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背64篇古诗文赏析.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6692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20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必背64篇古诗文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高考语文必背64篇古诗文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必背64篇古诗文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必背64篇古诗文赏析.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 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蹉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莺马十驾,功在不舍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鳞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赏析】: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 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 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 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 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

3、,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 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 “登高而招”“顺 风而呼”“假舆马” “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 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 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

4、大都是用来辅助 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 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 列举了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 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 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

5、累。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 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 “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 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 “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 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 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

6、。这 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 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 “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 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 性:“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 与“驾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 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

7、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 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 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己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 结。2、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解。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挂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 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

8、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 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 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闹者,而后 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杨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 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蟋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 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

9、以 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 稣。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挂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 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 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 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

10、数然也。此虽免乎 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日:至人无己,神 人无功,圣人无名。【赏析】:从“北冥有鱼”起至“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止。作者大笔挥洒,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鲸大鹏开端,一 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鲸。这条鱼的巨 大,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 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它积满气力,怒张 毛羽,一振而飞上天,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接下来,作者为了说明“有所待”与“

11、无所待”、小与大的区别,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 殊,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方.先以水与舟的比喻,说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正如同“风 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这是为了证明:大鹏的高飞南迁,凭借的是九万里的大风,这还是“有 所待”的,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也就是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境界。接着,作者又童话般地 叙述了蜩(即蝉)和学鸠(小鸟名)对大鹏的嘲笑。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自鸣得意的口吻,以及 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从而也有力地说明了作者所要 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下文的朝菌、蛀与冥灵(大乌龟)、

12、大椿的比喻,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 等,自然就说明了 “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作者作了这一系列的比喻,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小大 之辨十十分明显,但都毫无例外地没能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然后,庄子从“汤之问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辩也”止,这一段,假托古人的话,再一次形象地描绘 了鳗鹏的神奇变化,以及大鹏雄奇壮观地展翅南飞,也描写了小鸟对大鹏的讥笑。这段描写,内容上与上文 有明显重复之处。这种写法在一般散文家笔下很少见到。“汤之问棘也是已”一段在本文中的运用,正是通 过“重言”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通过这一段与开头部分那一段的呼应和印 证,更显出大鹏形象的

13、高大雄伟和那些小虫小鸟的渺小卑微,从而以鲜明的“小大之辩”来说明了“小知” 不及“大知”。第三段从“故夫知效一官至“圣人无名”,在进行了上述那一番奇异无比的比喻和描述之后,逐次展 开了对处于不同思想境界的几种人的描写和评论。庄子告诉我们:有些人智慧能胜任一个官职,行动能庇护 一乡之众,道德能符合一个国君的要求,而才能得到全国的信任,他们虽然自我感觉都不错,但也只不过像 仅仅能腾跃几丈的小麻雀罢了。宋荣子禁不住要嘲笑他们。宋荣子能做到让全社会都赞誉他,却不会因此更 加努力;整个社会都批评他,也不因此而沮丧。能认清自身和外界的区别,明白光荣和耻辱的界限。但也不 过如此罢了,虽然他对于社会不去计较什

14、么,但仍有未达到的境界。庄子接着又告诉我们:列御寇这个人能 够驾风而行,轻巧极了,他飞行一次,十五天以后能回来。他对于求福的事,并没有专心专意去追求。但他 虽然可以免于步行,但毕竟还是有所依靠和凭借的。庄子设想:如果能够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把握好阴阳 风雨晦明这“六气”的变化,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那么他还要依靠和凭借什么呢?所以他的最后结论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 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 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

15、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 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 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 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6、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芸弘、师襄、老肺。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 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 以贻之。【赏析】: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 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 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土大 夫之族的对

17、比,进一步道出土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 醒晤。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 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 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 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 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硬时弊张本。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

18、层,把“古 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 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 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 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 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 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

19、贤于弟子”的结论, 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 “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 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 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4、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 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绶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南。盘盘焉,困困焉,蜂 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 响,春光

20、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靖,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英荧,开妆镜也;绿云扰 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 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绶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 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通迤,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有不见者一作:有不得见者)嗟乎!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 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

21、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 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 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 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 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赏析】: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 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

22、不施仁爱 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从内容结构上看,此赋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12个字,既写出了 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 力千钧。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 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 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

23、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 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 道,想像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先写“妃嫔”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作者一连用了 “明星荧荧,开 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绳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 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

24、揭示了秦始皇生活 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 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 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 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 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嗟乎! 一人之

25、心,千万人之心也”,这是说“人同此心”,但继之而来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 家。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 ”却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以下数句尤其精彩: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 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这是紧承“嗟乎”以下各句而来 的。“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两句,“秦” “人”并提。接着以“奈何取之尽镯铢,用之如泥沙”的愤 慨语总括秦的纷奢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然后用“使”字领

26、起,摆出一系列罪证。秦统治者剥削、压迫 人民的罪证是不胜枚举的。文学创作的特点在于通过个别表现一般,因而在一篇作品中也用不着从各方面 罗列罪证。作者写的是阿房宫赋,即从阿房宫着笔,就前半篇的叙写作出了逻辑的推演。一连串用准 确的比喻构成的排句,形象地表现了 “秦”与“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一乐一苦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 系。一句句喷薄而出、层层推进,到了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已将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全盘托 出。再用“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从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举”的局面,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 终于埋葬了统治者。而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也随之化为灰烬。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

27、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从 “六王毕,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写秦又不忘六国。就章法说,以秦为主,以六国为宾;就思想意义 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 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 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 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写到这里,真可谓“笔所未到气已吞”!接下去,还不肯正面说破,却以无限感慨 揭示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

28、乎!使六国 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既指出六国与 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爱其人”,就不会亡。这才将笔锋转向“后人”主要是当时的统治者: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行文至此,作者以饱含激 情的笔墨成功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意图。结句更有言尽意不尽的特点。5、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 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29、,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般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 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 潜蛟,泣孤舟之凝妇。苏子恢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 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 而东也,触萨千里,旌旗蔽空,丽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 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蜡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30、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 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 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 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

31、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 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 间。” “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 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 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 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 的笔下腾跃而出,

32、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 情入景,情景俱佳。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 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 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夭一方。”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 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 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 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

33、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 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第三段写客的回答,表现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把人类社会同宇宙自然对立起来,又把 个体的人同社会整体加以分割,那当然看不到全部历史舞台上威武雄壮剧的持续演出,也看不到人类虽然 依赖自然但更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悲观厌世或消极出世思想的认识论根源。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 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

34、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 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 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 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 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 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 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关于江水,苏轼认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意思是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一段江 水,确乎从这里消失了,

35、而作为整个江水,则始终长流不绝,因此可以说“未尝往也”。关于月亮,苏轼 认为“盈虚者如彼,而年莫消长也”,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 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因此可以说“莫消长也”。列举江水、月亮说明去留、增减的辩证关系,作者再 归纳到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无尽也”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宇宙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岂但人生百 年,顷刻即逝,就是向来认定的天长地久,其实也是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曾保持常态;而如果从不变的角 度来看,则宇宙万物固然无穷无尽,其实人生也一样绵延不息。因此,对

36、人生而言,那天地宇宙万事万 物,“而又何羡乎? ”自然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 了。前人说过“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恰好切合苏 轼眼前的景物,“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 美,他正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这,又回到了 “乐字上来.第五段写客被苏轼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却愁颜。“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这次更加欢快,不免开 怀畅饮,直到“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客解决了思想问题,心情舒畅,无所忧虑,于是同苏轼“相与枕 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跟文章开头的“泛舟” “月出”遥相呼应。一枕好睡醒来了,一宿晚景过 去了,一次赤壁之游结束了,一篇赤壁赋也随之收

37、尾了。6、氓泯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 怒,秋以为期。乘彼墟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 来,以我贿迁。(尔一作:尔)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甚!于嗟女兮,无与土耽! 上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 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土贰其行。土也罔 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喳其笑矣。静言思 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

38、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 思,亦已焉哉!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 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章,追叙 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 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第四章,对氓 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 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 示和氓

39、在感情上一刀两断。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 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 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 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开头一、二章,诗集传云:“赋也。”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那是在一 次集市上,一个男子以买丝为名,向女主人公吐露爱情,一会儿嬉皮笑脸,一会儿又发脾气,可谓软硬兼 施。可是这位单纯的女子看不透他的本质,说是必须有

40、人来说媒,最后将婚期订在秋天。从此以后,女子 朝思暮想,“乘彼境垣,以望复关”,望不到男子所住的复关,便泪流不止;既见复关,就像见到所恋之 人,不禁眉开眼笑。她还打卦占卜,预测婚事的吉凶。及至男方派车前来迎娶,她就带着全部的财物,嫁 了过去。这两章叙事真切,历历可见,而诗人作为一个纯情少女的自我形象,也刻画得栩栩如生。第三章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 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 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于嗟鸠兮,无食桑甚;于嗟女兮,无与土耽”,则以“戒鸠 无

41、食桑意以兴下句戒女无与土耽也”(诗集传)。桑意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爱情是美好的,人 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男人沉溺于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堕入爱河,则无法挣离。这是多么沉痛的语 言!从桑叶青青到桑叶黄落,不仅显示了女子年龄的由盛到衰,而且暗示了时光的推移。女子嫁过去好几 年,夫妻关系渐渐不和,终至破裂。女子不得已又坐着车子,渡过淇水,回到娘家。她反覆考虑,自己并 无一点差错,而是那个男子“二三其德”。在这里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找寻被遗弃的原 因,结果得到了一条教训:在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只有痴心女子负心汉。诗之五章用赋的手法叙述被弃前后的处境,前六句承上章“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42、”,补叙多年为妇的 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一旦日子好过一些,丈夫便变得暴戾残酷。这个“暴”字可使人想像到丈 夫的狰狞面目,以及女主人公被虐待的情景。后四句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第六章赋兼比兴,在抒情中叙事,当初他们相恋时,有说有笑;男子则“信誓旦旦”,表示白头偕 老。可是他还未老时就产生怨恨,而且无法挽回。这里用了两个比喻:浩浩汤汤的淇水,总有堤岸;广阔 连绵的沼泽,也有边际。言外之意是:我的痛苦为什么竟没有到头的时候?诗人运用这两个比喻,强烈地 抒发了一腔怨愤,诉说了弃妇无边无际的痛苦。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 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后不再

43、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然而她果真能做到吗?方玉润 认为:“虽然纵言已,心岂能忘? ”(诗经原始)是的,从这女子一贯钟情的性格来看,她对男子 不可能在感情上一刀两断,这就是今天常说的悲剧性格。7、蜀道难噫吁娥,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 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 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 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崂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4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碟崖转 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嵯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 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赏析】:第一段从开头到“相钩连”,为全诗定下豪放的基调,并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神奇色彩。蜀 王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蜀道的神话。据说当年秦惠王时,蜀王部下有五个大力士,称为“五丁力 士”。他们力大无穷。于是秦惠王送给蜀王五个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开路,迎娶美女。在回行路 上,见一条大蛇蹿

45、入山洞,五丁力士上前拉住蛇尾,用力往外拖,忽然地动山摇,山岭崩塌,压死了五丁 力士。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这个神话,反映着古代有许多劳动人民,凿山开路,牺牲 了不少人,终于打开了秦蜀通道。李白运用这个神话的母题,写了第五韵二句:“地崩山摧壮土死”,也 可以说是指五丁力士,也可以说是指成千累万为开山辟路而牺牲的劳动人民。他们死了,然后从秦入蜀才 有山路和栈道连接起来。第一段诗到此为止,用四韵八句叙述了蜀道的起源。第二段,描写天梯石栈的蜀道。“六龙回日”也是一个神话故事,据说太阳之神羲和驾着六条龙每天 早晨从扶桑西驰,直到若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这一句就是说:上面有连太阳都过不

46、去的高峰。“高标”是高举、高耸之意,但作名词用,因而可以解作高峰。以下一大段又形容蜀山之高且险。黄鹤都飞不过,猿猴也怕攀缘之苦。青泥岭,在陕西略阳县,是由 秦入蜀的必经之路。这条山路百步九曲,在山岩上纤回盘绕,行旅极为艰苦。参和井都是二十八宿之一。 蜀地属于参宿的分野,秦地属于井宿的分野。在高险的山路上,从秦入蜀,就好似仰面朝天,屏住呼吸, 摸着星辰前进。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旅程中,行人都手按着胸膛,为此而长叹。这个“坐”字,不是坐立的 坐,应该讲作“因此”。以上是第二段的前半,一气贯注,渲染了蜀道之难。下面忽然接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这就透露 了赠行的主题.作者不像作一般送行诗那样,讲些临别的

47、话,而在描写蜀道艰难中间,插入一句“你什么 时候才能回来呀? ”由此反映了来去都不容易。这一句本身也成为蜀道难的描写部分了。“畏途峰岩”以下七句,仍然紧接着上文四韵写下去,不过改变了描写的对象。现在不写山高路险, 而写山中的禽鸟了。诗人说:这许多不可攀登的峥峰的山岩,真是旅人怕走的道路(畏途)。在这一路 上,你能见到的只是古树上悲鸣的鸟,雌的跟着雄的在幽林中飞绕。还有蜀地著名的子规鸟,常在月下悲 鸣。据说古代有一个蜀王,名叫杜宇,号为望帝。他因亡国而死,死后化为子规鸟,每天夜里在山中悲 鸣,好像哭泣一样。以下还有二句,是第二段的结束语。先重复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接着说:使人听了这些情

48、况,会惊骇得变了脸色。“凋朱颜”在这里只能讲作因惊骇而“色变”的意思,虽然在别处应当讲作“衰第二段以下,从“连峰去天不盈尺”到“胡为乎来哉”是一段,即全诗的第三段。从“剑阁峥蝶而崔 嵬”到末句是又一段,即全诗的第四段,第三段前四句仍是描写蜀道山水之险,但作者分用两个韵。“尺”、“壁” 一韵,只有二句,接下去立刻就换韵,使读者到此,有气氛短促之感。在长篇歌行中忽然 插入这样的短韵句法,一般都认为是缺点。尽管李白才气大,自由用韵,不受拘束,但这两句韵既急促, 思想又不成段落,在讲究诗法的人看来,终不是可取的。这一段前二句形容高山绝壁上有倒挂的枯松,下二句形容山泉奔瀑,冲击崖石的猛势,如万壑雷声。

49、最后结束一句“其险也如此”。这个“如此”,并不单指上面二句,而是总结“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 下的一切描写。在山水形势方面的蜀道之险,到此结束。此下就又接一个问句:你这个远路客人为什么到 这里来呢?这又是出人意外的句子。如果从蜀中人的立场来讲,就是说:我们这地方,路不好走,你何必 来呢?如果站在送行人的立场来讲,就是说:如此危险的旅途,你有什么必要到那里去呢?接下去转入第四段,忽然讲到蜀地的军事形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于固守,难于攻入。像 这样的地方,如果没有亲信可靠的人去镇守,就非常危险了。李白描写蜀道之难行,联系到蜀地形势所具 有的政治意义,事实上已越出了乐府旧题“蜀道难”的范围。巴蜀物产富饶,对三秦的经济供应,甚为重 要。所以王勃送杜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