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训室虚拟仿真平台网络VR实训室方案(汽修学科).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6318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实训室虚拟仿真平台网络VR实训室方案(汽修学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学实训室虚拟仿真平台网络VR实训室方案(汽修学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实训室虚拟仿真平台网络VR实训室方案(汽修学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实训室虚拟仿真平台网络VR实训室方案(汽修学科).pdf(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实训室虚拟仿真平台VR实训室设计方案(汽修学科)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X月目 录第 1章虚拟现实概述.61.1 虚拟现实简介.61.2 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61.3 VR虚拟实验室汽车装配与检修学科应用.71.4 建立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的必要性.81.4.1 教学观念的变化.91.4.2 教学内容的变化.101.4.3 教学手段的变化.111.5 虚拟现实平台的建设思路.13第 2 章 硬 件 平 台.152.1 系统连接图.152.2 硬件平台组成.152.3 标准化机械结构.162.3.1 产品介绍.162.3.2 产品功能.162.3.3 产品效果图.172.4 三维微间距沉浸

2、式显示系统.182.4.1 系统概述.182.4.2 特点及优势.192.5 光学追踪及动捕系统.24第 3 章 虚拟现实可视化平台.283.1 产品概述.283.2 功能特点.283.3 VR虚拟实验室硬件支撑平台.323.3.1 配套硬件系统.323.3.2 VR虚拟实验室平面俯视图.333.3.3 教室布置示意图.333.3.4 网络拓扑图.343.3.5 系统连接图.343.3.6 多媒体讲台.353.3.7 实验台电源控制器、短路保护装置.35第 4 章技术支持与服务.364.1 服务内容.364.2 服务方式.36第 5 章 系 统 集 成.375.1 集成建设总体原则.375.1

3、.1 系统集成原则.375.1.2 系统集成质量保证.395.1.3 系统集成服务.475.1.4 系统技术支持.545.2 本期集成项目集成规划思路.575.2.1 集成思路.575.3 项目成果交付.785.3.1 项目建设阶段成果交付.795.3.2 项目维护阶段成果交付.815.4 项目质量服务体系.825.4.1 项目管理质量控制.825.4.2 进度管理.825.4.3 人员管理.835.4.4 质量管理.845.4.5 客户满意度管理.885.4.6 交付管理.905.4.7 运维管理.915.5 项目服务承诺.925.5.1 服务内容.935.5.2 服务流程.94第 6 章

4、VR实训室后期运营保障.976.1 服务保障.976.2 VR应用保障.986.3 校企合作保障.1046.4 公共平台保障.105第 7 章 培训服务方案.1097.1 培训目标.1097.2 培训方式.1107.3 培训内容.1117.4 培训考核.114第 8 章信息安全体系建设.115第 9 章 施工组织设计.1399.1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399.1.1 施工进度计划.1399.1.2 工程施工准备计划.1419.1.3 施工现场准备.1439.1.4 声学装饰施工工艺卡的内容.1449.1.5 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1449.2 确保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1469.2.1

5、安全防护施工措施.1469.3 施工总平面布置.1909.3.1 施工总平面布置见附表四.1909.3.2 临时设施布置.1909.3.3 施工临时设施平面布置计划.1919.3.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1929.3.5 生产区布置说明.1929.3.6 运输通道.1929.3.7 中心仓库布置.1929.3.8 临时电路设置.1929.3.9 临时供水设置.1939.3.10 临时加工区设置.1949.3.11 生活、办公设施搭建.1949.4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959.4.1 文明环境施工措施.1959.4.2 施工环境管理计划编制说明.1969.4.3 引用标准.1969.4

6、.4 文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1969.4.5 环境管理计划内容.1979.4.6 文明环境管理的目标、指标管理方案.2039.4.7 材料环保技术要求.2129.5 施工机械配备和材料投入、劳动力配备计划.2189.5.1 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2189.5.2 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2189.5.3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189.5.4 设备进场计划.2189.5.5 主要设备材料、构件的用量计划.2199.5.6 机械设备.2199.5.7 机械设备管理.2209.5.8 机械设备计划安排.2209.5.9 设备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2219.5.10 主要材料及构件

7、采购与工程进度、质量目标保证措施.2239.5.11 材料节约措施.2239.5.12 劳动力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2249.6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2279.7 施工进度计划表.2279.7.1 计划开、竣工日期.2279.7.2 施工进度计划表.2289.7.3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2289.8 对装饰装修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保护措施.2339.8.1 成品保护措施.2339.8.2 半成品保护措施.2369.9 其他主要技术.2379.9.1 资料保障措施.2379.9.2 工地档管理制度.2379.9.3 文件控制:.2379.9.4 材料保障措施.2399.9.5 后勤保

8、障措施及生活管理方案.2409.9.6 赶工技术方案及措施.2479.9.7 各专业单位协调配合的措施.2519.9.8 设计单位协调配合的措施.253第10章装修布线施工方案.25510.1工程人员配置.25510.2 施工队基本情况.25510.3 环境建设施工标准.25610.4 施工设备清单.25710.4.1 工程主要测试设备.25710.4.2 工程主要施工机具.25810.5 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进度.25810.5.1 保护管敷设.25910.5.2 预留与预埋.26410.5.3 线缆敷设.26510.5.4 设备安装与调试.26610.5.5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26910.

9、5.6 节约措施十二条.26910.5.7 工程资料整理.27110.5.8 安全施工管理条例.27210.6 流程图.27310.7 验收标准.29510.7.1 电气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29510.7.2 UPS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29710.7.3 机房空调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30010.7.4 安保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30110.7.5 消防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30210.7.6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303第11章 设备清单.305第1章虚拟现实概述1.1 虚拟现实简介虚拟现实(Vir t u a l Re a l it y,VR),也称为灵境,是一种可以创建和

10、体验虚拟世界(Vir t u a l Wo r l d)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形成一种“人能沉浸其中、超越其上、进出自如、交互作用的多维信息空间”。VR技术利用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环境,不仅使参与者能够感到景物或模型十分逼真地存在,而且能对参与者的运动和操作做出实时准确的响应。虚拟现实技术是综合性极强的高新信息技术,在军事、能源、医学、建筑、工业、艺术等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虚拟现实是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各种领域的应用过程中的结晶和反映,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依托学科的高度综合化;(2)人的临场化;(3)系统或环境的大规模集成化;(4)数据表示的多样化和标准化,数据存储的大容量、数据

11、传输的高速化与数据处理的分布式和并行化。1.2 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载体,虚拟现实系统具有缜密的组成和较高的结构复杂度,归结来说,可将其分为两大部分:以数字软件为基础的虚拟环境生成系统,及以硬件为基础的人机交互系统。1)虚拟环境生成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主体部分,它依托于数码工作站式的计算机硬件,主要涵盖虚拟现实图形数据库及三维数字模型生成软件等,能够根据产品功能或者展示要求产生所需的、具有6个自由度的场景和设计实例,通过虚拟现实浏览器可全方位观看其造型、材质、色彩及结构等。虚拟环境模型的建立既可以通过三维软件进行数字建模,还可以通过逆向工程(RET)进行环境的反求。2)人机交互

12、技术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显著特征,集中体现在视觉、听觉、触觉三大方面。人机交互系统使得数据不再是单方向强制性地传递给用户,用户可以借助外延设备实现与虚拟环境的双向信息交流,并将用户的口令或者所做修改以实时的方式显示出来。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交互系统依靠数据手套、头盔显示器、音响及多维跟踪器等设备,使处于虚拟环境之中的使用者产生立体式“沉浸感”,使用户的动作和操作更加真实与自然,体现出人机交互系统的多通道属性。1.3 VR虚拟实验室汽车装配与检修学科应用a)一个良好逼真的教学情景是整个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表现力通过真实细致的汽车模型,立体仿真的动画将原本复杂,枯燥无味的内容生动再现,系统

13、还可以模拟一个汽车维修实训中心,学员通过点击鼠标可以认知汽车各个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系统详细的演示了汽车车门及后备箱开启,汽车底盘的维修,车轮的更换等操作步骤。同时系统还结合人机交互操作,运 用“虚拟手”与车身零部件进行互动操作,演示如何通过旋转,拆离,组装等方式进行汽车轮胎零部件的拆装,同时系统还提供了拆装的指导顺序,以免学员进行误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b)虚拟培训系统可以帮助公司培养汽车维修技能型人才,解决他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虚拟装配则有效改善了产品的装配工艺。改进了产品的装配质量。对于缩短产品开发研制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有站重要的意义。1.4建立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的必要性在

14、高等院校,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影响。虚拟现实技术走向应用的核心技术是交互技术,亲身经历、亲自感受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有说服力。主动地去交互与被动的观看有质的差别。正如教育界专家所指出的:崭新的技术,会带来崭新的教育思维,解决我们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尤其在科技研究、虚拟仿真校园、虚拟教学、虚拟实验、教育娱乐等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飞跃。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由传统的“以教促学”的学习方式代之为学习者通过自身与信息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得到知识、技能的新型学习方式。1.4.1教学观念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观念主要是“传道、授

15、业、解惑”,教学观念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通常是以班授课为主,授课则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式为启发引导式,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以讲授引导思维,以教导激发感情,并赋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虚拟现实教学有利于创造这样的环境,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形式将会被改变,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合作化教学和环境中自我探究得以真正实现。虚拟现实正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使用新技术改进教学方法的尝试。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到教学,从多媒体虚拟现实系统的

16、组织形式看,虚拟现实是非线性的网络结构,逼真的虚拟环境可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在这个基础上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将特别强调由学生主动参与来构建知识结构,变学生的 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 变 为“我要学”。在这种情况下,教材的意义也将由传 统 的“教材控制”转 变 为“学习者控制”,教学内容外在形式的生动化与内在结构的科学化将更紧密的结合起来,这种环境将极大地促进教学观念发生变化。1.4.2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术、发展能力的主要源泉。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使教学内容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结构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教学内容外在

17、形式的变化。学生的技术水平和动手能力是在实验、实训中培养出来的,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实验课内容主要是学科性的理论验证和学会使用设备、仪器,并从中归纳、总结出规律。这些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从原来只是用录音、录像来辅助文字教材进行教学的方式发展为使用具有人机交互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的信息类型有静态的、运动的、超级链接的视觉和听觉信息,媒体信息形式通过计算机的集成处理,提供了超文本、图形、图像、图表、音频、视频和动画。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多样,对于抽象的、概括的概念、原理,除了用文字和语音协同描述外,还可以用三维实景虚拟现实过程,对于不可视的变化、无法触摸的物体或有危险的场所,甚至自然界或现实生

18、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件,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去展现。多媒体技术存贮信息量大,教学内容可以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同一教学内容还可以用多种信息形式来表现,这就有利于克服单一媒体表现及难以协同表现的弊端。虚拟现实所提供的人机交互的特点尤其适用于个性化教育,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二是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的变化。虚拟现实的应用将带来教学内容结构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内在结构就是学科知识结构设计,知识结构是学科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是学科内含智力因素的信息源。传统的教材及实验指导材料都是以线性结构来组织学科知识结构的,知识内容的结构及顺序都是以教为主,教学顺序性很强,学生只能在教师的讲授下

19、获得正确的概念、原理及逻辑关系。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教材也只是一种教授材料,学生利用它学习的自由度不大,灵活性不强,难以促使学生从己建立的知识结构向新知识结构迁移。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后,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网络化超链接,就可以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方式去组织和展示教学内容、构建知识结构,这种网状的信息组织方式是一种非线性结构,链是知识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虚拟现实与普通多媒体是多媒体信息处理的高度集成,把信息的组织形式与信息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复杂性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动态、开放的结构化认知形式,既包括了学科的基本内容,又包括了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注重

20、知识的结构,凭藉视觉、听觉、触觉信息的协调作用使教学内容的统一与灵活性得到了完善的结合。虚拟现实的这种非线性结构利于学生进行扩散思维,联想原有的知识,获得新知识。1.4.3教学手段的变化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后,可以促使教学手段向科学化、高效益方向发展,其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互动启发式教学。虚拟现实有助于启发式教学的开展,与传统的幻灯、投映胶片和课件相比都有很大的进步,尤其在演示教学内容方面能提供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以一种直接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亲临其境的、自主控制的人机交互,由视觉、听觉、触觉获取“外界”的反应,提供生动活泼的直观形象思维材料、展现学生不

21、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等,形成知识点。学生则从思维、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参与教学活动,这也是形成启发式教育的基础。虚拟现实教学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带来方便,更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产生知识结构的新生长点,构建多学科交叉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增长,培养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型人才。二是发现式教学。发现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虚拟现实在实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入问题存在的环境,有针对性地建构虚拟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它以一种接近人类认知特点的网络化结构形式,每个节点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链接关系构成了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提供了发现式的学习思维轨迹。虚拟现

22、实教学不但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还允许学生出错时,自行了解错误的根由及后果,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推理等高级思维技能围绕假设进行论证,接近或掌握真理,形成发现式的学习风格和策略,培养高层次的思维技能,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三是协同工作式教学。以往的教学手段交流只能限于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协作,而虚拟现实教学不受空间位置和相互距离的限制,可让远距离的师生或位置分散的学生“共处于”一个虚拟空间中,通过共同参与,且必须具备协同操作能力才能完成某些项目的设计或训练。这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仅局限于固定时间、固定空间的结构中有很大的差别,不

23、但师生之间可有效交流,而且学生之间能实现协作,培养协同工作的意识,使学生具备适应大系统工作的能力。四是情境式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动画虚拟现实的能力,能够把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原理、真实的实验过程等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给学生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获得示范性的知识,把握概念原理的实质。1.5虚拟现实平台的建设思路第一阶段,建立虚拟现实硬件环境与多通道立体显示软件平台,其中硬件环境包含主动立体投影显示系统、动作捕捉交互操作系统、专业图形工作站、其它辅助设备,后续可根据需求对环境进行升级;第二阶段,利用目前成熟的虚拟现实开发平台软件,针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教学内容开发实用课件,并与虚拟现实环

24、境连接,内容直接服务于教学建设;第三阶段,科研平台建设,利用前两阶段的环境,根据科研需要实施科学研究。整个虚拟现实实验室满足包括教学、培训、科研三方面的需求。硬件、系统开发平台的投入既考虑当前的教学、培训和科研的需求,也考虑到可扩展性,为后续的发展留足够的空间。后期甚至作为全系乃至整个学院的平台,成为服务于全系,全院,乃至全校的虚拟仿真教学培训科研的开放硬件和开发平台。第2章硬件平台2.1 系统连接图-VGA传输线一 1394(火线)一BC同步线一 兆网线金 3D立体信号局域网DVS3D Client2.2 硬件平台组成 实验室VR系统的硬件平台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沉浸式立体显示系统:作为整

25、个虚拟现实仿真平台的显示部分,显示系统效果的好坏对整个系统表现的影响非常大。系统一般由微间距显示屏机械结构实现。其核心是根据使用要求和现场情况(环境光情况、场地情况、观众等),选择适当结构形式以形成最佳的视场。由于显示屏面积较大,图像均匀性及一致性要求突出。图形集群处理系统:由于虚拟系统所采用的软件占用较大空间资源,因此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随之提高,当前虚拟系统中的计算机硬件以高性能图形工作站为主流,具体配置因所采用的建模和分析软件不同而不同。交互系统:虚拟设计平台中的人机交互设备包括数据手套、动作捕捉系统、三维鼠标等,可以使设计者和观察者实时地对多通道显示屏幕上的内容进行综合操控,实现用户与三

26、维模型的交互浏览和相关分析。2.3 标准化机械结构2.3.1 产品介绍独有的角落式设计,让您真正实现虚拟“探索”的奥秘。产品由三面相互具有公共邻边的光路系统构建而成,采用LED呈现方式,三通道画面系统分离控制,非常适用于方案评估对比,给您呈现出一个综合视角。应用方向:适用于多角度产品审视,产品内部构造分析等应用,三通道光路系统能够较充分的表达多维度空间的包围沉浸感,在建筑,高端制造,科研教育,能源,国防军工,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2.3.2 产品功能由机械结构设计师设计,包括微间距显示屏固定安装结构、反射系统安装机械结构、追踪系统支撑安装结构,采用全封闭一体化铝合金结构,经久耐用,具有抗

27、震性,耐腐蚀,可现场快速安装拆卸,便于后期实验室搬迁。产品采用三通道立体画面展示,使体验者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数字色彩管理、自动显示系统校准、电动光学融合多项专利技术的采用,严格保障的高端可视化应用的需求。提供精确帧显示效果,满足高速模拟环境的苛刻需求。2.3.3产品效果图2.4三维微间距沉浸式显示系统2.4.1 系统概述显示子系统是一套硬件外设和配套软件组成,是一个大型的可支持多用户的沉浸式产品,能为用户提供大范围视野的高分辨率及高质量的立体影像。显示子系统在各种交互设备的支持下拥有极佳的交互性并能提供给用户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感,方便用户深入到产品内部了解产品特性,让虚拟环境完全媲美真实世界

28、。整体采用特别研发的一键式电控式机械结构,无需费力即可完成系统变形,让包容沉浸瞬间转变成为震撼的超大画面,体验魔术般虚拟现实的魅力。经过多年技术研发和交付项目的积累,目前掌心在显示子系统部分,提供基于小间距屏的方案:显示子系统由微间距屏(间距2.5mm)、高清视频处理器、发送卡及主控系统等模块组成,系统依据微间距屏幕显示系统各设备功能特点及兼容稳定性,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突出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而进行设计,主要实现高分辨率全屏显示、信号画面任意漫游、缩放显示、信号画面叠加、图像剪裁/字符叠加及主动立体图像还原显示的要求。2.4.2特点及优势 无拼缝、完美显示彻底消除视觉拼

29、缝,尽享超大、完整的显示画面;采用顶级面板墨色处理技术,甄选优质纯黑L E D发光管,使屏体达到低反光、高对比、高均匀性,画面层次分明、2 8 1亿色彩给人美妙绝伦的视觉体验;室内显示尤其是广电演播厅强光的环境下,要求背景显示屏的灯光反射越小越好,以减轻摄制画面中恼人的光斑,在这方面,G-M D屏具有独特优势。现场逐点校正,亮度色度均匀一致D L P、L C D长时间使用后,发光源衰减将导致各显示单元间亮度、色度不均匀;L E D屏采用先进的逐点校正技术,可实现对每一块L E D小间距屏的现场校正;可对出厂前及多年后的L E D屏进行校正,确保整屏亮度、色度均匀一致,低灰处不偏红,彻底消除亮暗

30、线。N T SC广播级色域,色温智能可调采用RG B三基色成像技术,色域超广,色彩更丰富,达到广播级标准;经过单点亮度、色度校正后,可使屏幕的亮度、色度保持高度一致性,无需二次补偿,色彩高保真;色温可调范围大,满足各种显示应用领域对色温的需求,尤其是演播室及综艺节目等场所。换帧速度快,纳秒级响应时间采用纳秒级显示技术,将微间距屏换帧时间缩至极短,消除液晶和投影在处理快速动态画面时出现的拖尾、重影叠加现象,确保观众收看到连贯、清晰的图像,在视频监控及广电显示领域具有极大优势。超宽视角,任意角度完美显示独创宽视角技术,上下左右视域160 170,观看无死角、无偏色,图像始终完美无缝,显示覆盖面积更

31、大。智能化亮度调节,自动适配环境微 间 距 屏 独 有 的 智 能 亮 度 调 节 技 术,亮 度 可 调 范 围 达100-800cd/m2,可根据周围明暗变化,自动调节亮度,确保在室内各种亮度环境下,画面仍然保持舒适柔和,长时间观看不疲劳。独有的智能亮度调节技术,亮度可调范围大。微间距屏满足7X24小时观看不刺眼 极速刷新,明显提升视觉舒适度数字自主研发高端播控系统,支持超高刷新率输出,驱动解码急速响应,摆脱图像残影,使画面播放细腻流畅,观看更舒适;摄取画面稳定无波纹不闪烁,应对动态显示画面,图像边缘清晰,有良好的动态表现力,将图像信息准确真实地还原。微间距屏(高刷新)传统屏(低刷新)单元

32、高精度控制技术独创V-S m o o t h技术:行业第一家自有模具加工设备和生产车间的公司,确保每个显示单元箱均采用高标准模具级加工处理,从而使拼接误差近乎为零,实现屏体平整无凹凸,消除画面亮暗线。运 行“零”噪音1.先进的V-S t r u c t u r e设计理念:主体结构采用高性能导热铝材,内部电路优化布局,箱体内部采用大面积散热设计,可快速带走箱体内部热量,使整屏温升低,运行更稳定。箱体内部热量排散示意图 双路信号热备份采用双路信号热备份输入方式,各单元显示控制模块会自动检测两路输入信号的完整性,故障自动切换,确保画面稳定可靠;微间距屏高端控制系统支持加密输出,避免信号恶意切断及输

33、入,确保显示的安全性。I T I短 丫 机 wI+“I 篇产I曼恒G-MD屏信 号 系 统 疑传 统 屏信 号 系 统 螭 拼接成本低黄金显示比例,独创单元箱体8:9宽高比设计,体积小巧,轻松实现4:3或16:9大屏显示比例,在规定的信号源和既定场景双重条件下,显示单元高度灵活匹配,为客户大大节省显示屏拼接成本。325mmX365mm8:9X2:16:9拼接示意图联建5 Me屏 维护成本低与传统屏相比,微间距屏单点故障时无需更换面板,仅需对单个像素L E D或单个模块进行维护,成本低、速度快;与D L P拼接屏相比,微间距屏显示单元超薄设计,后部维修空间小于0.8 m,可以嵌入现有的墙体,而不

34、用改变建筑结构,经济便捷;微间距屏功率低、温升低,长期使用时维护成本低,寿命长。2.5 光学追踪及动捕系统G-M ot i on动作捕捉系统是实现人与沉浸式环境直接交互的必要外设,整套追踪系统使用光学跟踪摄像头作为核心支撑部件,该摄像头能够通过追踪佩戴标记点的人的动作及位置,通过计算软件确定跟踪目标的6自由度位置和方向。有虚拟现实软件实时获取位置数据并实时调整画面,以便适应参与者在位置运动变换后的画面的变换。广泛用于虚拟装配技术、虚拟仿真培训交互、动作捕捉以及科研等诸多领域。通过动作捕捉系统可以实现人体和虚拟数字的各种交互,将各种机械能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从而评估可视性和可达性。应

35、 用 系 统外部网络(以太网)/1394 系统组件追踪系统计算软件摄像头最多20个跟踪目标 追踪系统计算软件整个跟踪系统的核心计算软件,具有优化的算法,快捷的实时响应能力,计算跟踪目标的6自由度位置和方向,能实现多个摄像头的同步运行,并可根据需要安装立体眼镜等外部元件。跟踪摄像头系统配备的全部“跟踪摄像头”均为智能型摄像头,其辅助配件包括:低噪音C C D芯片、用于标记数据优化分析的“现场可编程门阵歹U”(FP GA)、以及负责全部二维计算的内部P C机。另外,摄像头还配有红外闪光灯,可照亮跟踪目标。红外摄像头专门为主动式立体系统快门眼镜设计的跟踪目标,将快门的位置角度信息与虚拟场景中的模拟摄

36、像机相互关联匹配,通过追踪人头部的运动状态来实时控制虚拟摄像机。目标与标记跟踪目标分为许多类别,其中包括虚拟现实专用的交互设备,如:手指追踪、三维交互摇杆,或测量工具等;同时也有各种形状的非交互式目标,包括立体眼镜、头戴式设备、以及符合人体各部位的目标。定制目标有效地弥补了现有标准目标无法使用的空缺领域。我们可以根据客户要求量身打造各种坚固耐用型、防水防尘型、或是较大、较小或其它各种形状的目标。用户也能创建自己的目标,并采用简便快捷的校准程序将其添加至系统当中。规格参数 测量原理:红外光学跟踪摄像机,与被动式或主动式标记物一起使用集成图案识别元件 红外光源:内置红外线LE D闪光灯,波长8 5

37、 0 N M 闪光灯亮度8档可调 帧频:最 大120帧(可调)工作距离:5米 6自由度目标数:4第3章虚拟现实可视化平台3.1 产品概述D V S 3 D 是虚拟现实协作工作平台。可以直接实时获取多种3 D 辅助设计软件数据内容,也可以自由的搭建3 D 的虚拟场景,并且结合3 D 立体沉浸式投影系统和交互设备,具备协同设计、可视管理、实时交互等特点。让使用者置身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设计展示、方案评审、决策评估、机械装配、模拟训练等。D V S 3 D 工作流程无维获取3D应用程序:UGCatiaProESolidWorks数据传输人机交互完成最终虚拟现实应用:三维立体交互编辑器:对三维数据进行设计

38、调整,快速搭建场景:渲染端:对模型进行直观的示互操作:协同设计场景编辑虚拟现实应用三国B一百一一一一n一二pQ-i3DStore在线下盘3D模 型:.薪丁 业制 造 业军 事医 学教 育 等 大数据优化 模型编辑:材质、纹理姿态等 场景快速搭建,实时渲染漫游查看 相机、灯光、环境 天气、地形、植被 物理属性(刚体、柔体、流体、粒子)沉浸式3D立体展示 分布式多通道同步 高精度实时渲染 约束拆装 测量剖切 布局规划设 计展示方 案对比虚 拟装配仿真可视化 虚拟实训 产品展示 人因分析D V S 3 D 工作流3.2 功能特点1)数据整合计算机图形技术为各行业带来新的技术表现手段,在数字化设计、制

39、造、生产、培训、教学科研等方面,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三维数据来源。对使用C A D的客户群体和没有数据的客户,D V S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实时截取C A D设计数据,提高设计效率支持C a t i a、P r o E、U G、T r i b o n N a v i s w o r k s、S k e t ch U p、R e v i t等众多三维建模程序,无需数据转换,与用户三维建模程序无缝结合,避免格式转换过程中的数据丢失或损坏;千万级数据量优化,根据视觉显示效果调整优化比重,提高系统承载能力和实时运行效率 协 同 设 计,高效数据整合快速获取不同设计师不同设计软件的设计成果,数据整合直观、

40、高效;提高跨部门、跨专业的协同工作效率,提交沟通效率,减少设计错误2)可视管理基于P C设计的数据原型的三维模型可视化,视觉感官受限;无法实时直观输出沉浸式显示,需借助中间软件进行数据转换,操作繁琐;并且C A D的设计成果显示效果单调,功能局限;无法逼真、精准的了解项目开发成果,难以作出准确判断。D V S 3 D通过场景编辑、效果调整、立体显示的可视管理功能让设计成果以高质量画面;强沉浸式体验效果呈现设计成果。多通道立体展示可视化管理支持三维模型及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中1 :1沉浸式立体展示,直接使用虚拟外设与立体环境进行交互操作,为产品可视化管理提供逼真的立体展示环境。强大的图形化编辑功能设计效果更出众丰富的预设场景(沙漠、海洋、山体、工厂等),可以快速应用搭建出丰富配景环境,衬托设计模型的展示效果;可快速在场景中添加天气系统、材质纹理、地形、动态植被、动态水体等,提高设计效果提供丰富素材库,实现设计模型的材质添加,实现金属、玻璃、皮革、凹凸、反射等效果,写实效果模拟;为模型创建标注,并可修改、删除。在沉浸式环境中进行人机交互触发控制,加强方案评审或虚拟培训时对于特殊信息的显示需求。3)实时交互在沉浸式立体环境中,通过传统的鼠标键盘方式无法很好满足数字内容的交互操作;通过交互外设实现复杂人机交互,仿真模拟真实的各种操作。多元外设即装即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