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材料.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137167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材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材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材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材料.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活饮用水卫生知识培训材料一水体的卫生学意义水体是各类天然水(地面水、地下水)的总成,他们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自然资源,在国家建设中有着巨大的经济意义。地面水可用于航运、发电、供给工农业用水和发展水生产。在卫生上符合一定条件的水体,可选作生活引用水的水源,提供游泳等水上运动和疗养场所、发展旅游事业,并可调节微小气候、美化环境、有益于人们的健康。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新原料、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量及其所含污染物的种类也越来也大;农业喷洒农药和大量使用化肥;城镇生活污水和降水径流等都可以污染水体,使天然水体失去原有的价值和作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当人们饮用或接触含有病原微

2、生物的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而未经消毒处理的水或食用这种污染的食物,就用可能引起肠道介水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含有化学毒物的工业废渣、废水和农药排入水体,可使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限量浓度,便会对人体带来危害。污水排入自然水体内,可使水体水质恶化,改变水的颜色或产生异臭异味,使人感到厌恶而不愿使用。同时,水污染还可以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水生动植物腐烂变质等,严重影响水产资源和食品工业生产。因此,搞好水体卫生防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目的是:(1)保障人体健康;(2)保持水质具有良好的感观性状;(3)防止影响水体的自净作用。二水体循环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大气

3、对流层中(水蒸气)、地表面及地层中都有水的存在.在太阳能多照射下,地面水(如海洋、江河)、表土及植物茎叶中水的蒸发,化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或凝集成云,随大气环流的推动可扩散到各处.大气中水蒸气和云凝集成雨雪降落到地面,成为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顺着地表径流汇入江河、湖、海,补给地面水;另一部分渗入土壤中形成地下水。此外,还有一部分被植物根吸收。降水,地面水、地下水三者之间互相转变,互为补充,形成自然界水的循环。三水体的种内及其卫生学特征(一)地面水暴露于地表面。它的水量寿集水区的面积、季节和降水量的影响而有很大变动.一般的江河水以及冬季水量最小,水位最低,称为枯水期;夏末、初秋时水量最大,

4、水位最高,称为丰水期。地面水由于它的 形成和各种自然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水质很不稳定,一般含矿物质较少,水质较少,且与空气直接接触,水中溶解氧含量较地下水多,对有机物的自净能力较高。但由于地面水暴露于地表,被污染的机会也多,如降水的地面径流、大量的杂质冲入水中;河水在流动时刻冲刷河床,使河水的浑浊度增加,有机杂质和细菌含量也较多;若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使用农药化肥的污染,不尽水的感观性状恶化,化学组成改变,而且往往含有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而危害健康特别是被人、蓄粪便污染,往往成为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原因。这种污染情况随季节而变动,如丰水期比较严重,在北方冬季冰冻后解冻期变化也比较明显。大的

5、江河水量充足,自净能力强,水质比较好。小的江河水质比较差。如果选择江、河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则一定要经过适当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才能供给生活饮用.湖泊、水库水因流速较慢,有利于水中悬浮物质自然沉淀、故混浊度较低,但湖泊、水库水中水生生物(尤其是藻类)易于繁殖生长,严重时会发生臭味和色度。小的湖泊和水库水量小,自净能力一般较差。湖水、水库水也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源,但它们同江河水一样易受污染,必须加强卫生防护和水质净化消毒。水塘水量更少,几乎不流动,受污染后自净能力很差,常带有臭味和色度,含有大量有机物和细菌,一般不宜选做生活饮用水源。海水水量巨大,但含矿物质较多,水质硬度大,且为咸水,须经淡化处

6、理后才能供给生活饮用。(二)地下水:地下水的主要来源是由降水和地面水通过土壤、河床、湖底渗入地下逐渐集聚而成.地层根据其透水性能分为透水层和不透水层两种。(三)降水:大气中水蒸气受冷凝成雨雪,降落到地面成为降水,缺水地区往往收集降水饮用。降水本来是蒸馏水,质软而洁净,水量较少,但它在大气凝集和降落过程中,往往吸收和溶解了大气中的各类杂质(如降尘、飘尘、铅、微生物和各种可溶性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降水中杂质含量的多少与当地大气的清洁程度有关.四水体的自净作用水体受污染后,污染物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作用,污染浓度逐渐降低,并部分或完全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过程。

7、(一)江、河水的自净1、混合稀释: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逐渐与水混合稀释,使其污染物浓度降低.江、河水的混和稀释作用与流速、流量、河床等因素有关。流速越快,湍流愈剧烈,混合稀释过程愈迅速和完全,其中流量的大小与混合稀释的能力关系最大。2、沉降:废水中的悬浮物进入水中后,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下沉,悬浮物的比重愈大,颗粒愈粗,则愈容易在水中沉降。同时,水流的速度愈慢,沉降作用愈显著.通过沉降作用还可以使附着悬浮物的一部分细菌和寄生虫卵下沉。沉降虽是水体自净作用的一个因素,但污染物沉降到水底(地层)后,在某些情况下仍是潜在的污染源。3、挥发逸散:废水中的一些挥发性污染物如酚类、汞、硫化氢、氢氰酸等进入水体后,

8、在阳光和水流搅动下,可挥发逸散而进入大气,水体起到一定的自净作用,但对大气造成了污染,并且污染物又可随降水再返回水体,危害实际上没有完全消除。4、中和:天然水体常含有硅酸盐矿物质和石灰石微粒以及溶解的二氧化碳和混悬的二氧化硅,使少量的酸性废水或性废水排入水体时能被中和,如排入过多仍可影响水质的改变。、有机物分解: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其分解过程可分为需氧分解和厌氧分解两种。一般厌氧分解过程进行缓慢,最终产物不稳定,具有难闻的臭气。随着有机物的需氧分解,地面水中的溶解氧不断被消耗,此种过程称为耗氧(耗氧过程)。如此同时,空气中的氧也不断地溶于水中,补充水中的溶解氧,这一过程称

9、复氧(复氧过程)。水生植物(如藻类等)的光合作用放出的氧,可使水中溶解氧增加;急流和风力引起风浪,可加快水的复氧过程。耗氧与复氧的综合过程决定着水中氧的实际含量,复氧过程是使污染的地面水达到自净的必要条件。、微生物与寄生虫卵的死灰:地面水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作用、水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噬菌体的噬菌作用以及微生物不适宜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可使随污染水体的细菌逐渐死亡,寄生虫卵除血吸虫卵、肺吸虫卵、姜片虫卵等能在水中孵化外,一般沉降于水底而逐渐死亡。(二)湖泊和水库水的自净,湖泊和水库水的自净过程与江河水相似。其特点是水流缓慢,混合稀释能力较差,自净能力不如江、河水。尤其含有大量氮、磷的生活污水和粪便肥

10、料等不断排入时,水体营养化程度增加,藻类(主要是蓝藻)大量繁殖,可使水体外观呈现不同色泽,并使水产生臭味,透明度明显下降,浑浊度增加,这是水体富营养化.五水体的污染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某些自然因素、使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的组成及其性质发生了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使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受到不良的影响、鱼类和其它水生动物植物的生长液受到损害。(一)污染源:、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可分为:()含无机物废水,如火力发电厂的水力冲灰废水。()含有机物废水,如造纸。()含有毒化学性物质废水,如化工、电镀、冶炼等工业废水。()含有病原体工业废水,如生物制品、制革、屠宰场废水。(

11、)含有放射性物质废水,如原子能发电站、放射性矿、核燃料加工厂废水。()生产用冷却水(含热废水)如热电厂、钢铁厂废水。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包括洗涤衣物、淋浴、烹调用水和冲洗大小便器等的污水.3农药生产与使用:农药厂排出的含农药废水污染地面水,农田大面积使用农药也为重要污染源。污染环境的农药有些是残效期长的,如有机氯农药和有机汞农药。(二)主要污染物1有机物:包括蛋白质、脂肪、醣、木质素和许多合成物质.它们排入水体后,在有溶解氧的情况下,经水中需氧微生物的作用,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硝酸盐,在这个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给鱼类等水生生物带来危害。反映水体受有机物质污

12、染的程度,常以生化需氧量、耗氧量、溶解氧等指标来表示.2汞:汞是构成地球元素之一,天然水体都含有微凉的汞,水体汞污染,有岩石风化而来,但主要是由于含汞废水的排放和含汞农药使用。(1)氯硷工业:(2)氯乙烯工业:(3)造纸工业:(4)仪表工业。3镉:自然界中的镉多与锌、铅、铜等矿伴生。水体中镉污染主要来自含镉工业废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中游发生的痛痛病被认为是因为用被含镉废水污染的河水灌溉稻田,使稻米镉量增高,人们长期使用这种镉米和含镉水而得病。4砷、铬、酚、氰化物等(略)5农药:分为五大类:(1)有机氯农药如滴滴涕、六六六、毒杀芬等;(2)有机磷农药如对硫磷(1605)、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

13、敌百虫、甲拌磷、杀螟松等;(3)有机汞农药如西力生(氯化乙基汞)赛力散(醋酸苯汞)。1971 年期,我国已禁止生产和使用;(4)有机砷农药如甲基硫胂;(5)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西维因、速灭威等.6石油、合成洗涤剂、多氯联苯(简称PCB):变压器的绝缘油、放射性物质、热污染。六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一)介水传染病1、细菌性疾病主要的有霍乱、复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另外,沙门氏肠道菌属,致病性大肠杆菌、耶森氏菌属、沙雷氏菌属、空肠弯曲杆菌、布鲁氏菌属等也能介水传播.2病毒性疾病主要是病毒性甲型肝炎。以粪便为媒介,由水污染经口进入人体,主要是人与人之间间接接触引起,有时也由食物污染传播.介水传

14、染病的流行往往是爆发型,患者多为饮用同一水源的人,一旦对水质采取有效地净化、消毒措施后,流行就能很快地被控制,发病率迅速下降。(二)急、慢性中毒1、水俣病水俣病是一种慢性甲基汞中毒。五十年代初,因最先发生于日本水俣湾地区而得名.当地有一家工厂生产乙醛和氯乙烯用硫酸汞和氯化汞作催化剂,把含汞及甲基汞废水排入水俣湾,经过水生生物食物链富集,使水俣湾鱼、贝类的甲基汞含量高达毫克公斤(湿重),人或动物因大量食鱼而引起甲基汞中毒。砷中毒砷化物毒性很大,三价砷化物较五价砷化物毒性强,三氧化二砷(砒霜)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烈性毒物。酚中毒中枢神经被抑制,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氰化物中毒(三)致癌、制畸、致突变(四

15、)某些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地甲病和地方性氰病七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制定原则防止地面水传播疾病;防止地面水引起急、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保证地面水感官性状良好;保证地面水自净过程的正常进行。保证不危害鱼业和工农业生产。八水质监测(地面水)(一)采样断面和采样点选择必须在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把沿岸较大的城市或工业区作为一个大污染源(大污染区段),每个区段应至少包括三个采样断面;()清洁或对照断面,设在污染源上游,用以了解江、河水在基本未受污染时的水质情况.()污染断面,设在污染源的下游,用以了解污染情况和程度。()自净断面,设在污染源下游,水体基本达到自净的地方,以了解江、河水的自净能力。每个

16、断面可根据江、河宽度和深度舍采样点,每个断面可设五个或五个以上采样点.采样除采表层水(一般为水面下米)外,如江河水较深,根据需要还应采集不同深度的水样,深层水样可用深水采样器采集。(二)采样时间与次数最好是每月或每季度采样一次,至少早丰水期、枯水期及平水期各采样一次.每次连续采样天,采样时及采样前数日应不下雨,以免影响水质.采样时应同时记录当时的水文和气象条件,以供水质评价时参考。目前,采样方法大多是瞬时采样,该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有的单位已开始使用水质自动监测仪器对水质进行连续自动监测。(三)监测项目水质监测项目一般包括水温、色、臭、味、值、浑浊度,悬浮物质、溶解性固体、溶解氧(计算饱和百

17、分率)、耗氧量、生化需氧量、氯化物、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等级五项毒物(汞、铬、砷、酚、氰化物)。其它项目可根据水体污染情况适当增减.(五)水源卫生防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必须设置卫生防护地带,防护地带的范围和具体规定由供水单位提出,与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商议后报镇府批准公布,设置固定的告示牌.集中式给水水源防护地带的范围和防护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地面水:()取水点周围半径米的水域内严禁停船、游泳、捕捞和从事可能污染水源的任何活动,设立明显标志。(2)取水点上游 1000 米至下游 100 米水域内,不得排放污水、工业废水、沿岸得对方废渣,有害化学物品仓库、垃圾、粪便.(3)取水点上

18、游 1000 米以外的一定范围规划为水源保护区。(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一级、二级、三级水源保护区)(4)水厂生产的范围应明确划出并设立明显标志。九水质净化与消毒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应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方法等以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和细菌学指标,使之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这种方法称为水质的净化处理和消毒.水质的净化处理和消毒一般包括沉淀、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几种步骤。(一)水质的净化处理常用的净化处理方法有自然沉淀、混凝沉淀和过滤。一)自然沉淀水中的悬浮物质,在水流速减慢或静止时,可由于本身的重力而沉淀,使水得到初步澄清,叫做自然沉淀。沉淀速度与水流流速,悬浮物颗粒的大小、比重和形状以

19、及水温等因素有关。多用在浑浊度高的地面水。二)混凝沉淀天然水中含有硅酸、极细的粘土和腐殖质到呢个胶体粒子,均带有阴电荷,彼此互相排斥,可长期悬浮在水中而不下沉.当加入硫酸铝或硫酸亚铁等化学混凝剂时,与水中的重碳盐类(钙或镁)结合,形成带正电荷的胶状物质,可与带有阴电荷的胶体粒子作用,形成颗粒较大的绒状胶荷。这种胶荷具有吸附能力,又能吸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和一部分细菌,而且在混凝过程中胶合体积不断增大,称为矾花,更易于沉淀,因而能大大改善水的感官性状如浑浊度、色度等,并减少病原微生物.目前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和碱式氯化铝等。铝盐有硫酸铝钾(明矾)、硫酸铝。铁盐有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等.它们在水

20、中与重碳酸盐分别生成氢氧化铝及氢氧化铁的胶状物,发生混凝作用.其化学反应如下:如加明矾、硫酸铝等很久,仍不出现“矾花”,表明水中的重碳盐过少,可加适量熟石灰、即能很快地出现絮状物沉淀,使水澄清。熟石灰的用量约为硫酸铝用量的 1/3。碱式氯化铝(又名羟基硫化铝)是一种新型净化剂,具有使用方便、用量少、混凝效果好的特点。因其分子量较大,故吸附力强,形成的矾花大、沉淀快,净化效果高。并且对温度及 PH 值的适应范围大,不需要投加熟石灰等碱性助凝剂。使用方法是将碱式氯化铝液体逐滴滴入水中,当水中出现矾花时即可,静置后水即可澄清。或按 3100 毫克/升的用量加入水中,数分钟后可形成矾花而下沉。影响混凝

21、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为:1水的 PH 值根据经验,用硫酸铝作混凝剂,最适宜的 PH 值为5。7-7.8,PH 值过高过低,混凝效果均较差。2水的温度用硫酸铝作为混凝剂时,水温高凝集效果好,水温接近l零度时,凝集效果很差。硫酸亚铁受水温影响不大。3水中重碳酸盐含量水中重碳酸盐含量过少时,不能很快形成氢氧化铝胶体,凝集效果降低.此事须向水中加入适量的熟石灰,以保证有良好的混凝效果。4浑浊度水的浑浊度越大,凝集剂的用量也越大。三)过滤过滤是使水通过滤料,常用的滤料是砂滤.按照过滤净水的原理,砂滤池的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成熟期。开始使用的清洁燃料,仅能隔滤较大的杂质,净水效果不高。随着滤过水量

22、的增加,滤料表层因胶体物质和细菌的沉淀而逐步形成胶质的生物膜,净水效果随之提高,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为过滤期,可截留或吸附较多的杂质和细菌。使用若干时间后,滤速减慢,滤过效率大大下降,就进入第三阶段清洗期,清洗滤料,此后恢复到第一阶段继续使用。滤水的效果决定于滤料层的厚度,并不得含铅、锌、铜等金属和氰化物等有害物质,在填入滤池使用前,应先冲洗干净。(二)水的消毒为了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水质净化后还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饮用水的消毒方法很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物理方法,如煮沸、紫外线照射、超声波杀菌等;一类是化学方法,是往水中投加各种消毒剂,如氯、臭氧、高锰三钾、碘、溴

23、等氧化剂和某些金属离子。目前我国广发采用的是氯化消毒法。一)氯化消毒法是用液氯或含有效氯的化合物进行消毒的一种方法。1氯化消毒剂常用的氯化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液态氯、氯胺等几种。漂白粉系一种成分复杂的化合物,化学成分大致是:-。通常以表示。新制的漂白粉含有效氯 35-36.性质不稳定,受到光、热、潮湿和空气的影响易使有效率损失,当含量减到 15%时,既不适于作水消毒用。故平时应将漂白粉密封、避光、保存在干燥、凉爽、阴暗和通风良好的地方.漂白粉精含有效氯 60-70,性质较漂白粉稳定,多制成片剂使用。2氯化消毒的原理各种氯化剂在水中都能水解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分子体积小,电荷中性,有较强的渗

24、透细菌膜的能力。现认为次氯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使细菌体内的磷酸丙糖去氢酶中的疏基氧化而被破坏,使细菌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而死亡.常用的氯化消毒剂在水中产生次氯酸的反映如下: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氯化消毒的效果受水的值、水温、水的浑浊度、加氯量 和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水的值:值的高低可影响生成次氯酸的浓度,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当值低时主要以次氯酸形式存在,随着值的增高,次氯酸逐渐减少而次氯酸离子逐渐增多.次氯酸的杀菌效率比次氯酸离子高约倍。所以值偏低时杀菌效果好,值偏高时杀菌效果差。因此,消毒时应注意控制水的值,不要过高,以免影响消毒效果。(2)水温:水温高时杀毒效果快。在时,全部杀灭一定量

25、的大肠杆菌所需的时间要比 2025时约多 3 倍.因此,冬季消毒时,氯与水的接触时间要长一些,以保证消毒效果.(3)水的浑浊度: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无机物及悬浮物能消耗一定量的氯,而且附着在悬浮物内的细菌,不易受到氯的作用,会影响消毒效果.(4)消毒剂的用量和接触时间:氯消毒时,氯不仅与细菌作用,还能氧化水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有机物。因此不同水质需要的氯量是不同的,这种需要的氯量称为该水的“需氯量”。为要保证消毒效果,加入水中的氯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氧量,这种加入水中的氯量称为加氯量,剩余的游离性氯称为游离性余氯,与氨结合的氯称为结合性余氯。在消毒后须经一定时间(一般为 30 分钟),水中还存在着

26、一定的余氯,表示已达到消毒效果,水质已安全.加氯量=需氯量+游离性余氯量水的加氯量一般随原水的水质情况而异。准确的加氯量,应通过试验确定,称之为需氯量试验。一般污染较轻的水的加氯量为12 毫克/升,污染较重的水为35 毫克/升。氯加入水中后,必须保证与水有充分的接触时间,才能起到良好的消毒作用。一般氯与水的接触时间不应少于 30 分钟,水中应有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3 毫克/升,在配水管网末梢,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05 毫克/升。4几种氯化消毒法(!)氯胺消毒法:在水中先加入氯(液氨、硫酸铵或氯化铵),待与水混匀后,再加氯。(2)普通加氯法:本法是常用的氯化消毒法,一般水中含氨量不高,单纯加液氯或含有效氯的化合物(如漂白粉)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用本法消毒的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结合性余氯。本法的优点为用氯量省,消毒接触时间短。当水被严重污染,或在野外、战时紧急用水等情况下,需在短时间内达到消毒效果时,可加入普通氯量的 10 倍或更多的氯(即10-20毫克/升或大于 20 毫克/升)进行水的过量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