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62371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1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案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案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或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态度,应理论融入实践。可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范例教学法、实验法、练习法等。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文案1第三册“倍”的初步认识教学预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63 页至 64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倍”的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弄清“几份”和“几倍”之间的联系。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分析、迁移

2、的能力和有条理地叙述的能力。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教学准备:图片、小棒教学方式:动手操作、师生互动、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复习铺垫。1、看图说说各是几个几。(1)(2)2、口答:苹果:梨:苹果有 3 只,梨有()个 3 只。1设计意图:几个几的知识的复习,为沟通旧知“几个几”与新知“几倍”的联系作了良好的铺垫。降低了几倍的意义的教学难度。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1、师生探讨。(1)出示情境图(三个小朋友的对话,并分别指蓝花、黄花和红花)(2)引导学生摆花片:摆 2 朵蓝花片我们还知道黄花 3 个 2 朵,怎样摆黄花呢?(学生讨论后试摆)

3、(3)指名上黑板摆黄花。问:“他摆的是几朵花?他是怎样摆的?”问:“比较一下蓝花和黄花,你发现了什么?”可能有学生说:“我发现黄花比蓝花多 4 朵。”也可能有学生说:“蓝花比黄花少 4 朵。”“我还发现蓝花和黄花一共 8 朵。”师指图问:“你还能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如果有学生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3 倍。”那我会惊讶地说:“你再说一遍,我没听懂呢?”当学生再说一遍后,我会说:“你们看出来了吗?我怎么看不出来,你能教教我吗?”这里通过出示情境图、摆花片、比较蓝花和黄花,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同时我通过“你能教教我吗?”激发学生的学

4、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揭示课题。问:“你是怎样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3 倍的呢?”引导学生说出黄花有 3 个 2 朵,就是 2 朵 2 朵地摆黄花,要摆 3 次,黄花有 3 个 2 朵,就是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3 倍。教师指出:把蓝花的朵数看作 1 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 3 份,我们2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 3 倍。这里黄花的朵数与蓝花的朵数之间存在着“倍”的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倍”的初步认识。3、逐层认识。追问:把蓝花的朵数看作 1 份,黄花的朵数有这样的几份?我们可以怎样叙述他们之间的关系呢?同桌互相说说。如果黄花再添 2 朵,现在是几个 2 朵,我们怎样叙述他们之间的

5、关系呢?指名回答。如果拿去 4 朵黄花,剩下几朵黄花,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4、练习反馈。出示“想想做做”第 2 题让学生边看图边说出两种书的倍数关系。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操作,使学生明白几个几份,就是几倍,由日常概念“份”引出数学概念“倍”。由学生先探讨,然后再研究,最后教师再揭示,层层推进,加深了对“倍”的认识。同时通过份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白“份数”与“倍数”的关系三、深入研究、巩固认识。1、动手操作。蓝花有 2 朵,红花有 4 个 2 朵,你能摆出来吗?指名上去摆红花。问:“他是怎么摆的?为什么要 2 朵 2 朵地摆?”问:“怎样说出红花与蓝花的关系?”指名回答,然后一起说。3如

6、果再添 2 朵蓝花,现在是几朵蓝花?那么蓝花有 4 朵,红花有几个4 朵呢?我们就说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2、练习深化。出示“想想做做”第 3 题提问:“白菜有()棵,青菜有()个()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倍。如果添 1 棵白菜,青菜的棵数又是白菜的几倍呢?如果再添 2 棵白菜,白菜有()棵,青菜有()个()棵,青菜的棵数是白菜的()倍。设计意图:上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几份”就是“几倍”的联系,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当标准量发生变化时,那他们的倍数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学生在情境的创设和动手操作中自主构建了数学知识,在探究中发现,在合作中明理,从而对“倍”的含义的理解更加理性。四、导练

7、启思,拓展延伸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提问: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你是怎么知道的?2、做“想想做做”第 4 题(1)出示题目,自读理解(2)动手摆一摆,填一填(3)在小组内互相交流3、做“想想做做”第 5 题学生在书上画一画,教师注意巡视检查4、游戏:教师拍一倍的次数,学生按要求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5、发展练习:(显示情境画面)4看,妈妈买回来的水果真多呀!2 个苹果 3 支香蕉 4 个桃 6 个梨 12 个草莓看着这幅图,用今天学的有关“倍”的知识说一句话。设计意图:练习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对“倍”的理解更加透彻。拍手游戏既可以检查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发

8、展练习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展思维,提高语言的叙述能力。五、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文案2通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通分教学目的:通过比较异分母分子不同分数的大小,初步理解通分的意义,并在逐步探索通分的过程中,深刻体验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教学重点:主动探索掌握通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铺垫创境1、求最小公倍数 4 和 6、8 和 9、9 和 272、把下面的分数按分母相同或不同进行分类。3、化成分母是 20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4、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

9、小、二、探究学习1、独立思考:你先自己动脑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小组交流:当你对问题有了初步设想时,可以与小组其他同学交5流一下想法。3、大组交流:哪一组来说说本组的想法?其他小组可以质疑、补充。4、观察分析:第一类方法的几种情况共同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说说通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5、上面两种通分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通分的方法?为什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6、做一做: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和三、巩固深化1、通分练习:和、和从这组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判断哪一组通分是对的?哪一组通分是不简便的?2、比较大

10、小:9/1011/123、发散训练:1/15lt;()lt;1/6通分四、课堂小结:你有哪些收获?转化五、板书设计:异分母分数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小公倍数公倍数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文案3教学内容:第 43 页例 4,完成“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的 14题。6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引导观察,自主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学比例的基本知识

11、。1、复习:师:什么叫比例?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出示:1/31/4 和 12915 和 0.8474 和 53802 和 2005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板书:1/31/4=129745315=0.84802=20052、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1)介绍“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2)3:5=18:30 学生尝试起名。师介绍:比例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3:5=18:30内项外项(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出示:3/5=18/30(4)已经知道了比例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

12、或者性质,有兴趣吗?7师: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二、教学例 41、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1)引导学生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并逐一板书,同时说出它们的内项和外项。(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能否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3、验证:是不是任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课件显示复习题(4 组):1/31/4 和 129;15 和 0.84;74 和 53

13、;802 和 2005学生验证。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教师将学生所举比例故意写成分数形式,追问: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学生算出积并结合回答板书。通过交-连线使学生明确:在这样的比例中,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达为: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相乘,结果相等。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板书:32=54),怎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你们发现的规律可能是有问题的。引导学生得出:你举的例子从反面证明了我们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因为 32 和 54 这两个比是不能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8师:很有道理!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猜想,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

14、质。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项,即 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什么。(4)完整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读书 P44 页,勾画5、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验证)6、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应用?(2)做“试一试”:出示“3.6:1.8 和 0.5:0.25”。A、先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让学生自己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3.6:1.8 和 0.5:0.25

15、能组成比例吗?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吗?b、说出写出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分别是几,再分别算出外项和内项的积。C、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组成的比例是否正确。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一练(1)学生尝试练习。(2)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可以把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9相等作出判断。也可将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其中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5:3=():412:()=():5先让学生尝试填写,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3、补充一组灵活训练题:A、如果让你根据“29=36”写出比例,你行吗?你能写出多少个呢?

16、B、你能用“3、4、5、8”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吗?若能,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C、你能从 3、4、5、8 中换掉一个数,使之能组成比例吗?四、全课小结:同学们真行!不仅探索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还能自觉地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去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去求比例中的未知项。能告诉我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吗?你觉得学了它有什么用处?五、课堂作业。1、做练习十第 1、3 题2、独立完成 2、4 题板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3:5=18:30内项外项6:4=3:24:6=2:34:2=6:33:6=2:41034=62a:b=c:dad=bc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冀教版

17、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文案4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 100),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在练习中还有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高。教材先安排口算的教学,再安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能经常运用学到的口算,既便于解决实际问题,又巩固了口算能力。1 笨谒憬滩挠兴母霰嘈刺氐。(1)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倡导算法多样化。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和不超过 100)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还掌握了两位数加,减

18、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单元口算的重要基础。教材考虑到学习资源比较丰富,第 39 页与第 41 页的例题都让学生先计算,再把自己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学生的计算思路必定是多样的。这和被激活的旧知识有关,也和学生的思维习惯,个性特点有关。如 44+25 的计算。思路一:40+20=604+5=960+9=69思路二:44+20=641164+5=69思路三:44+5=4949+20=69学生中还可能出现其他算法,无论哪种算法,在本质上的共同点都是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题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题。教学最关注的是学生转化过程中对数的分解与组合的合理性,思维活

19、动的连贯性,灵活性。所以,教材提倡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那种方法。(2)组织对比,区分进位与不进位,退位与不退位,既能提高口算的正确率,又为估计打基础。教材先教学加法口算,再教学减法口算。在加法口算中把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用题组的形式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住加法口算思路上的相同点和具体处理上的不同点。同样,在减法口算中也把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作出类似的教学安排。为此,教材在两道例题里分别组织学生进行进位加与不进位加的对比,退位减与不退位减的对比。由于学生的算法多样,所以这里的比较应是同一种计算思路和具体方法的比较,是每一名学生自主进行的比较。不能是不同思路,不同方法的比较。仅以上面的思路一为例:相同点

20、两道题都分别算几十加几十与几加几,再把两个结果合起来。不同点由于前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果不满 10,后一道题里的几加几结果超过 10,所以前一道题的最后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几,后一道题的最后一步算的是几十加十几,两道例题后面的想想做做第 1 题都预设了可进行比较的空间。如,25+44=69,25+49=74,两道题都是 25加四十几,为什么得数分别是六十几和七十几呢1257-32 与 57-39 都是 57 减三十几,为什么差分别是二十几和十几呢这些对比能引起学生对进位与退位的注意,能有效减少口算的错误。同时,这些对比还为估算作了充分准备。(3)带出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和相应的减法口算。在

21、前面的教材里,学生已经学会口算不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需要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还没有出现。教材第 40 页第 4 题安排了得数是一千几百的整百数加法口算。二年级(下册)教材曾经从一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带出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如 6+8=14,60+80=本单元教材又从整十数加整十数(进位)带出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如 60+70=130,600+700=。教材以旧带新,不仅帮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实现迁移。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这样的题组5+9=14,50+90=,500+900=,会从中想到许多,得到许

22、多。第42页第4题用类似的方法带出了一千几百减几百的退位减法口算。教学以后如果把几百加几百和一千几百减几百进行综合练习,如500+700,1200-500,1200-700,学生的计算思路能有新的拓展,思维能更加灵活,而且又一次感受了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文案5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图理解“0 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0”的计算方法。2.理解商中间有 0 和商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有 0 的除法。133.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重点理解商中间有 0 和商末尾有 0 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正确计算商中间、末尾

23、有 0 的除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口算:2822408363847=32-048+00124200+2529+0901401、不计算,说出下面各题的商。292235862147760554884二、新授1、出示 28 页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四幅画的内容。2.嵌入数学问题:(1)4 个西瓜,师徒 4 人,平均每人吃几个?生:44=1(2)当猪八戒把西瓜全吃光了,其他三人还能分到西瓜吗?引导学生想到:三人一个西瓜业没分到,怎样用算是表示呢?这时可以通过故事情境写出:03=0,并深刻领会其中的含意。(3)设置另一情境:当零为除数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由于这个内容不是小学时学到的,但为了让学生

24、有个认识,所以可以略带一些,当 0 作为除数时,是没有意义的。三、做一做020405010238439300四.出示例 6。1、问:怎样列式?怎样计算?结果是多少?142、同学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说说,教师板书。3、指板演题,问为什么十位上要写 0?4、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讨论后,教师把省去的这步去掉。小结:这题是怎样计算的?5.试一试。50556018660153指第 3 题问:为什么 60153 上的中间会有两个 0?强调简便写法。6.出示计算 4203学生说,教师板书。问:商末尾这个0 能省略吗?为什么?强调简便写法。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文案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