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考点解读与综合训练专题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专题检测试卷(提高卷)(含详解).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13413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考点解读与综合训练专题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专题检测试卷(提高卷)(含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2-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考点解读与综合训练专题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专题检测试卷(提高卷)(含详解).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考点解读与综合训练专题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专题检测试卷(提高卷)(含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3学年人教版高二上学期化学考点解读与综合训练专题0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专题检测试卷(提高卷)(含详解).pdf(2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专题检测试卷(提高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8分,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4 o2(g)=H2O(g)M=a k J.m oH 式端。式 g)=H Q A G b k J.m。2H2(g)+O2(g)=2H2O(g)AH=c k J m o r1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 和 c 均为正值C.a=b D.2a=c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液态水汽化 将胆矶加热变为白色粉末浓硫酸稀释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水煤气的制取反应 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A.B.

2、C.D.3.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2Na+2H20=2NaOH+H2T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1)+2O2(g)=2CO2(g)+2H2O(1)AH)=-870.3 kJ/mol(2)C(s)+O2(g)=CO2(g)AH2=-393.5 kJ/mol(3)2H2(g)+O2(g)=2H2O(l)AH3=-571.6 kJ/mol则反应 2c(s)+2H2(g)+O2(g)=CH

3、3COOH的烙变为A.-488.3 kJ/mol B.-244.15 kJ/mol C.488.3 kJ/mol D.244.15 kJ/mol5.反应ATC 分两步进行:A-B,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I、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B.反应A-B的活化能为日C.反应 B C 的”=E 4-E 3D.整个反应的 AH=E|-E 2+E 3-E 4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实验事实热化学方程式评价A已知 H+(a q )+OH-(a q)=H2O(l)H=-57.3k J/m o l,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钢溶液混合H

4、2SO4(a q)+B a(O H)2(a q)B a S O4(s)+2 H2O(l)”=-114.6 k J/m o l,正确B已知 H+(a q)+OH-(a q)=H2O(l)H=-57.3k J/m o l,将醋酸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H3O O O H(a q)+N a O H(a q)-CH3 coONa(叫)+H2O(1)H=-57.3k J/m o l不正确;因为醋酸的状态应为“1”,不是“a q”C1 6 0 g s O 3气体与适量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H 2 s o”放出热量26 0.6 k JSO3(g)+H2O(l)H2SO4(aq)H=-130.3k J/m o

5、l不正确;因为反应热H=-26 0.6 6 k J/m o lD已知2 5、l O l k P a下,1 2 0 g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935.I k JC(s)+O2(g)=CO2(g)”=-393.5 I k J/m o l不正确;同素异形体要注名称:C(石墨,S)7 .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A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H 2(g)+C)2(g)=2H 2O(g),2=-48 3.6 k J/m o l,则 的 燃 烧 热 为 241.8 k J/m o lC.2N a(g)+O 2(g)=N a 2C 2(g)%;2N

6、a(s)+O 2(g)=N a 2O 2(g)AZ/z.则D.在稀溶液中:H+(叫)+O H-(a q尸H 2O(1)AH=-57.3k J/m o l,若将 O.5m o l/L 的稀 H 2s O 4与 l m o l/L 的 N a O H 溶液等体积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 J8.已知反应:2c(s)+C)2(g)=2 C O(g)A/=-221 k J/m o l,H+(a q)+O H-(a q)=H 2 O(l)H=-57.3k J/m o 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 J/m o lB .的反应热为221 k J/m o lC.稀硫酸与稀NaO

7、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 J/m o 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 o l 水,放出57.3 k J 热量9.P M 白磷,s)=4P(红磷,s)AH=-17 k J m o r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当 I m o l 白磷完全转变成红磷时放出17 k J 热量D.当 4g 红磷转变成白磷时吸收17 k J 热量10.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易量热计的隔热层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使用玻璃搅拌器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D.测酸液温度后

8、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液的温度11.已知化学反应A z(g)+B 2(g)=2 A 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b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当生成I m o l 气态AB时,吸收k J 能量2D.断 裂 1 m o l A-A 键 和 1 m o l B-B 键共放出(a-b)k J 能量1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I m o l 化学键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J和 分 子 结 构 如 图 所 示,现 提 供 以 下 化 学 键 的 键 能 P P键:a,P O键:b,0 =

9、0键:d(a、b、d均为正数)。则反应R(白磷,s)+3O式g)T p6(s)的能量变化为()A.吸收(6a-12b)kJ 的能量 B.释放(6a-12b)kJ 的能量白磷 P。C.释放(12b-6a-3d)kJ的能量 D.吸 收(6a+3d-12b)kJ的能量13.已知;H2O(g)=H2O(l)AH-Q.kJ mor1C2H50H(g)=C2H50H(1)AH2=-Q2kJ-moF1C2H5OH(g)+3O2(g)=2CO2(g)+3H2O(g)AH,=-Q3kJ-mol”若使 23g 液态酒精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单位为k J)()A.Q1+Q2+Q3 B.0.5(Q

10、,+Q2+Q3)C.0.5Q2-1.5Qr0.5Q3 D.l.SQrO.SQj+O.SQ,14.在一定条件下,C E和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g)+2O2(g)=2H2O(l)+CO2(g)AH=-890.31 kJ-mol-12co(g)+O2(g)=2CO2(g)A/=-566 kJ-mol-1如果有CH4和CO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62.96 k J,生成的CO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到50 g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中CH4和CO的体积比约为A.1 :2 B.1 :3 C.2:3 D.3:215.最近有科学家发现正丁烷(C,Hio)脱氢或不完全氧化也可制

11、得1,3-丁二烯(C4H),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 M o(g)=C4H6(g)+2H2(g)AH,=+123kJ.mo C4Hl0(g)+O2(g)=C4H6(g)+2H2O(g)AH2=-119kJ-mol-H+(aq)+OH(aq)=H2O(l)AH3=-57.3kJ-moP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可知,正丁烷(C4H0)的燃烧热为ii9kJ-moB.由和可推知:2H2(g)+O2(g)=2H2O(g)AH4=-242kJ-molC.H C l(a q)+NH3-H2O(a q)=N H4C l(a q)+H2O(1)A H =-57.3 k J -m o l-1D.由和可知,同质量的

12、正丁烷(C J i g)转变为1,3-丁 二 烯(C 4H 6)所需要的能量相同16.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 X(a q)A a H a q)+X (a q)|A/4 A/6A/,(|.+、A.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AH,|A/,H X(g)+X(g)B.相同条件下,H C 1 的比H B r 的小C.相同条件下,H C 1 的(H3+A4 4)比H I 的大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I m o l H-X 键放出a k J 能量,则该条件下42=+a k J/m o 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 小题,共 52分)17.(1)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

13、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O.S 0,+H,0 反 应 “S O,.,斗,/太阳能一 热他一|H,so,分解I I so 郃华”化I 屈 卧 一 热 能-电 能 反 应 I :2 H2S O4(1)=2 S O2(g)+2 H2O(g)+O2(g)A H1=+551 k J m o E1反应III:S(s)+O2(g)=S O2(g)A H3=-297k J m o r 反应H的热化学方程式:.(2)F.Dan i e l 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 25时 N2O5(g)分解反应:2N,O5(g)一 4NO2(g)+02(g)I2N,O4(g)其中N O2二

14、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 的变化如表所示(t =8 时,N z O j g)完全分解):t/min040801602601300170000p/kPa35.840.342.545.949.261.262.363.1已知:2N2O5(g)=2N2O4(g)+02(g)AH,=-4.4kJ m or1;2NO2(g)=N2O4(g)AH,=-55.3kJ m o r则反应 N2O5(g)=2NO2(g)+l o2(g)的 AH=kJ-mor1 1 8.研究NO、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处理含CO、SO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

15、化剂作用下转化为CO2和单质S。已知:CO(g)+O2(g)=CO2(g)H=-283.0kJ-moK1S(s)+O2(g)=SC)2(g)AH=-206.0kJ m o r则CO、SO2气体反应生成固态硫和CCh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知:CO(g)+NO2(g)=NO(g)+CO2(g)=-akJ-mol-1(a0)2co(g)+2NO(g)=N2(g)+2CC)2(g)=-bkJ mo(b 0)若用标准状况下3.36LCO将NCh还原至N2(C 0完全反应),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 oL放出的热量为 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

16、式表示)。(3)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A1=-574.0kJ.mol 1 CH4(g)+4NO(g)=2N,(g)+CO2(g)+2H2O(g)AW2 若ImolCFU将Nth还原至N 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0kJ,则AH?=19.(1)已知稀溶液中,ImolH2s。4与2moi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放 出114.6kJ热量,写出表示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反应反应热的热化学方程式:o 碳的燃烧热为393.5kJm olL写出表示碳的燃然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CO(

17、g)转化成CO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0(g)+02(g)-y -6 6 k J m o lT反应过程(4)25、lOlkPa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 kJ,经测0定,将生成的CO?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25g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5)己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CH3coOH(1)+2O2(g)=2CO2(g)+2H2O Hi=-870.3kJ/mol C(s)+O2(g)=CO2(g)A”2=-393.5kJ/molH2(g)+g O2(g)=H2O(l)A43=-285.8kJ/mol 写出由 C(s)、H?(

18、g)和 Ch(g)化合生成 CH3COOH的热化学方程式:。2 0.发射卫星时可用腕(N2HQ为燃料、二氧 化 氮(N。?)作氧化剂,二者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B知:N2(g)+2O,(g)=2NC)2(g)=+67.7kJ N2H4(g)+O2(g)=N2(g)+2H2O(g)AW=-534.0kJmor1(D;凡(g)+;月(g)=HF(g)H =-269.0kJ-moE1 H2(g)+O2(g)=H2O(g)H =-242.0kJ-moP1(D气态肿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0(2)有人认为若用氟气代替二氧化氮作氧化剂,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多,试写出气态阴和氟气反应生成

19、氮气和氟化氢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2 1.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通过实验测定,也可通过化学计算的方式间接获得。(1)实验方法测定反应热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所需要使用的仪器除量热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应将NaOH溶液(填“一次性”或“分多次”)倒入盛有盐酸的量热计内筒中;溶液混合后,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一,记为终止温度。实验测得在一定温度下,0.2molCHMg)与足量H20(g)完全反应生成8 2(g)和 出糖)吸收33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一。(2)通过化学计算间接获得反应热已知断裂ImolHH 键、II 键、HI 键需要吸

20、收的能量分别为436kJ、153kJ、29 9 k L 则反应H2(g)+L(g)=2HI(g)的”=_ _ _ kJmoH。已知:CO(g)+2H2(g)=CH3OH(g)M=-90.8kJmoH;2H2(g)+O2(g)=2H2O(l)”2=-571.6kJmoH;1 ,H2(g)+O2(g)=H2O(g)43=-241.8kJ,mor。根据上述反应计算 H2 的燃烧热 4=_kJmoH;CH3OH(g)+O2(g)=CO(g)+2H2O(g)A/7=_kJ-mol-。2 2.断 开 1 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生成气态A 原子和气态B 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 键的键能

21、。下表列出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氏化学键HHa ciO=Oo-aCH0HHa kJ mol_1436247X330413463431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表示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则 此 反 应 为(填“吸热”或 放热”)反应,其中=(用含有a、b 的关系式表示)。&O2(g)=H2O(g)A/=241.8 kJ-moF1,则 b=kJ moF1,x=。(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b作催化剂,在 450 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 若忽略温度和压强对反应热的影响,根据上题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当反应中有1 mol电子转移时,反 应 的 热 量

22、 变 化 为。第一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专题枪测试卷(提高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o2(g)=H2O(g)A/=akJ mor H2(g)+1o2(g)=H2O(l)AW kJ mol12H2(g)+O2(g)=2H2O(g)AH=c kJ mor1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C.a=b D.2 a=c【答案】D【解析】A.氢气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氢气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b和c均为负值,故B错误;C.I m o l氨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

23、放出的热量高于生成液态水,则a#),故C错误;D.2 m o i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是I m o 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的两倍,则2 a=c,故D正确;故选D。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液态水汽化 将胆矶加热变为白色粉末浓硫酸稀释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水煤气的制取反应 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A.B.C.D.【答案】D【解析】液态水汽化,即水由液态变为气态,需要吸热,是物理变化过程,不是化学反应,错误;胆矶加热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粉末,属于分解反应,需要吸热,为吸热反应,正确;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是放热过程,错误;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会放出大量的

24、热,为放热反应,错误;制取水煤气的反应是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二氧化碳与灼热的碳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属于吸热反应的有,故选D。3.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B.2 N a+2 H 2 0=2 N a 0 H+H 2 T 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并且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I 日键断裂新键形成,所以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故 A错误:B.2 N a+2 H 2 0=2 N a 0 H+H 2 T 是放热反应,该

25、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 B错误;C.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 C正确;D.氯化钠熔化,离子键断裂,没有新物质产生,有化学键断裂的是吸热过程,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故 D错误;故选C。4.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 H 3 c oO H+2 O 2(g)=2 C C h(g)+2 H 2 O A H i =-8 7 0.3 kJ/mol(2)C(s)+O 2(g)=C C)2(g)A H 2 =-3 9 3.5 kJ/mol(3)2 H2(g)+O2(g)=2 H2O(l)A H3=-5 7 1.6 kJ/mol则反应 2 Q s)+2 H 2(g)

26、+O 2(g)=C H 3 c oO H 的焰变为A.-4 8 8.3 kJ/mol B.-2 4 4.1 5 kJ/mol C.4 8 8.3 kJ/mol D.2 4 4.1 5 kJ/mol【答案】A【解析】根据盖斯定律,(2)x 2+一(1)得 2 c(s)+2 H 2(g)+C h(g)=C H 3 c o0 H AH=AH2X2+AH3-A HI=-4 8 8.3 kJ/mol,故选 A。5.反应AC分两步进行:ATB,BC。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 k 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惜送的是()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B.反应A-B的活化能为EiC.反应 B-C

27、的 A”=E4-E3D.整个反应的H=E|-E2+E3-E4【答案】c【解析】A.由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图可知,A、B、C三种物质中,物质B的能量最高,物质含有的能量越高,物质的稳定性越弱,则三种物质中B最不稳定,A i E 确:B.反应物A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需吸收的能量为日,所以反应A-B的活化能为E”B正确;C.物质B的能量比物质C的能量高,则 B 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E 3-E 4,C错误;D.整个反应的H=A A T B+MBTC=EI-E2+E3-E4,D 正确;故答案为C。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实验事实热化学方程式评价A已知 H+(a q)+O H-(a

28、 q)=H2O(l)/=-5 7.3 kJ/mol,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钢溶液混合H2S O4(a q)+B a(O H)2(a q)B a S O4(s)+2 H2O(1)W=-1 1 4.6 kJ/mol,正确B已知 H+(a q)+O H-(a q)=H2O(l)H=-5 7.3 kJ/mol,将醋酸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 H Q O O H(a q)+N a O H(a q)=C H 3 c o O N a(a q)+H2O(1)W=-5 7.3 kJ/mol不正确;因为醋酸的状态应为“1”,不是“叫”C1 6 0 g s O 3 气体与适量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H 2 s o 4,放出

29、热量2 6 0.6 kJS O3(g)+H2O(l)-H2S O4(a q)W=-1 3 0.3 kJ/mol不正确;因为反应热H=-2 6 0.6 6 kJ/mo1D已知2 5 C、lO lkP a 下,1 2 0 g 石墨完全燃烧放出热量3 9 3 5.I kJC(s)+O2(g)=C O2(g)W=-3 9 3.5 1 kJ/mol不正确;同素异形体要注名称:C (石墨,S )【答案】D【解析】A.反应除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 a S O,沉淀,放出的热量不等于1 1 4.6 R J,热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评价不合理,A不合题意;B.醋酸为弱酸,反应过程中醋酸电离需要吸收一部分热量,故放出的

30、热量小于5 7.3 kJ,评价不合理,B不合题意;C.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但评价不合理,C不合题意;D.虽 然1 mol石墨燃烧放热3 9 3.5 1 k J,但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标明C为石墨,所以评价合理,D符合题思;故选D。7.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尸C(金刚石,s)A/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 2 H2(g)+O2(g)=2 H2O(g)A H2=-4 8 3.6kJ/mol,则 的 燃 烧 热 为 2 4 1.8 kJ/molC.2 N a(g)+O 2(g)=N a 2 O 2(g)A/i;2 N a(s)+O 2(g)=N a 2 O

31、2(g)A/2,则D.在稀溶液中:H+(a q)+O H (a q)=H2O(l)A/7=-5 7.3 kJ/mol,若将 0.5 mol/L 的稀 H 2 s O 4与 I mol/L 的 N a O H 溶液等体积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 7.3 kJ【答案】C【解析】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等物质的量的石墨具有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根据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错误;B.在lO lkP a时,I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H?燃烧的指定产物是液态水,所以H 2的燃烧热不是2 4 1.8 kJ/mol,B错误;C.根据盖斯定律可得:

32、2 N a(g)-2 N a(s),AHSHLAH”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放热的过程,即 0,所以A H V A f h,C正确:D.题中未知酸、碱稀溶液的体积,无法保证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I mol,故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5 7.3 kJ,D错误。答案为C。8.已知反应:2 c(s)+C)2(g)=2 C O(g)”=-2 2 1 kJ/mol,H+(a q)+O H (a q)=H 2()(l)AH-5 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 1 0.5 kJ/molB.的反应热为2 2 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 7.3 kJ/mol

33、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 7.3 kJ热量【答案】A【解析】A.由反应可知,1 mol碳燃烧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U0.5 kJ,CO燃烧生成CO?也会放出热量,故1 mol碳完全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大于1 1 0.5 k J,所以碳的燃烧热大于1 1 0.5 kJ/mol,A正确;B.为放热反应,反应热为-221 kJ/mol,B错误;C.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叙述中和热时不用号,即稀硫酸和稀冠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C 错误;D.弱电解质电离时需要吸收热量,稀醋酸与稀N aO H溶液反应时,醋酸电离出氢离子吸热,故生成lm ol水时,

34、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D错误;故答案为A。9.PM白磷,s)=4P(红磷,s)A H=-17kJ-m 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当lm o l白磷完全转变成红磷时放出17kJ热量D.当4g红磷转变成白磷时吸收17kJ热量【答案】C【解析】A、因PM白磷,s)=4P(红磷,s)H=-17kJ-mol i中,A H为 是 放 热 反 应,选项A错误;B、根据原热化学方程式可得,热化学方程式4P(红磷,s)UP4(白磷,s)AH=+17kJm oH可知,红磷的能量比白磷低,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选项B错误;C、由热化学方程式可

35、知,lm ol白磷完全转变成4moi红磷时放出17kJ热量,选项C正确;D、根据原热化学方程式可得,热化学方程式4P(红磷,s)#P4(白磷,s)AH=+17kJ-mol-可知,4mol红磷完全转变成lm ol白磷时吸收I7 kj热量,选 项D错误;答案选C。1 0.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易量热计的隔热层是为了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使用玻璃搅拌器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要小心缓慢D.测酸液温度后的温度计要用水清洗后再测碱液的温度【答案】C【解析】A.简易量热计的隔热层能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A正确;B.玻璃搅拌器能上下搅动液体,使溶液

36、混合均匀,所以使用玻璃搅拌器既可以搅拌又避免损坏温度计,B正确;C.向盛装酸的烧杯中加碱时应迅速、一次性加入,减少热量损失,C错误;D.测酸液的温度后,温度计需用水清洗后再测碱液的温度,较准确,否则温度计上残留的酸液会与碱液反应,造成初始碱液的温度不准确,D 正确:故答案为C。1 1.已知化学反应A2(g)+B?(g)=2 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bC.当生成1 m o l 气态A B 时,吸收k J 能量2D.断 裂 1 m o l A-A键 和 1 m o l B-B键共放出(a-b)k J 能量【答案

37、】C【解析】山题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A、B 错误;该反应的”等于断裂反应物化学键所吸收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所放出能量的差,所以”=+(a-b)k J/m o l,则a-b当生成1 m o l 气态A B M:吸收一k J 能量,C 正确;由题图可知,断 裂 1 m o l A-A键 和 1 m o l B-B键吸收2a k J 的能量,D 错误;故答案为C。1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I m o l 化学键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 J 和 P 。,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 提 供 以 下 化 学

38、键 的 键 能 P P键:a,p O 键:b,0 =0 键:d (a、b、d 均为正数)。则反应 R(白磷,s)+3 O2(g)O6(s)量变化为()白磷巳。6A.吸收(6 a-1 2 b)k J 的能量B.释放(6 a-1 2 b)k J 的能量C.释放(1 2 b-6 a-3 d)k J 的能量【答案】CD.吸收(6 a+3 d-1 2 b)k J 的能量【解析】反应热A 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由题图可知1个分子中含有6个p-p键,1个P 4 O。分子中含有1 2个P-O键。则反应R(白磷,s)+3 C)2(g)=R O 6(s)的反应热H=(6 a+3 d-1 2 b)k J-

39、m o L ,白磷燃烧是放热反应,AH 2用过量的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到50 g白色沉淀。则混合气体中CH,和C O的体积比约为A.1 :2 B.1 :3 C,2:3 D.3:2【答案】C【解析】设燃烧后共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混合气体中CFU、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m ol,石灰水过量时只生成碳酸钙,据CaCO3CC2得x=0.5 m oL则:a+b=0.5mol,890.31 kJ-m ol1 x a mol+566 kJ-mof1 x b mol=262.96 kJ,联立二式,解得 aM.2moL 40.3 mol,a:b=2:3o15.最近有科学家发现正丁烷(C4H0

40、)脱氢或不完全氧化也可制得1,3-丁二烯(c4H6),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 M o(g)=C4H6(g)+2H2(g)AH|=+123kJ.moE1 C4H10(g)+O2(g)=C4H(g)+2H2O(g)AH2=-119kJ-moE1 H+(aq)+OH-(aq)=H2O(l)AH3=-57.3kJ-m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可知,正丁烷(C4H0)的燃烧热为U9kJ-moB.由和可推知:2H2(g)+O2(g)=2H2O(g)AH4=-242kJ-moC.HCl(aq)+NH,-H2O(aq)=NH4Cl(aq)+H2O(1)AH=-57.3kJ-mol-1D.由和可知,同质量的正丁

41、烷(C4H0)转变为I,3-丁 二 烯(C4H6)所需要的能量相同【答案】B【解析】A.燃烧热是指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中生成气态水,119kJmo 不是正丁烷(C Jip)的燃烧热,A错误:B.根据盖斯定律,由 -得,2H2(g)+O2(g)-2H2O(g)AH4=-242kJ-m or B 正确;(2 4凡 凡0是弱碱,电离过程吸热,AH大于一57.3kJ-mo,C错误;D.由和可知,同质量的正丁烷(C4H0)转变为1,3丁二烯(c 4H6)所需要的能量可能不相同,D错误;答案选B。1 6.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HX(aq)A/-H*(

42、aq)+X(aq)TA A/4A/,H e,.A.己知H 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 F的印0AH 金除HX(g)-H(g)+X(g)B.相同条件下,H C 1的比H B r的小C.相同条件下,H C 1的(4 3+A H 4)比H I的大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I molH-X键放出akJ能量,则该条件下“2=+akJ/mol【答案】D【解析】A.A4代表的是H X气体从溶液中逸出过程的焰变,因为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 F气体溶于水的逆过程吸热,即H F的4 0,A错误;B.由于H C 1比H B r稳定,所以相同条件下H C 1的比H B r的大,B错误;C.(A H 3+A H 4)代

43、表H(g)f H+(aq)的焰变,与是H C 1的还是H I的H原子无关,C错误;D.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I molH-X键放出akJ能量,则断开I molH-X键形成气态原子吸收akJ的能量,即“2=+akJ/mol,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 2分)1 7.(1)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O,S O,+比。反应 s o,.,7,/太阳一 热 能 T凡s o,)解I I s o邵华化I|s燃烧卜一 热 能 一 电 能嬴人;S;入;就:1反应 I:2H2S O4(1)=2S O2(g)+2H2O(g)+O2(g)A

44、H,=+5 5 1 kJ-mor反应I H:S(s)+O2(g)=S O2(g)A H3=-29 7 kJ mor反应n的热化学方程式:(2)F.D ani e 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 25 0 c时N C g)分解反应:2N2O5(g)一 4NO2(g)+02(g)其中N O,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2N,O4(g)间t的变化如表所示(t =8时,N2O5(g)完全分解):t/mi n040801602601300170000p/kP a35.840.342.545.949.261.262.363.1已知:2 N2O5(g)=2N2O4(g)+

45、02(g)A H,=-4.4 kJ -mol-1;2 N O2(g)=N2O4(g)A H2=-5 5.3 kJ .m o L 则反应 N2O5(g)=2 N O2(g)+O2(g)的 A H=kJ-mol_1 o【答案】3 s o式g)+2H 2O(g)=2H 2s O 4 +S(s)A H,=-25 4 kJ -m oP1+5 3.1【解析】由于反应n是二氧化硫的歧化反应,且由题意可知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分别为H2s o4和S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写出反应I I的化学方程式为3SC2(g)+2H2O(g)2H2sO4+S(s)。根据盖斯定律,反应I与反应01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得2

46、 H2S O4(1)+S(s)=3 S O2(g)+2 H2O(g)A H=+2 54k J m o l1,所以反应 H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 S O2(g)+2 H2O(g)=2 H2S O4(l)+S(s)A H2=-2 54k J-m o l-1(2)将己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a、b,根据盖斯定律,由工*2上得2N2O5(g)=2 NO2(g)+1 o2(g)A H =-4.4+;5.3 x 2&.m o=+53.1k J.m o。18.研究NO、S C h、C 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处理含C O、S O 2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C O 2

47、和单质S。已知:C O(g)+1 o2(g)=C O2(g)H=-2 8 3.0k J-m o l-1S(s)+O 2(g)=S C)2(g)A H =-2 06.0k J m o r则C O、S O 2气体反应生成固态硫和C C h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知:C O(g)+N O2(g)=NO(g)+C O2(g)H=-a k J-m o E1(a 0)2 C 0(g)+2 NO(g)=N2(g)+2 C O2(g)A H=-b k J-m o P1(b 0)若用标准状况下 3.3 6 L C O将NC h还原至N2(C 0完全反应),整个

48、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 o l,放出的热量为 k 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3)用C H a催化还原N 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CH4(g)+4 N O2(g)=4NO(g)+CO 式 g)+2H2O(g)A/,=-57 4.0k J-m o l-1 CH4(g)+4 N O(g)=2 N2(g)+CO2(g)+2H2O(g)A H2 若l m o l C H4将N O 2还原至N 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 6 7.0k J,则A H,=。【答案】2 C O(g)+SO2(g)=S(s)+2CO2(g)AH =-2 7 0.0k J m o r 0.3、2a+

49、b)8 0-116 0.0k J m o l-【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方程式x 2-,整理可得2 c o(g)+S O 2(g)=S(s)+2 C C h(g)”=(-2 8 3.0k J/m o l)x 2-(-2 9 6.0 k J/m o l)=-2 7 0.0 k J/m o l;(2)由两个方程式可知,CO的氧化产物均为C O 2,碳元素的化合价从+2升至+4,标准状况下3.3 6 L C O为0.15m o 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 o l;根据盖斯定律,将方程式x 2+整理可得 4C O(g)+2 NO 2(g)=N2(g)+4C O 2(g)A H

50、=(-a k J/m o l)x 2+(-b k J/m o l)=-(2 a+b)k J/m o l,则该过程中放出的热量0.15.3(2 a+b)为-(2 a+b)k J=-k J,4 8 0(3)C H$将 N O 2还原至 N2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 H4(g)+2 NO2(g)=N2(g)+C O 2(g)+2 H2O(g)=8 6 7 k J/m o l,根据盖斯定 律;(+)可得 =g(A H +A“2),解得H2=-8 6 7 k J/m o l x 2-(-57 4k J/m o l)=-116 0U/m o l。19.(1)已知稀溶液中,I m o l H2 s o 4与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