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单选题).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6625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83 大小:11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单选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2022年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单选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单选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单选题).docx(18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消防设施操作员 理论知识 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库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先将灭火器从设置点提至距离燃烧物。处进 行喷射操作。A A、1 12m2mB B、2 25m5mC C、5m5mD D、10m10m答案:B B解析:手提式灭火器的操作使用方法:以干粉灭火器为例,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先将灭火器从设置点提至距离燃烧物2 25m5m处,然后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筒,另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并用力压下鸭嘴,灭火剂喷出,对准火焰根部进行扫射灭火。随着灭火器喷射距离缩短,操作者应逐渐向燃烧物靠近。手提式灭火器的操作要 领归纳为“一提,二拔,三握,四压,五瞄,六

2、射”。2 2.使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时,应该在距离燃烧物。米左右处进行喷射操作。A A、1 12m2mB B、25m25mC C、5m5mD D、10m10m解析:以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为例,使用时一般由两人协同操作,先将灭火器推拉 至现场,在上风方向距离火源约10m10m处做好喷射准备。然后一人拔掉保险销,迅 速向上扳起手柄或旋转手轮到最大开度位置打开钢瓶;另一人取下喷枪,展开喷 射软管,然后一只手握住喷枪枪管行至距离燃烧物1 12m2m处,将喷嘴对准火焰根 部,另一只手开启喷枪阀门,灭火剂喷出灭火。喷射时要沿火焰根部喷扫推进,直至把火扑灭。灭火后,放松手握开关压把,开关即自行关闭,喷射停止,同时

3、 关闭钢瓶上的启闭阀。3 3.由水、渗透剂、阻燃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组成,一般以液滴或以液滴和泡沫混合 的形式灭火的液体灭火剂是。A A、水系灭火剂B B、泡沫灭火剂C C、气体灭火剂D D、干粉灭火剂答案:A A解析:水系灭火剂是指由水、渗透剂、阻燃剂以及其他添加剂组成,一般以液滴 或以液滴和泡沫混合的形式灭火的液体灭火剂。4 4.水汽化后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使可燃 物得不到氧的补充,导致燃烧强度减弱直至中止,而具有的灭火原理是。A A、冷却B B、窒息C C、稀释答案:B B解析:水系灭火剂的灭火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冷却。由于水的比 热容大,汽化热

4、高,而且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因而当水与燃烧物接触或流经燃 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使燃烧区温度降低,致使燃烧中止。二是 窒息。水汽化后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使 可燃物得不到氧的补充,导致燃烧强度减弱直至中止。三是稀释。水是一种良好 的溶剂,可以溶解水溶性甲 乙 丙类液体,当此类物质起火后,可用水稀释,以降低可燃液体的浓度。四是对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乳化。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 初起火灾,在未形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射流或滴状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 面形成“油包水”型乳液,重质油品甚至可以形成含水油泡沫。水的乳化作用可 使液体表面受到冷却,使可燃蒸气产生的速率

5、降低,致使燃烧中止。综上所述,用水灭火时往往是以上几种作用的共同结果,但冷却发挥着主要作用。5 5.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当此类物质起火后,可用水稀释,以降低可燃液体的浓度,而具有的灭火原理是。AvAv冷却B B、窒息C C、稀释D D、乳化答案:C C解析:水系灭火剂的灭火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冷却。由于水的比 热容大,汽化热高,而且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因而当水与燃烧物接触或流经燃 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使燃烧区温度降低,致使燃烧中止。二是 窒息。水汽化后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使 可燃物得不到氧的补充,导致燃

6、烧强度减弱直至中止。三是稀释。水是一种良好 的溶剂,可以溶解水溶性甲 乙、丙类液体,当此类物质起火后,可用水稀释,以降低可燃液体的浓度。四是对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乳化。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 初起火灾,在未形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射流或滴状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 面形成“油包水”型乳液,重质油品甚至可以形成含水油泡沫。水的乳化作用可 使液体表面受到冷却,使可燃蒸气产生的速率降低,致使燃烧中止。综上所述,用水灭火时往往是以上几种作用的共同结果,但冷却发挥着主要作用。6 6.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初起火灾,在未形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射流或滴状 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面形成“油包水”型乳液,重质油品甚至可以

7、形成含水油 泡沫,而具有的灭火原理是。A A、冷却B B、窒息C C、稀释D D、乳化答案:D D解析:水系灭火剂的灭火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冷却。由于水的比 热容大,汽化热高,而且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因而当水与燃烧物接触或流经燃 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使燃烧区温度降低,致使燃烧中止。二是 窒息。水汽化后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使 可燃物得不到氧的补充,导致燃烧强度减弱直至中止。三是稀释。水是一种良好 的溶剂,可以溶解水溶性甲 乙 丙类液体,当此类物质起火后,可用水稀释,以降低可燃液体的浓度。四是对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乳化。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

8、初起火灾,在未形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射流或滴状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 面形成“油包水”型乳液,重质油品甚至可以形成含水油泡沫。水的乳化作用可 使液体表面受到冷却,使可燃蒸气产生的速率降低,致使燃烧中止。综上所述,用水灭火时往往是以上几种作用的共同结果,但冷却发挥着主要作用。7 7.适用于扑灭B B类火灾(非水溶性液体燃料)的水系灭火剂为。A A、抗醇性水系灭火剂B B、水成膜灭火剂C C、非抗醇性水系灭火剂D D、成膜灭火剂答案:A A解析:水系灭火剂按性能分为以下两类:一是非抗醇性水系灭火剂(S S),即适 用于扑灭A A类火灾和B B类火灾(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液体燃料)的水系灭火剂;二 是

9、抗醇性水系灭火剂(S/ARS/AR),即适用于扑灭A A类火灾或A A:B B类火灾(非水溶 性液体燃料)的水系灭火剂。8 8.水系灭火剂适用范围不包括()。A A、用直流水或开花水可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表面火灾及闪点在120120以上的重 油火灾B B、用雾状水可扑救阴燃物质火灾、可燃粉尘火灾、电气设备火灾C C、用水蒸气可以扑救封闭空间内(如船舱)的火灾D D、用直流水可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表面火灾及重油火灾解析:水系灭火剂适用范围:(1 1)用直流水或开花水可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表 面火灾及闪点在120120以上的重油火灾。(2 2)用雾状水可扑救阴燃物质火灾,可燃粉尘火灾、电气设备火灾。9

10、9.适用于甲、乙、丙类液体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场所的是()A、低倍泡沫灭火剂B B、中倍泡沫灭火剂C C、高倍泡沫灭火剂D D、水系灭火剂答案:A A解析:低倍泡沫灭火剂。指发泡倍数为1 12020的泡沫灭火剂。低倍泡沫灭火剂主 要用于甲、乙、丙类液体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场所,如石油化工企业、炼 油厂、储油罐区、飞机库、车库、为铁路油槽车装卸油的鹤管栈桥、码头、飞机 库、机场以及燃油锅炉房等。1010.可在某些煌类表面形成一层能够抑制油品蒸发的水膜,靠泡沫和水膜的双重 作用灭火,灭火速度最快,具有流动性好 可液下喷射、可与干粉联用 可预混 等特点;但与蛋白泡沫液相比,泡沫不够稳定,防复

11、燃隔热性能差,而且成本较 高的灭火剂是指。A A、水成膜泡沫灭火剂B B、成膜氟蛋白泡沫灭火剂C C、抗溶性泡沫灭火剂D D、A A类泡沫灭火剂解析: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又称“轻水”泡沫灭火剂,英文简称AFFFAFFF)。它是 指以碳氢表面活性剂和氟碳表面活性剂为基料,可在某些煌类表面上形成一层水 膜的泡沫灭火剂。其特点是可在某些煌类表面形成一层能够抑制油品蒸发的水膜,靠泡沫和水膜的双重作用灭火,灭火速度最快,具有流动性好 可液下喷射、可 与干粉联用、可预混等特点;但与蛋白泡沫液相比,泡沫不够稳定,防复燃隔热 性能差,而且成本较高。1111.主要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

12、达到灭火目的 的灭火剂是()。A A、二氧化碳灭火剂B B、卤代烷灭火剂C C、七氟丙烷灭火剂D D、惰性气体灭火剂答案:B B解析:卤化烷灭火剂主要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达到灭火的目的。该类灭火剂灭火后不留痕迹,适用于扑救可燃气体火灾,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可燃固体的表面火灾和电气火灾。研究发现,卤代烷灭火剂 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因此在非必要场所应限制使用。1212.磷酸铁盐干粉灭火剂不适用于扑灭()()火灾。A A、汽油B B、石蜡C C、钠D D、木质家具 答案:c c解析: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磷酸铁盐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A A类、B B类、C C类 和

13、E E类火灾;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B B类C C类和E E类火灾;BCBC超细干 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B B类、C C类火灾,ABCABC超细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A A类、B B类、C C类火灾;D D类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灭D D类火灾。特别指出,BCBC类干粉灭火 剂与ABCABC类干粉灭火剂不兼容,BCBC类干粉灭火剂与蛋白泡沫灭火剂不兼容,因 为干粉灭火剂中的防潮剂对蛋白泡沫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对于一些扩散性很强的 气体,如氢气、乙焕气体,干粉喷射后难以稀释整个空间的气体,在精密仪器、仪表上会留下残渣,所以不适宜用干粉灭火剂灭火。1313.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应对准O O进行

14、扫射灭火A A、火焰上部B B、火焰下部C C、火焰最猛烈部位D D、火焰根部答案:D D解析:手提式灭火器的操作使用方法:以干粉灭火器为例,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先将灭火器从设置点提至距离燃烧物2 25m5m处,然后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筒,另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并用力压下鸭嘴,灭火剂喷出,对准火焰根部进行扫射灭火。随着灭火器喷射距离缩短,操作者应逐渐向燃烧物靠近。手提式灭火器的操作要 领归纳为“一提,二拔,三握,四压,五瞄,六射”。1414.由于水的比热容大,汽化热高,而且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因而当水与燃烧 物接触或流经燃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使燃烧区温度降低,致使 燃烧中止,而具有的

15、灭火原理是()。A A、冷却B B、窒息C C、稀释D D、乳化答案:A A解析:水系灭火剂的灭火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冷却。由于水的比 热容大,汽化热高,而且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因而当水与燃烧物接触或流经燃 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使燃烧区温度降低,致使燃烧中止。1515.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A A、无偿B B、有偿C C、积极D D、主动答案:A A解析:报告火警: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禁谎报火警。1616.以下对火灾报警电话描述不正确的是

16、。A A、119119报警电话是免费的B B、发生火灾时任何人都有义务拨打119119C C、为了演练,可以随便拨打119119D D、不可以使用单位内线电话分机拨打119119答案:C C解析:报告火警: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禁谎报火警。1717.在拨打火警电话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机构报火警时,不是必须详细报告的 是()。A A、发生火灾单位的领导姓名B B、起火物C C、火势情况和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的电话号码D D、发生火灾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火灾概况 报警人基本情况答案:A A解析:在拨打火警电话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

17、援机构报火警时,必须讲清发生火灾 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 火灾概况、报警人基本情况、起火物、火势情况和报警 人的姓名和所用的电话号码。1818.负责火灾扑救的专业部门,随时待命、有警必出的单位是。A A、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机构B B、公安机构C C、地方政府D D、单位消防部门解析: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机构报警: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机构是负责火灾扑 救的专业部门,随时待命、有警必出。及时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机构报警,可 有效缩短消防队员到达火灾现场的时间,有利于快速抢救人员生命、确保财产安 全和以较小的代价扑灭火灾。1919.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制定本单 位的消防安

18、全制度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A、岗位安全责任制B B、消防安全责任制C C、安全生产责任制D D、岗位防火责任制答案:B B解析:应急疏散就是引导人员向安全区撤离。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 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 消防安 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 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 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由此可以看出,发生火灾后,及时 组织自救,有序开展人员应急疏散,是发生火灾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2020.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A A、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B B

19、、该场所的法定代表人C C、该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D D、该场所的工作人员解析:应急疏散就是引导人员向安全区撤离。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 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 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 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 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由此可以看出,发生火灾后,及时 组织自救,有序开展人员应急疏散,是发生火灾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2121.下列关于组织疏散逃生的顺序,说法正确的是。A A、先着火层、再着火层上层、最后着火层下层B B、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最后着火层下层C C、先着火层下层、再着火层

20、上层、最后着火层D D、先着火层、再着火层下层、最后着火层上层答案:A A解析:组织疏散逃生通常按照先着火层 再着火层上层、最后着火层下层的顺序 进行,以疏散至安全区域为主要目标。222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A、每年B B、每半年C C、每季度D D、每月答案:B B解析:预案演练频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 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2323.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组织一

21、 次演练。A A、每年B B、每半年C C、每季度D D、每月答案:A A解析:预案演练频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 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2424.根据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 场人员疏散。A A、该场所的法定代表人B B、该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人C C、该场所的工作人员D D、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答案:D D解析:根据消防法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 当立即组织 引导在场人员疏散。2525.芳香族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

22、物和重氮盐类化合物等自反应物质着火时,不 需要外部空气维持燃烧,因此不宜采用。扑救,可采用喷射大量的水冷却灭火。A A、冷却灭火法B B、化学抑制灭火法C C、隔离灭火法D D、窒息灭火法答案:D D解析:采用窒息灭火法时,应预先确定着火物性质。芳香族化合物、亚硝基类化 合物和重氮盐类化合物等自反应物质着火时,不需要外部空气维持燃烧,因此不 宜采用窒息灭火法扑救,可采用喷射大量的水冷却灭火。2626.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A A、公民B B、成年人C C、单位员工D D、消防人员答案:B B解析:发生火灾后,及时扑灭初起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防止人员伤亡的重要

23、 环节。因此,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 义务;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2727.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A A、可以给予支援B B、应当给予支援C C、必须给予支援D D、不必给予支援答案:B B解析:发生火灾后,及时扑灭初起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防止人员伤亡的重要 环节。因此,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 义务;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2828.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值守制度,确保值守人员。小时在岗在位,做好应急准 备。A A

24、、8 8B B、1212C C、2424D D、4848答案:C C解析:值守联动要求: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值守制度,确保值守人员2424小时在岗 在位,做好应急准备。2929.接到火警信息后,控制室值班员应迅速核实火情,启动灭火处置程序。消防 员应按照“。”要求赶赴现场处置。A A、2 2分钟到场B B、3 3分钟到场C C、4 4分钟到场D D、5 5分钟到场解析:接到火警信息后,控制室值班员应迅速核实火情,启动灭火处置程序。消 防员应按照“3 3分钟到场”要求赶赴现场处置。3030.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在扑救时应遵守“。”的原则。A A、先断电,后灭火B B、先灭火,后断电C C、先救人,后断

25、电D D、救人第一答案:A A解析:电气设备初起火灾扑救:电气设备发生火灾,在扑救时应遵守“先断电,后灭火”的原则。如果情况危急需带电灭火,可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灭火,或用灭火毯等不透气的物品将着火电器包裹,让火自行熄灭。千万不要用 水或泡沫灭火器扑救,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3131.下列关于厨房初起火灾扑救描述,说法错误的是。A A、当遇有可燃气体从灶具或管道、设备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气源,熄灭所有火 源,同时打开门窗通风B B、当发现灶具有轻微的漏气着火现象时,应立即断开气源,并将少量干粉洒向 火点灭火,或用湿抹布捂闷火点灭火C C、当油锅因温度过高发生自燃起火时,首先应迅速关闭气源

26、熄灭灶火,然后开 启手提式灭火器喷射灭火剂扑救,也可用灭火毯覆盖,或将锅盖盖上,使着火烹 饪物降温、窒息灭火D D、用水流冲击灭火解析:厨房初起火灾扑救:(1 1)当遇有可燃气体从灶具或管道、设备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气源,熄灭所有火源,同时打开门窗通风。(2 2)当发现灶具有轻微 的漏气着火现象时,应立即断开气源,并将少量干粉洒向火点灭火,或用湿抹布 捂闷火点灭火。(3 3)当油锅因温度过高发生自燃起火时,首先应迅速关闭气源 熄灭灶火,然后开启手提式灭火器喷射灭火剂扑救,也可用灭火毯覆盖,或将锅 盖盖上,使着火烹饪物降温、窒息灭火。切记不要用水流冲击灭火。3232.油锅起火,不正确的扑救方法是。

27、A、迅速关闭气源B B、用灭火毯覆盖C C、用水泼灭D D、用锅盖闷灭答案:C C解析:当油锅因温度过高发生自燃起火时,首先应迅速关闭气源熄灭灶火,然后 开启手提式灭火器喷射灭火剂扑救,也可用灭火毯覆盖,或将锅盖盖上,使着火 烹饪物降温、窒息灭火。切记不要用水流冲击灭火。3333.可燃气体发生泄漏时,应及时查找泄漏源,杜绝一切火源,采取必要措施制 止泄漏,利用()稀释、驱散泄漏气体;泄漏气体着火时,切忌盲目灭火,防止 灾情扩大。A A、冷却灭火法B B、化学抑制灭火法C C、隔离灭火法D D、窒息灭火法答案:c c解析:可燃气体发生泄漏时,应及时查找泄漏源,杜绝一切火源,采取必要措施 制止泄漏

28、,利用隔离灭火法稀释、驱散泄漏气体;泄漏气体着火时,切忌盲目灭 火,防止灾情扩大。3434.镁粉、铝粉、钛粉及错粉等金属元素的粉末着火时,所产生的高温会使水或 二氧化碳分子分解,引起爆炸,加剧燃烧,可采用可采用沙土覆盖等方法灭火;这种灭火方法属于。A、冷却灭火法B B、化学抑制灭火法C C、隔离灭火法D D、窒息灭火法答案:A A解析:采用冷却灭火法时,不宜用水、二氧化碳等扑救活泼金属火灾和遇水分解 物质火灾。镁粉、铝粉、钛粉及错粉等金属元素的粉末着火时,所产生的高温会 使水或二氧化碳分子分解,引起爆炸,加剧燃烧,可采用沙土覆盖等方法灭火;三硫化四磷、五硫化二磷等硫的磷化物遇水或潮湿空气可以分

29、解产生易燃有毒的 硫化氢气体,导致中毒危险,扑救时应注意个人安全防护。3535.下列关于火灾现场保护的注意事项,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扑灭后的火场“死灰”复燃,甚至二次成灾时,要迅速有效地实施扑救,酌情及时报警B B、遇有人命危急的情况,应立即设法施行急救;遇有趁火打劫或者二次放火的,思维要敏捷,处置要果断;对打听消息、反复探视、问询火场情况以及行为可疑 的人要多加小心,纳入视线,必要情况下移交公安机关C C、危险物品发生火灾时,无关人员不要靠近,危险区域实行隔离,禁止进入,人要站在下风处,离开低洼处D D、被烧坏的建筑物有倒塌危险并危及他人安全时,应采取措施使其固定答案:C C解析:注意事

30、项:(1 1)扑灭后的火场“死灰”复燃,甚至二次成灾时,要迅速 有效地实施扑救,酌情及时报警。有的火场扑灭后善后事宜未尽,现场保护人员 应及时发现、积极处理,如发现易燃液体或者可燃气体泄漏应关闭阀门,发现有 导线落地时应切断电源。(2 2)遇有人命危急的情况,应立即设法施行急救;遇 有趁火打劫或者二次放火的,思维要敏捷,处置要果断;对打听消息、反复探视、问询火场情况以及行为可疑的人要多加小心,纳入视线,必要情况下移交公安机 关。(3 3)危险物品发生火灾时,无关人员不要靠近,危险区域实行隔离,禁止 进入,人要站在上风处,离开低洼处。对于那些一接触就可能被灼伤,以及有毒 物品、放射性物品引起的火

31、灾现场,进人现场的人员要使用隔绝式呼吸器,穿全 身防护衣,暴露在放射线中的人员及装置要等待放射线主管人员到达,按其指示 处理,清扫现场。(4 4)被烧坏的建筑物有倒塌危险并危及他人安全时,应采取 措施使其固定。3636.消防法规定,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的 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A、所在地公安机关B B、消防救援机构C C、所在地政府机关D D、主管部门答案:B B解析:火灾现场是指发生火灾的地点和留有与火灾原因有关痕迹物证的场所。消 防法规定,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机构的 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

32、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因此,火灾发生后,失火单位和相关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保护火灾现场。3737.火灾现场是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消防救授机构调查。的物质载体。A A、认定火灾原因B B、火灾直接损失C C、火灾事故D D、火灾间接损失答案:A A解析:火灾现场保护的目的:火灾现场是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消防救授机构调查认定火灾原因的物质载体。保护火灾现场的目的是使火灾调 查人员发现、提取到客观、真实、有效的火灾痕迹,物证,确保火灾原因认定的 准确性。3838.保护火灾现场的目的是使火灾调查人员发现、提取到客观、真实、有效的火 灾痕迹 物证,确保火灾原因认定的()。

33、A、公平性B B、公正性C C、准确性D D、可靠性答案:C C解析:火灾现场保护的目的:火灾现场是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消防救授机构调查认定火灾原因的物质载体。保护火灾现场的目的是使火灾调 查人员发现、提取到客观 真实 有效的火灾痕迹,物证,确保火灾原因认定的 准确性。3939.凡与火灾有关的留有痕迹物证的场所均应列入。A A、保护范围B B、现场保护范围C C、长期保护范围D D、永久保护范围答案:B B解析:火灾现场保护的范围:凡与火灾有关的留有痕迹物证的场所均应列入现场 保护范围。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应当根据现场勘验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进行调整。4040.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应当根

34、据现场勘验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进行。A A、扩大B B、缩小C C、调整D D、分解解析:火灾现场保护的范围:凡与火灾有关的留有痕迹物证的场所均应列入现场 保护范围。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应当根据现场勘验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进行调整。4141.首先在发生火灾的地点和留有火灾痕迹、物证的一切场所的周围划定保护范 围。在情况尚不清楚时,可以将保护范围适当扩大一些,待勘查工作就绪后,可 酌情缩小保护区,同时布置警戒。对重要部位可绕()的绳旗划警戒圈或设置屏 障遮挡。A、黑白相间B B、红色C C、蓝色D D、红白相间答案:D D解析:露天现场:首先在发生火灾的地点和留有火灾痕迹、物证的一切场所的周 围划定保护范围

35、。在情况尚不清楚时,可以将保护范围适当扩大一些,待勘查工 作就绪后,可酌情缩小保护区,同时布置警戒。对重要部位可绕红白相间的绳旗 划警戒圈或设置屏障遮挡。4242.如果火灾发生在交通道路上,在农村可实行全部封锁或部分封锁,重要的进 出口处布置路障并派专人看守;在城市由于行人、车辆流量大,封锁范围应尽量 缩小,并由。负责治安警戒,疏导行人和车辆。A A、公安专门人员B B、公安人员C C、志愿人员D D、治安人员答案:A A解析:如果火灾发生在交通道路上,在农村可实行全部封锁或部分封锁,重要的 进出口处布置路障并派专人看守;在城市由于行人,车辆流量大,封锁范围应尽 量缩小,并由公安专门人员负责治

36、安警戒,疏导行人和车辆。4343.遇有人命危急的情况,应立即设法施行急救;遇有趁火打劫或者二次放火的,思维要敏捷,处置要果断;对打听消息、反复探视、问询火场情况以及行为可疑 的人要多加小心,纳入视线,必要情况下移交。A、公安机关B B、消防救援机构C C、当地政府机关D D、主管单位答案:A A解析:遇有人命危急的情况,应立即设法施行急救;遇有趁火打劫或者二次放火 的,思维要敏捷,处置要果断;对打听消息 反复探视 问询火场情况以及行为 可疑的人要多加小心,纳入视线,必要情况下移交公安机关。4444.危险物品发生火灾时,无关人员不要靠近,危险区域实行隔离,禁止进入,人要站在()处,离开低洼处。A

37、、下风B B、上风C C、逆风D D、侧风解析:危险物品发生火灾时,无关人员不要靠近,危险区域实行隔离,禁止进入,人要站在上风处,离开低洼处。对于那些一接触就可能被灼伤,以及有毒物品、放射性物品引起的火灾现场,进人现场的人员要使用隔绝式呼吸器,穿全身防护 衣,暴露在放射线中的人员及装置要等待放射线主管人员到达,按其指示处理,清扫现场。4545.()是特种灭火剂的一种,适用于扑救D D类火灾。A A、泡沫灭火剂B B、气体灭火剂C C、干粉灭火剂D D、71507150灭火剂答案:D D解析:71507150灭火剂是特种灭火剂的一种,适用于扑救D D类火灾。4646.通过冷却、窒息、遮断、淹没等

38、综合作用实现灭火的灭火剂是()。A A、水系灭火剂B B、泡沫灭火剂C C、干粉灭火剂D D、71507150灭火剂答案:B B解析:泡沫灭火剂是通过冷却、窒息、遮断、淹没等综合作用实现的。4747.()灭火作用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A、二氧化碳灭火剂B B、卤代烷灭火剂C C、惰性气体灭火剂D D、气溶胶灭火剂答案:A A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作用主要在于窒息,其次是冷却。4848.使用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时,先将灭火器从设置点提至距离燃烧物()米处,然后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筒,另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并用力压下鸭嘴,灭火剂 喷出,对准火焰根部进行扫射灭火。A、2-32-3B B、3-53-5

39、C C、2-52-5D D、1010答案:C C解析:以干粉灭火器为例,使用灭火器灭火时,先将灭火器从设置点提至距离燃 烧物2-52-5米处,然后拔掉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筒,另一手握住开启压把并用力压 下鸭嘴,灭火剂喷出,对准火焰根部进行扫射灭火。随着灭火器喷射距离缩短,操作者应逐渐向燃烧物靠近。4949.使用。灭火器前,要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A A、干粉B B、清水型水基C C、二氧化碳D D、泡沫型水基解析:使用干粉灭火器前,要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5050.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该。为报警提供便 利,不得阻拦报警。A A、无偿

40、B B、有偿C C、积极D D、主动答案:A A解析: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 防火灾 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 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因此,发现火灾立即 报警,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5151.火灾报警电话为O O。A、119119B B、120120C C、110110D D、122122答案:A A解析:报警方法:G G)拨打“119119”火灾报警电话(2 2)使用报警设施设备如报 警按钮报警(3 3)通过应急广播系统发布火警信息和疏散指示(4 4)条件允许时,可派人至就近消防站报警(

41、5 5)使用预先约定的信号或方法报警5252.报告火警时,必须讲清以下内容:。A A、起火单位和场所的详细地址B B、火灾基本情况C C、报警人姓名 单位及电话号码等相关信息D D、起火单位和场所的详细地址、火灾基本情况、报警人姓名、单位及电话号码 等相关信息答案:D D解析:报火警时,必须讲清以下内容:(1 1)起火单位和场所的详细地址。包括单 位、场所及建筑物和街道名称,门牌号码,靠近何处,并说明起火部位及附近的 明显标志等。(2 2)火灾基本情况。包括起火的场所和部位,着火的性质,火势的 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火场有无化学危险源等,以便消防救援部门根据情况派 出相应的灭火车辆。(3 3)

42、报警人姓名 单位及电话号码等相关信息。5353.人口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O O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AvAv现场工作人员B B、工作人员C C、消防安全管理人D D、法定代表人答案:A A解析:消防法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 引导在场人员疏 散。5454.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A A、不必给予支援B B、应当给予支援C C、必须给予支援D D、可以给予支援答案:B B解析: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和成

43、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5555.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值守制度,确保职守人员。小时在岗在位,做好应急准 备。A A、8 8B B、1212C C、2424D D、6 6答案:C C解析: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值守制度,确保职守人员2424小时在岗在位,做好应急 准备。5656.芳香族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和重氮盐类化合物等自反应物质着火时,不 需要外部空气维持燃烧,因此不宜采用。扑救,可采用喷射大量的水冷却灭火。A A、冷却灭火法B B、窒息灭火法C C、隔离灭火法D D、中断链式反应法 答案:B B解析:采用窒息灭火法时,应预先

44、确定着火物性质。芳香族化合物、亚硝基类化 合物和重氮盐类化合物等自反应物质着火时,不需要外部空气维持燃烧,因此不 宜采用窒息灭火法扑救,可采用喷射大量的水冷却灭火。5757.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救援机构的要求。,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A A、速到现场抢救物资B B、尽快抢修设施C C、保护现场D D、恢复现场答案:C C解析:消防法规定,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 救援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因此,火灾发生后,失火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要求保护火灾现场。5858.消防法规定,火灾扑灭后,

45、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的 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A A、公安机关B B、单位领导C C、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D D、消防救援机构答案:D D解析:消防法规定,火灾扑灭后,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消防 救援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因此,火灾发生后,失火单位和相关人员应当按照相关要求保护火灾现场。5959.保护火灾现场的目的是使火灾调查人员发现、提取到客观、真实、有效的火 灾痕迹 物证,确保火灾原因的()。A、及时性B B、客观性C C、公平性D D、准确性答案:D D解析:保护火灾现场的目的是使火灾调查人员发现

46、、提取到客观、真实、有效的 火灾痕迹、物证,确保火灾原因认定的准确性。6060.火灾现场是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消防救援机构调查。物质载体。A A、认定火灾原因B B、火灾直接损失C C、火灾间接损失D D、火灾原因答案:A A解析:火灾现场是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消防救援机构调查 认定火灾原因物质载体。6161.火灾现场保护范围应当根据现场勘验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进行。AvAv扩大B B、缩小C C、分解D D、调整答案:D D解析:凡与火灾有关的留有痕迹物证的场所均应列入现场保护范围。火灾现场保 护范围应当根据现场勘验的实际情况和进展进行调整。6262.()按性

47、能分为以下非抗醇性和抗醇性两类.A A、水系灭火剂B B、泡沫灭火剂C C、气体灭火剂D D、干粉灭火剂答案:A A解析:水系灭火剂按性能分为以下两类:一是非抗醇性水系灭火剂(S),(S),即适用 于扑灭A A类和B B类火灾(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液体燃料)的水系灭火剂;二是抗醇性 水系灭火剂(S/AR),(S/AR),即适用于扑救A A类火灾或A A、B B类火灾(非水溶性液体燃料)的水系灭火剂.6363.用水灭火时,。发挥着主要作用。A A、冷却B B、窒息C C、稀释答案:A A解析:水系灭火剂的灭火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冷却。由于水的比 热容大,汽化热高,而且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

48、因而当水与燃烧物接触或流经燃 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使燃烧区温度降低,致使燃烧中止。二是 窒息。水汽化后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使 可燃物得不到氧的补充,导致燃烧强度减弱直至中止。三是稀释。水是一种良好 的溶剂,可以溶解水溶性甲 乙 丙类液体,当此类物质起火后,可用水稀释,以降低可燃液体的浓度。四是对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乳化。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 初起火灾,在未形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射流或滴状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 面形成“油包水”型乳液,重质油品甚至可以形成含水油泡沫。水的乳化作用可 使液体表面受到冷却,使可燃蒸汽产生的速率降低,致使燃烧中止。综上所述

49、,用水灭火时往往是以上几种作用的共同结果,但冷却发挥着主要作用。6464.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初起火灾,在未形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射流或滴 状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面形成“油包水”型乳液,重质油品甚至可以形成含水 油泡沫。以上说的是水的。作用。A、冷却B B、窒息C C、稀释D D、乳化答案:D D解析:四是对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乳化。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初起火灾,在未形 成热波之前,以较强的水雾射流或滴状射流灭火,可在液体表面形成“油包水”型乳液,重质油品甚至可以形成含水油泡沫。水的乳化作用可使液体表面受到冷 却,使可燃蒸汽产生的速率降低,致使燃烧中止。6565.()()的灭火原理主要体现在冷却

50、、窒息、稀释和对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乳化,A A、水系灭火剂B B、泡沫灭火剂C C、气体灭火剂D D、干粉灭火剂答案:A A解析:水系灭火剂的灭火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冷却。由于水的比 热容大,汽化热高,而且水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因而当水与燃烧物接触或流经燃 烧区时,将被加热或汽化,吸收热量,使燃烧区温度降低,致使燃烧中止。二是 窒息。水汽化后在燃烧区产生大量水蒸气占据燃烧区,降低燃烧区氧的浓度,使 可燃物得不到氧的补充,导致燃烧强度减弱直至中止。三是稀释。水是一种良好 的溶剂,可以溶解水溶性甲 乙 丙类液体,当此类物质起火后,可用水稀释,以降低可燃液体的浓度。四是对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