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1760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7.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18-2022年)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解析版).pdf(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 年(2018-2022)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与题0 5 地表形态的现造(2022年高考真题1(2022年全国甲卷)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河彼7.(自然灾害)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A.强烈的地震 B.剧烈的海啸C.频发的飓风 D.汹涌的洪水8.(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 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甲水域有河流汇入 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A.B.C.D.【答案】7.C 8.A【解析】7.据图和材料可知,图示为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海岸线,由18

2、90年到2010年逐渐向陆地退缩,说明受海水侵蚀作用强烈。其 中1950到1970年间,海岸线退缩范围最广,变化最快,海水侵蚀作用最强。地震属内力作用,通常会引起地表形态起伏更大,对海岸线退缩的直接影响较小,A错误;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形成的破坏性海浪,会产生海水侵蚀,但其形成的频率较低,不是该海域海岸线退缩的主要原因,B错误;结合经纬度,该地位于北大西洋低纬度地区,靠近热带海域,每年会发生多次飓风,飓风除导致狂风、暴雨的危害以外,还会形成风暴潮,对海岸线产生强烈的侵蚀和破坏作用,因其频率较高,使海岸线退缩范围广,变化快,C正确;汹涌的洪水会从上游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到海岸,使海

3、岸线向海洋推进,与图示不符,D错误。故选D。8.百年来海岸线不断退缩,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说明其与外海并未直接连通,而是受海岸线与海岸沙漠隔离,使其几乎没有受到海浪的侵蚀,正确。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而甲水域岸线弯曲,进一步说明甲水域长期受海岸和海岸沙漠的隔离,与外海分隔开来,形成陆地上的一个湖泊,正确。据所学可知,海湾是三面环陆一面连接海域的海洋,湖泊是地表相对封闭的天然洼池(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故甲水域有无河流注入、水域形态与其是湖泊还是海湾关系不大,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2年1月浙江卷)4.【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外力作用】以下地貌景观主要由风化作

4、用形成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是角峰,刃脊,是冰川侵蚀地貌;是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是风蚀蘑菇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是岩石裂隙,风化作用形成的。因此正确,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2年1月浙江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下面小题。图例a 花岗岩匚二I b 石灰岩人 F C 砂页岩d 砾岩1 7Vn c 应积物O大坝河流 断层1 7 .【河流地貌的发育】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A.东北 B.西南 C

5、.西北 D.东南1 8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b比c老 b e 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b比c 新 b e 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A.B.C.D.【答案】1 7.A 1 8.D【解析】1 7.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北侧为河流,所以该地地势整体南高北低,在甲西北方位大致与甲平行的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所以,甲地的小河的流向应与该河流流向相同,为流向东北,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1 8.信息显示,b岩层覆盖了两条穿过c 岩层的断层,且该地为向斜,b岩层位于c 岩层中间,因此b比c新,正确,错误;b为石灰岩,c

6、 为砂页岩,b 岩石颗粒物比以c 岩石颗粒物小,材料信息表明沉积环境中水越深,沉积的颗粒物越细,表明先形成c 岩层时,水较浅,后形成b岩层时,水较深,因此b e 期间水深逐渐变深,海岸线向陆地前进,正确,错误。故选D。(2 0 2 2 年 6 月浙江卷)近年来,全球冰川消融日益严重。我国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跟随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某地利用无人机研究冰川消融,并拍摄了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完成下面小题。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外力作用】下列四幅照片,属于此次拍摄的是()【答案】1.B【解析】1.据材料,图中拍摄的是冰川消融后的地貌照片。观察4 幅图片可知,是新月形沙丘地貌,是宽广的谷地,谷中可见

7、大小不一的石块,可推断为冰川槽谷,是石林地貌是雅丹地貌。B 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2年 6 月浙江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下图为某她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A.B.C.D.6.图中甲处()A.岩层受挤压形成向斜构造B.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C.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答案】5.B 6.A【解析】5.据所学可知,化石是存留在沉积岩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结合示意图,为沉积物不是岩石,因此不可能形成化石,A 错误;是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可能找到化石,B 正确;为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下受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不会

8、有化石,C 错误;是花岗岩,地下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冷却凝固形成,不会有化石,D 错误。故选B。6.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岩石受到挤压变形成为向斜构造,A 正确;甲处南部有断层,甲位于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B 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c错误;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类型是沉积岩,不是变质岩,D错误。故选A。(2 0 2 2 年 6月浙江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B.美洲板块抬升1 1.图中海沟的成因是(A.欧亚板块张裂C.太平洋板块张裂D.太平洋板块俯冲1

9、2.与海沟相伴的宏观地形有()海岭裂谷山脉岛弧A.B.C.D.【答案】1 1.D 1 2.C【解析】1 1.据图可知,图中北部为美洲板块,南部为太平洋板块,阿留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受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位置较低,俯冲插入美洲板块底部,太平洋板块一侧挤压下沉,形成海沟,故 D正确;美洲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B错误;海沟区域不临欧亚板块,且欧亚板块属大陆板块,张裂应形成裂谷,A错误;太平洋板块张裂在海底形成海岭,C错误。故选D。1 2.据所学可知,生长边界受张裂在海洋中形成海岭,在陆地上张裂形成裂谷,二者不与海沟相伴,错误;据上题分析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在

10、消亡边界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一侧下沉形成海沟,大陆板块一侧受抬升,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岛弧或海岸山脉与海沟相伴,正确。综合起来,ABD错误,C正确,故选C。(2 0 2 2 年 1 月浙江卷)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15125A.气温较高,蒸发量大 B.山脉阻挡,降水量小C.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D.河流短少,径流量小【答案】7.D【解析】7.由图可知,与旧金山比,两地纬度相差不大,都受寒流影响,气温相差不大,与题意不符,AC错误;洛杉矶较旧金山纬度低,受来自太平洋的西风影响时间短,降水较少,B 错误;读图可知,旧金山处于两河交汇处,河流径流量大;洛杉矶所在地河流短少,径流量小,

11、水资源较少,D 正确。故选D。(2022年湖南卷)某 地(下左图)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为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该地形成了西北一东南向的“山一林一田一村一水 空间格局(下右图),体现了当地居民的A.水流汇集快 B.年降水量丰富C.河道较弯曲 D.地质条件复杂7.(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从防洪和方便取水的角度,推测该地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在()A.a 处B.b 处C.c 处D.d 处8.(防灾减灾)该地形成的“山一林一田一村一水”空间格局有利于当地()降低暴雨的频率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抑制土壤盐碱化 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A.B.C.D.【答案】6.A 7.A 8.C【解析

12、】6.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暴雨时地表径流汇集快,在山谷中水量集中流速大,从而形成山洪,A 符合题意;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太行山麓,降水量并不大,如果降水大但不集中,也不引发山洪,排除B;该地河流为山区河流,河道弯曲不是其突出特征,不是易发山洪的主要原因,排除C;地质条件复杂与易发山洪直接关系不大,排除D。故选A。7.从方便取水的角度来看,聚落应接近河流,图中d 区离河流较远,不应是该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D;在 a、b、c:个地点中,均接近河流,因此区分应从防洪角度分析,

13、b、c 两地临近河谷底部,容易受山洪影响,a 地位于山脊之上,受山洪影响较小,因此a 地应是该早期民居主要布局地,排除BC,A 符合题意。故选A。8.该地形成的“山林一田村水”空间格局,可以有效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有利于当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且减轻山洪带来的危害,、正确;暴雨主要由大气环流和天气系统决定,该空间格局不会降低暴雨的频率,错误;该地起伏大,地下水更新快,地下水位很难接近地表,因此当地土壤盐碱化并不明显,因此该空间格局时抑制土壤盐碱化作用不明显,错误。综上所述,C 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

14、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河流地貌的发育】第 I 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4.【河流地貌的发育】在第n 段河床,纵剖面一一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答案】3.D 4.A【解析】3.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A 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抬升,B 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变化较为均

15、匀,地形差异不大,C 错误;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由材料可知: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有湖泊发育,推断应当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的多个堰塞湖,堰塞湖的存在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D 正确。故选D。4.由图可知: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一-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2007年到未来,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变浅,A 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加深,B 错误;侵蚀一淤积平衡河床的深度应该维持不变,C 错误;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

16、加深,D 错误。故选A。(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1 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纳木错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北侧,湖泊面积2015km2,湖面海拔4718m。在其沿岸,曾发现高于现代湖面30m的古湖岸线。仁错位于纳木错西侧,湖面海拔4648m。雄曲和那曲两河分别汇入纳木错和仁错。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在 10-11月期间,湖泊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图(a)示意纳木错和仁错所在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图(b)示意两湖分水岭区域水系与地形特征。(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分 析 1 0-1 1 月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降水相对较多的原因。(2)【河流地貌的发育】结合河流侵蚀的知识,分

17、 析 图(b)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水系演化过程与趋势。(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考虑,说明未来纳木错能够与仁错贯通的理由。【答案】(1)此期间纳木错东侧区域位于西风下风向,西风影响加强;西风经过湖区时,湖泊为西风提供热量和水汽;湖泊东侧区域地形较高,易产生地形雨。(2)那曲凹岸处向东侵蚀,雄曲凹岸处向西侵蚀;侵蚀持续进行,分水岭将被切开;发生河流袭夺,两河流连通。(3)两湖分水岭海拔低于4 7 4 0 m;纳木错湖面海拔曾达到4 7 4 8 m,高于分水岭和仁错湖面海拔,说明两湖曾经贯通;随着全球变暖,注入两湖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增加,湖面上涨;如果湖面上涨超过分水岭海拔,两湖将再

18、次贯通。【解析】(1)纳木错地处夏季风影响边缘区,冬半年盛行西风,而纳木错东侧区域位于西风的下风向,湖面没有结冰时,西风带来纳木错湖面的水汽,吹向纳木错东岸,再加上纳木错东侧区域的地形较高,从而容易形成地形雨,在 1 0-1 1 月期间,降水充足。(2)河流从南部山区流出,在遇到地形阻挡后分流,但两条河流凹岸处均受到侵蚀,随着时间推移,两条河流凹岸处距离不断侵蚀而接近,直到两河切穿分水岭,河流连通。(3)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注入两湖内的冰雪融水和降水逐渐增加,从而导致湖面上涨,当湖面的上涨超过两湖之间分水岭的海拔时,两湖将连通。(2 0 2 2 年新高考山东卷)1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

19、求。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m)X拉林地垒(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2)【河流地貌的发育】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3)【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答案】(1)板块运动;断层;流水侵蚀:流水沉积。(2)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大分水岭,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汇集;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支流被阻断;被阻断支流汇集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和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

20、河上游地区。(3)多为季节性河流;水量的变化大;时间集中;不连续性。【解析】(1)大分水岭为板块挤压运动形成,使得其河流水系沿大分水岭向西流动;从图中可以看到科拉林地垒,说明该地曾在地质时期受断层运动影响,地壳抬升:图中河流自大分水岭向西流动,地势起伏大,流速快,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形成河谷地貌;河底有大量沉积物,说明其还存在流水沉积作用。(2)受板块挤压碰撞影响,澳大利亚东侧形成大分水岭,其山脉西部发育多条支流;东部为大分水岭,西部为大自流盆地,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汇集,形成雅斯河;受断层作用影响,地壳抬升,形成科拉林地垒,大分水岭以西支流无法注入雅斯河,支流被阻断;被阻断支流汇集逐渐汇集

21、形成乔治湖,原有古河道及科拉林地垒成为雅斯河上游地区,水系被分割成两个部分。(3)由于该地处于山地背风坡一侧,降水相对较少,从图中可以看到泰勒斯溪其下游地区多为季节性河流;受夏季风强弱及山地阻挡影响,该地的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水量的整体变化较大;受季风气候影响,在夏季风较强的时间,该地山地降水较多,形成的河流流量较大,对地下水补给的时间相对较为集中;由于该地的河流受大气降水补给较为明显,降水具有不连续性,故该地的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的特点。(2 0 2 2 年湖南卷)1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

22、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换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城。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城市河流黄土状物质古堰塞湖沉积物(1)(热力环流)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2)(河流地貌)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3)(流域开发、水电站建设的影响)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冬春季睛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

23、的大气温差大。(2)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粒径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物质组成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3)可能减小: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抑制起沙。可能增大:水电站蓄水后,谷风势力增强;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解析】(1)本题审题时学生容易出错,错误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问题,夏秋与冬春季相比,实际上这个试题并没有这个意思,仅仅需要分析此季风谷风为什么强。其中谷风势力强的基础条件有:一是该地处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谷地与山坡的差异大;二是该地具

24、有重重山脉,河谷地区的谷风受冬、夏季风干扰小。谷风势力强的季节性条件是:当地冬春季降水少,睛天多,太阳辐射强,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加之冬春季部分植被落叶,一年生的草本枯死,因此植被稀少,对谷风的阻挡作用较弱。(2)本题的难点也在审题,从调查和实验角度说明两种物质同源性。通过调查可发现,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图中有显示),有可能同源;通过调查可发现,黄土状物质粒径离古堰塞湖沉积物越近,颗粒越粗,相反越细,即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表明黄土状物质可能是风力搬运至此沉积形成;通过实验可发现,两地物质组成是相似的;通过实验可发现,黄土状物质的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

25、积年代,因此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一定要明确的表明观点,不是模棱两可,然后说明理由。如果选择“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其理由应是:水电站蓄水后,古堰塞湖沉积物大量被淹没,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则黄土状物质的来源减少;水电站蓄水后,谷地内水面增加,蒸发加强,大气湿度增加,水分条件变好,植被覆盖率增加,从而抑制起沙,使得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减小。如果选择“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增大”,其理由应是:水电站蓄水后,谷地内热容量增加,白天升温更慢,谷地与两侧的温差更大,从而使得谷风势力增强,风力搬运能力增加,从而使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增加;水位抬

26、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黄土状物质的泥沙来源有可能增加,从而使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增加。(2021年高考真题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变迁。地球沧海桑田变化指的是海陆变迁。翠屏湖记录的是水域的形成过程,故 A 项错误;中上元古界地层中可能有海洋生物化石,可验证此处发生海陆变迁的概率最大,故 B项正确;黄崖关长城属于人为建造的人文景观,不能反映地球的沧海桑田变化,故 C项错误;八仙山天然次生林反映的是当地的植被状况,与地球沧海桑田变化关系较小,故 D项错误。故选B。(2 0 2 1 天津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完成2 3题。岩

27、岩土岩岩灰云层例黄砂页石白断图目口口圈2.图中四处地层由老到新的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A.B.C.D.3.与我国西南地区同类岩层发育的岩溶地貌相比,甲地的地表岩溶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其原因在于甲地()A.水热条件较差 B.岩石的可溶性低C.地表植被茂密 D.地质构造较复杂【答案】2.D 3.A【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图的判读。砂岩、页岩、石灰岩均为沉积岩,一般而言,越向下,沉积岩形成的时间越早。由图中信息可知,处发生断层且该处地层最上层为石灰岩,其他几处中石灰岩均位于最下层,因此该处应该是最老的岩层;处地层最上层为页岩,位于石灰岩层之上、处砂岩岩层之下,所以处较处岩层新、较处岩层老;

28、处黄土地层位于最上层,应该是最新的岩层。故A,B,C错误,D正确。3.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岩溶地貌主要是石灰岩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华北某地的,因此与西南地区相比,该地岩溶地貌发育程度低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地水热条件较差,不利于岩溶地貌的形成,A正确;由于两地是同类岩层,因此岩石的可溶性无差异,B错误:地表植被茂密与否对岩溶地貌形成的影响较小,C错误;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Ao(2021北京高考真题)读图,完成45题。4.图示地区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D.丁乙丙甲5.甲图中,形成最晚的是()A

29、.B.C.D.【答案】4.D 5.C【解析】4.花岗岩是地下岩浆向上侵入、冷却凝固形成的,花岗岩之上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花岗岩形成于地下,丁图花岗岩位于地下,甲乙丙图花岗岩出露地表,说明丁图最早出现,ABC错误。因地壳抬升,花岗岩之上的变质岩被外力侵蚀,其厚度逐渐变薄,部分区域花岗岩出露地表接受外力侵蚀,花岗岩表面变的起伏不平,因此丁图之后应该是乙图,再以后是丙图;甲图中出现断层,使原来的花岗岩、变质岩发生断裂错位,相对下沉的部分接受沉积,出现松散沉积物,因此正确的地质地貌演化的顺序是丁乙丙甲,D正确。故选D。5.据上题分析可知,甲图中,是花岗岩,形成最早:是变质岩,形成晚

30、于花岗岩;是松散沉积物,形成于断层下降岩块上,因此是先有断层使原来的变质岩发生断裂形成两块变质岩,其中是下降岩块,之后在之上沉积形成松散沉积物,因此形成最晚的是,C正确,A BD错误。故选C。(2021 全国甲卷高考真题)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68题。m火山岩口 珊瑚礁6.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A.B.C.D.7.图中所示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8.西 太 平 洋35N附

31、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A.岛屿众多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暖流影响 D.受东亚季风影响【答案】6.C 7.A 8.C【解析】6.珊瑚环礁的形成过程:首先,在 岛 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潟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潟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看出是海底火山喷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岸礁;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继续接受沉积,珊

32、瑚礁变厚。ABD错误,C 正确。故选C。7.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m以内的海域,高出海面者是地壳上升或海平面下降的反应,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图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 屿(地壳)下降,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m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错误,A 正确。故选A。8.据材料可知,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西太平洋北纬35。海域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提高了该海域的水温,能满足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 正确;岛屿众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唯一条件,A 错误;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降水,不是珊瑚礁的形成条件,B 错误;北

33、纬35。以南海域也受东亚季风影响,D 错误。故选C。(2021河北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中F1F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完成9 10题。9.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A.水平挤压 B.水平拉张 C.垂向挤压 D.垂向拉张10.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A.F1F4疏导性能好 B.F1F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F4断至含油层【答案】9.B 10.A【解析】9.图中构造甲、乙、丙位于水平挤压形成的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在变形过程中主要受到拉张力

34、,使得出现多个断层,乙地块出现了断裂陷落,因此形成这些构造的局部地质作用应为水平拉张,B 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 0.读图可知,F1F4断层中,中间两个断层延伸至含油层,两侧没有延伸至含油层,这些断层直接或间接导致油气分子散失,这是因此F IF4等断层的疏导性能好,A 符合题意,排除D;读图可知,F1F4并没有都延伸到地表,B 错误;如果上覆岩层疏导性不好,即使石油埋藏层位较浅,石油也难以有散失通道,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排除C。故选D。(2021辽宁高考真题)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软泥层(

35、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据此完成11 12题。II.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12.“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答案】11.A 12.C【解析】1 1.由材料可知,该湖为断层陷落湖,西两岸的宽度差异主要是沉积物的多少而造成,大于风力沉积,A 正确,C 错误。故选A。1 2.由图可知,酱缸包 主要分布在湖的西侧,B.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湖的东西两岸的湖滩和台地主要是由沉积物构成,可知东排除B D,该地位于东北

36、,降水量相对较多,流水沉积明显西侧沉积物相对东侧要少,A 错误;含盐量高低与“酱缸包”形成关系不大,B 错误;由于位于断层带,地下泉水丰富,喷涌而出,使沉积物被软化,形成软泥层,C 正确;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细,D 错误,故选C。(2。21海南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3.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风力作用【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那里曾经是南半球冰川发育的地方。冰期冰川从安第斯山脉下来,在流向大海的过程中不断摩擦海岸,形成冰川槽谷,而冰期结束,冰川退缩,这些被摩擦切割的海岸就会

37、因为地势相对低洼被海水淹没,出现破碎地形,C 正确。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与海浪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无关,ABD错误。故选C。(2021江苏高考真题)河流流经平坦地形时常形成千回百转的曲流景观。下图为“北美大草原某地景观 图 据 此 完 成 下 面 小 题。14.在河流变迁过程中,河道景观的演化过程是()A.曲流T牛辗湖T林地T草地 B.牛轮湖曲流草地-林地C.林地T草地T曲流T牛挽湖 D.草地T林地一牛朝湖T曲流【答案】A【解析】曲流形成后,河水仍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河曲愈来愈弯。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原有

38、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辄湖,此时牛规湖周围水分条件好,故林木生长较好,形成林地,随着泥沙淤积,牛聊湖最终变小直至消亡,所以水分逐渐减少,变成草地。故河道的演化过程是曲流-牛朝湖-林地-草地,所 以A选项正确,BCD错误。二、综合题15.(2021辽宁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某河流上游区域年降水量为398.7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季盛行西北风,河漫滩上有沙丘发育,多处沙丘相互连接成链条状(图)。某科研团队选取部分沙丘进行动态测量,研究沙丘大小变化。下表为3处沙丘的测量数据。沙丘编号测量时间长度/m宽度/m高度/m3月52.218.21.66月53.818.51.89月53.

39、215.91.43月80.014.72.36月80.015.62.89月53.213.41.53月52.113.23.16月54.314.03.59月49.315.62.8(1)说出39 月 3 处沙丘大小变化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2)有人建议在河流两岸进行植被修复,推测修复后沙丘大小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答案】(1)长度先变长后变短,宽度基本是先变宽后变窄,高度先变高后变低。原因是夏秋降水多,沙潮湿,难以被风搬运。冬春多大风,风力搬运作用强。(2)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原因树木减弱风力,增大地面的摩擦,降低风速,风力搬运作用减弱.【解析】(I)长度先长后变短,宽度基本是先变宽后变窄,

40、高度先变高后变低。3-6月,多西北风,风力作用强,使沙丘变长、变宽,变高。6-9月,多降水,沙丘潮湿,风力小,沙丘移动速度慢,长度和宽度及高度变小。(2)在河流两岸种树,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原因树木增大地面的摩擦,降低风速,风力减弱,风力搬运作用减弱。沙丘长度、宽度、高度减小。16.(2021福建高考真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 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120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 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当今恒河河口(下图)原

41、为下切河谷,2 万年以来经历了下切河谷T河口湾T三南洲的演变。河流M山脉(1)分析当今恒河河口地貌由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演变的原因。(2)推 测 1.1万年以来恒河流域西南季风强弱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3)有学者预测恒河三角洲未来将萎缩,分析该预测成立的条件。【答案】(1)前期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海水入侵),原下切河谷被淹,形成河口湾:当今河口处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泥沙易淤积;后期海平面趋于稳定,恒河输沙量大,泥沙大量淤积逐渐形成三角洲。(2)变弱。理由:地壳相对稳定,说明恒河流域面积基本不变,河流落差基本不变,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基本不变;输沙能力锐减,说明径流量变小,降水量变小,西南

42、季风携带的水汽量变小。(3)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西南季风变弱,使恒河流域降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生态退耕、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河流含沙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沉积速率小于侵蚀速率。地壳下降,且下降速率快于泥沙淤积速率。【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2万年以来海平面上升约120米”可知,恒河河口原为下切河谷时,河口与海洋的落差较大,以下蚀作用为主;后来海平面上一升,导致下切河谷被淹没,形成河口湾:根据材料信息“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可知,河口湾形成之后,河口与海平面落差变小,受到海水的顶托作用变强,河流流速降低,表现为以河流的沉积作用为主;根据材料信息“距今约0.

43、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可知,后期随着海平面的稳定,恒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地貌。(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 今 约1.1万年至今,地壳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运动,恒河流域面积稳定,汇水区域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河流的落差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携沙能力没有变化;根据材料信息“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可知I,恒河的输沙能力降低,说明恒河的径流量减少,恒河的主要补给方式为雨水补给,主要为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由此可知,恒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少,西南季风变弱。(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西南季风在减弱,会导致恒河输沙能力降低,恒河三角洲泥

44、沙沉积减少;海浪对三角洲会持续侵蚀,会导致三角洲面积减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淹没沿海低地,导致恒河三角洲被淹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加剧,会导致恒河泥沙含量降低;在未来如果地壳发生下降,且下降速度快于泥沙淤积速度,也会导致恒河三角洲面积萎缩。17.(2021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 近 气 象 站(海 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C,(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

45、)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解析】(D由图可知,

46、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2)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

47、在山坡上。(3)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K2020年高考真题(2020年新课标全国卷H D【地表形态的塑造】图3 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指断层。据此完成78题。图3N!断层b Q1砂砾石层CZ2玄武岩E ri灰岩日 页 岩瓜 粉砂岩7.中最先形成的是A.B.C.D.8.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

48、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答案】7.D 8.C【解析】7.读图可知,断层将灰岩断开,故灰岩先形成,断层后形成;断层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所以中最先形成的是,D正确,ABC错误。故选D。8.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卜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BD错误。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A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喷出岩形成的年代晚于其穿透的岩层;沉积岩一般是底层形成的年代早,匕层形成的年代晚。(2020年江苏卷)【地表形态的塑造】图2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

49、图回答34题。图23.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B.)C.D.4.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答案】3.A 4.D【解析】3.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故选 A,4.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 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 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 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

50、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 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 正确。故选D。(2020年新高考天津卷)【地表形态的塑造】图 2 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回答45题。图 24.形成图2 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5.导 致 图 2 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 C.水平挤压 D.岩浆喷发【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