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5902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1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专题复习.pdf(5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十六讲附:高考试卷中有关研究性学习的试题涉及诺贝尔化学奖的高考题高三化学复习常用仪器与试剂保存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一讲氧化还原反应本节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推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失电子,化合价,A被,是 剂,表现 性,A-C为 反应,C为 产物I IA +B =C +D|J得电子,化合价,B被,是 剂,表现 性,B-D为 反应,D为 产物例1.常温下,加入还原剂就能实现的变化是()A.A g+f A g B.S zO f S,O;-C.C uO-C u

2、 D.C ra O C rO 例2.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乂+2短+=2 2+必+,则下列叙述X被氧化;X是氧化剂;X具有还原性;Y2+是氧化产物;Y2+具有还原性;Y3+的氧化性比*+的氧化性强中,正确的是()A.B.C.D.二、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比较1.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例 3.根据反应:I 2+S O 2+2 H 2 O H 2 so4+2 H I (2)2 F e C l2+C l2=2 F e C l3(3)2 F e C l3+2 H I=2 F e C l2+I2+2 H C l可知:、F e2 C W S O 2的

3、还原性山强到弱的顺序是()A.I F e2+C r S O2 B.cr F e2+so2 rc.F e2+r cr so2 D.so2 r F e2+cr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也应遵循“由强到弱”的规律,即反应式中的物质应符合“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例4已知I F e2 S O 2、cr和H 2 O 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 r F e2+H2O2 F C l2 B r2 I2 S (含常识性知识),还原性:N a K Rb C so对应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F C r B r r K+Rb*C s+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K C

4、a N a M g A l Zn F e S n P b(H)C u H g A g P t A u还 原 性 渐 弱K+C a2+N a+M g2+A-Zn2+F e2+S n2+P b2+(H+)C u2+F e3+A g+氧 化 性 渐 强4.据原电池电极:负极金属比正极金属活泼(还原性强);据电解池中放电顺序,先 得(或失)电子者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其规律为:阳离子得电子顺序(即氧化性强弱顺序):参考3中规律。阴离子失电子顺序(即还原性强弱顺序):S2 r B r C F O H N O3 scV噂。5.同种元素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如F e 3+F e 2+),但例外地,氧化性:H

5、 C 1 O H C I O2 H C 1 O3 H C I O4),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S 2 S S O 2),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中间价态兼具氧化性和还原性。6.反应原理相似的不同反应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说明氧化剂或还原剂越强。例 5.已知 M n O2+4 H C l (1 )=M n C l2+C l21 +2 H2O2 K M n O4+1 6 H C l=2 K C l+2 M n C l2+5 C l2 t +8 H2O催化剂4 H C 1+O2 病 后 2 C 12+2 H2O则 以 上 三 个 反 应 中 氧 化 剂 的 氧 化 能 力 由 强 到

6、 弱 的 顺 序 是。总的来说,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根本依据在于得失电子能力的大小,而绝不能以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作为依据。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的升降,其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且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这既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也是判断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的依据。例6.据反应式N2H5+4 F e3+4 F e2+Y+.,其 氧 化 产 物 可 能 是。例7.将3.4 8 g F e 3 C 4完全溶解在1 00 m L l m o l/L H 2 s O 4溶液中,然后加入小。7溶液2 5 m L,恰好使溶液中的F e?+全部反应完,-全部转化为C J+,则

7、K zC n O 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3 3 m o l/L B.O.l m o l/L C.0.2 m o l/L D.0.3 m o l/L例 8.已知:H+M n O;+。一CH?5O-80毋 丽+玲。H+在此反应中起何作用?生 成l m o l M n 2+的同时,生成。一C O O H mo l.例 9.某金属单质和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时,还原产物是()A.N 02 B.N O C.N20 D.N2例 1 0.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 1 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 e3+-F e2+;

8、M n O4 Mn2+;C l 2 T 2 C ;H N O2 N O 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 I,得到b最多的是()A.F e3+B.M n O4-C.C l2 D.H N O2【思考】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直观地证明Z n 与 H2S O4的反应确有电子转移.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L 一种氧化剂总是优先氧化还原性更强的微粒,一种还原剂总是优先还原氧化性更强的微粒。如:把 C b 通入含有母 一、S 2-的溶液中,依次置换出的是S、卜、B r2,而不是同时生成这三种物质。再如:把 Z n 加入到含有C u2 A g+的溶液中,首先置换出的是A g,只有A g+反应完后,

9、才能置换出单质C u。例 H.F e C I2溶液中混有F e b 杂质,根据已知反应:2 F e C 1 3+2 K I=2 F e C b+2 K C l+l 2;2 F e C l2+C l2=2 F e C 1 3;F 2+2 K I(固)=2 K F+l 2 中的有关事实,要除去其中的F e b,应选用的试剂是()A.F2 B.过量 C L C.F e C b D.F e C l2例 1 2.将不同量的C b 分别通入1 00 m L I m o l/L 的 F e B r 2 溶液和1 00 m L l m o l/L 的 F e b 溶液中,在空格处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氯气

10、的量Fe B n溶液Fe b溶液0.05 molO.l Omol0.15 mol价态归中规律: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之间反应,产物中该元素的化合价为反应物的中间价态,如2H2S+S O2=3S+2H2O;2Fe C b+Fe=3Fe C b 等。若不能完全归中,则化合价的升降不应有交叉,如:化合价升高2H2S+H2S O+(浓)=S O2+S+2H2OI T化合价降低2化合价升高6错误:H2S+H2S O4(浓)=S O2+S+2H2OI t化合价降低6例 13.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的转化 关 系(未配平):G Q+Na C

11、 I;Q+H2OT X+H2;Y+Na OH-G+Q+H2O;Z+Na OH-Q+X+H2。则这五种 化 合 物 中 氯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由 低 到 高 的 顺 序 为。五、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依据是两个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若为离子方程式,则离子所带电荷也应守恒)。配平的关键是找到作为配平出发点的基准物质。例 14.配平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P4+Na OH+H2O=PH3+Na H2PO4(2)Fe3O4+K2C r2O7+H2S O4=Fe2(S O4)3+K2sO4+C r2(S

12、 O4)3+H2O(3)H2C 2O4+K M n O4+H2S O4=C O2+K2so4+MnS O4+H2O(4)K1+KIO3+H2S O4=K2sO4+k+H2O(5)KMnO4+KNO7+K2sO4+MnS O2+KNO3+H20例15.已知KMnC U和H2O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则其离子方程式应为()A.2MnO4+H2O2+6H+=2Mn2+3O2t+4H2OB.2MnO4+3H2O2+6H+=2Mn2+4O2T+6H2OC.2MnO4+5 H2O2+6H+=2Mn2+5 O2T+8 H2OD.2MnO4+7H2O2+l 0H+=2Mn2+5 O2t+12H2O高考化学

13、专题复习第二讲离子反应高考热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一、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基本知识1.离子反应: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了反应的实质,代表了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例 1.离子方程式H+OH-=H2。能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所有酸与所有碱溶液的反应(B)所有强酸与强碱溶液的反应(C)一定是酸与碱之间进行的反应(D)以上说法都不对3.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若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生成难电离物质(弱电解质)或难溶物或挥发性物质(气体);若为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参加反应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参阅轨化还原反应)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高考热点

14、)1.拆写是否正确:在离子方程式中只能把强酸、强碱、易溶盐这些强电解质拆写成离子形式(须记住溶解性表中常见的难溶和易溶物质)。此外,微溶的强电解质若在生成物中且沉淀下来应写其化学式;在反应物中若处于溶液状态应写成离子形式,若处于混浊或固态时,应写其化学式。如澄清石灰水(或叙述为C a(0H)2溶液)写成C a2+2O H C a(0H)2悬浊液、消石灰(或石灰乳)应写成C a(0H)2;酸式盐中只有H S O 4-可拆写为H*和S O 4,而HCO3 HSO3 HS H2P(V、HPO42-不能拆;浓硫酸写成分子式,浓盐酸、浓硝酸拆开成离子形式。;钱盐与强碱在水中反应,若加热或在浓溶液中,产物

15、应写作N H 3 T+H 2O,不加热则写作N H 3 H 2O。离子反应不定都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如实验室制N%等。总的来说,某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该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化学式(或分子式),关键是看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主要以何种形式存在。2.是否符合“三个守恒”: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总数守恒、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3.是否符合反应实际情况:如盐类的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一般很小,为可逆反应,反应方程式应采用可逆符号;多元弱酸的阴离子水解方程式应分步写等。4.与反应物的量的多少有关的反应是否表达准确。若未给出反应物间量的关系,则各种程度的反应方程式均认为正确。如F eBn溶液中通入少量C b应写作2F

16、 e2+C l 2=2F e3+2C ,若C b过量,则应写作2F e2+4 Bf+3 C l2=2F e3+2Br2+6 C r,若未说明反应物间量的关系,则二者均可。例2.(1)向N a H S C M溶液中逐滴加入Ba(0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0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0例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A)Ba(0H)2溶液中滴入足量 H 2s o/Ba2+2O H+2H+S O42=Ba S O 4 1+2H2O(B)Ba(O H)2溶液中滴入少量 H 2s o 4:Ba2*+0H+H +S O42=Ba

17、 S O41+H20(C)Ba(0H)2 溶液中滴入足量 N a H S C U溶液:Ba2+2O H +2H+S O 42=Ba S O41+2H2O(D)Ba(0H)2溶液中滴入少量 N a H S C M溶液:Ba2+O H+H+S O 42=Ba S O4l+H2O5.双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书写时,可先写出参加反应的离子和水解的最终产物,再使反应前后电荷总量守恒,最后用H 2O来调整H、0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例4.分别写出A 12(S C 4)3溶液与N a zS、N a H C 03 N a 2c o 3、N a A l C 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18、()(A)向 C a C b溶液中通入 C O 2:C a2+C O2+H2O=C a C O21+2H(B)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 C O 2:C a2+2C 10+H20+C 02=C a C 031+2H C 10(C)N a H S C h 的水解:H S O 3-+H 2O可逆=H 3 O+S O 3”(D)N a 2c O 3 的水解:C C h +Z H zO可逆=H 2c o 3+2O J(E)澄清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 H=H2O例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S O 2:C 1O+H2O+S O2=H S O,1 9、2 1、2 4、2 6、2

19、7、2 9、3 2提示:(1)重水的式量为2 0;(2)非标准状况;(4)稀有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子;(5)标准状况下,只有碳原子数小于和等于4的炫为气体,此题中的辛烷为液体;(6)标准状况下S O 3 为固体;(7)标准状况下,HCHO为气体;(8)白磷分子由4个磷原子组成,分子式为P 4;(9)注意区别羟基和O H一;(1 1)考虑S?-水解;(1 2)C O32的第一步水解使溶液中的阴离子数增多;(1 3)N a 2 c C h 为离子晶体,由N a,和 C O?一组成;(1 4)冰醋酸为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结构中无阴阳离子。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六讲有关溶解度的计算一、有关溶液的基本知

20、识1.溶解过程的热效应:物质的溶解包括以下两个过程(1)物理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2)化学过程:物质分子或离子与水结合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某种物质溶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则是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的综合结果。例如,硫酸、N a O H 等溶解于水时明显放热,而硝酸铁等溶解于水时则明显吸热。2.平衡(1)表示方法;(2)溶解平衡主要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可用平衡移动原理来解释溶解平衡。3.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2

21、)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措施: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溶液的温度例 L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固体硝酸镂,水温会明显下降(B)1 2%的硝酸钾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把不规则的N a Cl 晶体加入到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N a Cl 晶体变规则了(D)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吸收氯化氢气体时,烧杯中无明显现象【答案】B、D二、溶解度的概念和基本知识1 .固体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 0 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一般用S表 示)。即:S 饱和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fS 饱和溶液里溶质的质量-=-RY,-=-100饱和溶

22、液里溶剂的质量 1 0 0 +S 饱和溶液的质量2 .气体的溶解度:某气体在l a t m、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内因:溶解度的大小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3 .影响溶解彳 固体或液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噌大,度的因素 温度:升温,而 Ca(O H)2 等例外I 外因 L气体的溶解度减小I 压强:噌大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例 2.在质量为2 0 0 g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 0 g Ca O 后充分搅拌,仍保持原来的温度,则下列叙述正确 的 是()(A)石灰水下部有白色固体7.4 0 g (B)石灰水下部白色固体质量大于7.4 0 g(C)石灰水的浓度和质量均

23、不会变化(D)石灰水的质量将会减少,石灰水的p H 不会发生变化【答案】B、D4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间的相互关系物质的壁浓度(m ol/L)=1000(mL)X 溶液的密度(g/mL)X 质量分数摩尔质量(g/mol)X I(L)质 量 分 数=溶解度S100+溶解度S例3.某温度下氟化钙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X 1 0 摩/升,则在此温度下氟化钙的溶解度为(设氟化钙在水中达到饱和时,溶液密度为1 g/ml)()(A)1.5 6 X 1 0-3g (B)1.5 6 X 1 0-2g (C)7.8X 1 0“g (D)无法计算【答案】A三、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解度,1

2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以下结论不适用于氢氧化钙等物质)曲线以上各点(如A点):表示的溶液中的溶质的量已超过了该溶质在此时为饱和溶液与晶体共存状态。曲 线 上 各 点(如B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一种饱和溶液某一温度下的溶曲 线以下各点(如C点):表示该物质在某温度下的例4.有一-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现有组成处于P列 说 法 错 误 的 是(此 盐 不 含 结 晶 水)()(A)加 入1 0 g该盐,必变成饱和溶液(B)5 0 时,若该盐溶液含A克溶质,保持温度不质,溶液必变成饱和溶液一种不饱和溶液(C)5 0 时,1 4 0 g P点溶液最少需蒸发掉2 0 g水才能形成饱和溶液(D)该

25、溶液冷却至0 C时,析 出 溶 质1 0 g(E)在保持溶质及溶剂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使P点溶液达到饱和需降温2 0 【答案】A、D2.重结晶法分离混合物一般地,混合物中某组分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方可采用重结晶法,如分离N a C l和K N O s。但若分离N a N O s和K C 1的混合物就不能采用此法了。重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根本理论依据是:当溶于水中的各种离子可组成多种物质时,在降温结晶过程中,先达到饱和的物质先析出。例 5.右表是几种物质在指定温度下的溶解度(g)。现将相同0 1 0 2 0 3 0 物质的量的N a C l、C O?、N L 在 3 0 时制成溶液,此时溶液中无

26、晶体,NH4C12 9.43 3.33 7.24 1.1当降温至某温度时,开始析出晶体,此晶体是()NH4HCO31 1.91 5.9 2 1.02 7NaHCO36.98.1 59.61 1.1(A)N H i C l (B)NHIHCO3(C)N a H C 03(D)N a C lNaCl3 5.73 5.83 63 6.4【答案】C四、析晶过程与溶解度1 .利用析晶过程求溶解度不饱和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饱和溶液I蒸发掉一定量溶剂后,冷却结晶A饱和溶液I I由 ifn蒸发出的水与析出的晶体构成饱和溶液,可据此计算溶解度.小砧a6 T 蒸发掉一定量溶剂后恢复原温,或加入无 砧:Sn K

27、T T饱和溶浓I 水晶体后,溶液中析出含结晶水的晶体饱和溶核由 I -I I 蒸发出的水及晶体中带出的结晶水的总和与析出晶体中所含溶质构成饱和溶液,可据此计算溶解度。例 6.室温下1 4 0 g 某溶液,第一次蒸发1 0 g水时,溶液中析出2 g 溶质,再继续蒸发2 0 g 水时,溶液中又析H I 5 g 溶质。则原溶液至少需蒸发多少克水可变为饱和溶液()(A)2 克(B)8 克(C)1 0 克(D)2 0 克【答案】A例 7.t 时,把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恒温蒸发掉1 0 g水析出1 g 硝酸钾晶体,另一份恒温蒸发掉1 5 g水,析出2 g 硝酸钾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8、A)t 时,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掉2 5 g水,可析出3 g硝酸钾晶体(B)t 时,若原溶液中再加入2 g 硝酸钾晶体便成为饱和溶液(C)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 0 g(D)t 时,原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 2%【答案】D例 8.某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为3 0 g,向该温度下的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m g 无水硫酸铜,搅拌后静置,析出硫酸铜晶体n g,则 m与 n的关系是()(A)m=1 6n/2 5 (B)m=9 n/2 5 (C)n=1 6m/9 (D)n=2 5 0 m/1 3 3【答案】D例 9.在某温度下,向 2 5%的硫酸镁饱和溶液中加入1 g 无水硫酸镁,可析出3.1 5 g

29、 M g SO,则n值为。【答案】72.降温析晶量的计算(析晶前后均为饱和溶液)用100+S?=高温饱和溶液质量 100+Sx=低温饱和溶液质量SS1 一析出晶体的质量 S?-S1 一加入晶体的质量【注意】S2 和,分别表示高温和低温条件下的溶解度,故 S 2%。解法二:确定溶液中水的质量,相同质量的水在高温和低温下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差即为析出晶体的质量或需加入晶体的质量。例 1 0.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现有6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 0 5 g,要得到3 9.2 g晶体,应将溶液冷却到 e O温 度()1 02 03 04 05 0607 0溶解度(g)2 0.93 1.64

30、 5.863.98 5.51 1 0.01 3 8.0【答案】2 0【习题】1.将4 0 C的饱和石灰水冷却至1 0 C或加入少量C a O。但温度仍为4 0 C,这两种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是()(A)C a(O H”的溶解度(B)溶质的质量分数(C)溶液的质量(D)溶液中C a 的数目2.在一定温度下,某硫酸铜饱和溶液蒸发a g水后,同时析出Vg胆机。若保持温度不变,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6 W 1 6 0 0 W 16 W 16 W方丽X1 0 0%药谢(C)书 而 丽 (D)rX1 0 0%3 .t 时某盐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6.8%,取一定量的此饱和溶液,向其中加入旷g 无水盐。在 t

31、时,析出Rg含结晶水的该盐的晶体,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溶质的质量为()(A)O TX26.8%(B)m-w(C)(+加 X 26.8%(D)(m-w)X 26.8%4 .在一定温度下,物质M的溶解度为4g。向(100+4)g 物质M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 克 M,析出带一定结晶水的晶体B 克,现取出B 克结晶水合物加水配成相同温度卜.的饱和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A)100 克(B)大于 100 克(C)小于 100 克(D)(100+A)克5 .在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进行电解。若电持温度不变,则通电一段时间后()(A)溶液的p H 值增大(B)溶液中水分子数与碳酸根离子数解

32、过程中始终保之比将变小(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溶液中N a+的数目不变06.右图是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现分别取5 8 g A和 66 g B,均加入15 0 g 水加热溶解并都蒸发去5 0 g水后,冷却至t C,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t 时,A、B 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B)t 时,析出固体B(C)t 忖,A 的质量分数小于B(D)t C 时,二者均无固体析出7.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但它溶于水部分可完全电离。室温时,氢氧化镁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 029 g,则该温度下,氢氧化镁饱和溶液的p H 为(溶液密度为1 g/ml)能在液氨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为_9

33、 .100 g水,配 成 10 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又取5 0 g水加入3 5.4 g 硝酸钠配成溶液。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后,10 C 时有 种晶体析出,质量是 g,该晶体的化学式是,析出该晶体的原因是 o(10时各物质的溶解度:K C 1 3 1g N a N 0;s 8 0 g K N O;,20.9 g N a C l 3 5.8 g)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七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高考重要考点及题型:原子序数、核 电 荷 数、质 子 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 量 数、原子的原子量及元素的原子量的区别与联系;元素周期表中各主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主要

34、是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的判断;电 子 式 的 书 写(关 键 在 于 掌 握 书 写 方 法,以能够写出陌生物质的电子式)。(一)原 子 或 离 子 中 质 子 数、中子数、质 量 数、电子数及离子所带电荷数的计算(D 原子=X:核 电 荷 数 2=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gX 0+:核电荷数2=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X-:核电荷数2=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质 量 数 A=质 子 数 Z+中子数N例 l、R 2O 3 离子中共含有x 个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 子 核 内 的 中 子 数 为。(二)区 别 质 量

35、 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概念 质量数 是 对 于 原 子(或 核 素)而 言 的.元 素 不 存 在 质 量 数:原 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有两种计算方法:某原子的质量与C-12原 子 质 量 的 1/12相比所得出的值,或某原子的质量xM (阿 伏 加 德 罗 常 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根据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原子个数百分比所算出的平均值,也就是元素周期表中给出的相对原子质量。例 2、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A)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中性微粒,都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每种元素可能有几种质量数不同的原子(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

36、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等于该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例 3、设某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用,中子数为小 则 下 列 叙 述 正 确 的 是()(A)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原子量(B)这 种 元 素 的 原 子 量 为(m+n)(C)若碳原子的质量为v v g.此 原 子 的 质 量 为(n/+n)w g(D)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总质量(三)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1)电子首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2)每层最多容纳 2/个 电 子,最 外 层 不 超 过 8个 电 子(K 层 不 超 过 2 个),次外层不超 过 18 个,

37、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 2 个)2、周期表的结构(1)熟悉周期表的大体轮廓.能注明族序数,并准确记忆每个周期元素的总数(2)能书写出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掌握所有主族元素、常见副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例 4、下 列 说 法 错 误 的 是()(A)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I1IB族 到 I1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氮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例 5、114 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哪个位置?(四)元 素 周 期 律1、同 周 期(从左到右)和 同 主 族(从上

38、到下)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的递变规律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原 子 半 径 逐 渐 减 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因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单 质(或 原 子)氧 化 性 逐 渐 增 强,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5)非金属单质与Hz化合由难到易,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还 原 性 逐 渐 减 弱.其水溶液酸性逐渐增强。金属单质熔点逐渐升高,非金属单质熔点逐渐降低,熔点最低的是本周期的稀有气体。同主族从上到下的递变规律 核 电 荷 数 递 增.原 子 半 径 逐 渐 增

39、大。(与同周期递变规律相比,并分别加以解释)元素金属 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 逐 渐 减 弱。单 质(或 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非金属单质与Ha化 合 由 易 到 难,气 态 氧 化 物 稳 定 性 逐 渐 减 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其水溶液酸性逐渐增强。金属单质熔点逐渐降低,非金属单质熔点逐渐升高。单质密度逐渐增加。此 外,同主族 元 素 最 高 正 价 相 同(氧、氟除外)最 高 正 价 氧化物通式相同最高价 氧 化 物 的 水 化 物 通 式 相 同(但 H N 5 和H 3P 6不同等)气态氢化物通式相同。2、金 属 性 和

40、 非 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从实验上)金属 性: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难易:对应的氢氧化物碱性强弱:在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原电池中的正负极:(5)电解池中的放电顺序。非金属 性:与H2反应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强 弱;在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例 6、a、b、c、d、e 五种金属两两组成原电池,金 属 a 均为正极,将五种金属投入盐酸 中.只 有 b、c 溶 解,在 滤 液 中 加 入 过 量 N aO H 溶 液,只 得 到 金 属 c 的氢氧化物沉淀,电解 d、e 的硝酸盐溶液,在阴极上首先析出了 e 的单质。则 a、b、c、d、e 五种金属的活动性 由 强 到 弱

41、 的 顺 序 可 能 是()(A)a、b、c、d、e(B)c、b、d、e、aCC)b、c、d、e、a(D)a、c、b、d、e3、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据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的递变规律:(2)同种元素原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如N3-VC2-vF-VNa+VMg2+vAl3+;S2 C r K+r(Na+),贝 什(Cl-)=及42r(Na+)=a2r(Cl-)=a 2 义 叵,即r(Na+)=2七亚.44所以,r+r(N a+)八 =-=0.414r-r(C r)(3)摩尔质量九U处 工=PV29.25x8.314xQ 50L

42、5+:73)口 ,1.013x10s x 3 6.4 x l0-3设NaCl分 子 式 为(NaCl)n,则 有 58.5n=117 n 2,即NaCl气体的分子式为Na2c*4M(4)由NaCl晶体结构分析,每个晶体中含有4 个“NaCl分子”,则 有 PV=竺,NA所以 Q=58.5*J /(5.6X 10)3=22 g/cm36.02 xlO23练习:1 2,某离子晶体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X 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 位于立方体的中心,试回答:(1)晶体中每个Y 同时吸引着 个 X,每 个 X 同时吸引着 个 Y,该 晶 体 的 化 学 式 为。(2)晶体中在每个X 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

43、的X 共有 个。(3)晶体中距离最近的2 个 X 与一个Y 形 成 的 夹 角(N X Y X)为(填角的度数,。(4)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 m o l,晶体密度为P g c n Y)阿伏加德罗常数为M,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 中心间的距离为 cm。13、根据石墨晶体结构示意图及提供的数据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有关公式、数据见框图。石41的体错构示意引石量的体站构僻视图(1)1 2 g 石墨中,正六边形的数目有多少?(2)求石墨的密度。(3)求 12g石 墨 的 体 积(cn?)。练习题答案:1、1 2,八面体;2、6;3、12;4、6,109 28;5、正六边形,3;6、2 7、

44、C;8、D;9、2.26X l(y22g;(提示:该结构单元的质量即为属于该结构单元中的原子的总质量);10、(1)12,(2)12,(3)1/2,1;11,12,3012、(1)4;8;XYz或Y2X;(2)12;(3)109 28,(提示:4 个X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Y原子位于该正四面体的中心)(4)“亚*(提示:每NAP个晶体中含1 个X和 1 个Y,则 1 mol XY2中含有2NA个晶胞,故每个晶胞的边长2M为 3 ,距离最近的两个X位于面对角线上,据勾股定理可求出其距离)。V2 NAP13、(1)3.01 X1O23;(2)2.28 g/cm3;(3)5.26 cm3解析

45、:(1)每个C为三个正六边形共有,每个六边形占有工个碳原子,六边形3碳数=6 X=2,所以正六边形个=、6.02x1()23 mol X=3.01x1()23个3 12g/mol 2(2)由于层与层可滑动,抽象出一个正六棱柱,六棱柱体积=6x4sin60 a2b2=6x x x(L42x 104)2乂3.35*10=L75x 1013cn?2 2由于每个正六边形为两个正六棱柱共有,所以每个正六棱柱占有2个C12g)-x 2密度=6.0 2 x 1 0 2 3 =2.28g/cm31.75x10-23 3(3)12g石墨体积=-=5.26 cm32.28g/cn/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第九讲化学反应速

46、率化学平衡本章重要考点及题型: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相同平衡状态的建立;化学平衡移动图象的处理;有关化学平衡的简单计算.一、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同一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时数值往往不同,但存在如下关系:各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各物质的变化浓度之比=各物质的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例 1.反应N2(g)+3H2(g)=N H 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分别用N?、氏、NH3三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式电)、V(H2),V(NH3),则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2(A)

47、v(N2)=v(NH3)(B)3V(H2)=2V(NH3)(C)V(NH3)=1-V(H2)(D)V(H2)=3V(N2)二、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对于同一反应,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下列条件之一:时 点 1 时 点 1 时 卤 1 时卤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规律: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参阅速率-时间图象)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物质的量不影响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例 3.对于平衡体系FeCb+3KSCN=F S C N)3+3KC1

48、,下列情况下平衡如何移动?加入FeCb固体,平衡_移动;加入NH4SCN固体,平衡_移动;加入少量KC1固体,平衡 移动;加入少量AgNC)3固体,平衡_移动;加水,平衡 移动;加入少量KSCN溶液,平衡 移动。例 4.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 olA和 1 m olB发生如下反应:2A(s)+B(g)=C(g),达到平衡时C 的浓度为W mol/L,在相同条件下,若按下列原料配比,用“”、“v”填写下表:起始状态平衡时c 的浓度AB已知2 mol1 molc=W mol/L2 mol2 molc(C)_ W mol/L3 mol1 molc _W mol/L1 mol1

49、molc _W mol/L降低温度规 律:升 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降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其中吸热反应方向速 率 V吸)改变程度大。升 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例5.2(TC时 将0.1 m ol/LNa2s2。3溶 液10 m L和0.1 m ol/L的硫酸溶液混合,2 m in后溶液中出现混浊,己 知温度 每 升 高10-C,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 么50 C时,同样 的 反 应 出 现混 浊需要的时间是(40 s(B)15 s(C)48s(D)20 s3.压强:对于气体反应,有 :规 律: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

50、率均减小。其中气体体 积 减 小 方 向 速 率(VM)改变程度大。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注 意】改变压强的实质是改变参加反应气体物质的浓度,故压强与参加反应的固体或液体物质的反应速率无关。对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的反应以及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思 考】在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2HI(g)Q H 2(g)+l2(g)达到平衡状态,若增大压强,正 逆 反 应 速 率 如 何 变 化(用速率-时间图像表示)?若反应为CaCCh(s)0 C a Q(s)+CO2(g),情况又如何?在已达平衡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