度要有利于气体高空扩散稀释,本设计中烟囱的高度为12m,管径d为800mm。排气筒的顶部不舍排气帽。为防止进水,如下图设置排水口4、 管道的初步设计; 一般情况下,管道配置应遵循下列一般性原则。l 管道系统配置应从总体布局考

10、虑,对全车间管线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力求简单、紧凑、实用、美观,而且安装、操作、维修方便,并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减少占地与空间,节省投资。l 对于有多个污染源的场合,可以分散布置多个独立系统,也可以采用集中布置成一个系统。在划分系统时,要考虑输送气体的性质。当污染物混合后会引起燃烧、爆炸;不同温度、湿度的烟气混合后会引起管道内结露;或者因烟尘性质不同而影响净化效率及综合利用时,则不能将其合在一个净化系统内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课考虑采取集中或组合式净化系统来处理各种受污染气体,获得最佳的净化效果和经济效益。l 管道布置应力求顺直、减少阻力。一般圆形管道强度大、耗用材料少,但占用空间大。

11、矩形管件占用空间小、容易布置。管道铺设分明装和暗装,应尽量明装,不宜明装方采用暗装,以方便检修。管道应尽量集中成列、平行安装,并尽可能靠墙、梁、柱、设备及管道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以满足安装、施工、管理、维修及热胀冷缩等诸因素的要求。l 尽量避免遮挡室内采光和妨碍门窗的开闭;应避免通过电动机、配电盘、仪表盘上方;应不妨碍设备、管件、阀门和人孔的操作和检修;应不妨碍吊车通过。l 水平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放水、放气、疏水和防止积尘。l 以焊接为主要连接方式的管道中,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法兰,方便检修、安装。l 管道和阀件不宜直接支承在设备上,需单独设置支架和吊架;保温管的支架应设管托;管道的

12、焊缝应布置在施工方便和受力小的位置,焊缝不得位于支架处。l 对于除尘系统的管道,在采用水平敷设时,应保证足够的流速,以防积尘。一般尽可能采用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角度不小于烟尘的安息角。对于容易积尘的管道应设置清灰孔。当气体含尘浓度较大时,应将风机设于净化装置后面。l 本设计管道布置简图如下图(1) 管内流速的确定;1、 对于1管和2管,管径为560mm,长度分别为12米与4米,管内流速v=16m/s2、 3管长度为10米,Q33/h,v=16m/s,查“计算表”得d3=800mm,Rmo=3 Pa/m。2/4,即实际2=402)=m/sRm= RmoKr=Rmo=315.7) Pa/m3、 ,

13、长度均为12米。(2) 弯头的设计;1管设一个90弯头(R/d=1.5),=0.17;2管同样设一个90弯头(R/d=1.5),;4管设三个90弯头(R/d=1.5),(3) 三通设计计算;1管与2管、3管交汇处,设一个30直流三通,风机出口与烟囱处设一个45的直流三通。5、 压损平衡计算;(1) 分段计算;1、 管段1:据Q13/h,v=16m/s,L=12m,Rmo=a/m Pa, Rm= RmoKr=Rmo16)= Pa/m则摩擦压力损失为PL1=lRM=12=Pa各管件局部压损系数(查手册)为:集气罩1:=0.09;90弯头(R/d=1.5),=0.17;30直流三通,=(对应直通管的

14、局部压损系数)。则局部压损:Pm1=2/2=2、 管段2:Q23/h,v=16m/s,L=4m,Rm=Pa/m Pa,则摩擦压力损失为PL2=lRM=4 Pa各管件局部压损系数(查手册)为:集气罩2:=0.09;90弯头(R/d=1.5),=0.20;30直流三通,=(合流三通旁支管)。则局部压损:Pm2=2/2=3、 管段3:据Q33,L=10m,Rm=3Pa/mPa,则摩擦压力损失为PL3=lRM=103.7=37Pa局部压损为合流三通对应总管动压的压力损失,其局部压损系数=;除尘器压损850 Pa(进出口压损忽略不计)。则局部压损:Pm3=+980=1002.24、 管段4:气体流量同管

15、段3,即Q4= Q33/h,v=15.7m/s,L=14m,Rm=3.7Pa/mPa,则摩擦压力损失为PL4=lRM=143Pa该管段有90)三个,由手册查的则局部压损:Pm43Pa5、 管段:5:气体流量同管段3,即Q5= Q33/h,v=15.7m/s,L=12m,Rm=3Pa/mPa,则摩擦压力损失为PL5=lRM=123Pa该管段局部压损主要包括风机进出口的压力损失,若风机入口处变径管压力损失忽略不计,风机出口=0.1(估算),直流三通总的压损系数则局部压损:Pm5=(+0.5) Pa(2) 压力校核;并联管路压力平衡:P1=PL1+Pm1= PaP2=PL2+Pm2= PaP1P2/

16、P1=4%,未超过10%无需对管径进行压力平横调节6、 总压计算; 除尘系统总压力损失:P = P1+P2+P3+P4+P5=+1039.2=15 Pa 把上述结果填入计算表中管段编号流量Q/(m3/s)管长l/m管径d/mm流速v/(m/s)RM/ Pa/m动压/ Pa摩擦压损Pl/ Pa局部压损系数局部压损Pm/ Pa管段总压损P/ Pa管段压损累计P/ Pa备注1125601613108003.7371002.21034148003.70.51315128003.70.61152456016213压力平衡7、 选风机、电机并校核;选择风机的计算风量:Q0=Q(1+K13/s=31320

17、m3/h选择通风机的计算风压:P0=P(1+ K2)=171.2=1880 Pa根据上述风量与风压,在通风机样本上选择风机,4-79,N010E,当转数N=1170r/min,Q=34600m3/h,p=2160 Pa,配套电机为Y225S-4,基本满足要求,其主要性能参数如下表转数(r/min)全压(Pa)流量(m3/h)电动机三角皮带风机槽轮电机槽轮电机导轨型号功率(kW)型号根数带长代号代号代号1170216034600Y225S-437D5457265-D5-38060-D5-315SHT542-3复核电动机功率:Ne= Q0P0 K/(3600)=313201880配套电机满足要求。

18、8、 有关说明; 1. 管道:本设计的管道均采用钢板制作,圆形管道,管厚2mm。涂刷防腐油漆以防腐。 2. 管道加固筋:在制作及安装过程中,为避免发生较大变形,设置管道加固筋。六. 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了一星期的除尘课程设计,是我知道了自己努力和合作的重要性, 虽然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同学们积极交流,互相帮助,不断克 服在设计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经过了大家共同的努力,最终完成了属于自己的课程设计,尽管有些地方还是不太完善,但是作为我们的第一次设计成果,感觉还是十分有成就感。我知道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设计等着我们,相信在以后的设计中会更加熟练,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做出设计作品。设计和实践密不可分,是我们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如果我们在以后的实践环节可以把我们的设计理念付诸于行动,将来就会有更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感谢老师的指导。主要参考资料1、郝吉明,马广大主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陆耀庆主编. 供暖通风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3、罗辉主编.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周兴求. 环保设备设计手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王汉青. 通风工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6、其他有关设计书籍。附图一LD14-98型机械振打袋式除尘器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