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8814699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研究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本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温度传感器AD590对蔬菜大棚内的温度进行实时采集与控制,实现温室温度的自动控制。本系统由单片机系统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加热模块、降温模块、按键以及显示模块六个部分组成。可以通过按键设定温室的温度值,采集的温度和设定的温度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当所设定的温度值比采集的温度大时,通过加热器加热,以达到设定值;反之,开启降温风扇

2、,以快速达到降温效果。通过该系统,对蔬菜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有效、可靠地检测与控制,从而保证大棚内作物在最佳的温度条件下生长,提高质量和产量。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温度显示;键盘输入;温室Abstract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ust take this path of modern agriculture,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akes more and more

3、attention, especially in greenhouses which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ffective agriculture.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s som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detection and control. This system takes the AT89C51 single chip as the control core, using the temperature

4、 sensor AD590 to carry on real-time gathering and controlling to the greenhouse of vegetables, so it can realizes auto-control to the greenhouses temperature. This system contains the miniature single chip system module, the temperature gathering module, the heater module, the drop-temperature modul

5、e, the key pressed module and the display module. The gathering temperature or the setting temperature is displayed through the seven-seg LED. It can be established new temperature value in the greenhouse through pressing buttons, when this temperature value is higher than the gathering temperature

6、value, then makes the heater work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fined value; Otherwise, the heater knocks off, and opens the ventilator as fast as to achieve the supposed temperature. It will be effective and reliable to exam and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the greenhouse by using this system, thus guara

7、ntee the crop growing fine under the best temperature condition, and enhances the crops quality and output.Key words: Single chip,Temperature sensor, Temperature control,Temperature display, Keyboard entry,Greenhouse 目录摘 要1ABSTIC2第1章绪论5 课题背景及意义5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发展概况6本文的主要工作7第2章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9 温室环境因子9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9

8、控制系统总体设计10第3章 温室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2 基于AT89C51的单片机系统12 时钟脉冲13 复位电路13温度采集模块13温度转换器ADC0804的功能15显示模块17 译码IC 744717七段LED数码管18 键盘扫描193. 键盘20 键盘扫描芯片203.5 WP型温室加热器21 降温模块21第4章 软件设计24 主程序24定时器T0中断26 显示模块28 按键扫描29第5章 测试分析31结束语32参考文献33致 谢34附 录36附录1系统电路图36附录2 源程序代码36第1章绪 论1.1 课题背景及意义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走现代化农业这条道路,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农业的研究

9、和应用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温室大棚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例如:空气的温度。在农业种植问题中,温室环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能量交换密切相关,进行环境测控是实现温室生产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基本保证,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结合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控制环境条件,使作物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目的。以蔬菜大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设施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与二氧化碳含量等参数,直接关系到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国外的温室设施己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程度,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但是价格非常昂贵,缺乏

10、与我国气候特点相适应的测控软件。而当今大多数对大棚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含量的检测与控制都采用人工管理,这样不可避免的有测控精度低、劳动强度大及由于测控不及时等弊端,容易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结果不但大大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实现高效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并提高农业研究的准确性,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设施与相应的农业工程,科学合理地调节大棚内温度,使大棚内形成有利于蔬菜、水果生长的环境,是大棚蔬菜和水果早熟、优质高效益的重要环节。目前,随着蔬菜大棚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单

11、片机及各种电子器件性价比的迅速提高,使得这种要求变为可能。当前农业温室大棚大多是中、 小规模, 要在大棚内引人自 动化控制系统,改变全部人工管理的方式,就要考虑系统的成本,因此,针对这种状况,结合郊区农户的需要, 设计了一套低成本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目前,随着蔬菜大棚的迅速增多,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大棚的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单片机及各种电子器件性价比的迅速提高,使得这种要求变为可能。1.2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发展概况温室是一种可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为植物生长创造最佳条件、避免外界四季变化和恶劣气候对其影响的场所。它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结构材料,

12、可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栽培植物。温室生产以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及提高质量、产量等为目的。而温室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该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控制与作业精度。国外对温室环境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室控制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 从国内外温室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温室环境控制技术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1)手动控制。这是在温

13、室技术发展初期所采取的控制手段,其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生产一线的种植者既是温室环境的传感器,又是对温室作物进行管理的执行机构,他们是温室环境控制的核心。通过对温室内外的气候状况和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直觉推测及判断,手动调节温室内环境。种植者采用手动控制方式,对于作物生长状况的反应是最直接、最迅速且是最有效的,它符合传统农业的生产规律。但这种控制方式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不适合工厂化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且对种植者的素质要求较高。(2)自动控制。这种控制系统需要种植者输入温室作物生长所需环境的目标参数,计算机根据传感器的实际测量值与事先设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以决

14、定温室环境因子的控制过程,控制相应机构进行加热、降温和通风等动作。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温室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适合规模化生产,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通过改变温室环境设定目标值,可以自动地进行温室内环境气候调节,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对作物生长状况的改变难以及时做出反应,难以介入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自主开发的大型现代化温室及引进的国外设备都属于这种控制方式。(3)智能化控制。这是在温室自动控制技术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收集农业领域知识、技术和各种试验数据构建专家系统,以建立植物生长的数学模型为理论依据,研究开发出的一种适合不同作物生长的温室专家控制系统技术。温室控制技术沿着手动

15、、自动、智能化控制的发展进程,向着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完备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温室环境控制朝着基于作物生长模型、温室综合环境因子分析模型和农业专家系统的温室信息自动采集及智能控制趋势发展。1.3 本文的主要工作温室是观赏植物栽培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不同种类观赏花卉对温度及湿度等生长所需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它们提供一个更适宜其生长的封闭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提早或延迟花期,最终将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已用于控制温室环境。该系统可自动控制加热、降温、通风。根据需要,通过按键将温度信息输入MCU,根据情况可随时调节环境。温室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大型现

16、代化温室的利用,是设施栽培高新技术的体现。 本文将使用8051型单片机对温度及湿度控制的基本原理实例化,利用现有资源设计一个实时控制温室大棚温度的控制系统。目的是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深刻的理解自动控制的运作模式及意义,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更多的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学以致用。第2章温室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本系统要控制的对象为这样一个规模的温室。温室结构的参数为:屋脊高5.2m,檐高3m,单跨度6.5m,长为20m,地面面积为130平方米3。要实现的目标是,使薄膜温室的温度保持在2030之间,在这个区域内温度值是可设定的。2.1 温室环境因子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品的最

17、终形成,其产量与质量一方面取决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另一方面取则决于外部环境条件。在实际生产中,一方面通过育种技术来获得具有新遗传性的品种,另一方面要通过先进的栽培技术及适宜的环境条件来控制其生长和发育。温室内气温、地温对作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根系的生长和水分、养分的吸收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中,以温度最为敏感,也最为重要,对温室环境控制的研究也是最先从温度控制开始的。不同种类的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同一作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亦有所不同,而且在同一发育期阶段内对温度的要求也会随着昼夜变化而呈周期性地变化。一般说来在白天作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温度较高,晚上

18、维持呼吸作用所需的温度要低一些。另外温室内的气温要受到太阳辐射强度和室外气温变化的影响,在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中应该考虑到这种情况。作物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随种类、品种、生育阶段及生理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增加光合产物的生成,抑制不必要的呼吸消耗,在一天中,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实行变温管理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方法。2.2 控制系统设计要求本系统以温室温度为主要控制参数,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 实现对温室温度参数的实时采集,测量空间多点温度:根据测量空间或设备的实际需要,由多路温度传感器对关键温度敏感点进行测量,由单片机对各路数据进行循环检测、数据处理、存储,实现温度的智

19、能、多空间点的测量。2. 显示报警功能:实现超数据的及时报警。温度检测范围:20-30C,检测精度0.5 C。3. 存储一定时间的温室环境参数值。由于单片机对温室环境的检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单片机数据存储器的容量需足够大,能够存储数天的数据。需要保存一组由室内、外环境参数及其本组数据采集时间组成的一条测控记录。本控制系统保存一条测控记录需要30个字节的存储单元。32K外部数据存储器中的0300H7FFFH为测试数据存储区,共计32000个字节,最多可以存储1066条记录。如果每隔lO分钟存储一条记录,则一天需要存储144条记录。扩展32K数据存储器可以存储7天的数据。完全可以满足本控制系统

20、的需要。4. 能够根据季节、地区和作物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控制参数。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地区和作物,来设置不同的环境控制参数,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达到最佳效益。5. 自动调节温室内的环境参数。当强电柜的转换开关都放在“自动”档位时,控制系统能够完全自动的控制温室内温度调节机构,将温室内温度调节到操作人员设定的参数值附近。2.3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温室温度自动控制系统总体电路图见附录一。本系统由单片机系统模块、温度采集模块、WP型温室加热器、降温模块、按键以及显示模块六个部分组成。通过按键设定温度值,设定的温度值和采集的温度值都可以通过LED数码管显示。当所设定的温度值比

21、采集的温度大时,通过加热器加热,以达到设定值;反之,开启降温风扇,以快速达到降温效果。该系统对温度的控制范围在2030,温度控制的误差小于等于。通过使用该系统,对蔬菜大棚内的温度进行有效、可靠地检测与控制,保证大棚内作物在最佳的温度条件下生长,提高质量和产量。AT89C51控制系统 温度采集键盘扫描 WP型温室加热器降温模块显示图1系统原理框图第3章 温室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该系统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单片机系统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显示模块、键盘扫描模块、加热模块和降温模块。现分别介绍如下:3. 1 基于AT89C51的单片机系统本系统采用Atmel公司所生产的MCS51系列中的AT89C51单片机

22、4。主芯片的功能:AT89C51单片机系统如图2所示:图2 单片机系统这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现介绍如下:AT89C51的内容: 时钟脉冲AT89C51内部已具备振荡电路,只要在接地引脚上面的两个引脚(即19、18脚)连接简单的石英晶体即可。AT89C51的时钟频率为12MHz。 复位电路 AT89C51的复位引脚(Reset)5为第9脚,当此引脚连接高电平超过2个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为6个时钟脉冲),即可产生复位的动作。以12MHz的时钟脉冲为例,每个时钟脉冲1us,两个机器周期为12us,因此,在第9脚上连接一个12us以上的高电平脉冲,即可产生复位的动作。对于上电复位,复位引脚上串接了一

23、个电容,当复位引脚接 +5伏电压时,电容相当于短路,经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完成复位)后,电容处于充电状态,相当于断开。还有一种是手动复位,它的接法是在AT89C51复位引脚所串连的电容上并联接一个按钮开关。当按钮没按下时,电容处于充电状态;当按钮按下时,电容对复位引脚放电,从而在这个引脚上产生高电平,达到复位的目的。3.2温度采集模块 本系统的温度采集和转换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它的工作过程为:系统通过AD5906采集外界的温度参数,并通过三个放大器的作用将温度转化为电流模拟量;此模拟量通过ADC08047的转化变成数字量,以便单片机辨认接收。图3 AD590温度传感器工作的系统结构电路图

24、根据电路图,说明各个器件的功能如下:温度传感器AD590的功能:如上图3所示:OPA1:以0为标准,调节可变电阻R10使其输出电压为伏特。OPA2:减伏特,并反相。OPA3:放大5倍并反相。例如:AD590输出电压为伏特,则其温度为:(OPA3)(OPA2=3.032伏特;3.03微安培;303.2-273.2=30微安培30。注意:ADC0804的。表1 各温度与3个OPA及ADC0804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温度值OPA1OPA2OPA3ADC VINADC输出值00V0V0V00H1019H201V1V32H304BH402V2V64H507DH603V3V96H70AFH804V4VC8H9

25、0E1H100-1V5V5VFAH3.2.1 AD转换器ADC0804的功能图4 ADC0804(1)如图4所示,所谓A/D转换器就是模拟/数字转换器,是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信号输入端的信号可以是传感器或是转换器的输出,而ADC输出的数字信号可以提供给微处理器,以便更广泛地应用。(2)ADC0804电压输入与数字输出关系如下表2所示:表2 ADC0804电压输入与数字输出关系十六进制二进制码 二与满刻度的比率相对电压值伏高四位字节低四位字节高四位字节电压低四位字节电压F111115/1615/256E111014/1614/256D110113/1613/256C110012/16

26、12/256B101111/1611/256A101010/1610/256910019/169/256810008/168/256701117/167/256601106/166/256501015/165/256401004/164/256300113/163/256200102/162/256100011/161/2560000000例如:VIN=3V,由上表可知2.880+0.120=3V,为10010110B=96H。(3)AD590产生的电流与绝对温度成正比,它可接收的工作电压为4V30V,检测的温度范围为-55+150,它有非常好的线性输出性能,温度每增加1,其电流增加1微安培。

27、当摄氏温度为0时,AD590的电流为273.2微安培,经10千欧姆电阻后其电压为2.732伏特。余者依上述方法类推。(4)利用AD590以及接口电路把温度转换成模拟电压,经由ADC0804转换成数字信号后传送给AT89C51处理。(5)温度采集和AD590温度传感器工作的系统结构电路图为图3.2。3.3 显示模块译码IC及温度显示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显示部分的工作原理是,它将温度转换的数字量,即温度值,经由AT89C51的P1口由两个译码IC输出并分别送入两个七段数码管显示8,这两个LED都是共阳极的。图5 译码IC及温度显示 译码IC 7447BCD码转换成7段LED数码管的译码驱动IC,如

28、图6所示,首推7447系列,包括7446、7449、74LS499。其中的7446及7447输出低电平驱动的显示码,用以推动共阳极7段LED数码管;而7448及74LS49输出高电平驱动显示码,用以推动共阴极7段LED数码管,7446、7447与7448的引脚相同(双并排16pins)。7447引脚说明:1、D、C、B、A:BCD码输入引脚。2、a、b、c、g:7段数码管输出引脚。3、/LT:本引脚为测试引脚,当接高电平时,所连接的7段LED数码管全亮。正常显示下应接低电平。4、/RBI:本引脚为涟波淹没输入引脚,正常显示下应接低电平。5、/BI和/RBO:本引脚为淹没输入或涟波淹没输出引脚,

29、正常显示下应接低电平。图6 译码IC 7447 七段LED数码管7段LED数码管是利用7个LED组合而成的显示设备,可以显示0到9共10个数字。当要显示多个数码管,可分别驱动每个数码管;当要利用人类的视觉暂留现象,则可以采用快速扫描的方式,只要一组驱动电路即可达到显示多个数码管的目的。一般来说,7段LED数码管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共阳极就是把所有LED的阳极连接到共同的接点com,而每个LED的阴极分别为a、b、c、d、e、f、g及dp(小数点);同样的,共阴极就是把所有LED的阴极连接到共同的接点com,而每个LED的阳极分别为a、b、c、d、e、f、g及dp(小数点)。3.4 键盘扫

30、描图7是键盘扫描的电路图,其中7492210是键盘扫描IC。键盘扫描电路的原理是,将键盘接在一个键盘扫描IC 74922上,当在键盘上按下键时,相关的键码将通过74922的A、B、C、D口线传递给AT89C51单片机。图7键盘扫描电路 键盘本键盘采用 式键盘,其结构如图8所示。键盘是接在键盘扫描IC 74922(上图7所示)上面的,键盘的输入通过74922的X1X4和Y1Y4输入。 X1 X2 X3Y1123456789*0# Y2 Y3 Y4 图8 式键盘但鉴于键盘扫描IC为4*4形式,以下键盘编码每行后面都有0FFH,以配合硬件使用。按键及分别对应的键盘编码如表3所示:表3 键盘编码按键1

31、23456对应编码01H02H03H04H05H06H按键789*0#对应编码07H08H09H0AH00HOBH 键盘扫描芯片键盘扫描芯片74922的图形如图7所示。键盘扫描IC 74922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X1X4接键盘的行,Y1Y4接键盘的列,按键信息由这几个口输入,由A、B、C、D四个口输出到P3口的低四位,再通过P1口经过译码IC显示在LED上。键盘扫描芯片不断查询是否有按键输入,当查询到有按键时,DA置1,同时执行相应的程序,比较温度是否超出上、下限,进而决定是加热还是降温。3.5 WP型温室加热器 如图3.6所示,在AT89C51的口上接一个继电器,将AD590加热器接在此继电

32、器上。需要提高温度时,单片机控制口,使之置1,进而控制加热器加热。传统的空气对流加热系统,通过反复循环,重复加热冷空气,加热空气时自上而下,先加热温室的上层,然而地板处在最后,所以很难加热,因此十分耗费能量。WP型温室加热器是从下至上进行加热的。温室中的物体和地面由表面吸收热量,同时又向四周的空气辐射,从而保持整个空间很暖和,这种方式,可以节约能量并减少运行费用。WP型温室加热器具有如下特点:(1) 高效节能。本产品消耗的能量比锅炉供暖减少25%,比传统煤炉降低40%以上,从而大大降低了加热运行成本。(2) 传热效率高。产品由于采用了高科技热超导技术,升温速度特别快。(3) 投资成本低廉。与传

33、统的利用锅炉干燥方式相比,省去了专用锅炉房、水处理、水分析、管道、阀门、换热器等设施,投资减少近一半,因而价格便宜。(4) 本产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WP型温室加热器特别适合寒冷地区各类蔬菜温室大棚、花房、家禽动物养殖场等需要加热保温的场所。在温室加热器充分保证棚温室适宜温度后,选择附加值高的蔬菜、花卉必将切实提高广大用户的经济效益。3.6 降温模块如图3.6所示,在AT89C51的P2.2口上接一个继电器将降温风扇接在此继电器上。需要降温时,单片机控制P2.2口,使之置1,进而控制降温风扇降温。当室内温度较高需要降温时,就要用到降温模块了。在此处的温室中,降温模块包含了

34、两个部分:(1) 自然通风由于这里的温室周围和顶层留了通风窗(侧窗与天窗),故可以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来降温。当室内温度由于日照而提高时,热空气会因密度降低而上浮,由天窗溢出,而外界空气由侧窗流入造成对流,温度差异愈大时其流速愈快。自然通风在冬天效果最好,因为此时内外空气的温差最大。由于空气温差,可使屋顶排气孔成为绝佳的出气口,侧面排气孔则成为绝佳的进气口。当天气很热时,内外的空气温差就很小,甚至不存在。事实上,当最需要通风的时候往往是自然通风最小的时候。若通风是外界风所引起,则较温暖的地区,使用自然通风会有较佳的效果。(2) 机械通风机械式通风一般指的是使用降温风扇等降温设备将温室内的热空气强

35、制抽出,同时由于压差而将大气吸入,达到通风的效果。这个方案需要维持适当的气密性,才能使空气由进气口进,由排气风机出;但是也因为气密而容易有热累积的现象,是以在设计上需注意通风量的大小,至少其降温效果要优于自然通风,即要比在同一地点采用侧窗配合天窗的温室的降温效果要好。利用风扇在温室内产生负压的强行通风方式比自然通风系统可靠,通常将通风率设计为每一分钟一个温室体积(1 AC, Air Change)的通气风量率。一间10m x 33m的温室大约需700 m3/min的通气风量率。由kW 马达带动的风机(系统负压为2.5 厘米水柱)可提供此风量率。若风扇以平均每天消耗1元计算,则业者每月每平方米温

36、室面积的电费应为1元。电费会随季节、作物种类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这种降温方法需要耗电,相比于自然通风,这是它的缺点。在这个温室大棚中,运用的是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当需要降温的幅度不大时,则打开天窗和侧窗,利用自然通风来降温,这样既可达到很好的降温效果,又节省了开支。而当要降温的幅度偏高或者自然条件下不适合用自然通风降温时,就采取机械通风的方式来降温。当然,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降温方式可以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 第4章 软件设计本系统的工作流程是,操作人员可以从键盘上输入要设定的温度值。当此温度值与当前温度不同时,单片机控制系统采取调节的动

37、作。当设定温度大于测定温度时,则使加热器工作;当设定温度小于测定温度时,则开启降温风扇。此程序流程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主程序,它描述的是程序的总体结构;第二部分是定时器T0的描述,它的功能是将实际温度和设定的温度比较,再作出相应的动作;第三部分是键盘扫描部分;第四部分是显示部分,用于显示温度值(系统总程序见附录2)。4.1 主程序主程序流程图如图9所示:YN按键程序显示A/D转换完成否?判断有无按键?A/D转换系统初始化开始NY图9 主程序流程图本温度控制系统的主程序流程图,温度控制系统采用温度传感器AD590采集温度数据,再由ADC0804模数转换器将温度转化为单片机可以处理的数据。本系

38、统将温度总体控制在20到30之间,并且可以通过键盘输入要设定的温度值,并通过7段数码管显示出来。在整个系统的运行期间,有一个定时器T0中断每隔20ms扫描一次,用于当前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比较,然后发出加温或降温的命令。程序代码如下:ORG 00H JMP START ORG 0BH JMP TIM0 ;定时器T0中断子程序START: MOV TMOD,#01H ;选择TIMER0,MODE1 MOV TH0,#60 MOV TL0,#76 SETB TR0 ;启动定时器T0 MOV IE,#82H MOV R4,#09H ;(30H)-(38H)寄存器 MOV R0,#30HCLEAR: MO

39、V R0,#00H ;清除RAM(30H)-(38H) DJNZ R4,CLEAR MOV A,#00H MOV DPTR,#TABLE1 MOVC A,A+DPTR MOV 34H,A ;(34H)为上限温度-30度 MOV A,#01H MOV DPTR,#TABLE1 MOVC A,A+DPTR MOV 35H,A ;(35H)为下限温度-20度 MOV 36H,#0FFH ;(36H)为存储的旧温度值START0: MOVX R0,A ; /WR=0,ADC0804开始转换WAIT: JB P3.4,KEYIN ; P3.4=1表示有按键,转往按键子程序 JB P2.0,ADC ;检测

40、ADC0804转换完成否?P2.0=1,; 则完成 JMP WAITADC: MOVX A,R0 ;将转换好的数据送入累加器 MOV 37H,A ;温度的比较。将现温度值存入37H CLR C SUBB A,36H ;现温度值减去旧温度寄存器的值 JC TDOWNTUP: MOV A,37H ;将现温度值存入A CLR C SUBB A,34H ;与上限温度作比较 JNC POFF ;C=0表示比上限温度大,必须停止加热 JMP LOOP JMP START0POFF: SETB P2.1 ;继电器不动作,即停止加热 JMP LOOPTDOWN: MOV A,37H ;将现温度值存入A CLR

41、 C SUBB A,35H ;与下限温度作比较 JC PON ;C=1表示比下限温度小,须加热 JMP LOOPLOOP: MOV 36H,37H ;将现温度值存入36H中 CLR A MOV R4,#0FFH ;延迟 DJNZ R4,$ CALL L1 ;二-十进制转换程序 MOV 21H,#10H ;显示延迟 NOV R1,#30HDISP1: CALL DISP ;温度值的显示 DJNZ 21H,DISP1 JMP START04.2 定时器T0中断定时器T0中断的工作流程如图10所示。当定时器T0发生中断时,就将按键输入的设定的温度值与当前的温度值比较。当输入的温度值大于当前测定的温度

42、值,单片机就控制加热器加热;当设定的温度值小于当前测定的温度值,就开启降温风扇。定位装入初值比较的十位相同?比较的个位相同?开启降温风扇返回加热器工作设定温度测定温度?加热器停止工作YNYNNY图10 定时器T0中断子程序程序代码如下:TIM0: PUSH ACC PUSH PSW MOV TH0,#60 ;重设中断时间 MOV TL0,#76 MOV A,33H CJNE A,31H,T ;设定温度的十位是否等于所 ;测温度的十位数 MOV A,32H CJNE A,30H,T ;设定温度的个位是否等于所 ;测温度的个位数 JMP OFF ;个位相等,则令加热器停止加热T: JC OFF ;设定温度小于现在温度,停止加热 CLR P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