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14070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pdf(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回顾整理回顾整理总复习总复习第第 1 1 课时数的认识课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8488 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2、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3、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建立关于数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建立数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哪几种数?举例说明。2、分类填数01291/20.250。63/410/1110080%12。5%3013683。3524/510053.5305.6整数()分

2、数()小数()百分数()负数()二、整理1、整数:小学阶段学过有关整数的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自然数整数2、分数(1)分数的意义是什么?什么叫分数单位?(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3)分数分为哪几类?3、小数(1)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小数的单位呢?(2)小数的分类小数(3)写一写小数的数位顺序表4、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三、巩固练习1、填空(1)1 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再减少()个这样的单位就等于 1.(2)在 80706 中,8 表示()7 表示()6 表示()在 80。706 中,8 表示()7 表示

3、()6 表示()(3)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叫自然数。2、判断(1)自然数都是整数()(2)整数都是自然数()(3)3/6 和 4/6 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4)自然数都有倒数()(5)大于 0。1 小于 0.3 的小数只有 0.2()(6)小数都比整数小()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85 页 2、3 题。第第 2 2 课时数的读写、改写、大小比较课时数的读写、改写、大小比较教学内容:数的读写、改写、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数的读写改写大小比较的知识。2、沟通知识的联系,使学生知识系统化3、能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复习数的读法和写法1、整数的读法

4、(1)出示下面的数让学生来读3729644008010056234200500(2)简要说出整数的读法2、整数的写法(1)写出下面的数四亿六千零六十万零五十五十二万三千四百二十六十亿零八千零一(2)说一说整数的写法3、小数和分数的读写(1)想一想,小数和分数怎样读、怎样写?(2)出示练习题二、复习数的改写1、讨论:什么是数的改写?改写有哪两种情况?2、整数改写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4、假分数、分数、带分数的互化5、分数、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互化。指生说一说互化方法6、怎样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三、复习数的大小比较(1)整数和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分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四、拓广与应用A填空

5、:(1)97800000000=()万=()亿(2)一亿九千三百万四千写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3)把 3/7、3/8 和 4/7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B选择(1)下面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7/145/159/16C(2)把 40%的百分号去掉,原来的数()扩大 100 倍缩小 100 倍大小不变布置作业:教材 86 页 4、6 题第第 3 3 课时数的整除课时数的整除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数的整除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数的整除的有关概念,使知识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6、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关于数的整除你学过哪些知识?二、整理归纳:1、概念复习2、建立知识网络整除能被 2、3、5 整除的数3、回忆(1)分数的基本性质(2)小数的基本性质(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三、巩固练习A1、判断(1)332=18 表示把 18 分解质因数()(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3)一个大于 1 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4)3 是因数,9 是倍数()(5)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B1、分解质因数:3275622、求下列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18 和 3012、18 和 2430 和 45C一个分数的分子减 1,分母增

7、加2,分数值就变为1/2,求这个分数。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布置作业:教材 87 页第 7 题第第 4 4 课时数的运算课时数的运算教学内容:教材 8994 页数的运算教学目标: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并会进行估算。2、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3、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学重点: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小学阶段学过哪些四则运算?二、回顾整理1、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加减运算?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1)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加减运算的含义。(2)师生共同回顾整理(3)小结: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2、怎样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乘除运算。(1

8、)学生自己举例说出乘除法的含义(2)相互交流(3)讨论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A1、填空(1)2/30。5 表示()2/35 表示()2/31/2 表示()2/31/2 表示()(2)42/5 和 2/54 的()相同,()不同。(3)在 b/aa/c 中,()不能为零.B1、口算37+581。050.760。7522、计算507545751551/5751/51(3/41/3)3.60.181。250。8C简算99+9999+10099992+19999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91 页 2、3、4 题第第 5 5 课时数的运算课时数的运算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9、8990 页复习运算定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五种运算定律2、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3、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灵活计算,培养应用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几种运算定律,分别是什么?二、回顾整理1、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1)让学生独自把教材中空格填完整(2)小组内交流(3)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运算定律(4)思考:这些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2、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1)出示信息和问题王老师要买 190 本 数学小词典,每本 380 元,她带了 800 元钱,够吗?应找回(或)再付多少元?

10、(2)叙述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从问题出发-找出所需要的条件(3)组内进行讨论与交流三、巩固练习A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字或字母(1)a+b=b+()(2)4.2+3。9+5。4=3。9+(+)(3)42(100+2)=42()+()2B能简算的要简算12。092+1。910。57/89+7/88/197+1/76/1999/2011/20C走进生活学校食堂计划购进 1500 千克大米,如果平均每天吃 95 千克,这些大米够吃半个月吗?(一个月按 30 天计算)如果够了还剩下多少千克?如果不够,还需购进多少千克?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91 页 5、6、7、8 题第 6

11、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数的运算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数的运算的有关知识2、根据运算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算法3、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提高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口算4411/105/714/151。40。620550。90.263/412819/52/370。23400二、提高练习1、在里填上“”7/97/87/9 122/312327/97/87/9 122/312232、连线1/21/31/4+1/6 1/81/21/31/41/6 1/24(1/2+1/3)1/41/6 7/121/21/3(1/4+1/6)11/24三、综合练习1、按

12、照先算减、再算除,然后算加,最后算乘的运算顺序,给算式 6/71/2+1/25/61/3 加上括号.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0.76+5。2+4。8+0.248。91.2+1。21。1 (50。5)12150.254 7。4+(4.61。09)3。70.32+320。63 32253、小刚和小明分别从书店来学校同时出发去体育馆,小刚平均每分钟走 60 米,如果两人要同时到达,小明平均每分钟要走多少米?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92 页 11、12、13 题第第 7 7 课时量的计量课时量的计量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9596 页量的计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各种

13、计量单位的进率。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我们学过了哪些计量单位?(质量、时间、长度、面积、体积、容积)引出课题二、回顾整理1、计量单位整理质量时间长度面积体积计量单位及进率吨1000 千克1000 克世纪100 年12 月日24 时60 分60 秒千米1000 米10 分米10 厘米平方千米100 公顷1000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升)1000 立方厘米(毫升)2、教师讲解说明,总结规律3、闰年的判定方法4、教师举例说明

14、单位名称的换算方法高改低乘进率低改高除以进率三、巩固练习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个鸡蛋大约重 65()(2)一个游泳池容积 1500()(3)“神舟五号”飞船总长 36()重 85()2、单位名称的换算2。6 吨=()千克400 千克=()吨4 时 40 分=()时2 时 18 分=()分315 分=()时()分3、第一届奥运会于 1896 年召开,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北京奥运会是 2008 年举办,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你知道奥运会每隔几年举办一次吗?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96 页 2、3 题。第第 8 8 课时比和比例课时比和比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15、97-98 页,比和比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正确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复习归纳比和比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我们班有多少名男同学?有多少名女同学?2、你会用比的知识说出男、女同学及全班同学的关系吗?二、回顾整理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举例说明什么叫比。(2)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3)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4)说一说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完成下表比除法分数前项比号后项比值2、求比值和化简比21351.2541/62/

16、942/5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3、比例尺(1)比例尺的意义是什么?有几种?(2)怎样求比例尺?应注意什么?(3)怎样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三、巩固练习A1、填空(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45,甲数是乙数的()(2)有一天,某班出勤率 90%,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比()(3)在一幅地图上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B1、化简比并求比值1/31/90.32。61/8 吨1。25 千克2、篮球场长是 26 米,宽 14 米,请用 1/1000的比例尺画出平面图。C开动脑筋甲乙两车间的平均人数是 156 人,两个车间人数的比是 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

17、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97 页 1、2 题第 9 课时比和比例教学内容:教材 9798 页比和比例教学目标:1、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2、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3、感受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两种相关联的量,会出现几种情况?二、回顾整理1、正、反比例的意义举例说明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小组合作: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正反比例的联系区别。(2)全班交流正比例反比例相同点不同点(3)自己举出一个数量关系,什么一定时,其它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3、讨论与交流(1)

18、比、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3)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三、巩固练习A填空1、10=y和 y 成()比例2、2/y=和 y 成()比例3、圆的周长和圆周率成()比例B判断1、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2、出油率一定,大豆和出油量3、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4、圆的周长的它的直径C一种糖水是由糖和水按 19 的重量比配制而成,500 克糖水中,含糖和水各多少克?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98 页 3、4 题。第 10 课时式与方程教学内容:教材 99101 页式与方程教学目标:1、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

19、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用字母可表示什么?有什么特点?二、回顾整理1、举例用字母表示关系式如:v=shs=1/2(a+b)hA+b=b+aa(b+c)=ab+ac2、思考:书写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3、方程:方程三、巩固练习A填空(1)苹果重 a 千克,梨的质量是苹果的 3 倍,3a 表示()(2)边长 b 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厘米,面积()平方厘米B判断1、3+4=23 是方程()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3、C+C=2C()4、

20、3 千克黄瓜 a 元钱,求每千克西红柿是多少元,a3()C解决问题实验小学有男生 600 人,比女生的 3 倍少 900 人,女生有多少人?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100 页 1、2、3 题第 11 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式与方程练习课教学目标:1、复习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教学重点:运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填空(1)平平今年a 岁,妈妈今年 b 岁,5 年后妈妈比平平大()岁。(2)每枝铅笔 a 元,每枝钢笔 b 元,小明要买 10 枝铅笔和

21、 1 枝钢笔,一共要用()元。(3)3 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偶数是 n,这 3 个数的和是()。这3 个数的平均数是()。(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外项是()。二、提高练习1、判断(1)a2一定大于 2a.()(2)a3 表示 3 个 a 相乘。()(3)方程 2+1。4=7.6 的解是4。5。()(4)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5)n 是自然数,2n 就是偶数。()三、综合练习1、求未知数0。412.68.41/81/41/101/3+1/421/0。254/92、解决问题(1)一种童装降价 20%后售价 104 元,这种童装原价多少元?(2)

22、甲、乙两地相距 360 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客车每小时行 68 千米,货车每小时行 52 千米.两车上午 8时出发,几时相遇?(3)学校组织校园集体舞表演。如果每行24 人,要排 20 行。如果每行 16 人,要排多少行?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101 页 4、5、6 题第 12 课时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目标:1、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2、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几何学习的作用,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23、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比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忆以前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二、回顾整理1、直线、射线、线段区别与联系2、角角的意义、角的大小3、三角形三角形的意义三角形按角分类三角形按边分类4、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特征5、圆形圆的特征三、巩固练习A填空(1)在一个边长是 2 分米的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2)用;圆规画一个周长 6.28 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画出的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3)在钟面上,6 点钟的时候,分针和时针所夹的角是()度.B判断(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

24、4 个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那么其他 3 个角也是直角。()(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3)两个完全相同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C一间教室长 9 米,宽 6 米,高 3 米。要粉刷教室的四周和顶部,扣除门窗和黑板的面积 25 平方米,每平方米需要用 0。4 千克的涂料。粉刷这间教室要用多少千克的涂料?四、课堂总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教材 106 页 3、4、5 题第第 1313 课时课时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2.引

25、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悟学习方法.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转化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师:这是学校绿化的平面图,图中都出现了那些平面图形。老师随着学生的口答将六种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师:这块地的大小就是指它的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板书课件:平面图形的面积师:什

26、么叫做面积呢?学生回答。二、自主梳理,引导建构(一)回忆公式,夯实基础师:你们会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吗?请你们把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写在相应的图形上.学生在自己的 6 个平面图形上写公式,同时指名板书公式。(二)沟通联系,总结方法(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师: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小组里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分别说一说(想说哪个说哪个)1。长方形、正方形是用面积单位量出来的(课件演示)板书:测量法思考:正方形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计算吗?为什么?2。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得来的?(课件演示)再让学生说一说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底-长高-

27、宽)圆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将圆沿着它的半径等分若干份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问:长方形的长等于(),宽等于().这两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板书:割补法3。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课件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是原来一个图形面积的二倍.这两种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板书:拼凑法师小结:根据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的出新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来,这是运用了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学中用到的地方很多很多。例如:分数除法是运用转化思想转化成什么来计

28、算的?(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106 页第 5 题,然后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四)构建网络,形成体系1.合作拼图师:在小学阶段,我们首先学的是哪一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样安排有没有一定的道理?你能结合刚才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来找找原因吗?请问同学们分组讨论这 6 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根据相互间的联系把它们贴在一张卡纸上,并用箭头表示。比一比哪一组设计的图能最好地体现出这六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2。交流小结展示排列的网络图,并让小组代表说说意图.三、走进生活,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完成 107 页第 8 题,完成后小组订正。教师巡视指导.2、张老师最近新买了房子,准备装修.经测

29、量,卫生间长3.2米,宽2。4 米,高 2。8 米。他打算在地上铺边长 0.4 米的防滑方砖.你能帮张老师算一算,他至少要买多少这样的方砖呢?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从小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布置作业:教材 107 页 6、7、8 题。第第 1313 课时课时空间与图形练习课空间与图形练习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悟学习方

30、法.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及转化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填空题。1,下左图中,1=(),2=()。2,观察上右图,在括号内填字母,使等式成立。3,用圆规画图,当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厘米时可以画出直径为 2 厘米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4,一张正方形纸的边长为,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用字母表示剩余部分的面积是()。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5 分米,面积是 12

31、0 平方分米,高是()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分米。6,如下图(单位: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7,把下边的长方形以 15 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8,求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做这个铁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9,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平方厘米,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10,下面形体是由棱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拼成的,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至少还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

32、体,才能搭拼成一个正方体。11,如下图所示,用棱长分别是 1 米、2 米的两个正方体组成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平方米。12,用边长为 1 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它的长度是()分米。13,把24 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14,一种圆柱形铁皮油桶的底面直径是 40 厘米,高是 50 厘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毫升.15,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 8 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二、

33、判断题。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2,经过平面上的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平面上的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3,因为三角形不易变形,所以房子的梁架做成三角形形状.()4,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小于 60 度.()5,将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三次,展开后其中一份是这张纸的。()6,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7,左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8,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 3。14 倍.()9,压路机滚筒在地上滚动一周所压的路面正好是压路机滚筒的表面积.()10,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小.()三、选择题.1,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是 50,按角分类这是一个()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34、 C、钝角 D、不能确定2,用一根木条给一个长方形加固,若只考虑加固效果的话,采用()最好。3,下图能画()条对称轴。A、2 条 B、4 条 C、8 条4,下面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5,下图中,甲和乙两部分面积的关系是().6,如果一个圆的面积 100,那么它的周长是().A、10 B、10 C、20 D、1007,如下图,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重叠一部分,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平方厘米。8,下图中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9,用一条长 16 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如果长和宽都是质数,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A、6 B、10 C、15 D、2110,两个完全相同

35、的长方形(如下图),将图和图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图图 A、图大 B、图大 C、图与图相等11,一个圆的半径扩大 3 倍,这个圆的面积就扩大()倍。A、3 B、6 C、912,正方形与圆的面积相等,那么正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A、等于 B、小于 C、大于13,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A、1:B、1:2 C、1:4 D、2:14,两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片,一张以它的长作底面周长,另一张以它的宽作底面周长,分别卷成圆柱形(接口处不重叠),再装上底面,所得两个圆柱体的()一定相等.A、表面积 B、体积 C、侧面积15,圆柱内的沙子占圆柱的,倒入()内

36、正好倒满。四、画图与计算。1,(1)在下图中,画出表示 A 点到直线距离的线段.(2)过 A 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量一量,A 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厘米。2,以小明家为观测点,根据下面条件在平面上标出各地的位置。(1)学校在小明家北偏东 70的方向上,距离小明家 2 千米处。(2)书店在小明家西偏南 60的方向上,距离小明家 3 千米处。3,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试验田,长90 米,宽 60 米。请你用1:2000 的比例尺画出这块试验田的平面图。(先算一算,这块试验田的长和宽各应画多长,再画出来)4,下面是用 1:4000 的比例尺画出的一块水稻试验田的平面图。请你:(1)量一量:它的

37、上底是()厘米,下底是()厘米。(取整厘米数)(2)算一算:它的实际面积是()公顷。(3)画一画:以上图的高为直径画一个圆。(4)算一算:你画的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5,某市区主要街道分布情况如下图。先动手测量你认为有用的数据(取整厘米数),再解决以下问题:(1)文明路长 1800 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2)光明路在幸福大街的南边正东方向,请你画在图上,并标出来.6,五、周长与面积计算。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张大爷用篱笆围一块梯形菜地,一面靠墙(如下图)。篱笆全长 48 米,如果每平方米收白菜9。5 千克,这块地一共可以收白菜多少千克?3,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空地

38、,长50 米,宽20 米,要在这块空地内留出的面积进行绿化。在绿化面积内用的面积种植花卉,在剩余的面积内规划一个最大的三角形种植草坪。请你设计一下,并画出草图。(比例尺 1:1000)4,公园里有一块面积是 180 平方米的三角形绿地(如下图),底长 24 米。绿地扩展,把底延长 8 米,高不变。(1)请在下图上画出扩展后的三角形绿地。(只需画出示意图)(2)列式计算出扩展后三角形绿地的总面积。5,某小区物业要在社区内活动室门前修一个圆形花坛,已知花坛的周长是 37.68 米。(1)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是()平方米.(2)请用 1:400 的比例尺把这个圆形花坛的平面图画出来(标明圆心和半径),

39、图中花坛的半径是()厘米。六、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1,求空心机器零件的体积。(单位:厘米)2,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 2 分米、2 分米、5 分米的长方体盒子中,正好能放下一个圆柱形物体(如下图)。这个圆柱形物体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分米?盒子中空余的空间是多少立方分米?3,学校要捐赠一批教学物资给希望小学,其中有 24 盒粉笔,每盒都是棱长 1 分米的正方体包装。(1)请你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来装这些粉笔。你设计的包装箱内尺寸是:长(),宽(),高()。(2)计算你设计的包装箱至少需要多少纸?(接头处忽略不计)4,一种液体饮料采用长方体塑封纸盒密封包装.从外面量盒子长6厘米,宽 4 厘米,高

40、10 厘米。盒面注明“净含量:240 毫升”。请分析该项说明是否存在虚假.5,2006 年炎热夏天到来之前,有一位好心人准备捐资建一座标准化的游泳池,这个游泳池的长是 60 米,宽是长的。(1)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挖成这个游泳池共挖土多少立方米?(3)在池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要制作一个无盖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可以供搭配选择。(单位:分米)(1)你选择的材料是()号.(2)你选择的材料制成水桶的容积是多少升?7,一种儿童玩具-陀螺(如下图),上面是圆柱体,下面是圆锥体.经过测试,只有当圆柱直径 3 厘米,高 4 厘米,圆锥的高是圆

41、柱高的时,才能旋转时稳又快,试问这个陀螺的体积是多大?(保留整立方厘米)七、能力发展题。1,一个等腰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 2 倍,把它分成 4 个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梯形,请动手试一试。2,下图是一个正方形,边长 6 厘米,E、F 分别是 CD、BC 的中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3,下图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边三角形,在三角形内有一点A。(1)由点 A 向三角形的三条边作出三条垂线,并且量出三条垂线的总长是多少。(2)在三角形内再任选一点 B,向三角形的三条边作出三条垂线,并且量出三条垂线的总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写下来。4,巧求胶水的体积。一个胶水瓶(如下图),它的瓶身呈圆柱形(不包括瓶颈

42、),容积为 32.4 立方厘米。当瓶子正放时,瓶内胶水液面高为 8 厘米,瓶子倒放时,空余部分高为 2 厘米.请你算一算,瓶内胶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课堂总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第第 1414 课时图形的位置与变换课时图形的位置与变换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 103 页 104 页105 页。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等图形变换的特征;学会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欣赏、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通过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

43、旋转、放大与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感受数学的美。4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讨、交流、反思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对称、平移、旋转、放大与缩小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创设情境,引入复习1,师出示一张剪纸作品,师出示一张剪纸作品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剪纸漂亮吗?看到这张剪纸你想说些什么呢?2,引入课题引入课题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仅从这一张剪纸中,就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变换方式,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揭示课

44、题)二、回顾梳理,引导建构、回顾梳理,引导建构1、课件出示复习指导课件出示复习指导:(1)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变换方式有哪些?(2)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它有什么特征?(3)怎样为平移、旋转现象?生活中有哪些平移或旋转的现象?平移、旋转时应注意什么?(4)怎样为放大与缩小现象?它们是根据什么进行的?(5)平移、旋转与放大和缩小现象的联系和区别在哪?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整理的这几个问题,都整理好了吗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整理的这几个问题,都整理好了吗?师:师:那么请同学们把课前整理好的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那么请同学们把课前整理好的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并进行适当的并进行适当的总结。总

45、结。(出表(出表)2 2、班内集体交流、班内集体交流,并板书并板书:师师: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变换方式有哪些呢?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变换方式有哪些呢?图形变换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变换的关键要素变换前后图形的比较形状变化大小变化位置变化/不变不变变不变变对应点到对称轴距离相等一、确定平移的方向,二、确定平移的距离。图形的旋转一、定旋转点或轴,不变二、定旋转方向,三、定旋转角度。图形的放大和所有的边长按一定比扩大不变缩小或缩小变/师:好!哪个组的愿意来汇报一下轴对称知识?生: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师:在我们生活中有

46、哪些轴对称图形?师:大家回忆一下,在画轴对称图形时应注意什么呀?师:好!哪个组的来说说平移现象?生: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像这样的运动叫做平移。例如:车子向正前方行驶,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吗?那么在平移时我们注意哪几个要素?师:旋转现象又是怎样的呢?生: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运动,像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旋转。例如:转动的电扇,师: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那么在旋转时我们又应注意哪几个要素?)师: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好,*来说说。生:就是把一个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进行扩大或缩小。师:那么平移、旋转与放大和缩小现象的联系和区别又在哪里?三、分类练习,巩固提

47、高分类练习,巩固提高1、复习轴对称图形复习轴对称图形(1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那张剪纸就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那张剪纸就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你能判断下面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你们是根据你能判断下面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的?什么判断的?生:看它有没有对称轴,师:那这些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呢?(2)画一画:画出小熊的另一半画一画:画出小熊的另一半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 104 面第二题:你能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吗?动手画一画吧!师:大家都画好了吧,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大家都画对了吗?2、复习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

48、、复习图形的平移、旋转、放大和缩小(1)小旗子向左平移 8 格后的图形。(2)小旗子绕 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90 度后的图形。(3)小旗子按 2:1 扩大后的图形。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变换的特征接着来画一画课本105 面第六题师:大家都画好了吧!谁来说说你的画法?想一想:放大后的旗面面积是原来的()倍.四、综合练习,拓展思维四、综合练习,拓展思维师:接下来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到智慧城堡去看一看,你们高兴吗?师:接下来老师想带大家一起到智慧城堡去看一看,你们高兴吗?1 1、想一想、想一想图形 A 如何变换得到图形 B?图形 B 如何变换得到图形 C?师:大家赶紧想一想,已经有这么多同学想好了。你们

49、想的和他一样吗?2 2、议一议、议一议师:大家赶快讨论讨论!3 3、摆一摆、摆一摆师:大家看,有四个完全一样大的直角三角形师:大家看,有四个完全一样大的直角三角形,通过变换分别得到了通过变换分别得到了几个不同的图形。几个不同的图形。1、教师呈现图(1)(2)师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副图它是如何变换成风车形状的呢?请大家仔细我们先来看第一副图它是如何变换成风车形状的呢?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观察一下,你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四个三角形和方格纸在下面摆你可以借助你手中的四个三角形和方格纸在下面摆一摆,说一说,好!现在开始一摆,说一说,好!现在开始!师:谁上来说一说,(学生上台演示,边操作边说)你这是用的什么方法

50、?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谁愿意来试一试,(学生上台演示,边操作边说)你用的什么方法?师:他这方法听清楚了吗?他是先将这些三角形旋转然后再平移,也就是说他即用到了平移也用到了旋转。好现在来看看老师给大家演示,这是谁的方法呀?2、教师呈现图(2)(3)师:那么“风车”形变成长方形,怎么变的呢?还是先摆摆试试。师:那么“风车”形变成长方形,怎么变的呢?还是先摆摆试试。师:谁能把这个“风车”形摆成长方形(学生上台演示,边操作边说)他说的你们听清楚了吗?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师:他用到了什么?而他这个旋转点挺怪的,他用的是斜边上的中点,看看老师这个,老师一边演示请同学们一边用语言来描述.3、教师呈现图(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